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 (1)

合集下载

科学巧设计,课堂环境更生态

科学巧设计,课堂环境更生态

科学探究巧设计,课堂环境更生态摘要:生态课堂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看做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科学探究符合生态课堂的要求。

就如何在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中进行科学探究做了一些尝试,只要有心,除了教材上的活动之外,还可以设计更多的探究活动,包括共同探究科学概念、对实验试剂的选择和评价以及共同纠错,这对于改善师生关系、促进生生合作、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课堂教学;合作探究;课堂心理环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描述的: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

在我认为,生态课堂就是通过转变课堂教学生态中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平衡课堂群体生态,避免“花盆效应”,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合作的探索者、平等的对话者,学生与学生成为协同的学习者。

这就要求教师能经常设计学生探究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一定的成功感和充分的发展。

下面谈谈我近两年来在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下组织的科学探究活动。

一、共同探究科学概念——关注课堂对话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始终持怀疑态度,认为其他内容或许可以让学生探究,可是科学概念不可能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而获得,也有教师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大部分教师对科学概念的传授一般遵循以下模式:告之概念—理解—应用(练习),师生之间主要是一种“授—受”过程,教师像“演员”在讲台上“表演”,学生则充当“观众”。

2023-2024年度研究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3-2024年度研究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3-2024年度研究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古代希伯来的教师被称为()A.“拉比”B.“古儒”C.“专家”D.“校父”2.为了比较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在语文“草船借箭”教学中的不同效果。

某小学语文教研组从全部五年级12个自然教学班中随机抽取三个班作为实验班,并选择了三位教学水平接近的教师任课,该实验属于()A.单因素真实验B.单因素准实验C.三因素真实验D.三因素准实验3.下列学校是拜占庭时期的大学是()A.君士坦丁堡大学B.波伦亚大学C.牛津大学D.巴黎大学4.人在婴儿时,还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生物体,依靠后天的学校教育逐渐的成为一个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这说明教育具有()A.个体社会化功能B.个体个性化功能C.教育的个人谋生功能D.教育的个人享用功能5.要求“政府与教会联手发展初等教育;每个乡必须设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高等小学;地方有权征收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各省设立师范学校以培养师资,教师任教须获得国家颁布的证书等”的教育法案是()A.《费里法案》B.《阿斯蒂埃法》C.基佐法案D.福斯特法案6.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

”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A.简单随机取样法B.系统随机取样法C.整群随机取样法D.分层随机取样法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类型是(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机械的发现学习D.机械的接受学习8.主张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其倡导者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奥古斯丁9.下面属于“负强化”的反例的是()A.孩子为了避免父母的训斥而认真写作业B.丈夫担心妻子的唠叨每天准时回家C.妈妈安抚孩子,孩子不再哭闹D.学生上课迟到,被罚抄作业三遍10.二战后,日本提出的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化原则、国际化原则、信息化原则和终身教育的原则,提出这一报告的机构是()A.临教审B.教育改革推进本部C.文部省D.东京大学11.中国古代早起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的经典课程是为了()A.满足在校士人夫子弟的要求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D.为了在中国文化坏境中立足12.随着我闹城镇化的发展,一些农村小学就读的适龄学童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学校难以维持的状况,导致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A.人口结构B.人口质量C.人口流动D.人口数量13.王老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的课中将学生分组,组织各组围绕课本里描述的同伴冲突事件编写同伴调解的剧本。

现代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现代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现代科技对教育的影响现代科技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下面将探讨一些现代科技对教育的积极影响。

提供辅助教学工具现代科技为教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辅助教学工具。

例如,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仪等工具使得教师能够更生动地展示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此外,计算机和互联网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资源,他们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学术论文和电子图书等途径获取更多的知识。

个性化研究现代科技还为个性化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研究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以满足其不同的研究需求和节奏。

通过使用电子研究平台和自适应研究软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研究。

这样的个性化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研究积极性。

跨国教育交流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跨国教育交流更加便捷。

通过互联网和视频会议技术,学校之间可以进行远程交流和合作。

学生可以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合作,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方式。

这种跨国教育交流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

提高教育效率现代科技的应用为教育提高了效率。

通过使用在线教学平台和研究管理系统,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学生的研究。

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在线作业提交和反馈。

同时,教师也能够更好地跟踪学生的研究进度和表现,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这种高效的教学方式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够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

总而言之,现代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学习机会,还促进了跨国教育交流和提高了教育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我们可以期待科技对教育产生更多的积极影响。

生本教育理念下低年级语文教学探析

生本教育理念下低年级语文教学探析

生本教育理念下低年级语文教学探析作者:李玉萍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第10期【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程改革在中小学教育中广泛开展,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也发生积极的向生本教育转变。

