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人教版数学教案 三角形的外角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外角》教学教案
《三角形的外角》精品教案课题11.2.2与三角形有关的外角单元第十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角形的外角;(2)探索并理解三角形外角定理及其推论的推导。
(3)会用三角形外角定理及其推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师生共同活动,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同他人。
重点三角形外角定理及其推论的推导。
难点三角形外角定理及其推论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如图,△ABC的三个内角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
【过渡】若延长BC至D,则∠ACD是什么角?这个角与△ABC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学生自己查阅课本得出∠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课本,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课1.三角形外角的概念【过渡】观察上图说出三角形ABC的一个外角。
例如∠ACD。
【过渡】大家可以总结一下如何定义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外角概念: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的反向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学生观察上图说出除了∠ACD还有哪些是三角形的外角,学生思考讨论如何给三角形的外角一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深刻的记住本节课的内容。
【过渡】在三角形的外角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明白这几个名词。
【过渡】现在请大家将一个三角形的全部外角都画出来,并思考一下:三角形的外角有几个?每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共有6个外角。
【过渡】知道了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计算三角形的外角呢?三角形的外角有哪些特征呢?(2)三角形外角的特征课件展示三角形ABC的外角每个外角与相邻的内角是邻补角。
每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但这两个是对顶角。
2.三角形外角和定理【过渡】我们了解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那么如何计算三角形的外角和呢?三角形的一个外与它相邻的内角内角之间是什么关系?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个准确的定义。
三角形的外角数学教案及反思
三角形外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1 2 3
建筑设计中角度测量
在建筑设计中,利用三角形外角可以帮助测量建 筑物的角度,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航海与航空导航
在航海和航空领域,通过观测两个目标点与观测 点构成的三角形外角,可以确定目标点的方位和 距离,实现导航定位。
地理学中的方位角计算
在地理学中,利用三角形外角可以计算两点之间 的方位角,进而确定地理位置和方向。
度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提高 ,比如对知识点的讲解不够深入、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充分等。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 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04
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Chapter
课堂小测成绩分析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
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
多媒体资源
PPT课件、几何画板软件等。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01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有时我的讲解过于详细,导致学生 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练习;有时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 一些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我会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 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意见,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
教学方法反思
本次教学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 加强,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03
改进方向
在后续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和性质。同时,应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
问题和意见,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课时《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
《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黄永光,来自江西省上高中学。
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就《三角形的外角》一课向各位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外角》是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七章第2节第二课时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我将分五个方面来完成我的说课,并将教学评价与反思渗透其中。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主要内容是:与外角有关的计算。
它是三角形知识的延伸部分,在以后学习与角有关的计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今后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有关图形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外角和及其说理。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合包角的解剖,感受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和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关系。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前序曲《找朋友》及自编诗《说外角》的欣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三角形内外角的特点编成赠言给学生欣赏,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力争上游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①、由于三角形的外角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新课程中又特别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活动,探索、发现、归纳出三角形外角的特征及应用。
②、课程标准中强调:既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习惯和能力,而后者是初中学生(尤其初一学生)所不足或缺乏的,因此,学生探索出的外角特征的说理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③关键:充分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拓展,引申出有关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
