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路校正的意义
紫外光谱基线校正
紫外光谱基线校正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摆一摆紫外光谱基线校正这个事儿。
你们晓得不,紫外光谱仪这种高级玩意儿,在科研和质检里头那可是顶呱呱的重要。
但要想它测得准,基线校正这一步可不能少。
说起基线校正,其实就是要把仪器的光学系统整得巴巴适适的,免得它测出来的数据东倒西歪的。
你想嘛,光度计里头那光源啊、单色器啊、检测器啊,它们在不同的波长下反应都不一样。
就像我们人一样,早上精神好,晚上就想睡觉,一个道理。
所以,要是不做基线校正,那测出来的吸光度或者透过率,肯定就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而不是直直的。
这就像我们走路,不踩在同一条直线上,那肯定就走不端正嘛。
那咋个校正呢?其实也不难,就是要用个空白的溶剂,比如甲醇或者乙醇,把它们分别放到样品和参比的光路里头。
然后,我们设定一个比实际分析范围稍微宽一点点的波长范围去扫一扫,比如分析范围是220nm到500nm,那校正范围就设成210nm到510nm。
为啥要这样呢?这就好像我们吃豆芽菜,要掐头去尾,只吃中间最嫩的部分,这样测出来的数据才最准。
要是校正范围和分析范围一模一样,那校正后的基线两头就可能噪声大得很,数据就不稳了。
还有啊,校正的时候得注意几个细节。
首先,仪器得预热一下,不能冷冰冰的就上手,不然它还没反应过来呢。
其次,参比溶液不能乱放,有的朋友喜欢用空气做参比,这在可见区可能影响不大,但在紫外区那就不行了,测出来的数据肯定不对劲。
所以啊,咱们还是得老老实实放溶剂进去。
最后,还得留意试剂的使用波长范围,有的试剂在某个波长以下吸光度就无限大了,那去做校正肯定就超量程了,数据也就没意义了。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摆到这里,希望你们这些科研小能手们,都能把紫外光谱仪用得巴巴适适的,测出来的数据都是漂漂亮亮的。
有啥子问题随时来找我摆哈,咱们一起探讨探讨。
光路校正的意义
仪器光路原理
干片 光圈
反 光
透镜
镜
灯室
接收器
压片
滤光片轮
掌握光路系统的关键部位
标准白
光路校正原理
ZEISS 分光光度计
Part: J 02320
FILTER ASSAY DR
340
0.3568 0.44
400
0.7423 0.12
460
0.8161 0.08
540
0.8377 0.07
参考资料 保养和诊断手册P3-19 参考手册P15-42
参考手册P15-42 保养和诊断手册P5-37
保养和诊断手册P5-52 保养和诊断手册P5-21
校正工具片/ 批号
白色工具片/ J02315 黑色工具片/ J02316
白色工具片/ J02315 黑色工具片/ J02316 灰色工具片/ J02317 白色工具片/ J02315
630
0.8396 0.07
670
0.8363 0.07
680
0.8377 0.07
工具白
光路校正原理
工具干片 光圈
反
透镜
光
镜
接收器 灯室
压片 滤光片轮
新的光路校正系数
光路校正原理
光路校正原理
工具白
参考白
标本干片
标本干片
×
×
=
标准白工具白参Fra bibliotek白标准白
以标准白为参照标准,利 用 Zeiss 分光光度计进行 测量,检测并得到该工具 白片的不同波长下的反光 系数值,连同工具片一起 使用。
反
透镜
光
镜
灯室 接收器
滤光片轮
光学防抖(ois)原理及校正流程
光学防抖(ois)原理及校正流程光学防抖(OIS)是一种在手机和相机等电子设备上常用的稳定影像技术,可以通过降低相机抖动来提高图像清晰度、减少模糊和失焦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学防抖的原理和校正流程。
一、原理光学防抖技术是通过操纵镜头来调整光学路径,以抵消相机的抖动。
具体来说,当拍摄距离发生无意义的前后移动,感光器会接收到不同的光线干扰,导致照片变得模糊或失焦。
OIS通过使用陀螺仪来检测相机抖动并对其进行补偿。
补偿方式为通过移动镜片来调整光线路径,以保持图像的平稳度和清晰度。
在拍摄的过程中,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捕获相机的移动和旋转,然后计算出精确的抖动数据,通过电机或其他驱动力把图像传感器或透镜组合移动到相反的方向,以抵消相机的抖动,从而保持图像的平稳性。
二、校正流程校正流程是从相机抖动到图像稳定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检测和校正。
以下是具体的校正流程:1.检测:在镜头边缘安装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捕捉相机的运动和旋转方向,并计算出幅度和方向。
通过检测相机的移动和旋转,判断镜头何时应该进行调整到对应的方向。
2.校正:在确定需改变方向的时候,电机将透镜部分进行移动以实现防抖校正功能。
OIS主要通过镜头组装转向器以及精密电机之类的技术来实现补偿。
通过微小的移动相机透镜,OIS可以将光路的位置变化纠正到原来的位置,从而避免了图片因相机抖动导致的不稳定。
总结起来,OIS能够消除大部分常规抖动问题,特别是在相机慢门速度下,具有更好的防抖效果。
同时,相比软件稳定技术,OIS具有更高的成像质量和稳定性,能够较好地保护相机的镜头和传感器部分,提供更加清晰、稳定和自然的图像。
分光光度计基线校正的原理和方法
【原创】关于分光光度计基线校正的原理和方法对于双光束 分光光度计 而言在使用前必须要做基线校正(也称为基线记忆),对于此项工作的原理和 操作方法许多使用者的认识不尽相同;为此谈谈我的认识。
(一)为何要做基线校正?众所周知、光度计的光学系统基本是由光源(氘灯、钨灯) 一单色器(光栅、狭缝) 一检测器(光敏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三部分组成的。
在我们使用的波长区域中(一般紫外可见仪器均在190 nm 110Onm 范围里,)上述部件在不同的波长下的响应值(光源的发射强度、单色器的色散强度、检测器的放大倍数)均不相同;通俗地说、即使没有样品,仪器如果不做基线校正,那么在190nm 至110Onm 的范围中,吸光值或透过率不会是一条直线,这是 尽管上图反映的是单光束的能量图,但在基线未校正状态下,即使改用双光束测量方式来扫描一个样 品,其所得到的图谱或吸光值也是不可信的。
(二)被校正的基线种类和用途(1)系统基线:所谓系统基线就是仪器固有的波长范围的总基线;例如一台仪器出厂设计的波长全程范围是190nm 至110Onm ,那么它的系统基线就是这个范围。
一般来讲,作为分析人员对一台仪器做全程扫描测试是比45.000 -a.2ooeoo.oo种客观的物理现象,如下图;4C.00030.00020.00010.000190.00 细 DOO SOOOO较少见的;之所以要做系统基线的目的一般是将仪器的光学系统的响应值校正到基本一致;这就类似马拉松赛跑一样,只要大家在同一起跑处(注意:不是起跑线)比赛,前后差几米出发无所谓。
(2)用户基线:所谓用户基线就是分析者自己设定的测量波长区域的一段基线;由于这是分析所需要的区域,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故用户基线的校正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就类似百米赛跑一样,运动员要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比赛而不能抢跑,否则无法准确计算成绩。
(三)基线校正的方法(1)系统基线:系统基线的校正较为简单,一般情况下样品室内不放样品,仅做光学系统的校正;如果一定要使用全波段的测量那另当别论。
光刻机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性能改进
光刻机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性能改进光刻技术是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芯片的工艺精度和生产能力。
光刻机光学系统是实现光刻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性能对制程的精度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光刻机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改进的相关内容。
