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年模拟题组)模拟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年模拟题组

一、选择题

1.(2018河北保定二模,15)下图所示目录摘选自《困境中的突围:重大突发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对策》一书,由此判断国民政府是针对哪一事件采取的对策( )

A.国共内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2018河北邯郸二模,17)1932年,民族资本家宋裴卿创办的天津东亚毛纺厂纺出第一批毛线,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事变刚刚过去半年,全国民众纷纷联合起来抵制日货。在这种情况下,宋裴卿将这批产品注册为“抵羊”牌,是取“抵制洋货”之意,志在创国货名牌,与洋货竞争。“□□□”应是( )

A.九一八

B.双十二

C.卢沟桥

D.八一三

3.(2018河北秦皇岛海港一模,12)为促使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合作抗日,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特别是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合作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由此可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政策

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C.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

D.两党决策者的努力

4.(2018河北唐山路南一模,13)1940年9月4日,蒋介石发出一则通电:“迭电均悉。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此电文嘉奖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5.(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16)“冀中抗日战鼓响,报子营出了个李大娘。李大娘,热心肠,爱护子弟兵名声扬。她对伤员胜亲人,伤员把她当亲娘,养好伤,返战场,冲锋杀敌添力量。”这表明( )

A.李大娘非常爱护自己的儿子

B.日本兵在冀中平原烧杀抢掠

C.八路军与人民群众团结抗战

D.国共合作成为抗战中流砥柱

6.(2017河北唐山路南二模,13)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属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这说明国民政府( )

A.实行不抵抗政策

B.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

C.全力“围剿”红军

D.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7.(2017河北沧州二模,20)由朱德题写书名、100多位红军将士撰写的回忆录《红军长征记》(又名《两万五千里》)在1937年完成。但直到1942年才开始在延安排版印刷,作为“党内参考资料”内部发行,并要求“接到本书的同志妥为保存,不得转借他人,不准再行翻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维护国共团结

B.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

C.民族危机的严重

D.再行翻印,质量粗糙

8.(2017河北石家庄长安一模,15)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

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C.战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

二、非选择题

9.(2018河北唐山路北一模,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屈辱中寻求民族自信,并从不同方面提供应对方略。……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派则力主以革命方式推翻清政府来“振兴中华”、救亡图存,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陈独秀则强调了爱国心的重要性,认为“国人无爱国心,其国恒亡”。……民族复兴意识在屈辱中不断觉醒。

——摘编自《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复兴”的思想理路》材料二《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人唱它。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材料三要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包容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反映多样要求和意见的人士。要在求同存异中,不断寻找公约数,达成最大的共识,不断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累积正能量。

——摘编自黄易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最大的公约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和陈独秀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张有何不同。(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表现是什么?(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和当代关于民族复兴认识的共同之处。(3分)

10.(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国民政府向国联提出上诉,由仲裁法庭解决中日冲突。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宣言,杨靖宇、赵一曼等共产党人被派往东北组织抗日斗争;上海成立“上海各界救国委员会”开展对日经济绝交活动;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是这一运动的领导力量,中央党部认可并支持各地党部积极介入运动。

材料二金德曼在《中国与东亚崛起1840—2000》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代表了两大阵营之间对1919年以后国际现状的全球性争夺。从这一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在日本1931—1932年占领东北亚(中国东北)就开始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进攻,以及1937年开始的中日战争是其继续,希特勒对波兰的袭击则导致了英国和法国对其宣战。

(1)材料一表述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及理由。(4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3分)

答案精解精析

一、选择题

1.C 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的对策。目录中“开展对日交涉,谋求和平解决”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故本题选C。

2.A 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从材料“1932年……刚刚过去半年”可知,此事件是指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故选择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