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的欲望。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三、教法分析1、本节课我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我采用这种教学法的原因是: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而且我觉得有时过程比结论更重要。
三角形的外角教案
《三角形的外角》教案
曹风海
课题:三角形的外角
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学习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外角和定理,结合实例,在实际背景中理解
图形的性质,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外角和定理,经历探索图形的过程。
2、知识目标: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外角和定理及其说理。
通过足球中的数学问题的解析,会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和外角和定理解题和简单说理
3、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猜想、归纳、推理的活动过程;通过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证实结论,从而通晓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
通过合作研究三角形的内、外角之间的关系及钉子板上的五角星游戏,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4、创新性目标:在体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前序曲《生命之杯》及短片《小罗的射门集锦》欣赏,
增强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课堂中的激情气氛。
运用三角形内外角知识与足球比赛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团队协作、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三角形外角性质及外角和定理的探索。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问题。
学法选择: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三角尺、钉子板
2014.4.22。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外角》精品教案
11.2.2 三角形的外角【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2.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三个重要定理.【过程与方法】先通过画图学习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再用上一节学过的证明技术证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再由上面的结论直接推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通过对教材例2的学习,引导学生得出一个重要定理:三角形外角的和等于360°.【情感态度】经历由已知定理推出新定理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推陈出新”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外角定义及性质.【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有关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画一个三角形,延长三角形的一边,就得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请根据图形探究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问题2 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有怎样的关系?你能发现并证明吗?问题3 如图,∠BAE,∠CBF,∠ACD是△ABC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教学说明】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成果,对问题2要求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再写出证明过程.这里要重点指导,必要时板书示范.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 1.一个三角形有几个外角?2.三角形的外角有哪些性质.【归纳结论】1.定义: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2.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它们是对顶角.为了方便,在每一个顶点处只取一个外角,所以一个三角形共有三个外角.3.三个重要定理(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注意:这里的不相邻三个字特别重要,不可缺少).(3)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四个图形中,能判断∠1>∠2的是()2.如图,∠AOB的两边OA,OB均为平面反光镜,∠AOB=35°,在OB上有一点E,从E点射出一束光线经OA上的点D反射后,反射光线DC恰好与OB平行,则∠DEB的度数是()A.35°B.70°C.110°D.120°3.如图,∠1,∠2,∠3是△ABC的三个外角,∠1∶∠2∶∠3=2∶3∶4,求∠1,∠2,∠3的度数.4.五角星ABCDE中,∠A+∠B+∠C+∠D+∠E等于多少度.5.如图,证明∠1>∠A.6.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3)当动点P在第③部分时,全面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P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证明.【教学说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讲解.【答案】1~5略.6.解:(1)解法一:如图(甲),延长BP交直线AC于点E.∵AC∥BD,∴∠PEA=∠PBD,∵∠APB=∠PAE+∠PEA,∴∠APB=∠PAC+∠PBD.解法二:如图(乙),过点P作FP∥AC,∴∠PAC=∠APF.∵AC∥BD,∴FP∥BD.∴∠FPB=∠PBD.∴∠APB=∠APF+∠FPB=∠PAC+∠PBD.解法三:如图(丙),∵AC∥BD,∴∠CAB+∠ABD=180°.即∠PAC+∠PAB+∠PBA+∠PBD=180°.又∠APB+∠PBA+∠PAB=180°,∴∠APB=∠PAC+∠PBD.(2)不成立.(3)(a)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右侧时,结论是∠PBD=∠PAC+∠APB.(b)当动点P在射线BA上时,结论是∠PBD=∠PAC+∠APB.或∠PAC=∠PBD+∠APB或∠APB=0°,∠PAC=∠PBD(任写一个即可).(c)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左侧时,结论是∠PAC=∠APB+∠PBD.选择(a)证明:如图(丁),连接PA,连接PB交于AC于M.∵AC∥BD,∴∠PMC=∠PBD.又∵∠PMC=∠PAM+∠APM,∴∠PBD=∠PAC+∠APB.选择(b)证明:如图(戊),∵点P在射线BA上,∴∠APB=0°.∵AC∥BD,∴∠PBD=∠PAC.∴∠PBD=∠PAC+∠APB或∠PAC=∠PBD+∠APB或∠APB=0°,∠PAC=∠PBD.选择(c)证明:如图(巳),连接PA,连接PB交AC于F∵AC∥BD,∴∠PFA=∠PBD.∵∠PAC=∠APF+∠PFA,∴∠PAC=∠APB+∠PBD.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两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1.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教学应突出学生主体性原则,即通过探究学习,指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得到结果,再让学生相互交流,或上台展示自己的发现,或表述个人的体验,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后,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外角》优质教案
