传染病重点

合集下载

传染病重点

传染病重点

1.散发:某种传染病发病率在某地区一般或常年发病水平。

2.流行:某种传染病在某地区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或常年发病水平。

3.大流行:某种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波及范围广泛,甚至超出国界,洲界。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一个较小的范围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例。

5.再感染:传染病痊愈后,经过一段时间免疫力逐渐消失,又感染同一病原体,如,流感,菌痢。

6.重复感染:传染病尚未痊愈,又受到同一种病原体感染,如:寄生虫病,血吸虫病。

7.复发:传染病已经进入恢复期或初愈,病原体在体内又复活跃,在此出现临床症状。

8.再燃:传染病已经进入缓解后期,体温尚未降至正常而再度上升,症状重新出现。

9.伤寒肉芽肿:肠道淋巴组织增生肿胀,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侵润,此种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强,胞质内含有被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称为伤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则形成伤寒肉芽肿。

10.血清转化:乙肝五项检测,HBeAg(+)转为HBeAb(+)提示传染病降低,称为血清转化。

11.Reye综合征:是由脏器脂肪侵润所引起的以脑水肿和肝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只发生于儿童,与服用阿司匹林有关。

12.胶质细胞增生及血管中卫淋巴细胞核单核细胞侵润,形成血管套。

13.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侵入神经细胞内形成噬神经现象。

14.流行性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好发冬春季,儿童,呈散发。

1、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特异性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有免疫性。

3.病程发展阶段: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4.传染病预防原则:管理传染源、切段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5.传染病分类:甲类:霍乱;乙类:艾滋病、病毒性肝炎、HFRS、狂犬病、乙脑、流脑、菌痢、伤寒、血吸虫病、疟疾、构体病;丙类:流感,囊虫病。

(完整版)传染病学重点

(完整版)传染病学重点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结果。

3、共生状态: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状态,称为共生状态.4、机会性感染: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

5、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6、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7、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8、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9、继发性感染: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称为继发性感染。

10、医院获得性感染: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

11、社区获得性感染:指在医院为罹患的感染,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感染.12、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13、显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4、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以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的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15、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16、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17、急性期改变:感染、创伤、炎症等过程所引起的一系列急性期机体应答称为急性期改变.18、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19、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

1.传染过程三因素:病原体、人体、它们所处的外环境。

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体。

2.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的五种不同程度的表现:病原体被清除、隐形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3.病原体侵入人体能否发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4.病原体的致病能力相关因素:侵袭力、毒力、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变异性5.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6.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7.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临床特征:(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确定检疫期的重要依据)、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发热、发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8. 传染病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三管一灭:管饮食、水源、粪便、消灭苍蝇)、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9.病毒性肝病原学HA V:有一个抗原系统:抗HA V-IgM与抗HAV-IgG传播:急性患者、隐性感染者。

粪口途径潜伏:2-6周,平均30天病原学检查:抗-HA VIgM是近期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HBV:Dane颗粒,4个抗原系统:HBsAg、Pre-S1、HBeAg、HBcAg传播:输血、注射、手术、针刺、血透、母婴、性接触潜伏:6-24周,平均70天病原学检查:HBeAg、抗HBcIgM、HBV-DNA是病毒活跃标志;抗HBcIgG为感染(既往和现症)标志。

HDV:病原学:缺陷病毒,抗原系统是HDAg。

传播:输血、注射、手术、针刺、血透、母婴、性接触HEV:病原:一个抗原系统:抗HEV-IgM与抗HEV-IgG。

传播:急性患者、隐性感染者。

粪口途径。

潜伏:10-70天,平均40天。

病原学检查:抗HEVIgM是HEV近期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9 流行性出血热EHF: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传染病重点

传染病重点

名词解释: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人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2、内源性感染:如果病原体是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它并不表现其病原性。

但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

3、隐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

能排出病原体,一般只能用实验室方法才能检查出来。

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转化为显性感染。

4、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是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

由于入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而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共生平衡,感染动物可长期或终生带毒,而且经常或反复不定期地向体外排出病毒,但常缺乏临诊症状,或出现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的症状。

