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合集下载

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

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

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杜俊创学术书评校企合作是一种将校园和企业的教育优势充分结合,同步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将学生培养为符合社会发展、企 业发展实际需要的人才的办学形式。

校企合作模式的本质是学校与企业建立一个双方认同的教育培养模式。

但具体 的办学模式、行为机制、治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等内容,则会 根据校企合作的不同性质、校方要求、企业需求存在差异。

如果企业和学校想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充分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就必须对校企合作的不同模式及其产生机理和作用优势有充分了解。

而从宏观视角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可以系统性、宏观性地 探究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内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继而基于历史经验•有针对性地探寻一种符合现代职业 教育发展需要、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企业发展需要的现代校企合作模式。

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探讨和研究相关经验,建 设更利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

刘晓所著的《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行为机制、治理 模式与制度创新》一书,就是基于职业教育视角,对我国高 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系统性、宏观性研究的一本理论著作。

该书以“理想一现实一抉择”作为逻辑主线,从历史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对策层面对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机理、问题和对策进行了透彻的研究分析。

作者 表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虽然相对成熟,但细 致分析后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 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桎梏,也会对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发 展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因此,基于历史经验探寻一种全新的校企合作方法,从整体而言,对学校、企业和社会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第一章“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变迁史的回顾”中,作 者以历史史实为主,对职业教育视角下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

作者表示,最初校企合作构建动机就是要塑造一种资源上的合作关系。

但随着单纯的合作无法提升双方的生产价值、生产效率时,校方和企业开始寻求一种竞争性合作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探索
需要 的无缝 对接 。
由于校企合作实践涉及众多参与主体 :学生 、 老师 、 企 业技术能手、企业员工等。在校企合作的内容上 ,又涉及到 定向培养 的选拔标准和规则 、 培养 目 标 的确定 、 培养方式 的
“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 本质是学校本位体制和企业 本位体制的优势结合 。 它从学育, 主要 目的就是为社 会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 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否 ,唯一 评 判 的标 准 就 是所 培 养 的学 生是 否 适 应 社 会经 济发 展 的 需 求, 是否符合各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 。 所以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所面向的社会实际需要相适应 , 必须与
[ 责任编辑:李冰 ]

好的合作体制不仅能为合作企业培养合格适用的人才 , 而且 能在方 向上实现合作企业特色技能的培养 , 使培养 出的人才
等职 业教 育校 企合 作体 制进 行 阐述 。
【 关键词 】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体制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7 【 文 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4 8 1 0( 2 0 1 3) 1 7 -0 0 5 9 -0 1
三 明确 双 方责任 ,满 足 校企 需要

方式进行反复协商 , 最终就合作的基本认识达成一致 , 为后 续的人才培养工作 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明确 培 养方 向。促进 企 业参 与
业课堂 ( 企业 现 场认 识课 堂 与企 业实 践操 作课 堂 o( 5 )实
习场所内外结合一一学生校 内专项技能实训与企业顶岗综 合技能实训。( 6 ) 时间长短的相互补充—— 日常参观、假期
补偿 机 制 。 四 整 合 多元 主体 ,整体 系统设计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思考摘要:文章从高职层面深入讨论校企合作模式的若干问题,校企合作是以社会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切实开展好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高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高职职业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要求职业教育在体制上实现回归,通过建立“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形成倒逼机制,使职业教育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从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从而真正形成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

目前所强调的校企合作已不是基础层面的讨论,而是一种思想、理念上的更新和模式的创新,不仅是职业教育特色的体现,更是高职院校深层次和发展的根基。

一、校企合作体制层面分析1.本体分析以政府引导、校企主体。

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这方面,可借鉴德国“双元制”的经验。

“双元制”是在国家法律框架下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

政府为此可以发挥的主导作用有:一是加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调控,为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组织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为校企合作提供平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保证企业等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给予办学的企业以税费的减免或直接给予经济资助等。

二是强化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

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

因此,必须规制承担职业教育企业的主要责任和义务,使职业教育真正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保证企业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