11.2.2 三角形的外角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如图,把△ABC的一边BC延长,得到∠ACD,像这样,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是三角形的什么角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三角形的外角.2.学习目标:(1)能准确地判断一个三角形的外角.(2)能叙述和证明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3)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学习重、难点:重点: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其应用.难点: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证明.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14页到第15页例4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 5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看课本,将你认为是重点的概念、结论做上记号.注意三角形外角的特征,记住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并尝试证明;同学们也可以结合下面的自学提纲进行学习.(4)自学参考提纲:活动1:①记一记:三角形的外角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②画一画: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画出这个三角形的所有外角.③想一想:三角形的外角有几个?6个.每个顶点处有2个外角,且它们是对顶角.活动2:①完成教材第15页“思考”内容.②填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③证明上述结论.已知:△ABC.求证:∠ACD=∠A+∠B.证明:∵∠A+∠B+∠ACB=180°,∠ACB+∠ACD=180°,∴∠ACD=∠A+∠B.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本节内容与老教材比,减少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等定理;“三角形的外角和360°”只通过例4来引出,没有单独拿出来.在定理中只涉及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这个推论.虽说内容减少了,但是推论的证明过程仍然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应重点关注,掌握学习情况.②差异指导:引导学有困难的学生,分析推理中的关键字眼,利用平行线的原理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从而完成定理的证明.(2)生助生:相互交流外角性质证明的方法和步骤.4.强化:(1)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2)如图1,一个三角形有6个外角. 每个顶点处有2个外角,这两个外角是对顶角.(3)如图2,△ABC中,∠A=80°,∠B=40°,∠ACD是△ABC的一个外角,则∠ACD=120°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自学教材第15页例4.(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要求:结合图形体会解答过程每一步的依据.(4)自学参考提纲:①做一做: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如右图,∠BAE、∠CBF、∠ACD是△ABC不同的三个外角,则它们的和是多少?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BAE=∠2+∠3,∠CBF=∠1+∠3,∠ACD=∠1+∠2.所以:∠BAE+∠CBF+∠ACD=2(∠1+∠2+∠3).由∠1+∠2+∠3=180°,得∠BAE+∠CBF+∠ACD=2×180°=360°.②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③如果运用邻补角的意义,那么你怎样证明这个结论呢?∵∠1+∠BAE=180°,∠2+∠CBF=180°,∠3+∠ACD=180°,∴∠1+∠2+∠3+∠BAE+∠CBF+∠ACD=540°,又∵∠1+∠2+∠3=180°,∴∠BAE+∠CBF+∠ACD=360°.即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参考提纲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完成提纲情况.②差异指导:让学生独立完成例题,看谁的方法最多.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予以启发指导.(2)生助生:学生相互交流帮助学习中的问题.4.强化:(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2)教材第15页到第16页“练习”.图(1):∠1=40°,∠2=140°;图(2):∠1=110°,∠2=70°;图(3):∠1=50°,∠2=140°;图(4):∠1=55°,∠2=70°;图(5):∠1=80°,∠2=40°;图(6):∠1=60°,∠2=30°.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学生代表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应突出学生主体性原则,即通过探究学习,指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得到结果,再让学生相互交流,或上台展示自己的发现,或表述个人的体验,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一、基础巩固(每题10分,共50分)1.如图,∠1=110°.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2.如图,AB∥CD,∠A=40°,∠D=45°,则∠1=85°.3.如图,已知∠1=100°,∠2=140°,那么∠3=120°.4.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等于(C)A.50°B.30°C.20°D.15°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已知AC∥ED,∠C=26°,∠CBE=37°,则∠BED的度数是(A)A.63°B.83°C.73°D.53°二、综合应用(第6题10分,第7题20分,共30分)6.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2∶3∶4,则它的最大内角度数为(C)A.90°B.110°C.100°D.120°7.如图,AB∥CD, ∠A=45°, ∠C=∠E,求∠C.解:∵AB∥CD,∴∠A=∠DOE又∠DOE=∠C+∠E,∠C=∠E,∴∠C=12∠DOE=12∠A=22.5°.三、拓展延伸(20分)8.如图,是一个五角星,求∠A+∠B+∠C+∠D+∠E的度数.解:∵∠AFG=∠B+∠D,∠AGF=∠C+∠E,∠A+∠AFG+∠AGF=180°,∴∠A+∠B+∠C+∠D+∠E=180°.学习小提示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明白什么道理?时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一张就不会再回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11.2.2三角形的外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课方案设计:11.2.2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外角》教课方案教课内容剖析知识与技术认识三角形外角的观点,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两个性质,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计算角的度数。
教课目的数学思虑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发现三角形外角的两个性质,并试试用数学符号推导获得结论。
感情态度与价值领会在实践中研究数学知识,怎样做数学活动,感观认观识数学定理。
要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难点在复杂图形背景中找到三角形外角及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教意图复习和引入三角形内角,内角和,外角定义。
学研究与概括学生活动,在实践研究中获得知识,初步感觉推理,使学生有效参加教课从探究中概括结论,培育概括知识的能力。
基础练习迁徙、运用、拓展知识,使知识内化,让各种学生都学有所用流例题解说学生领会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运用。
拓展练习提升部分学生的新知应用能力。
程总结总结知识与方法,浸透数学化归思想方法。
作业课后复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课方案设计:11.2.2 三角形的外角教课内容师生活动设计企图媒体使用从复习中创建情境:学生回想及自学,先学后教,动画1、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内角和是多少?而后回答,老师指为本节课内演示2、三角形外角的定义?正。
