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标埋设要求

合集下载

(完整版)监控量测标志要求及保护措施

(完整版)监控量测标志要求及保护措施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一、测点埋设要求1、浅埋隧道地表沉降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

一般情况下,地表沉降测点间距应按下表要求布置,在距施工掌子面H+B范围内即要埋设下个地表沉降观测断面。

H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

在隧道路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

其测点布置如下图所示: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2、顶拱下沉测点、净空收敛点及隧底监测基点原则上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埋设位置如下图所示,监控量测断面按下表要求布置:3、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按以下要求布置:顶拱下沉、水平收敛、隧底监测点位置布置图>100mm50X50X5mm钢板φ20mm钢筋基岩面50mm顶拱下沉、隧底监测点埋设示意图水平收敛点埋设示意图二、测点保护措施1、各类测点应及时埋设,地表沉降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埋设,顶拱下沉点、水平收敛点应在初期支护后及时埋设,隧底监测点应在仰拱施工完成后埋设;2、各类测点在埋设稳定后及时通知测量队进行初始值观测;3、各类测点应按设计断面进行埋设;4、注意测点的保护,不得破坏,不得在测点上架设电线等用作其他用途;5、测点破坏之后应及时补埋,并通知测量队进行复测,重新确定初始值;6、每个断面应该悬挂标示牌,并在测点外围用醒目的油漆等标识,防止机械碰撞,监控量测测点应设置测点保护责任人,监控量测标志牌形式如下:量测标志牌断面里程:围岩等级:埋设时间:管理等级:顶拱下沉量:第一条收敛:第二条收敛:第三条收敛:最近期观测时间:责 任 人:量测标示牌填写说明:断面里程、围岩类别、埋设时间、保护责任人由隧道施工队技术人员填写(设置专人负责);管理等级、变形量由测量队计算后及时通知隧道施工技术人员填写。

附:苏家川隧道、西坡隧道量测断面表宝兰客专项目经理部第二工区测量队2013年5月14日。

监控量测基本要求 (2)

监控量测基本要求 (2)

4、在富水岩溶发育区每循环必须按设计认真实施,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 信息,严禁盲目装药放炮;
5、钻到溶洞和岩溶水时,应视情况采用超前地质钻探和其他探测手段,查明 情况,确保 施工安全,为变更设计提供依据;


6、加深炮孔探测严禁在爆破残眼中实施。
监控量测点埋设中的问题
监控量测点埋设不规范
监控量测点违规焊在钢架 上,无反光片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
隧道监控量测点布置图
隧道监控量测点的埋设基本要求
这里的100mm是入岩长度,不 包括初期支护厚度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

二、测点保护措施 1、各类测点应及时埋设,地表沉降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埋设,顶拱下沉点、 水平收敛点应在初期支护后及时埋设,隧底监测点应在仰拱施工完成后埋设; 2、各类测点在埋设稳定后及时通知测量队进行初始值观测; 3、各类测点应按设计断面进行埋设;

量测标示牌填写说明:断面里程、围岩类别、埋设时间、 保护责任人由隧道施工队技术人员填写(设置专人负责); 管理等级、变形量由测量队计算后及时通知隧道施工技术 人员填写。
监控量测的频率及测线要求
位移速度确定监控量测频率
表2-5-监控量测必测项目仪器要求表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监控量测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处理及反馈系统
数据采集

断面测点布置好后即可通过各种监控量测仪表进行数据的 采集工作。现场数据采集工作应有两名专职人员负责,测 取的读数记录在预先设计好的原始记录表中,每个数据至 少测读两次,同时记录下当时的施工情况,还要监控量测 断面距掌子面的距离,及本次监控量测的具体日期和时间, 最后原始记录表中要有两名测试人员的签名。每次采集的 数据,测试人员要立即交数据处理员输入计算机进行初步 分析处理。为了满足分析数据的需要,参考规范中的要求。

(完整版)监控量测标志要求及保护措施

(完整版)监控量测标志要求及保护措施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一、测点埋设要求1、浅埋隧道地表沉降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

一般情况下,地表沉降测点间距应按下表要求布置,在距施工掌子面H+B范围内即要埋设下个地表沉降观测断面。

地表沉降点纵向间距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路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