2.方法分析多元整合、系统设计。

由于校企合作涉及很多参与主体,比如政府、学校、企业等。

在校企合作的内容上,包括受训者选拔的标准和规则、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式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及师资的合作等方面。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

K y e W o d : o p r t o b t e s h o a d n e p i e; r r s c o e a i n e we n c o l n e t r r s Wo k—i t g a e l a n n S r i e u s u c n Emp o me a o i n a i n n e r t d e r i gl e v c o t o r i g; l y nt s r e t t o
c l i t s i h y k le t l n s n a t r h p w ih u i e s s. H i h r o a i n l o l g s c o e a e u tva e h g l s i l d a e t i p r ne s i s t b s n s e g e v c t o a c l e e o p r t w ih n e p i e c n mp o e t e t r r s s a i r v t e t a h r t a h n n t e c e tf c e e r h e e , He p e c r k w t e e d o t e e t r r s s He p t e c o l t me t h e c e s e c i g a d h s i n ii r s a c l v l l t a he s no h n e s f h n e p i e , l h s h o o e te h ma k t e nd n t e e o o i d v l p n o t a h n r f r . e a e a a y e t e xit n s ho l e t r r s c o e a i n r e d ma a d h c n m c e e o me t f e c i g e o m Th p p r n l z s h e s i g c o - n e p i e o p r to mo e; Ac o d n t t e p r e c o a p y n w e r mp a e o i l me a i n c me. d c r i g o he x e i n e f p l i g p o t s t f mp e nt t o s he

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

知识文库 第01期210 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杨婉珍王玺冰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各学科专业尤其是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社会型人才所采用的主要方式,也是未来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高校依据人才培养和用人市场的全新需求,在企业与高校相协助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全新的企业学院合作教学的新模式,使得校企合作的融合之路更加升华,在提升高校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企业与高校间的供求关系,真正的将产教结合推进到了高校教育管理当中,为我国培养了更多的社会型人才,为我国教育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人才培养发展的今天,校企合作无疑已经成为了高校以及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关键点。

高校的职责就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应用型、创新型、科技型、务实型人才才是高校培养的主要目标,也是人才市场的根本需求,校企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构建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无疑会产生优良的化学效果,校企双方的综合效益会显著提升,因此,校企合作新模式是高校和企业双方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高速之路,也是必经之路,是我国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校企合作新模式开展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产业的转型升级调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最新开展的强国战略,也是我国最新一期五年计划的行动纲领。

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向着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技术方向发展,这种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离不开高精尖的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这种社会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巨大的要求,而校企合作新模式恰好解决了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难题,使得高校教育培养满足了市场人才变化的需求,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有着巨大的作用。

1.2有利于提升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率。

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体现不应该给人一种“高大上”的视觉审美观点,高高在上的人才培养气场不符合高校管理、生产、服务和建设的基础定位,“接地气”才是高校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在当今社会,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与发展。

一、传统校企合作模式的局限性过去,校企合作常见的模式往往是学校与企业签订简单的合作协议,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实习。

然而,这种模式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合作深度不够。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往往局限于表面,企业未能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

其次,实习效果不佳。

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可能只是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无法接触到核心业务和技术,难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再者,合作稳定性差。

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共同利益驱动,校企合作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难以持续稳定开展。

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为了克服传统模式的局限,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创新的校企合作模式。

1、共建产业学院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产业学院,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

企业提供实践教学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学校则负责理论教学和基础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共同开发实用的课程体系。

这种模式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

2、现代学徒制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

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按照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针对性培养。

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能够更快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职业素养。

3、“订单式”培养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向学校下达“订单”。

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选拔学生组成“订单班”。

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三、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通过参与职业教育,能够提前培养和选拔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降低招聘和培训成本。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在当今社会,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成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认为合作增加了成本和管理难度,且短期内难以见到明显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学校在合作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存在脱节,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导致培养出的学生难以迅速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要求。

此外,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平台和利益共享机制。

一些合作仅停留在表面,如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校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等,未能真正实现深度融合。

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为了应对上述问题,需要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1、共建产业学院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产业学院,将企业的生产流程、技术标准、管理模式等引入教学过程。