容作好知识第三3、三角形一个外角有几个相邻的内角与几个不相邻铺垫,同时个问的外角?也为利用拼题。
图持续研究三角形外角性质供给基础。
研究与概括:学生先经过裁剪和经过学生的用动1、以下列图,实验:(1)∠ ACD与∠ A+∠B 有什么关拼比发现∠ ACD=∠操作,与交画演系?(2)∠ACD与∠ A、∠B 的大小关系?请用数学A+∠B;∠ ACD>∠ A、流,使学生示探符号表示出你的研究结论。
∠ACD>∠B. 教师感觉到不一样究三再指引学生从感性三角形的外角形认识到理性研究,角仍有∠外角要让学生充足发挥ACD=∠A+∠的过自己的能力,去探B;∠ACD>∠程。
究三角形的外角具A、∠ACD>∠备的特别的性质, B. 这些关而后用数学符号表系。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2.2三角形外角》优秀教学案例
在学生对三角形外角有了初步认识后,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三角形的外角与相邻的内角有什么关系?”,“如何证明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如何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问题。通过问题导向,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发现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2.2三角形外角》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2.2三角形外角》。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内角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而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和性质是三角形内角的自然延伸,是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三角形外角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外角与相邻内角的关系,以及三角形外角在几何证明和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知
我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和性质。我解释道:“三角形的外角是指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到达三角形的外部的一个角。它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而且外角大于不相邻的内角。”我通过展示一些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外角的性质。
(三)学生小组讨论
我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我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两个内角的大小,如何求出第三个内角的大小?”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运用外角性质进行解答。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2.通过对三角形外角的探究,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本篇说课稿将围绕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中的《三角形的外角》这一章节展开讲解。
该章节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角形的外角相关概念和性质。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掌握外角的概念,理解外角与内角的关系;•掌握判断一个角是外角的方法和条件;•能够应用外角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重点•理解外角与内角的关系;•掌握判断一个角是外角的方法和条件。
1.4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外角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分析2.1 知识点概述三角形的外角是指与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相对应的角,本节课将通过引入外角概念,让学生了解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并掌握判断一个角是外角的方法和条件。
2.2 教学内容解析2.2.1 外角的概念外角是指与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相对应的角。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索外角概念。
2.2.2 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外角与内角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通过展示示意图,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推理,让学生发现外角与内角之和为180度的规律。
2.2.3 判断一个角是外角的方法和条件根据外角的定义和特性,给出判断一个角是外角的方法和条件。
通过示例演练和练习题让学生反复巩固掌握。
2.3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包括导入法、讨论法、示例演练法和练习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安排3.1 活动一:导入外角概念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外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预热课堂气氛。
3.2 活动二:发现外角与内角的关系讲解外角与内角关系的定义和性质,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外角与内角之和为180度的规律。
3.3 活动三:判断一个角是外角的方法和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判断一个角是外角的方法和条件,通过实例演练和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三角形的外角》
《11.2.2三角形的外角》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外角概念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初步学会数学说理。
2.通过实际的操作、度量、探索、归纳,直观确认三角形外角的三个特征: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2.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并应用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及应用;2.探索“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情境引入——探索新知——课堂练习——课堂反思与小结第一环节:情境引入活动内容: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用到了把△ABC的一边BC延长得到∠ACD,这个角叫做什么角呢?下面我们就给这种角命名,并且来研究它的性质.第二环节:探索新知活动内容:①三角形的外角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结合图形指明外角的特征有三:(1)顶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2)一条边是三角形的一边.(3)另一条边是三角形某条边的延长线.②两个推论及其应用由学生探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问题1:找出图形中∠1与∠2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并判断哪个角是三角形的外角。
12由学生归纳得出:推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问题2(1)∠ACD是△ABC的一个外角,它与图中的其它角有什么关系?能证明你的结论吗?(2)∠ACD大于∠ACB吗?为什么?(3)∠ACD=∠B+∠ACB吗?为什么?例1、已知∠B=50°,∠CFD=80°,∠D=20°求:∠A的度数。
例2、(1)∠AED 是____的外角 ∠ACD 是____的外角(2)∠AED =____+____ ∠ACD =____+____(3)∠AED >______ ∠ACD >______ (4)∠AFD 是 的外角(5)∠AFD =____+____(6)∠AFD >______(7)∠AFD =____+____+____例3、回答下列问题:(与上一题作对比,聪明的你有什么发现?)(1)求证:∠AFD=∠B+∠BAF+∠BDF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三角形的外角教案
