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7章《圆》【教案】 切线

合集下载

2020春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7章 【教学设计】 切线

2020春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7章 【教学设计】 切线

切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能灵活运用。

2.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二、过程与方法: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依据,探究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领会知识的延续性,层次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相切关系,有利于学生把实际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教学重点】探索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运用。

【教学难点】探索切线的判定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尺规【教学过程】一、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离、相切、相交。

而相切最特殊,这节课我们专门来研究切线。

师生行为:教师联系近期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为探究本节课定理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一)切线的判定定理1.推导定理:根据“直线l和⊙O相切d=r”,如图所示,因为d=r直线l 和⊙O相切,这里的d是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即垂直,并由d=r就可得到l 经过半径r的外端,即半径OA的端点A,可得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分析: 1、垂直于一条半径的直线有几条?2、经过半径的外端可以做出半径的几条垂线?3、去掉定理中的“经过半径的外端”会怎样?去掉“垂直于半径”呢?师生行为:学生画一个圆,半径OA,过半径外端点A的切线l,然后将“d=r直线l和⊙O相切”尝试改写为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设计意图:过学生亲自动手画图,进行探究,得出结论。

思考1:根据上面的判定定理,要证明一条直线是⊙O的切线,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总结:①这条直线与⊙O有公共点;②过这点的半径垂直于这条直线。

思考2:现在可以用几种方法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①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②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③上面的判定定理.师生行为:教师引导学生汇总切线的几种判定方法思考3:已知一个圆和圆上的一点,如何过这个点画出圆的切线?2. 定理应用①完成课本例1分析:已知点C是直线AB和圆的公共点,只要证明OC⊥AB即可,所以需要连接OC,作出半径。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圆【说课稿】切线长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圆【说课稿】切线长

切线长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教学程序三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1、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要研究切线长定理,是在学生已学过直线图形以及有关圆的定义、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后进行的。

它既是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同时在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成比例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课本的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能在图形中识别切线长;2)会推导切线长定理;3)掌握切线长定理,并会利用它解决相关的计算和证明。

(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计算和证明的重要依据,并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本节重点是切线长定理及应用。

因为学到此处的几何已经综合性很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2、教学方法及教材处理鉴于教材及初三学生基本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我选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演示、观察、练习等师生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考,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3、教学程序(1)画图引入点学生上黑板画图。

在圆内、圆上、圆外一点能作圆的几条切线?学生通过亲手绘制,不仅加深了对上节课的切线的画法问题的理解,而且身临其境地感受切线的定义。

从而引出切线长的概念,并将切线与切线长两个定义加以比较,加深对切线长概念的理解。

(2)参与发现通过与学生讲解切线长定义,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有一个猜想,再进一步提出更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否用数学的方法加以证明。

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既能解决新的问题,同时应用到全等、切线的性质等知识,同时三条辅助线中,两条运用切线性质添加、一条构造全等。

证明后用较规范的语言归纳并不断完善。

(3)应用新知加深理解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对切线长定理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为了加深学生对定理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学习例1、例2。

例1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加深对切线长定理的理解,老师进行点评,对于例2,由师生共同分析完成,交进行示范板书。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圆【创新教案】切线长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圆【创新教案】切线长

切线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2.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训练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2.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训练学生的作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经历探究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探索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教学难点探索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探索法.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的性质,懂得了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判断直线和圆属于哪一种位置关系,可以从公共点的个数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作比较两种方法进行判断,还掌握了圆的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直径.由上可知,判断直线和圆相切的方法有两种,是否仅此两种呢?本节课我们就继续探索切线的判定条件.Ⅱ.新课讲解1.探索切线的判定条件如下图,AB是⊙O的直径,直线l经过点A,l与AB的夹角∠α,当l绕点A旋转时,(1)随着∠α的变化,点O到l的距离d如何变化?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如何变化?(2)当∠α等于多少度时,点O到l的距离d等于半径r?此时,直线l与⊙O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师]大家可以先画一个圆,并画出直径AB,拿直尺当直线,让直尺绕着点A 移动.观察∠α发生变化时,点O到l的距离d如何变化,然后互相交流意见.[生](1)如上图,直线l1与AB的夹角为α,点O到l的距离为d1,d1<r,这时直线l1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交;当把直线l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到l位置时,∠α由锐角变为直角,点O到l的距离为d,d=r,这时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当把直线l再继续旋转到l2位置时,∠α由直角变为钝角,点O到l 的距离为d2,d2<r,这时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离.[师]回答得非常精彩.通过旋转可知,随着∠α由小变大,点O到l的距离d也由小变大,当∠α=90°时,d达到最大.此时d=r;之后当∠α继续增大时,d逐渐变小.第(2)题就解决了.[生](2)当∠α=90°时,点O到l的距离d等于半径.此时,直线l与⊙O 的位置关系是相切,因为从上一节课可知,当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r时,直线与⊙O相切.[师]从上面的分析中可知,当直线l与直径之间满足什么关系时,直线l 就是⊙O的切线?请大家互相交流.[生]直线l垂直于直径AB,并经过直径的一端A点.[师]很好.这就得出了判定圆的切线的又一种方法:经过直径的一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做一做已知⊙O上有一点A,过A作出⊙O的切线.分析:根据刚讨论过的圆的切线的第三个判定条件可知:经过直径的一端,并且垂直于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而现在已知圆心O和圆上一点A,那么过A 点的直径就可以作出来,再作直径的垂线即可,请大家自己动手.[生]如下图.(1)连接OA.(2)过点A作OA的垂线l,l即为所求的切线.Ⅲ.课堂练习随堂练习Ⅳ.课时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探索切线的判定条件.2.会经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3.会作三角形的内切圆.4.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心概念.Ⅴ.课后作业P100 练习Ⅵ.活动与探究已知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B,OC平行于弦AD.求证:DC是⊙O的切线.分析:要证DC是⊙O的切线,需证DC垂直于过切点的直径或半径,因此要作辅助线半径OD,利用平行关系推出∠3=∠4,又因为OD=OB,OC为公共边,因此△CDO≌△CBO,所以∠ODC=∠OBC=90°.证明:连结OD.∵OA=OD,∴∠1=∠2,∵AD∥OC,∴∠1=∠3,∠2=∠4.∴∠3=∠4.∵OD=OB,OC=OC,∴△ODC≌△OBC.∴∠ODC=∠OBC.∵BC是⊙O的切线,∴∠OBC=90°.∴∠ODC=90°.∴DC是⊙O的切线.。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7.2.3切线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7.2.3切线