若由这种动物采取血液或脏器感染同种健康动物时,常可成功地引起感染。

5、散发性:疾病发生无规律性,随机发生,局部地区病例零星地散在发生,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发病地点上没有明显的关系。

6、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流行规模比较小。

表示在一定地区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发病的数量稍为超过散发性。

如猪丹毒、猪气喘病、巴氏杆菌病。

7、流行性: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畜群出现比寻常为多的病例。

传播范围广、发病率高,如不加防制常可扩大传播。

病原毒力较强、传播方式多、畜群易感性较高。

“爆发”(outbreak) :传染病在一个畜群单位或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短期间突然出现很多病例。

8、大流行: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流行范围可扩大至全国,甚至可涉及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

9、检疫: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

10、免疫程序:指根据一定地区、养殖场或特定动物群体内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动物健康状况和不同一面特性,为特定动物群制定的接种计划,包括接种疫苗的类型、顺序、时间、次数、方法、时间间隔等规程和次序。

传染病重点

传染病重点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4~46日,一般为7~14日,以2周多见
三大主征:发热,出血、肾脏损害
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发热期
(1)发热;
起病急骤,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热程多3~7日,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2)全身中毒症状;
①“三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和全身酸痛、疲惫
(4)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有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艾滋病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病毒存在于血液及各种体液(如精液、子宫阴道分泌物、唾液、泪水、乳汁和尿液)中,均具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1.性接触 2.通过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其它途径:医护人员护理艾滋病人时,被含血针头刺伤或污染破损皮肤传染,但仅占1%。应用病毒携带者的器官移植或人工受精亦可传染。密切的生活接触亦有传播可能。
②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③后遗症: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五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减息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
范本如下:
1. COVID-19疫情:
- COVID-19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对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 疫苗研发和接种计划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全球疫苗供应和分配仍然不平等。

- 不同变异株的出现增加了疫情的复杂性,需要加强变异株监测和应对措施。

2. 流感疫情:
- 2024年流感疫情可能会再次出现,对特定年龄段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造成较大威胁。

- 需要加强流感疫苗研发和接种覆盖率,提高公众对流感的认识和防护措施。

3. 高致病性病毒的监测和防控:
- 应加强针对高致病性病毒(如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等)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 加强相关研究和防控措施,提高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潜在的疫情爆发。

4. 疫苗研发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 鉴于COVID-19疫苗研发经验和争议,应加强疫苗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建设,以提高应对未来疫情的能力。

-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研发和生产资源,加快疫苗研发和上市时间。

5. 持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
- 国家和地区应持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改进,提高卫生应急响应能力和疾病监测预警能力。

- 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个人防护意识。

请注意,以上总结范本仅作参考,实际情况可能会根据具体地区和传染病情况有所不同。

传染病学重点

传染病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由病原生物(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流行的疾病。

2.感染病: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了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的感染性疾病。

3.传染病学: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4.流行病学: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传播的原因和规律,以及预防措施和对策的科学。

5.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无任何临床表现,感染利用血清学可测出,其中部分人可形成带菌状态。

6.显性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临床上表现为该病特有的表现。

7.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在局部繁殖,局部病变轻微,不出现临床症状。

但可自局部向外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源。

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部位,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乘机繁殖,引起发病。

9.传染源:是指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10.自然疫源性疾病:也称为人兽/畜共患病,是指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

11.自然疫源地:是指自然疫源性疾病所存在的地方。

12.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

13.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14.病原体:不同的病有不同的病原体。

15.传染性:病原体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并致群体传播。

16.复发:少数患者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再度阳性,称为复发。

原因是免疫力低下,潜伏在病灶内的病原体繁殖活跃,再次侵入血流而致。

17.再燃:病程第2~3周前后,体温波动下降,但未达正常时又复上升,持续3~7日才回到正常,血培养可为阳性,症状加剧可能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

病原体再度繁殖有关。

18.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19.前驱期:指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

二、选择填空1.自然疫源性疾病: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又称自然疫源性疾病,也称为人兽/畜共患病。

