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艺术教育•192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内容摘要 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国一部分音乐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可以帮助高中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学生音乐知识的拓展面,丰富音乐文化内涵,本文将对高中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民族音乐,顾名思义,就是在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化形式,学生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 突出民族音乐的传承特点,增加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短视频软件的流行也让音乐的传播变得越来越容易。
十年前,人们想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可能需要购买磁带、光盘等物品,借用这些载体传播音乐。
在现代生活中,学生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流行音乐,随着获取成本的降低,学生能够接触到的音乐也越来越庞杂,青少年对好的音乐作品还没有明确的鉴赏意识,难以分辨其优劣。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迎合听众的劣质音乐逐渐成为了当今社会音乐传播的主流,这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审美观念,还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播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多学生对于传统的民族艺术几乎没有认识。
为了改变当今社会的音乐状态,教师首先要将民族音乐重新带回学生的视野中。
在教师最初讲述民族音乐时,应该从较为著名的音乐曲种入手。
例如,黄梅戏中的《天仙配》,虽然学生可能对黄梅戏没有全面的认识,但是由于《天仙配》的词曲都较为著名,很多学生都听过天仙配的演唱,教师就可以从《天仙配》入手,向学生详细地讲解黄梅戏的由来。
黄梅戏最初源于湖北地区,后来传入安徽安庆,最终在安徽安庆得到了发展和弘扬。
黄梅戏的唱腔并不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正宗的黄梅戏是用南方方言演唱的,很多学生听到的都是普通话版本的黄梅戏,实际上是北方传唱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情况,并不代表着黄梅戏是由普通话演唱的。
特色美育办学、传承民族文化
特色美育办学、传承民族文化——浅谈利川市都亭二小学校美育利川市都亭二小位于利川市解放东路269号,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校以科学的管理为前提,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基础,以优质的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有效的教育科研为手段,以特色办学为突破,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学校遵循前人对于教育、特别是美育的深刻理解,从尊重历史、注重传承、创新发展的核心理念出发,坚持把以美育人作为学校教育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孔子给学生定的课程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就是最早的美育雏形。
他说育人要“兴于诗,游于艺”、“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在某种程度上说,拥有丰富的心灵、健康的人格,学会如何感受生活,才是让一切知识学习有意义的前提。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可见,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
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生活离不开美,缺少美的生活就像沙漠少了绿洲一样枯燥单调,没有了生机;爱美是人之常情,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便体现了我们对美的追求,并且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它在每一社会、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同样也时刻在校园学生的生活当中。
美育能丰富审美的感情,发展审美的能力,能给人带来活泼舒畅的情绪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美育也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充分感受健康的、进步的、革命的事物的美的能力教育。
因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渗透美育、发挥美育的作用,学校提出了美育特色的建设思路:营造美的环境,塑造美的教师,构建美的课堂,培育美的花朵,收获美的成果。
都亭二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美育工作:一、优化环境,以形育人。
1、美化学校教育环境学生的审美趣味的习惯,是在优美的环境中形成的。
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标题: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交融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
作为文化的载体,教育成为了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教育中融入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
教育在传递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对于中国来说,教育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以及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都是传承的重要内容。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
父母通过言传身教,把本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传递给孩子。
