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调研报告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交流研讨材料
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交流研讨材料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关乎国家治理的方向和效果。
在现代社会,政绩评价成为政府及政治人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政绩观偏离了其本质,过于侧重表面的数量指标,忽视了政策实施的深度和广度。
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成为了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政绩观的定义。
政绩观是对政府和政治人物在治理过程中所取得成绩的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
它应该是全面的、客观的,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全局的思考。
正确的政绩观应该着眼于公共利益,注重政策的可持续性和长远影响,而非片面追求短期利益。
二、深度和广度:政绩评价的双向观察在评价政绩时,我们应该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进行观察。
深度观察强调政策的质量和效果,广度观察则关注政策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
只有综合考量这两个维度,才能全面评估政绩,并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结论。
1. 深度观察:政策的质量和效果深度观察政策的质量和效果,需要从政策设计、实施和成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政策设计要合理且符合实际需求,政策实施要有效且责任到位,政策成果要可量化且可持续。
只有这样,政策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为社会带来长期的利益。
2. 广度观察:政策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广度观察政策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需要考虑政策的社会效益和公众认可度。
政策应该面向全社会,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政策还应该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才能真正实现效果。
三、政绩观的问题和挑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政绩观偏离正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源于政绩观的片面性和短期主义。
政绩观的片面性导致了过度追求数量指标,忽视了政策实施的质量和长远影响。
而短期主义则使得政策关注的焦点局限在即时成果,忽略了政策的可持续性和长期利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宣传教育:加强政绩观的宣传教育,使人们了解正确的政绩观的内涵和价值。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研讨材料(完整版)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研讨材料(完整版)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机构中,政绩都是评价一个官员绩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对政绩的认识和评判往往存在着偏差和误解,导致一些官员为了迎合政绩观念而采取一些不当的手段,损害了公信力和社会的利益。
因此,我们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更好地服务人民,推动社会进步。
首先,正确的政绩观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而不是以个人的政绩为追求目标。
政府官员的首要职责是为人民服务,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过分追求政绩而忽视了人民的实际需求,只会导致政绩虚假化、数字化。
因此,我们要强调政绩与人民的紧密联系,将人民的满意度、幸福感作为评判政绩的重要指标。
其次,政绩评价应该注重长远发展而非短期成果。
有些官员为了迎合上级的要求,可能会采取一些短期见效的措施,忽略了长远发展。
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隐患和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要强调政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注重长远规划和长效机制的建设,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正确的政绩观应该注重制度建设和责任担当。
政绩不仅仅是个人的光环,更应该是一种集体的成果。
政府官员应该注重建设健全的制度框架,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同时,官员们还应该担起责任,敢于承担失误和错误的后果,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接受人民监督。
只有这样,政绩才能真正体现集体的努力和智慧。
最后,正确的政绩观应该强调创新和改进。
政府官员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不断努力寻求更好的办法和解决方案。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勇于创新、敢于改变,官员们才能在工作中取得真正的成绩。
因此,我们要强调政绩与创新的紧密联系,鼓励官员们勇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推进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政府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摒弃浮夸和虚假的政绩观念,强调政绩与人民的利益、长远发展、制度建设和创新改进的关系。
只有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下,政府官员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为人民造福、推动社会进步。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政府工作中的重要方面。
政绩观是指政府官员对自己工作业绩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对政府官员的工作能力和态度具有重要影响。
正确的政绩观应当以服务民众、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追求实实在在的政绩,而不是形式主义的政绩。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政府官员存在着片面追求政绩、偏离服务宗旨、搞虚假宣传的问题,需要进行整改和规范。
一、存在的问题1.过分追求表面政绩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追求政绩,过分注重表面的政绩工作,而忽视了实际效果和社会效益。
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可能偏向于搞形式主义,追求政绩的数量和速度,而忽视了政绩的质量和深度。
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政府工作的功利化和虚假化,使得政绩失去了实际意义。
2.政绩观不正确一些政府官员的政绩观存在偏差,他们可能过分看重自身的政绩,而不注重对民众的服务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政绩观不仅可能使政府工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导致了政府官员对政绩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偏差,也可能使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紧张,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声誉。