A27.2.3切线(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切线的识别方法,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切线的识别方法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切线识别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切线的识别方法 教学难点:方法的理解及实际运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情境导入:1、复习、回顾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2、请学生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学生判断的过程,提问:你是怎样判断出图中的直线和圆相切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提出问题:如何界定直线与圆是否只有一个公共点?教师指出,根据切线的定义可以识别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但有时使用定义识别很不方便,为此我们还要学习识别切线的其它方法.(板书课题)(二)实践与探索1:圆的切线的判断方法 1、由上面的复习,我们可以把上节课所学的切线的定义作为识别切线的方法1——定义法: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当然,我们还可以由上节课所学的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直线与圆是否相切,即:当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切.以此作为识别切线的方法2——数量关系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实验:作⊙O 的半径OA ,过A 作l ⊥OA 可以发现:(1)直线经过半径的外端点;(2)直线垂直于半径.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从位置上来判断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3——位置关系法: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三、课堂练习思考:现在,任意给定一个圆,你能不能作出圆的切线?应该如何作?请学生回顾作图过程,切线是如何作出来的?它满足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总结出: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请学生继续思考:这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 (学生画出反例图)(图1) (图2) 图(3)图(1)中直线经过半径外端,但不与半径垂直; 图(2)中直线与半径垂直,但不经过半径d r d r l OA A l OA l l l外端.从以上两个反例可以看出,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方法3实际上是从前一节所讲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时直线和圆相切”这个结论直接得出来的,只是为了便于应用把它改写成“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这种形式.(四)应用与拓展:例1、如图,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A,并且AB=OA,∠OBA=45︒,直线AB是⊙O的切线吗?为什么?例2、如图,线段AB经过圆心O,交⊙O于点A、C,∠BAD=∠B=30︒,边BD交圆于点D.BD 是⊙O的切线吗?为什么?分析:欲证BD是⊙O的切线,由于BD过圆上点D,若连结OD,则BD过半径OD的外端,因此只需证明BD⊥OD,因OA=OD,∠BAD=∠B,易证BD⊥OD.教师板演,给出解答过程及格式.课堂练习:课本练习1-4(五)课后小结识别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有三种方法:(1)根据切线定义判定,即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定,即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根据直线的位置关系来判定,即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说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常常需要作辅助线,如果已知直线过圆上某一点,则作出过这一点的半径,证明直线垂直于半径即可(如例2).(六)课后作业:(七)课后反思:27.2.3切线(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使学生发现、掌握切线长定理,并初步长定理,并初步学会应用切线长定理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723切线》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723切线》教学设计

华师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3 切线教学设计亲爱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下雨天,当你转动雨伞,你会发现雨伞上的水珠顺着伞面的边缘飞出。

仔细观察一下,水珠是顺着什么样的方向飞出的?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直线与圆相切的情况。

做一做如图27.2.8,画一个圆O及半径OA,经过⊙O的半径OA的外端点A画一条直线l垂直于这条半径OA,这条直线与圆有几个公共点?从图27.2.8可以看出,对直线l上除点A外的任一点P,必有OP>OA,即点P位于圆外,从而可知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直线l是圆的切线!由此可得下面判定切线的方法:雨伞上的水珠就是沿着切线方向向外飞出的。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圆的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能说出过圆上任意一点画圆的切线的方法吗?如图27.2.9,直线l是☉O的切线,点A 为切点,那么半径OA与l垂直吗?由于l是☉O的切线,圆心O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半径,所以OA 是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因此l⊥OA,有: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如图27.2.10,直线AB经过☉O 上的点A,且AB=OA,∠OBA=45°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证明:∵AB=OA,∠OBA=45°∴∠AOB= ∠OBA=45°∴∠OAB= 90°又∵点A在圆上,∴直线AB是☉O的切线(切线的判定定理)判断一条直线是一个圆的切线有三个方法:1.定义法: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说这条直线是圆的切线;2.数量关系法:圆心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d=r)时,直线与圆相切;3.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探索在纸上画出如图27.2.11的图形,沿着直线PO 将纸对折,由于直线PO经过圆心O,所以PO是圆的一条对称轴,两半圆重合,PA与PB,∠APO 与∠BPO 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发现PA=PB,∠APO=∠BPO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这两条切线的夹角。

2024-2025学年华师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教案第27章圆27.2.3切线(第1课时)

2024-2025学年华师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教案第27章圆27.2.3切线(第1课时)

