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2018060522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知识整合教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人民版选修四)

高三历史知识整合教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人民版选修四)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考纲] 1.秦始皇。

2.唐太宗。

3.康熙帝。

[课标]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中的作用。

一、千秋功过秦始皇1.历史功绩(1)统一全国: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新纪元。

(2)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中央a.创立“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b.建立直属于皇帝的中央官僚体系——三公九卿制。

②地方:实行郡县制。

(3)实施“大一统”政策①文化: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统一的字体。

②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③交通: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疏浚鸿沟,开凿灵渠。

④军事: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2.重大过失(1)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2)滥用民力、物力,征收大量赋税。

(3)刑法严酷。

名师点睛把专制主义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权力高度集中是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1.“贞观之治”(1)政治上①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②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③选官不拘一格,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

(2)经济上: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

(3)民族政策上: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

击败突厥后,设置机构进行管辖,任用当地贵族为首领;接受西北各族“天可汗”的尊称,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吐蕃和亲。

2.唐太宗的历史的作用(1)领导完成统一全国的战争。

(2)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3)吸取隋朝败亡的教训,虚心纳谏,重视用贤,克制个人奢欲,实行开明的君主专制。

(4)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历史专题达标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新人教版选修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历史专题达标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新人教版选修

专题达标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1.秦始皇统一国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固国家统一,其中最有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对立的举措是( )A.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D.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解析:选C 此题考查学生历史理解能力。

题中涉及的是地方与中央,A项属于中央机构与此无关,B项分封制与秦朝无关,D项促进交流,有利于控制地方,但不是最主要的。

C 项那么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来表达,最有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根底③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④适合当时历史开展的需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选D 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适应了当时历史开展的趋势,废除了原来的分封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为以后社会所沿用。

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说明他主张 (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解析:选A 由题干中的“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可以判断A项正确。

4.唐太宗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其实质是( )A.争取民心,稳定社会秩序B.维护正常封建统治秩序C.以百姓利益为施政核心D.增强国力,恢复社会经济解析:选B 封建统治者有贤明者能吸取历史教训,通常采取轻徭薄赋或休养生息的政策。

唐太宗作为一个比拟开明的君主,强调“存百姓〞主要是看到历史上暴政亡国亡天下的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和稳固正常的封建统治而重视“存百姓〞的,故B项正确。

5.“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专题整合1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专题整合1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专题整合
知识建构
真题放送
1
2
3
4
材料二
1673—1681 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
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 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张岂之《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专题整合
知识建构
真题放送
1
2
3
4
(1)材料一中的“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 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 (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 用。 参考答案:(1)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势;殖民势力的 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意图: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2)作用: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 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在文化上,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台湾文化教育 发展。
专题整合
知识建构
真题放送
1
2
3
4
4(2011·天津文综)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 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专题整合
知识建构
真题放送
1
2
3
4
参考答案:(1)小篆;皇帝。 (2)统一度量衡。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平定三藩之乱。形成谨慎的执政风格。 维护了国家统一。 (4)专权;勤政。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 通过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感受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雄心抱负。

2. 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体会纳谏与用贤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

3. 通过列举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举措,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增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

高效课堂史料研析史料阅读: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问题设置:依据上述材料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分析参考:两则材料分别从两个方面对秦始皇和康熙帝进行比较:第一,秦始皇“全由皇帝一人裁决”和康熙帝“皆朕一身亲理”,说明两人都实行皇权专制;第二,秦始皇“不看完不休息”和康熙帝“从不敢稍自暇逸”,说明两人都勤于政事。

答案:都实行皇权专制,勤于政事。

达标训练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

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

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起逐之。

”于是大索,逐客。

(客卿)李斯上书曰:“……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籍寇兵,赍盗粮者也。

”王(嬴政)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

——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三王翦要求统军60万灭楚,李信自言只需20万灭楚,始皇帝任用李信;当李信进军楚国受挫时……王翦继续要求出兵60万,秦始皇也是诚恳地回复他“为听将军计耳”。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教案 人民版选修4-人民版高二选修4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教案 人民版选修4-人民版高二选修4历史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课程标准】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历史功过;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知识疏理】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者-------秦始皇1、秦统一六国原因:(1)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联系加强;(2)长期的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3)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强大;(4)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