3.宣传夸大政绩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政府官员可能会夸大自己的政绩,搞虚假宣传,以获取政绩的政治收益。
这种做法可能会误导公众,造成社会舆论的误解和不满,也可能对政府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损害。
二、整改措施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府官员应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即政绩应当是以服务民众、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追求实实在在的政绩,而不是形式主义的政绩。
政府官员应当摒弃功利化和虚假化的政绩观,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社会效益,培养务实的工作作风,促进政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加强政绩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政府官员的政绩评价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避免片面追求政绩的数量和速度,而忽视政绩的质量和深度。
政府官员应当注重对政绩的综合评价,避免片面追求政绩的短期成果,而忽视了政绩的长期效果和社会效益。
3.规范政府宣传的内容和方式政府宣传部门应当规范政府官员的政绩宣传内容和方式,避免夸大政绩、搞虚假宣传,以免误导公众,造成社会舆论的误解和不满。
基层纪委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
基层纪委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个研讨会上发表我的见解,讨论基层纪委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性和方法。
政绩观是指党员干部对自己工作成果的认识和评价标准。
在基层纪委工作中,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推动纪检工作的深入开展,发挥纪委的监督作用,维护党的纪律和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意味着要把党的纪律和中央的决策部署放在首位。
作为纪委干部,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在开展工作时,我们要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到基层纪委的具体工作中,切实履行好党内监督的职责。
只有坚守党的纪律,确保党的事业的顺利进行,才能算是真正的政绩。
其次,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意味着要以人民利益为导向。
基层纪委的职责是保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的政绩观应该以人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衡量标准。
我们要积极回应群众的诉求,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纪委的力量和温暖。
只有为人民办实事、解难题,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也才是真正的政绩。
此外,正确的政绩观意味着要把纪委工作的长远发展放在更高的位置。
纪委的工作是持久的、系统的,不能只追求一时的成绩,要注重长期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
我们要注重培养纪委的综合实力,提高纪委的监督能力和执纪能力。
只有做好长远的规划和战略布局,才能真正实现纪委工作的长远发展,才能为党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针对如何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我认为我们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加强理论学习。
要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深入理解党的政策,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只有对党的纪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正确树立政绩观。
其次,加强工作方法和技巧的学习。
基层纪委的工作涉及面广,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我们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更好地履行纪委的职责。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政府和领导干部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着政府的形象和形势的稳定。
然而,在现实中,还有一些地方存在着政绩观不正确的现象,甚至存在一些偏差。
本文将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进行探讨,旨在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推动政府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一、存在的问题1.功利性政绩观: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功利性政绩观,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和短期成绩,忽视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民众的根本利益。
这种功利性政绩观导致了政绩评价体系的扭曲,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工作效果。
2.重标新立:一些地方政府存在“重标新立”的现象,追求新的政绩目标,而忽视了原有的政绩,导致政绩目标的频繁变动和政绩积累的不足。
3.数量至上: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政绩观存在着数量至上的倾向,只追求数字化的政绩,而忽视政策的深度和广度,导致政绩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受到质疑。
4.急功近利:一些领导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只追求急功近利,忽视政策的长期效果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导致政绩观存在严重的功利倾向。
二、整改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政府和领导干部应加强正确的政绩观的理论学习,深刻认识政绩概念和内涵,提高政绩观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严格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客观的政绩评价体系,强调政绩观的客观性和长期性,充分体现政策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强调数量的政绩观。
3.加强政绩验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绩的验收和公开透明,建立健全的政绩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推动政绩观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4.强化长期规划:政府和领导干部应强化长期规划,坚持以民生为中心,深入开展全面发展规划,提高政绩观的长远性和科学性。
5.加强党内监督:加强党内监督,对政绩观不正确的党员干部进行及时纠正和教育,维护党的形象和政府的正常运转。
三、结语正确的政绩观是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关乎着政府的形象和形势的稳定。
