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合集下载

梅尼埃病中医临床路径表单精选全文

梅尼埃病中医临床路径表单精选全文
口检查处理异常检查结果
四诊记录
眩晕
加重口未愈口好转口痊愈口
耳鸣耳聋
加重口未愈口好转口 痊愈口
耳堵塞感
加重□未愈口好转口痊愈口
恶心、呕吐症状之一
加重口未愈口好转口 痊愈口
其他口
外耳道、耳膜检查
正常口混浊口充血口
舌脉
舌色淡红口 红口 其他口—
舌苔薄白口薄黄口其他口—
脉象浮口濡口其他□—
主要护理工作
口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辨证论治
肝阳上亢证口瘀血阻络证口痰饮内停证口
气血亏虚证□
临时医嘱:
□处理异常检查结果
四பைடு நூலகம்记录
眩晕
加重口未愈口好转口痊愈口
耳鸣耳聋
加重口未愈口好转口痊愈口
耳堵塞感
加重口未愈口好转口痊愈口
恶心、呕吐症状之一
加重□未愈口好转口痊愈口
其他口
外耳道、耳膜检查
正常口 混浊口充血口
舌脉
舌色淡红口红口其他口—
舌苔薄白口薄黄□其他□—
心电图、)
口酌情安排影像学等检查(ABR、MR等)
四诊记录
眩晕
加重口未愈口好转口痊愈口
耳鸣耳聋
加重□未愈口好转口痊愈口
耳堵塞感
加重□未愈口好转口痊愈口
恶心、呕吐症状之一
加重口未愈口好转口 痊愈口
其他口
外耳道、耳膜检查
正常口混浊口充血口
舌脉
舌色淡红口红口其他口—
舌苔薄白□薄黄口其他口—
脉象浮口濡□其他□—
脉象浮口濡口其他口—
针灸治疗口
耳尖放血疗法口
艾灸治疗口
穴位注射治疗口
耳穴压豆治疗口
贴敷治疗口
主要护理

梅核气

梅核气

梅核气作者:刘臣彬概述:梅核气是咽喉中有异物感觉,也就是咽喉中如有乌梅核阻塞于咽喉部。

多数患者主诉咽喉不适、干咳,如有一物,形同圆形,如同鹌鹑卵大,咽之不下,咯之不出的咽喉疾患。

中青年妇女比较容易患上此病。

中医学认为此病因情志郁结,肝郁气滞化痰,引起的病症。

中医称梅核气,在西医就是咽喉神经官能症,检查在耳鼻喉科,经过检查,咽喉部位不发红、不发紫,正常健康色。

鉴别诊断:1、有别于咽喉炎:咽喉炎局部咽喉部位紫绀、发红,有红色粟粒样斑点,甚至有脓斑脓点,急性的伴随咳嗽、发烧,以干咳为主。

慢性的迁延几年,甚至几十年,乃至终生不愈。

2、有别于肿瘤:因为经过下腔镜检查,以及病理检查,均无异常表现。

3、这个病往往多数是中青年妇女,就诊于耳鼻喉科,经过详细、反复多处医院检查,查不出疾病,因此,定为咽喉神经官能症。

不具有传染性,既没有细菌感染,也没有病毒感染依据。

中医诊断:患者有咽喉部自觉有球状物体堵塞,吞之不进,吐之不出,经过耳鼻喉科检查,没有异常。

舌质淡,苔白。

脉滑,一部分人伴随左关脉弦,一部分右寸部脉滑。

为痰结咽喉所致。

如果经常在刺激情况下,生气、发怒,引起的是肝郁气滞为主。

治疗原则:痰饮引起的用四七汤加减治疗,教科书用厚朴温中汤治疗。

伴随肝郁气滞的用逍遥散加减治疗。

伴随咽喉有炎症的,也就是中医的肺肾阴虚、或者上焦火盛,适当加清热泻火中药。

处方:1、四七汤:半夏15克、厚朴15克、茯苓10克、苏子20克(研碎)、生姜3片、大枣3个(掰开)水煎服。

2、加味四七汤:治梅核气妙不可述。

紫苏叶15克、半夏15克、厚朴15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枳实10克、天南星10克、砂仁5克、青皮10克、白豆蔻5克、槟榔5克、益智仁5克、生姜3片水煎服。

