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诊断鉴别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海拔红细胞增多症,高红症)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什么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也被称为高海拔红细胞增多症或高红症,是一种在长时间暴露在高海拔环境中出现的生理反应。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浓度较低,人体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促使红血细胞数量增多,以增加血液中氧气的携带能力。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高原反应的一种表现,大部分患者症状较轻,适应能力强,严重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可能需要特殊治疗。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症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头晕、疲劳、失眠等。
在高海拔环境中生活或工作时,人们可能会感到气短、心悸和易激动。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如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和血液氧含量可能会超过正常范围。
一旦确诊,治疗上主要是通过让患者离开高海拔环境或给予氧气疗法,以及一些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对于患者特别严重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换血治疗。
如何预防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预防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最佳方法是逐渐适应高海拔环境。
对于长时间在高海拔地区工作或生活的人来说,可以选择每天适度锻炼、保持充足睡眠和饮食均衡,并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另外,在前往高海拔区域之前,可以提前咨询医生,了解适应高原环境的建议。
结语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在高海拔环境中出现的生理反应,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适应性反应,但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预防和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关键在于逐渐适应高海拔环境和及时干预。
对于需要长时间在高原地区生活或工作的人来说,定期监测身体状况,避免过度劳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症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治疗【专业知识】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症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红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是指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对低氧环境失习服引起的红细胞增生过度。
它是慢性高原病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绝大多数人发生在海拔3200m以上地区,但也有少数对低氧易感者可发生在低于海拔3200m地区。
与同海拔高度的健康人相比,高红症病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显著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并伴有多血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病理改变为各脏器及组织充血,血流淤滞及缺氧性损害。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慢性低压性缺氧是罹患本症的根本原因。
在高原长期大量吸烟将会阻碍氧的传递,减少组织摄氧量,加重低氧血症,从而导致高红症的发生。
高原地区肥胖、夜间睡眠呼吸紊乱等也易诱发红细胞增生过度。
二、发病机制慢性低压性缺氧是罹患本症的根本原因,它通过何种途径和机制引起红细胞增多,虽提出了不少的理论和假设,较集中的看法是:1.呼吸驱动减弱以往的研究提示,高原世居者和久居者,对低氧通气反应(HVR)降低,被认为是人体对高原环境最佳适应(习服)的表现。
通气反应的钝化与居住高原的时间长短有关。
Weil等发现,当平原人生活在高原25~30年后,他们的HVR近似于高原世居者,但也有人对此提出疑问。
然而,有少数平原人到达高原生活几个月至几年之后,HVR呈现减弱,并出现红细胞增生过度,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等。
Cruz发现在同一海拔高度,高红症的PaCO2显著高于非高红症者,分别为38.1mmHg和32.5mmHg(P小于0.01);学者在4300m地区研究了21例高红症的血气及肺功能,发现病人的静息肺通气量约为健康人的70%~80%,潮气量为60%~75%,并有轻度小气道阻塞;血气分析病人的pH低于正常人,而PaCO2增高,提示高红症有肺泡通气不足的表现。
Severinghaus提出,在肺功能基本正常的情况下,造成肺泡低通气的原因,可能与呼吸驱动减弱有关,即周围或(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低氧反应减弱。
GBZ 92-2002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
GBZ 92-2002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前言本标准的第5.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在高原从事职业活动中可发生急慢性高原病,为了有效防治高原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青海省职业病防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High Altitude DiseaseGBZ92-2002职业性高原病是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从事职业活动所致的一种疾病。
高原低气压性缺氧是导致该病的主要病因,机体缺氧引起的功能失代偿和靶器官受损是病变的基础。
临床上根据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高原病,转至低海拔地区后可获改善。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高原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从事职业活动所致的高原病的诊断与处理。