学生在产业学院中能够接受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的教育,同时企业也能够提前培养和选拔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

例如,某职业院校与当地一家知名制造企业共建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支持,学校负责教学管理和课程开发。

学生在学院中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够亲自操作设备进行生产实践,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企业的生产一线。

2、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

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比如,在一家汽车维修企业,学生拜师于经验丰富的技师,在工作现场学习汽车维修技术。

同时,学校教师为学生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

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订单式培养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向学校下达“订单”,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摘要:职业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尤其是与区域经济的特点相适应,与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相匹配。

要实现这个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方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要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销”对路,就必须始终坚持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办学宗旨。

建立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需求为取向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并按照企业和学校的安排实施的、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核心特点。

一、校企合作现状近几年来,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通过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学校合作能力不强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学校合作能力与企业的期望存在不对等性,因此,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开展,有的甚至难以为继。

学校自身的合作能力不强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导致学校合作能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专业建设缺乏内涵、师资水平不高、现有的学科化教学安排不能与企业对接、办学思想落后,缺乏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能力等。

(二)企业参与动力不足总的来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较低,积极性不够。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过剩的劳动力和低端制造业,使得企业在中短期内,普遍缺乏按较高的标准来培训员工的动力。

也使得企业不愿承担风险去花大价钱培训员工,而怕最后落得个“为他人做嫁衣”。

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

(三)政府主导引力不够现有的校企合作大多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维系的低层次合作。

虽然校企合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许多的合作成果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肯定和奖励,但校企合作依然缺乏体制、机制的保障,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尚不明显。

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析

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析
揖参考文献铱 咱员暂范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改革与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4(32):85-88. 咱圆暂钱吉奎,等.从野订单班冶到野地铁学院冶要要 要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 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9):42-46. 咱猿暂王菱.新时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5(5):28-29. 咱源暂张媛.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35):30-
圆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圆援员 工学交替尧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工学交替尧工学结合袁主要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袁
并将学生组织起来袁送进企业实习袁至于在企业具体从事什么岗位工 作袁接触什么样的岗位和学习什么技能袁由什么样的人指导袁实习期间 的效果如何袁院校过问的不够遥 而这些学生在实习中很少能够用到自 己所学的知识袁也很少得到专业技术人员对一些专业技能的详细讲解 和具体指导遥 这种合作方式多流于表面袁且在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一 次性合作袁不能坚持深入持久地进行袁也不能很好地提高校企合作的 质量和效益遥
野订单冶培养存在局限性袁而且学校处于被动状态袁要培养多少人袁 什么时间培养袁完全要根据企业的需要袁学校自己没有主动权遥 合作也 不够深入遥
近年来袁一些在校企合作中不断地探索袁例如袁院校南京铁道职业 技术学院与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的十多年间袁经历了订 单班要冠名班要地铁学院三个阶段袁校企深度合作办学尧协同育人遥 最 终形成了管理尧育人尧资源尧文化野四个一体化冶的校企共同办学模式遥 值得很多高职院校去借鉴遥 圆援源 把企业引进学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袁特别是校企互动培养袁大多还处 于学校主动去寻找企业合作袁而合作过程中也是学校主动袁企业被动 甚至不动的状态袁 企业认为这是企业在配合学校完成的一项工作袁而 非双方互惠互利袁缺乏长远的眼光和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遥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烟台职业学院为例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烟台职业学院为例
烟台市服务外包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紧扣烟台蓝色经济区发展 需求袁带动校企技术合作尧共建共管专业尧开展典型合作项目袁探索出
一条校企共赢互惠袁 将企业的根本利益和学院的教育利益紧紧捆绑袁 实现校企联姻的道路遥 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袁在学习中工作袁实现了高 职教育野教育尧培训尧就业冶一体化的大学生就业直通车计划遥
3 校企合作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渊1冤政策法规的缺失制约着校企深度合作的进程遥 虽然自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以来袁国家不断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校企合作袁但是 这些政策法规都只是停留在宏观层面上袁而在校企合作的具体细节上 比如企业应承担的义务尧学院享有的权利尧参与教学的企业享有的优 惠措施等方面则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遥 这就使得在校企合作教学的具 体开展过程中学院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袁企业则在有利可图时处于积极 状态袁无利可赚时则消极迎合遥
渊2冤 高职院校和企业现有的管理机制不利于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 展遥 目前我国的公立高职院校完全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袁企业是属于独 立的法人袁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完全由市场导向遥 而作为高职院校和企 业之间的桥梁作用的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力度不够袁使得校企合 作长期处于民间活动状态袁 因而他们在合作过程中权尧渊下转第 80 页冤
科技视界
酸冶袁其代表企业有丰原生化尧八一化工等遥 产品附加值不高袁同时特别 向化工一类产品的生产对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遥 蚌埠市对外贸易发展 仍主要依靠资源尧能源尧土地和环境等有形要素投入袁资源和环境压力 较大遥 蚌埠市能源资源消耗大袁单位产品能耗高遥 预计今后一段时期袁 蚌埠市外贸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强化遥 2.2.2 县域外贸发展不均衡袁总体规模偏小
以 2009 年为例袁怀远县累计实现进出口 558 万美元袁发生进出口 实绩企业 8 家曰五河县累计实现进出口 184 万美元袁发生进出口实绩 企业 3 家曰固镇县累计实现进出口 250 万美元袁发生进出口实绩企业 3 家遥 三县总进出口额不足 1000 万美元且县域外贸发展的不均衡袁这 会制约蚌埠市的对外贸易发展遥 2.2.3 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