在学校教育中,老师通过课堂讲解、主题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育中的文化创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文化的创新。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在教育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敢于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课程,如跨学科课程、艺术课程等,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接触到新的知识领域。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创新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育中的文化融合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我们不能把本民族的文化视为封闭的、孤立的,而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其他文化,让各种文化在交流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在教育中,我们既要传承传统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四、结论教育在传承和创新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既能够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又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把握好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的关系,让教育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文体艺术234学法教法研究课程教育研究浅谈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张 涛(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3)【摘要】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它以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 传承 音乐教育【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234-01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
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这样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
”意思是说,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民族音乐教育同时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
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渠道。
而民族音乐多姿多彩,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和历史内涵,见证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音乐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民族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教育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没有教育的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实际存在价值,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各种音乐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延续和生存的威胁,我们要意识到民族文化对培育我们下一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坚定弘扬民族文化精华的基本立场,只有加强民族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才有利于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民族音乐文化。
高校美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唯一没有出现过文化断层的国家。
夏商周的文化起源,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唐诗宋词的绝代风华,都使我国积累了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文明向心力。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其必须要在社会发展中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
高等学校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需要,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学校美术教育的积极影响(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和传统文化修养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百年大计中的重要内容,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
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教育事业就迎来了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大高校在为社会发展输送大批量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在持续扩招,使得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人才“内卷”现象,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要想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不仅要拥有更加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更加强大的综合素质。
传统文化渗透到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中,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逐渐养成温文尔雅的卓越气质。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群体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传统文化,是将一个文明中所有个体连接起来的关键纽带,在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中,一方面,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所有工作内容都为经济发展让路,致使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存在感日渐薄弱;另一方面,现代信息领域取得巨大突破,互联网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开放性的特点使其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思想,人民群众的思想也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多角度的解读。
