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的几个计算公式及加班工资计算方式
人力成本计算值班公式
人力成本计算值班公式
人力成本计算值班公式包括但不限于:
1. 月薪工资:月工资额÷天×当月考勤天数。
2. 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 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天÷8小时×倍×平时加班时数。
4. 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 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 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 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 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 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10. 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 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
×100%。
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具体计算方式可能会因公司、行业和地区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公司财务或人力部门获取准确信息。
人力资源的几个计算公式及加班工资计算方式精编
人力资源的几个计算公式及加班工资计算方式精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重要部门,它涉及到员工的招聘、培训、福利、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方面。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些计算公式和加班工资计算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加班工资计算方式的精编:一、计算公式:1.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员工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员工数)×100%2.员工入职率计算公式:员工入职率=(新入职员工数÷招聘人数)×100%3.每员工生产力计算公式:每员工生产力=(总产量÷总员工数)4.员工绩效考核公式:绩效得分=目标达成率×能力评估得分5.人力成本计算公式:总人力成本=直接人力成本+间接人力成本6.员工福利成本计算公式:员工福利成本=员工薪资+社会保险费+其他福利费用二、加班工资计算方式:1.加班工资按照加班时长计算:加班工资=加班时长×基本工资×加班系数(注:加班系数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或企业规定,通常为基本工资的1.5倍或2倍)2.加班工资按照工作日计算:加班工资=工作日加班时长×日工资标准×加班系数(注:日工资标准是工资除以当月工作日,加班系数同样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或企业规定)3.加班工资按照加班津贴计算:加班工资=基本工资×加班津贴比例(注:加班津贴比例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或企业规定,通常为基本工资的百分之几)4.加班工资按照小时工资计算:加班工资=加班时数×小时工资×加班系数(注:小时工资是基本工资除以工作小时数,加班系数同样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或企业规定)以上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几个计算公式和加班工资计算方式的精编,这些公式和方式对于管理人力资源、控制人力成本以及合理安排员工加班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法律法规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计算公式和加班工资计算方式,以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处理公司员工薪资计算,确保合理、公正、公平地支付员工的工资。
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有以下几种:基本工资法、计件工资法、绩效工资法、提成工资法和加班工资法。
1.基本工资法:基本工资法是基于员工的职位、工作经验、学历等因素来确定员工的基本工资。
一般来说,公司会根据相关的薪资调查和市场竞争情况,确定相应职位的基本工资水平。
例如,公司通过薪资调查了解到相同职位的平均薪水是5000元,那么公司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经验和学历等设置基本工资的比例,比如按照平均薪水的80%支付基本工资,即4000元。
2.计件工资法:计件工资法是将员工的工资根据实际工作完成的数量来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可以量化工作产出的工作岗位,如生产线上的工人。
公司会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计件标准,例如每完成一件产品支付一定的工资,按照完成的产品数量乘以单位工资来计算员工的工资。
3.绩效工资法:绩效工资法是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来计算工资。
公司会根据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完成的工作目标来评估其绩效,并据此确定绩效工资。
一般来说,公司会设定绩效评估体系和考核指标,并将员工的绩效进行评定打分,然后按照不同的绩效等级支付不同的绩效工资。
例如,优秀绩效的员工可以得到额外的奖金或工资提高。
4.提成工资法:提成工资法是根据员工的销售业绩来计算工资。
这种方法适用于销售岗位或与销售业绩相关的岗位,如业务员、销售经理等。
公司会设定一定的销售目标,并根据员工实际销售额或销售额的百分比支付提成工资。
例如,公司设定销售目标为100万元,提成比例为1%,那么员工实际销售额为120万元时,提成工资为120万元乘以1%等于1200元。
5.加班工资法:加班工资法是根据员工加班的时间和工资基数来计算加班工资。
公司设定加班工资的标准,一般为基本工资的若干倍,如平时加班按基本工资的1.5倍支付,节假日加班按基本工资的2倍支付。
人事(HR)常用公式-62个(精心整理)
人事(HR)常用公式-62个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7个)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4个)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1个)
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1个)
五、HR 常用基础公式汇总(17个)
六、成本效用评估(5个)
七、数量评估(6个)
八、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7个)
九、社保计算方式(5个)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备注: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去年你按1000 基数缴纳,而社会当年平均工资2000 那你的当年指数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来平均,很容易,到时候你自己都可以计算多少养老退休金的。
人力资源的几个计算公式及加班工资计算方式
人力资源的几个计算公式及加班工资计算方式
一、人力资源的几个计算公式
1、员工效益指数(Employee Benefit Index,EBI)
员工效益指数(Employee Benefit Index,EBI)又称为效能投资比(Return on Investment,ROI),它指的是一个企业在投入项资源后,所得到的回报超过投入的比例。
EBI可以用来衡量企业各种投入(例如,人力资源投资)所带来的回报,用来决定是否再投资。
EBI的计算公式:
EBI=(绩效效果-投资成本)/投资成本
2、招聘和入职率(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Rate)
招聘和留用率是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筛选简历、面试、录用和留用工作的一个有效指标。
它综合记录了企业招聘和留用的整个过程,反映了企业对员工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也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招聘和留用率的计算公式:
招聘和留用率=(招录人数/申请人数)*(留用人数/招录人数)
3、外界招聘率(External Recruitment Rate)