非职业性高原病的诊断与处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诊断原则职业性高原病的诊断应根据进抵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连续工作一段时间,经临床有关检查结果,结合劳动卫生学调查及必要的动态观察,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类似改变后方可诊断。
3 急性高原反应由低海拔进抵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数小时到数天内发病,常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心悸、胸闷、气短、发绀、乏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外周水肿、尿少等。
一般经休息或对症处理后数日内即可缓解或消失。
4 诊断及分型4.1 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4.1.1 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急速进抵高原一般在海拔4000米以上发病,少数人可在海拔3000米以上发病。
具有以下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之一者:a)剧烈头痛、呕吐、表情淡漠、精神忧郁或欣快多语、烦躁不安、步态蹒跚、共济失调。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护理查房PPT
吸氧护理: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吸氧流量,保持呼吸道通畅 饮食护理: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 物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并发症预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定期监测血气分析、 血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
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护理人员的 培训和管理,提 高护理质量和服 务水平
引入先进技术: 积极引入先进的 医疗技术和设备, 提高治疗效果和 患者舒适度
患者病情及 护理措施
护理查房效 果评估
团队协作与 沟通
未来改进方 向与计划
完善护理查房流 程,提高护理质 量
加强医护人员培 训,提高专业技 能
推广高原红细胞 增多症护理经验 ,为更多患者提 供优质服务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患 者 病 情 介 绍 03 护 理 评 估 04 护 理 措 施 05 护 理 效 果 评 价 06 护 理 建 议 与 改 进 措 施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 发病时间、地点、原因等 临床表现、诊断结果等 家族史、过敏史等
患者主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的症状和体征
评估目的:了解 患者心理状况, 为制定护理措施 提供依据
评估内容:患者 情绪、认知、行 为等方面
评估方法:观察、 交流、量表等
注意事项:尊重 患者隐私,关注 患者感受,避免 过度干预
评估目的: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营养摄入情况及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等问题
评估内容:询问患者近期的饮食情况,包括食物种类、数量、频率等,以及是否存在特殊饮食 要求
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
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红细胞增多症是指体内红细胞数目增多或比例偏高的一类疾病。
其病因可能包括遗传、药物、环境等多种因素。
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红细胞增多症可能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疾病等。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红细胞增多症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血液检查结果确定红细胞计数和比例: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首先要根据血液检查结果确定红细胞计数和比例是否高于正常值。
通常情况下,男性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 4.5-5.5×10^12/L,女性成年人的正常红细胞计数范围为4.0-5.0×10^12/L。
红细胞比例正常范围为39%-49%。
如果红细胞计数和比例高于正常值,就需要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红细胞增多症。
2. 通过骨髓穿刺检查确定红细胞增多的程度:骨髓穿刺是诊断红细胞增多症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骨髓穿刺可以确定骨髓内红细胞系列的增生是否异常,从而确定红细胞增多的程度和原因。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骨髓穿刺检查来区分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3. 确定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可能包括遗传、药物、环境等多种因素。
因此,为了准确诊断红细胞增多症,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生活环境。
常见的导致红细胞增多症的原因包括高原反应、吸烟、慢性肺病、肾脏疾病、多发骨髓瘤、肝脾功能亢进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等。
通过了解病因,可以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检查和评估,还有一些其他的诊断标准,如红细胞比容值(HCT)、红细胞压积(RBC),以及其他的骨髓和生化指标等。
人们在诊断红细胞增多症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用药史、吸烟史等。
综合以上因素进行全面评估,才能最终确定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高原医学
急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反应指由平原或较低海拔地区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机体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系列急性缺氧表现。
这种表现多在生理范围内,通常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发生,常在短时间内逐渐消退。
本病以移居高原的居民为主影响因素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
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大约50%---70%出现急性高原病,但经3—10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