大学生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但是大学生生活在现代环境中,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传统文化,再加上互联网多元思想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普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小,对民族和国家的认知不够明确。
高校音乐教育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文化探索82摘要: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有着多民族文化特色的国家,大力传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意义重大。
在高校开展音乐教育改革的当下,有必要进一步梳理高校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现状,总结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得失,从而推动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广泛普及。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传统文化一、现阶段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现状1.高校音乐教学的实用价值高校开展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有助于帮助学生感受我国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和民族情感。
当前我国高校正处在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期,强调从大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完善音乐教育活动体系,着力培养综合性的音乐艺术人才,以便于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2.高校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问题高校是培养音乐文化艺术人才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融入到高校教育体系当中,以及大学生受到各种社会流行文化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文化,当前大学生普遍喜欢日韩音乐、欧美音乐。
不少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不足,甚至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音乐不甚了解。
二、高校音乐教学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1.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民族音乐虽然可以在全社会广泛性的进行流传,但是,高校仍是最适合民族音乐传播发展的阵地。
首先,高校学者和广大教师可以进一步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脉络进行研究梳理,从而完善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体系,有效防止民族音乐文化流失,做好总结民族音乐文化精华工作。
其次,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普遍性的开展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一方面在各种音乐教育活动中增加了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比例,另一方面提升了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系统性,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提升了民族音乐教学的多元化特征,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情感。
总之,高校的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完善,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高校艺术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创新论文
高校艺术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河南省郑州华信学院451150)【摘要】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如何使传统文化适应社会并展现新的生机和活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中既要保护又要创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高校教育;继承;创新【中图分类号】g633.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19-0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得文化多姿多彩。
而高校正处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前沿,一方面要从文化上对其竭力保存,另一方面又要将其与现代艺术、现代社会生活相连接,并使其迸发新的生命力,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类在其物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
首先表现在适应性方面,人类工具的发展是因为人类在其生产过程中自然地选择众多工具中最适应自己的那一种,逐渐改造并抛弃掉其他非适应性因素,才形成人类现在所使用的工具基本形。
另外是能动反应性,人类在长期的改造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于审美的、直观的心理形态,因此,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审美上的加工,这也就形成了艺术思维或设计意识。
在越来越讲究创新的现代社会,如何去创新,怎样去创新,人们都在不断地拷问自己。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对于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特质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发展特征上最重要的首先表现在它的整合性这一特征上。
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上的传统文化其来源是丰富的,古希腊艺术、西域文化和伊斯兰艺术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印迹,只不过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对它们整合吸收后进行了组合和重整,使之最终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魏晋和隋唐的艺术都强烈地表明了这一整合的特质。