27.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3.切线第1课时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教学目标1.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与切线的性质定理.2. 能够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3.会运用圆的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来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与切线的性质定理.难点:能运用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下图中让你感受到了直线与圆的哪种位置关系?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切线呢?学生回答:相切.教师:你是怎样判断出图中的直线与圆相切的?如何界定直线与圆是否只有一个公共点?教师指出,根据切线的定义可以识别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但有时使用定义识别很不方便,为此我们还要学习识别切线的其他方法.(板书课题)探究新知1.切线的判定定理【做一做】如图,画一个⊙O及半径OA,经过⊙O的半径OA 的外端A,画一条直线l垂直于这条半径,这条直线与圆有几个公共点?(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回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学生:从图中可以看出,对直线l 上除点A外的任一点P,必有OP >OA , 即点P位于圆外,从而可知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直线l 是圆的切线. 【问题】已知⊙O 上一点A ,怎样根据圆的切线定义过点A 作⊙O 的切线?师生活动:学生尝试作图,教师适时点拨.教师追问:(1)圆心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有什么数量关系? (2)二者有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师生活动:(小组讨论,老师点拨)抓好两个条件: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归纳总结】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圆的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应用格式:OA O BC O BC OA A ⎫⎬⊥⎭是⊙的半径为⊙的切线于点【归纳总结】 判断一条直线是一个圆的切线有三种方法:1.定义法: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说这条直线是圆的切线;2.数量关系法:圆心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d =r )时,直线与 圆相切;3.判定定理:经过圆的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教学反思【新知应用】例 1 如图,直线AB 经过⊙O 上的点A,且AB =OA ,∠OBA =45°. 求证:直线AB 是⊙O【探索思路】(学生先独立思考,教师适时点拨)由于AB 经过⊙O 上的点A,所以OA 是半径,只要证明OA ⊥AB 即可.【证明】∵AB =OA ,∠OBA =45°,∴∠A OB =∠OBA =45°,∴∠OAB =90°. 又∵点A在⊙O 上, ∴OA 是⊙O 的半径, ∴直线AB 是⊙O 的切线. 即学即练已知:直线AB 经过⊙O 上的点C ,并且OA =OB ,CA =CB . 求证:直线AB 是⊙O 的切线.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教师适时点拨,由于AB 过⊙O 上的点C ,所以连结OC ,只要证明AB ⊥OC 即可.【证明】连结OC .∵ OA =OB ,CA =CB ,∴ OC 是等腰三角形OAB 底边AB 上的中线.∴ AB ⊥OC .∵ OC 是⊙O 的半径, ∴ AB 是⊙O 的切线.【归纳总结】证明直线AB 是⊙O 的切线,有两种类型:①已知切点,连结切点与圆心,证垂直;②作垂直,证明圆心到垂足的线段长等于半径.此题是类型①,所以连结圆心与切点证垂直.2.切线的性质定理 问题:如图,如果直线l 是⊙O 的切线,点A 为切点,那么OA 与l 垂直吗?师生活动:(小组讨论,老师点拨)直接证明比较困难,可以运用“反证法”.“反证法”分三步证明,即①假设原命题不成立;②在假设成立的条件下,推出矛盾;③得出结论,假设不成立.【解】①假设OA 与l 不垂直,过点O 作一条直线垂直于l ,垂足为M .②则OM <OA ,即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小于⊙O 的半径, 因此, 直线l 与⊙O 相教学反思交. 这与已知条件“直线l与⊙O相切”相矛盾.③所以⊙O的半径OA与直线l垂直.【归纳总结】1.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2.应用格式∵直线l是⊙O的切线,A是切点,∴直线l⊥OA.【新知应用】例2如图, △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O是底边BC的中点,腰AB与⊙O相切于点D. 求证:AC是⊙O的切线.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教师适时引导,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要证明AC是⊙O的切线,只要证明由点O向AC所作的垂线段OE是⊙O的半径就可以了,而OD是⊙O的半径,因此只需要证明OE=OD.【证明】如图,过点O作OE⊥AC,垂足为E,连结OD,OA.∵⊙O与AB相切于点D,∴OD⊥AB.又∵△ABC为等腰三角形,O是底边BC的中点.∴AO平分∠BAC,OD⊥AB,OE⊥AC,∴OE=OD,∴AC是⊙O的切线.【归纳总结】证明直线AC是⊙O的切线,有两种类型:①已知切点,连结切点与圆心,证垂直;②作垂直,证明圆心到垂足的线段长等于半径.此题是类型②,所以作OE⊥AC,垂足为E,证明OE等于半径.例3如图,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延长AO交⊙O于点E,连结CD,CE,且CE是⊙O的切线.(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BC=3,AB=4,求OABC的面积.教学反思师生活动:(引发学生思考,教师适时点拨)(1)要证明CD是切线的关键是作出正确的辅助线.(2)已知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有底边长,求其面积,还要得到哪个关键量?有切线就有垂直,利用勾股定理能得到哪条边长?(1)【证明】连结OD.∵CE是⊙O的切线,∴∠OEC=90°.∵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 ∴OC ∥AB ,∴∠EOC =∠A ,∠COD =∠ODA .∵OD =OA ,∴∠A =∠ODA ,∴∠EOC =∠DOC .在△EOC 和△DOC 中, ∵ OE OD EOC DOC OC OC =⎧⎪∠=∠⎨⎪=⎩,,, ∴△EOC ≌△DOC (SAS), ∴∠ODC =∠OEC =90°,∴OD ⊥CD ,∴CD 是⊙O 的切线. (2)【解】过点D 作DF ⊥OC 于点F .在Rt △CDO 中,OC =AB =4,OD =OA =BC =3,由勾股定理,得CD=42-32=7.∵S △CDO =12CD ·OD =12OC ·DF , ∴DF =CD×OD OC =7×34=374,∴S 平行四边形OABC =OC ·DF =4×374=37. 【归纳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有关圆的考查中,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经常综合运用,在此类问题中,要注意分清是运用判定定理还是性质定理,不能混淆.有时还常常运用判定定理得到切线,再运用性质定理求解,注意解答的逻辑性.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1)经过半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过直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4)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 (5)过直径一端点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 2.如图,AB 是⊙O 的直径,直线DA 与⊙O 相切于点A ,DO 交⊙O 于点C ,连结BC ,若∠ABC =21°,则∠ADC 的度数为( )A.46°B.47°C.48°D.49°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3.如图,在⊙O 的内接四边形ABCD 中,AB 是直径,∠BCD =120°,过D点的切线PD 与直线AB 交于点P ,则∠ADP 的度数为( )A.40°B.35°C.30°D.45°4.如图,线段AB 与⊙O 相切于点B ,线段AO 与⊙O 相交于点C ,AB =12,AC =8,则⊙O 的半径长为 .5.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DC 切⊙O 于点C ,若∠A =25°,则∠D = .6.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AOC =30°,半径为1 cm 的⊙P 的圆教学反思心在射线OA 上,且与点O 的距离为6 cm ,如果⊙P 以1 cm/s 的速度沿A 向B 的方向移动,则经过 秒后⊙P 与直线CD 相切.第5题图 第6题图7.如图,在△ABC 中,AB =AC ,以AB 为直径的⊙O 交边BC 于点P ,PE ⊥AC 于点E . 求证:PE 是⊙O 的切线.第7题图 第8题图8.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切⊙O 于点B ,AC 交⊙O 于点P ,E 是BC 边上的中点,连结PE ,则PE 与⊙O 相切吗?若相切,请加以证明,若不相切,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1.(1)×(2)×(3)√(4)√(5)√ 2.C 3.C 4. 5 5.40°6.4或87.【证明】如图,连结OP .∵ AB =AC ,∴ ∠B =∠C .∵ OB =OP ,∴ ∠B =∠OPB , ∴ ∠OPB =∠C .∴ OP ∥AC . ∵ PE ⊥AC ,∴ PE ⊥OP .∴PE为⊙O 的切线.第7题答图 第8题答图8.【解】PE 与⊙O 相切.证明:如图,连结OP ,BP ,则OP =OB , ∴ ∠OBP =∠OPB .∵ AB 为⊙O 的直径,∴ BP ⊥AC . 在Rt △BCP 中,E 为斜边中点,∴ PE =12BC =BE ,∴ ∠EBP =∠EPB .∴ ∠OBP +∠PBE =∠OPB +∠EPB ,即∠OBE =∠OPE . ∵ BE 为⊙O 的切线,∴ AB ⊥BC ,教学反思∴ OP ⊥PE ,即PE 是⊙O 的切线. 课堂小结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圆的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应用格式:OA O BC O BC OA A ⎫⎬⊥⎭是⊙的半径为⊙的切线于点2.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应用格式:∵直线l 是⊙O 的切线,A 是切点,∴直线l ⊥OA .布置作业教材52页练习第1-4题.板书设计27.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3 切线第1课时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圆的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3.常用的辅助线方法.4.技巧:①连半径,证垂直;②作垂直,证半径.。

切线--教学设计(阮萍扬)

切线--教学设计(阮萍扬)

切线--教学设计(阮萍扬)课题:§27·2·3 切线(第1课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泉州市丰泽区泉州市第十中学阮萍扬课标要求:掌握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和过切点的半径关系,会用三角尺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掌握切线的判定方法。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7章《圆》第2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切线》。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直线和圆相切的条件,并为探究切线长定理而作准备,是“圆”这一章的重点之一,也是本章的核心。

它在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除了要求学生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有关知识解题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切线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是研究三角形的内切圆、切线长定理以及后面研究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的基础。

学好它,对今后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同时,让学生在探索总结切线判定方法过程中积累解题的经验,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发现并证明切线的判定定理。

教学难点:圆的切线证明问题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教学过程: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问题1:下雨天,当我们快速转动雨伞时,雨伞上的水滴会沿着什么方向飞出?[设计意图]①“雨水飞出的方向”学生难以理解,容易与“雨水飞出的路线”相混淆;②“雨水飞出的方向”为什么一定会与半径垂直?这里体现了数学与物理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

利用这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思想意识,能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改造生活,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也为探索切线判定定理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探究】切线的判定定理问题2:画图并解答问题:请画出⊙O及半径OA,经过⊙O的半径OA的外端点A画一条直线l,使直线l⊥OA.请问:直线l与⊙O有几个交点?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1)直线l与⊙O有几个交点?(2)你是怎么判断直线l与⊙O只有1个交点的?(3)你还有其他判断方法吗?[设计意图] 学生带着“直线l与⊙O有几个交点”的问题动手作图,观察直线l与⊙O有几个交点,并大胆猜想,最后进行论证归纳。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七章 圆 27.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切线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七章 圆 27.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切线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切线一、学习目标1.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熟练掌握以上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二、自主探究请你先阅读课本,然后解决下面的问题:(一)引入新知1 、【画一画】请你自己动手画一个圆的切线,你怎么知道它是圆的切线?作法:(1)(2)(3)2.【想一想】为什么: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下面的证法对吗?已知:直线a 切⊙O 于点A.求证:OA ⊥直线a证明:假设不垂直,作OM ⊥a因“垂线段最短”,故OA>OM,即圆心到直线距离小于半径.这与线圆相切矛盾.故: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3.【说一说】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交流,在阅读课本P95的基础上,你能用一句话描述什么是圆的切线吗?(1)(2) · · M A Oa(3)4.【议一议】(1).如图,点D 是∠AOB 的平分线OC 上任意一点,过D 作DE ⊥OB 于E ,以DE 为半径作⊙D ,判断⊙D 与OA 的位置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直线AB 经过⊙O 上的点C ,并且OA=OB,CA=CB,求证直线AB 是⊙O 的切线。