3、加味二陈汤:燥湿化痰、清热止咳。

适用于梅核气,伴随咽喉炎患者。

咽喉有异物感,并且咽峡部发绀,或者咽喉部有粟粒状颗粒红色者。

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乌梅5个、枳壳10克、桔梗10克、黄芩30克、栀子20克、紫苏子15克、白豆蔻10克、生姜3片水煎服。

脾胃病科 梅核气(癔球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脾胃病科 梅核气(癔球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梅核气(癔球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梅核气是因情志波动,气机不畅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感为特征的疾病;本病以咽中似有梅核或炙脔,或其他异物梗塞感,并随情志波动而发作为主要症状,一般见于成人,多见于女性,对咽喉、食道及其他有关器官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功能性胃肠病2007)中癔球症的诊断标准:(1)喉部持续或间断的无痛性团块或异物感;(2)感觉出现在两餐之间;(3)没有吞咽困难或吞咽痛;(4)没有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5)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二)证候诊断1.痰气互结证:咽中异物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时作嗳气、呃逆、恶心、泛泛欲吐,胸脘胀满。

舌苔白腻,脉弦滑。

2.肝郁气滞证:咽中梗阻感,嗳气频频,或作呃逆,胁下胀闷,嗳气后稍舒。

舌苔薄白,脉弦。

3.心脾两虚证:咽中异物感,不思饮食,口中无味,面白神疲,少气懒言,或时时悲伤欲哭,夜寐不实,易惊醒或惶恐不安,小便清长,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脉弱。

4.肺胃阴虚证:咽部干痒,咽干,口渴喜冷饮,咽中有堵塞感,手足心热,面色潮红,可有头晕,耳鸣,口苦,小便黄。

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弱或细数。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痰气互结证治法:理气化痰,降气和胃。

推荐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

厚朴、紫苏、半夏、茯苓、生姜、香附、佛手片、苍术、竹茹、瓜蒌、黄连等。

中成药:橘红化痰丸、舒肝丸、沉香疏郁丸等。

2.肝郁气滞证治法:疏肝理气,解郁利咽。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

当归、白芍、柴胡、薄荷、香附、茯苓、半夏、陈皮、郁金、绿萼梅、苏梗、生姜、乌药、牡丹皮、栀子等。

中成药:越鞠丸、舒肝丸等。

3.心脾两虚证治法: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推荐方药: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2017年新发布临床路径清单(1-202)

2017年新发布临床路径清单(1-202)