一、光刻机光学系统的结构光刻机光学系统主要包括曝光光源、光路系统和投影物镜。
曝光光源提供紫外光线,光路系统将光线导入并传输到投影物镜,投影物镜则将图案投影到光刻胶上。
整个系统需要保证光线的稳定性、均匀性和分辨率。
二、光学系统中的优化设计1. 光源的选择和优化不同类型的光源有不同的光谱特性和功率分布,因此光源的选择对于光刻机的性能至关重要。
优化光源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其输出功率和稳定性,还要考虑其成本和可靠性。
此外,合理的光源调节技术,如曝光时间和光源亮度的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光刻胶的暴露精度和稳定性。
2. 光路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光路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透镜的选择、反射镜的布置和光路的校准。
透镜的选择要满足光学成像的要求,同时考虑光学材料的特性和成本因素。
反射镜的布置要考虑到反射效率和光路的长度,以降低能量损失和系统的复杂度。
光路的校准则是保证光线传输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利用干涉仪和位移传感器等设备进行精确调试。
3. 投影物镜的优化投影物镜是光学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直接影响到芯片的分辨率和图案的清晰度。
投影物镜的设计要考虑到消色差、像差校正和焦距控制等因素。
同时,材料的选择也很重要,需要具备良好的光学性能和机械稳定性。
三、光学系统性能的改进1. 提高分辨率和曝光精度分辨率和曝光精度是衡量光刻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提高光学元件的质量、增加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校准来实现。
此外,还可以采用先进的光学材料和新型的光学设计算法,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和曝光精度。
2. 降低能量损失和非均匀性能量损失和非均匀性会导致芯片图案的不一致和制程的不稳定性。
在光路系统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合适的反射镜和衍射光栅来降低能量损失和非均匀性。
光子学技术的相位测量与光路校正方法分享
光子学技术的相位测量与光路校正方法分享光子学技术是一门研究光子(光的量子)以及应用光子的科学技术。
在现代通信、光学成像、量子计算等领域中,光子学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相位测量与光路校正是光子学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分享关于相位测量与光路校正的方法与技术。
相位测量是光子学技术中常见且重要的测量过程。
光的相位指的是波的状态,它描述了光波中的振荡过程。
相位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光的性质以及应用领域中的数据获取与处理。
在光子学技术中,有几种主要的相位测量方法。
1. Michelson干涉仪:Michelson干涉仪是一种常见的光学仪器,用于精确测量光程差。
这种干涉仪由一个光源、一个分束器以及两个镜面组成。
通过调整一个镜面的位置,可以在干涉图样中观察到明暗条纹的变化,从而测量光的相位差。
Michelson干涉仪常被应用于光学测量、光学传感等领域。
2. 同轴干涉测量法:同轴干涉测量法是一种用来测量相位差的方法。
它使用同一个光源经过两个不同的光学路径,再经过一个透镜汇聚到一块探测面上。
当光波经过不同路径后重新在探测面上叠加,通过分析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得到相位差的测量结果。
同轴干涉测量法被广泛应用于微观结构的测量与表征中。
光路校正是光子学技术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光传输路径的存在,光的波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形。
为了保证光子学系统的性能与精度,我们需要对光路进行校正。
1. 基础校准方法:基础校准方法包括对光源、分束器、透镜、反射镜等光学元件的校准。
检查光源的位置、光的出射强度及频率是否满足要求;检查分束器的透射率与反射率是否合适;校准透镜、反射镜的位置与角度等。
通过这些基础校准,可以确保光学元件正常工作,提供准确的光路。
2. 自适应光学方法:自适应光学是一种能够实时校正光传输路径中扰动的方法。
它利用了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反馈机制,在光路中引入一个用于检测光波相位的传感器,根据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实时调整光学元件的形状与位置,从而消除光路中的扰动。
原子吸收光路校正-20150331
准备两张白纸,在元素灯和氘灯调整完了后。
用一张白纸挡在元素灯灯窗的前面。
(如果下不了手的话,可以把元素关了)这里再用另一张白纸在原子化器的上方找到氘灯的光班,最好是在焦点的地方,然后设法固定。
然后把原来的白纸去掉或是打开元素灯,让元素灯的光进来,看看元素灯的光斑是不是和氘灯的光班重合。
就可以判断了粗调之后还要细调:可以通过观察氘灯和元素灯的透过率调节."氖光与阴极灯真正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无论在光轴上还是在强度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真正的调整是要最后通过待测元素谱线的强度来判断石墨炉是否处于光轴中心了,那么判断的依据就是某一元素灯的透过率的大小了;如果石墨炉处于光轴中心,此时的透过率最大;反之小于最大值;由于仪器的A/D转换值是有一定要求的,否则容易造成放大器的饱和,这就是为何在调整中要不断修正这个值的原因,这种调整称为“细调”。
"2. 原子吸收光谱仪调试调试仪器应选用波长大于250nm,辐射强度大,发光稳定,对火焰状态反应迟钝的元素灯作为光源,最好是铜灯,镁、镍等元素灯也可以。
(1) 对光调整①光源对光接通220V电源,开启交流稳压器,点燃某元素灯,调单色器波长至该元素最灵敏线位置,使仪表有信号输出。
移动灯的位置,使接收器得到最大光强。
用一张白纸挡光检查,阴极光斑应聚焦成像在燃烧器缝隙中央或稍靠近单色器一方。
②燃烧器对光燃烧器缝隙位于光轴之下并平行于光轴,可以通过改变燃烧器前后、转角、水平位置来实现。
先调节表头指针满刻度,用对光棒或火柴杆插在燃烧器缝隙中央,此时表头指针应从最大回到零,即透光度从100%至0%,然后把光棒或火柴杆垂直放置在缝隙两端,表示指示的透光度应降至20%-30%,如达不到上述指标,应对燃烧器的位置再稍微调节,直到合乎要求。
也可以点燃火焰,喷雾该元素的标准溶液,调节燃烧器的位置,到出现最大吸光度为止。
(2) 喷雾器调整喷雾器中的毛细管和节流嘴的相对位置和同心度是调节喷雾器的关键,毛细管口和节流嘴同心度愈高、雾滴愈细,雾化效率愈高。
光刻机的精度控制与校正技术研究
光刻机的精度控制与校正技术研究光刻技术作为半导体工艺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对于芯片制造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光刻机的精度控制与校正技术是光刻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将探讨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一、光刻机的精度控制技术在光刻过程中,光刻胶在光刻机上形成一定的厚度分布,而光刻胶的厚度是决定芯片图形细节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精确控制光刻胶的厚度分布是光刻机的关键之一。