这两题的辅助线的作法有什么不同?(二)尝试运用1.【动动笔】请你阅读课本,将上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证出来。

2.【动动手】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请你自己动手来画图,说明圆的切线与判定,再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然后跟你的同学进行交流。

3.【动动脑】已知:如图,A 是⊙O 外一点,AO 的延长线交⊙O 于点C,点B 在圆上,且AB=BC, ∠A=30.求证:直线AB 是⊙O 的切线.AB E O (1) (2)· O A C B三、归纳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华师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第27章 圆-27.2 .3 切 线

华师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第27章 圆-27.2 .3  切 线

3 切 线第3课时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掌握切线的概念,能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理解并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51~P52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圆的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3.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PB 是⊙O 的切线,P A 交⊙O 于点C ,AB =3 cm ,PB =4 cm ,则BC =125cm.4.当已知一条直线是某圆的切线时,切点的位置是确定的,辅助线常常是连结圆心和切点,得到半径,那么该半径垂直于切线.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对学)【例1】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切⊙O 于点B ,AC 交⊙O 于P ,E 是BC 边上的中点,连结PE ,则PE 与⊙O 相切吗?若相切,请加以证明;若不相切,请说明理由.【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要证PE 是圆的切线,结合图形,已知圆心和直线PE 与圆的交点P ,应该作辅助线:连结OP 、BP ,再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解答】相切.证明:连结OP 、BP ,则OP =O B. ∴∠OBP =∠OP B. ∵AB 为直径,∴BP ⊥P C.在Rt △BCP 中,E 为斜边BC 的中点, ∴PE =12BC =BE ,∴∠EBP =∠EPB ,∴∠OBP +∠PBE =∠OPB +∠EPB , 即∠OBE =∠OPE . ∵BE 为切线,∴AB ⊥BC ,∴OP ⊥PE , 即PE 是⊙O 的切线.【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要判定是否相切,关键是要连结直线与圆的交点和圆心,再借助题目条件判定连线是否与直线相垂直.【例2】如图,△ABC 的边AC 与⊙O 相交于C ,D 两点,且经过圆心O ,边AB 与⊙O 相切,切点为B.如果∠A =34°,那么∠C 等于________.【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连结OB ,如图. ∵AB 与⊙O 相切,∴OB ⊥AB ,∴∠ABO =90°, ∴∠AOB =90°-∠A =90°-34°=56°. ∵∠AOB =∠C +∠OBC , ∴∠C +∠OBC =56°.∵OB =OC ,∴∠C =∠OBC , ∴∠C =12×56°=28°.【答案】28°【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运用切线的性质定理来进行计算或论证,常通过作辅助线连结圆心和切点,利用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有关问题.活动2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如图,点A、B、D在⊙O上,∠A=20°,BC是⊙O的切线,OD的延长线交BC于点C,则∠OCB=50度.2.如图,在△ABC中,AB=AC,∠B=30°,以点A为圆心,以3 cm为半径作⊙A,当AB=6 cm时,BC与⊙A相切.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30°,半径为1 cm的⊙P的圆心在射线OA上,且与点O的距离为6 cm,如果⊙P以1 cm/s的速度沿A向B的方向移动,则经过4或8秒后,⊙P与直线CD相切.活动3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如图,⊙O是梯形ABCD的内切圆,AB∥DC,E、M、F、N分别是边AB、BC、CD、DA上的切点.(1)求证:AB+CD=AD+BC;(2)求∠AOD的度数.【互动探索】(1)根据切线长定理可证得AE=AN,BE=BM,DF=DN,CF=CM,进而证明AB+DC=AD+BC;(2)连结OE、ON、OM、OF,通过证明△OAE≌△OAN,得到∠OAE=∠OAN.同理,∠ODN=∠ODF,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出∠AOD 的度数.【解答】(1)证明:∵⊙O切梯形ABCD于点E、M、F、N,∴AE =AN ,BE =BM ,DF =DN ,CF =CM , ∴AE +BE +DF +CF =AN +BM +DN +CM , ∴AB +DC =AD +B C.(2)解:如图,连结OE 、ON 、OM 、OF . ∵OE =ON ,AE =AN ,OA =OA , ∴△OAE ≌△OAN ,∴∠OAE =∠OAN . 同理,∠ODN =∠ODF .∴∠OAN +∠ODN =∠OAE +∠ODF . 又∵AB ∥DC ,∴∠EAN +∠CDN =180°, ∴∠OAN +∠ODN =12×180°=90°,∴∠AOD =180°-90°=90°.【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条对边的和相等;(2)过圆外一点画圆的两条切线,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判定定理切线的性质定理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训练!第4课时*切线长定理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了解切线长的概念,并理解切线长定理.2.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及内心的定义,会画三角形的内切圆.3.理解并灵活运用切线长定理以及应用内切圆知识发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切线长定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心.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52~P54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把圆的切线上某一点与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2.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这两条切线的夹角.3.如图,P A、PB是⊙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若P A=4,则PB=4.4.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外切三角形.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对学)【例1】如图,AB、AC、BD是⊙O的切线,P、C、D为切点,如果AB=5,AC=3,则BD的长是________.【互动探索】∵AC、AP为⊙O的切线,∴AC=AP.∵BP、BD为⊙O的切线,∴BP=BD,∴BD=PB=AB-AP=5-3=2.【答案】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切线长定理提供了另一种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注意在解题过程中的等量代换.【例2】如图,⊙O是△ABC的内切圆,D、E是切点,∠A=50°,∠C=60°,则∠DOE =________.【互动探索】∵∠A =50°,∠C =60°,∴∠B =180°-50°-60°=70°.∵D 、E 是切点,∴∠BDO =∠BEO =90°,∴∠DOE =180°-∠B =110°.【答案】110°【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三角形内切圆问题中,连结各边的切点与圆心,由切线的性质能产生直角,进而根据问题选择利用内角和或勾股定理求解.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如图,Rt △ABC 中,∠C =90°,AC =6,BC =8,则△ABC 的内切圆半径r =2.2.如图,AD 、DC 、BC 都与⊙O 相切,且AD ∥BC ,则∠DOC =90°.3.如图,AB 、AC 与⊙O 相切于B 、C 两点,∠A =50°,点P 是圆上异于B 、C 的一动点,则∠BPC =65°.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如图,P A 、PB 切⊙O 于A 、B ,若∠APB =60°,⊙O 半径为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互动探索】割补法求面积:阴影部分是不规则图形,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通过“割补”法来求解.作辅助线可得S 阴影=2(S △P AO -S 扇形AOC ).【解答】连结PO 、AO ,PD 交⊙O 于点C. ∵P A 、PB 切⊙O 于A 、B 两点,∠APB =60°, ∴OA ⊥P A ,∠APO =12∠APB =30°,∴∠AOP =60°.∵⊙O 半径为3,∴OA =3,PO =6, ∴P A =PO 2-AO 2=33,∴S △P AO =12AO ·P A =12×3×33=932.∵S 扇形AOC =60π×32360=32π,阴影部分关于直线PO 对称,∴S 阴影=2(S △P AO -S 扇形AOC )=2×⎝⎛⎭⎫932-32π=93-3π.【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由切线,作辅助线易得直角三角形,求不规则图形面积时,常通过规则图形“割补”求得,注意其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切线长定理⎩⎨⎧切线长⎩⎪⎨⎪⎧概念定理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心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训练!。