202个临床路径清单序号专科病种备注1通用版耳鼻咽喉科鼓膜炎2通用版耳鼻咽喉科慢性鼻炎3通用版耳鼻咽喉科外耳带状疱疹4通用版耳鼻咽喉科急性坏死性中耳炎5通用版耳鼻咽喉科隐蔽性乳突炎6通用版耳鼻咽喉科粘连性中耳炎7通用版耳鼻咽喉科鼓室硬化8通用版耳鼻咽喉科慢性鼻窦炎9通用版耳鼻咽喉科鼻咽部血管瘤10通用版耳鼻咽喉科急性扁桃体炎11通用版耳鼻咽喉科扁桃体周围脓肿12通用版耳鼻咽喉科咽旁脓肿13通用版风湿免疫科系统性硬化症14通用版风湿免疫科风湿热15通用版败血症(成人非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科16通用版布鲁菌病感染科17通用版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科18通用版伤寒感染科19通用版神经梅毒感染科20通用版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科21通用版细菌性痢疾感染科22感染科梅毒县医院适用版23感染科疱疹性咽峡炎县医院适用版24通用版骨科骨样骨瘤25通用版骨科血管肉瘤26通用版骨科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27通用版骨科尤因肉瘤28通用版骨科骨巨细胞瘤29通用版骨科脊柱滑脱症30骨科类风湿性关节炎县医院适用版31骨科膝关节骨关节炎县医院适用版32骨科腰椎骨折县医院适用版33骨科桡骨骨折县医院适用版34通用版呼吸内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5通用版呼吸内科医院获得性肺炎36呼吸内科肺癌县医院适用版37呼吸内科肺脓肿县医院适用版38呼吸内科急性扁桃体炎县医院适用版39呼吸内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县医院适用版40呼吸内科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县医院适用版41呼吸内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县医院适用版42呼吸内科流行性感冒县医院适用版43呼吸内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县医院适用版44呼吸内科慢性支气管炎县医院适用版45呼吸内科睡眠呼吸障碍县医院适用版46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非危重)县医院适用版47呼吸内科胸膜炎县医院适用版48呼吸内科医院获得性肺炎县医院适用版49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县医院适用版50呼吸内科自发性气胸县医院适用版51通用版康复科腰椎滑脱症康复序号专科病种备注52通用版康复科腰椎关节突综合征康复53通用版康复科截肢后康复54通用版康复科肩关节不稳康复55通用版康复科肱二头肌肌腱损伤和断裂康复56通用版康复科肘关节损伤康复57通用版康复科跟腱断裂术后康复58通用版康复科踝部韧带损伤康复59通用版康复科原发性脊柱侧弯康复60通用版口腔科深龋(后牙面)61通用版口腔科牙周脓肿行急症处理62通用版口腔科菌斑性龈炎行牙周基础治疗63口腔科慢性牙髓炎(恒磨牙)县医院适用版64口腔科菌斑性龈炎行牙周基础治疗县医院适用版65口腔科牙周脓肿行急症处理县医院适用版66通用版泌尿外科急性睾丸炎67通用版泌尿外科肾素瘤68通用版泌尿外科阴茎癌69通用版内分泌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70通用版内分泌科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71通用版内分泌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72通用版内分泌科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73通用版内分泌科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74通用版内分泌科皮质醇增多症75通用版内分泌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76通用版内分泌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77通用版内分泌科下丘脑综合征78通用版内分泌科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79通用版内分泌科胰岛素瘤80通用版内分泌科异位激素分泌综合征81通用版内分泌科肢端肥大症82通用版普通外科甲状舌管囊肿83通用版普通外科下肢动脉栓塞84通用版普通外科胃穿孔85通用版普通外科胃肉瘤86通用版普通外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87通用版普通外科急性出血性肠炎88通用版普通外科小肠憩室疾病89通用版普通外科结肠憩室病90通用版普通外科阑尾类癌91通用版普通外科胆囊癌92通用版普通外科胆道出血93通用版普通外科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日间手术94通用版普通外科大隐静脉曲张日间手术95通用版神经内科遗传性共济失调96通用版神经内科亨廷顿病97通用版神经外科颅底肿瘤98通用版神经外科脑干占位病变99通用版神经外科脊索瘤100通用版神经外科烟雾病101通用版神经外科蛛网膜囊肿102神经外科头皮裂伤县医院适用版103通用版妇产科羊水过多104通用版妇产科羊水过少序号专科病种备注105通用版妇产科多胎妊娠106妇产科早产(顺产)县医院适用版107妇产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县医院适用版108通用版消化内科胆汁淤积性黄疸109通用版消化内科食管贲门失弛缓症110通用版消化内科慢性胰腺炎111通用版消化内科酒精性肝炎112消化内科营养不良县医院适用版113消化内科急性胃炎县医院适用版114消化内科糜烂性胃炎县医院适用版115消化内科急性胃肠炎(非感染性)县医院适用版116消化内科急性肠炎县医院适用版117消化内科肠梗阻县医院适用版118消化内科便秘县医院适用版119消化内科肛瘘县医院适用版120消化内科肛周脓肿县医院适用版121消化内科脂肪肝县医院适用版122消化内科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县医院适用版123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县医院适用版124通用版小儿内科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25通用版小儿内科新生儿颅内出血126通用版小儿内科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127通用版小儿内科肾小管酸中毒128通用版小儿内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129通用版小儿内科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130通用版小儿内科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131小儿内科新生儿肺炎县医院适用版132小儿内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县医院适用版133通用版小儿外科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134通用版小儿外科肠重复畸形135通用版小儿外科肠梗阻136通用版小儿外科梨状窝瘘137通用版小儿外科小儿急性穿孔性阑尾炎138通用版小儿外科卵巢扭转139通用版小儿外科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140通用版小儿外科三尖瓣下移141通用版小儿外科右心室双出口142通用版小儿外科主动脉缩窄143通用版小儿外科先天性食管狭窄144通用版心血管内科原发性高血压145通用版心血管内科继发性高血压146通用版心血管内科急性心包炎147通用版心血管内科缩窄性心包炎148通用版心血管内科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内科治疗)149通用版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瘘(内科治疗)150心血管内科原发性高血压县医院适用版151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县医院适用版152心血管内科缺血性心肌病县医院适用版153心血管内科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县医院适用版154心血管内科无症状心肌缺血县医院适用版155心血管内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县医院适用版156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县医院适用版157心血管内科充血性心力衰竭县医院适用版序号专科病种备注158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县医院适用版159心血管内科心肌炎县医院适用版160心血管内科低血压县医院适用版161心血管内科心动过缓县医院适用版162心血管内科心悸县医院适用版163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县医院适用版164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介入治疗县医院适用版165心血管内科心力衰竭县医院适用版166通用版心血管外科缩窄性心包炎167通用版心血管外科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168通用版心血管外科冠心病合并瓣膜病169通用版心血管外科胸主动脉瘤170通用版心血管外科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171通用版心血管外科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72通用版心血管外科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173通用版心血管外科先天性主动脉缩窄174通用版心血管外科冠状动脉瘘175通用版胸外科脓胸176通用版胸外科乳糜胸177通用版胸外科胸骨骨折178通用版胸外科张力性气胸179胸外科胸腔积液县医院适用版180通用版血液内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81通用版血液内科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182通用版血液内科毛细胞白血病183通用版血液内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84通用版血液内科急性粒细胞缺乏症185通用版血液内科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6通用版血液内科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87通用版血液内科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188通用版血液内科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89血液内科初治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县医院适用版190血液内科慢性失血性贫血县医院适用版191通用版眼科结膜肿物192眼科真菌性角膜溃疡县医院适用版193通用版肿瘤科扁桃体癌放射治疗194通用版肿瘤科阴道癌195通用版肿瘤科不适合局部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扁桃体癌化疗196肿瘤科脂肪瘤县医院适用版197通用版精神科器质性精神障碍(非痴呆)198通用版精神科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199通用版精神科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200通用版精神科急性应激反应201通用版精神科创伤后应激障碍202精神科非器质性失眠症县医院适用版。