传染病重点

传染病重点

1.感染谱: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感染谱。

2.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间期,称为潜伏期。

3.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

在前驱期中的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如头痛、发热、疲乏、食欲下降和肌肉酸痛等。

4.症状明显期:急性传染病患者度过前驱期后,某些传染病,如麻疹、水痘患者绝大多数转入症状明显期。

5.恢复期: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为恢复期。

6.后遗症: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7.体温上升期:是指病人于病程中体温上升的时期。

8.极期:是指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一段较长时间的时期。

9.体温下降期:是指升高的体温缓慢或快速下降的时期。

10.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小时相差不超过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

11.弛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到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12.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下,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13.回归热:是指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再出现高热,可见于回归热、布鲁菌病等。

14.不规则热:是指发热病人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可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

15.发疹性传染病: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

16.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疼痛等。

17.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在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可出现充血、增生等反应,临床上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1.在传染病中,导致组织损伤的发生方式有下列三钟:直接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机制。

2.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传染病知识点重点内容总结

传染病知识点重点内容总结

传染病知识点重点内容总结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其传播过程涉及到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重要因素。

精通传染病知识是重要的,能援助我们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障个人和大众的健康。

以下是传染病知识的重点内容总结。

一、传染源:1. 人类:人与人之间是最常见的传染源,包括患病者、隐匿感染者和带菌者等。

2. 动物:某些传染病的传播源可以是某些动物,如狂犬病的病原体常来源于犬类、禽流感的病原体来源于禽类等。

3. 环境:环境中的土壤、水源和空气中可能存在某些病原体,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存在于水源中。

二、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气溶胶等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如流感病毒、肺结核杆菌等。

2. 食物和水源传播:通过食物或水源中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如霍乱的弧菌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海鲜感染。

3. 接触传播:通过与感染者或者带菌者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污染物品,如腹泻病毒通过接触粪便污染的物品传播。

4. 虫媒传播:通过媒介昆虫传播的传染病,如疟疾通过感染的蚊子传播。

三、易感人群:1. 年龄易感人群:婴幼儿和老年人的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病毒,如水痘和流行性感冒。

2. 免疫系统受损人群: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者等容易感染传染病。

3.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会降低人体的反抗力,易感染传染病。

四、预防和控制措施:1. 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接触脏物,尤其是粪便、呕吐物等。

2. 预防接种:依据国家的免疫程序,准时接种疫苗,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3. 公共卫生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使用口罩等。

4. 饮食卫生:确保食物煮熟煮透,保持饮食清洁和新颖。

综上所述,传染病知识的进修对于个人和大众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重点内容,可以援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接种和公共卫生措施,我们可以保卫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共同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综上所述,传染病是由感染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其传播途径有多种,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虫媒传播等。

传染病重点笔记

传染病重点笔记

第一章总论1、传染病的概念: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3、感染的概念:病原体和人体之间互相作用、互相斗争的过程。

4、传染的概念:来自宿主体外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主要指病原体通过一定方式从一个宿主体到另一个宿主体的感染。

5、构成感染和传染的三个必备条件/因素:病原体、人体、环境。

6、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谱):5种不同的结局——清理病原体>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潜伏感染(频率/比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于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疟原虫和结核杆菌等感染。

8、隐性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体征及生化改变9、病原体携带状态:可以停留在入侵部或入侵部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症状,但能携带并排除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区别:隐性—感染了却没得病,体内没有病毒但有抗体;携带—感染没有症状,体内有病毒并持续存在且可以传染10、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1)侵袭力: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2)毒力: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组成3)数量:伤寒需要10万菌体;细菌性痢疾仅需10个菌体4)变异性:可因环境、药物或遗传因素而变异11、感染过程中变异应答的作用: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12、非特异性免疫⒈天然屏障:外部屏障(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内部屏障(血-脑,胎盘)⒉细胞吞噬作用⒊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各种细胞因子13、特异性免疫: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

细胞免疫(T细胞与抗原再相遇);体液免疫(B细胞受刺激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相应抗体,即免疫球蛋白)14、传染病流行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预防控制和治疗方法等的学科。