其测点布置如下图所示: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量测范围2-5m/ 基准点HB2、顶拱下沉测点、净空收敛点及隧底监测基点原则上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埋设位置如下图所示,监控量测断面按下表要求布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注:u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3、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按以下要求布置:顶拱下沉、水平收敛、隧底监测点位置布置图基岩面/J_ 15cn丄■削斗「皿」1、各类测点应及时埋设,地表沉降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埋设,顶拱下 沉点、水平收敛点应在初期支护后及时埋设, 隧底监测点应在仰拱施 工完成后埋设;2、 各类测点在埋设稳定后及时通知测量队进行初始值观测;3、 各类测点应按设计断面进行埋设;4、 注意测点的保护,不得破坏,不得在测点上架设电线等用作其他 用途;5、测点破坏之后应及时补埋,并通知测量队进行复测,重新确定初 始值;、测点保护措施>100mm50mm50X50X5m 钢板$ 20m 钢筋顶拱下沉、隧底监测点埋设示意图6、每个断面应该悬挂标示牌,并在测点外围用醒目的油漆等标识,防止机械碰撞,监控量测测点应设置测点保护责任人,监控量测标志牌形式如下:量测标示牌填写说明:断面里程、围岩类别、埋设时间、保护责任人由隧道施工队技术人员填写(设置专人负责);管理等级、变形量由测量队计算后及时通知隧道施工技术人员填写。

附:苏家川隧道、西坡隧道量测断面表宝兰客专项目经理部第二工区测量队2013年5月14日。

监测点的布设原则修改-0909

监测点的布设原则修改-0909

大连地铁监控量测标准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3、《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 11/490-2007)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 10121-2007 J721-2007)二、监测点的布设原则1.1 地表道路沉降测点一、区间:盾构区间:沿隧道中心线两侧每纵向50米间距布设两排测点,排距3~5米,区间穿重要道路段(如:中山路等大型主干道)、地质较差段(破碎断裂带、软弱夹层段等)、埋深较浅(埋深不大于1.5D,D—开挖宽度)时纵向间距适当加密,调整为30~40米,遇到横交道路或立交桥梁,应增设横断面测点。

区间联络通道、泵房等位置应加设测点。

原则上区间隧道埋深超过3D时,可不进行地表沉降观测。

暗挖区间:沿隧道中心线两侧每纵向10~50米间距布设两排测点,排距3~5米,具体如下:以d表示隧道开挖跨度,隧道埋深<0.5d时纵向间距取10米,埋深0.5d~1.0d时纵向间距取20米,埋深1.0d~1.5d时纵向间距取30米,埋深1.5d~2.0d时纵向间距取40米,埋深2.0d~2.5d时纵向间距取50米,埋深>2.5d 时根据周边环境设置适量监测点。

原则上区间隧道埋深超过3d时,可不进行地表沉降观测。

区间穿重要道路段(如:中山路等大型主干道)监测点加密。

遇到横交道路或立交桥梁,应增设横断面测点。

区间大断面(如渡线段)、联络通道、泵房、风井等位置应加设测点。

明挖区间:参照明挖车站执行。

二、车站明挖车站:沿基坑周边20m范围布设两排测点,第一排测点距离基坑边缘3~8米,第二排测点距离第一排测点10m,每排测点距离10~30m。

基坑走边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增设监测点。

暗挖车站:沿车站中心线平均以纵向10~30米间距布设断面,每个断面测点间距3~5m,测点布设在车站外轮廓线以内。

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的监测技术要求

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的监测技术要求

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的监测技术要求1.1一般规定1.浅埋暗挖隧道必须结合施工对地表、地层的支护结构的动态进行量测,及时反馈信息,指导设计和施工。

2.承包商应根据隧道的地质地形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以及有关条件制定现场监控量测方案,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量测项目及方法、量测仪器的选定、测点布置、数据处理及量测人员组织等。

1.2工程地质与支护状况的观察1.洞室开挖或爆破作业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工程地质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地质描述。

以判断围岩稳定性和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为地层超前支护提供真实的地层参数。

2.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观察、记录和裂缝描述。

以直接判断围岩、洞室的稳定和支护参数的检验是不可缺少的。

1.3地表沉降量测浅埋软弱围岩的地铁隧道开挖,围岩体的形态变化很大程度反映在地表沉降上,通过地表沉降量测,测出扰动范围及最大沉降量,判定围岩稳定性,以便采取措施。

1.测点布置沿隧道轴线方向每5〜50m设一个量测断面,每断面对称布置7〜11个测点,中线方向每5〜20m应布设一个测点。

测点应不至移动、丢失,并用木桩或红油漆作好标记。

2.量测方法利用精密水准仪和钢钢塔尺,按照规定的频率和时间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绘制散点图。

隧道开挖前应在变形影响范围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埋设基准点,进行水准布网,测得量测点初始读数。

3、量测频率当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距离小于2倍开挖洞径时,每天应观测1〜2次;当距离小于5倍洞径时,应每2天对该断面量测点观测1次;当距离大于5倍洞径时,应每7天对该断面量测1次。

1.4地中位移量测1.仪器的选择与率定根据围岩工程地质特性及便于仪器安装和采集数据,宜采用钢弦式双线圈连续激振型四点位移计,数据采集使用钢弦频率计。

四点位移计的率定采用率定台,用频率计读出频率值,反复率定完毕后应采用平均法计算位移计传感器系数,每次率定误差应小于2.5%02.仪器安装与埋设在有代表性地段设断面进行监测布点,每断面布点宜为3〜5个孔,测量定出安装仪器的位置,用潜孔钻或工程地质钻孔钻直径IOOmm的孔,孔深比设计要求深20〜30cm,安装前应将孔冲洗干净,并检查钻孔的位置方向、孔深,钻孔轴线偏差不大于3。