1. 光源研究与优化光源是光刻机的核心组件之一,其稳定性和光斑质量直接影响光刻胶的曝光效果。
通过研究光源光斑质量的改善和光源的稳定性提升,可以提高光刻机的精度控制能力。
2. 曝光光学系统的优化曝光光学系统的性能对光刻胶的曝光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优化曝光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和光路设计,可以提高光刻机的分辨率和图形重复性。
3. 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智能控制技术是当前光刻机研究的一个热点,可以通过模型预测和反馈控制等方法,实现对光刻胶厚度分布的精确控制。
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光刻机的精度控制能力。
二、光刻机的校正技术光刻机的校正技术是为了解决在光刻过程中由于机器自身因素引起的误差,保证芯片制造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 曝光量校正技术曝光量是光刻机参数中最为关键的一个。
通过曝光量的校正,可以有效降低曝光量的偏差,并且减小芯片的位置误差。
2. 机械误差校正技术光刻机的机械误差包括机械运动误差和机械结构误差等。
通过对光刻机机械误差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校正,可以提高光刻机的定位精度和重复性。
3. 干涉仪校正技术干涉仪是光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测量光刻胶的厚度。
通过干涉仪的校正,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提高光刻机的精度。
三、精度控制与校正技术的应用研究精度控制与校正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将上述技术应用于实际光刻机制造过程中的一种探索,目的是提高光刻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1. 芯片制造领域中的应用精度控制与校正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芯片制造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降低次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光路的调节与观测数据处理
光路的调节与观测数据处理
光路的调节和观测数据处理是光学实验和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光路调节方面,主要涉及如何保证光源的稳定性和光路的准直性,以及如何调节光路的长度、角度和位置等。
保证光源的稳定性是确保实验结果精确可靠的前提。
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稳定性好的激光器或光源,利用稳定的电源供应,以及适当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和稳定器等。
光路的准直性对于光学实验的准确性和分辨能力至关重要。
在调节光路的准直性时,可以使用准直仪或斜光源作为参考,调整光路镜片和光束的角度和方向,使光束尽可能直线传播。
观测数据处理是指对实验中得到的光学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这可能涉及使用光学仪器进行测量,如干涉仪、光谱仪等,然后对观测到的信号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具体的处理方法包括基线校正、噪声滤波、背景扣除、信噪比提高以及峰值和谱线拟合等。
总之,光路的调节和观测数据处理是光学实验和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合理的调节和准确的数据处理,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检定及其意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检定及其意义摘要:随着快速经济发展,中国化工企业面临机遇和挑战着越来越多。
促进化工企业的发展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
化学工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是计量管理中最重要,为了解决检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原子吸收分光广度计;检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种新型发展起来的精密仪器,并逐步发展起来,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是根据在气相中测得的原子共振辐射基态的吸收强度来确定样品中元素比例的方法。
发出的特征是同一原子具有吸收效应光谱辐射,用于定量化学分析。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环境、食品、采矿、冶金、医药等扩展领域,其传感器技术成为现代不可或缺的工具。
一、检定方法的修订1.检查频谱带宽的偏差。
谱线Cu灯327.4 nm的和0.2 nm的峰宽校准带宽之间的偏差。
2.误差检定线性。
根据测量仪器新点火的灵敏度和工作线性曲线,给定与标准浓度计算之间误差。
火焰、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得浓度为分别是1.0或3.0、2.0或3.0 mg/ml。
3.检定边缘能量。
根据仪器调整光谱最佳条件参数,增强了协议的功能,实现了在不使用光谱带宽的情况下,测量双谱线AS和CS中光电倍增管的能量和高压。
4.检定基线稳定。
新规程统一了单双光束静稳和点火,不考虑新旧仪器的性能差异,稳定性测量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15分钟。
5.检定表观雾化。
为了保证准确性测量,根据新规程,水吸喷去离子由10增加到50mL。
6.检定背景校正。
对于可以在背景模式下同步接收背景值的设备,新程序只需在后台读取吸收报告,从而简化了检测过程。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检定方法1.波长。
衡量仪器分光波长性能方法,该测试旨在检查仪器的波长和重复误差。
检查方法:先装上标准汞灯,然后用规定的工作电流点亮灯。
测量短波长方向时,首先确定波长,波长测量是寻找接近理论波长而不是理论波长的最大吸收条件。
是非常重要是选汞灯择的工作电流,其电流灯放电稳定性和光输出直接影响。
光学实验装置改进措施
光学实验装置改进措施引言光学实验装置在科研和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光学实验装置的改进措施,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1. 光源的优化光学实验装置中光源的选择和优化对实验结果影响重大。
以下是改进光源的一些措施:•使用更稳定的光源:选择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光源,如激光器或稳定的LED光源,以减少实验结果的波动。
•优化光源的光谱特性: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光谱。
如果需要特定波长的光源,可以使用窄带滤光片或光栅来滤除不需要的波长。
•减少光源的热效应:某些光源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可能对实验产生干扰。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采取散热措施,如使用散热风扇或散热片进行散热,以降低热效应对实验的影响。