以下是传染病学的重点知识点:1.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人或动物所引起的疾病。

传染病可以分为空气传播、经食物或水传播、虫媒传播、接触传播等不同的传播途径。

2.病原体的特性:了解病原体的特性对于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控制至关重要。

例如,细菌可以产生毒素,病毒可以感染宿主细胞并复制,真菌可以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寄生虫可以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3.传播途径: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食物或水传播、性传播、垂直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

了解传播途径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4.免疫学原理:了解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控制至关重要。

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主要部分,其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两个重要的免疫反应。

5.传染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传染病监测是对病例的发生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测,以便及时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流行病学调查是通过收集病例资料、调查疫点、分析数据等方法来研究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和传播途径。

6.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包括疫苗接种、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隔离措施、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

不同的传染病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控制措施。

7.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的治疗包括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传染病的早期干预和治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8.传染病的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和经济的措施之一、了解各类传染病的疫苗接种规划和程序对于有效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9.新兴传染病和重大传染病:新兴传染病是指近年来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威胁的传染病,如艾滋病、SARS等。

重大传染病是指已知疫苗和治疗方法但仍广泛传播和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如肺结核、流感等。

了解这些传染病的病因、流行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传染病学重点考点

传染病学重点考点

传染病学【1】传染病学总论考点1 感染过程的表现形式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在入侵部位即被消灭,或从鼻咽部、肠道、尿道及汗腺等通道排出体外,不出现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

2.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为最常见类型。

3.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还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发生率最低且易识别。

4.病原携带状态包括带菌、带病毒及带虫状态,其特点为不显示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在许多传染病中为重要的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多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最少见,但最易识别。

考点2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侵入人体能否发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外环境三个因素。

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与下列因素有关: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考点3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三环节)1.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①患者;②隐性感染者;③病原携带者;④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包括:①消化道传播;②呼吸道传播;③虫媒传播;④接触传播;⑤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⑥土壤传播;⑦母婴传播。

3.易感人群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考点4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病原体所引起的,病原学检查是传染病的确诊依据。

2.传染性是传染病与非传染性疾病的最主要区别,是确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的主要依据。

【实用资料】传染病学重点.pdf

【实用资料】传染病学重点.pdf

1.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和螺旋体。

人体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的疾病均属于感染性疾病。

2.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就开始感染过程。

感染后的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如药物、劳累、放射治疗等有关。

表现: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状态3.免疫分类保护性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变态反应(都是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4.传染病特征: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常见症状与体征:发热(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发疹(水.猩.天.麻.斑.伤寒;形态分为:斑丘疹.出血疹.疱疹或脓疱疹.荨麻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轻型、中型、重型、爆发型,典型及非典型(逍遥型)等5.一类传染病:霍乱,鼠疫,黄热病,狂犬病,伊波拉病毒出血热。

甲类传染病:霍乱,鼠疫6.霍乱临床表现:潜伏期1-2D①泻吐期a腹泻(发病的第一个症状,无里急后重,黄色水样便或米泔水样便,无粪臭)b呕吐(发生在腹泻后,多为喷射状,次数不多)②脱水虚脱期:脱水.代谢性酸中毒.肌肉痉挛.低血钾.循环衰竭③恢复及反应期:治疗原则:严格隔离.及时补液【原则:早期.迅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541液Nacl5g,碳酸氢钠4g,KCL1g)7.伤寒的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冲.NS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表情淡漠.肝脾肿大与WBC减少等极期①发热:持续高热,稽留热,少数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型②消化系统症状:明显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胀便秘,少数腹泻③NS症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谵妄,昏迷,病理反射等中毒性脑病表现④循环系统症状:相对缓脉⑤皮⑥肝脾肿大治疗①一般治疗:按消化道传染病被隔离。

传染病学重点总结

传染病学重点总结

传染病学重点总结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控制和预防的学科。

它涉及病原体的特征、传播途径、宿主因素、免疫防御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传染病学的重点总结:1.病原体的特征: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寄生虫或真菌等。