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与男性的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女性的体重指数无关,说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分度国际高原病专业会议将其分为轻、中和重度急性高原病:----轻度:症状较轻,活动能力基本不受限制,静息时,心率<100次/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不需药物及给氧治疗;----中度:症状较重,静息时心率、呼吸增加,但其心率<110次/分。
呼吸<24次/分,活动能力部分受限,生活自理困难,需要对症治疗;----重度:症状严重,静息时心率>110次/分,呼吸>24次/分,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需卧床休息,对症和吸氧等处理。
发病原因高原的低压性低氧环境是引起的急性缺氧的根本原因。
常见于急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的人群。
诱因:精神紧张、晕车、晕机、上呼吸道感染、妊娠、劳累等。
年老体弱、患慢性疾病或体型肥胖者更易发生,且较严重,反应时间亦延长。
发病机制急性高原反应是整个机体对高原环境的一种应激性反应,高原上的低氧分压、气候寒冷、紫外线强、温度低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均有一定影响,而其中以低氧分压为主。
由于氧分压的下降,通过下述几种方式引起发病:在高原低氧环境下,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大脑皮层功能发生失调,早期兴奋,后期则出现抑制;缺氧刺激交感神经,使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多,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使心排量增加,同时左心房压力增高;急性缺氧时,影响肺泡与气体交换,血液携氧和结合氧在组织中释放速度缓慢致使机体供氧不足,产生缺氧;由于低氧而刺激呼吸中枢,引起早期通气量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那么机体要吸入较多的氧气进行代偿,海拔越高,大气中氧分压越低,机体缺氧程度也就相应加重;同时肺动脉发生收缩肺动脉压力上升肺毛细血管募集现象成倍增加,这种现象是机体借助增加肺循环血量来改善缺氧的应急措施。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麻醉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麻醉【导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为慢性高原病的一种临床类型,是指人体长期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生活,由慢性低氧所引起的红细胞过度增生。
此病多见于高原移居人群,男性,绝大多数病例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
临床表现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增高,病理改变为各脏器及组织充血、血流淤滞及缺氧性损害。
红细胞增生过度、血黏度增高及缺氧性损害,加重了全身的缺氧,形成因果交替的循环,可引起出血、血栓形成或局部组织坏死等各种并发症。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75岁,60kg,因“大便带血1年,性状改变3月余”为主诉入院。
患者1年前出现大便带血,黏附于粪便表面,鲜红色,无黑便,未与粪便混合,无腹痛、腹胀,无畏寒发热,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变细,次数变多,有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有黏液,无脓血便,轻时1~2次/日,重时3~4次/日,无腹痛、消瘦、低热盗汗等。
在当地医院就诊,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遂来我院。
既往有“慢支,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2年,冬季易发作,未予特殊治疗。
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差,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弹性差,口唇发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肺部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低,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式呼吸存在,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壁静脉未见曲张,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约5次/分,脊柱及四肢功能正常,四肢末端发绀,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5.12×109/L;RBC 6.61×1012/L;Hct 56%;Hgb 232.0g/L;PLT149×109/L。
凝血功能:PT 20.8s APTT 79.8s TT 19.8s RT 164.56s。
腹部超声:肝脏、胆囊、胰腺、形态大小正常,轻度脂肪肝,右肾囊肿,前列腺增生。
CT:①下段直肠管腔内边界欠清晰类圆形等密度影均匀强化,与邻近直肠黏膜及肌层分界欠清晰,请结合内镜检查。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职业性高原病(Occupational High Altitude Disease,OHAD)是一种由于长期在高海拔地区从事工作或生活而导致的特殊职业性疾病。
高原地区的氧气稀薄、紫外线强烈、气温低等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在此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容易出现一系列高原病症状。
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职业性高原病的诊断标准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床症状。
1. 早期症状,轻度头痛、头晕、恶心、食欲减退、失眠等。
2. 中期症状,头痛、头晕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活动后气促、胸闷、乏力等。
3. 重症症状,严重头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甚至出现昏迷等。
二、生化指标。
1. 血红蛋白浓度,长期在高原地区工作的人群,血红蛋白浓度明显升高。
2. 血细胞比容,高原地区工作人群的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
3. 动脉血氧分压,长期在高原地区工作的人群,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三、影像学检查。
1. 胸部X线片,可见肺部纹理增多、肺血管变细、肺动脉高压等。