但农耕文明的传统的一面也对这一特质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外来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初期知识简单的”拿来”,当形成惯性后再加以整合和吸收。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及创新——以江西赣傩非遗为例
屍血勲4*1■笼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及创新---以江西赣傩非遗为例□赵勤李鸿祥摘要:该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为前提,结合高等教育承载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以及国际交流的多重职能,将高校艺术教育与赣傩艺术传承相结合,以推动对赣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探讨将赣傩反哺民间的传承与创新路径,总结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取得的传承与研究赣傩艺术的成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艺术教育赣傩传承赣傩,又名江西傩,是汉族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赣傩源于商周时期,以傩礼和傩仪为文化核心,以傩戏、傩艺、傩舞等为呈现形式,包含110多类艺术节目和180多种傩面具。
其通过奇特的装扮与舞蹈,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
赣傩融入了诸多文化艺术因素,包括诗、歌、乐、舞、戏、工艺等,为人们思考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带来了诸多启迪。
2006年,赣傩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们对其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赣傩是地域傩文化,经历数千年的积淀与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其“三宝”(傩舞戏、傩面、傩庙)俱全,成为江西傩文化的特色,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遗产[1]o一、赣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赣傩是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蕴含驱邪纳吉的民俗文化内涵。
赣傩通过奇特的装扮与舞蹈,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获得自身内涵的释放与升华。
赣傩是研究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当前,赣傩的传承模式单一,传承队伍中相对缺乏具有现代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
在某种程度上,赣傩面临着失传、断代的危机。
加上受到地域的限制,赣傩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
传承赣傩目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赣傩非遗传播模式落后赣傩艺术的传承模式多为以家族为体系的师徒制度,传统傩艺人还保留着一师一徒制的传承模式。
师傅带徒弟的一对一传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赣傩的传承方式落后、覆盖面狭窄。
民族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运用
展 现状与人 民群众 不 断增长 的精 神文化 需 求还 不相
世 界经 济 一体 化 、全 球文 化 多元 化必 然 导致 教
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族化 、地域 特 色 的现代 化 教育 发展 。大学 生 作 为 民族 文化 继 承和 发扬 过程 中的重 要 环节 ,他 们
对 民族 文化 的认 知程 度 .往往 取 决 于学校 民族文 化
教 育 的深度 与 广度 。教师 要从 教 材 、 教学 内容 、 程 课 安 排 、 学 方法 、 学 目标 等方 面 有意 识地 为 学生解 教 教
民族文 化 ,培 养 出优 秀 的设计 人 才 。提 升全 民的素
质 , 现 民族 文化 的价 值 。 体
一
贵 ” 民族 文化 精 神 、 天人 合 一 ” 的 “ 的价 值 观 , 些 艺 这
术 样 式 和哲 学 思想 承 载 着 中 国特 有 的 民族 文化 , 是
、
民族 文化 的课 程 教学 运 用
收 稿 日期 :0 9 0 — 1 2 0 — 9 1
( ) 古典 文 学融入 动 画设 计教 学 一 将
近年来 . 国动漫 产 业发 展很 快 , 我 国产 动 漫产 品
的数量 大 幅度 增 长 , 量 有所 提高 , 批 动漫 企业 和 质 一
作 者 简 介 : 晓 云 (9 1 )女 , 苏 南 通 人 , 通 大 学 艺 术 学 院副 教 授 。 陆 17 ~ , 江 南
20 0 9年 1 2月 第2 5卷 第 4期
南通大 学学报 ( 育科学版 ) 教
J un l f a tn nv ri E u ainS in e dt n o ra no gU i s y( d c t ce c sE i ) oN e t o i o
大学生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作者简 介 : 陈翔 (99 ) 男,河南固始人 ,南京财经大学校 团委,讲师,主要研 究方向 : 17- , 思想政治教育 ; 路艳娥 (99 ) 17- ,女,
1 大学生 民族 文化 的底 蕴与艺术 * - . t g的创造 性
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小学 教育和以学 以致用为目标 的高 等 权利学习和享有 民族 文化艺术遗产。但是,每 一个大学生的个
教育导致 当代大学生缺乏 良好的 民族文化底蕴 ,对于民族文化 性特点、生活背景是不 同的,大学艺术 教育无法有效 激发每个
精粹 了解 较少导致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 选择不成熟 ,自我辨 学生 的个 体意识。对 于大学 生个 性化的艺术实践形式,不能创
别与分析能力较差。虽然他们 当中很多人希望了解音乐的基 本常 造符 合其独特审美价值趣 味的体验式活动,帮助他们主动探索、 识,认识五 线谱,学习书法 或绘画,但 是 由于 他们 对于艺术 的 挖掘 自身对于 民族 文化 的独特 感知。民族文化的多样 性在与学 理解和感 知较低,这使 得大学艺 术教育弥补的可能性、视野 的 生艺术 学 习的个性 化发展 中,得到 了舞 台与境界 的有 机延伸, 开阔性受到极大制约。同时,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信 息爆炸的时代 , 若结合不当,则不能使有 艺术 潜力 的大学生迅 速脱颖 而出,且
回
CP E E中国电力教育