然而,在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政绩观不正确的现象。
干部政绩观调研报告【最新】
干部政绩观调研报告【最新】干部政绩观调研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委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以贯之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全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其中,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议论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设领域,不断改革、探索、完善、创新,引领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和强化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取得了积极成效,全省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干部干事创业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有效调动起来、激发出来。
适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需要,我省在干部考评工作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经过历时一年的调研论证,于今年出台的《关于建立和完善设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的意见》,以及同时印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设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全面贯彻了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
该文件从酝酿到出台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品质,是改革创新精神在党的建设领域的生动实践。
文件一经出台,就引发了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都随即以大篇幅加以深度报道和评述。
这个考评体系的特征可以简明概括为“一、二、三、四”。
“一”是“节能减排一票否决”;“二”是考评对象限定为两个,即:各设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三”是在全国首次确立了“定量+定性+民意调查”三位一体的考评体系;四是考核指标体系包含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社会进步”四大类指标,经济指标不再“一枝独大”。
这个考评体系使得传统的考核范围和指标体系该增的增(增加了一系列关系可持续发展、民生和谐的考核指标),该减的减(考评对象减掉了省直单位、省属高校及设区市党政班子副职;且不再一年一考,而是安排在届中、届末进行,以强化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长期效应观念),更加务实、科学、合理,考评重点更突出。
自觉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情况汇报
自觉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情况汇报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自觉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情况汇报引言政绩观是指在政治实践中对政绩的认知、评价和追求的理念和态度。
树立正确政绩观,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调研报告
树立正确政绩观,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调研报告
树立正确政绩观,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政绩是衡量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然而,当前仍有一些干部存在着过于追求政绩,而忽视了事实的问题。
这种政绩观的不正确,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政府形象,甚至耽误我们工作的进度。
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真正把工作做好。
首先,政绩观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
不要为了追求个人荣誉和政绩而虚报成绩,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干部个人的职业发展,还可能带来班子和单位的信任危机。
因此,在工作中要客观公正地反映问题,及时汇报工作情况,用事实、数据来说明工作成果,做到真实、客观。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树立政府形象,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政绩。
其次,政绩观应该具有服务意识。
权力是公仆的利器,应用于为民服务,而不是贪腐升迁。
我们要坚守为民宗旨,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尽心尽力为群众解决问题。
同时,要充分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最后,政绩观应该与职业道德相一致。
作为干部,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注重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的提升。
要始终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为人民做出优异的业绩,做到心中有鬼、言行一致。
只有如此,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敬,成就辉煌的政绩。
总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干部的发展,对于政府的形象塑造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树立干部担当作为的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于开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专题研讨报告
关于开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专题研讨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进行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专题研讨报告。
政绩观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群众的满意度以及国家的发展。
然而,由于一些原因,一些干部在政绩观上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
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相关的研讨,以期引导干部们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政绩观的内涵。
政绩观是指对政绩的认识、评价和追求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正确的政绩观应该是服务群众、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真抓实干、注重全面发展的观念。
政绩观应该关注群众的需求,倾听群众的意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只关注表面的成绩和数据。
政绩观应该尊重法律和规定,不追求形式主义和短期的利益,真正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政绩观应该坚持科学决策,重视数据和证据的支持,避免主观臆断和盲目决策。