耳鼻喉科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耳鼻喉科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咽异感症的门诊患者。

一、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梅核气病(TCD编码:BRY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咽异感症或神经官能症(ICD-10编码:F903.56)。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8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孔维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临床常见证候:肝气郁滞证痰气交阻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梅核气病(咽异感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梅核气病(咽异感症或神经官能症)。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咽、喉部常规检查。

(2)喉纤维喉镜。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食道钡透检查、食管镜、胃镜检查、茎突X线检查、颈部及甲状腺B超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肝气郁滞证:疏肝理气,散结解郁。

(2)痰气交阻证:行气导滞,散结除痰。

2.针灸治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

分科 序号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7
脱疽(闭塞性动脉硬化)
18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
19
臁疮(下肢溃疡)
20
水火烫伤(烧伤)
21
毒蛇咬伤(蝮蛇咬伤)
1
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62
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
63
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64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65
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
66
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
67
狼疮性肾炎
68
水肿病(成人微小病变肾病)
69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
70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
7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7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
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
2
风温肺热病(病毒性肺炎)(轻症)
3
布鲁氏菌病(慢性期)
4
登革热
5
肺痨(耐多药肺结核)
6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7
急性咳嗽病
8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9
慢性咳嗽病
10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
11
肺炎喘嗽(支原体肺炎)
12
哮病(支气管哮喘)
12
目痒病(变应性结膜炎)
13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4
青盲(视神经萎缩)
15

梅核气中医住院病历日程

梅核气中医住院病历日程

梅核气中医住院病历日程梅核气中医住院病历日程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60岁住院日期:2021年5月1日主诉:胸闷、气短、咳嗽、乏力入院情况患者于2021年5月1日因胸闷、气短、咳嗽、乏力等症状入院。

患者自述近期感觉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疲劳乏力,同时出现了胸闷、气短和咳嗽等不适。