从当前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来看,还存在被传统教育理念束缚的地方。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往纵深方向推进,但低年级语文课堂中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状。

本文分析了当前低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生本教育低年级语文教学生本教育是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照的,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学生学为主要形式的,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将学生放在被动学习的地位,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将这种教学称之为“师本教育”。

郭思乐教授在《向大自然寻找力量的“天纵之教”——论生本教育的本质》一文中提出,生本教育的本质是“享受天纵”,就是“教育者站在这批天赋高的孩子们旁边,为他们好学而设计——主要依靠他们自己学,最大限度依托大自然所赐给他们的禀赋来为他们服务,这就是生本教育,也就是培养天纵之才的所谓天纵之教”。

由此可以看出,生本教育的精髓在于将填鸭式的教学变为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教育。

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的深层含义就是人、自然与教育的和谐统一,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面临的是“人之初”的教育,就更要注重教育的理念与方式,而生本教育理念恰如其分的提供了科学的指引。

小学低年级学生从初入校门开始接受教育,他们处于身心空白、有待雕琢的初始阶段,教育对其性格、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塑造影响巨大。

而语文课程即承担知识目标的落实,也肩负着德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重任务,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开展生本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对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一、低年级语文教学现状从当前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来看,还存在被传统教育理念束缚的地方。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往纵深方向推进,但是低年级语文课堂中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状。

生态自然教育让童年更美好

生态自然教育让童年更美好

生态自然教育让童年更美好摘要:生态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顺应自然的人性的教育,是全社会自觉形成一种人生态度,它是今天的终身教育观。

生态教育是可以唤起我们所有为人父母的人的教育价值观的彻底改变。

生态教育(Ecological Education)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

关键词:生态自然教育创建生态文明共振共生1、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生”是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长大;“生”是活着的,有生命的;“生”又是“学生”。

“态”是指形状、样子。

那么,“生态”也可理解为“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成长的样子。

”现代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环境,即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

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感悟,把感悟作为学习的基础。

必须让学生对知识和精神生命获得一种整体状态,否则就是“赤裸裸的教育假象”,虽然是严肃认真的却是徒劳的努力。

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内化,是头脑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因而是人对自己的挑战和创新,是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的核心基础。

为此,生态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领,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只有学生自已“生产”出来的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爱。

这是生态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标志。

2、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目标2.1.注重幼儿时期的品德,品行的教育农村里,父母因为忙于外出打工,常常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因而,为小朋友们创设一个清洁,优秀、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的重要。

辩论辩题是否会影响教育

辩论辩题是否会影响教育

辩论辩题是否会影响教育正方辩手:教育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而辩题是否会影响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这无疑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

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就会导致教育的滞后和失效。

其次,辩题是否会影响教育还涉及到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教育资源的配置,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教育资源的配置,就会导致教育的浪费和失效。

最后,辩题是否会影响教育还涉及到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就会导致教育的僵化和失效。

因此,从以上几点来看,辩题是否会影响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教育的方式和内容,配置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反方辩手:教育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但辩题是否会影响教育并不是一个必然的结论。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传统的教育模式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其次,辩题是否会影响教育并不意味着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就会出现问题。

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使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的发展。

最后,辩题是否会影响教育也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共识,它不会轻易改变。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因此,从以上几点来看,辩题是否会影响教育并不是一个必然的结论,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个问题,不要过分夸大其影响。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生本教育理念论文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生本教育理念论文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生本教育理念摘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教改的主旋律。

本文将从教师角色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本课堂习惯,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机制来阐释小学生本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生本教育;教学模式;小组建设;教学机制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单纯的教师在讲台上讲授的方式,而是将教师变成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角色回归到他真正的身份——学习者和学习的主体。

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课程本源和本质认识上的误区,过分强调装饰,使“整体课程膨胀,学非所用,远离人的生活,严重压抑人的学习积极性,阻滞了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提高。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要改进课堂教学机制,使课堂一步步融入生本的理念。

一、对生本教育的认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

”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

“教师要改变一个人说话的教学方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话;教师说话时,不是不间断地说很多话,而是尽量引导学生说话。

”教师应该具有服务意识,在课堂中,大的环节,教师控制,小的环节放手给学生,努力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郭思乐教授在《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

”“教育中生命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生命会从中受到鼓舞,从而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

”我们的教育必须创造这样一种人的整体生命投入的状态。

二、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学习的基础是知识获得的根基,小组建设对于生本课堂非常重要,“生本”就是要把学还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的教学组织模式。

科技对人类教育的影响辩论辩题

科技对人类教育的影响辩论辩题

科技对人类教育的影响辩论辩题正方辩手:科技对人类教育的影响是积极的。

首先,科技为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通过互联网和在线教育平台,学生可以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其次,科技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资源。