政绩观应该强调实干,不忽悠、不偷懒、不搞形象工程,真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政绩观应该注意全面发展,不仅注重经济发展,还要关注社会和环境的发展,追求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找出导致干部形成不正确政绩观的原因。
首先,一些干部在发展经济、完成任务的压力下,追求短期的成绩和数据,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其次,一些干部对政绩观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正确认识和理解。
再次,一些干部存在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心态,只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忽视了群众的利益。
最后,一些干部存在权力腐败、独断专行的问题,导致政绩观不正确。
最后,我们应该提出改进政绩观的措施和建议。
首先,要加强干部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绩观意识和水平。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政绩观的内涵、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态度等。
培训形式可以采用讲座、研讨会等。
其次,要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通过定期的评估和调研,发现和纠正政绩观不正确的问题。
第三,要加强对干部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通过表彰和奖励的方式来激励他们工作。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过分注重表面政绩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政绩观存在较大问题,过分追求表面政绩,只注重短期成效,忽视长期发展和民生需求,导致工作成果脱离实际、不可持续,甚至出现政绩造假、数字膨胀的情况。
2.偏离服务民生宗旨有些领导干部和基层公务人员在工作中偏离了服务民生的宗旨,只顾迎合上级部门的政策导向、追求政绩,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缺乏真正为民办事的意识和行动。
3.落实政策不到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政策的实施不够到位,导致一些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难以落地和见效,对政策的推进和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政绩评价存在很大的盲区和漏洞。
4.缺乏长远规划和目标部分地方和单位在工作中缺乏长远规划和目标的指引,只追求眼前的政绩,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利益,导致工作成果的可持续性和综合效益不足。
二、整改措施1.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要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短期政绩,更要突出长期绩效和社会效益,注重量化和质化相结合,实行责任落实、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政绩评价体系。
2.提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最终的政绩目标,推动领导干部履行好“为民”宗旨。
3.加强政策执行和监督管理要严格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加强政策执行和监督管理,建立政策执行督查制度,细化政策目标、责任、措施和考核标准,确保政策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4.推进长远规划和目标导向要引导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长远规划和目标导向,明确各项政策措施的长期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从现在的短期政绩导向,向长期绩效目标转变,引导和激励各级政府和干部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政绩考核。
总之,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解决好政绩观方面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共同努力,完善政绩考核制度,提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加强政策执行和监督管理,推进长远规划和目标导向,使政绩观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有力推动器。
干部政绩观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干部政绩观状况的调查与思考2023-11-12CATALOGUE 目录•引言•干部政绩观现状调查结果•政绩观影响因素分析•改进干部政绩观的思考与建议•结论与展望引言01政绩观是指干部对于工作成果和贡献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定义正确的政绩观能够引导干部以人民利益为重,关注长远发展和社会福祉,推动工作落实和进步。
重要性政绩观的定义与重要性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干部的政绩观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干部政绩观的正确树立。
背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政绩观逐渐受到重视,但一些干部在追求政绩过程中出现偏差,需要进行调查和思考。
调查目的与背景范围调查覆盖各级干部,包括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机构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的干部。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调查范围与方法干部政绩观现状调查结果02大多数干部能够明确政绩观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
认知明确认知深入认知偏差部分干部对政绩观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能够关联实际工作。
少数干部对政绩观存在认知偏差,过于追求短期效益和个人利益。
03政绩观整体认知情况0201多数干部认为政绩应注重实际效果,而非形式主义。
追求实效很多干部强调政绩应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注重民生改善。
群众导向一些干部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注重潜在政绩和可持续发展。
长远眼光对政绩观的积极态度•短期行为:部分干部过于追求短期政绩,忽视长远发展和潜在政绩。
•形式主义: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政绩考核重形式轻内容。
•偏离群众需求:少数干部在追求政绩过程中,忽视群众实际需求,导致政绩与群众利益脱节。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政绩观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注重实效、群众导向和长远发展。
同时,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减少形式主义倾向,确保政绩考核能够真实反映干部的工作实绩。
存在的政绩观问题与挑战政绩观影响因素分析03教育背景受过良好教育的干部往往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政绩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增长等单一指标。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正确的政绩观在政治体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绩观是指政府官员和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于政绩的认识、评价和追求。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然而,当前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重视政绩而忽视民生当前一些政府官员存在重视政绩而忽视民生的问题,他们追求的是表面上的政绩和荣誉,而忽视了民众的实际利益。