27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第五课时切线的判定2021-2022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7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第五课时切线的判定2021-2022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l图 1课 题:27.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第五课时 切线的判定&.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

2、能够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圆的切线的识别方法,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

难点:在识别圆的切线时,辅助线的添加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1、回顾: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分别是哪几种?怎样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问题:下雨天,当你转动雨伞,你会发现雨伞上的水珠顺着伞面的边缘飞出,仔细观察一下,水珠是顺着什么样的方向飞出的?(引出课题)二、探究新知§.探究切线的判定:问题:画一个⊙O 及半径OA ,画一条直线经过⊙O 的半径的外端点A ,且垂直于这条半径OA ,这条直线与圆有几个交点?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你能说明理由吗?结果:从图1可以看出,此时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即直线 是圆的切线。

猜想: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验证:在直线 上任取一点P (除A 外),必有OA OP ,即P 在圆外,所以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即直线 是圆的切线,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注意:(1)利用判定定理时,一定要注意“过半径的外端”而不是“过半径的一端”; (2)直线与圆相切有三种判定方式:①用切线的判定定理;②用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③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该圆的半径。

试一试:(1)如图2,直线AB 垂直于半径OC ,直线AB 是⊙O 的切线吗?(2)如图3,直线AB 垂直于半径OC ,直线AB 是⊙O 的切线吗?两个图中,直线AB 都不是⊙O 的切线。

图6图 7易错点:在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时,只想到垂直于半径,而忽略了过“半径的外端”。

三、讲解例题,巩固新知§.例1、如图4,已知直线AB 经过⊙O 上的点C ,并且OB OA =,CB CA =.求证:直线AB 是⊙O 的切线。

华师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7章 圆 【教案】 切线

华师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7章 圆 【教案】 切线

切线教学目标:1、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2、知道判定切线的常用的三种方法,初步掌握方法的选择。

3、掌握在解决切线的问题中常用的辅助线的作法。

情感态度:通过判定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切线判定定理的中的两个条件:一是经过半径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你是如何来判断这几种位置关系的?在学生回答后再展示相应的位置关系及判断的方法:判断的方法:(1)根据直线与圆的交点的个数;(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的大小关系。

教师强调:图(2)中的直线与圆相切,我们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来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但在实际问题中如果我们始终用寻找交点的个数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很不方便,也难于操作,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引导学生思考)二,启发学生,探究新知。

1、待学生思考后,可能没有什么发现。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刚才的图(2),提示学生可再任作一条半径。

如图(4)所示:教师引导:回顾图(2)中判断直线l与圆相切的方法:利用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2、教师启发:(1)你能否把上面的文字叙述的条件改成数学语言呢?可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然后给出参考的答案: 距离OA :改写成OA ⊥l; 等于半径:改写成OA =r;垂足A 在半径OA 上且为半径的一个端点。

学生改写后交流,然后在集体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得出: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圆的切线的判定,并板书课题)图(4)A如图:题设两条件:①经过半径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几何语言的表示:∵直线l ⊥OA ,l 经过半径OA 的外端 ∴直线l 为圆O 的切线。

教师强调:上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4)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缺少条件?能否举出反例。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教案 第27章圆 切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教案 第27章圆 切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

3.切线第1课时切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1.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2.通过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重点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难点切线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当你在下雨天快速转动雨伞(圆)时雨水飞出,让你感受到直线与圆的哪种位置关系?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二、探究问题,形成概念探究1:切线的判定定理(1)已知圆O上一点A,怎样根据圆切线的定义,过点A作圆O的切线l?(请你自己动手完成)(2)观察:①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和圆的半径有什么数量关系?②二者位置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由此你发现了什么?归纳结论: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圆的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探究2:切线的性质定理:如果直线l是⊙O的切线,切点为A,那么半径OA与直线l是不是一定垂直呢?归纳结论: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例1 如图,直线AB经过⊙O上的点A,且AB=OA,∠OBA=45°,直线AB是⊙O的切线吗?为什么?例2 如图,线段AB经过圆心O,交⊙O于点A,C,∠BAD=∠B=30°,边BD交圆于点D,BD是⊙O的切线吗?为什么?分析欲证BD是⊙O的切线,由于BD过圆上点D,若连结OD,则BD过半径OD的外端,因此只需证明BD ⊥OD,因OA=OD,∠BAD=∠B,易证BD⊥OD.教师板演,给出解答过程及格式.三、练习巩固1.见教材P52例2.2.在Rt△ABC中,∠C=90°,AC=3 cm,BC=4 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若圆C与直线AB相切,则r的值为( )A.2 cm B.2.4 cmC.3 cm D.4 cm3.如图,Rt△ABC的斜边AB=8 cm,AC=4 cm,以点C为圆心作圆,当半径为多长时,AB与⊙C相切?4.如图,AB为⊙O的直径,C是⊙O上一点,D在AB的延长线上,且∠DCB=∠A.(1)CD与⊙O相切吗?如果相切,请你加以证明,如果不相切,请说明理由;(2)若CD与⊙O相切,且∠D=30°,BD=10,求⊙O的半径.四、小结与作业小结1.切线的判定定理是什么?2.切线的性质定理是什么?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P52“练习”.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课是让学生由图形观察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从而直观形象地得出直线与圆相切时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的性质定理,教学效果较好.。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7 第1课时 切线的判定教案与反思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7 第1课时 切线的判定教案与反思