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再者,科技还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名人名句,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说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科技的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更多的生活元素,使教育更加丰富多彩。

经典案例,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球范围内的学校都采取了线上教育的方式。

在这一特殊时期,科技为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让学生能够在家中继续学习,保障了教育的连续性。

反方辩手:科技对人类教育的影响是消极的。

首先,科技使得学生沉迷于电子设备,影响学习效果。

过多的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其次,科技也加剧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互联网上的信息泛滥,学生很难分辨信息的真伪,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

再者,科技也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

在一些贫困地区,学生可能无法获得良好的科技设备和网络资源,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名人名句,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曾说过,“科技进步的代价是人类的退步。

”科技的发展并非一味积极,而是伴随着一些负面影响。

经典案例,有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对学生的眼睛和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这也是科技对教育的消极影响之一。

综上所述,科技对人类教育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我们需要在充分利用科技的同时,也要注意科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科技发展影响教育辩论辩题

科技发展影响教育辩论辩题

科技发展影响教育辩论辩题正方,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积极的。

首先,科技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工具。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取到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教学视频,使得学习更加便捷和高效。

其次,科技的发展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

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视听上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再者,科技的发展也为远程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生可以在家就能接受到和学校一样的高质量教育,解决了地域限制的问题。

反方,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消极的。

首先,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影响学习效果。

其次,科技的发展使得学生沉迷于电子产品,影响学习的专注力和效率。

再者,科技的发展使得学生缺乏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影响社交能力和情商的培养。

正方,关于信息过载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来引导学生筛选信息,培养他们的辨别能力。

同时,学校和家庭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引导,让他们更好地利用科技资源。

至于沉迷电子产品和缺乏社交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科技产品,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的社交机会。

反方,然而,实际上,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很难完全覆盖学生的行为。

科技的发展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这种影响是难以逆转的。

而且,科技的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如何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等问题。

正方,尽管科技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科技发展对教育的积极影响。

正如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说,“教育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生活的品质。

”科技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科技资源,让科技成为教育的有力助手。

反方,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科技发展对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正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说,“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同时伤害和拯救人类。

苏霍姆林斯基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中,对中国教师影响最大的是《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的原著《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写于1965年—1967年间,是苏霍姆林斯基用毕生的心血和汗水写成的最著名的教育遗产之一。

在我国,此书最早于1981年1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后来教育科学出版社根据我国的情况和教师阅读的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精华部分,另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仍然定为100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也于1984年6月出版。

后来此书再版和重印多次,成为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教育经典阅读的必读书目之一,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现在无法统计全国中小学和幼儿教师中,有多少人阅读过《给教师的建议》,又有多少人从这本书中得到启迪和鼓舞。

可以说,许许多多的青年特级教师、优秀教师都是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都是从《给教师的建议》中汲取了成长的力量和教育的智慧。

许多名师在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都感恩于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给教师的建议》。

杭州市拱墅区著名特级教师闫学老师谈阅读此书的感受是:阅读这些温暖的文字,我常常会不自觉地朗读出声,抑或在久久的静默中泪湿眼睫。

悲悯的情怀,心灵的关切,人性的尊重,永不言弃的理想与信念……只要你从事教育,只要你是教师你就不能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不能不阅读他的这本灯塔似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

上海松江区名师谈永康老师说过:我找到一本令自己百读不厌的书就是《给教师的建议》。

前几年,刚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著作,我很激动,我从来没有看到教育可以这样做,还可以这样写。

它激活了我对教育的思考。

谈到苏霍姆林斯基及其著作在中国教育界的影响,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编辑刘灿曾说过:我们在部分中小学老师和教育研究者中进行了一个关于教师阅读的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在您读过的古今中外的各类书中,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对您当老师特别有启发或帮助?觉得特别值得推荐给中小学老师一读?”很荣幸也很骄傲,我社的多种书籍被大家提及,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系列著作。

科学教育辩论辩题

科学教育辩论辩题

科学教育辩论辩题正方:科学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而科学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关键途径。

首先,科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其次,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奠定基础。

再者,科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发展,避免盲目相信迷信和伪科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现代公民。

反方:科学教育固然重要,但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向。

科学教育固然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但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可能会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人文教育同样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

而且,科学教育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忽视,影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应该在科学教育的同时,注重人文教育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正方观点总结: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现代公民。

反方观点总结:科学教育固然重要,但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向,应该在科学教育的同时,注重人文教育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名人名句: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这句话充分证明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经典案例:近年来,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这与中国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

这充分证明了科学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的教育体制与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的教育体制与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的教育体制与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的教育体制与科技发展是两个相互关联且相互促进的方面。