外部招聘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公司从外部招聘的员工数量占总招聘数的比例,这个比例表明公司对水平的要求,以及其在内部招聘的努力程度。
外界招聘率的计算公式:
外部招聘率=外部招聘员工数/总招聘数
4、危机平衡计分卡(Crisis Balance Scorecard,CBS)危机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分析企业危机状态的工具。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工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1.基本工资计算公式基本工资是员工工资中最基础的部分,通常是根据员工的职位和工作经验来确定的。
基本工资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工资 = 职位工资 + 工作经验工资其中,职位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的薪资水平来确定的,工作经验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工作经验年限来确定的。
2.加班工资计算公式加班工资是指员工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所做的工作所得到的报酬。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如下:加班工资 = 基本工资 ÷工作日天数 ×加班时长 ×加班工资系数其中,加班工资系数是根据公司制定的加班政策来确定的。
3.绩效工资计算公式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来确定的,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等因素来评定的。
绩效工资计算公式如下:绩效工资 = 基本工资 ×绩效系数其中,绩效系数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评定结果来确定的。
4.社保和公积金计算公式社保和公积金是员工的福利待遇之一,也是公司法定的义务。
社保和公积金计算公式如下:社保和公积金 = 基本工资 ×社保和公积金比例其中,社保和公积金比例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规定来确定的。
以上是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同时,也需要注意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法定假日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除以21.75,再乘以300%。
双休日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除以21.75,再乘以200%。
工作日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除以21.75,再乘以150%。
根据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有11天的法定节假日。
因此,年工作日可以通过365天减去104天(休息日)减去11天(法定节假日)得到,即250天。
而年工作小时数可以通过250天乘以8小时/天得到,即2000小时。
人力资源的常用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的常用计算公式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许多与员工相关的数据和计算,如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员工流失率、员工满意度等,通过运用适当的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优化人力资源。
以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1.招聘成本计算公式:招聘成本=内部招聘成本+外部招聘成本内部招聘成本=工资+广告费用+面试费用+培训费用外部招聘成本=招聘费用+广告费用+面试费用+旅行费用+培训费用2.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员工流失率=(离职人数÷平均在职人数)×100%3.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4.员工年度薪酬计算公式:员工年度薪酬=基本工资+奖金+补贴+社会保险+公积金+其他福利5.培训成本计算公式:培训成本=培训费用+员工流失率×平均薪资×培训时间6.加班费用计算公式:加班费用=加班人数×每小时加班工资×加班小时数7.人力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人力投资回报率=(员工产出总值-人力投资成本)÷人力投资成本×100%8.人力投资效益计算公式:人力投资效益=(员工产出总值-人力投资成本)÷人力投资成本9.员工绩效计算公式:员工绩效=完成目标数量÷目标设定数量10.员工流失成本计算公式:员工流失成本=平均离职成本×员工流失率11.人均产值计算公式:人均产值=总产值÷总员工数12.员工满意度指数计算公式:员工满意度指数=满意度评分总和÷可评分总和×100%13.平均员工任职时间计算公式:平均员工任职时间=(员工A任职时间+员工B任职时间+...+员工N 任职时间)÷总员工数14.人力资源成本占比计算公式:人力资源成本占比=人力资源成本÷总成本×100%15.员工福利费用计算公式:员工福利费用=总员工数×平均福利费用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人力资源部门对人力资源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和评估,从而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决策。
人力资源HR必备的12个劳动用工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HR必备的12个劳动用工计算公式明阳天下拓展说明:因各地情况不同,文中部分内容基于北京市数据进行计算。
一、日工资、小时工资折算依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二、加班工资计算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经济补偿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基本工资计算公式
基本工资 = 总收入非工作性收入
其中,总收入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 + 加班工资 + 奖金 + 补贴 + 其他津贴和补偿。
非工作性收入包括以下几项:生活费 + 餐费 + 住宿费 + 交通费 + 通信费 + 出差补贴 + 职业年金 + 社会保险、公积金等。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加班工资 = 单位时间工资×加班小时数×加班系数
其中,单位时间工资是指员工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小时工资;加班小时数是指员工加班的实际工作小时数;加班系数是根据法律和公司规定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平时加班的加班系数为1.5,休息日加班的加班系数为2。
年终奖计算公式
年终奖 = 年工资总额×年终奖系数
其中,年工资总额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 + 加班工资 + 奖金 + 补贴 + 其他津贴和补偿。
年终奖系数是根据公司规定和员工绩效评估来确定的。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纳比例
根据《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办法》,公司应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并由员工和公司按一定比例共同缴纳公积金。
目前,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纳比例为: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工伤保险0.5%,生育保险0.8%,公积金个人缴纳比例为12%,公司缴纳比例为8%。
劳动法相关规定
根据《劳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员工在劳动合同期满或者解除劳动合,有权获得劳动报酬、加班工资、年假工资、年终奖等。
,劳动法还规定了员工的工作时间、休假和福利待遇等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执行。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365天÷7天/周=52周 52周×2天/周=104天)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21.75× 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 200% 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300%=414.9元,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200%=276.6元。