而 丽 两 同情心、正义感、幻想与浪漫,或缺乏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精 部 门正 式 颁 发 的指 导 高 校 艺 术 教 育 的 纲 领 性 文 件 出 台很 多 ,但 神渗透,这些都是 民族情感的退化,使之成为艺术 教育人文张 是, 我们可以断言, 能够将 民族文化与大学生艺术教育结合起 来, 力空虚的层面和纬度。 二 、民族文化与艺术教育的功能 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 体,尚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与规定 。“ 民族 文化在 本民族内部 有巨大 的凝聚作用,对别的民族又具有特殊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
我们 必 须 重视 这 个 问题
必 须 大 力保 护 和 弘 扬 传 统 的 民族 音 乐 文化 。 ( ) 强 民 族音 乐 教 育 一 加
的重要途径。
是 中 小学 民族 音 乐教 育 的 强 烈需 求 是 继 承 和弘 扬 民族 音 乐 文化 传 承 民 族 文化 弘 扬 民族 音 乐 需 要 全 民去 行 动 最
( ) 非音 乐专 业 的学 生 没有 接 受 过 民 族 音 乐教 育 。很 多普 通 高校 尤
对 民 族 音 乐知 识 学 习 了 解 的 多 与 少 直 接 关系 到 踏上 教 育 岗位 后 的教 学水 平 关系 到 下 代 学 生对 民 族音
其 是 没 有音 乐 系 的理 工 科 大学 只 注 重 本 专 业 的科 学 文化 教 育 音 乐 教 育 并 没 有 被列 八 必 修 的课 程 更 不 用 说 民l 音 乐教 育 族 乐 教 育 的选 修 课 缀 有 的学 校 开设 民 族 音 也 好 像 只是 一 个 点
很 多 高 校 都 设 立 了 音 乐 系 以 培 养 更 多 的 音 乐 人 才 音
就 不 会 更浑 地 了 解各 民 族 的文 化 和 文
明 就 更 加 谈 不 上 继 承 和 发 展 因 此 要 通 过 民 族 音 乐 教
育 来 培 养 学 生 的 民族 审 美 观 提 高 学 生 的 民 族 精 神 和 意
象
f ) 强音 乐 专业 学 生 的 民族 音 二 加
乐 教 育
措 施 . 以达 到 提 高整 个 高 等院 校 民 族 音乐教育的效果。 ( ) 高 校 非音 乐 专业 设 置 民族 ~ 对 音 乐 选 修 课 1 重视 民族 音 乐 开 设 相 关课
大学艺术论文范文3篇
⼤学艺术论⽂范⽂3篇⼤学艺术教育与民间艺术论⽂⼀、在⼤学教育中融进民间艺术的必要性(⼀)民进艺术的消亡与保护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在西⽅艺术理论以及现代⼯业潮流的冲击之下,我国的艺术形态也受到了⼀定程度的影响,甚⾄⼀些珍贵的民间艺术被⼀些迷信现代⽂明的⼈们所丢弃,所以,现在民间艺术的⽣存环境⾮常不好。
许多的民间技艺、民间作品以及民间的艺⼈在⼀天天的消失。
⼀些民间艺术在学者的保护之下被搬到美术馆或者是博物馆,它们便成为了⼀种历史的记忆,可是还有很多在濒临灭亡。
所以,这个严重的情况告诉我们:不能只靠专家学者去保护民间艺术,还需要有更多的⼈参与到其中,这要成为⼀种意识,要靠⼤家去保护和传承。
(⼆)⼤学教育与民间艺术的契合点对⼤学⽣进⾏艺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学⽣敏锐的洞察⼒、良好的沟通能⼒、丰富的想象⼒、⾼尚的品格以及⾼雅的审美情趣,要让⼤学⽣可以充分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在⼤学艺术教育当中要将这个现代艺术教育⽬标当中体现出来。
民间艺术教育具有很⾼的融合性,因为它是我国⼈民在长期的⽣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些民间艺术作品可以强烈地反映出⼈民群众的⽣活愿望,它们是⼈民群众审美观、价值观等的集中体现。
⼀些民间⼯艺、民间绘画等可以⾃由抒发情感、强调主观想象,具有审美、教化、实⽤的功能,是⼈民群众精神物化的产物。
还有的艺术创作将⽂学、美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融合在⼀起,将中华民族的质朴⽣活经验与审美⾼度进⾏融合,将中华民族的⼈⽂精神以及传统⽂化全⾯、直接的体现出来。
⼆、⼤学艺术教育中民间艺术的作⽤及意义(⼀)相关课程实现对接,⼤学艺术教育更加完善我国民间艺术的种类⾮常多,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是对于艺术学科的教学来说,在每⼀个专业的课程当中融进数百种的民间艺术形式,这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对专业课程进⾏学习的时候,学习的重点是要吸取民间艺术的精华,使专业课程与民间艺术进⾏对接。
⽐如说动画专业当中,在进⾏基础专业教学的时候,可以挖掘戏曲脸谱、篆刻印章、民间书法、⽯器⼯艺以及刺绣纹样等传统的图案作为绘画基础,为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功底;在专业技能的教学当中,可以侧重民间⽂学、戏曲以及精华艺术等表现元素,这样不但可以让学⽣对传统知识更加熟练的掌握,也可以使他们的技能得到提升,进⽽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具有艺术特⾊的动画作品,让⼤学的动画教育合理化,形成⼀种独特的教学风格与特⾊,从⽽使⼤学动画课程的建设更加完善。
浅析如何加强艺术类高校中的民族艺术教育
任, 还承担着实施科教兴 国和人才强 国战略 的重要使命 。 艺术 人才培养和艺术类科研 的重任 ,在 社会 艺术人才培养和提 高 等层面上有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如何 提高和加强少数 民族地
区 民族艺术 的教育成为该地 区艺术类 高校教育 中重要 的教学 环节 。 但是 , 艺术类教育在教学与表演 实践中具有其 自身的独
化结构办出特色 ,实现从高等教育大 国向高等教育强 国跨越
样更好地坚持社会 主义办 学方 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
引领 多元文化思 潮 , 既 尊重差异 、 包容 多样 , 又批评 和抵制错
学 习和体验 民间艺术的魅力 。所 以, 引领高校师生走出校园 , ( 二) 改 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 加 强教 学与舞 台实践 的结合 艺术类高校不仅承担着教 书育人 、科学研究 和服务社会
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 的不 断发 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 了巨
大 的变化 。 高校师生思想 的独立性 、 选择性 、 多样性 、 差异性显 得 日益 明显 。特别是在少数 民族 聚居地 区,文化渗透尤为严 生活和审美取 向。 学 习压力 、 情感压 力 、 就业压力 、 经济压力等 方方面面 的外界 因素 引起 当代 大学 生普遍的心理 问题 。加强 党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在 当代艺术类 高校 中显得尤为重要 。怎
提高 ,传统民间艺术 和表演者所依 附的生活 和生产方式 以及 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民族艺术 的保护和传承濒 临
、
在艺术类高校 中加强思想建设 , 强化办学特色
( 一) 发 挥 基 层 党组 织 的作 用
艺术类高校与其它部 门和组织 一样 ,党组织和党员 的先 普遍接触和接受新文化 、 新事物 比较快 , 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入
浅析高校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传承
术教育资源进行充分 的开发 与利用 , 要积 极学 习现代 艺术教育手段 与技 术, 进而将 两者相 互结合 , 逐渐使传统 的教学形式 多 样化 、 现代 化 , 拓展 艺术教 育空间, 提升 艺 术教 学的质 量。 因此 , 校本课程 的开发 以
[ 4 ] 毕圣男. 黑龙江流域民间美术资源在幼
儿 审美 教 育 中 的运用 . 艺术 教 育 , 2 0 1 1 ( 1 2 ) .