在古代,教育被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科技的进步也为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中国古代的教育体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家庭教育、私塾教育、县试和会试。

家庭教育是最早的一步,父母亲自教育子女,传授道德和家庭价值观。

私塾教育则是由私人或地方官员设立的学校,负责教授儒家经典和基础知识。

县试和会试则是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通过这些考试来选拔人才。

这种教育体制的特点是注重思想教育和道德修养,培养人的品德和智慧。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也是与教育体制紧密相连的。

科技的进步为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同时,教育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

在古代,科技发展主要集中在农业、医学和工艺制造等领域。

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础,科技的进步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代农民通过改良农具和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医学方面,古代中国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相对先进,包括针灸、草药治疗等方法,为人们提供了有效的医疗保健。

工艺制造方面,古代中国擅长制作陶瓷、丝绸、铁器等产品,这些产品在当时享有盛誉,也为中国古代的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教育与科技的互动还体现在古代中国的学术研究和科学发现上。

古代中国的学术研究以儒家经典为基础,注重思辨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同时,古代中国也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例如,古代中国的数学家张丘建提出了“勾股定理”,为几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古代中国还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等重要的科学技术,这些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古代中国的教育体制也存在一些弊端。

由于教育主要注重儒家经典的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的进步。

另外,古代中国的教育体制注重应试教育,强调记忆和死记硬背,缺乏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比较教育第一次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比较教育第一次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比较教育第一次网上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十九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提出来的。

A. 朱利安2. 朱利安于1817年撰写出版了(),为人类构建起第一个比较教育的发展框架。

C. 《比较教育研究的计划和初步建议》3. 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

B. 色诺芬4. 西赛罗是古罗马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思想家。

他在《演说家》和《共和政体》等著作中,比较研究()和()两个城邦的教育训练的方法。

C. 古希腊雅典、斯巴达5. 唐朝高僧玄奘旅行取经20余年,完成巨著(),记载了印度的西域国家的民族历史、社会宗教和文化教育,详细介绍了印度等国的教育制度、学校课程和教师教学。

B. 《大唐西域记》6. 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B. 《比较教育研究》7. 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汉斯认为,“()”是比较研究各国教育中,必须特别重视的因素。

C. 民族性8. 由于康德尔、汉斯、施耐德等同辈学者的大力倡导,用()的方法去探询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成为20世纪上半期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

D. 历史学9. 1886年《小学校令》的颁布,大大促进了近代日本初等教育的普及,但此时的4年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是征收学费的,但直到1900年,当日本政府获得中国清政府的()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后,遂开始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A. 1亿B. 1.5亿C. 2.3亿D. 3.3亿10. 20世纪的前半期,法国初等教育的改革主要是围绕建立“()”而进行的。

C. 统一学校二、简答题(共 5 道试题,共50 分1. 简述比较教育的特点第一,比较教育以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同时辅以其他方法。

第二,比较教育的研究以当代教育问题为中心。

第07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练习)(学生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

第07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练习)(学生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

第07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目录模拟.基础演练 (1)重难.创新演练 (3)真题.实战演练 (5)1.【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代已经有烧制得很成功的白瓷,但是士大夫们认为“白不如青”;元朝青瓷和白瓷的地位发生了颠倒。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元代瓷器工艺水平提高B.元代瓷器更注重异域之美C.宋元主流学术思想不同D.宋元瓷器文化承载者不同2.【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公安县志》记载:“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孟琪制置荆襄于公安,措置屯田。

”当时的荆襄地区驻扎了大批军队,孟珙知江陵府,所屯之田自西向东跨越了整个江汉平原。

孟珙屯田意在()A.适应军事斗争的需要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推动小农经济的稳定D.加速江汉平原的开发3.【宋元商业和城市发展】宋代建立了系统的商税制度,市舶司对进出港船舶所载货物实行抽分(收取商税)。

元代《至元市舶则法》规定对蕃货的征课倍于土货,土货单抽,蕃货双抽。

这表明宋元时期()A.外贸税收是国家财政重要来源B.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名存实亡C.大一统局面促进海外贸易繁荣D.不利于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活动4.【宋元商业和城市发展】临安著名小吃“宋五嫂鱼羹”创始人原是“汴京酒家妇,善作鱼羹”,宋室南渡后,南下寓居杭州,继续卖鱼羹,因手艺很好,“人竞市之,遂成富媪”。