1.掌握判定直线与圆相切的方法,并能运用直线与圆相切的方法进行计算与证明.(重点)2.能灵活选用切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难点)一、情境导入下雨天,当你转动雨伞,你会发现雨伞上的水珠顺着伞面的边缘飞出.仔细观察一下,水珠是顺着什么样的方向飞出的?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直线与圆相切的情况.二、合作探究探究点:切线的判定【类型一】已知直线过圆上的某一个点,证明圆的切线如图,点D在⊙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点C在⊙O上,AC=CD,∠D=30°,求证:CD是⊙O的切线.解析:要证明CD是⊙O的切线,即证明OC⊥CD.连接OC,由AC=CD,∠D=30°,则∠A=∠D=30°,得到∠COD=60°,∴∠OCD=90°.证明:如图,连接OC.∵AC=CD,∠D=30°,∴∠A=∠D=30°.∵OA=OC,∴∠2=∠A=30°,∴∠1=60°,∴∠OCD=90°,∴OC⊥CD,∴CD是⊙O的切线.方法总结: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利用切线的定义,即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②到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③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类型二】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如图,在△OAB中,OA=54,OA⊥OB,以O为圆心,4为半径作2,OB=5⊙O,求证:AB是⊙O的切线.解析:作OC ⊥AB 于点C ,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 =10,再利用面积法求出OC =4,而⊙O 的半径为4,则根据切线的判定方法可判断AB 是⊙O 的切线.证明:作OC ⊥AB 于点C .∵OA ⊥OB ,∴∠AOB =90°.在Rt △OAB 中,AB =22=+OB OA OC •AB OB •OA ,∴OC 的半径为4,∴OC 为⊙O 的半径.而OC ⊥AB , ∴AB 是⊙O 的切线.方法总结:在判定一条直线为圆的切线时,当已知条件中未明确指出直线和圆是否有公共点时,常过圆心作该直线的垂线段,证明该线段的长等于半径;当已知条件中明确指出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常连接过该公共点的半径,证明该半径垂直于这条直线.【类型三】 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没有确定时,证明圆的切线如图,△ABC 中,AB =AC ,D 为BC 的中点,以D 为圆心的圆与AB 相切于点E .求证:AC 与⊙D 相切.解析:过点D 作DF ⊥AC ,根据△ABC 是等腰三角形,D 是BC 边的中点,以及AB 是⊙D 的切线,得到DF =DE ,说明DF 是⊙D 的一条半径,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AC 是⊙D 的切线.证明:作DF ⊥AC 于点F ,连接AD 、DE .∵AB 是⊙D 的切线,∴DE ⊥AB .∵AB =AC ,D 是BC 的中点,∴AD 平分 ∠BAC .又∵DE ⊥AB ,DF ⊥AC ,∴DF =DE ,∴AC 是⊙D 的切线.方法总结:如果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没有确定,则应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证明圆心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类型四】 切线的判定和有关计算如图,在Rt△ABC 中,∠C =90°,BE 平分∠ABC 交AC 于点E ,点D 在AB 上,DE ⊥EB .(1)求证:AC是△BDE的外接圆的切线;(2)若AD=23,AE=6,求EC的长.解析:(1)取BD的中点O,连接OE,如图,由∠BED=90°,可得BD为△BDE的外接圆的直径,点O为△BDE的外接圆的圆心,再证明OE∥BC,得到∠AEO=∠C=90°,可得结论;(2)设⊙O的半径为r,根据勾股定理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求答案.(1)证明:取BD的中点O,连接OE,如图所示,∵DE⊥EB,∴∠BED=90°,∴BD 为△BDE的外接圆的直径,点O为△BDE的外接圆的圆心.∵BE平分∠ABC,∴∠CBE=∠OBE.∵OB=OE,∴∠OBE=∠OEB,∴∠OEB=∠CBE,∴OE∥BC,∴∠AEO=∠C=90°,∴OE⊥AE,∴AC是△BDE的外接圆的切线;(2)解:设⊙O的半径为r,则OA=OD+DA=r+23,OE=r.在Rt△AEO中,有AE2+OE2=AO2,即62+r2=(r+23)2,解得r=2 3.∵OE∥BC,∴AECE=AOOB,即6CE=4323,∴CE=3.方法总结: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要证某直线是圆的切线,已知此直线过圆上某点,连接圆心与这点(即为半径),再证垂直即可.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只要出现切线就要想到半径,就要想到有垂直的关系,要形成一个定势思维.。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圆【学案】切线长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圆【学案】切线长

切线长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应用切线长定理去解决有关计算题、证明题。

二、新课讲授:
(一)切线长定理:
1.复习:直线和圆有什么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它们如何?
2.从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过⊙O上任一点A都可以作条切线,•并且条,根据下面提出的问题操作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问题:请你拿出一张纸,在你手中的纸上画出⊙O,并画出过A点的唯一切线PA,•连结PO,•沿着直线PO将纸对折,设圆上与点A重合的点为B,这时,OB是⊙O的一条半径吗?PB是⊙O的切线吗?利用图形的轴对称性,说明圆中的PA与PB,∠APO与∠BPO有什么关系?我们把,,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如图,已知PA、PB是⊙O的两条切线.求证:PA=PB,
∠OPA=∠OPB.
由此我们得到:。

例1.已知PA、PB分别切⊙O于A、B两点,C是AB上任一点,
过C作⊙O•的切线分别交PA、PB于D、E,若△PDE的周长为
12,则PA长为多少?
练习:
1. 如图,直线AB、BC、CD分别与⊙O相切于E、F、G,且AB//CD,若OB =6cm,OC=8cm,则∠BOC=__________, BE+CG= ,⊙O的半径是_________。

2. 如图,AB、AC与⊙O相切于B、C,∠A=50°,点P
是圆上异于B、C的一动点,•则∠BPC的度数为。

九年级数学下册27_2_3切线二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27_2_3切线二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27.2.3切线(二)教学内容:讲义P53~56教学目标一、明白得切线长定理;二、明白得圆的内切三角形和内心等概念;区别内切圆和外接圆。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白得圆的内切三角形和内心等概念;区别内切圆和外接圆。

难点:明白得切线长定理;教学预备:课件教学方式:教学法教学进程一、温习一、切线的判定定理;二、切线的性质定理;二、学习切线长一、切线长的概念:把圆的切线上某一点与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二、探讨:在纸上画出如图的图形,沿着直线PO将纸以折,由于直线PO通过圆心O,因此PO是圆的一条对称轴。

两半圆重合,PA与PB、∠APO与∠BPO有什么关系?3、班级展现4、教师总结咱们能够发觉:PA=PB,∠APO=∠BPO;三、学习切线长定理一、定理的内容: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这两条切线的夹角。

二、定理的证明已知: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别离为A、B。

求证:PA=PB,∠APO=∠BPO;四、学习试一试一、小组活动。

(4人一组)二、班级展现3、教师总结在△ABC中,若是有一个圆与AB、AC、CB都相切,那么该圆的圆心到这三边的距离都等于半径。

如何找到那个圆的圆心呢?那个圆的圆心确实是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五、学习三角形的内切圆一、图形二、概念内切圆: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那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心: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那个三角形的内心;内心确实是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的交点。