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标埋设要求仅供参考

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标埋设要求仅供参考

一.地表沉降监测点在与隧道中线垂直的横断面上布置监控量测测点,间距2~5m,在一个断面上布置7~11个点,靠近中线位置测点适当加密,量测范围为中线两侧不小于HO+B,明挖段量测范围为基坑开挖边线两侧不小于3倍开挖深度。

其测点布置如下图所示。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测点埋设:在地表开挖90cm 深基坑,浇筑混凝土基础,同时放入长300mm,直径22mm 的圆头钢筋,外露5mm,四周填实。

在开挖影响范围以外设置水平基准点2~3个,水平基准点埋设方法见"基准点布置示意图"。

基准点布置示意图(单位cm )二.洞内监控量测1、洞内观察开挖后及初支后及时采用肉眼观察与地质罗盘仪对开挖面揭示的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包括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与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有无渗漏水等;初期支护状态包括喷层就是否产生裂隙、剥离与剪切破坏、钢支撑就是否压屈进行观察分析。

详细描述、记录、并予以评估,作为支护参数选择的参考及量测等级选择的依据。

2、洞内净空收敛监测点净空收敛点量测断面间距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及工程重要性确定,参考下表确定。

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表净空收敛量测点距开挖面应小于1~2m,在每次开挖后尽早埋设读数,初始读数应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前必须完成初期支护变形的读数。

测线布置与数量与地质条件、开挖方法、位移速度等因素有关,本段隧道施工工法包括全断面法、台阶法、三台阶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方法、六步CD法,其主要布置形式见图“拱顶下沉与净空收敛测线布置图”3、拱顶下沉监测点拱顶下沉量测断面间距、量测频率、初读数的测取等同收敛量测。

每个断面布置1~3个测点,测点设在拱顶中心或其附近。

量测时间应延续到拱顶下沉稳定后。

主要布置形式见图“拱顶下沉与净空收敛测线布置图”洞内监控量测点不得焊于钢拱架上,必须单独打孔直接安装于岩体中,预埋测点由钢筋加工而成,采用冲击电锤或风钻钻孔,埋入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螺纹钢,前端外露钢筋(外露部分不得小于6mm)与正方形钢板焊接(60*60),然后贴上反射膜片(50*50)。

隧道监控量测

隧道监控量测

一、监控量测:1、监控量测步距,五级围岩和黄土隧道5米,四级围岩10米,三级围岩30米。

2、监控量测点埋设:每个断面5个监控点。

拱顶下沉1个。

3、埋点要求:点的制作和埋设要按业主要求施做,每个断面5个监控点要埋在同一里程断面上,水平收敛2组。

水平收敛的每组2个点要在同一水平面上。

点不得焊在拱架上。

埋设的监控点不能露出太多,喷完混凝土整好露出整个三角就可以,每个监控点埋设完成后必须用油漆做好标识。

4、数据的采集及整理:点在埋设完12小时内(在断面开挖放炮前)进行初始读数采集。

采集完的初始读数要上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在采集数据时与现场监理工程师一起。

现场要随时观测温度以便数据处理改正。

以后的观测按监控量测规范施做,到收敛沉降速率达到0.1~0.15毫米、平均变形达到85%或在二衬挂防水板前停止观测。

上下导开挖时观测时间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一线时间基本一致,三导坑开挖时拱顶下沉、水平收敛1、2线时间均不同。

不管是上下导还是三导坑施工结束时间在同一天。

5、资料整理:每天观测的数据要及时整理分析,对于没天变形量大于5毫米的和累计变形达到100毫米的要停止施工,将数据和资料上报项目部和监理,等待处理意见后在施工。

对于观测次数未能达到要求的,比如1天1次,观测是由于施工或时间的愿因中间可采用内插法。

每个断面观测完,变形稳定后将资料整理好报现场监理和监理站签字后归档。

资料不得做假资料或不测数据在家编资料。

6、监控量测牌:个分部都有统一的监控量测牌是业主下发的,没个断面要挂四个,水平收敛的四个点,牌上要标明里程,埋设时间,人员,初始读数等。

初始读数为你观测的尺的读数加电子显示的读数,尺为12.35,电子显示为2.356,牌上就写12.3756,不是温度改正后的数。

牌要挂整齐。

牌有顺坏的和不干净的要及时更换。

必须保证检查是完好无缺,干净整洁。

7、对于监控点损坏的或埋设不标准的要重新埋设重新测量数据。

损坏的要及时布设及测量。

建设项目施工标准化:9隧道监控量测

建设项目施工标准化:9隧道监控量测

建设项目施工标准化9隧道监控量测9.1一般要求9.1.1隧道开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隧道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支护类型和参数、工期安排,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等制订施工全过程量测方案。