(善用人才,远交近攻的灵活战略,等等)统一过程: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打韩、离间计灭赵、水攻魏、强攻灭楚、最后横扫燕齐。

(即韩、赵、魏、楚、燕、齐)统一意义:①适应了人民的要求,实现了国家统一,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为实行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②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结束长期以来分裂割据局面。

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和民族融合的加强。

2、为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3、如何评价秦始皇?(1)功:秦始皇是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兼并六国,统一中国,结束分裂,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②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影响深远;③通过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等措施,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国家统一;④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过:秦始皇又是一位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即实行暴政。

①严刑酷法,滥用民力,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②焚书坑儒箝制思想,摧残文化;③其暴政激化阶级矛盾,导致秦朝短期而亡。

(3)总结: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功大于过。

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者------唐太宗1、唐太宗“贞观之治”主要表现。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一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含答案 精品

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程标准:1.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法令出一1.核心特征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皇权至高无上。

2.影响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影响了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3.演化原则(1)以后历朝历代官僚体制的演变,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2)君臣关系,实际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二、君权和相权1.汉代实行“内外朝”制度汉武帝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逐渐形成了“中朝”制度。

2.唐代完善三省六部制(1)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3.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1)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长官等同于宰相,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2)设枢密院掌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

(3)设三司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演进(1)秦代: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中央有御史大夫,地方上有监御史。

(2)汉代:地方上,汉武帝设刺史监察地方政治,中央仍由御史大夫负责监察。

(3)汉代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

宋代的提点刑狱司专门监察刑狱,元朝人命重案均由中央监察御史复按。

2.评价(1)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2)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古代的监察效能极其有限。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从汉至宋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1)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2)唐代分为道、州、县三级。

(3)宋代分为路、州、县。

2.行省制度(1)创立:①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分全国为十个行中书省(行省)。

②行省作为最高地方行政区,行使权力时要受到中央的节制;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教学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专题学习总结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教学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专题学习总结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专题学习总结一、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主要活动人物类别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政治统一全国,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制定《唐律》、完善科举制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民族关系北击匈奴,征服百越民族和睦的政策,唐蕃和亲等平定噶尔丹叛乱对外关系兼收并蓄,对外开放抗击沙俄,维护主权二、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所作出的贡献1.秦始皇(1)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

(2)征服百越,北击匈奴,增设南方四郡,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

(3)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唐太宗:对国内各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在突厥地区设羁縻府州和安西都护府,加强管理,对吐蕃实行和亲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发展。

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和措施揭开了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新篇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3.康熙帝(1)平定三藩之乱。

(2)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平定噶尔丹叛乱。

(4)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加强与汉、蒙、藏族的团结。

(5)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以上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维护了国家主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三、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者的异同1.相同点(1)三者在政治制度上均有创新,并强化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发展。

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唐太宗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三者都妥善处理了民族关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秦始皇派人北伐匈奴,南击百越,设郡县加强管理;唐太宗恩威并用,既有和亲又有军事征讨,从而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康熙帝平叛、结盟并用,加强了中央与边疆地区的关系。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教学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教学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课标要求]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第1课千秋功过秦始皇[目标导航] 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条件和经过,认识秦统一六国的必然性。

2.掌握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国家所采取的措施,理解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作用。

3.分析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朝灭亡,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一、“秦王扫六合”1.背景(1)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织,秦国经济由此得到较快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诸侯国。

(2)嬴政亲政后,平定嫪毐叛乱,罢免吕不韦,任用李斯,重用王翦等将领,采取恰当的统一策略,开始大规模的统一全国战争。

2.经过(1)公元前230年,韩国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

(2)公元前229年,赵王中了秦王的离间计,杀死大将李牧,第二年,秦军大破赵军,赵国灭亡。

(3)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国都城。

(4)公元前225年,秦国用黄河水灌魏国都城,魏王向秦国投降。

(5)公元前223年,秦军灭掉楚国。

(6)公元前221年,秦军灭掉了东方六国中的最后一国——齐国。

3.影响(1)秦国统一六国,适应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

(2)统一的实现,为中央集权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思维点拨]局部的统一、封建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发展、人们渴望统一,因此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1.中央(1)创立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2)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起直属于皇帝的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全国政务、军务及监察百官,三者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大权最终集于皇帝手中。