2. 光路的改进光学实验装置中的光路安排对实验结果精度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下面是针对光路的一些建议:•光路的对齐和校准:正确对齐和校准光路是保证实验精度的关键。
可以使用像传统的透镜调整和光束对准方法,也可以使用自动对准系统(如自动平台)来提高光路的稳定性。
•消除光路中的反射和散射:反射和散射会导致光的损失和产生干扰信号。
使用镀膜反射镜和光路组件,以减少反射和散射的影响,提高实验的信噪比。
•简化光路结构:尽量简化光路结构,减少光路中的元件数量和连接点。
过多的元件和连接点可能引入额外的光损耗和误差。
3. 探测器的改进光学实验中的探测器负责接收和测量光信号,探测器的性能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改进探测器的一些建议:•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选择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响应速度的探测器,以减少测量中的噪声和失真。
•控制探测器的温度:温度对探测器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保持探测器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可以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光电探测器的校准和校正:定期对光电探测器进行校准和校正,以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光学实验装置产生的数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有意义的结果。
光刻机的曝光光学系统分析
光刻机的曝光光学系统分析光刻技术是微电子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在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光刻机的曝光光学系统是光刻机中的核心部件,它起到了将图案投射到硅片上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光刻机的曝光光学系统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原理、技术要求及其应用。
曝光光学系统是光刻机中实现图案控制和光学投影的根本部件。
其主要由光源系统、精密光学系统和投影镜头系统等组成。
首先,光刻机的光源系统是实现光的产生和控制的部分,它提供了能够满足曝光要求的光源。
传统的光刻机采用的是氘灯作为光源,而近年来,随着光刻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光源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氘灯光源。
激光光源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光束质量好、光强稳定等,使得光刻机能够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制造工艺窗口。
此外,光源系统中还包括光线均匀性控制和亮场/暗场切换等技术,以满足不同的曝光需求。
其次,精密光学系统是实现图案投影和放大的关键。
光学系统采用了一系列的镜片和透镜等光学元件,通过对光线的折射和反射,将掩膜上的图案投影到硅片上。
精密光学系统需要满足高分辨率、低畸变、高透光率和高可用性等要求。
其中,分辨率是光刻机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取决于光学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和光源的波长。
在现代光刻机中,分辨率已经达到亚微米甚至纳米级别。
为了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光刻机制造商不断推出新的光学设计和制造工艺,如多层膜镀膜技术、非球面镜片设计等。
最后,投影镜头系统是光刻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影镜头是实现图案投影和放大的核心元件,其主要由非球面透镜和球面镜片构成。
投影镜头需要满足高分辨率、高光线质量和大视场等要求,以实现更好的图案复制效果。
投影镜头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光刻机的分辨率和制造能力。
为了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制造工艺窗口,光刻机厂商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如多层膜镀膜、非球面镜片设计以及近距离投影等。
除了以上所述的基本组成部分外,光刻机的曝光光学系统还涉及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和细节,如光路校正、自动对准、扫描曝光和遮罩保护等。
双光路中心偏差
双光路中心偏差1. 什么是双光路中心偏差?双光路中心偏差是指光学系统中两条光路的中心位置不重合的现象。
在光学系统中,通常会有两条光路,例如双目视觉系统、双目摄像机等。
这些光学系统需要保证两条光路的中心位置重合,以确保正确的成像和测量。
当两条光路的中心位置不重合时,就会导致成像或测量结果出现误差。
这种偏差可能会影响到光学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因此需要进行校正和调整。
2. 双光路中心偏差的原因双光路中心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光学组件安装不准确光学系统中的各个光学组件(如透镜、反射镜等)需要精确地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和角度。
如果安装不准确,就会导致两条光路的中心位置不重合。
光学系统结构变形在使用过程中,光学系统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形,例如由于温度变化或机械应力等因素。
这种变形会导致光学组件的位置发生偏移,进而引起双光路中心偏差。
光学系统调整不当在光学系统的调整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没有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就可能导致双光路中心偏差。
调整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和调整各个光学组件,以确保两条光路的中心位置重合。
光学组件质量差异光学组件的质量差异也可能导致双光路中心偏差。
如果两个光学组件的制造精度不同,就会导致两条光路的中心位置不重合。
3. 双光路中心偏差的影响双光路中心偏差会对光学系统的性能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像质量下降当两条光路的中心位置不重合时,会导致成像结果出现偏移或模糊。
这会降低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影响观察和分析的准确性。
测量误差增加在测量应用中,双光路中心偏差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增加。
这会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对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应用来说。
系统稳定性降低双光路中心偏差会导致光学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当系统发生振动或者温度变化时,偏差会进一步增大,从而导致系统性能的不稳定。
4. 双光路中心偏差的校正方法针对双光路中心偏差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校正:光学组件调整通过调整光学组件的位置和角度,使得两条光路的中心位置重合。
