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教案 青岛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圆锥的体积-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圆锥的体积-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圆锥的体积-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理解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关系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锥体、圆柱体模型。

2. 学具:直尺、圆规、量筒、沙子或水。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新课:介绍圆锥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圆锥与圆柱的关系,推导圆锥体积公式。

3. 演示:通过实验演示,验证圆锥体积公式的正确性。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计算圆锥体积,教师巡回指导。

5.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板书设计1. 圆锥的基本特征2. 圆锥体积公式3. 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4. 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计算圆锥体积的练习题。

2. 实践作业:测量并计算实际物体(如沙堆、土堆)的体积。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圆锥体积的计算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推导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步骤,逐步发现并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教案 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教案 青岛版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与发现,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探索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 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公式的探索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锥、圆柱体积学具、沙子等。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谈话:同学们,天气渐渐热了,在夏季同学们最喜欢的冷饮是什么?(生回答)课件出示:两个圆柱体冰淇淋。

谈话:看,小明买了两个冰淇淋,你能猜猜哪种包装盒体积大吗?(生猜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柱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柱体的体积。

)二、回忆旧知,实现迁移。

谈话: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呢?我们也许能从以前研究问题的方法里得到启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与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㈠交流猜测谈话:通过刚才的回顾,你们能想办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体积吗?生:我们学过长方体的体积,可不可以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师谈话:你的想法很好,怎样转化呢?生讨论,交流。

生汇报,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想法:1.先在圆柱的底面上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竖着切掉四周,得到一个长方体,然后把切下的四块拼在一起。

2.可以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同的扇形,然后竖着切开,重新拼一拼。

3.如果是橡皮泥那样的,可以把它重新捏成一个长方体,就能计算出它的体积了。

谈话:请同学讨论和评价一下,哪一种方法更合理呢?引导学生按照第二种方法进行验证。

㈡实验验证学生动手进行实验。

《圆柱的体积》(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圆柱的体积》(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圆柱的体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已学的几何体积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接着,教师展示一个圆柱模型,引发学生观察、思考圆柱体积与长方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2. 探究圆柱体积公式(1)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圆柱体积公式。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圆柱模型,发现圆柱可以看作一个长方体沿着一条边滚动形成的。

因此,圆柱的体积应该与长方体的体积有关。

(3)学生通过实验、推理,发现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圆柱体积公式:V=πr²h。

3. 深化理解教师通过例题,展示如何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等。

4.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视课堂,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与圆柱体积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推理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积的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圆柱体积公式”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还要求他们理解背后的数学原理和逻辑推理。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的概念和特点。

2.学会计算圆柱的体积。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圆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讲解。

2.圆柱体积的公式与应用。

教学难点1.如何使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2.如何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应用计算。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圆柱的概念和计算1. 教学内容1.介绍圆柱的概念及特点。

2.讲解圆柱的底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

3.通过教材例题进行讲解练习。

2. 教学步骤1.教师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圆柱的概念和特点。

2.讲解圆柱的底面积公式:S=πr2,其中r为圆的半径,π值为3.14。

3.讲解圆柱的体积公式:V=S×ℎ,其中ℎ为圆柱的高度。

4.通过教材例题进行讲解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圆柱的计算方法。

第二课时:应用题解决1. 教学内容1.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引入圆柱的应用计算。

2.教授如何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圆柱体积的计算。

2. 教学步骤1.教师导入:通过常见实际问题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圆柱应用计算的问题。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问题,了解问题背景,确定需求和关键信息等。

3.计算圆柱体积:根据圆柱体积公式,结合实际问题计算圆柱的体积。

4.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师对学生的计算方法和思路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1.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柱体积的能力。

2.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3.学生对圆柱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五、教学后记本次教学中,我们通过讲解圆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应用计算进行了一定的训练。

通过对实例的讲解,学生对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思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引导和培养。