了解病原体的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至关重要。

病原体的特征包括病原性、毒力、耐受能力等。

2.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和水源传播等。

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传播风险。

3.宿主因素:宿主是传染病传播的关键环节。

宿主的免疫系统状态、易感性、免疫力等因素都对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起着重要影响。

了解宿主因素可以帮助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4.免疫防御:免疫系统对于抵抗传染病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应答的过程以及疫苗的设计和免疫接种的原理,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免疫防御策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5.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的重要手段。

通过收集和分析病例资料、进行调查问卷、追踪病例等方式,可以确定传染病的暴发源、传播途径和主要宿主,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6.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是传染病学的核心任务。

具体措施包括隔离病例、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宿主免疫力、加强卫生教育和健康促进等。

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和疫情扩散风险。

7.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是了解疫情动态、掌握传播趋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重要手段。

监测和报告工作应该及时准确,包括病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等。

总之,传染病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病原体、传播途径、宿主、免疫防御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传染病的特征和机制,制定科学、针对性的控制和预防策略,可以有效遏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共健康。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传染病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通过病原体传播的疾病的科学。

以下是传染病学的重点知识点:1.病原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

了解病原体的类型、结构和生命周期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非常重要。

2.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经口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和垂直传播等。

了解不同传播途径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3.感染过程:感染过程包括暴露、易感期、潜伏期、发病和康复等阶段。

理解感染过程可以帮助确定合适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4.免疫学:免疫系统是抵抗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理解疫苗和免疫治疗的原理。

5.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方法。

掌握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可以帮助了解疾病的传播规律和影响因素。

6.预防和控制策略: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包括隔离、消毒、疫苗接种、健康宣教、环境改善等。

了解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方式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7.全球传染病:了解全球传染病的情况对于应对传染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流感、麻疹、登革热等,掌握其传播途径和防治策略可以帮助应对全球传染病的挑战。

8.公共卫生:传染病学是公共卫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公共卫生的原理和实践有助于推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9.新兴传染病:新兴传染病是指近年来出现或重新出现的传染病,如SARS、新型冠状病毒等。

了解新兴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有助于及时应对新的公共卫生威胁。

以上是传染病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的发展是响应公共卫生挑战的重要一环,了解传染病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范本目前,全球范围内仍面临着各种传染病的威胁。

在2024年,以下是一些传染病的重点总结。

1.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COVID-19自____年底爆发以来,持续对全球造成严重影响。

在2024年,虽然疫苗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COVID-19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持续进行疫苗研发以提高疫苗效果、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活动、推动国际间的合作以共同抗击COVID-19是重点。

2. 流感:每年,流感都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量感染病例和死亡。

在2024年,研究流感病毒的变异模式和传播途径,以加强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关键。

推广流感疫苗接种、提高公众对流感的认知和意识、提供有效的医疗资源和紧急处理能力也是重点。

3. 登革热: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在2024年,全球应重点在病毒传播途径的控制上下功夫。

改善卫生条件、采取控制蚊子传播的策略,例如清除繁殖地点、使用蚊帐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同时,加强社区教育、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知,以及相关的早期检测和治疗也是关键。

4. HIV/AIDS:HIV/AIDS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感染,全球仍然存在大量的感染者。

在2024年,继续加强对HIV/AIDS的预防和控制是重点。

推广并提供易得的艾滋病毒检测、加强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治疗和护理,以及提供适当的宣传教育和社区支持是关键策略。

5. 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在2024年,建立更强大的结核病筛查和检测机制,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教育,改善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加强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是重点。

6. 麻疹: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情,尽管有可预防的疫苗,但全球仍然存在麻疹爆发的风险。

在2024年,推行免费的麻疹疫苗接种计划,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是重点。

7. 疟疾: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

尽管有有效的药物和控制措施,但全球仍有很多地区发生疟疾疫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HV)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呈五期经过。

【病理生理】(1)休克:病程的3~7天常出现的低血压休克称为原发性休克,少尿期以后发生的休克称为继发性休克。

原发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是全身小血管广泛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大量外渗使血容量下降。

继发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是大出血,继发感染和多尿期水与电解质补充不足,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