监控量测必须纳入管理,现场应严格执行相关监控量测工作。

9.1.2现场量测仪器,应根据量测项目及测试精度选用。

宜选择简单适用、稳定可靠、操作方便、量程合理、便于进行结果处理和分析的测试仪器,并经过有效校验;鼓励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9.1.3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和拱脚下沉等必测项目宜布置在统一断面,其量测面间距及测点数量应根据隧道埋深、围岩级别、断面大小、开挖方法、支护形式等确定。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

当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要求高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他量测。

洞口段、浅埋段或地表有建(构)筑物,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富水软弱破碎围岩、流沙、软岩大变形、含水黄土、膨胀岩土等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段,应进行拱脚下沉量测。

9.1.4当围岩条件差、变形过大或初期支护破损变形较大时,应进行支护结构内的应力及接触应力量测。

9.1.5对于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位移没有减小趋势时,应延长量测时间。

9.1.6各预埋测点应牢固可靠,并设置专用标识牌,标明测点的名称、部位、编号、埋设日期等;要加强教育,提高所有进洞人员保护意识,对测点进行妥善保护,不得任意撤换和遭到破坏;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性能良好;量测人员进洞应满足隧道洞内作业施工要求。

9.1.7应确保现场照明、通风等作业条件良好,满足正常量测作业需要。

9.2量测项目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3660-2020)执行。

9.3实施要求9.3.1一般要求(1)监测测点应根据隧道的特点(断面大小,地质条件,变形情况等)进行布设。

布设符合以下原则:①洞口、洞身浅埋段以及地质条件复杂段落,监测断面适当加密;②施工方法出现变化时,应在变化里程前后布置1~2个监测断面;③选测项目监测断面宜与必测项目布置在同一断面。

隧道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完成)

隧道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完成)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JHS Ⅵ标(GDK283+044.6-GDK323+000段)隧道围岩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JHS 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一年八月九日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隧道工程围岩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双线隧道围岩监控量测。

2 作业准备2.1开工前应根据隧道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支护类型和参数、工期安排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等编制量测计划。

编制内容应包括量测项目、量测仪器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反馈方法及组织机构、管理体系等。

同时还应考虑量测方法的经济性,并注意与施工的进程相适应。

2.2现场量测仪器应根据量测项目及测试精度来选用,一般应尽量选择简单适用,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精度合理,便于进行结果处理和分析的测试仪器。

2.3现场成立专门监控量测小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监测、数据处理和仪器维修保养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设计和施工。

3 技术要求3.1熟练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

3.2熟练掌握监测点布设方法。

3.3熟练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及时指导现场施工。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埋设监控量测点→进行量测并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指导施工。

5 施工要求5.1 监控量测布点5.1.1 Ⅲ级围岩开挖完后直接在围岩岩面打眼,埋设监控量测点;5.1.2 Ⅳ、Ⅴ级围岩有钢架地段,开挖完成后,在岩面预埋两根Φ16钢筋,将监控量测点的钢板焊接在钢筋上,然后喷射砼。

预埋件示意图如下:5.2 监控量测项目5.2.1 必测项目是隧道施工中必须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包括:监控量测工艺流程图A洞内外观察;B水平收敛量测;C拱顶下沉量测。

5.2.2 选测项目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的监控量测项目,作为必测项目的验证和补充,包括:A地表下沉量测;B围岩内部变形量测;C锚杆轴力量测;D围岩压力量测;E支护、衬砌应力量测;F钢架内力及所承受的荷载量测;洞内外观察、水平收敛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洞口段与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为现场施工中必测项目。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方案针对某隧道工程项目制定,该隧道全长XX米,地质条件复杂,为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特编制此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二、监控量测内容1.拱顶沉降量测:在隧道开挖后,定期监测拱顶的垂直位移变化,以评估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

2.周边收敛量测:对隧道开挖面周边的围岩变形进行连续监测,防止因收敛过大导致的安全风险。

3.地表沉降观测:通过布设地表沉降观测点,实时掌握隧道施工对地表的影响情况。

4.锚杆(索)应力监测:监测锚杆(索)受力状况,确保其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5.洞内环境监测:包括通风、排水、瓦斯、地下水位等参数的监测,保障施工环境安全。

三、监控量测方法与设备选择根据上述监测内容,采用全站仪、收敛计、多点位移计、应力传感器等专业设备进行量测。

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隧道施工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

四、监控量测实施步骤1.量测点布置:根据隧道断面结构、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量测点,并做好标识。

