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8篇)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8 篇)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8篇)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8篇)
四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很强,对科学也很有兴趣,相信他们一定会在教师的带领下喜欢科学这门课程。下面是小 编为你准备的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1
二、本册总目标
通过本册学习,使学生:
能根据以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通过多种途径获 取事物变化的信息,利用简单工具(包括自制的)对一些变化进行定量的测量;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 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通过分析数据或图表,找出变化的规律;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搜集各种变 化现象的有关资料,并尝试探究、解释变化的原因。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 、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 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 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1篇)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工作中都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1篇),欢迎大家分享。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学期教学目标总体目标:本学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力争使70%的学生进入优秀之列,100%的学生及格,期末成绩位列全街道同课前五名。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懂得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2、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让学生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
4、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5、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技术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物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2、学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
例如:化冰实验,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分析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生活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受到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操。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科学课,本年级共有学生17人。
其中男生11人,女生6人,他们大多数年龄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受知识的能力强,。
由于科学接近生活,大多数同学对科学很感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
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抓住学生新奇、爱动的特点,创设多种观察实验的情景,多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实验中发展智力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
对静电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就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就是初步的、概
括的。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就是学生学习其她电的知识的基础。
整个单元的安排就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
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就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就是220伏的交流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就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与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要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
的物体可以吸引轻巧物体,两个带不同种类电荷的物体会互相吸引。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能让学生感受到静电的存在。多数学生对这样的现象能解释为就是由于静电的作用,或者能进一步解释到梳子与头发摩擦产生了静电。学生的这些认识就是我们期望的。
接下来就是学生交流她们所知道的静电现象。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静电现象。教科书下面分别列举了“冬季里,女孩在摘掉毛线帽的瞬间,头发竖立起来”“在科技馆,一个长发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头发竖立”“闪电”三种静电现象。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静电现象存在于我们周围。
●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开关通过连接与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电就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与热。
过程与方法
●组装简单的电路。
●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与记录实验的结果。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
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第一单元电一、单元教学意义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
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
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
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
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
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
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
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2023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生长变化》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变化的原因。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花生和豆芽为例,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具体变化和原因,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变化的原因。
2.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变化的原因。
2.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讨论法:让学生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花生和豆芽植物,让学生观察和实验。
2.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如放大镜、显微镜、培养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长过程等。
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植物的生长变化。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花生和豆芽的生长过程,并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花生和豆芽的生长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植物生长变化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和原因。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的植物》:第1节《校园里的植物》、第2节《植物的生长》。
2. 第二章《电路》:第1节《电路的组成》、第2节《电路的连接》。
3. 第三章《磁铁》:第1节《磁铁的性质》、第2节《磁铁的应用》。
4. 第四章《声音》:第1节《声音的产生》、第2节《声音的传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涉及的基础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连接、磁铁的性质、声音的传播。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电路的组成、磁铁的应用、声音的产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样本、电路实验器材、磁铁、音叉等。
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画图工具、实验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的植物(1)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描述所见所感。
(2)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合植物样本进行观察。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生长过程中的植物,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电路(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简单的电路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2)例题讲解:讲解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连接简单的电路,观察现象。
3. 磁铁(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的吸铁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2)例题讲解:讲解磁铁的性质和应用,进行实验验证。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进行实验,探究磁铁的性质。
4. 声音(1)实践情景引入:敲击音叉,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
(2)例题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声音的传播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植物:生长过程、各部分名称。
2. 电路:组成、连接方法。
3. 磁铁:性质、应用。
4. 声音:产生、传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1.1 水的用途1.2 水的组成1.3 水的资源与保护2. 第二章动物与人类2.1 常见的家畜2.2 动物的运动方式2.3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 第三章植物的生活3.1 植物的器官3.2 植物的生长3.3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 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4.1 简单机械4.2 力与运动4.3 玩具的设计与制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用途、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基本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观念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简单机械的原理。