查体发现肺部呼吸音减弱,心率加快,血压偏高。

初步诊断梅核气(肺结核)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方案:1. 消食化积汤加减2. 清肺化饮汤加减3. 补中益气汤加减4. 六味地黄丸加减西医治疗方案:1. 抗结核药物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2. 支持治疗(氧疗、营养支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消食化积汤加减、清肺化饮汤加减、补中益气汤加减、六味地黄丸加减2. 抗结核药物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3. 支持治疗:氧疗、营养支持等具体治疗过程1. 中药治疗:患者于入院后开始接受中药治疗,首先使用消食化积汤加减,主要成分包括枳壳、陈皮、半夏等。

该方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止咳的功效。

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的胃肠道不适感。

接下来,患者开始使用清肺化饮汤加减,主要成分包括桔梗、杏仁、百合等。

该方具有清肺润燥、止咳平喘的功效。

对于患者的咳嗽和气喘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随后,患者开始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白术、人参等。

该方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开胃的功效。

可以改善患者的乏力和食欲不振。

最后,患者开始使用六味地黄丸加减,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

该方具有滋阴补肾、益精强身的功效。

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虚弱和疲劳乏力。

2. 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于入院后开始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杀灭结核菌,控制病情发展。

3. 支持治疗:患者在住院期间还接受了氧疗和营养支持等支持治疗措施。

氧疗可以提高患者体内氧气含量,缓解呼吸困难等不适感;营养支持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患者体质,促进康复。

各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目录

各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目录

呼吸内科肺血栓栓塞临床路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肺脓肿临床路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胸膜间皮瘤临床路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耳鼻喉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声带息肉临床路径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喉癌临床路径鼻出血临床路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路径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临床路径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下咽癌临床路径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路径口腔科舌癌临床路径唇裂临床路径腭裂临床路径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牙列缺损临床路径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临床路径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修复临床路径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路径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路径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路径单纯疱疹临床路径乳牙中龋临床路径乳牙慢性牙髓炎临床路径个别乳磨牙早失临床路径外科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肾结石临床路径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凹陷性颅骨骨折临床路径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心血管内科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临床路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临床路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临床路径主动脉夹层(内科)临床路径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路径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路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胸外科喷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食管癌临床路径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漏斗胸临床路径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纵膈良性肿瘤临床路径食管裂孔疝临床路径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气管恶性肿瘤临床路径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路径纵膈恶性畸胎临床路径心脏大血管外科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一)室间隔缺损临床路径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临床路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法洛四联症临床路径主动脉瓣病变临床路径(一)升主动脉瘤临床路径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二)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二)肺动脉瓣狭窄临床路径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临床路径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路径泌尿外科肾癌临床路径(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肾结石临床路径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肾癌临床路径(二)肾盂癌临床路径输尿管癌临床路径前列腺癌临床路径肾上腺无功能腺瘤临床路径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肾病学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狼沧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I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临床路径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临床路径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路径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路径慢性肾脏病贫血临床路径内分泌科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嗜络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库欣综合征临床路径Graves病临床路径垂体催乳素瘤临床路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路径尿崩症临床路径原发性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消化内科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大肠息肉临床路径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路径喷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临床路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路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临床路径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临床路径溃疡性结肠炎(中度)临床路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神经外科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颅后窝脑莫临床路径垂体腺瘤临床路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颅骨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大脑中动脉瘤临床路径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三叉神经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椎管内神经瘤临床路径眼科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路径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上脸下垂临床路径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路径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路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临床路径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临床路径角膜裂伤临床路径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临床路径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临床路径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肿瘤科甲状腺癌临床路径结肠癌临床路径胃癌临床路径妇科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宫颈癌临床路径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神经内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脑出血临床路径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癫痫临床路径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路径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路径颈动脉狭窄临床路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路径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临床路径产科胎膜早破经阴道分娩临床路径自然临产经阴道分娩临床路径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路径过期妊娠临床路径医疗性引产临床路径产钳助产临床路径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经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产褥感染临床路径小儿外科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路径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临床路径尿道下裂临床路径急性肠套叠临床路径儿童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儿童室间隔缺损临床路径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临床路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临床路径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临床路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临床路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路径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临床路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路径梅克尔憩室临床路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临床路径肾母细胞瘤(1-2期)临床路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临床路径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路径隐睾(睾丸可触及)临床路径血液内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初治APL临床路径完全缓解的APL临床路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MDS-RAEB)临床路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临床路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路径血友病A临床路径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临床路径皮肤科带状疱疹临床路径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白癜风临床路径淋病临床路径慢性光化性皮炎临床路径荨麻疹临床路径系统性硬化症临床路径寻常座疮临床路径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路径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颈椎病临床路径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尺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髌骨骨折临床路径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股骨下端骨肉瘤临床路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路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临床路径胸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路径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膝内翻临床路径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普通外科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急性乳腺炎临床路径直肠息肉临床路径门禁脉高压症临床路径腹股沟疝临床路径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路径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甲状腺癌临床路径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临床路径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临床路径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路径肝门胆管癌临床路径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路径胃癌临床路径脾破裂临床路径胰腺癌临床路径胰腺假性囊肿临床路径肠梗阻临床路径小肠间质瘤临床路径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肠外瘘临床路径肛裂临床路径肛周脓肿临床路径小儿内科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麻疹合并肺炎临床路径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初治儿童(ALL)临床路径完全缓解的儿童(ALL)临床路径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初治儿童(APL)临床路径完全缓解的儿童(APL)临床路径矮小症临床路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川崎病临床路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路径癫痫临床路径I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临床路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路径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热性惊厥临床路径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路径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路径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耳眩晕(梅尼埃病)中医临床路径