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

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



学 结 合 校 企 合 作 教 学模 式 的 意 义 探 索 了 充 分 利 用 学校 和 企 业 两 种 不 同 的 教 育 环 境 和 教 育 资 源 寻
” , ,
, ,
找 企 业 与 学校 合 作 办 学 的 契 合 点 培 养技 能 型 发 展 的制 约 因 素 提 出 了今后 的努 力 方 向

培养 具 备 石 油 化 工 生 产

线 合格 技 术 工

) 三 方 利 益 与 优 势分 析


人 所 具 备 的 知 识 能 力 为最 终 目标
按照
工 学结合
模 式 的推进 必 须使企

的优 势 在 于 有 先 进 的 生 产技 术


可 以接

实 际 生 产 过 程 中所 需 的知 识
织 课 程 内容
将在校 的


学结 合 教 学 模 式 是 以 就 业 为导
强 调 在 教 学 中体 现 职 业 岗 位 与
入了
个 飞 速 发 展 的 阶段

理 论 学 习 和 在 企 业 的实 际 工 作 有 机 结 合
向办 学




工 学 结 合 ,校 企 合 作 教 学 模 式 的探 索
李玉 娟
’ ’
要 :本 文 分 析 了



d

至 9 9 主9 舆 1 基基蝇 搠 l 9 :
一 . . 一














浅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浅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三、 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议
随着 国家对 职业教育越来 越重视 ,目前绝 大多数 的职业学校都在 不 同程度 上与企业进行 了合作 ,校企 合作从理念上不 容置疑 ,但在 实践上却难有 实质性 的 进展 , 受学 校所处 的环境 、 业 的设 置 、 方合作 的主 专 双 动性 、 有效性等方 面的限制 , 校企 合作 的内容 、 次 、 层 形 式、 途径 比较单一 , 主要表现在校 企之间虽然签 订合作 办学的协议 , 而真正开展实质性合作 的项 目比较少 。例 如, 在校企合作模式 实施 的过程 中 , 受生源和学 校办学 能力 的限制 , 学校方 面总是处 于被动地位 ; 而企 业虽然 需 要大量 的技能 型人才 ,但是却 找不到 引进人 才的好 方法; 政府虽然大力 提倡和鼓励 校企合作 , 但是 力度不 够 。下 面将从政 府 、 校 、 学 企业 三个方 面提 出建议 。 学校方面 :高职院校应从 自身办学理念和人 才培 养 方面进行反思 , 认真领会教 育部 1 6号文件 的指导思 想, 从高 职教育 的定位 、 目标 、 革 、 设 、 障五个 方 改 建 保 面进行研究 , 加强学校 的 内涵建设 和提高教学质量 , 使 学 校培养 的人才 既会动脑又会 动手 ,真正体现 高职教 育 的高等性 和职业性 。另外 , 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 方 面 , 加大具有 “ 战经验” 要 实 的教师 比例 , 教师 队伍 的 水平 , 定 了教学质量 的水 平 ,双师 型” 决 “ 教师不仅是一 个 口号 , 要落实 到位 。 企业 方面 : 在每年 的校园招聘会现 场 , 用人单位更 加重视 的是毕业生 的实践能力 ,如果招 聘 的员工缺乏 实践 能力 , 企业还需要花 实间和精力从 零开始培养 , 从 这个 角度 分析 , 业 与学校合 作 , “ 企 是 双赢 ” 的政 策 ; 即 学校 可以从 中顺利完成 教学实践 的环节 ,而企业可 以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一、概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基于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方式,实现教育教学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一种办学形式。