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也对圆柱体积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第3课时 圆柱的体积【新版】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第3课时 圆柱的体积【新版】
问题讨论既是学习新知的需要,也是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在教师的启发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猜想和方法讨论,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充分利用课件,简化操作的过程,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在观察讨论中,渗透极限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计算方法积累现实经验。
答:它的体积是31400立方厘米。
② 314厘米=3.14米
3.14× [3.14÷(2×3.14 )] ×4=3.14(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3.14立方米。
③314厘米=3.14米
3.14× [3.14÷3.14.×4] ×4=200.96(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200.96立方米。
④4米=400厘米
班级
展示
(1)出示例题:一根圆柱形柱子,底面周长是314厘米,高是4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__________?求______________?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3)下面几种解答方案,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3.14×[314÷(2×3.14)] ×4=31400(立方厘米)
巩固
拓展
P34试一试
自主
检测
1.练一练第1题,用公式进行计算,由学生独立完成。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理解有关数据,再独立完成。
3.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读题,特别提示单位问题。让学生自主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1.用公式进行计算,由学生独立完成。
2.先让学生理解有关数据,再独立完成。
3.先让学生读题,特别提示单位问题。让学生自主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 )了。自己动手操作。

2.3.1圆柱的体积(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2.3.1圆柱的体积(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2.3.1圆柱的体积(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圆柱的体积。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 2.3.1节,主要学习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学习难点是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习重点是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学习,请大家准备好圆柱体积公式的图片,以及一些实际的圆柱物体。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提示。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让大家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具体的题目包括:1. 一个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的圆柱,它的体积是多少?2. 一个底面直径为10cm,高为20cm的圆柱,它的体积是多少?答案分别是:1. 785.4cm³ 2. 628.3cm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

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拓展学习圆锥和球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我认为其中的重点是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圆柱体积的概念可能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我会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和实物的展示,让大家对圆柱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同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也是学习的重点,我会通过引导大家观察和思考,共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的重要依据,我认为在本次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将所学的圆柱体积计算方法应用到解决问题中。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3课时-圆柱的体积青岛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3课时-圆柱的体积青岛版

青岛版(2014秋)六年级下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3课时-圆柱的体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和发现,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操作切、拼圆柱体等活动,将圆柱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及探究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圆柱体学具、剪子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及自己准备的小圆柱。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天气渐渐热了,在夏季同学们最喜欢的冷饮是什么?(生回答)课件出示:一个圆柱体冰淇淋。

谈话:看,小明买了两=这个冰淇淋,看起来很大,你能猜猜这种包装盒体积到底有多大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柱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学生的猜测为后面的实验验证做好了铺垫,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求新知1. 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求包装盒的体积就是求圆柱的体积。

那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圆的面积公式是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推导出来的。

我们能不能根据圆柱的底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通过切、拼的方法,把圆柱转化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现在我们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研究、讨论。

2. 提供素材,自主探究。

(1)教师出示:友情提示。

(2)小组探索。

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参与指导。

师总结:因为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即V=Sh【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圆的面积的推导方法,巧妙地运用旧知识进行迁移。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再次感受“化圆为方”的思想。

动手操作,是学生发现规律和获取数学思想的重要途径。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锥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圆锥的相似和直角圆锥的特点。

3.学习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是介绍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程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几何知识,同时加强学生对数学术语和符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圆锥的定义和性质•圆锥的定义:以一个圆为底面,过圆心的一条直线为轴线,圆锥是由所有这样的直线及其延长线围成的立体图形。

•圆锥的性质: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若干个三角形,其中一个顶点是圆锥的顶点。

采用图示、模型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动手观察,发现并总结圆锥的特点。

2. 圆锥的相似和直角圆锥的特点•圆锥的相似:在中心角相等的情况下,圆锥的高比相等。

•直角圆锥的特点:底面为正方形或矩形,在底面中心点和顶点的连线垂直于底面。

采用比较法、讨论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圆锥的相似和直角圆锥的特点。

3. 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圆锥的体积公式:$V = \\frac{1}{3} \\pi r^2 h$。