耳眩晕(梅尼埃病)中医临床路径

耳眩晕(梅尼埃病)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梅尼埃病发作期住院患者。

一、耳眩晕(梅尼埃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诊治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耳眩晕(TCD编码:BRE09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梅尼埃病(ICD-10:H81.00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

2.病情分期诊断梅尼埃病是发作性眩晕疾病,分为发作期和间歇期。

参考《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

3.临床分期诊断:参考《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

4.证候诊断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拟定。

风热外袭证肝阳上扰证痰浊中阻证寒水上泛证髓海不足证上气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耳眩晕(梅尼埃病)。

2.患者病情适合并自愿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耳眩晕(梅尼埃病)的患者。

2.耳眩晕疑似梅尼埃病患者,按照病情分级进入住院治疗路径。

3.中枢性眩晕及其他外周性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或门诊就诊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观察眩晕发作特点及耳鸣、耳聋、耳胀闷堵塞感等症状的变化。

其次观察患者舌、脉变化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发作期入院检查1.必需的检查项目包括专科基本检查、电耳镜或耳内镜检查、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填写眩晕、耳鸣评估量表。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听力学检查:包括脱水剂试验、耳蜗电图(EcochG)、耳声发射(OAE)、听性脑干反应(ABR)等。

(2)前庭功能检查:包括自发性眼震、凝视眼震、视动、平稳跟踪、扫视、位置试验、冷热试验、旋转试验、摇头试验、头脉冲试验、前庭自旋转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主观垂直视觉/主观水平视觉等。

中医耳鼻喉科--梅核气

中医耳鼻喉科--梅核气
克、紫苏12克、柴胡10克、郁金15克、枳壳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日1剂。
2020/9/24
16
2、外治法
• (1)中药丹参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等行喉部 离子导入,以活血祛瘀,疏通经络,结郁散结。
• (2)针灸疗法:取合谷、内关、太冲以疏肝 理气,取丰隆以化痰散结。并亦可用毫针刺廉 泉穴,针向上刺至舌根部,并令患者作吞咽动 作,至异物感消失为止。
梅核气
要求
• 熟悉梅核气定义及症状特点 • 熟悉的病因该病病机 • 掌握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及治疗
2020/9/24
2
一、概念
• 咽喉中有异常感觉,如有梅核塞于咽喉,咯之 不出,咽之不下,称之。
• 其病与情志有关,以妇女为多见。本证相当于 西医“咽神经官能症”。
2020/9/24
3
• 咽部神经官能症属于喉神经障碍性疾病,亦称 “咽异感症”,临床上泛指除疼痛外的各种咽 部或咽喉部的异常感觉,常见有咽异物感、烧 灼感、蚁行感、压迫感、闭塞感、胀感,球塞 感、粘着感等,感觉多种多样,有时忽上忽下, 忽左忽右,时有时无。
• (一)仔细询问病史,详细了解发病经过、生 活、工作环境及可能的诱因等,查明确实感觉 与客观存在是否相符。
• (二)详细检查鼻腔、鼻窦、口腔、咽喉,包 括口咽,鼻咽和下咽以除外器质性病变,尤其 患者感觉最明显的部位更要详查。
2020/9/24
10
• (三)排除甲状腺、舌骨、甲状腺软骨、颈淋 巴结、食道的病变以及心、肺、消化道及神经 系统的疾病,必要时可行X线拍片(鼻窦片、 颈椎片、茎突片)及食道钡餐、消化道造影等 检查。
中枢功能失调,如咽神经 官能症、癔病、恐癌症、
焦虑症等。
病因 器质性因素