2. 教学重点:水的用途与保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的生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用途吗?”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本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水的用途、水的组成等知识。
结合教材,讲解相关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水的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水的组成。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水的用途、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知识。
结合教材,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互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水、动物、植物的知识?”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二章动物与人类第三章植物的生活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请列举水的三种用途,并说明原因。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饮食与健康【引言】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一章主题是饮食与健康。
通过学习本章的知识内容,学生将了解到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以及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2. 掌握不同食物的分类和特点,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3.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合理搭配食物;4. 了解食物中可能存在的危害物质,如过多的糖和食品添加剂。
【教学重点】1. 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2. 饮食的分类和特点;3.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难点】1. 了解和区分各类食物对身体的作用;2. 培养学生的饮食意识。
【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 教具:幻灯片、图片、食物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例如,"同学们,你们吃什么食物可以让身体变得更强壮呢?" "什么样的食物可以让我们保持健康呢?"二、讲授新知 (3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如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脂肪维持体温,蛋白质帮助生长等,并结合图片和食物模型进行具体展示。
2. 分类和讲解各类食物的特点,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
可以通过比较他们的外形、味道和营养功效等进行说明。
3. 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过多的糖和食品添加剂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并提出保持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三、拓展延伸 (10分钟)1. 带领学生一起制定一周的饮食计划,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合理安排各类食物的摄入。
2. 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饮食心得和健康的饮食经验。
四、巩固练习 (15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组织展示自己的饮食计划,并给予其他组的评价和建议。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去接近碎纸屑和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去接近头发,它们是会相互吸引。这到底是为什 么?同学们都感到茫然,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也是科学课的教学目标,面对这 意外实验现象,该如何解释,也是引导同学们进行探讨的大好契机。我决定根据同学们已有 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做进一步的探究。于是我问学生:“为什么 今天摩擦过的塑料棒不能吸起碎纸屑,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也不能吸起头发,而在冬天却很 容易吸起它们呢?”孩子们面面相觑,“哪是不是与天气有关啊?冬天天气怎样,现在呢?” 这下同学们向炸开了锅似的,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冬天天气又冷又干,我脱衣服的时候会 发出啪啪的响声,经常被衣服电到,现在是夏天,天气闷热潮湿,头发衣服都被汗浸湿了, 在夏天脱衣服时从来没被电过;摩擦起电是不是与湿度有关?同学们的意见不一。建议用实 验来证明,只要用梳子摩擦干头发和湿头发,就可以知道原因了。同学们发现长发女孩的发 梢比较干燥,就用塑料梳子摩擦发梢,结果发现头发发梢随着梳子飘起来,而用同样的方法 去梳出了汗的湿发却没有随梳子飘起来,用塑料棒摩擦其他的干燥物体也会吸引碎纸屑。通 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干燥的物体相互摩擦更容易产生静电。
课后,对此课我进行了反思,在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探究过程中,面对教学意外,教师要 积极引导学生对意外现象进行反思,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发他们 的好奇心,其实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奥秘,挖掘探究的深度,往往也能使学生获 得意外的收获。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2 课
(北京市)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精编版)打印
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组成。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
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
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
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
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
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
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0 年月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一. 教材分析《岩石与土壤》是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了解岩石和土壤的性质,探究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身边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岩石和土壤的性质,他们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岩石和土壤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岩石和土壤的名称,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岩石和土壤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岩石和土壤的性质,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岩石和土壤的性质,岩石和土壤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难点:岩石和土壤的成因,实验探究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岩石和土壤的相关知识,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
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岩石和土壤的基本概念,预习教材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地球的构成、地壳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岩石和土壤的实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观特征,初步认识岩石和土壤。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岩石和土壤的性质,如硬度、颜色、密度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新教科版(2022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含课后反思作业本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2022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含课后反思作业本参考答案新科教版(2022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目录教学计划2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2第1课时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8第2课时种植凤仙花10第3课时种子长出了根13第4课时茎和叶16第5课时凤仙花开花了19第6课时果实和种子21第7课时种子的传播23第8课时凤仙花的一生26第二单元电路30第1课时电和我们的生活30第2课时点亮小灯泡32第3课时简易电路35第4课时电路出故障了38第5课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42第6课时导体和绝缘体45第7课时电路中的开关48第8课时模拟安装照明电路53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56第1课时岩石与土壤的故事56第2课时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58第3课时岩石的组成63第4课时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67第5课时岩石、沙和黏土69第6课时观察土壤72第7课时比较不同的土壤74第8课时岩石、土壤和我们772022年春季学期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和思考问题,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
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预测、调查、实验、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不过,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科学,实践运用也不尽如人意。
还有少数学生不重视科学这门学科,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对立学生科学的意识,端正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教学中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题是“植物的生长变化”,本单元分为八课,分别是《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植凤仙花》《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凤仙花开花了》《果实和种子》《种子的传播》《凤仙花的一生》,按照植物自然生长的顺序编排。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物的性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电路: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的应用。
3. 岩石和矿物:岩石的成因、岩石的分类、矿物的特性。
4. 光和色彩:光的传播、光的反射、色彩的构成。
5. 力和运动:力的作用、运动的形式、简单机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多样性、电路、岩石和矿物、光和色彩、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电路的连接方式、岩石和矿物的识别、光的反射、力的作用。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电路的应用、简单机械的原理、色彩的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标本、电路元件、岩石和矿物样本、光学仪器、力学实验器材。
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电路实验盒、岩石和矿物观察盒、色彩实验盒、力学实验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展示生物标本,让学生观察不同生物的形态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 新课内容:(1)生物多样性:讲解生物的分类、性状,引导学生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电路:介绍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应用。