•其中,r为底面半径,ℎ为圆锥的高。

采用例题辅助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步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圆锥的定义和性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学习圆锥的相似和直角圆锥的特点通过演示,图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圆锥的相似和直角圆锥的特点,并通过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圆锥的认知。

3. 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辅助讲解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步骤。

4.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体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巩固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圆锥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了圆锥的相似和直角圆锥的特点,并能够熟练计算圆锥体积,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青岛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主题是圆柱和圆锥,这是青岛版教材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通过教材第93页至第95页的内容,深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高、体积等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圆柱和圆锥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圆柱和圆锥的模型,以及相关的图表和幻灯片。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如柱子、粉笔盒等,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 知识讲解:我会通过幻灯片和模型,详细讲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包括底面、高、体积等。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们理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计算公式。

我会用清晰的图形和文字,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并标注出它们的底面、高和体积。

答案:略2. 请计算一个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的圆柱的体积。

答案:圆柱的体积=3.145510=785cm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体积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讲解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时,有些学生还是有些困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1教案 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1教案 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的体积1教案青岛版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研究冰淇淋盒的体积问题,学会了如何求圆柱的体积。

你能说说如何求圆柱的体积吗?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出的?2、口答练习:你能借助公式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吗?(1)底面半径15厘米,高8厘米。

(2)底面直径6米,高18米。

【设计意图】XXXXX:通过复习公式,唤起学生的回忆,为下面利用公式解决打下基础。

二、巧用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课后练习第3题。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发现了一棵高达142米的巨衫。

它的树干上下几乎一样粗,横截面周长约是38米。

师谈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树干的体积会是多大呢?师:知道了树干横截面的周长,该如何求体积呢?2、学生独立解答。

3、交流算法。

4、师生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步骤:(1)根据周长求出底面的半径。

(2)根据半径求出底面的面积。

(3)根据体积公式求出树干的体积。

三、综合练习,统一公式。

1、出示课后练习第10题: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2、交流算法。

3、师谈话:你能把上面三种图形的体积公式统一成一个吗?引导发现:体积=底面积高四、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出示练习第12题。

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

2、出示练习13题。

(1)用62、8厘米的边长做圆柱形小桶的底面周长,47、1厘米的边长做圆柱小桶的高。

(2)用47、1厘米的边长做圆柱形小桶的底面周长,62、8厘米的边长做圆柱小桶的高。

3、课后思考:练习第14题。

2.3.1圆柱的体积(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

2.3.1圆柱的体积(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

2.3.1 圆柱的体积(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圆柱体积的含义,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类比、猜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引导学生思考:圆柱有没有体积?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2. 探究圆柱体积公式(1)观察圆柱模型,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有相似之处。

(2)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猜想,推测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3)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4)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1)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长×宽×高。

(2)引导学生观察圆柱模型,发现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可以看作是一个半径为r,高为h的长方体。

(3)根据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公式:V=πr²h。

4. 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汇报练习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圆柱体积的含义,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圆柱物体,思考如何计算其体积。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简洁明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圆柱体积的含义。

2.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

3. 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青岛版

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青岛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科书24-25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向学生渗透知识间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学习将新知识转化为原有知识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步骤一、引入1.提问:(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圆锥的体积)二、探究新知(一)指导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教师谈话:下面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些沙土.实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刮掉),倒入圆锥体(或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分组实验3.①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②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③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4.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31。

5.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公式。

6.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7.解决红点问题一。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板书:3.14×(6÷2)2=28.26平方厘米。

28.26×10×31=94.2立方厘米。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_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_

圆柱的体积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1、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

2.会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借助实物演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圆柱的体积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看,老师的水杯里装满了水,水杯中的水是什么形状?(圆柱形)我想知道我这杯水的体积,你们有办法吗?学生思考,然后汇报。