咽异感症(梅核气)

咽异感症(梅核气)

咽异感症(梅核气)
【病因】
(一)非器质性病因:咽神经官能症、癔病、疑癌症、焦虑状态,精神分裂症等。

【症状】
自觉咽喉部有堵塞感,颈部发紧,贴叶或痰粘着感,或呈小球样“团块”在咽部上下活动,既不能咽下,也不能吐出,于吞咽唾液时
更为明显,但进食无防碍。

本症体征不显。

【饮食保健】
少食煎炒炙焯辛辣食物。

【护理】
细心开导,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

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或用咽喉部的导引法进行锻炼。

【治疗】
【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依据病史、症状、检查的全部资料加以分析。


每个病例都应进行详细认真检查,特别注意鼻咽、喉咽部等细微病变,咽部及颈部触诊,有无肿大淋巴结、畸珙、茎突过长,必要时可用X线
检查茎突、颈椎的情况,食管钡剂X检查或食管镜检查,排除隐蔽在咽
部、颈部、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等部位器质性病变后,特别应注意排除恶性肿瘤。

【鉴别】
应注意与咽部异物或慢性咽炎相鉴别。

【并发症】
部分病人有颈部不适感、紧迫感、自觉呼吸不畅以及咽喉部有物上下移动不定的感觉。

梅核气病(慢性肥厚性咽炎)中医诊疗方案

梅核气病(慢性肥厚性咽炎)中医诊疗方案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 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以咽部异物阴塞感为主要症状。

其状或如梅核,或如炙脔,或如贴棉絮,或如虫扰,或如丝如发,或如痰阻,或如球如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痛不痒,不碍饮食及呼吸。

(2)多于情志不舒、心情郁闷时症状加重。

(3)咽喉部及食道无异常。

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8年制教材《耳鼻咽假头颈外科学》第2版(孔维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1)咽部或颈部中线有团块阴塞感、烧灼感、痒感、紧迫感、黏着感等。

(2)注意区分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因素,排除咽部、颈部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等部位的隐蔽性病变。

(3)注意区分全身性因素和局部因素,区分急性传染病、血洗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在咽部的表现。

(二)证假诊断1、肝气郁滞证:咽喉异物感,或如梅核,或如肿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但不碍饮食。

或抑郁多疑,胸胁脘腹胀满,心烦郁怒,喜叹息。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2、痰气交阻证:咽喉异物感,咽喉多痰,咳吐不爽,或咳嗽痰白。

肢倦纳呆,脘腹胀满,嗳气。

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肝气郁滞证治法:疏肝理气,散结解郁。

方药:加味逍遥散加减。

柴胡15g、薄荷15g、当归15g、白芍15g、丹皮15g、茯苓20g、川楝子8g、山枙12g、生姜6g、甘草6g加味。

烟痒者,加蝉蜕10g、刺蒺藜15g。

中成药:加味逍遥散等。

2、痰气交阻证治法:行气导滞,散结除痰。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

半夏8g、厚朴20g、生姜8g、苏叶20g、茯苓20g、陈皮15g、甘草6g。

痰多者加竹沥10g、川贝10g。

中成药:越鞠丸、玄麦甘桔冲剂等。

中医医案——梅核气(二)

中医医案——梅核气(二)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祛痰理气为先治疗梅核气病案:宋某,男,41岁。

初诊:1980年12月3日。

主诉及病史:15年前因受凉而发热恶寒,咽喉肿胀,经治疗好转,但咽喉部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咽唾受阻。