分光光度计基线校正的原理和方法
【原创】关于分光光度计基线校正的原理和方法对于双光束 分光光度计 而言在使用前必须要做基线校正(也称为基线记忆),对于此项工作的原理和 操作方法许多使用者的认识不尽相同;为此谈谈我的认识。
(一)为何要做基线校正?众所周知、光度计的光学系统基本是由光源(氘灯、钨灯) 一单色器(光栅、狭缝) 一检测器(光敏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三部分组成的。
在我们使用的波长区域中(一般紫外可见仪器均在190 nm 110Onm 范围里,)上述部件在不同的波长下的响应值(光源的发射强度、单色器的色散强度、检测器的放大倍数)均不相同;通俗地说、即使没有样品,仪器如果不做基线校正,那么在190nm 至110Onm 的范围中,吸光值或透过率不会是一条直线,这是 尽管上图反映的是单光束的能量图,但在基线未校正状态下,即使改用双光束测量方式来扫描一个样 品,其所得到的图谱或吸光值也是不可信的。
(二)被校正的基线种类和用途(1)系统基线:所谓系统基线就是仪器固有的波长范围的总基线;例如一台仪器出厂设计的波长全程范围是190nm 至110Onm ,那么它的系统基线就是这个范围。
一般来讲,作为分析人员对一台仪器做全程扫描测试是比45.000 -a.2ooeoo.oo种客观的物理现象,如下图;4C.00030.00020.00010.000190.00 细 DOO SOOOO较少见的;之所以要做系统基线的目的一般是将仪器的光学系统的响应值校正到基本一致;这就类似马拉松赛跑一样,只要大家在同一起跑处(注意:不是起跑线)比赛,前后差几米出发无所谓。
(2)用户基线:所谓用户基线就是分析者自己设定的测量波长区域的一段基线;由于这是分析所需要的区域,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故用户基线的校正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就类似百米赛跑一样,运动员要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比赛而不能抢跑,否则无法准确计算成绩。
(三)基线校正的方法(1)系统基线:系统基线的校正较为简单,一般情况下样品室内不放样品,仅做光学系统的校正;如果一定要使用全波段的测量那另当别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校准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校准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常用的分析仪器,在进行分布光谱分析等检测方面有着广泛的
应用,它的准确性对检测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
正确的校正对灵敏度分析的准确性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校准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必要程序,以合格确保分光光度计
读数的正确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校准的主要步骤是:校准溶液的配置、滤光片的选择、光路
的调整、滤光片的校准和波长的校准等。
1、校准溶液的配置:首先,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恰当的校准溶液,如金属离子、二
价离子、有机溶剂等,确定校准溶液的浓度,按规定的容量将溶液放入校准槽中。
2、滤光片的选择:接下来,根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特性,选择合适的过滤片,安装在光路镜头上。
3、光路的调整:然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状态和校准曲线应满足实验要求,如输出电压、光照度等,要确保谐振腔的运行平稳,并为校准曲线所需的各种噪声参数提
供良好的设置条件。
4、滤光片的校准:接下来是滤光片的校准,先将分光光度计仪器放置校准光源,调
整好准确性曲线,控制好滤光片的偏移,并使用校准光源重复多次测量,一旦滤光片偏移
量太大,就要重新调整滤光片,确保校准曲线准确。
5、波长的校准:最后,使用专用的全息校准曲线,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曲线的准确度,再调整分光光度计的波长,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总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校准是重要的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必要过程,必须
严格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校准,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光轴校正操作方法
光轴校正操作方法光轴校正是指在光学系统中,调整光源、物体、透镜等光学元件的位置,使其沿着光轴方向对称排列,并达到最佳状态的过程。
光轴校正是光学器件制造和光学检测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和性能稳定性。
以下是光轴校正的操作方法:1. 准备工作:在进行光轴校正之前,首先要对光学系统的结构和元件进行了解。
了解光学系统的整体构造、各个光学元件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能更好地指导校正的操作过程。
2. 设定光源:将光源置于固定位置,通过光源角度和位置的微调,使其能够正对待校正的透镜或物体。
一般情况下,使用点光源来进行校正操作,可以使用光源调整器或者光源转轮来实现。
3. 调节物体位置:将待校正的物体按照要求放在透镜或者光学系统的焦点位置上。
确保物体的位置和方向与光轴垂直,这样可以减少光路差,提高成像质量。
4. 校正透镜位置:调整透镜的位置,使其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保持均匀。
透镜离物体的距离主要取决于透镜的焦距和所需成像的大小。
通过改变透镜的位置,可以调整成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5. 检查光轴对称性:使用专业的光学测试仪器或者像差测试方法,检查系统中的光轴对称性。
光轴对称性是指在光学系统中,各个光学元件的位置和方向与光轴一致的程度。
通过对系统进行测试和测量,可以分析出光学系统的对称性和对称轴的偏差。
6. 调整系统元件:根据光轴校正的测试结果,对系统中的各个光学元件进行微调。
微调可以包括透镜的位置、角度、方向,光源的位置和角度,以及其他光学元件的位置和姿态等。
通过微调可以使光学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并达到设计要求。
7. 重复测试和校正:在进行光轴校正时,通常需要进行多次的测试和校正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每次校正后,都需要进行再次测试,以确保校正的效果和结果。
如果测试结果不满足要求,需要再次进行调整和校正,直到达到理想的光轴校正效果。
总结:光轴校正是光学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和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校正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校正方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光区域的吸收和透过率。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进行校正。
本文将介绍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校正方法。