师:大家想的方法都不错。

现在,我们只有一个长方体的容器,可采用谁的方法?(可采用第3种方法)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如果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才那样的方法吗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出示课题:圆柱的体积)二、新授把圆柱体等分成若干份,然后把它们拼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根据已学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演示课件:圆转化成长方形)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根据圆面积的推导过程,请同学们先猜测一下,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圆柱的体积?(生独立思考、猜想)有想法了吗。

(由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肯定会有学生想到也把圆柱等分。

)生可能会想到:把圆柱体等分成若干份,然后把它们拼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根据已学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同时板书。

(课件演示拼、凑的过程,同时演示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课件演示拼、组的过程,同时演示一组动画,依次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①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生: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形状变了,体积不变。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圆柱的体积》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圆柱的体积》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二《圆柱的体积》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柱的概念及特征,能够准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运算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圆柱的概念及特征;2.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圆柱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公式。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数学游戏或有趣的问题引入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观察与分析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级别的圆柱体,探讨圆柱的形状特征及不同级别的圆柱体的大小关系。

3. 认识圆柱的体积教师以一个具体的圆柱体为例,让学生认识圆柱体积的概念。

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实物圆柱体,让学生感受圆柱体积的大小。

4. 计算圆柱的体积教师讲解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练习相应的计算题目,同时加以讲解。

5. 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介绍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例题掌握计算技巧。

6. 课堂练习练习各种难度的例题以及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圆柱体积的问题,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7. 小结本课总结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针对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五、教学评价通过集体与个人作业的方式进行评价。

集体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有机会让学生合作完成作业,发挥协作精神;个人作业为数学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另外还可以采用测验与考试方式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圆柱特征V=πr²h计算方法S=2πrh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2.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3.创新设计几个关于圆柱体积的例题并解答。

八、教学反思圆柱的体积与表面积是六年级下册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圆柱体,引导学生认识圆柱的概念及特征,并以具体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

同时,通过例题和练习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耐心指导学生解题思路,引导他们发散思维,灵活巧妙的解决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 圆锥的体积-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 圆锥的体积-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 圆锥的体积-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锥的定义并掌握它的性质。

2.掌握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3.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巩固学生对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圆锥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难点1.理解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圆锥的定义和分类,引入圆锥的形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根据知识点解析圆锥的定义和性质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顶点不在同一平面内、与圆相交的所有线段所组成的集合体。

其中,圆称为圆锥的底面,而圆心O称为圆锥的顶点,凡是连结底面上某一点P与顶点O的线段都称为直母线,根据直母线与圆锥底面圆心的位置关系,圆锥分为直圆锥和斜圆锥两种类型。

圆锥的表面积对于任何一种圆锥,它的表面积由三部分组成:底面的面积、侧面的梯形面积以及侧面和底面的交界线。

圆锥的面积公式如下:S = πr(l + r) 其中,r为底圆半径,l为母线长,r为斜高线。

圆锥的体积对于任何一个圆锥,它的体积都可以表示成三部分的和:圆锥底面的体积,底面到锥顶的锥体部分的体积,以及锥顶部分的体积。

所以,圆锥的体积公式为:V = 1/3πr²h 其中,h为锥体的高。

3. 实际操作在实际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展品,如圆锥形的篮球或者冰激凌等,并要求学生测量它们的直径、高度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4. 讲解解题方法通过填空、计算练习等方式,辅助学生完成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推导过程。

5. 提升素养通过举例进行练习,并让学生探究圆锥的应用,如锥形酒杯、圆锥形桶等。

五、教学反思展示实际物品,为学生提供视觉化的教学成果,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自主探究,锻炼其自主申请知识的能力。

课程内容设计全面,使学生能全面掌握圆锥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

全面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数学单元

全面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数学单元

全面设计:青岛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数学单元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能够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3. 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 通过分类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特点和相关概念。

2. 圆锥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圆锥的定义和性质。

- 通过分类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圆锥的特点和相关概念。

3. 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和方法。

- 给予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4. 计算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圆锥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和方法。