外切三角形:各边都与圆相切的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六、补充例题例一、如图,在△ABC中,∠C=90°,点O在AC上,以OA为半径的⊙O交AB于点D,B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DE.(1)判定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假设AC=6,BC=8,OA=2,求线段DE的长.解:(1)直线DE与⊙O相切,理由如下:连接OD,∵OD=OA,∴∠A=∠ODA,∵EF是BD的垂直平分线,∴EB=ED,∴∠B=∠EDB,∵∠C=90°,∴∠A+∠B=90°,∴∠ODA+∠EDB=90°,∴∠ODE=180°﹣90°=90°,∴直线DE与⊙O相切;(2)连接OE,设DE=x,那么EB=ED=x,CE=8﹣x,∵∠C=∠ODE=90°,∴OC2+CE2=OE2=OD2+DE2,∴42+(8﹣x)2=22+x2,解得:x=4.75,那么DE=4.75.例二、如图,△ABC中,∠ACB=90°,D为AB上一点,以CD为直径的⊙O交BC于点E,连接AE交CD于点P,交⊙O于点F,连接DF,∠CAE=∠ADF.(1)判定AB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假设PF:PC=1:2,AF=5,求CP的长.解:(1)AB是⊙O切线.理由:连接DE、CF.∵CD是直径,∴∠DEC=∠DFC=90°,∵∠ACB=90°,∴∠DEC+∠ACE=180°,∴DE∥AC,∴∠DEA=∠EAC=∠DCF,∵∠DFC=90°,∴∠FCD+∠CDF=90°,∵∠ADF=∠EAC=∠DCF,∴∠ADF+∠CDF=90°,∴∠ADC=90°,∴CD⊥AD,∴AB是⊙O切线.(2)∵∠CPF=∠CPA,∠PCF=∠PAC,∴△PCF∽△PAC,∴=,∴PC2=PF•PA,设PF=a.那么PC=2a,∴4a2=a(a+5),∴a=,∴PC=2a=.七、练习一、讲义P55页第一、2题;二、如图,AB为⊙O的直径,点E在⊙O上,C为的中点,过点C作直线CD⊥AE于D,连接AC、BC.(1)试判定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假设AD=2,AC=,求AB的长.八、小结一、学生小结二、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切线长定理和三角形的内切圆。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切线第2课时切线的性质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切线第2课时切线的性质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27.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3.切线第2课时切线的性质1.掌握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并能运用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进行计算与证明(重点,难点);2.能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形的木盘,你能设计一个办法测量这个圆形物体的半径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切线的性质【类型一】 切线的性质的运用如图,点O 是∠BAC 的边AC 上的一点,⊙O 与边AB 相切于点D ,与线段AO 相交于点E ,若点P 是⊙O 上一点,且∠EPD =35°,则∠BAC 的度数为( )A .20°B .35°C .55°D .70°解析:如图,连接OD .∵⊙O 与边AB 相切于点D ,∴OD ⊥AD ,∴∠ADO =90°.∵∠EPD =35°,∴∠EOD =2∠EPD =70°,∴∠BAC =90°-∠EOD =20°.故选A.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解题时要注意运用切线的性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类型二】 利用切线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如图,PA 为⊙O 的切线,A 为切点.直线PO 与⊙O 交于B 、C 两点,∠P =30°,连接AO 、AB 、AC .(1)求证:△ACB ≌△APO ;(2)若AP =3,求⊙O 的半径.解析:(1)由∠P =30°可得出∠AOP =60°,则∠C =30°=∠P ,那么AC =AP ;根据已知条件我们不难得出∠CAB =∠PAO =90°,这样就凑齐了角边角,那么两三角形就全等了;(2)在Rt △AOP 中解直角三角形易得出OA 的长,即为⊙O 的半径.(1)证明:∵PA 为⊙O 的切线,A 为切点,∴∠OAP =90°.又∵∠P =30°,∴∠AOB =60°,∴∠C =30°=∠P ,∴AC =AP .又∵BC 为⊙O 的直径,∴∠BAC =90°.在△ACB 和△APO 中,∠BAC =∠OAP ,AC =AP ,∠C =∠P ,∴△ACB ≌△APO ;(2)解:在Rt △AOP 中,∠P =30°,AP =3,∴AO =1,即⊙O 的半径为1.方法总结:运用切线进行证明和计算时,一般连接切点与圆心,根据切线的性质转化已知条件,构造出等量关系求解.【类型三】切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F 、C 是⊙O 上的两点,且AF ︵=FC ︵=CB ︵,连接AC 、AF ,过点C 作CD ⊥AF 交AF 的延长线于点D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2)若CD =23,求⊙O 的半径.解析:(1)连接OC ,由弧相等得到相等的圆周角,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推得∠ACD =∠B ,再根据等量代换得到∠ACO +∠ACD =90°,从而证明CD 是⊙O 的切线;(2)由AF ︵=FC ︵=CB ︵推得∠DAC =∠BAC =3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AC 的长,进而求得⊙O 的半径.(1)证明:连接OC 、BC .∵FC ︵=CB ︵,∴∠DAC =∠BAC .∵CD ⊥AF ,∴∠ADC =90°.∵AB是直径,∴∠ACB =90°.∴∠ACD =∠B .∵BO =OC ,∴∠OCB =∠OBC .∵∠ACO +∠OCB =90°,∠OCB =∠OBC ,∠ACD =∠ABC ,∴∠ACO +∠ACD =90°,即OC ⊥CD .又∵OC 是⊙O 的半径,∴CD 是⊙O 的切线;(2)解:∵AF ︵=FC ︵=CB ︵,∴∠DAC =∠BAC =30°.∵CD ⊥AF ,CD =23,∴AC =4 3.在Rt △ABC 中,∠BAC =30°,AC =43,∴BC =4,AB =8,∴⊙O 的半径为4.方法总结:若证明切线时有交点,需“连半径,证垂直”,然后利用切线的性质构造直角三角形,在解直角三角形时常运用勾股定理求边长.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经历切线性质的探究,从中可得出判定切线的条件,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逐层深入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使学生能更全面的掌握知识.。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圆【创新教案】切线长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圆【创新教案】切线长

切线长教学目标:1、了解切线长定义,掌握切线长定理,并利用它进行有关计算。

2、在运用切线长定理的解题过程中,进一步渗透方程的思想,熟悉用代数的方法解几何题。

教学重点:理解切线长定理。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切线长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过圆上一点可作圆的几条切线?过圆外一点呢?过圆内一点呢?二、合作探究1、切线长定义: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2、切线长定理(1)操作:纸上一个⊙O,PA是⊙O的切线,•连结PO,•沿着直线PO将纸对折,设与点A重合的点为B。

OB是⊙O 的半径吗?PB是⊙O的切线吗?猜一猜PA与PB的关系?∠APO与∠BPO呢?从上面的操作及圆的对称性可得: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2)几何证明.如图,已知PA、PB是⊙O的两条切线.求证:PA=PB,∠APO=∠BPO.证明: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三、巩固练习1、如图1,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

PO交⊙O于E点(1)若PB=12,PO=13,则AO=____(2)若PO=10,AO=6,则PB=____(3)若PA=4,AO=3,则PO=____;PE=_____.(4)若PA=4,PE=2,则AO=____.2、如图2,PA、PB是⊙O的两条切线、 A、B为切点,CD切⊙O于E交PA、PB 于C、D两点。

(1)若PA=12,则△PCD周长为____。

(2)若△PCD周长=10,则PA=____。

(3)若∠APB=30°,则∠AOB=_____,M是⊙O上一动点,则∠AMB=____3、如图Rt△ABC的内切圆分别与AB、AC、BC、相切于点E 、D、F,且∠ACB=90°,AC=3、BC=4,求⊙O的半径。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27.2.3切线(一)教案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27.2.3切线(一)教案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7.2.3切线教案教学内容:课本P51~52教学目标:1、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能够利用切线的性质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难点:能够利用切线的性质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直线与圆有哪些位置关系?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二、引入下雨天,当你转动雨伞,你会发现雨伞上的水珠顺着雨伞的边缘飞出,仔细观察一下,水珠是顺着什么样的方向飞出的?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直线与圆相切的情况。

三、学习做一做1、小组活动。

(4人一组)2、班级展示;3、老师总结。

对直线l除点A以外的任一点P,必有OP>OA,即点P位于圆外,从而可知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直线l是圆的切线。

OAP四、学习切线的判定定理1、定理的内容:经过圆的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图形语言。