西医检查:喉部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诊为慢性咽炎。

曾多处求治,疗效不显而转请李老诊治。

诊查:舌质稍红,苔薄白,脉细数稍弦。

处方:麦冬12g 玄参10g 半夏10g 白薇9g 桂枝3g 苏梗3g 甘草3g服上方药5剂后,咽部异物感大减。

嘱其原方药继服10剂。

后来信告知,病已痊愈。

按语本患者慢性病久,痰气交阻。

祛痰当应理气,故以麦冬配半夏,养阴而不滞腻,开结而不伤津,佐以少量苏梗,更能增强散结之功。

由于咽喉慢性充血,故以白薇凉降入血分,配桂枝辛温以畅血行。

尤其桂枝一味,有行血通阳之效,凡病久服凉药太多,致局部血行不畅者,此为必用之药。

由于药物配伍恰当,故15年沉疴仅治半月而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47,李克绍医案。

李克绍,字君复,1910年生,山东省牟平县人。

自学成才为医,从事中医工作已50余年。

对《伤寒论》深有研究,自成一家,他著的《伤寒解惑论》、《伤寒论语释》、《伤寒百问》、《伤寒串讲》等书,对《伤寒论》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均有新的开拓。

他写的《胃肠病漫话》一书,亦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此外,还先后发表过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如《六经病欲解时的机理及其临床价值》、《五行的产生应用及其前途》等,深受中医界重视。

曾任山东中医学院教授,伤寒教研室顾问。

梅核气(咽喉异感症)如何治疗?

梅核气(咽喉异感症)如何治疗?

梅核气(咽喉异感症)如何治疗?梅核气(imagined bolus in throat)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

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梅核气”是中医的病名,西医称之为“咽异感症”,指除疼痛以外的感觉异常,如梗阻感、痒感、灼热感、蚁行感等,该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居多。

基本简介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

“梅核气”一名首见于宋代《南阳活人书》,有关病证记载最早却见于战国晚期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其曰:“心脉大甚为喉营”,即言喉间有物。

汉代《金匮要略》描述了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的症状及治疗。

主要症状此病既无全身病变,更无前驱症状。

惟觉喉头有异物感,无疼痛,往往在工作紧张时或睡着后或专心做事时可以完全消失,闲暇无事或情志不畅时异物感明显,当吞咽口涎或空咽时更觉明显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而进食时,则毫无梗阻感觉。

很多病人恐惧是喉癌或食道癌而致思想负担沉重。

借助现代仪器局部检查及X线吞钡检查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常伴有精神抑郁,心烦疑虑,胸胁胀满,纳呆,困倦,消瘦等。

妇女常见月经不畅,舌质暗滞,脉弦。

治疗宜疏肝解郁、行气散结,用半夏厚朴汤,肝郁不舒用逍遥散加减。

病理病因分为器质性病因和非器质性病因两种:器质性病因:茎突过长、颈椎病、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咽肌食管肌痉挛、反流性食管炎、食道裂孔疝及胃病、咽喉及扁桃体病变、慢性鼻窦炎、环杓关节炎、咽、喉、食管、贲门部癌肿早期等等。

非器质性病因:年龄30~40岁发病率较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常见有咽喉神经官能症、癔病、疑病性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

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引起,因此细心开导、解除其思想顾虑,有益于疾病痊愈。

此外,也应少食煎炒辛辣食物。

诊断要点1.以咽内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但不碍饮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咽异感症的门诊患者。

一、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梅核气病(TCD编码:BRY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咽异感症或神经官能症(ICD-10编码:F903.56)。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8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孔维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临床常见证候:
肝气郁滞证
痰气交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梅核气病(咽异感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梅核气病(咽异感症或神经官能症)。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咽、喉部常规检查。

(2)喉纤维喉镜。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食道钡透检查、食管镜、胃镜检查、茎突X线检查、颈部及甲状腺B超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气郁滞证:疏肝理气,散结解郁。

(2)痰气交阻证:行气导滞,散结除痰。

2.针灸治疗。

3.心理疏导。

4.护理。

(九)完成路径标准
咽部异物感症状消失或好转。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增加费用。

2.合并有食管、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需要特殊检查治疗处理。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该路径。

二、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治疗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梅核气病(咽异感症或神经官能症)(TCD编码:BRY120;ICD-10编码:F903.56)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