《三角形的外角》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2.利用学过的定理论证这些性质.3.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二)方法与过程经历探索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过程,让学生感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学习方法,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主动探究的成功和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2、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并应用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1、理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及应用2、应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一些综合的实际问题。
3、探索“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4、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时能准确地表达推理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PPT、三角板、白纸四、教学过设计(一)复习导入1、三角形ABC的内角分别是什么?现在延长另一条边,形成了新的角,这个角叫什么角呢?(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请拿出一张纸,画一个△ABC ,你能画出它的所有外角来吗?请动手试一试.同时想一想△ABC的外角共有几个呢?(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学生黑板展示,并帮助其补充完整)(二)新知探究如图1,△ABC 中,△A =70°,△B =60°,△ACD 是△ABC 的一个外角,能由△A ,△B 求出△ACD吗?试猜想∠ACD 与∠A ,∠B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是否都有这种关系?(试结合图1写出证明过程.)证明:一般地,有下面的结论: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 (三)简单应用1.直接根据图示填空:(1)∠α= (2)∠α= (3)∠α=(1) (2) (3)2. 如图所示,△BAF,△CBD,△ACE 是△ABC 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你还有其他的解法吗?试一试,然后给你的小组成员展示一下α38°62°150°α20°α°30°25°归纳: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_______.(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 (四)应用新知1.如图,∠A=34°,∠B=45°,∠C=36°,求∠DFE的度数.(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能力提升:1.如图,在△ABC中,BP平分△ABC,CP平分△ACD,求证:△A=2△BPC.。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外角》精品教案
例 如图,∠BAE,∠CBF,∠ACD 是△ABC
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
E
A
1
B2 F
3
CD
解法一:
∵ ∠BAE =∠2 +∠3,
∠CBF =∠1 +∠3,
E
∠ACD =∠1 +∠2,
A
∴ ∠BAE +∠CBF +∠ACD
1
= (∠2 +∠3)+(∠1 +∠3)
+ (∠1 +∠2)
B2
= 2(∠1 +∠2 +∠3). F
(1)
1 60°
(2)
60°
30°
35°
1
1
(3)
(4)
15°
45°
50°
30° 1
图中∠1的度数依次为:90°,85°, 95°,45°.
练习3 如图,一个三角形有___6___个外角. 每个顶点处有___2___个外角,这两个外角是 ___对__顶__角_____.
知识点3 运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解:
A
(1)∠ADC =∠B +∠BAD = 2∠B
∠B = 40°
(2)∠C+ ∠B+ ∠BAC =180°
∠C = 180°-70°-40°
= 70°
B
D
C
练习5 如图,说出图形中∠1 和∠2 的度数:
80°
60°
2 1
(1)
∠1 = 40° ∠2 = 140°
2 30° 1 40°
(2)
∠1 = 110° ∠2 = 70°
2
3
CD
《三角形的外角》教案
(三角形的外角)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外角概念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初步学会数学说理。
2、数学思考:能剪剪拼拼,动手操作,探究发觉有关结论。
3、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学习等活动经历得出三角形的外角概念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学会运用简单的说理来计算三角形相关的角。
4、感情与态度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体会探究过程,学会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主动探究、勇于发觉,敢于实践及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角形的外角及其性质难点: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时能精确地表达推理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材分析:教材由学生已经熟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引入,然后探究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在呈现方法上改变了以往“结论—例题—练习〞的陈述模式,而是采纳“问题—探究—发觉〞的研究模式,并采纳了拼图和数学说理两种方法,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剪剪拼拼,动手操作,探究发觉有关结论,另一方面又加以简单的数学说理,使学生初步体会,要得到一个数学结论,可以采纳观察实验的方法,还可以采纳数学推导说理的方法,观察实验只能给我们带来一个直观形象的数学结论,而推导说理才能使我们确信这一数学结论是否正确,当然对于这一点的认识还有待于以后学习。
四、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保亭县第二中学位于保亭县城内,是一所一般中学,历届学生都由重点中学录取后,剩余的成绩低下的学生就由我们学校录取,因此,大局部学生的根底比拟差,缺少自学能力,不过,上个学期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以及新意识的培养。
其它,七年级学生都有好胜、好强的特点,现在班级中,已有一局部学生初步形成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气氛。
五、教学打算:学生:三角尺、铅画纸、小剪刀教师:多媒体六、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2.2三角形的外角》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2.2三角形的外角》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2.2三角形的外角》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通过学习三角形的外角,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结构特征,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四边形的性质等基础知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推理的能力。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应用外角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掌握外角的性质。
2.学会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和性质。