背景知识在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分析时,需要设置吸收峰位于荧光光度计线性范围内,且最大吸收不超过检测器量程的80%。
此外,还需要对仪器进行基线校正和光程校正。
基线校正是用于检查仪器是否存在零偏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检测器会有一个固定的输出信号,这个信号称为基线信号。
每次进行测量时,都需要将基线信号归零,以消除基线偏移的影响。
光程校正是指校正紫外分光光度计光程误差的过程。
在进行测量时,如果样品的光程长度与仪器规定值不一致,就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因此,需要根据测量物质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光程,并进行校正。
校正方法基线校正基线校正是保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精度的基本前提。
一般情况下,基线校正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1.清洗光程:选择一个清洗溶液(如甲醇、去离子水等),将样品室清洗干净。
2.归零基线:将空白样品放置到样品室中,按下“零调”按钮进行基线校正。
3.检查基线是否正确:将样品换成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进行测量,观察基线是否符合要求。
光程校正光程校正是为了消除不同光程所引起的误差。
一般情况下,光程校正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1.准备光程校正物:选择一个已知吸光度的标准溶液(如NaNO2),调整其吸光度为所需范围内。
2.按照仪器要求调整光程:将校正物放置到样品室,调整光程至规定数值。
3.进行光程校正:对校正物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4.检查光程校正是否准确:将校正物的光程再次调整至其他数值进行测量,观察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在进行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校正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灯泡是否烧坏、光纤是否连通等。
2.校正物应选择规格准确、吸收特性稳定的物质,避免对仪器造成影响。
3.校正结果应合理,否则要重复校正,直到满足要求。
离轴光路像差
离轴光路像差离轴光路像差是指光线通过非轴向光学系统时产生的图像偏差。
在光学系统中,轴线是指光线传播的主要方向,而离轴光路则是指光线在非轴向方向上的传播。
由于光线在非轴向上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等现象,因此会导致图像的像差。
离轴光路像差是光学系统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
离轴光路像差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几何像差:光线在通过非轴向光学系统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这种光线的偏折会导致图像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产生几何像差。
2. 色差:光线在通过非轴向光学系统时,不同波长的光线会因为折射率的不同而发生色散现象。
这种色散会导致图像的不同色彩部分位置发生偏移,从而产生色差。
3. 像散:离轴光线在通过非轴向光学系统时,由于光线折射角度的不同,会导致像场的不同位置成像位置不一致。
这种现象称为像散,会导致图像边缘模糊或失真。
4. 形状畸变:离轴光线在通过非轴向光学系统时,由于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会导致图像的形状发生变化。
这种形状变化称为形状畸变,会导致图像失真。
离轴光路像差对光学系统的性能和成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为了减少离轴光路像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光学设计:在光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光学元件的形状和位置,以及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涂层,来减少离轴光路像差。
2. 使用非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可以在离轴光路上实现更好的像差校正效果,可以有效减小离轴光路像差。
3. 使用复合透镜系统:复合透镜系统由多个透镜组成,通过透镜的组合和排列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小离轴光路像差。
4. 使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离轴光路图像进行校正和修复,减小离轴光路像差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离轴光路像差是光学系统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和使用合适的光学元件来减小其影响。
离轴光路像差的研究和改善对于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改进,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好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离轴光路像差问题,进一步提高光学系统的性能。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校正方法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校正方法反射式天文望远镜是一种使用反射原理来观测天体的望远镜,通过镜面反射将天体的光线聚焦到焦点上,再通过接收器将光线转化为图像。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望远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光学畸变或镜面偏差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校正。
校正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校正方法。
首先是调整光路。
光路调整是校正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调整光路时,需要确保光线能够准确地通过望远镜的各个光学元件,避免光线的偏折或散射。
通过调整反射镜的位置和角度,可以使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焦点上,从而获得清晰的图像。
其次是校正镜面偏差。
镜面偏差是指反射镜的表面不完全平整或形状不规则,导致光线在反射时发生偏折,进而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为了校正镜面偏差,可以使用一种叫做干涉法的技术。
干涉法通过将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反射镜上,观察反射光的干涉条纹,从而判断出反射镜的表面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出现干涉条纹的偏移或扭曲,就需要对反射镜进行调整,使其表面形状恢复正常。
还可以使用自适应光学技术进行校正。