自身不断努力 , 组建 了关于剪纸 的民间艺
术协会 , 充 分结合 现代化教 育发展理 念 , 坚持 弘扬传 统的 民族文化 , 以提 高大学生 素质为 目标 , 逐 渐成为一个比较有影响力
编辑
杨
婷
9 7
、
高校 民 间美术 教 育的现 状
三、 高校 对 民 间美 术 艺 术 的 开 发 与和 J 用
1 . 以本地民 间美术为资源 , 加强校本
课 程 开 发
在高等美术教 育过程 中, 民间艺术并
没有得 到 明确定位 , 2 0 世纪 8 0 年代初 期,
在一批 学者 的研 究带动下, 才有 了民间美
今 中国民间美术 的传承 方式主 要为 民间
师徒传承 的“ 言传身教” 、 以民艺理论 与艺
模, 在这 方面 的经济 收入 比较低 , 这 导致 很 多民间艺人逐渐 改行等 , 传承主体逐渐 消 失。另 外 , 民 问美术 所需要 的材料 、 工 具 都较 为特 殊 , 而这 些工 具 正 受到新 材 料、 新 工艺 的冲 击 , 并长期处 于劣 势。 因 此, 开展民 间美术教 育是 改善 目前 民间美
浅析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及途径
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65浅析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及途径□罗 岚 九江学院所谓文化传承,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承接过程,在大学美育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增强文化知识,提升技能,进而提高美育教育质量。
对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途径,望给予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美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造力和感受力的关键,能促使学生完善自身人格及提高整体素质。
然而大学美育基本很少涉及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内容,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我国传统雕塑、园林、戏曲、音乐、书法、绘画、工艺美术、建筑等中华传统艺术文化遗产,因而我们需要让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走进大学美育课堂,进一步传承传统文化,提高美育教育质量。
一、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一)大学美育需要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大学美育和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传承中华传统艺术不仅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冲击背景下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也可以丰富美育教育内容和课堂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1.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自信则是最持久、最深层和最基本的力量,在美育课堂中加入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内容可以促使大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特有的神韵、智慧和理念,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及文化认同,提高民族自信心。
2.丰富美育教育课堂大学美育核心即艺术教育,是开展大学美育不可缺少的途径、当前高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开设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课程,如民族舞蹈、民族乐器、传统戏曲、传统文化等,旨在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艺术教育。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艺术教育除在培养学生审美情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在智育、美育、德育等方面也有着前沿性作用。
中华传统艺术精神体现了对人生、社会、人格等方面的追求,指引学生通过学习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形成正确审美观,最大限度地完善自身人格。
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丰富的舞蹈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也在不断传承与发展。
高校舞蹈教育作为培养舞蹈人才的重要平台,承载着民族舞蹈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探讨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丰富多彩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
中国民族民间舞包括汉族舞蹈、少数民族舞蹈等,每种舞蹈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精神。
京剧中的“花旦”舞蹈、云南民族舞蹈中的《哈尼舞》、西藏的《措章舞》等,都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多样,舞蹈动作优美,舞蹈服饰华丽,舞蹈音乐动人,体现了中国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底蕴。
每一种舞蹈都是一种语言、一种情感的表达,它们记录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与生活。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在国际舞台上也备受瞩目,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院校是培养舞蹈人才的重要阵地,舞蹈教育在高校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发展。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校舞蹈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师资培养、舞蹈团队建设、文化交流等多种途径,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民族舞蹈文化。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舞蹈教育通常设置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专业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民族舞蹈的认识和理解。