(2)出血:发热期皮肤黏膜的小出血点是由于毛细血管损伤、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异常所致。

低血压休克期至多尿前期,主要是DIC导致凝血机制异常,此外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尿毒症等亦能导致出血。

(3)急性肾衰竭:①肾血流障碍;②肾脏的免疫损伤;③肾间质水肿和出血,压迫肾小管,使尿量减少;④肾缺血坏死;⑤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激活,使肾动脉收缩,因而肾皮质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⑥肾小管管腔可被蛋白、管型等阻塞,使尿液排出受阻。

【临床表现】典型病例表现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五期经过。

(1)发热期:①发热:多数患者起病突然,有畏冷。

发热,体温39~40℃之间,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热程3~7天。

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轻型患者热退后症状缓解,重症患者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

②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和腰痛,少数患者眼眶疼痛。

头痛、腰痛、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

并可有胃肠道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部分患者出现嗜睡、烦躁、谵妄或抽搐等精神症状。

③毛细血管损害征:主要表现为出血、充血、渗出水肿。

皮肤充血潮红主要见于颜面、颈、胸部,重者呈醉酒貌。

黏膜充血见于眼结膜、口腔的软腭和咽部,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及胸背部,常呈搔抓样、条索点状瘀点。

黏膜出血常见于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

如在病程4~6天,腰、臀部或注射部位出现大片瘀斑,可能由DIC所致,是重症表现。

渗出水肿征主要表现在球结膜水肿。

④肾损害:蛋白尿、管型。

⑤肝损害:ALT/AST升高,黄疸(2)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病程4~6日,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

表现:血压改变;心血管系统的表现;水电及酸碱紊乱;DIC;脑水肿、脑出血;肾损加重,出现衰竭,少尿或无尿;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

(3)少尿期:一般认为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为少尿,少于50ml为无尿。

少数患者无明显少尿而出现氮质血症,称为无少尿型肾功能不全。

少尿期一般发生于5-8日,临床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

(4)多尿期:病程9~14天,分为三期。

①移行期:每日尿量由500ml增至2000ml,虽尿量增加,但血BUN和肌酐等反而增高,症状加重。

②多尿早期:每日尿量超过2000ml,氮质血症未见改善,症状仍重。

③多尿后期:尿量每日超过3000ml,并逐日增加,氮质血症逐步下降。

此期若水和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发生继发性休克。

(5)恢复期:尿量恢复为2000ml,精神食欲基本恢复。

【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季节,病前两个月进入疫区并与鼠类或其他宿主动物接触史。

(2)临床表现:早期三种主要表现(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体征、肾损害)和病程的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

尿蛋白大量出现和尿中带膜状物有助于诊断。

血清、血细胞和尿中检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和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可明确诊断。

特异性IgG抗体需双份血清效价升高四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RT-PCR检出汉坦病毒RNA有助于诊断。

【治疗】“三早一就”为本病治疗原则,即早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

(1)发热期:抗病毒、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预防DIC。

(2)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容、注意纠酸、改善微循环。

(3)少尿期:稳、促、导、透,即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4)多尿期:移行期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止继发感染。

(5)恢复期: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12.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经蚊媒传播,流行于夏秋季。

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者病后常留有后遗症。

【临床表现】分为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四期。

极期:病程3~10天,突出表现为脑实质受损表现。

(1)高热:体温高达40℃,并持续不退至极期结束,一般持续7~10天。

发热越高,病程越长,病情越重。

(2)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谵妄、昏迷。

多发生于3~8天,通常持续一周。

(3)抽搐:病情严重的表现。

现有面部、眼肌、口唇部的小抽搐,随后肢体抽搐,强直性痉挛,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可反复发生。

频繁抽搐可导致紫绀、甚至呼吸暂停。

(4)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

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和幅度不均,最后呼吸停止。

(5)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6)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在病程10天内出现。

常有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

(7)循环衰竭:常与呼衰同时出现,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数,休克和胃肠道出血。

高热、抽搐、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重表现,三者互为因果。

【鉴别】中毒性菌痢:起病较乙脑较急,常于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抽搐、昏迷和感染性休克,一般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正常。