这种模式的出现,既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发展趋势。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行业标准,从而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众多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这些实践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合作机制不够健全、合作层次不够深入、合作效果不够明显等。

进一步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其有效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可以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背景与意义在当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办学质量和模式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高职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探索论文

高职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探索论文

高职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摘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

近年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标志性特点。

将工与学、校与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能力。

本文通过研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组织机构,制定符合实际的相关制度,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促进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教育改革0引言高职教育在我国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其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此类人才的广大需求而快速发展并壮大起来。

工学结合人才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征,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合作教育诞生在美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八十年代引入到我国后,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高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教育体系,是教育专家和高职院长长期以来不断研究和实践的主要课题。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的内涵校企合作是办学层面上的概念,是一种办学模式,是学校与生产单位的全面合作,是高职院校标志性内涵的体现。

目前在这种合作中,高职院校是主动方,专业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因此,学院层面要成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门组织机构,负责学院师生观念的转变,制定学院总体发展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制定有关制度,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局面。

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上的概念,是一种育人模式,是学生学习和生产实践的结合。

其基本内涵强调学生学习与就业的结合,在这个结合中首先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开放性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新的课程体系与教材,建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搭建符合工学结合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为学生工学结合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尤其是学生工学结合中半年顶岗实习,要引起学院的高度重视。

探索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文化育人路径——以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

探索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文化育人路径——以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

探索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文化育人路径——以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张岩瑾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落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归根结底在于职业院校想通过引入行业、企业优质资源,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帮助企业节约用人成本和缩短企业培养时间。

会计专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和保密性,一直很难打破引入真实业务这一痛点,本文旨在会计行业特殊性和会计专业发展困境,研究为什么会计专业必须走双元育人之路,该专业如何进行双元育人,双元育人过程中如何渗透文化育人,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从顶层设计、课程设计、教师培养、教材编写、考核评价五个维度来研究如何更好地培育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懂业务、懂核算、懂技术”的财务人员,同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并形成可借鉴成果进行推广应用。

国家政策多措并举提供保障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涉及产教融合方面共10次,可见在改革过程中,要想让职业教育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那么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方合作育人。