宋诗“九市官街新筑成,青裙贩妇步盈盈”“忆昔剪茅长桥滨,朱娘酒店相为邻”。

这折射出宋代()A.妇女成为了经商的主体B.理学对妇女行为影响小C.社会成员身份趋向平等D.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宽松5.【经济重心南移】述及古代南方经济,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了“楚越之地……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的记载;沈约在《宋书》中则描述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这一变化反映了()A.汉代以来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越北方B.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成就突出C.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宋代已经完成南移D.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缺乏延续性6.【经济重心南移】宋代,江南的湖州是全国稻米的核心产地,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语;江南其他的地区也出现了“建安茶品,甲于天下”“湖州安吉十口之家,养蚕十箔(养蚕用的竹筛或竹席)”“长江流域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以及蚕户、桑户、织作户等诸多现象。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1)心理活动与心理现象①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或称心理,是指人在实践活动和生活活动中,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必然产生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

②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

a.人的心理过程第一,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

第二,情感过程: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惧等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体验。

第三,意志过程:根据既定目的,克服困难,做出努力,并通过行为去处理和变革客观的现实。

b.人格人格(personality),又称个性,是指对待某个事件,不同的人在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和价值观等方面会表现出差异,这种差异既与个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后天的经验和学习有关。

(2)心理科学的特殊性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不同,它不具形体,不能直接观察得到。

心理活动通过人的外部行为,主要是动作和言语表现出来。

①人的行为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和调节。

外部行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心理过程和人格对行为有很大影响。

②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

因此根据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分析某种心理活动时,必须非常谨慎。

③人心理的复杂性、外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意味着无法研究人的心理活动。

通过较长的时间、全面系统地观察或借助于仪器分析,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有所了解。

2.发展心理学发展,一般泛指某种事物的增长、变化和进步。

人的发展指的是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其中,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

(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以生为本激活潜能——探寻提高语文写作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以生为本激活潜能——探寻提高语文写作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2008年第12期(总第150期)沈氓衽唷讫丝T H E M O D E R N E D U C A T I O N J O U R N A LN o.12,2008G e ner a l,N o.150生本教育研究以生为本激活潜能一一探寻提高语文写作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张荆乐【作者简介】张荆乐,广东省南雄市第一中学语文组(广东南雄,512400)一、生本教育理念郭思乐教授提出“我们需要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体系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理念,重视发挥学生的内部自然天性和潜能。

“1这种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使广大教育工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为他们提供了一盏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指路明灯。

生命;学生。

这是关于“生”字的两个基本义项。

其实,生命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诠释,我们提倡以学生为本就应该将学生视作活生生的生命,而不是蜡像,不是雕塑。

郭思乐教授在《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

”“教育中生命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生命会从中受到鼓舞,从而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

”“我们的教育必须创造这样一种人的整体生命投入的生态。

”埘因此可以说,只有认识到学生生命实体的本质,并且尊重生命实体的特性,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内部自然天性和潜能。

现代课堂教学要为生命实体自由、自然、和谐地生长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85.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

叫m二、写作教学现状当前的语文写作教学渐入困境。

大多数学生不想写作文,听说要写作文便心生恐惧,颦蹙称难;很多语文教师苦于批改作文,看到敷衍之作就深感疲劳,扼腕兴嗟。

《教育学》常考问答题、论述题(附答案)经典汇总

《教育学》常考问答题、论述题(附答案)经典汇总

- 1 -《教育学》常考问答题解答汇总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考试大纲》《考试大纲》P4P4P4))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古代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的目的。

(P7P7))答: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____,强调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内容单一,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比较严厉。

3、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P8P8))答: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答: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

(1010))答:(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P10P10))答:教育民主化是对言教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教育的自由化。