作肛拭或生理盐水灌肠镜检粪便,可见大量脓、白细胞。

13.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主要经性传播。

HIV主要侵犯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及HIV携带者。

病毒阳性而HIV抗体阴性的窗口期感染者是重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经血传播、母婴传播、其他。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高危人群为男同性恋、静脉药瘾者、性乱者、血友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

【临床分期】(1)急性感染期:HIV感染后4~6周即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恶心、咽痛、肌痛、关节痛、皮疹及颈、枕部淋巴结长大等。

血清可检出HIV RNA及P24抗原。

CD4/CD8比例倒置,血小板减少。

(2)无症状感染期:HIV感染者数月至数年无症状,实际为潜伏期。

(3)全身淋巴结肿大期: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其他部位(如颈、枕、腋下)两处或以上淋巴结肿大。

其直径大于1cm,无压痛,无粘连。

(4)艾滋病:可有五种表现。

①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易感冒等。

全身淋巴结、肝、脾肿大。

②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等。

③严重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

④继发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

⑤并发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目前WHO将HIV感染分为A、B、C三类,每类依据CD4+淋巴细胞数分为三级:≥0.5x109 /L为Ⅰ级;(0.2~0.49)x109 /L为Ⅱ级;≤0.2x109 /L为Ⅲ级。

【临床表现】(1)肺部:可发生肺孢子菌肺炎,表现为慢性咳嗽、发热,发绀,血氧分压降低。

卡波西肉瘤也常侵犯肺部。

(2)神经系统:①机会性感染,如脑弓形虫病等。

②肿瘤,如中枢系统淋巴瘤等。

③原发性HIV感染,如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等。

④其他,如败血症相关性脑部等。

表现为头痛、痴呆、癫痫、脑神经炎、肢体瘫痪、共济失调等。

(3)消化系统:口腔、食管念珠菌病及HSV、CMV感染较常见。

(4)皮肤粘膜:分为感染、炎症性皮肤病及肿瘤三类。

(5)眼部: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及弓形虫视网膜脉络膜炎常见。

【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有性乱交、静脉药瘾、输血制品史等。

(2)临床表现:急性感染期根据高危因素及类血清病表现;慢性感染期结合流行病学史、严重机会性感染或机会性肿瘤、CD4/CD8比例降低。

(3)实验室检查:HIV抗原和抗体的检测。

高危人群有以下两项或以上可疑诊AIDS,进一步检查确诊:①短期体重下降10%以上。

②咳嗽或腹泻超过四周。

③持续或间歇发热超过四周。

④全身淋巴结肿大。

⑤反复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HSV感染。

⑥口腔念珠菌病。

⑦全身瘙痒性皮炎。

下列情况之一也应疑诊AIDS:①难治性肺部感染或进展迅速的活动性结核病。

②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或中、青年痴呆症。

③卡波西肉瘤或伯基特淋巴瘤。

【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igh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疗法):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爱滋病。

该疗法的应用可以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被破坏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复,从而延缓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该疗法把蛋白酶抑制剂与多种抗病毒的药物混合使用,从而使艾滋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1)核苷类似物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如齐多夫定(ZDV/AZT),拉米夫定(LAM)(2)非核苷类似物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3)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4)基因治疗联合方案:一般两种NRTIs联合一种NNRTIs或一种PI制剂。

【预防】(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禁止毒品注射,取缔娼妓,严禁性乱,高危人群用避孕套。

严格筛查血液及血制品,用一次性注射器。

严格消毒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

规范治疗性病。

HIV感染的孕妇产前3个月起服AZT,产前顿服NVP200mg,产后新生儿72小时内一次性口服NVP2mg/Kg。

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牙具、刮面刀、餐具等。

(3)保护易感人群。

15. 伤寒(typhoid fever):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持续性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腹痛、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

伤寒细胞(typhoid cell):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碎片,称为伤寒细胞。

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伤寒小结(typhoid nodule)或伤寒肉芽肿(typhoid granuloma)。

肥达反应(Widal test):又称肥达试验,伤寒杆菌血清凝集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