这种盲目追求政绩的做法容易导致政府的工作重心偏离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初衷,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困难和疾苦。
2.喜欢搞形式主义一些官员在推进政绩工作时,更喜欢搞形式主义,注重政绩工作的表面功夫,而忽视了内在的内容和实效。
这种做法易使政绩工作流于形式化、程序化,空有一套套热闹的仪式和形式,却缺乏实质性成果,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3.出现“哗众取宠”现象一些官员为了追逐政绩而采取哗众取宠的行为,针对民众的口味和情感进行表演和煽动,以此来迅速积累政绩和声望。
这种作秀式的政绩表现方式,容易让政府的形象偏离了务实、踏实的形象,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4.形式化指标评价在政绩考核方面,一些政府部门存在形式化指标评价的问题。
他们只看重政绩工作的表面指标,而忽略了政绩工作的实质性内容和影响。
这种形式化的指标评价方式,使得政绩工作的评价体系变得僵化和钝化,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政府官员在工作中的真实表现。
5.缺乏长远考量一些政府官员在追求政绩时,缺乏长远考量,只顾眼前的短期成绩和表面光鲜,而忽视了政绩工作的长远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短视的做法容易导致部门和地区在追求政绩过程中忽略长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容易陷入急功近利的急躁情绪中。
二、整改措施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和推进正确的政绩观,强调政绩应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而非为了追求个人荣誉和虚有其表的表演。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当前各级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如政绩观功利化、拔高、官本位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效果。
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1.政绩观功利化一些政府官员在工作中追求短期的成绩和利益,忽视了长期的发展和民生改善。
在项目建设和政策制定中,他们往往只看重眼前的政绩,而忽略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长远利益。
2.政绩观拔高在政绩观忽视长远利益的同时,一些政府官员也存在着追求政绩、夸大政绩的问题。
他们不择手段地追求政绩,有意无意地夸大自己的政绩,以获取更多的赞誉和利益。
3.政绩观官本位一些政府官员对政绩观的理解存在偏差,他们以个人利益和政绩为中心,而忽视了人民的利益和整体发展。
这种官本位的政绩观在治理中往往导致政策和决策的偏向性。
二、整改措施1.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关键在于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人民的长期利益,不仅仅关注短期的政绩。
2.建立多元化的政绩评价体系政绩观功利化、拔高、官本位的问题根源在于单一化的政绩评价体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政绩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到政府工作的多方面成果和效果,避免政绩观的片面性。
3.强化政府官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政府官员的政绩观问题往往与职业道德的缺失有关。
因此,需要在干部教育和培训中,加强对政府官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秉公而立、廉洁自律。
4.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法治的制约和引导下,政府官员才能够真正以法律为准绳,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5.在政绩观教育中注重实践政绩观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注重实践。
调研报告: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所谓政绩观,就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包括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
笔者就以上问题在国内某知名公务员论坛进行问卷调查,分别按比例选取中部和东部乡镇和县直机关科级及以下公务员,共发放电子调查问卷197份,收回有效问卷165份,结合问卷结果和工作实际进行一些分析思考。
一、当前基层干部政绩观偏差的主要表现形式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在对待“基层干部政绩观是否存在偏差”的问题上,23. 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普遍存在偏差”,52.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存在,但不严重”,13.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不存在”,还有10.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不好说”。
据调查分析,基层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避“实”就“虚”,热衷于表面文章。
当下,基层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主要在于太过热衷时间短、见效快、形象好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对于一些不易凸显亮点、不在考核范围内的基础性工作能拖就拖。
此次问卷调研中,认为干部“热衷政绩工程”、“喜欢玩数字游戏,弄虚作假”、“只顾领导满意,不顾群众满意”分别占49.1%、39.4%、68.5%。
二是重“当前”轻“长远”,追求短期效应。
94.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基层干部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有51.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干部“习惯做表面文章”,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为了短期内出成果,盲目上项目、抓工程,寅吃卯粮、涸泽而渔。
一些论坛网友反映,在城镇建设方面,一些地区实行剥皮式开发,沿路能卖的卖光、能盖的盖满,即使违章用地也在所不惜;在农业发展方面,盲目搞连片开发,热衷于搞观摩点、造盆景,大肆举债,往往造成“前任风光、后任遭殃”的局面。
(弘利教育)三是重“个人”轻“集体”,醉心自我设计。
在对“基层干部追求政绩,主要动力是什么”的问题调查中,49.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要“谋求个人职务晋升”,58.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要“得到上级领导重视和肯定”,35.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要“实现个人价值”,只有25.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追求政绩是要“为人民用好权、谋好福祉”。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题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引言政绩观,是指对于政府官员在担任职务期间所取得的成绩的评价标准和观念。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效能、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政府官员的政绩观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因此,研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形成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性1.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推动政务公开具有重要意义。