2.初始值测定:在施工前先测定各量测点的初始值,作为后续对比分析的基础。

3.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按照预定频率进行持续监测,及时记录并分析数据,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数据处理与预警机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设置合理的预警阈值,当达到预警条件时,启动应急预案。

五、安全保障与质量控制所有监控量测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同时,与施工进度紧密配合,将监控量测结果作为调整施工方法、优化支护参数的重要依据,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隧道视频监控安装要求

隧道视频监控安装要求

隧道视频监控安装要求一、隧道纳入监控位置1、隧道洞口:摄像头应安装在洞口临近位置且要有一定高度,确保可从洞外方向观测到洞口边仰坡防护、门禁系统运行、人车分离、车辆人员进出洞情况、洞口值班室情况(人员进出登记等)、洞口位置文明施工情况等。

2、二衬施工部位:应能完整观测隧道二衬施工情况,包括防排水系统布设、钢筋绑扎、预埋件设置、混凝土浇筑作业等。

3、掌子面部位:应能完整清晰反应掌子面围岩及施工情况,包括围岩涌水情况、节理发育情况及掌子面开挖、初支各作业环节施工情况。

4、隧道洞口、二衬、掌子面施工部位必须安装,其他重点施工部位如拌合站、钢筋场等,可根据项目需要自行决定安装与是否接入。

二、监控摄像头安装、维护要求1、根据试运行阶段各隧道监控运行效果,要求每单洞安装3个摄像头,具体如下:洞内摄像头在挂布台车下方前后各安装1个,摄取前方掌子面和后方二衬施工图像,洞口处需在洞门外适当距离选择安装1个。

现场摄像头以保证上述施工部位可有效观测为准。

监控摄像头安装位置示意图洞口摄像头安装实例掌子面摄像头安装实例掌子面视频要求摄取效果二衬视频要求摄取效果洞口视频要求摄取效果2、各单位、项目应确定隧道视频监控人员,负责隧道视频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及运行,确保视频监控工作的有效展开。

主要工作包括:对公司及各单位视频监控部门发现并下发的现场问题及时整改、回复;对摄像头安装位置进行自查,发现遮挡、灯光直射、损坏等问题立即处理;经常检查传输网络,保证现场视频传输顺畅。

保证摄像头可远程控制调整角度、焦距;现场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局工程管理部监控中心。

三、监控系统软、硬件要求1、摄像头:现场配置高清全彩夜视摄像头具有远程云端控制功能,分辨率不低于1080P,具备20倍以上光学变焦、防眩、防雨、夜视、远程云端360度旋转控制等功能,推荐使用H.265/H.264编码格式2、办公控制电脑:推荐主机内存不低于8G,硬盘可选256GSSD+1T,独立显卡不低于4G。

隧道监控量测培训资料全

隧道监控量测培训资料全

隧道监控量测培训资料一、测量目的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隧道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

二、编制依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铁建设【2010】120号文、建技【2010】352号文及公司下发的《作业指导书》等相关规定执行。

三、隧道围岩量测埋设件、标识牌作业标准一、埋设件预制量测点埋设件采取集中制作方式,分为两种类型:1.非接触性埋设件:是指使用全站仪、隧道断面测量仪等红外设备进行围岩变形测量时使用的埋设件,如下图所示:2.接触性埋设件:是指使用隧道收敛计、精密水准仪配合铟钢尺悬挂进行收敛变形和拱顶下沉测量时使用的埋设件,分为两种形式:①使用传统JSS30数显收敛仪进行变形量测时,埋设件按下图制作:②使用中铁西南院SWJ-IV 隧道收敛计进行变形测量时,采用下图所示的埋设件:A. 一般测点埋设件用于平行基线观测,如下图:B. 钩式测点用于斜基线的测量,如下图:尺寸单位: mm。

材料:A3钢。

测点埋设件的制作详细尺寸按照中铁西南院提供的图纸集中加工。

二、测点埋设1. 接触量测:在测线的端头,用凿岩机、电钻钻一孔径为20-50cm,深20cm的孔,在孔中填塞水泥砂浆后插入预埋件,安设时,应使拱顶预埋件轴线垂直于拱顶,在隧道中线附近,两侧预埋件轴线的连线在同一水平线上,高度在铺底面上1.8m左右,待砂浆凝固后即可进行量测。

2. 非接触量测:测点应采用膜片式回复反射器作为测点靶标,靶标粘附在预埋件上。

3、测点应在开挖面施工后及时安设,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并在开挖支护后2小时取得初始读数。

4、量测断面间距应符合规标准,拱顶下沉量测基准点应与洞或洞外水准基点联测,每15d校核一次。

三、标识牌1、标识牌采用集中制作,尺寸为320(长)×260(宽)mm,白底黑字,填写容采用红色;2、标识牌材质使用白色塑胶板;3、标识牌样式如下:注:“量测标志牌”使用加粗宋体60号字,“(下沉/收敛)”使用加粗宋体24号字,其它使用加粗宋体42号字。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首先,隧道监控量测的设备选择。

