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人力资源师二三级基础分值复习大纲精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基础知识》
一、考情说明
1.培训依据
(1)《国家职业标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2007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2007年2月第一版;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2007年2月第二版。

2.国家职业标准规定
二、考情分析
1. 此部分为专业基础知识,就考试来说,对于专业部分的理解具有间接的基础性帮助,就实践来讲,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性认识的提升会有直接的帮助;
2. 此部分历年真题中,有许多相重的考点;
3. 此部分二级与三级的考题比较也有许多相重的考点;
4. 此部分历年考点较为集中,就复习的命中几率来说,比专业部分选择题的命中率高出很多(即为学习效率的优选部分);
5. 此部分只有选择题,无其他类型题(切记)。

三、结构分析
四、教材考点概要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主要内容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共4次考题:2008.5/2008.11/2009.5/2009.11)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共5次考题:2007.5/2008.5/2009.5/2010.5/2010.11)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共2次考题:2007.5/2009.11)
第四节就业与失业(共15次考题:(2007.5/2007.11/2008.5/2008.11/2009.11/2010.11)
▲主要考点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P1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P3-5
3.劳动力供给P5-6
4.劳动力市场的含义P11
5.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P13
6.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P13
7.工资形式P15-16
8.第四节就业与失业P18-27
▲内容精讲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序: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教材第1~2页)(2008.5多选)
1.相对的稀缺性(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
2.绝对的稀缺属性(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的增长、变化)
3.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现代劳动经济学产生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其研究对象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所决定的。

二、效用最大化(教材第2页)
1.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

2.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3.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4.利润最大化是效用最大化的变形(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个人追求的目标的变形)
5.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

三、劳动力市场(教材第2~3页)
1.在劳动力市场上:
(1)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

(2)通过双方的无数次选择,按照一定的工资率(从供给的角度看,是要素服务收入;从需求的角度看,是要素使用成本)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的职业岗位上。

2.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3.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提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4.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这与其他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教材第3~5页)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
(1)定义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2008.5单选)
(2)特点(2个)P3-4(2009.5单选)
2.规范研究方法
(1)定义(2008.5单选)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特点(2个)P4-5(2009.5;2009.11单选)
(3)经济运行过程中影响互惠交换的主要障碍有三类: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

(2008.11多选)
3.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的关系
(1)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
(2)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3)两种研究方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课堂练习1-1]
1. 下列哪些不是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
A.相对的稀缺性
B.绝对的属性
C.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D.效用最大化
答案:D
解析:辨别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与市场运作的主体的区别,准确把握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三点内容。

参见:教程P1
2. 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
A.供给方
B.需求方
C.中介方
D.合作方
答案:A
解析:辨别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与企业的供需关系,企业为需求方,居民户为供给方。

参见:教程P2
3.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两种()
A.实证研究方法
B.调查研究方法
C.规范研究方法
D.理论研究方法
答案:A、C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范围界限和学术用语。

参见:教程P3
4. 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

A.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B.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C.现象本身“不是什么”的问题
D.现象“不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答案:A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两个研究方法的范围界限。

参见:教程P2-3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教材第5~7页)
(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1.劳动力
它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2. 劳动力参与率
(1)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总人口)*100%
(2)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二)劳动力供给
1.劳动力供给定义
它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定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2. 劳动力供给弹性公式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2007.5单选)
Es=(△S/S)/( △W/W)
例如:大地公司相关资料见下表,请计算劳动力供给弹性。

解:Es=(△S/S)/( △W/W)=[(S1—S0)/ S0]/[( W1- W0)/ W0]=[2÷6]/[20÷50]=0.83﹤1 3. 劳动力供给弹性分类
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一般将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 (1) 供给无弹性, 即E s =0。

(2) 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 s →∞。

(3) 单位供给弹性,即E s =1。

(4) 供给富有弹性,即E s >1。

(5) 供给缺乏弹性,即E s <1。

上例计算结果表明,大地公司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

(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和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1.两种劳动参与假说前提观点相同
(1)男性成年人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男性成年人为一级劳动力。

(2)中年妇女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
存在较敏感的反应性,中年妇女为二级劳动力。

2.附加性劳动力假说的观点
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3.悲观性劳动力假说的观点
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4.综合结论
二级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的群体。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P13-14)
▴[课堂练习1-2]
1.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A.E S>1
B.E S<1
C.E S>2
D.E S<0
答案:B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供给弹性类型,此种属于供给缺乏弹性类。

参见:P6
2.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A.E d>0
B.E d<2
C.E d>1
D.E d<1
答案:C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类型,此种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类。

参见:P9
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量
B.劳动力需求增长量
C.劳动力供给量
D.劳动力供给增长量
答案:C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供给弹性的涵义,注意括号后的“变动”两字,以后出题有可能答案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

参见:P6
4.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A.充分就业
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
C.体现工资差异
D.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E.增大工资总额
答案:ABD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的范围界限
参见: P13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P14-15)
二、工资形式(P15-17)
▴[课堂练习1-3]
1. 下列哪些工资的说法是对的()。

A.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
B.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

C.工资是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D.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答案:ABCD
解析:从各角度理解工资的多种涵义。

参见:P14-17
2. 实际工资=()
A.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B.价格指数÷货币工资
C.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D.价格指数+货币工资
答案:A
解析:准确把握实际工资的涵义。

参见:P16
3. 生产要素分为几类( )。

A.土地
B.劳动
C.资本
D.企业家才能
答案:ABCD
解析:准确把握生产要素类别范围,这是基本问题。

参见:教程P15
第四节就业与失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P18-20)
二、失业及其类型(正常性2007.11;2010.11多选)(教材第20页)
三、需求不足性失业(P21)
四、失业度量和失业影响(P21)
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P23-27)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P24-27)
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

1.财政政策(P24-25)
2.货币政策(P25)(2007.11单选)
3.收入政策(P25-27)
▴[课堂练习1-4]
1. 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

A.总供给
B.总需求
C.投资+储蓄
D.消费+储蓄
E.消费+投资
答案: ABDE
解析:注意均衡国民收入的真正含义,不包括投资+储蓄。

参见: P19
2.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答案: C
解析:准确把握失业类型,重点是“结构上”,这是个基本问题。

参见: P20
3. 需求不足性失业具体表现形式为(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增长差距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E.季节性失业
答案: CD
解析:同时注意缓解对策:“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亦可理解为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

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

”。

参见: P21
4.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

A.劳动力供给量
B.最低社会保障
C.劳动力需求量
D.最低劳动标准
E.工会
答案: BDE
解析:同时注意,该三个,是受法律保护的。

参见:P23-24
5.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A.扩大政府购买
B.减少政府购买
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D.增加税收
E.降低税率
答案: ACE
解析:注意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的区别。

参见: P24
6.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2007年11月考试题)
A.财政政策
B.收入政策
C.金融政策
D.货币政策
答案: A
解析:即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区别。

参见: P24
7.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A.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B.调整税率
C.调整利率
D.调整贴现率
E.公开市场业务
答案: ADE
解析:与财政政策的区别(见上题)。

参见: P25
8. 从世界各国来看,基尼系数()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

A.大于0.2
B.小于0.2
C.大于0.4
D.小于0
答案: B
解析:细心理解基尼系数的常规情况,还有要注意的是“通常在0.2-0.4之间”。

参见: P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