2.如何利用三角形的外角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推理,从而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图片。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3.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自行车轮子、自行车转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自行车在转弯时不会碰到障碍物?从而引出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外角的特点。
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外角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外角还有哪些应用场景?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和利用外角?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外角》教案
三角形的外角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外角;2、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3.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4.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重点难点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外角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投影1〕如图,△ABC的三个内角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是∠A、∠B、∠C,它们的和是1800。
若延长BC至D,则∠ACD是什么角?这个角与△ABC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二、三角形外角的概念∠ACD叫做△ABC的外角。
也就是,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想一想,三角形的外角共有几个?共有六个。
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容易知道,三角形的外角∠ACD 与相邻的内角∠ACB 是邻补角,那与另外两个角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投影2〕如图,这是我们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画的辅助线,你能就此图说明∠ACD 与∠A 、 ∠B 的关系吗?∵C E ∥AB , ∴∠A=∠1,∠B=∠2又∠ACD=∠1+∠2∴∠ACD=∠A+∠B你能用文字语言叙述这个结论吗?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由加数与和的关系你还能知道什么?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即 ,。
四、例题〔投影3〕例 如图,∠1、∠2、∠3是三角形ABC 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分析:∠1与∠BAC 、∠2与∠ABC 、∠3与∠ACB 有什么关系?∠BAC 、ABC 、∠ACB 有什么关系?A ACD ∠>∠B ACD ∠>∠三角形外角的和等于3600。
五、课堂练习课本15頁练习;六、课堂小结1、什么是三角形外角?2、三角形的外角有哪些性质?七、作业:课本12頁5、6;。
三角形的外角教案人教版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三角形的外角”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理解三角形外角的定义,掌握外角与相邻内角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外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逻辑推理:通过探究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能够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2.空间想象: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使其能够直观地理解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和性质。
此外,在课堂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运用外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够熟练。为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我计划设计更多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同时,我会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培养他们的几何直观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最后,在课后拓展应用环节,虽然我布置了适量的课后作业,但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如何查找和利用拓展资源还不够了解。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我计划为学生提供一份详细的拓展资源清单,并指导他们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和思考。同时,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反思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他们的自我提升。
6.外角的证明和实际应用
-外角的证明:在几何证明中,外角定理是一个常用的定理,可以用来证明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度的关系。
-外角的实际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外角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建筑设计、道路规划、摄影等,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外角
一.学习
1.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注意:(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就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邻补角。
如图1,∠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2)一个三角形有六个外角,其中有三个与另外三个相等。
如图2。
2.如图1,在△ABC中,∠A=70°,∠B=60°,求∠ACD。
并指出∠ACD与∠A、∠B的关系。
3.如图3,∠ABD是△ABC的一个外角,判断∠ABD与∠A、∠C的关系。
解:∵∠A+∠C+∠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C =180°-∠ABC (等式性质)
∵∠ABD+∠ABC=180°(平角定义)
∴∠ABD =180°-∠ABC (等式性质)
∴∠ABD=∠A+∠C (等量代换)
4.外角的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如图2,∠1=∠8+∠9,∠1>∠8,∠1>∠9。
再举例说明。
二.例题
如图4,在△ABC中,AD⊥BC,AE平分∠BAC,∠B=80°,∠C=46°。
你会求∠DAE的度数吗?
三角形的外角
1.若三角形的外角中有一个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是_钝角_三角形.
2.△ABC中,若∠C-∠B=∠A,则△ABC的外角中最小的角是直角_(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3.如图1,x=_60__.
(1) (2) (3)
4.如图2,△ABC中,点D在BC的延长线上,点F是AB边上一点,延长CA到E,连EF,则∠1,∠2,∠3的大小关系是∠1>∠2>∠3_.
5.如图3,在△ABC中,AE是角平分线,且∠B=52°,∠C=78°,求∠AEB的度数.(103°)
6.如图,在△ABC中,∠A=60°,BD、CE分别是AC、AB上的高,H是BD、•CE的交点,求∠BHC的度数.(120°)
7.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D应分别是30°和20°,李叔叔量得∠BCD=142°,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道理吗?
9.(1)如图(1),求出∠A+∠B+∠C+∠D+∠E+∠F的度数;(360°)
(2)如图(2),求出∠A+∠B+∠C+∠D+∠E+∠F的度数.(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