6、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

(P15P15))答:(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普《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教育学》。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1]鲍洪良.科学运用反馈原理实现教学最佳控制[J]. 中国冶金教育,2003,(6):65-67.[2]刘志. 加强教学反思,优化课堂生成[J]. 成才之路,2010,(4):21.[3]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 2003.(2):16-22.[4]黄一文. 试卷讲评课功能及教学策略[J]. 化学教育,2004,(4):20-21.[5]汪波. 教育管理工作中激励机制的研究[J]. 中国知网,2006,5-8.[6]张苏丽. 师生共奏“三步曲”——浅议如何上好高三试卷讲评课[J]. 中学生物学,2006,(5):36-38.[7]沃玉峰. 浅谈教育心理学原理在生物试卷讲评过程中的应用[J]. 科学大众,2008,(5):26.[8]谢砥. 让试卷讲评课生机盎然[J]. 新课程,2008,(8):73.[9]何玉平. 高效试卷评讲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实践[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11):177-179.[10]王永华. 谈初中物理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J]. 考试,2004,(12):60-61.[11]陈相. 浅谈初中英语反思性教学的价值体现[J]. 文理导航,2011,(2):51.[12]Howard Hendricks. 改变生命的教学[M] ,1987.[13]崔莉莉. 生本教育与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J]. 现代教育论丛,2010,(10):86-88.[14]林晓娜. 高三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及与学习归因的相关性研究[J]. 高等教育科学,2007,(4) .[15]陈玉平. 谈数学教学中学习的迁移[N].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6):73-75.[16]索桂芳,任学印.新课程体系下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6,(8):20-24.[17]谢应宽. B·F·斯金纳强化理论探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1):111-112.[18]钱秋芬. 发挥试卷评讲的多元评价功能[J]. 江苏教育报,2011,221(A3) .[19]陈丙高.高效课堂之有效教学策略谈[J].科学教育前沿,2010,(12) .[20]王霏.历史教学的“3+1”高效课堂模式探讨[J].现代阅读,2011,(16):185.[21]平博杰.转换教师角色:从“纤夫”到“爱心牧者”[J] .教书育人,2010,(4):84-85.[22]李艳红.浅谈研究性学习[J] .吉林教育,2010,11(4):83-84.[23]周立波.创设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1)[24]刘素芸.自由选择自主探究[J] .吉林教育,2010,(2):93.[25]闫海燕.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策略[J] .数学大世界,2011,(1):45.[26]是春花.构建高效的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的策略[J] .考试周刊,2011,(88):14.[27]屠亚斐.矫治教师课堂提问行为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6):188-189.[28]韦鉴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点滴思考[J]. 新课程,2011,(4):193-194.[29]戴诗明.利用情感因素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0,(4):64.[30]王明珍.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J].知识窗(教师版),2011,.(4):57.[31]冯菊美.试卷讲评课的教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9,(Z4):95-96.[32],毛碧秀.试卷讲评课的“五要”“五不要”[J].考试周刊,2010,(13):83.[33]江梅.按新课程理念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益[J].生物学教学,2010,(5):22-24.[34]马恩荣.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原则与环节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1,.(4):45.[35]郑日峰.基于示错教学的一节试卷讲评课[J].中学数学,2010,(15):30-32.[36]徐晓燕.对试卷讲评课的思考[J].中学物理,2010,(24):24 25[37]袁东升.试卷讲评,你准备好了吗[J].中学语文教学,2010,(12):58 59[38]吴修青.高三物理试卷讲评课的“评”与“讲”[J].广东教育,2010,.(4):48 49[39]周彩芳.试卷讲评课教师和学生如何扮演好“角色”[J].吉林教育,2010,(4):81。

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演讲稿

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演讲稿

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
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技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技为教育带来了更多的资源。

在过去,学生们只能依靠教科书和教师
的讲解来获取知识。

而今天,有了互联网和各种数字化资源,学生们可以通过电子书、在线课程、教育软件等途径获取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这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丰富了他们的学习体验。

其次,科技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依赖于教师
的口头讲解和书本知识的传授,而现在,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室、教育游戏等工具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

这些新的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也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此外,科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面对面的课
堂教学,而现在,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远程教育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学习,也让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然而,科技对教育的影响并不仅仅是积极的。

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比如信息过载、学习焦虑等。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科技对教育的影响,充分发挥科技的优势,同时也要注意科技的负面影响,努力解决相关问题。

总而言之,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科技对教
育的积极影响,努力发挥科技的优势,为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第2期(总第277期)教育研究EDUCAT IONAL RES EARCHN o.2,2003Gener al,No.277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郭思乐 [摘 要] 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

生命自身的生长性活动,是教育的实现机制。

精神生命具有主宰性、整体性、创新性,其本身是教育的优质资源。

传统师道与科学万能论的交织,是当下教育中缺陷的认识论根源。

教育要健康发展,取得效益,就应回归生命机制,实现“计划教育”向儿童自调节教育的转变。

[关键词] 教育创新;经典科学化;精神生命活动;生本教育;师本教育[作者简介] 郭思乐,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州 510631) 教育创新要求我们更多地对教育进行根本性的思考。

其中,探讨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的生命机制的冲突,对于解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或许有基础性的意义。

在本文中,首先要说明两个相关概念的问题。

一是存在教育科学,二是学校教育课程中必须学习科学。

笔者认为这两个提法都是正确的。

前者是因为教育呈现出规律性,教育研究是探求规律,因而带有与经典科学类似的性质,所以,人们把经典科学的概念拓展了,成为今天的包含教育科学以至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或者说,社会科学及教育科学是对经典科学的超越;后者不言自明。

本文提到的教育的经典科学化,同教育科学是不同的概念。

它指的不是教育本身的性质,而是教育受经典科学方式的影响,而改变了它本来应按照生命活动运行的轨迹的事实。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它。