自适应光学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望远镜进行实时调整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在望远镜上安装大量的变形镜片,可以根据光线的入射方向和波长实时调整反射镜的形状,从而消除光学畸变和镜面偏差。
自适应光学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望远镜的分辨率和观测精度,使得观测到的图像更加清晰和准确。
还有一种常见的校正方法是使用星表校正。
星表校正是指通过观测已知位置的天体,比如恒星或行星,来校正望远镜的定位和指向精度。
通过将观测到的天体位置与已知的星表数据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望远镜的误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星表校正可以帮助望远镜准确地定位和指向目标天体,提高观测的精度和准确度。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校正方法有多种,包括调整光路、校正镜面偏差、使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和星表校正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望远镜消除光学畸变和镜面偏差,提高观测的清晰度和准确度,从而更好地观测和研究天体。
光学实验中如何校正光路偏差
光学实验中如何校正光路偏差在进行光学实验时,光路偏差是一个常见但又棘手的问题。
如果光路存在偏差,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掌握正确的校正光路偏差的方法至关重要。
要校正光路偏差,首先需要了解可能导致光路偏差的原因。
常见的因素包括光学元件的安装不准确、元件表面的污垢或损伤、光源的不稳定以及实验环境的干扰等。
光学元件的安装是影响光路的一个关键因素。
例如,透镜、反射镜等元件如果没有与光轴垂直安装,就会导致光线偏离预期的路径。
在安装这些元件时,需要使用精密的调整架,并通过仔细观察和微调,确保元件的中心与光路中心线重合,且表面与光路垂直。
同时,要注意元件的固定,防止在实验过程中由于震动等原因发生位移。
元件表面的污垢或损伤也会引起光路偏差。
灰尘、指纹或者划痕都会使光线发生散射或折射,从而改变光路。
因此,在实验前要仔细清洁光学元件,使用干净的擦镜纸和专用的清洁剂。
对于有损伤的元件,应及时更换,以保证光路的正常。
光源的稳定性对于光路的准确性同样重要。
如果光源的强度或位置发生变化,光路也会受到影响。
在选择光源时,要确保其性能稳定,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光源进行监控,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实验环境的干扰也不容忽视。
例如,空气的流动、温度的变化以及周围的电磁场等都可能导致光路发生偏差。
为了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在实验装置周围设置隔离措施,控制实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避免在强电磁场附近进行实验。
在了解了导致光路偏差的原因后,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些具体的校正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自准直原理。
通过在光路中放置一个平面反射镜,并观察反射回来的像是否与原物重合,如果不重合,则说明光路存在偏差。
然后通过微调光学元件,直到反射像与原物重合,此时光路就得到了校正。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激光准直仪。
激光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相干性,通过将激光准直仪发出的激光束引入光路,可以直观地观察光路的偏差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一些复杂的光路系统中,还可以采用分光计来校正光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仪器光路原理
压片 干片
光圈
反 光 镜
透镜
滤光片轮
灯室
接收器
掌握光路系统的关键部位
光路校正原理
ZEISS 分光光度计
Part: J 02320 FILTER 340 400 460 540 600 630 670 680 ASSAY 0.3568 0.7423 0.8161 0.8377 0.8394 0.8396 0.8363 0.8377 DR 0.44 0.12 0.08 0.07 0.07 0.07 0.07 0.07
White Dr S.D. ** 0.00056 0.00019 ** 0.00022 0.00014 0.00016 ** 0.00024 0.00012 0.00019
New BCF *** -0.0001 *** -0.0001 *** 0.00165 *** 0.00186 *** 0.00084 *** 0.00127 *** 0.00197 *** 0.00153
标
340 400 460 540 600 630 670 680
光路校正意义
工具白相同
工具片 工具片 工具片 工具片
标准唯一
工具片
工具片
仪器性能不同
仪器1
V750
仪器2
V950 WCF2
仪器3
V250 WCF3
仪器4
V950 WCF4
仪器5
V250 WCF5
仪器6
V750 WCF6
WCF 不同
WCF1
WCF -- 光路校正
何时运行校正程序 ?
在 VITROS 系统中,校正程序应该是一个在“ 如果需要时 ” 才运行 的程序(AS NEEDED)。下列情况应为适合运行该程序的最佳时机: 比较重要的反射光度计维修工作完成之后。 在更换光源灯泡后出现了不太理想的质控结果。 在做主要的定标工作之前。 至少每六个月一次。 当被参照的质控品的靶值已经改变或是质控品失效,以及在其 它一些因数已被取消之后。
Black Dr S.D. ** 0.00199 0.00010 ** 0.00051 ** 0.00219 ** 0.00052 ** 0.00204 ** 0.00043 ** 0.00233
DISPLAY BLACK DATA
Automatic update ?
(Y/N):
Black Dr S.D. 黑色反射值的SD值
弹 簧 片
11、将孵育器盖子关闭。 12、将仪器右上舱盖关闭。
盖 子
13、进入错误画面将仪器初始化。
白色压片
防蒸发盖的反射比测试 ?(附测试步骤)
DIAGNOSTICS
目的是为了检测防蒸发盖(或压片)的反射表面。
执行该项测试可以诊断比色法测试项目结果的不准确 与质控的出控现象。
由于该类型干片的分布层的透光性能,受到污染的或 不良的压片可能会对 TP 和 ALB 有明显的影响,其 它项目影响不大。 总共有23个光学性能相近的压片。全部都会反射相同 亮的光强。
WCF -- 光路校正
(续前)
较好的定标曲线以及准确的试验数值,更可以令您得到一个与其它同系统 仪器相近的分析结果,有效地避免一些工作中的麻烦(例如:胆红素的偏 差与倒置等)。您可以适时地利用此工具来检查及修正您的系统,并与光 路的清洁、灯泡的调整等相关工作协调运用。
--编译者注
WCF -- 光路校正
三个星号 ---- 被计算出的校正系数无效,再次重作以便排除人为错 (***) 误。仪器内有一个比色(CM)反射光度计,三个星号 表明比色白参考片已经脏了或是需要清洁了。
WCF -- 光路校正
如果人为错误全部被排除了,比色白参考片也被清洁了,则可再执行一 次校正程序。
黑色校正系数将会有两到三个星号,并要求升级。
反 光 镜
透镜
滤光片轮
工具白
灯室
接收器
新的光路校正系数
光路校正原理
光路校正原理
工具白
标准白
×
参考白
工具白
×
标本干片
参考白
=
标本干片
标准白
以标准白为参照标准,利 用 Zeiss 分光光度计进行 测量,检测并得到该工具 白片的不同波长下的反光 系数值,连同工具片一起 使用。
利用工具白来对仪器内部 的参考白进行适时的校正, 以保证仪器的光路系统的 测量值真实准确,校正后 的系数值会被更新使用并 保存在仪器内。
WCF -- 光路校正
完成校正系数程序后该如何做 ?