OA3、符号语言∵OA是半径,OA⊥直线L (已知)∴直线l是⊙O的切线(切线的判定定理)五、切线的性质定理1、定理的内容: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2、图形语言OA3、符号语言∵OA是半径,过点A的直线L是圆的切线;(已知)∴OA⊥直线L (切线的性质定理)六、学习例题例2、如图,直线AB经过⊙O上的点A,且AB=OA,∠OBA=45°。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补充例题: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C为直径,弦BD=BA,BE⊥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1=∠BAD;(2)求证:BE是⊙O的切线.证明:(1)∵BD=BA,∴∠BDA=∠BAD,∵∠1=∠BDA,∴∠1=∠BAD;(2)连接BO,∵∠ABC=90°,又∵∠BAD+∠BCD=180°,∴∠BCO+∠BCD=180°,∵OB=OC,∴∠BCO=∠CBO,∴∠CBO+∠BCD=180°,∴OB∥DE,∵BE⊥DE,∴EB⊥OB,∵OB是⊙O的半径,∴BE是⊙O的切线.七、学生练习1、课本P52页第1、2题;2、补充练习(1)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C是弦,CD切⊙O于点C,交AB的延长线于点D,∠ACD=120°,BD=10cm,则⊙O的半径为()A.5cm B.8cm C.10cm D.12cm(2)如图,AB为⊙O的直径,PD切⊙O于点C,交AB的延长线于D,且CO=CD,则∠PCA=()A.30° B.45°C.60°D.67.5°(3)如图,AB是⊙O的切线,A为切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21年春季教案等集合2021年春季
切线
教学目标:1、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2、知道判定切线的常用的三种方法,初步掌握方法的选择。

3、掌握在解决切线的问题中常用的辅助线的作法。

情感态度:通过判定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并激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切线判定定理的中的两个条件:一是经过半径的外端;二是直线
垂直于这条半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你是如何来判断这几种位置关系的?
在学生回答后再展示相应的位置关系及判断的方法:
判断的方法:(1)根据直线与圆的交点的个数;
(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的大小关系。

教师强调:图(2)中的直线与圆相切,我们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来判
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但在实际问题中如果我们始终用寻找交点的个数和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很不方便,也难于操作,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引导学生思考)
二,启发学生,探究新知。

1、待学生思考后,可能没有什么发现。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刚才的图(2),提示学生可再任作一条半径。

如图(4)所示:
教师引导:回顾图(2)中判断直线l 与圆相切的方法:利用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圆
图(4)
l
A
O
r
2
2021年春季
的半径。

2、教师启发:
(1)你能否把上面的文字叙述的条件改成数学语言呢?
可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然后给出参考的答案: 距离OA :改写成OA ⊥l; 等于半径:改写成OA =r;
垂足A 在半径OA 上且为半径的一个端点。

(2)你能尝试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条件下把上面的文字叙述的命题
改成意思相同的命题吗?
学生改写后交流,然后在集体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得出: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圆的切线的判定,并板书课题)
(3)熟悉定理,分析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能用几何语言表示它们。

如图:题设两条件:①经过半径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几何语言的表示:∵直线l ⊥OA ,l 经过半径OA 的外端 ∴直线l 为圆O 的切线。

教师强调:上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4)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缺少条件?能否举出反例。

图(6)经过半径的外端但不与半径垂直;图(7)与直线垂直,但没有经过半径的外端,都不是圆的切线。

加强学生的认识,判断圆的切线时,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三,互动深化。

1、例1,如图(8),已知△ABC 内接于,⊙O 的直径AE 交BC 于点F ,点B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CAP =∠ABC ;求证:PA 是⊙O 的切线。

图(8)
3
2021年春季
分析:依据题目的条件有半径OA 且PA 经过OA 的外端,对照定理只须证pA ⊥OA 就可以了。

证明:连接CE
∵AE 是⊙A 的直径 ∴∠ACE =90°
∴∠E+∠EAC =90°
∵∠E =∠ABC ∠ABC =∠CAP ∴∠E =∠CAP ∴∠CAP+∠EAC =∠E+∠EAC =90° 即∠OAP =90º
∴PA ⊥OA ,且PA 经过A 点 ∴PA 为的⊙O 切线。

教师点评:依据定理判断切线时对照定理需要的条件,看已知条件满足其中的什么条件,再证明
或查找另一个条件就可以了。

2、教学例2,如图(10),CD 是△ABC 中AB 边
上的高,以CD 为直径的⊙O 分别交CA ,CB 于点E 、F ,点G 是AD 的中点,求证:GE 是⊙O 的切线。

分析:E 是GE 上的点又是⊙0上的一点,连接DE 就是⊙O 的半径,对照判
定定理只需证明GE ⊥OE 就行。

证明:连接OE ﹑DE
∵CD 是⊙O 的直径 ∴∠AED =∠CED =90° ∵G 是AD 的中点
∴EG =1/2 AD =DG ∴∠DEG =∠EDG ∵OE =OD ∴∠DEO =∠EDO ∴∠DEG+∠DEO =∠EDG +∠EDO
即∠EOG =∠CDA ∵CD ⊥AB ∴∠CDA =90°
图10
G A
D
4
2021年春季
∴∠EGO =∠CDA =90° ∵DE 是⊙O 半径 ∴GE 是⊙O 的切线。

教师点评:在已知条件中当这条直线过圆上某一个点时,通常情况下,先连接圆心与这个公共点就成为半径,然后再证明直线与这条半径垂直。

3、教学例3,如图(13),在△ABC 中,AD ⊥BC 于D ,且AD =½BC ,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O 为EF 的中点。

求证:以EF 为直径的圆O 与BC 相切。

分析:本题对照切线的判定方法都没有可用的条件,既没半径,又没垂直,
可过O 作OH ⊥BC 于H 。

证明:过O 作OH ⊥BC 于H
∵E 、F 是AB 、AC 的中点
∴EF =1/2 BC M 是AD 的中点,MD =1/2 AD
∵AD =1/2 BC ∴EF =AD ∴MD =1/2 EF
∵AD ⊥BC OH ⊥BC ∴OH ∥MD
则四边形OHDM 是矩形 ∴OH =MD =1/2 EF ∴OH 为⊙O 的半径.
又∵OH ⊥BC ∴以EF 为直径的圆O 与BC 相切。

教师点评:证明切线时,已知条件没有直接可用的条件,既没有公共点,也没有垂直时,通常情况下,可以过圆心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然后再证明这条垂线
段等于半径。

四,应用创新
1﹑如图(9),AB 是⊙O 的直径,∠ABT =,AT
=AB 。

求证:AT 是⊙O 的切线。

图(12)
B
C
D H 图(11)
C
D
B
5
2021年春季
2﹑如图Rt △ABC 中,∠ABC =9O °,以AB 为直径的⊙O 交AC 于点E 、点D
是BC 的中点、连接DE 。

求证:DE 与⊙O 相切。

3﹑如图△ABC 中,AB =AC ,O 是BC 的中点,⊙O 与AB 相切于点D.
五,课堂小结
1、切线的判定定理。

2、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

(1)定义: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

(2)数量关系: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3)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辅助线作法:
(1)有公共点:作半径证垂直。

(2)无公共点:作垂直证半径。

六,反馈评价。

1、如图,AB 是⊙O 的直径,∠BAC =30°,M 是OA
上一点,过M 作AB 垂线交AC 于点N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直线CF 交EN 于点F ,且∠ECF =∠E 。

求证:CF 是⊙O 的切线。

(有公共点的情况)
2、如图、DB 是圆O 的直径,点A 在BD 的延长线上AB =OB ,∠CAD =30° 求证:AC 是⊙O 的切线。

(属于没有公共点的情况)
图(15)
A
图(13)
C
图(14)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