在师资培养方面,高校舞蹈教育注重对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努力提高师资的教学水平和艺术水平。
高校在招聘和培养教师时,会优先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民族舞蹈专家和艺术家,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艺术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舞蹈技能和艺术修养。
在舞蹈团队建设方面,高校舞蹈团队是学生进行舞蹈创作和表演的舞台,也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承和发展的平台。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学对策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学对策Abstract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遗产,而高校音乐教学则是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比国外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和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文章探讨了高校音乐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育模式单一,音乐文化传承缺乏公共平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缺失等。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一方面增加多样化的音乐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社区和文化发展项目;另一方面,建立民族音乐文化研究机构,吸引学者和研究人员,以推动音乐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高校音乐教学的未来发展,本文认为应该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增加民族音乐文化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表现机会。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建立起公共平台,通过国际交流和文化融合,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高校音乐教学;对策Introduction民族音乐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自然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然而,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由于认识和观念的不同,传统的民族音乐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位置,甚至在一些人的心中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高校音乐教育无论是在传承还是创新方面都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真正做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本文首先对比了国外与国内高校音乐教育的差异,然后分析了当今高校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化解这些问题。
Differences between Foreign and Domestic Music Education Models国外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受到的影响要比我国要多很多。
在国外的很多高校里,音乐教学通常从历史、理论和演出方面进行,而且每种乐器和音乐流派都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来进行相应的教学。
与此同时,国外的许多大学也非常重视音乐活动,他们不仅有一系列的音乐组织和节目,还有很多的音乐教育项目,例如沙龙,音乐节,音乐会等等。
论民族文化艺术与现代教育的传承与结合
论民族文化艺术与现代教育的传承与结合国学大师钱穆,宾四先生似乎曾这么说:“文化艺术是民族的生命,没有文化艺术,就没有民族;但民族又是文化的核心,没有民族,文化艺术也无由创造,并且更无法炼,要的是,在这些种种文明的基础上,是否能凝炼、融合出人们共同的生命理想。
有这理想,人们才能和平的相聚在一起,共同的营造生活,享受生命,消除生之恐惧,摆脱生存竞争淘汰的威胁。
是以文化的这棵“生命树”的最高处,其实就是人类生命的共同理想。
而什么是这共同的生命理想呢?简单的说,就是“活着”,大家一起活下去;大家相互尊重的活下去;不仅资源共享,大家还可以活成像一家人一般。
甚至于努力尝试走向世界大同。
民族文化艺术的概述人类历史上,曾有许多精采的民族,他们突然崛起,创造出优秀精采的文化,这些文化也是以影响后世某些文明的发展。
但这些民族却又忽然夭折,不能延续。
这如同肥沃月湾,这在上古时代,所谓河流流奶的的地方,这里曾经崛起创造楔形文字的苏美人,武功盖世的阿卡德人、亚述人,以及建空中花园的巴比伦人、波斯人,他们像龙卷风一样瞬间兴发,征服一切,然后又倏然消失。
他们并没有相互自然融合,成为一个共生、共存、共荣的大族,为两河流域,为此后的阿拉伯世界带来和平的契机。
现代教育推动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结合梳理近代史,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而这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在各种灾难中的表现,似乎又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再起、再生的力量,而这也就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特质,也是中华民族能从衰败中再起、再生的精神了。
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的锻造人、发展人。
为了培养学生,全面推行现代教育势在必行。
现代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联系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稳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掌握能力,教育学生该如何做人,如何学习等,通过现代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能力于所存在的潜力,对此,现代教育是一个面向新时代的教育,肩负起民族、国家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特殊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