2. 肺功能检查,患者肺功能受损,通气功能减退。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可对职业性高原病进行如下诊断:1. 早期诊断,长期在高原地区工作的人群,出现轻度头痛、头晕、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可诊断为早期职业性高原病。
2. 中期诊断,出现头痛、头晕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活动后气促、胸闷、乏力等症状,血细胞比容增高,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纹理增多、肺血管变细、肺动脉高压等,可诊断为中期职业性高原病。
3. 重症诊断,出现严重头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甚至出现昏迷等症状,肺功能检查显示肺功能受损,通气功能减退,可诊断为重症职业性高原病。
五、治疗建议。
1. 早期干预,早期发现职业性高原病,可通过调整工作环境、适当休息、增加液体摄入等措施进行干预。
2. 中期治疗,中期职业性高原病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氧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高原地区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舌象特征分析
高原地区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舌象特征分析发布时间:2022-12-30T07:30:27.052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0期作者: 1王娟娟 1何鑫 2张莹英 1张婷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舌象特征1王娟娟 1何鑫 2张莹英 1张婷通讯作者1.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系青海西宁 8100012.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青海西宁 810001[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舌象特征。
方法高红组选择未做相关治疗的HAPC患者30例,普高组选择HB介于正常值和HAPC患者HB诊断标准之间的健康体检者31例,健康组选择HB正常的健康体检者33例。
按照中医传统的望诊方法观察舌象,用专用智能手机拍摄,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高红组患者青紫舌发生率最高,瘦薄舌、点刺舌次之,三组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高红组患者舌苔以燥苔、白腻苔、黄腻苔为主,前两者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普高组青紫舌、点刺舌、瘦薄舌、燥苔的发生率也较高,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高红组患者舌象意义与HAPC病机相合,反映了其以气虚血瘀证为主要的证候类型,尤其凸显了青紫舌对此病的临床诊疗意义。
普高组舌象特征对HAPC 的预防调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舌象;青紫舌;未病先防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是高原地区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其它慢性高原病的诱因,该病具有早期症状隐匿、发病缓慢的特点[1]。
HAPC的并发症较多,常累及呼吸、循环、神经、泌尿、消化、等多个系统,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
其引起的重要脏器栓塞如肺动脉栓塞、冠心病以及脑梗塞是本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故辅助尽早筛查诊断尤为重要。
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明显,能较为客观的反映病位的浅深、病邪的性质、邪正的盛衰及病势的进退,是临床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蛋白尿1例病例临床病理分析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蛋白尿1例病例临床病理分析发表时间:2016-12-22T15:36:51.7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6期作者:巴应贵[导读] 期间复查患者肾功能未见出现损害。
2周后门诊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0.798g,较入院时尿蛋白定量比较明显下降,治疗有效。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 810001)【摘要】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altitude erythrocytosis)肾损害原因和肾脏病理特点分析。
方法:对本科室1例明确诊断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蛋白尿患者行肾脏病理诊断分析。
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蛋白尿患者肾活检病理诊断(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支持肾脏病理诊断: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肾损害):(1)弥漫性肾小球肥大,轻度系膜增生,毛细血管内红细胞淤积,局灶非特殊型节段硬化,局灶球形肾小球硬化;(2)轻度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3)动脉硬化1分。
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可引起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肾损害。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肾损害;病理;分析【中图分类号】R5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110-02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相应地发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的患者也较中国其他地区明显增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许多疾患。
其中对心肺功能及消化系统的影响已得到认可[2]。
但是对肾脏的影响目前无可靠的理论知识支持,故也未得到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和研究,致使很多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缺乏对肾脏功能的检测而延误疾病的诊断,导致肾脏功能的损害。
故本研究通过临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蛋白尿患者行肾脏病理诊断提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一样可影响肾脏功能并能引起临床症状及肾脏组织病变。