2.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直接管辖的郡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掌郡内政务、军务和监察,郡下面设县。

(浙江专用)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时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时演练新人教版选修4

(浙江专用)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时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时演练新人教版选修4

第1课时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K国,天下分而为七。

K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K县。

更K、K分裂,至K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K”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B.秦C.汉D.唐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有效信息。

由材料中“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K县”可知反映的是秦统一六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的历史,故B项正确。

答案 B2.“大地在我脚下……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谁人战绩高过孤家?”请问这首主题歌所描写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位帝王( )A.秦始皇B.唐太宗C.汉武帝D.康熙解析结合题干“夷平六国”等关键信息可知诗歌描写的是秦始皇。

答案 A3.秦王嬴政率“虎狼之师”横扫六合,完成统一大业。

秦能完成统一的历史原因有( )①秦国经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③人民渴望统一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秦国实现统一的条件包括商鞅变法奠定基础,各地联系逐渐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等。

故选A。

答案 A4.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永恒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B.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C.秦朝修筑长城D.秦朝在“西南夷”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解析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故A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 A5.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反映了( )A.皇权至高无上B.三公九卿互相制约C.秦律严苛细密D.丞相大权独揽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

根据材料中的“出一”“皆决于上”等字眼,其中“上”指的是皇帝,由此可以看出皇权的至高无上,故选A项。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教案人教版选修四.doc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教案人教版选修四.doc

选修4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教案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主要活动,理解他们的历史贡献,并将他们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

2、过程与方法:运用概括、设问、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开展评说重要历史人物的教学活动,从而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心体会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和探索精神,感受他们的独特个性和魅力,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的主要措施。

难点:探讨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三、课标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中的作用。

四、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通过概括、设问、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能力。

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同时还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中,老师要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述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教师1、分析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复习注重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2、布置学案,明确本单元教学知识的重难点。

学生1、课前预习本单元知识。

2、对学案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使复习课效率更高。

六、教学活动设计【导入复习课】展示诗句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拉近与课本的距离。

【单元解读】一)、解读单元标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时代:中国古代(二、三百万年前—1840年)封建社会(公元前476年—1840年)2、地域:中国3、人物类型:政治家二)、解读单元体系: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秦朝)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清朝)1、时代秦朝——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开始唐朝——统一的封建国家的高潮清朝——统一的封建国家的衰落(我国疆域正式形成时期)2、人物及其贡献:秦始皇—统一中国;第一个皇帝(汉族)唐太宗—大唐盛世的奠基人(汉族)康熙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满族)三)、解读单元课标要点: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素材 人民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素材 人民版

唐太宗对朝鲜和日本的政策
1.贞观二年……大收天下儒士,赐帛给傅,令诣京师,擢以不次……四方儒生负书而至,盖以千数。

俄而吐蕃,及高昌、高丽、新罗等诸夷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学。

于是国学之内,鼓箧升讲筵者,几至万人,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也。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七《崇儒学》
2.明年,遣子文王及弟伊赞子春秋来朝,拜文王左武卫将军,春秋特进。

因请改章服,从中国制,内出珍服赐之。

又诣国学观释奠、讲论,帝赐所制《晋书》。

辞归,敕三品以上郊饯。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二十《东夷传·新罗》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1.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2)主观条件:①秦国实力: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

②个人作用:秦王嬴政为了实现统一,广泛吸收各国贤士,拥有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气度。

③统一方略得当: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先弱后强,扫除两翼,最后灭齐。

2.过程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深化认知]秦灭六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王嬴政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是实现统一的重要原因。

1.(1)创皇帝制:自称始皇帝,集大权于一身。

(2)设中央机构:设丞相,为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为武官之长,管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督百官。

三者之间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

(3)地方实行郡县制: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设立36郡,郡下设县。

(4)奠定疆域:在边境地区,征服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北击匈奴,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2.巩固统一(1)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小篆为统一的文字。