运行质控液。将所有质控偏离实验室设定范围的项目重新定标。
注意:校正数据将与其它的设置数据存储在一起。建议您在做完校正系 数的升级后要制做一个备份磁盘加以保存。(参见您的〖操作手 册〗或〖参考手册〗之中,OPTIONS 章节内的磁盘备份介绍)
说明:白色校正系数(WCF-White Correction Factors),是用来校正 仪器光路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它可以使您得到一个
CM V950 RT/CM
参考手册P15-42 保养和诊断手册P5-37
IR/CM CM
保养和诊断手册P5-52 保养和诊断手册P5-21
WCF -- 光路校正
结果的解释:
没有星号 ---- 不需要升级。
两个星号 ---- 系统发生改变并要求升级。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何时 (**) 去更换您的校正工具片的信息。
白色、灰色和黑色校正工具片是使用在VITROS系列化学分析仪上,用来 标定它们的反射光度计的工具。校正程序标定包括滤光片、光学透镜、 灯泡、以及光电接收器在内的光路系统。这个程序可以校正不同仪器的 反射光度计,使得不同的反射光度计能够在一个指定的试验项目中得到 相类似的结果。
OCD厂家采用一个由国家标准和技术协会(NIST)推荐的参考光度计将 校正工具片进行标定,从而获得所有波长滤光片的反射系数值(DR)和 测定值。这些特定值被印制在每一个工具片盒子上。新的校正系数值会 在每一次运行校正系数程序后获得。这些值将会被用来校正该仪器的光 学系统,以便计算那些由于仪器的零部件或灯泡电压值的改变所带来的 任何系统漂移。
DIAGNOSTICS – Setup / Adjustment – Rate / CM Correction Factors
Wavelength 340 nm 400 nm 460 nm 540 nm 600 nm 630 nm 670 nm 680 nm
New WCF 0.43756 0.84620 0.91234 0.92453 0.94139 0.93905 0.93510 0.93388
白色压片
测试结果的说明:
2 – MALFUNCTION INC IR R/C PM INOP COMPLETE LAB COMP: TESTING DIAGNOSTICS - Performance Tests – Incubator PAD REFLECTANCE TEST
同一标本结果相同
光路保养
反 光 镜
压片 干片 光圈
透镜
滤光片轮
初级保养 ---- 清洁灯室养 ---- 清洁灯室、调整光圈、清洁压片、WCF
高级保养 ---- 清洁灯室、调整光圈、清洁压片、WCF、清洁光路整体
光路校正 -- WCF
WCF -- 光路校正
什么是“ 校正系数 ” ?
弹 簧 片
注意:不要试图取出第 24 号位置 的参考片。
白色压片
6、清洁防蒸发盖。
棉棒
7、在软纱布上将其拍打干。
盖子底部
白色压片
8、用棉棒将孵育器的槽位擦拭干净。 检查干片粉末以及胶迹。
弹簧片
9、如图将弹簧放回到防蒸发盖上。
盖子
白色压片
10、将弹簧及防蒸发盖一同推进孵育器 槽位里直到弹簧嵌入其位置。重复 安装其他槽位的弹簧及盖。
白色压片
清洁/更换孵育器内的防蒸发盖及其槽位的步骤:
1、打开仪器右部顶盖。 2、打开孵育器盖。 3、用手旋转孵育器盘,使每一个槽位都能 对准盘外面的标记位。(除了装有参考 片的第 24 号位)。
调 准 处
白色压片
4、通过向下按压弹簧可将盖子与弹 簧片两部分一同从孵育器中取出。
5、转动孵育器以便调整下一个槽位 对准标记位并取出下一个弹簧片 与防蒸发盖。继续完成至所有槽 位。
在仪器的每一个测定中, 均以参考白为参照标准, 利用标定的不同波长下 的反光系数,计算每一 个得到的标本吸光度值。
最终目的:
仪器每得到的一个测定值, 都是以标准白为参照标准 的。
厂家
用户
仪器
目的
意义
Part: J 02320 FILTER ASSAY 0.3568 0.7423 0.8161 0.8377 0.8394 0.8396 0.8363 0.8377 DR 0.44 0.12 0.08 0.07 0.07 0.07 0.07 0.07
附图:V250 校正后的数据样例及说明
Wavelength 波长 New WCF 新的白色校正系数 White Dr S.D. 白色反射值的SD值 New BCF 新的黑色校正系数
DISPLAY WHITE DATA 2 – MALFUNCTION SH SM SS1 SS2 ST INC IR R/C PM INOP LAB COMP: TESTING COMPLETE SAMPLING ON OFF Jan 30 01 10:25:42 V7.01 2501
白色压片
何时更换防蒸发盖 ?
当您清洁压片时可进行检查。如有任何的刮伤或污染出现,您应该整套 进行更换。
在您的备件套件中提供有一套备用的压片。
请勿相互交换套与套之间的压片。每一套的光学性能都是相互匹配的。 如果化学性能问题不能被清洁压片而解决的话则表明应当更换了。 一定要记住在更换了压片后要跟随着运行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