- 给予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5. 实际问题的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得出正确答案。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 布置课堂练习,在课堂上检查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 作业- 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 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青岛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数学教材。

2. 图片和实物:圆柱和圆锥的图片和实物模型。

3. 计算工具:计算器、尺子等。

六、教学时序第一课时:引入圆柱和圆锥的概念和性质(30分钟)第二课时: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40分钟)第三课时:计算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40分钟)第四课时:应用题训练和复习(50分钟)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性质以及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3.1圆柱的体积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3.1圆柱的体积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3.1圆柱的体积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2.掌握求解圆柱的体积的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圆柱的体积的含义;2.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的运用。

难点1.能够将圆柱拆分为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2.能够将公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

三、教学内容1.圆柱概念及性质;2.圆柱的体积公式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圆柱的性质:将一个等宽的长方体竖起来,就得到了圆柱这样的长方体。

2.新知输入(约15分钟)通过图形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

3.体验游戏(约20分钟)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圆柱体积的变化规律,即底面半径、高的变化会对体积产生怎样的影响。

4.因材施教(约15分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课堂练习和延伸探究。

5.拓展应用(约15分钟)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拓展应用。

五、教学方法1.课堂导入法: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2.游戏体验法:通过游戏的方式,体验实际的问题并进行规律总结。

3.因材施教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针对性的练习和探究方法。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拓展应用。

六、教学评价1.拓展思维:考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拓展和综合应用能力。

2.实践应用:考查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口头表述:考查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圆柱的体积公式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引导和帮助,同时多进行拓展应用来巩固和加深之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也推荐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使用电子白板等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更好的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提升教学质量。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V = (1/3)πr2h。

•能够应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圆锥模型、圆锥面展开图、尺子、计算器等视觉教具与实物物品。

•教学课件、PPT等电子资料。

•已经掌握了圆的面积公式πr2和圆柱体积公式πr2h 的知识储备。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常见的物体——冰激凌蛋筒,先让学生观察、分辨其形状,再通过简单的问答,引导学生认识到圆锥的形状特征。

其次,老师向学生介绍圆锥模型,并从中引出“圆锥体积”的概念。

第二步:学习圆锥的公式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圆锥的面展型,求出底面半径 r 和斜高 l,提出圆锥公式V = (1/3)πr2h,以此让学生明确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以此做相关的例题。

第三步:实例练习教师通过多个形状不同、难度逐步增加的圆锥实例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应用公式V=(1/3)πr2h 求出圆锥体积的方法。

第四步:拓展练习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可以通过自行寻找球锥体、竖锥体等形状,从而观察、感受、体验圆锥体积公式的力量,巩固已掌握的知识。

第五步:小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重点涵盖“圆锥体积的概念”、“圆锥体积公式的求法和应用”等方面,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实践运用中逐步理解、巩固计算公式,提高其自主7思考和运用问题的能力。

最终,教师巧妙地将课程顺理成章地由简及繁,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实践。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系统性测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验,如出题考试等方式。

•实践性评价:对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课堂所讲知识进行评价,如教学设计中提到的拓展练习。

•态度认知评价:对学生在理解课堂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认知进行评价,如个人讨论、团队合作等方式。

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5.家长协助孩子寻找生活中的圆柱体积问题,共同完成圆柱体积的计算,并分享计算过程和心得。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解题过程中,注意步骤清晰,体现数学思维。
3.家长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克服困难。
3.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讲解,强调易错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计算圆柱体积时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3.教师强调圆柱体积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圆柱体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圆柱体积公式,计算以下问题,并简要说明解题思路:
(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cm,高是10cm,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36cm²,高是15cm,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3)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500cm³,底面半径是10cm,求这个圆柱的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结合生活实例,如蓄水池、圆柱形水杯等,让学生感受圆柱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推导公式
(1)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圆柱的体积(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圆柱的体积(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圆柱的体积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说明什么是圆柱体积,以及如何计算。