(2)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3)水陆交通:以咸阳为中心,陆上交通由驰道、直道等组成,水上修筑人工渠道以沟通自然江河。

[深化认知](1)目的:对思想文化严加控制。

(2)概况:①焚书: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焚毁。

②坑儒:因为一些儒生批评秦始皇滥施刑罚,秦始皇将460名儒士活埋。

2.修筑长城下令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扩建,工程艰巨,施工条件简陋,民夫大量死亡。

3.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墓,加上伐南越、戍边疆等其他徭役,导致民怨沸腾。

4.影响秦始皇的暴政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使秦朝很快灭亡。

[深化认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治而采取了许多措施,如修筑长城,目的是为了阻止北方匈奴南下。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浙江专版)学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浙江专版)学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西周分封制1.前提:牧野之战后,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2.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内容(1)分封对象: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等。

(2)诸侯权力: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3)诸侯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4.影响(1)积极方面: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西周的疆域。

(2)消极方面: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二、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内容(1)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

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2)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

(3)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4)大宗可以约束和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3.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等级高低;族权和政权相结合。

4.影响(1)对西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影响人们的生活与观念。

[轻巧识记]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概念阐释] 嫡长子继承制周朝统治者实行一夫多妻制。

正妻的儿子为“嫡子”,老大为“嫡长子”;其他妻妾的儿子为“庶子”。

周王死后,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嫡子和庶子只能封侯,为“小宗”。

“大宗”“小宗”是相对的:诸侯相对于周天子是“小宗”,相对于卿大夫则是“大宗”,依此类推。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几乎深入到中国社会各阶层。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是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

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3.分封制和宗法制适应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唐太宗
康熙帝
政治
统一六国,创 立中央集权制 度
制定《唐律》、完善科 举制
平定“三藩之乱”, 统一台湾
经济
统一货币、度 量衡
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发展农业生产
民族关系
北击匈奴,南 平百越
实行民族和睦的政策, 如唐蕃和亲等
平定噶尔丹叛乱
对外关系 —
兼收并蓄,对外开放
抗击沙俄,维护 主权
2019/6/8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6/8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治世”“盛世”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具体原因: ①前朝末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迫使新王朝的统治 者吸取教训,调整政策。 ②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如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 ③经济上,采取重视发展生产的措施。 ④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⑤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互通有无。 ⑥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为盛世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⑦在文化方面,政治环境稳定,经济发展,具备了文化繁荣的条件。
二、补笔记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全面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治世”与“盛世” 1.所谓“治世”和“盛世”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阶级让多数农民(自耕农)保留一些生产资 料,以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和进行再生产,社会上出现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秩序稳定,矛盾缓和,民族和睦,文化昌盛的现象。这就是 所谓的“治世”或“盛世”。它的出现有三种情况: (1)在长期战乱或分裂之后,社会经济凋敝,急需安定秩序,休养生息。 新王朝的统治者顺应形势,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恢复社会经济的 措施,因而出现了“治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 (2)王朝建立多年后,在长期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 出现了“盛世”景象,如开元盛世等,这类盛世因承平日久,强盛中也 往往隐含着危机,如天宝危机和安史之乱的出现等。 (3)在王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之后,经过改革,调整政策, 王朝有所振兴,即出现所谓的“中兴”,如昭宣中兴等,但中兴往往并 未解决社会根本矛盾,其出现也是暂时的。

浙江专版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浙江专版高中历史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2.在中央建立起直属于皇帝的中央官僚体系—— 三公九
卿制 。
3.在全国推行以 郡县制 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度。 (1)机构设置:郡—县(道)—乡—里。 (2)官员: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没有封地。 (3)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标志官僚政治 取代贵 族政治。
———[名师点拨]————————————————
张,古人则说是自己的心声。从民俗研究的视角看,你的 立场是什么?从中可联想到秦始皇有关的哪些信息?
[提示]
立场:古人的态度有其合理性。
联想:①修长城有抵御外来侵掠的一面,应肯定。 ②孟姜女的遭遇也有反映出秦朝时徭役沉重,给人们带 来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1.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做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 影响的皇帝。 (1)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兼并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割 据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有利 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 共同愿望。
2.过:秦始皇又是一位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1)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 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 (2)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 终引起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
1.康熙帝一直被誉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但有学者提出应 当重新评价他,认为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帝,因为 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下列对历史人物 的评价和该学者评价思路相类似的是 A.秦王嬴政顺应潮流实现统一 B.唐太宗奠定大唐盛世 C.明太祖废除丞相高度集权 D.康熙帝捍卫了国家主权 ( )
四、秦始皇的功过 1.功 (1)国家统一: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 (2)政治: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 (4)文化: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 (5)民族关系: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 2.过 (1)暴政: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 (2)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教学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3课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教学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3课 含答案 精品