政务公开是当代政府服务理念的体现,只有官员们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将政务公开落到实处。
2.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官员更应该以社会效益为目标,注重政策效果和社会评价,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能。
3.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助于构建廉洁政府和反腐败机制。
如果政府官员过分追求表面功效而忽视内在问题,必将令社会治理面临困境,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三、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几点建议1. 官员应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塑造健康向上的形象。
2. 政府官员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应注重科学性和长远性,注重政策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以短期政绩漠视长远影响。
3. 官员要注重与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合作,形成一体化的工作合力,让政策更加有效地实施。
4. 官员要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不断催生政策的改进,为民众切实解决问题,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四、总结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当今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政府官员只有树立正确政绩观,才能真正服务于人民、促进社会的发展。
因此,政府官员必须重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整改材料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整改材料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根本要求。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政绩观偏差,导致工作效果不佳,群众满意度不高。
本文将从原因分析入手,提出整改措施,以期帮助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一、存在的问题1. 政绩观偏差。
一些领导干部过于关注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发展,追求“显绩”而忽视“潜绩”,导致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2. 政绩观错位。
一些领导干部过于关注个人升迁,将政绩作为晋升的“敲门砖”,导致工作重心偏离群众需求。
3. 政绩观短视。
一些领导干部缺乏战略思维,对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科学规划,导致工作难以持续有效推进。
4. 政绩观虚化。
一些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对政绩的追求过于表面化,忽视工作实质,导致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
二、原因分析1. 政治素养不高。
一些领导干部政治觉悟不高,对党的宗旨和群众需求认识不足,导致政绩观偏差。
2. 权力观扭曲。
一些领导干部权力观不正,将权力视为个人谋利的工具,导致政绩观错位。
3. 能力不足。
一些领导干部缺乏科学决策和战略思维能力,对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科学规划,导致政绩观短视。
4. 考核机制不健全。
当前的考核机制过于注重GDP 等量化指标,忽视群众满意度等质化指标,导致领导干部政绩观虚化。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政治教育。
通过开展党的宗旨教育、群众路线教育等,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 完善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引导领导干部关注长远发展,重视“潜绩”。
3. 强化权力观教育。
通过开展权力观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正确看待权力,树立为民服务的权力观。
4. 提高领导干部能力。
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和战略思维能力,为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能力支持。
5.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确保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践行正确政绩观。
树立正确政绩观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正确政绩观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在当今社会,政绩观是政府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政绩观是指政府官员对自己工作成果的评价和衡量,是衡量政府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政府官员存在着错误的政绩观念,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
本文将就树立正确政绩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树立正确政绩观存在的问题1. 重结果不重过程在一些政府官员的工作中,存在着一种偏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
他们追求结果,只注重工作的成果,而忽视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样容易导致政府官员为了达成目标不择手段,忽视规则和程序,造成不良后果。
2. 过分追求政绩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追求政绩,不择手段,甚至走火入魔。
他们会主动选择“拍脑袋决策”,只追求可以取得直接成果的项目,而忽略了长远发展。
3. 差异化政绩观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政绩的评价标准不同,造成了政绩观的差异化。
一些政府官员可能会因此而出现偏差行为,可能会为了政绩而推卸责任,甚至打压他人。
4. 没有人文关怀在政绩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有些官员为了突出政绩,以点状的成绩为荣,而不顾人情味。
这种情况下,官员对人的尊重和人性关怀就会被淡化,导致了社会风气的恶化。
5. 过分强调“政绩为上”一些政府官员因过分追求政绩而放弃了原则和底线,导致滥用权力,违法乱纪。
这种情况直接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也伤害了人民的利益。
二、整改措施1. 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政府应建立全面而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明确政绩评价的指标和标准,使其客观、公正的反映政府工作的真实情况。