2020年7月,为贯彻落实校企双元育人,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颁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就如何落实双元育人、如何引入产业优势、如何建产业学院给予指南性指导。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这是《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进一步落实,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开展试点,孵化产教融合成果,并形成可借鉴经验进行推广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021年12月,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的公示》,现代产业学院将推进“引企入教”,为产教融合孕育发展土壤,通过产业学院建设,将在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方面向纵深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孵化、社会服务、产品研发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成果。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
式、 不同运营模式 、 不 同经营理念 、 不 同文化底蕴 、 不 同规模企业 的合作 。由于各专业采取 了订单培养的方式 , 使得商 贸旅 游系在
3 高职与企业合作在未来的发展方 向及应采取的措施 真正发挥高职院校 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 实现专业知识 到专业 技能 的实质 转变 , 可 以从 以下的措施探讨研究 , 真正地实现合作 共赢 , 对 国家 、 社会 、 企业 、 院校 以及学生本人带来成果与利益 : 3 . 1 高职 院校应根 据企业的用人机制与 缺 口重点培养人才 与制 定教学计划 企业是社会化生产 的重要推动力 , 是产业调整与技术革新 的 主体力 量 , 有效地让 企业 参与到高职院校 的教育活 动中 , 让教 育 与企业生产 、 运营相结合 , 让学生参与到生产活动中 , 熟悉生产的 实 际流程 , 并 且让学 生对 生产活动提 出 自己的见解 , 对 于遇 到的
的内容 , 可 以为以后 的实习甚至最 后的成功 就业打下 坚实 的基 础 。同时 , 帮助企业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 , 降低人 力成本 , 实现双 赢与共赢 。 3 . 2 高职院校与企业之 间应该建立长效的竞争 与鼓励机制 一是高职院校应该 负责牵头 , 由学校与企业之问组成相关专 业 的委员会 , 在人才培养的计划制定上深入探讨 ; 二是学校 与企 业应该互相理解与互相认 可; 三是由企业协助 、 院方牵头 , 聘请 一 些 专业 领域的专家学者 , 参与合作 ; 四是院方与企业之 间也应 该
建 立长效的合作与奖励机制 , 在企业能力 的范 围内 , 支持 院方的 教学活动 。 3 3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 的合作 以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为原则 在 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 中, 地方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结 构 及数量是不断变化 的 , 尤其是在 区域产业 升级改造的过程 中, 校企合作必须始终坚持对接区域 经济发展 , 培养适应 区域经济发 展 的专业人才 ,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 的根本任务 以及企业 的利益诉求 。 3 I 4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 的核心 校企合作既是为学校共同培养学生 , 也是为企业共 同培养员 T, 所 以共同培养是校企合作 的核心。学校应在此基础上 , 规范 实践教 学过程 的管理 , 建立严格 的实训 、 实践课程教学规章制度 , 不断完善记 录制度 、 过程巡视制度 、 教学质量监督 制度和教学效

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摘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开展教学、科研、实训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这种合作模式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适应市场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具体形式、优势、难点以及促进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校企合作的形式多样化,包括实习就业、共建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等。

合作的优势在于能够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校企合作也存在一些难点,如信息不对称、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等。

为了促进校企合作,需要加强双方合作意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推行项目评估机制。

未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为双方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合作模式、具体形式、优势、难点、促进、发展前景、总结1. 引言1.1 什么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旨在促进学校与企业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推动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的对接。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率;企业可以借助学校的人才和科研力量,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解决人才短缺和技术壁垒等问题。

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一种合作形式,更是一种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等教育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育人、共同研究、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2 校企合作的意义校企合作的意义在于实现产教融合,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促进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使校园人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更具市场竞争力。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产业技术和市场信息,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

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

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当今发展迅速,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校企合作,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共同促进产学研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合作模式的类型及特点1. 实习项目合作实习项目合作是校企合作中的一种常见模式。

高校将学生派往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悉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模式。

同时,企业通过实习项目也能够选拔优秀人才并与高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2. 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模式将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开展研发项目。

通过合作研究,高校可以获取实际问题和需求,有效提升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企业也能够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升市场竞争力。

3. 人才培养合作高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对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合作,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企业参与课程设计和实训过程,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技能,提前为企业储备合适的人才。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1. 增强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通过实习和实践项目,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和业务操作,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加就业机会和能力竞争力。

2. 教学资源共享校企合作模式促使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

企业提供实际案例和业务问题,高校通过这些实例开展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实际。

同时,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借助企业的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实验。

3. 创新能力提升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

高校的科研机构和技术团队与企业共同开展研究项目,能够借助企业的需求和资源,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和产业发展。