根据不同的监测目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进行监测。

例如,对于隧道的位移变形监测,可以选择测绘仪器、全站仪等;对于隧道的渗水和地质灾害监测,可以选择水位计、压力计等;对于隧道的内部环境监测,可以选择温湿度仪、氧气仪等。

在设备选择的过程中,应考虑设备的精度、稳定性、耐候性以及适应性等因素。

其次,隧道监控量测的布设方案。

根据隧道的特点和监测目标,确定监测点位的位置和数量。

布设方案应充分考虑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避免盲区和重复测量。

同时,布设方案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便利性,确保监测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及时准确地获取监测数据。

再次,隧道监控量测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监测设备应按照规定的频率采集数据,并通过现场设备或无线传输等方式传送到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应具备专业的数据采集和存储能力,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数据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于重要的监测数据,还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处理,以及与相关部门进行通信和数据共享。

最后,隧道监控量测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和趋势预测,为隧道的安全评估和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数据还可以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集成分析,深入研究隧道的工程性能和影响因素,为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参考和指导。

总之,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细则涵盖了设备选择、布设方案、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数据分析和应用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监测量测,可以为隧道的安全运营和管理提供有效支持,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同一断面里程。

一样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前向布间设距。

应地按表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

一样情形下地表沉降观看点的纵向间距见表5.1-1 地表沉降点纵向间距。

表4.1-1洞口段及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注:H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

在隧道中线邻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畴不应小于H+B,地表有操纵性建(构)筑物时,量测的范畴应适当的加宽。

其测点布置见图5.1-1 地表沉降点布置示意图。

图5.1-1 地表沉降点布置示意图5.2 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

监控量测断面按表5.2-1的要求布置。

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邻近。

当隧道跨度较大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参照图4.2-1布置。

地表下沉量测表5.2-1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注: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形确定间距。

5.3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可参照表5.3-1、图参照图5.2-1布置。

5.3-1净空变化量测测线线数图4.3-2拱顶下沉量测和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线布置示例(a)拱顶测点和1条水平测线示例;(b)拱顶测点和2条水平测线、2条斜测线示例;(c)CD或CRD法拱顶测点和测线示例;(d)双侧壁导坑法拱顶测点和测线示例5.4 测点布置要求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数据的相互验证。

6 监控量测频率及监控量测基准6.1监控量测频率6.1.1必测项目的监控量测频率应依照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按表6.1-1和表6.1-2确定。

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纳较高的频率值。

显现专门情形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

表6.1-1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

表6.1-2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6.1.2开挖面地质素描、支护状态、阻碍范畴内的建(构)筑物的描述应每施工循环记录一次。

监控量测基本要求(2)

监控量测基本要求(2)

监控量测的基本要求
(1)力学计算法
支护系统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与进度的关键。可以通过力学计算来调 整和确定支护系统。力学计算所需的输入数据则根据现场量测数据来 推算。
(2)经验法
此法也是建立在现场量测的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根据经验建立一些 判断标准来直接根据量测结果或回归分析数据来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和 支护系统的工作状态。在施工监测过程中,数据“异常”现象的出现 可以作为调整支护参数和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的依据。何为“异 常”,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工程条件(例如围岩地层、埋深、隧道断 面、支护、施工方法等)建立一些根据量测数据对围岩稳定性和支护 系统的工作条件进行判断的准则:
超前地质预报炮孔探测
一、加深炮孔探测 加深炮孔探测时利用风钻在隧道开挖工作面钻小孔径浅孔获取地质信息。 二、加深炮孔探测使用范围 加深炮孔探测适用于隧道的超前地质探测。 三、加深炮孔探测工作要求 1、每断面均匀选取3孔,外插角1~3°; 2、孔径宜与爆破孔相同; 3、加深炮孔至5m进行超前探测; 4、在富水岩溶发育区每循环必须按设计认真实施,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
隧道监控量测点布置图
隧道监控量测点的埋设基本要求
这里的100mm是入岩长度,不 包括初期支护厚度
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
二、测点保护措施 1、各类测点应及时埋设,地表沉降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埋设,顶拱下沉点、
水平收敛点应在初期支护后及时埋设,隧底监测点应在仰拱施工完成后埋设; 2、各类测点在埋设稳定后及时通知测量队进行初始值观测; 3、各类测点应按设计断面进行埋设; 4、注意测点的保护,不得破坏,不得在测点上架设电线等用作其他用途; 5、测点破坏之后应及时补埋,并通知测量队进行复测,重新确定初始值; 6、每个断面应该悬挂标示牌,并在测点外围用醒目的油漆等标识,防止机械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一、监控量测基本规定1、监控量测的管理必须科学合理,设计单位应进行监控量测设计,施工单位应编制监控量测实行细则,施工中应按细则实施,工程竣工后应将监控量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人竣工文献中。