第3课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目标导航] 1.了解康熙帝亲政后的严峻形势,知道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2.掌握两次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认识康熙帝捍卫国家主权的历史贡献。

3.分析康熙帝为巩固多民族国家所做的贡献,说明康熙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一、少年天子1661年即位,年号康熙,1669年智除严重威胁皇权的鳌拜,稳定了朝廷秩序。

二、平定三藩1.背景(1)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等三藩势力日益膨胀,严重影响了全国的军政统一和清王朝的安危。

(2)康熙决意削除三藩,吴三桂收到撤藩令后,公开举起了叛旗。

2.经过:1673~1681年,康熙帝先后平定了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的叛乱。

3.影响: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重点精讲]康熙继位初年面临的矛盾(1)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2)中国同沙俄侵略者的矛盾。

(3)中央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

(4)民族矛盾(满族与汉族)。

[思维点拨]平定三藩叛乱,消除了大一统国家潜伏的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也有助于消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

三、统一台湾1.背景(1)1661年,郑成功率兵驱逐荷兰侵略者,光复台湾,台湾同清廷处于对峙状态。

(2)康熙亲政后,采取了攻抚兼施的方针,筹划统一台湾。

1681年,康熙派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令姚启圣负责粮饷等后期供应,着手进取台湾。

2.概况(1)1683年,施琅率水师从福建出发,攻下澎湖岛,促使郑克塽奉表投诚。

(2)在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影响: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强固了东南海上防务,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名师指津]清朝设置台湾府,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及对台湾的开发,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巩固了东南海防。

四、抗击沙俄1.背景:从16世纪中叶开始,沙皇俄国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高考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同步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考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同步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㈠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②国力因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③民心因素:人民渴望统一;④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具体措施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③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③徭役繁重。

④刑法严酷。

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四、评价秦始皇①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的暴政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②秦始皇是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㈡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⑴原因:①客观上: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总结历代兴衰的经验。

②主观上:唐太宗心存百姓,选贤与能,励精图治,善于用人与纳谏,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

⑵主要表现: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与能,加强中央集权,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②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③法律上:慎用刑法,使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大改观;④思想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扩大统治基础;⑤民族关系上: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或控制,促进民族关系发展;⑥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态度和开放政策,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二、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①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考点1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1.原因(1)客观条件:①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向大一统发展。

③民族基础:各民族进一步交融,民族凝聚力加强。

④群众基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人民厌战渴望统一。

⑤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2)主观条件:①秦国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根本原因)。

②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施展雄才大略,广罗人才,谋略正确。

2.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2)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创立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

(1)皇帝的地位及权力: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2)特点:皇权至高无上。

(3)皇帝制度建立的影响:使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

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2.在中央建立起直属于皇帝的中央官僚体系——三公九卿制。

3.在全国推行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度。

(1)机构设置:郡—县(道)—乡—里。

(2)官员: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没有封地。

(3)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名师点拨]—————————————————————————————郡县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秦朝将其推广到全国,其实质上是对分封制的否定,更有利于服务于统一的局面。

—————————————————————————————————————三、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名师点拨]—————————————————————————————(1)通过推行“圆形方孔”钱,奠定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凸显了“皇权至上”和“国家统一”理念。

(2)文化上采取的举措,其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其作用反过来又巩固了统一局面,影响深远。

—————————————————————————————————————四、秦始皇的功过1.功(1)国家统一: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

(2)政治: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

(4)文化: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

(5)民族关系: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

2.过(1)暴政: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

(2)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史料一] 古代的国君,凡属施政公平的,没有谁能比秦国更富有成效。