2.能够通过示例计算出圆柱的体积。

3.能够应用圆柱的体积进行问题求解。

教学重难点1.圆柱体积公式的记忆和应用。

2.圆柱体积问题的实际运用。

教学准备1.活动板书:圆柱体积的公式及例题。

2.准备用来做实验的圆柱形物体和量杯。

3.PPT课件及黑板。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引出本次授课的主题:圆柱体积。

步骤二:概念解释1.圆柱是一个由两个平行且相等的圆形底面覆盖的直管体。

2.圆柱的体积是指圆柱所占的三维空间大小。

3.圆柱的体积公式为 $V = \\pi r^2 h$,其中$\\pi$是圆周率,r是圆柱的半径,ℎ是圆柱的高。

步骤三:实验探究1.通过给量杯里注满水,然后将圆柱形物体放入量杯中,记录下水位,那么就可以直接测量出圆柱的体积。

2.将量杯中的液体倒入圆柱形物体中并记录下液位,计算出液体体积,那么就可以计算出该圆柱的体积。

步骤四:教师示范给出两个圆柱体积的例子:例一:现有一根高为10厘米、半径为2厘米的圆柱,求其体积。

解: $V= \\pi r^2 h = 3.14 × 2 × 2 × 10 = 125.6$(立方厘米)例二:一根半径是3厘米、高是20厘米的圆柱,如果它的体积是300立方厘米,求这个圆柱的高。

解:$V=\\pi r^2 h$,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即可得到$h=\\frac{V}{\\pir^2}=\\frac{300}{3.14×3×3}=10.066$(约等于10.07厘米)。

步骤五:练习题1.一个圆柱,底部半径r=5厘米,高h=8厘米,求体积。

2.一个圆柱,体积为1570立方厘米,底部半径r=5厘米,求圆柱的高度h。

步骤六:总结圆柱的体积公式为 $V= \\pi r^2 h$,圆柱的高度很重要,计算圆柱的体积就要用到高的数据。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圆柱的体积公式,例如计算水桶、油桶等父母日常用品的容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与发现,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探索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 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公式的探索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锥、圆柱体积学具、沙子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谈话:同学们,天气渐渐热了,在夏季同学们最喜欢的冷饮是什么?(生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圆柱体冰淇淋。

谈话:看,小明买了两个冰淇淋,你能猜猜哪种包装盒体积大吗?
(生猜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柱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柱体的体积。


二、回忆旧知,实现迁移。

谈话: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呢?我们也许能从以前研究问题的方法里得到启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与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㈠交流猜测
谈话:通过刚才的回顾,你们能想办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体积吗?
生:我们学过长方体的体积,可不可以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
师谈话:你的想法很好,怎样转化呢?
生讨论,交流。

生汇报,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想法:
1.先在圆柱的底面上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竖着切掉四周,得到一个长方体,然后把切
下的四块拼在一起。

2.可以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同的扇形,然后竖着切开,重新拼一拼。

3.如果是橡皮泥那样的,可以把它重新捏成一个长方体,就能计算出它的体积了。

谈话:请同学讨论和评价一下,哪一种方法更合理呢?引导学生按照第二种方法进行验证。

㈡实验验证
学生动手进行实验。

谈话:请每个小组拿出学具,按照刚才第3小组的方法把它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并研究转化后的长方体和原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

学生合作操作,集体研究、讨论、记录。

四、分析关系,总结公式
1.全班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
引导学生发现:
转化后的形状变了,但是体积没有变,底面的面积没有变,高也没有变。

2.分析关系
引导说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虽然形状变了,但是长方体的体积和原来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3.总结公式。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发现非常正确。

我们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课件分别演示将圆柱等分成16份、32份、64份的割拼过程,学生观察、思考。


谈话: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观察: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课件动态演示:圆柱的高——长方体的高,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积。


谈话:其实大家刚才又采用了“化圆为方”的方法将圆柱转化成了长方体。

你现在能总结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高
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V=Sh
五、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自主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及时让学生利用结论解决问题,感受自己研究的重要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课堂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