2、监控量测设计应涉及以下内容:(1)拟定监控量测项目;(2)拟定测点布置原则、监控量测断面及监控量测频率;(3)拟定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3、施工单位应拥有专业的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掌握成熟、可靠的测试数据解决与分析技术。

4、施工单位应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负责及时将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监控量测人员规定相对稳定,以保证监控量测工作的连续性。

5、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应涉及以下重要内容:(1)现场情况的初始调查;(2)编制实行细则;(3)布设测点并取得初始监测值;(4)现场监控量测及分析;(5)提交监控量测成果。

6、监控量测实行细则应报监理、业主,经批准后实行,并作为现场作业、检查验收的依据。

监控量测变更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7、监控量测系统应可靠、稳定、耐久,在服务期内运转正常。

仪器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检查、校对和率定,并出具相关证明。

8、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辨认,并注意保护,严防损坏。

9、施工现场必须建立严格的监控量测数据复核、审查制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监控量测数据应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

如有监控量测数据缺失或异常,应及时采用补救措施,并具体做出记录。

10、根据监控量测精度规定,应减小系统误差,控制偶尔误差,避免人为错误。

应经常采用相关方法对误差进行检查分析。

11、施工与监控量测应密切配合,监控量测元件的埋设与监控量测应列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监控量测工作应尽量减少对施工工序的影响。

二、监控量测技术规定1、监控量测应达成下列目的:(1)保证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3)拟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4)监控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5)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标埋设要求(仅供参考)

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标埋设要求(仅供参考)

一.地表沉降监测点在与隧道中线垂直的横断面上布置监控量测测点在与隧道中线垂直的横断面上布置监控量测测点,,间距2~5m 5m,,在一个断面上布置7~11个点,靠近中线位置测点适当加密,靠近中线位置测点适当加密,量测范量测范围为中线两侧不小于HO+B,HO+B,明挖段量测范围为基坑开挖边线两侧不小明挖段量测范围为基坑开挖边线两侧不小于3倍开挖深度。

其测点布置如下图所示。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测点埋设:在地表开挖90cm 深基坑,浇筑混凝土基础,同时放入长300mm 300mm,直径,直径22mm 的圆头钢筋,外露5mm 5mm,四周填实。

在开挖影响,四周填实。

在开挖影响范围以外设置水平基准点2~3个,水平基准点埋设方法见水平基准点埋设方法见""基准点布置示意图置示意图""。

基准点布置示意图(单位单位cm cm )二.洞内监控量测二.洞内监控量测1.1.洞内观察洞内观察洞内观察开挖后及初支后及时采用肉眼观察和地质罗盘仪对开挖面揭示的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包括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有无渗漏水等;初期支护状态包括喷层是否产生裂隙、期支护状态包括喷层是否产生裂隙、剥离和剪切破坏、剥离和剪切破坏、钢支撑是否压屈进行观察分析。

详细描述、记录、并予以评估,作为支护参数选择的参考及量测等级选择的依据。

的参考及量测等级选择的依据。

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高度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高度纵向测点间距纵向测点间距(m) (m)2B<H 0≤2(B+H B+H))15~30 B<H 0≤2B 10~15 H 0≤B5~102.2.洞内净空收敛监测点洞内净空收敛监测点洞内净空收敛监测点净空收敛点量测断面间距根据围岩级别、净空收敛点量测断面间距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及工程重要性确定,参考下表确定。

隧道施工围岩监控量测管理办法

隧道施工围岩监控量测管理办法

监控量测管理办法为规范隧道施工监控量测过程监理,实时掌握监控量测情况,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预警信息的处理,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

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关于开展铁路隧道监控量测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的通知》(工管办函〔2014〕98号)、《滇南铁路有限责任公司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管理实施办法》(滇南安质〔2016〕29号)等规定,特制定《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监理管理实施办法》,请各监理组认真执行。

一、监控量测监理工作要求1.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将隧道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纳入现场管理,认真组织实施。

2.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前根据隧道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等,建立系统完善的监控量测体系,编制监控量测方案。

3.检查施工单位监控量测人员、仪器设备配置情况,是否满足要求。

4.根据《关于铁路高风险隧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工管质[2011]36号)文件要求,高风险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旁站制度。

本标段高风险隧道包括:月牙田隧道、甘庄隧道、杨武隧道、峨嘎山隧道。

5.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对监控量测实施过程加强监督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必要时进行复测。

对监控量测实施存在问题,及时下发书面通知限期整改。

6.督促施工单位及时上传监控量测数据,实现监控量测数据采集、传输分析、预警发布与处理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现场专业监理必须对每日监控量测数据按要求签字确认。