三、校企合作模式面临的挑战1. 利益博弈问题在校企合作中,利益分配是一个重要问题。

双方需协商解决好知识产权、收益分成等问题,确保合作关系持续稳定。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与培训企业订立培训合 同,整个培训 过程 由行 业协
纵观 国外产学研 结合 ,校企合 作办学 发展 职业
教育 的典型模式 ,大致有德 国 “ 双元制 ”模 式 、美 国 “ 合作教育”模 式 、英 国 “ 工读交替 ”模 式 、澳 大利亚 “ A E”模 式 、 日本 “ 学 合 作 ” 模 式 。 TF 产
成人 教育工作会议 ” 中指出 ,校企合 作可 以解决 当 前职业教育发展 中的一系列 相关 问题 ,高职 院校要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努力 开创职业 教育科 学发展 新
异 ,使其 在校企 合作 的具 体操作上 各有其 特征 ,但
是概括起来 ,主要呈现 为三种不 同的模式 :一 是 以
局面 。我 国高职院校 只有 不断探 索与实践 校企合 作
部 门成为职业教育 的主要组织 者 。它将学 生在企业
与办学 ,如学校 管理 、专业 设置 、师 资培养 、教学
的培训纳入学校 的教 学计划 ,学生 以接受学 校教育
本文是成都职业技术学 院 2 0 0 9年度高职教育研究重点课题—— 《 高职 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创新研究 》 阶段成果之


( )战略思考不足 一 我 国 目前 已形成 的校 企合作 大都是学校 为求生
存 、求发展和适 应市场 经济 的要 求 ,而主动 向企业
寻求教 育合 作 伙 伴 ,而 较 少 有 真 正建 立 在 优 势互
养模式和评价模式 的关 键环节 ,同时他把职业 教育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 发展规划 ,促使 了职业教
课题编号 :C S8一 4 。 J0 O 4
作者简介 :黄永久 (9 9一) 16 ,男 ,成都 职业 技术 学 院科 研处 副处 长 、副教授 。研究 方 向 :汉语 言文学 、高教研

浅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经济效益

浅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经济效益

浅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在日渐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

校企合作是指职业教育机构和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这种合作,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可以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人才资源。

本文将从校企合作的模式和经济效益这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校企合作的模式目前,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 实习模式实习模式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校企合作方式。

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到企业实习。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且可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同时,企业也可以从实习学生中发掘出人才。

2. 基地模式基地模式是指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在实习期间学生可以在基地内接受培训和实习。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可以让企业更加方便地对学生进行培训。

3. 课程模式课程模式是指企业在职业教育机构中承担一些课程的教学工作。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设置课程,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4. 项目模式项目模式是指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发一些有实际价值的项目。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项目中接受实际培训,并且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几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校企合作的经济效益校企合作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企业用人成本通过与职业教育机构合作,企业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人才,同时也可以减少培训成本和招聘成本。

这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降低用人成本,并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与职业教育机构合作,企业可以提供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机会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加具有就业能力。

这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并且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 : 业教 育; 职 校企合作 ; 现状 ; 方法 中图分类 号 : 7 2 文献标 识码 : d i03 6 /i n1 7 — 3 9 s. 1 . . G 1 A o: . 9js . 2 3 0 【 ) 0 20 5 1 9 .s 6 2 38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是我国教育事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 训条件 , 而且 能够使学生在校 内实训的基础上 , 再到企业
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模式的探索
张严 心 赵 军 荣
( 春职 业技 术学 院 商贸分 院 , 长 吉林 长春 102) 30 2
摘 要 职 业教 与用人单位对技 能人才 的现 实需求相 匹配。要实 古: 育必须与社会 经济发展 的现状尤其是与 区域 经济 的特点相适应 , 同 目的, 现这个 在培养学 生的过程 中, 必须使教 学与生产 紧密结合 , 大力开展校企合 作。 文章编号 :6 2 3 0 (0 2 0 — 3 — 2 1 7 - 3 9 2 1 )3 15 0
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职业院校应根据各 自情况 , 选择合适 的合作模式 。
( ) 办企 业模 式 一 校
职业院校根据有关专业 的培养 目标 ,兴办与开设专 业密切相关 的企业 。 学校利用校办产业实现校企合作。 有 实力 的学校可 以根据专业特点 , 兴办企业 , 实施科技和经
其 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 , 面向生产 ( 服务 、 管理 ) 第一线 的实 用型、 技能型人才。要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 适销” 对路 , 就 必须始终坚持服务于经济建设 的办学宗 旨。建立 以素质为 核心, 以能力为本位 , 以职业需求为取向的培养 目 。 标 职业教育 的校企合作模式 ,主要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 求状况而产生 的 , 并按照企业和学校的安排实施的、 交替 进行课 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 , 也是职业 教育区别 于其它教育的核心特点 。
育制度下 , 学校毕业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 的欢迎。与无数 大学毕业生失业相比,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 才的就业率