(3)岩石和矿物:展示岩石和矿物样本,讲解岩石成因、分类和矿物特性。
(4)光和色彩:运用光学仪器,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色彩的构成。
(5)力和运动: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运动形式和简单机械的原理。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分类、性状、环境关系。
2. 电路:组成、连接方式、应用。
最新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精选14篇)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目标、措施1、加大实验教学力度伴随着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师训计划课题的开展,我校的实验教学也加大了力度,根据新的配备标准补充了仪器,保证了科学课的充分开展,在教学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切实把精力放在指导实验教学研究上。
2、扎实开展实验教学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育要真正作到面向全体,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
实验教学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期初,实验教学领导小组根据教研中心的配档要求,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配档标准,实验教师要严格按照配档要求组织好实验教学。
教学过程中学校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举行实验教学公开课,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等教研活动。
抓好实验的备课,课前仪器准备和实验,课堂实验组织与实施、课后反思四个环节,不断优化实验教学。
根据教学要求填好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教学记录,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实验教师要明确几种类型实验的基本要求:(1)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准备充分、重点突出、操作规范、准备安全(2)学生分组实验:A准备阶段:制定实验计划;B实验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正确操作,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了解实验反馈和动态,检查实验效果;C总结阶段写出实验报告,整理仪器,课外实验加强引导,提高兴趣。
3、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结合新教材的内容,任课教师在实验课前要填好实验通知单,送交仪器室,实验教师协助任课教师配备仪器,器材和药品。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教师用书(修订版)目录使用说明教科书整体结构表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主要材料清单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电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第2课点亮小灯泡第3课简单电路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第6课做个小开关第7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四、教学案例五、参考资料新的生命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油菜花开了第2课各种各样的花第3课花、果实和种子第4课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第5课种子的萌发第6课动物的卵第7课动物的繁殖活动四、评价建议五、参考资料食物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一天的食物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第3课营养要均衡第4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第5课面包发霉了第6课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第7课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四、评价建议五、教学案例六、参考资料岩石和矿物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各种各样的岩石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第3课岩石的组成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第5课观察、描述矿物(二)第6课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第7课岩石、矿物和我们四、评价建议五、参考资料使用说明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8册。
为了能清晰而简明地表达课程设计的意图,同时方便教师备课,我们设计了一些栏目并提供了相应的资源。
下面是与使用有关的几点说明。
一、教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列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目标。
为教师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完整的框架和概貌。
——主要材料清单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实验和需要的器材与材料,供教师作计划和提前准备时使用。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彩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1. 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物质的分类2. 生命的奥秘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运动人体的呼吸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天气的观察与预报宇宙的探索4. 电与磁电路的组成与应用电流的产生与作用磁场与电磁感应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掌握动植物的生长、运动特点,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3. 提高学生对地球与宇宙的认知,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
4. 学习电与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电路的组成与应用、地球自转与公转。
2. 教学重点:物质分类、动植物生长、天气观察、电流的作用、磁场与电磁感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显微镜、磁铁、导线、电池等。
2. 教学课件:包含动画、图片、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重点、难点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 突出重点、难点知识,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物质性质的判断题动植物生长的观察日记天气预报的制作简单电路的设计磁场方向的判断2. 答案:判断题:正确与错误选项分别给出解析观察日记:提供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简单电路设计:给出多种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创新磁场方向判断:给出磁场分布图,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鼓励学生开展科学小实验、制作科技作品,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 课外阅读: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普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电一、单元教学意义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
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
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
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
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
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
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
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
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
“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做为重要的检测工具。
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日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
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一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
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要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
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2、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3、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4、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5、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6、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7、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8、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过程与方法:1、组装简单的电路。
2、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3、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4、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5、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6、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7、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3、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气球、线绳,塑料梳子、碎纸屑、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回形针、小开关、红灯、绿灯、黄灯、具有4个和6个接线头的盒子、橡皮、木质材料(小木片、小木棒等)、金属材料、丝、棉、皮、各类布料(湿和干)、铅笔、钢笔和玻璃等。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
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电荷能流动起来教学后记:2、点亮小灯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教学准备】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
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1、小灯泡的构造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三、让小灯泡发光1、点亮小灯泡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
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
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四、安全教育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板书设计:点亮小灯泡小灯泡导线电池不同实物图展示:教学后记:3、简单电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
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
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