7.现场专业监理巡视工地时必须随身携带三日内监控量测数据(可以是复印件)。

8.及时掌握现场量测情况,发生预警时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发生黄色及以上预警的,现场专业监理应及时报告监理组长;发生红色预警的,监理组长应及时上报监理部、总监理工程师。

9.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要全程参与、跟踪预警处理过程,检查预警处理结果。

10.现场专业监理工程要及时收集监控量测异常情况、预警信息,以及异常情况、预警信息处理方法、处理过程、处理结果。

(整理)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整理)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1、为加强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充分发挥监控量测在隧道安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规范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2、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参数的调整和二次衬砌施作的时机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可靠、指导施工过程和施工安全监控的重要手段,是铁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作业中关键的重要作业环节,监控量测须纳入工序管理。

第二章监控量测职责及组织机构1、监控量测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 **组员:** *** *** ***2、监控量测职责隧道监控量测实行施工单位、业主第三方、公司三级管理制度。

⑴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对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并组织第三方开展评估工作。

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小组,配备专业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建立健全监控量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⑵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经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⑶按批准的实施细则组织实施,作好量测记录,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⑷根据揭示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方案。

⑸配合监控量测评估单位对现场监控量测的检查和复核工作。

⑹根据监控量测复核成果,及时向建设、施工、监理和设计单位反馈安全评估意见。

按规定向建设、监理单位提报监控量测抽检、复核报告。

第三章监控量测方法1、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在施工过程对开挖工作面周围的岩石特性、围岩状态、地下涌水情况等进行观察,并绘制地质素描和现场拍照,并对开挖后支护状态进行观察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标埋设要求
根据10月14日隧道监控量测现场检查结果,各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标均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埋设,为加强本标段监控量测工作管理,保证监控量测作业满足规范要求,确保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进一步明确如下:
1.地表沉降观测标
1.1埋设时间
地表沉降观测标志应在隧道正洞开挖施工前埋设,并于正洞开挖前及时采集初始读数。

1.2断面布置
地表沉降断面应超前隧道开挖面至少30米,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里程。

一般情况下,地表沉降测点间距按下表要求布置: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隧道开挖范围内地表沉降点横向间距按2m要求布设,开挖范围外按照5m要求布设。

在隧道路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

岩石地段地表沉降观测标志埋设入岩深度不小于0.5m,黄土地段地表沉降观测标志埋设深度不小于1.0m。

采用钻孔的方式进行埋设并用混凝土进行加固,观测标直径不小于20mm。

图1.2.1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
注:上图中H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

2.洞内监控量测观测标
2.1埋设时间
洞内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监控量测观测标应在隧道开挖后12小时内布设,并及时读取数据,最迟不得大于24小时。

2.2断面布置
顶拱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

拱顶下沉测点应布置在隧道轴线上,偏差不大于3cm,隧道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测点断面按下表要求布置:
注: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及隧道工程监控量测设计图纸要求,本标段隧道均采用三台阶法进行开挖,隧道监控量测顶拱下沉测点及周边收敛测点埋设形式如图2.2.1所示:
图2.2.1 三台阶法开挖量测断面点埋设示意图
2.3观测标埋设
洞内监控量测标使用5cmX5cm 钢板连接直径2cm 的钢筋制作,钢筋与钢板焊接牢固,标准见下图:
图2.3.1 观测标埋设示意图
基岩面
5cm
5cm
< 10cm
>20cm
20mm 钢筋
初支混凝土面
4cmx4cm 反射片
5cmx5cm 钢板(靶标)
(1)洞内观测标埋设必须深入基岩不小于20cm ,使用钻机钻孔后插入观测标并使用锚固剂进行固定,观测标禁止与钢拱架及钢筋网片焊接固定。

(2)初支混凝土喷射完成后,及时将反射片粘贴到观测标志钢板上,确保粘贴牢固可靠。

(3)洞内观测标反射片均面向洞口,以便测量数据采集。

3.观测标志保护
(1)监控量测标志必须严格按照以上要求的时间及埋设标准进行埋设,确保埋设稳固可靠。

(2)监控量测标志埋设后禁止悬挂电线等其它物品,以防止观测标被破坏。

(3)观测标志埋设后,使用红色油漆在观测标周围喷涂,并提醒现场施工人员注意保护。

(4)初支混凝土喷射施工前,及时使用塑料袋对观测标进行包裹保护,防止观测标遭施工破坏。

(5)观测标反射片被混凝土或灰尘遮挡后,应及时进行清理恢复,确保监测数据正常采集。

(6)观测标埋设完成并采集数据后,及时在观测标旁边悬挂监控量测断面标识牌进行标识,标识牌禁止直接悬挂在观测标上。

(7)监控量测观测标应由专人负责保护和维护,并随时提醒洞内施工作业人员及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保护。

(8)监控量测观测标埋设不及时或因施工破坏导致测量数据无法正常采集,严格按照项目经理部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