患者男,40岁,农民(海拔3000米)。
因“发现蛋白尿2年”住院。
2年前患者因“肺部感染”住院时发现尿常规蛋白2+,未行进一步诊治,平素服用黄葵胶囊、金水宝胶囊治疗。
高原地区成年男性血常规参数差异性及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分析
高原地区成年男性血常规参数差异性及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分析张翠莉;吴明阳;谢磊;尚冬梅;李博【摘要】目的探讨四川高原地区不同海拔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方法抽取乐山、康定、甘孜、石渠等4个海拔高度的成年男性标本,检测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PLT)等8项指标;分析各组血常规指标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分析甘孜、石渠地区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的差异.结果不同海拔高度之间,除外MCV、MCHC,其他血常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甘孜、石渠地区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原藏区血常规各项参数的参考范围应依据当地情况建立;应加强对3000 m以上地区人员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防治.%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of blood routine and polycythemia prevalence among four areas of different altitude in Sichuan. Methods (l)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ccording to altitude. (2) Eight parameters of blood routine of each group were detected. ( 3 ) The blood routine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for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four groups and thep olycythemia rate between group Ⅲ and Ⅳ-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BC,RBC, Hb, PLT etc. among the four group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polycythemia between group Ⅲ and Ⅳ- Conclusions The reference range of blood routine should b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ttitudes. Prot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altitude sickness at high altitudes.【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3(024)004【总页数】3页(P293-294,298)【关键词】血常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作者】张翠莉;吴明阳;谢磊;尚冬梅;李博【作者单位】610015,成都,武警四川总队后勤部卫生处【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血常规分析是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高海拔地区高血压病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关系初探
高海拔地区高血压病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关系初探发布时间:2021-07-01T11:19:47.7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2期作者:王琼格桑罗布徐子寓任荣光[导读] 探讨高海拔地区高血压病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两者的相关性王琼1,2 格桑罗布2*徐子寓1,2 任荣光1西藏大学医学院,西藏拉萨 85000002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藏高原医学研究所,西藏拉萨 850000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高血压病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并且住院治疗的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53名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高血压患者15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同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的差距(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RBC)指标、血红蛋白(HGB)指标、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指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RBC)指标、血红蛋白(HGB)指标、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指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指标无显著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同高血压症患者的血压水平一致,也具有较高的血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常规情况与高血压患者的血常规情况基本一致。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高血压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血管类疾病,高血压容易造成严重的原发性的脑出血[1]。
长时间的高血压会让脑内的一些微小的毛细血管的结构发生缓慢的病变,这些微小的血管还会发生动力学病变,如果血压的波动范围变大,就会因为血压的变动致使脑部血管的破裂,具有重大隐患[2]。
高原地区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高血压不仅仅是因为血压的变动,还要考虑高原上具有的特有的一种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
作为高原地区独特性的一种疾病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因为高原地区的氧气浓度过低,红细胞的相应的代偿性就增高,进而使得患者血液当中的血液黏稠度增加。