一、生命自身的生长性活动:教育的实现机制 教育必须诉诸生命活动,它的含义是,教育是依靠人的特殊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它最终或基本上是由一个带有整体性、活动性和生长(创新)性的生命自己实现的。

无论我们是对儿童进行和缓的引导,还是严峻的催逼,最终都要依靠儿童整体地投入才能形成教育效果,这就同有意栽花或无心插柳,植物最终按照其生命的规律来发展一样。

但在教育中,由于外部材料和行为的可展示性和头脑内部发生的变化的潜隐性的强烈反差,我们很容易漠视事情是在儿童身上完成的事实,而把儿童在教育中的整体生命活动置于视野之外。

于是,在教育教学设计中,充满着好心的和似乎是科学的假设,即所谓学科体系,或者是用“设计灵魂”的方式预定教育结果的人为体系。

比如,我们认为儿童作文和阅读,先要解决字(在认字和写字的层面上这是对的)、词、句,然后才是篇;我们认为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公式法则堆垒而成的,堆垒的方式就是推理链;我们认为学外语就是单词、句型、语法的组合等等,总之,认为学会了语文知识系统、外语语法系统、数学符号系统就是学会了语文、外语、数学。

然而,儿童的学习并不是这样简单组合起来的,而是以体悟的方式在儿童自身生长发展的,那种学习就是外部建构的见解失之简单。

在儿童入学之前,尽管他们还不懂得字、词、句,但在他们头脑中,却有了整体式的结构,一旦他们认识了字,可以用某种方式输出,例如用电脑、用已经学过的少量的字加图画、加拼音符号、加错别字等,就可以成文成篇。

而且,研究还表明,儿童理解和真正获得知识,能够进行作文、考好试卷、做好题目,甚至一个人成长之后能于发现、有所成就,所依靠的核心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传授的这些条文,而在我们的言词难于抵达之处,比如说,在于情感和悟感,这里,悟感指的是语感、数感、物理感等等。

没有悟感,我们甚至无法实现最简单的理解。

人的情感与悟感的底蕴,将使人保持高于任何分析认识对事物本体的体悟,防止前者对人的实质性认识和人的精神享受的破坏,从而提升人的精神享受的程度和拓展其领域。

情感和悟感形成的底蕴,不是靠教,而是靠儿童自己体验而获得。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铁笊篱”现象。

喝汤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肉骨头等用铁笊篱捞起来,但是,富含营养的汤是捞不起来的。

类似地,我们的“教”就像铁笊篱,可以给儿童呈现可以言传的东西,却无法教到(就像捞起)如情感或悟感那样的真正在人的思维中起关键和核心作用的因素。

我们也许应当无奈地但心胸宽广地说,孩子们,我们不能帮你捞起“汤”,你们还是自己“喝汤”吧。

就这一意思来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除了在教的过程中教的份量多寡之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通过教,引起儿童的主动活动,去促使人的生命底蕴——例如情感与悟感的改变,而后者,是教所不能达到的部分,或者说,在某种条件下,是不教而达的部分。

我们的教育,要使人持续地得到发展,必须依靠生命自身去形成涵养他们的情感和悟感的底蕴,依靠生命活动去发展其自身的素质。

这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的部分,可以说是基础教育之基础。

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之所以应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生本教育,促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其重要原因之一,正是为了通过儿童自身的精神生命活动,用生长的方式,填补这样的基础的缺失。

二、精神生命活动的若干特点:基于教育实践的考察 首先,精神生命存在的依据,是其自身的主宰性。

生命的哲学似乎以保证自身的这一质为前提,它总是把最终解决问题的机制或因素隐藏着——尽管我们大家都努力地揭示它,然而外界研究者可以粗略地感知它,却不可描述和模拟它。

人们对生命的克隆,也只是物质生命的联系,而不可能是精神生命的联系,精神无法克隆——从而保证了自身存在的依据。

教育是对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干预,但是,干预不应以否认人的主宰性为特征,而应有助于人更好地主宰自己。

例如,我们应当让儿童更好地认识世界,不是用我们的认识代替他的认识,而应当用我们的认识作为范例或引子,去开启人的深层认识机制。

事实上,凡是企图以自己的认识取代儿童的认识的教学,都会破坏儿童自主发展的和谐性。

强加的知识不仅难以成为学生自身的知识,还可能成为偏见。

正如叔本华所说:“我们必须致力于使具体观察先于一般概念而不是相反,但是,常令人叹息的是,事实却并不如此,这就像婴儿以双脚先出母体、诗行韵律先行。

普通的方法是,当儿童还很少对世界作具体观察前,就先在他们的脑海中印下概念和观点,严格说来,这就是偏见”。

¹在儿童还缺少感受的情况下,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某种题型,在语文课中强调某种句式,我们似乎尽了责,但却为学生解决问题、撰写文章制造了偏见。