秦始皇居于王位而统治天下,而他的子弟却没有官职。

他所任用的将相李斯、蒙恬等人,都是功臣良将。

但对名门大族,却加以诛灭,不让他们兼并扩张。

——摘编自章太炎《秦政记》[探究] 章太炎是如何认识秦始皇,其对秦始皇贡献的评价侧重点是什么?[提示] 章太炎认为秦始皇压制宗室,不使他们的势力超过国君,以法律作为处理一切政务的准则。

章太炎从法制方面谈秦始皇的贡献,表明他把秦始皇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出的贡献,作为评价其历史功绩的侧重点。

[史料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征民众修长城以抵御游牧民族的侵扰,人民因死伤甚众而颇有怨言。

孟姜女可以说是普通民众的代表,当她不远千里来到长城工地寻夫,却被告知丈夫早已累死,伤心痛哭,竟哭倒了一段长城。

这个故事虽加入了许多后人的爱憎和想象,但对弱者的同情却历经2 000多年而不变。

[探究] 史料二中“人哭倒了长城”,对此今人说无知夸张,古人则说是自己的心声。

从民俗研究的视角看,你的立场是什么?从中可联想到秦始皇有关的哪些信息?[提示] 立场:古人的态度有其合理性。

联想:①修长城有抵御外来侵掠的一面,应肯定。

②孟姜女的遭遇也有反映出秦朝时徭役沉重,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评价秦始皇的功过1.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做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1)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兼并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创建了包括皇帝制度的早期封建君主专制模式,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4)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派兵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征服百越,设立四郡。

经略西南,开筑“五尺道”。

(5)尊崇法家;严格军队调动和兵役制度等。

(6)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过:秦始皇又是一位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1)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

(2)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引起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

1.康熙帝一直被誉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

但有学者提出应当重新评价他,认为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

下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该学者评价思路相类似的是( )A.秦王嬴政顺应潮流实现统一B.唐太宗奠定大唐盛世C.明太祖废除丞相高度集权D.康熙帝捍卫了国家主权解析:选A 从题干来看,评价康熙帝一直被誉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这是大众性的评价,而有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了否定,这就是题干学者的思路。

从四个选项中来看,B、C、D三项是历来传统大众的评价,而对于秦王赢政,历来都认为其是一个暴君,然而A 项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予以了肯定。

答案为A。

2.“汉承秦制”,汉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

西汉后期,在今天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一带设立了回浦县,隶属于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下列有关会稽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职位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B.是该郡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C.在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地D.有权直接任命辖区内的县令解析:选D 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看清楚。

考查的是郡县制的内容,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规定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在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地,郡守是该郡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因此D项错误。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

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

” 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

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

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1)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3)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4)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解析:本题是以皇帝制度为核心内容而设计。

第(1)问,通过皇帝一系列专用称号说明皇帝的独尊;第(2)问,从皇帝大权独揽来说明其专制;第(3)问,说明在皇位继承上采取了世袭;第(4)问,综合三则材料说明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等,注意区分特征与本质。

答案:(1)说明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

(2)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

(3)皇位世袭。

(4)基本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考点2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治国思想上: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2.用人策略上: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魏征、房谋杜断)3.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

4.法律:慎用刑法,颁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法为末的原则。

5.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社会经济逐步复苏。

6.文化: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7.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战而后和”政策。

(1)表现①平定边疆:平定东突厥,打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

平定西突厥。

②加强管理:在东突厥旧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

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

西南西北很多少数民族首领被册封。

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③和亲政策: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

(2)意义①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有利条件,使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②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8.对外关系(1)表现①实行开放的政策,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专门机构。

②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和通婚。

③宗教政策宽松,玄奘去天竺取经,景教、回教、摩尼教也传入中国;朝鲜、日本深受汉文化影响。

④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形成以唐文化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2)意义①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

②唐文化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尤其是朝鲜的新罗、日本的“大化改新”。

二、“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1.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2.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

3.民族团结,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4.对外政策开明开放,与亚洲、非洲地区的友好往来加强。

三、“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唐太宗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使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名师点拨]—————————————————————————————“贞观之治”调整了统治政策,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基础之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