高原地区成年男性血常规参数差异性及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分析
o f L o g i s t i e s De pa r t me n t ,Si c h ua n Pr o v i n ci a l Co ps r Ho s p i t a l o f Ch i ne s e Pe o p l e’ S Ar m e d P o l i c e Fo r c e s, Che n g d u 61 0 01 5,Chi n a
ZHANG Cui l i ,W U Mi n g y a n g , XI E Le i , S HANG Do n g me i , a nd L I Bo . 1.De p a r t me nt o f L a bo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3. De p a r t me nt
医学
2 0 1 3年 4月 h i n P A P F, V o 1 . 2 4, N o . 4 . A p r i l . 2 0 1 3
2 9 3
高原地区成年 男性血常规参数差异性及
红 细 胞 增 多 症发 病 率 分 析
张 翠莉 , 吴明阳 , 谢
t u d e i n S i c h u a n .M e t h o d s ( 1 ) T h e s u b j e c t s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f o u r g r o u p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a l t i t u d e .( 2 )E i g h t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b l o o d r o u — t i n e o f e a c h g r o u p w e r e d e t e c t e d .( 3 )T h e b l o o d r o u t i n e p a r a me t e r s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f o r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a m o n g t h e f o u r
高原性心脏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高原性心脏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胸部平片1.实验室检查血液中红细胞数异常升高。
我国对高红症的诊断标准是:血红蛋白>200g/L,血细胞比容>65%和红细胞数>6.5×1012/L,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均在正常范围;血小板与同海拔高度健康人相同;骨髓粒细胞系统主要特点为红系统增生旺盛,红系占有核细胞的33.3%,以中,晚幼红细胞尤为明显,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无明显变化。
酸碱度(pH值)测定高红症病人pH降低。
血气分析表现为显着的低氧血症,PaO2降低,PaCO2增高,A-aDO2增高,标准碳酸氢盐相对性高碳酸血症,肺功能除了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外,其他无明显变化,小气道功能表现在病人的闭合容积增高。
用力呼气中段流量降低。
2.心电图以右心室肥厚为主要表现,电轴右偏,极度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或尖峰形P波,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厚伴有心肌劳损等,仅少数病人P-R及Q-T间期延长及双室肥厚,右室肥厚与肺动脉高压呈正相关。
3.肺功能检查高心病与肺心病较易混淆,肺功能检查对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高心病病人仅轻度小气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用力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闭合气量(CV/VC%)等降低。
4.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最理想的无创伤性定量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方法,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右室流出道扩张,右室内径增大,右室流出道增宽而左房内径无明显变化,右室流出道与左房内径比值增大;右室前壁厚度也增加。
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会制订的高原心脏病诊断标准是:右室流出道>33mm,右室舒张末期内径>23mm。
5.X线检查多数病人肺血增多和肺淤血可同时存在,有的病例肺门影扩大,肺纹理增加;心脏改变为肺动脉段凸,圆锥膨隆,有的甚至呈动脉瘤样凸出;右心房和(或)右心室增大,心脏呈二尖瓣型,右下肺动脉外径增宽,个别病人也可出现左右心室都增大。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藏医诊治特色概述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藏医诊治特色概述更藏加;尕藏措;王毓杰;德洛;张静;邝婷婷;张艺【摘要】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由高原低氧引起的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的常见高原性疾病,属于藏医“血隆病”之“坏血增多”范畴.目前西医尚缺乏理想治疗方法和药物,藏医药治疗HAPC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尤其对其诊治早有详尽的记载.本文从藏医治疗HAPC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诊断标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常见并发症及其对治法等方面,对藏医诊治特色进行概述.针对目前藏医药治疗HAPC临床有效性规范化不足、发病机理、藏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不清楚等问题,提出需在继承藏医药理论基础上,以临床疗效为根本,将藏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加强藏医药治疗HAPC古籍文献整理与用药经验数据挖掘,规范临床治疗标准和用药方案,进一步研究藏医复方药物和联合用药治疗HAPC的科学内涵.【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16(018)008【总页数】6页(P1424-1429)【关键词】藏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诊治;特色【作者】更藏加;尕藏措;王毓杰;德洛;张静;邝婷婷;张艺【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成都 611137;青海省藏医院西宁810007;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成都 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成都 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成都 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成都 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成都 6111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9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简称“多血症”,是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红细胞过度代偿性增生的一种慢性高原病[1]。