政府官员的工作成果不应该仅仅看成绩,更应该关注过程和影响。
2. 增强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政府应该加强官员的责任意识教育,让他们明白,政府官员的职责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政绩,更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
强调官员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为人民服务,关注民生。
3. 推进政绩公开透明政府应该进一步推进政绩的公开和透明化,将政绩评价结果及时、公开的向社会公布,让公众监督政府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调研报告
所谓政绩观,就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包括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
一、当前基层干部政绩观偏差的主要表现形式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在对待“基层干部政绩观是否存在偏差”的问题上,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普遍存在偏差”,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存在,但不严重”,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不存在”,还有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不好说”。
据调查分析,基层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当前”轻“长远”,追求短期效应。
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基层干部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但也有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干部“习惯做表面文章”,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为了短期内出成果,盲目上项目、抓工程,寅吃卯粮、涸泽而渔。
一些论坛网友反映,在城镇建设方面,一些地区实行剥皮式开发,沿路能卖的卖光、能盖的盖满,即使违章用地也在所不惜;在农业发展方面,盲目搞连片开发,热衷于搞观摩点、造盆景,大肆举债,往往造成“前任风光、后任遭殃”的局面。
二是避“实”就“虚”,热衷于表面文章。
当下,基层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主要在于太过热衷时间短、见效快、形象好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对于一些不易凸显亮点、不在考核范围内的基础性工作能拖就拖。
此次问卷调研中,认为干部“热衷政绩工程”、“喜欢玩数字游戏,弄虚作假”、“只顾领导满意,不顾群众满意”分别占x.x%、x.x%、x.x%。
三是追求经济增速增量,虚抓党建民计民生。
在对当前基层干部的政绩在哪些方面最容易显现的问卷调查中,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是“招商引资”,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是“重点工程建设”,仅有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是“改善民计民生”,而认为是“党建”的仅占x.x%。
一些领导干部目光紧盯GDP硬指标,一味追求增速和增量,却轻视民生、党建等,工作上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影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有的领导干部把管业务还是管党务分得清清楚楚,甚至以“业务型干部”自居,忘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党内职务所对应的责任。
四是重“个人”轻“集体”,醉心自我设计。
在对“基层干部追求政绩,主要动力是什么”的问题调查中,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要“谋求个人职务晋升”,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要“得到上级领导重视和肯定”,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要“实现个人价值”,只有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追求政绩是要“为人民用好权、谋好福祉”。
一些干部执政掌权
“以自我发展为中心”,追求个人的升迁或其它私利,重领导印象、轻百姓利益,缺乏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福祉的基本观念。
有的干部x年不提拔心里就有想法,有的干部为了保住“乌纱”,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
二、基层干部政绩观偏差的原因探析
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不仅仅关系干部个人自身成长,更直接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事业的顺利发展。
当前,导致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原因较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政绩观。
一些基层干部对新常态有错误认识,认为经济新常态就是要慢发展,认为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就是要明哲保身,加之工业用地指标萎缩、政府负债控制增长,基层干部抓发展动力下降了,有的甚至无所适从。
调查中,有x.x%的被调查对象将“上级领导和组织部门的评价”作为追求政绩的出发点,工作只顾“对上唯上”,不顾“对下唯实”,对地方发展缺乏独立的理性思考,缺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气度和担当。
二是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存在缺陷。
在干部考核中,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繁琐考核、“一票否决”泛化,基层迎考、
迎评负担沉重。
问卷调查中,被调查对象反映干部政绩考核缺乏科学合理的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抓手,集中反映在以下四个维度上:①考核指标。
指标设计上,经济发展类占绝对权重,社会事业类占比偏少。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建设等指标比例严重失衡。
②考核形式。
形式过于单一,政绩仅仅体现在数字的完成上,量化考核的同时有绝对化、数值化倾向,仅凭数字说话,容易造成数字政绩、虚假政绩等作弊现象。
③考核标准。
“一套表”,“一刀切”现象普遍,差异化考评不明显。
一方面照顾不到各地客观实际上的差异,体现不出地区和部门工作特色;另一方面,围绕与本单位工作联系不紧密的“考核指标”做文章,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消极应付和敷衍了事。
④考核项目。
项目过于笼统,缺乏精细化设计,部分工作达标即可,工作考核不出成效,对于副职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调动不足。
三是部分干部素质出现“短板”。
干部思路眼界不宽,就容易跟不上形势;能力水平不突出,工作就容易跟不上脚步。
此次抽样调查,x.x%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与干部思想僵化、能力不足存在一定关系。
一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满足于已有经验,习惯于走老路,目光紧盯“指示和命令”,唯唯诺诺,修修补补,对当地所处环境的变化与特征审视不清楚,对地方优势与不足分析不透彻,对发展方式与目的反思不深刻,一定程度上缺乏化解发展中面临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