校 企 合作 现 状
近几年来 , 校企合作职业教 育的办学方式 , 受到了前 高。 事实证明, 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是科学有用的, 作为教育
所未有 的重视 。通过实践也取得 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 但仍 制度 的一项改革 , 是成功之举 。 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 职 存在以下 问题 : 。 业学校加强校企合作 , 对学生实行顶岗实习 、 能够为学生 ( ) 一 学校 合 作 能 力 不 强 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和生产实践锻炼机会 。 在生产实践过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 , 由于学校合作能力与企业的期 程 中, 学生能够在师傅带领指导下 , 把理论 知识 运用到实 望存在不对等性 , 因此 , 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开展 , 有的甚至 践之 中, 并在实践 中进行体验 , 能够迅速加深对专业 基础 难 以为继。 学校 自身的合作能力不强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 理论知识的理解 , 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的 素。导致学校合作能力低 下的原因主要有 , 专业建设缺乏 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热情。 内涵 、 师资水平不高 、 现有的学科化教学安 排不能 与企业 ( 实现 校 企 的 互利 双赢 三) 对接 、 办学思想落后 , 缺乏改革的勇气和创新 的能力等。 在校企合作 中 , 企业通过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 , 获得 ( ) 二 企业参与动 力不足 更大 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 ,这是企业合作 的动力所在。 总的来说 , 企业参 与职业教育的程度较低 。 积极性不 学校通过提高培训质量 , 增强学生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 够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 如过剩 的劳动力和低端 扩大规模办学效益 。通过合作 , 校企双方都能实现利益的 制造业 , 使得企业 在中短期 内 , 普遍缺乏按较高 的标准来 最大化。互利双赢是 校企合作的坚实基础 , 也是推动校企 培训员工的动力。 也使得企业不愿承担风险去花大价钱培 合作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 训员工 , 而怕 最后落得个 “ 为他人做嫁衣” 。这些因素在很 ( ) 养过硬 的师 资 队伍 四 培 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 目前 , 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高 , 但 ( ) 府 主 导 引 力不 够 三 政 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 这极大地影响 了职业学校教学质 学校应该为广大教师创设 良好 的实习环境。 通 现有 的校企合作大多是短期的 、 不规范的、 靠感情和 量 的提高。 人脉关系维系的低层次合作 。 虽然校企合作越来越受到各 过校企合作这种方式 , 为专业课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提 级政府的关 注和重视 , 许多的合作成果也得到 了政府 的认 供平 台, 这样有利 于把理论知识 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 把教 可、 肯定 和奖励 , 但校企合作依然缺乏体制 、 机制 的保障 , 学与科研相结合 。一方面提高 了老师 自身业务素质 , 提高 政府主导作用 的发挥 尚不 明显。 教学 的质量 ; 另一方面为职业学校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 二 、 企 合 作 的意 义 校 伍提供了重要保 障。 ( 学生就业能力得到保证 一) 三 、 企合 作 的形 式 与方 法 校 在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下 ,学生不仅拥有 良好的校 内实 校企合作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合作模式 的选择。为了

顶 岗实习。只有校企合作 , 才能保证培养质量。 实践证 明, 这种制度培养 出来的学生既有扎实的文化和专业理论基 础, 又有与岗位能力要求相符的专业技能。这种制度培养 出来 的学生 , 企业满意度很高 , 能够适应企业对人才 的现 实需求。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 ) 发 学 生的创 造 热情 二 激 教 育体 制改 革是 否成 功 , 个 重要 标 准就 是 看这 种 教 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