藏医认为该病属于“血隆病”之“坏血增多”范畴[2],由长期生活在高原,尤其在海拔3 000 m以上,低氧环境下引起的红细胞过度增生所致。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PPT
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呼吸困难、心悸等。
治疗:包括吸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头痛、 头晕、呼吸困难、 心悸等
MRI检查:观察肺部、心脏、骨骼等部位的病变情况,对 软组织病变更敏感
超声检查:观察心脏、肝脏、肾脏等部位的病变情况,无 辐射,适合孕妇和儿童
核素扫描:观察肺部、心脏、骨骼等部位的病变情况,对 肿瘤等病变更敏感
血管造影:观察血管病变情况,如肺动脉高压等
其他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观察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 生化检查: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 心电图检查:观察心脏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 胸部X线检查:观察肺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肺水肿等并发症
高添加原副红标细题 胞增多症 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目录
PART One
护理人员
PART Three
诊断方法
PART Five
预防措施
PART Two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概述
PART Four
治疗方法
PART Six
注意事项
单击护理人员:XX 医院-XX科室-XX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切除病变部位,缓解症状 手术方式:开胸手术、微创手术等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呼吸困难等 术后护理: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定期复查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 凝血药物、降压药 物等
手术治疗:进行血 管重建、心脏手术 等
高原病习题
高原病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高原适应指高原世居的人或动物经世世代代自然选择所获得的,具有遗传特性.2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指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对抵氧环境失去习服引起红细胞增生过度。
3慢性高原反应指急性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不消退者。
4高原习服指人和动物暴露于低氧环境后,组织器官所产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是可逆的,即后天获得。
5高原心脏病指慢性低压低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为基本特征,并有右心肥厚和/或右心功能不全。
6高原病是指(高原地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氧分压越低,人体动脉血氧分压随大气压和氧分压下降而下降,易致缺氧,由此引起人体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全或失调而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高山病。
7 急性高原病机体急速进入高原后,在较短时间内因急性缺氧而发生的各种临床综合征。
8 高原是指海拔(3000或)3000米以上的地区。
二、问答题1高原病的常见诱因1)海拔高度2)登高的速度3)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4)过度的体力活动和劳动5)寒冷 6)精神、情绪过度紧张 7)过饱 8)饮酒 9)水盐摄入过多2试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依据:1)生活在的高原移居者或世居者;2)“多血貌”--两颊、鼻尖、口唇、耳垂、手掌、甲床、咽峡部等部位青紫,球结膜充血。
部分病人有杵状指、头痛、记忆力下降等。
3)血红蛋≥200g/L 、红细胞压积≥ 65% 、红细胞≥ 6.5×1012 /mm 3 。
血氧饱和度≤85% 。
4)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红细胞增多。
5)脱离低氧环境后症状及体征消失,再返高原时又复发。
3高原气候的特点:1)低气压、低氧分压 2)寒冷 3)日温差大 4)干燥 5)多风 6)紫外线强4 简述高原病的临床分类1)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反应轻型、高原肺水肿重型、脑水肿重型。
2)慢性高原病慢性高原反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高原血压异常症和混合型高原病。
5 简述高原心脏患者缺氧对其心肌的损害通过哪五点:1)缺氧心肌能量生成不足。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治进展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治进展曾东风综述孔佩艳1审校(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重庆,400037)摘要目的: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发病机制与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方法:检索并研究了近20年国内外文献及专著,基于相关文献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HAPC是一类因机体对缺氧环境适应失代偿而导致的红细胞异常增生的慢性高原病,其发病机理与缺氧后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密切相关,亦与群体先天的易感基因存在联系。
HAPC的治疗重点是针对EPO的升高和红细胞增殖应用相应的药物,同时,支持治疗、改善其并发症的药物治疗以及中成药物治疗十分重要。
结论:HAPC 的发病与机体对缺氧环境适应失代偿及其导致的内环境、神经内分泌因子紊乱密切相关;针对HAPC的治疗,立足于现有的对症支持、降低红细胞、改善缺氧等基础之上,一些新的药物如植物类激素、EPO靶向治疗是未来HAPC治疗的重要方向。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高原病。