久之,就会失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候的广泛的思考和敏锐的灵气,我们就只能看到那些并非发自内心的刻板的文章。

其次,精神生命活动还表现为整体性。

如同物质生命采取胚胎式发展一样,人的精神生命的拓展也是胚胎式的,而非层积式的。

胚胎式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尽管不完善,不丰满,但它同样地具有意义生命,从而具有整体性。

比如,在儿童的头脑中任何时候都不仅仅存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而是同他自己相联系的,对他有个人意义的一段相对完整的精神活动。

这是外部世界的整体性所决定的,也是内部思维活动的联系性所决定的。

波伊尔说:“大自然的各部分都是以一种庄严的、激动人心的方式交融在一起的,一个好的课程也是如此。

”他又说:“一个缺乏整体感的教学方法无法触及孩子们的内心深处,也无法培养和提高每个学生对世界的奥秘和神奇的欣赏能力。

”º我们说,儿童头脑中的知识,决不仅仅是更基础知识的建构或搭建,而是一种被整体理解和内化了的事物。

我们可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设计中,只注意学科的知识体系,但是儿童在学习中,却需要调动整个身心来获得它,这种调动的程度,常常又对学习成效有决定作用。

此外,儿童在学习中具有极强的自身调节性,会进行补偿或者代偿。

比如,我们的语言最终不能反映概念间的联系或飞跃,只能在其中留有空间,儿童在这个时候就会进行补偿,否则,我们难以解释,婴幼儿睡眠时间很长,但在有限的时间里,不仅学会了母语,还可以察颜观色来更深地解释母语,而且任何一位母亲都会感到,他们有着不可估量的理解力。

必须强调的是整体是不可拆解的。

庖丁解牛解出来的尽管是牛身上的部分,但却失去了整体生命,因而它同全牛的相应部分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

类似地,我们陈示着这样那样的知识条文,往往只是知识的枝蔓,而知识同样有着“生命的灵根”,就外部知识而言,是指知识赖以生成的生活和外部世界,就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而言,是学生的悟感和既有的知识储备。

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在于把不得不以形式化的方式展现的外部知识,重新赋予整体生命,使它与儿童的生命活动对接。

精神生命具有活动性。

没有静止的生命。

活动不仅仅在于一般地有所动作,更在于按照生命自身的规律在运行着。

儿童正是在他自己的活动中认识世界的。

儿童需要学习间接的知识,尽管间接知识的学习不可能事事亲历,但是无论知识是间接还是直接的,对它的学习总是儿童自己完成的。

儿童要进行类比的、探索的、联想的活动,儿童要把活动定位到他最喜欢的最熟悉的事物上面。

当然,儿童自发的喜欢,不一定是我们期望于他的,但基础知识和基础教育无论从何处切入,最终使人获得的,都是颠扑不破的和能把人引向深处的东西。

具体的知识结论是重要的,但不是根本的,正因为此,我们就可以接纳儿童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并把它视作和引导作学习活动,这样,就能使学习活动变得无处不在而且非常欢乐高效。

精神生命具有创新性,也就是生长性。

生命拒绝重复,生命生生不已。

我们有一种愉悦的机制来对是否创新进行选择,比如,我们都不喜欢重复旧话,而当我们用某些话语来表述一个新意思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别样的欢畅。

创新使我们感受生命的意义。

迎接创新,每日每时经历创新并从中得到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人生命的本能。

教育中的生命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生命会从中受到鼓舞,从而收获丰美和充实的人生。

这里,生命活动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

它不仅仅是那种“过日子”意义上的生活,而是人的生命整体的一种存在、作用和发展的方式。

我们的教育必须创造这样一种人的整体生命投入的生态。

三、传统师道和科学万能论的交织:现实教育严重缺陷的认识论根源 师本教育以传承授受之法为主线。

除了“师道尊严”的传统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隐蔽的、更加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受到了经典科学的影响,而教育本身并非是可以完全经典科学化的。

我们这里要探讨的问题是,教育的方法应当区别于经典科学的方法。

近两个世纪以来,科学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辉煌的进步。

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成果被大量应用到各个领域,其中也包括了教育领域。

就教育而言,科学列为学校课程的基本内容,教育投影到原有经典科学领域以及新兴的心理学领域而可以被研究,教育采用某些科学方法,例如对于教育的整体统计可以提供对教育发展或教育过程的某些规律的认识,而且对教育的微观行为统计可以窥见教育的某些浅层次的规律等等,对于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评价的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绩效,都使得我们认为,教育必须采取(经典)科学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