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升高(通常大于3000米),机体在高原慢性缺氧情况下发生了一系列的适应性改变,如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球压积的增高,这是机体对高海拔缺氧的一种自然代偿保护措施。
但当这种自适应的形成突破机体耐受限度时,通常称之为高原适应的衰退,即形成了高原病,其对机体的重要脏器如心脏、肝脾、肺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3]。
随着我国对高原地区的逐步开发和移居高原人口的日益增多,慢性高原病由尤其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防治已成为高原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一、HAPC的病理生理基础和诱发因素HAPC是高海拔低气压低氧环境下最常见的慢性高原病,高原低氧是导致HAPC的基本原因。
目前已经阐明的HAPC相关发病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严重低氧血症的失代偿机体在高原慢性缺氧情况下的适应性生理改变维持了机体正常的血氧供给,但随着海拔1通讯作者:孔佩艳 E-mail:********************.cn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I85B02的逐渐上升以及机体低氧耐受能力的衰退,动脉血氧分压及氧饱和度无法维持在正常水平。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红症)(highaltitudepolycythemia)是指长期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对低氧环境不耐受引起的过度红细胞增生。
它是慢性高原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绝大多数患者生活在海拔3200m以上地区,但也有少数对低氧易感者可发生在低于海拔3200m该地区。
与高海拔健康人群相比,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显著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伴有多血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病理变化为器官和组织充血、血瘀和缺氧损伤。
高红症的原因是组织缺氧引起的红细胞增生过多,慢性低压缺氧是本病的根本原因。
长期在高原吸烟会阻碍氧气的传递,减少组织的氧气摄入量,加重低氧血症,导致高红症的发生。
高原肥胖和夜间睡眠呼吸紊乱也容易导致红细胞增生过多。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多为慢性,发病时间不明确,一般发生在移居高原一年,或原急性高原病延迟。
高红症是由血液粘度增加和血流缓慢引起的全身器官缺氧损伤。
由于器官损伤程度不同,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不同,变化非常复杂。
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绀、头痛、头晕、呼吸急促、疲劳和记忆丧失。
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血液学的变化引起的组织缺氧程度有关,脱离低氧环境返回平原后,随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的恢复正常,症状也逐渐消失,但再返高原时又可复发。
发绀是本病的主要征象,约95%以上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发绀。
口唇、面颊部、耳廓边缘及指(趾)甲床等部位呈青紫色,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呈紫红色条纹,形成了本症特有的面容,即"高原多血面容"。
眼结合膜高度充血,舌质紫色舌苔厚而干裂,舌咽粘膜呈黑色或紫色。
17.7%患者有杵状指,12.8%指甲凹陷,部分患者有面部和下肢水肿,肝脾可肿胀,心律一般规律,少数人心动过慢,或伴有窦性心律失常。
20%可以闻到心尖区和肺动脉瓣区的病例Ⅰ-Ⅰ肺动脉第一级杂音Ⅰ音亢进或分裂,血压可高可低,脉压差较小。
大多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上,并有头痛、头晕、呼吸急促、疲劳、睡眠障碍、发绀和眼结合膜充血。
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藏医临床症状特征分析
2 . 1 海拔高度与患病率 : 海拔高度 2 7 0 0~ 3 3 0 0米 中男性 6 例, 女性 3例 。海拔高度 3 5 0 0—4 0 0 0米 中男 性 8 0例 , 女性
1 2 例 。海拔高度 4 2 0 0~ 4 7 0 0米 中男性 7 2 例, 女性 2 1 例。
海拔 4 7 0 1米 以上 中男 性 2 2例 , 女性 0 。海拔 高度 之间 比
同海拔高度 的健康人 相 比, 查培病 人 的红细胞 、 血红蛋 白、 红细胞容积显著增高 , 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 导致血 液黏滞 度增高 , 血流阻力增加 , 进而 引起一 系列症状 和体征 的多血 症临床综合征 。此病多 见于 高原移居 人群 , 少见 于高原世 居人群 , 中老 年人患者居 多 , 男性 发病率 明显 高于女性 , 儿 童病例罕见 。 此 病具有发病慢 、 早期病症 不明显 、 病情进展 缓慢 、 秋冬季 节易发的特 点 , 在 临床 中, 根据 症状 、 体征 、 实 验室检查可 以做 出诊断 。现将慢 性高原红 细胞增 多症 2 1 9
2 0 1 3 年1 1 月第 1 1 期
律频次 : 见表 4 、 表5 、 表6 、 表7 。
红细胞增 多症 患者 的年 龄结构 、 性别差 异 、 海 拔高度 、 症状
类型 、 并发症 、 服药频次 , 了解藏 医治疗的特色 、 发病规律 和 并发特征 , 探 索藏 医特 色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2 结果 分 析
表3 2 1 9例 慢 性 高 原 红 细 胞 增 多 症 红 细胞 数 总 数
2 1 9例慢性高原 红 细胞增 多症 回顾性 结果 得 出 : 男性 H B值 高于女性 H B值 , 男性 R B C高于女性 R B C 。 2 . 4 症状类型发生率 、 症状 分型 、 并发症特点 分类 、 用药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生活在海拔3000m以上高原的移居者,或少数世居者。
2.具有头痛,头晕,气短,疲乏,睡眠障碍,发绀,眼球结合膜充血等。
3.血红蛋白>200g/L,红细胞压积>65%和红细胞数>6.5×1012/L。
4.脱离低氧环境后症状及体征消失,再返高原时又复发。
5.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红细胞增多。
鉴别诊断
1.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主要由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胸廓畸形等引起的红细胞增多症,这些疾病具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如慢性咳嗽,心脏杂音等,故不难鉴别。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本病多数在50岁以上人患病,无原发病及病因可查,移居平原不能恢复,血氧饱和度正常,无多血面容,骨髓改变为全造血系增生,脾脏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