08年该劳动者春节期间的总加班费为2351.1元,而调整前应为2444.5元,降低了3.8%左右。
加班费计算方法及公式
加班费计算方法及公式
加班费是指根据劳动者实际加班工时,按照一定比例向劳动者支付的报酬。
加班费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可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下面介绍的是中国劳动法规定的加班费计算方法及公式。
在中国,加班费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按照工时计算和按照工资计算。
1.按照工时计算:
加班费=加班工时×每小时工资×加班系数
其中,加班系数为1.5,表示加班工资的倍数。
举例说明:
公司员工每天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月工资为8000元,每小时工资为8000/(22天×8小时)≈45.45元。
若该员工每月加班20个小时,则加班费为20小时×45.45元×1.5≈1363.64元。
2.按照工资计算:
加班费=加班工时×每小时工资
不同于按照工时计算,按照工资计算的加班费没有加班系数。
举例说明:
公司员工每天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月工资为8000元,每小时工资为8000/(22天×8小时)≈45.45元。
若该员工每月加班20个小时,则加班费为20小时×45.45元≈909.1元。
需要注意的是,加班费的计算基数有时会根据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进行调整。
另外,加班费的支付时间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是与工资一起结算并支付给员工。
人力资源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计算公式人力资源计算公式是指企业根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对人力资源投入和产出进行量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人力资源决策和管理的一种工具。
通过计算公式,企业可以评估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益,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人力资源成本计算公式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取、开发和保留员工而支付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计算人力资源成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直接人力成本:指企业为员工支付的直接薪酬和直接相关的薪酬成本,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绩效工资、加班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费等。
直接人力成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绩效工资+加班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费2.间接人力成本: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间接薪酬和间接相关的薪酬成本,如职业培训、在职教育、员工福利、员工关系维护、人力资源部门的费用等。
间接人力成本=培训费用+员工福利费用+员工关系维护费用+人力资源部门费用3.人力资源支出总计:指企业为员工支付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的总和。
人力资源支出总计=直接人力成本+间接人力成本二、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计算公式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可以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效益。
通过计算公式,可以评估企业为获取和使用人力资源所付出的成本与企业所获得的产出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做出合理的决策。
1.人均产出:指单位时间内,每位员工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产值。
人均产出=总产值/总员工数2.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反映单位人力资源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效益。
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总产值/人力资源支出总计通过计算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比,企业可以评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判断人力资源是否合理配置,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的管理。
三、人力资源流失率计算公式人力资源流失率是指企业中员工离职人数与企业现有员工总数的比例,是评价企业人才流失程度的指标。
通过计算公式,企业可以分析和预测员工流失情况,提前采取措施进行人才留存和补充。
人力资源流失率=(员工离职人数/企业现有员工总数)*100%四、人力资源效能计算公式人力资源效能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程度和效率,通过计算公式可以评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为企业提供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参考依据。
人力资源的几个计算公式及加班工资计算方式精编
人力资源的几个计算公式及加班工资计算方式精编人力资源是企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资福利等方面。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一些计算公式和加班工资计算方式,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员工薪资管理和加班补偿。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员工薪资计算、绩效考核得分计算、年终奖计算等。
1.员工薪资计算公式员工薪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级别、基本工资和绩效考核得分等因素进行综合计算。
一般的员工薪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员工薪资=基本工资+绩效考核得分×绩效工资系数+绩效奖金+职务津贴+节日福利+加班工资+其他津贴。
2.绩效考核得分计算公式绩效考核得分是衡量员工工作表现的重要指标,通过绩效考核得分可以对员工进行薪资激励和晋升评定。
一般的绩效考核得分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绩效考核得分=完成工作指标得分×完成工作指标权重+个人素质得分×个人素质权重+团队贡献得分×团队贡献权重+客户满意度得分×客户满意度权重。
3.年终奖计算公式年终奖是对员工全年工作表现的激励和奖励,一般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企业经济状况来确定。
常见的年终奖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年终奖=年度基本薪资×年终奖系数,其中年终奖系数可根据员工绩效考核得分、企业经济状况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
加班工资计算方式是对员工加班工作提供合理的补偿。
加班工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法定加班和非法定加班进行区分,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1.法定加班工资计算方式根据劳动法规定,加班工资计算方式可以分为平时加班工资和休息日加班工资。
一般的计算方式如下:平时加班工资=基本工资×1.5休息日加班工资=基本工资×2.02.非法定加班工资计算方式非法定加班一般指超出法定工时的加班时间,对于非法定加班,可以根据公司制定的规定进行计算。
一般的计算方式如下:非法定加班工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系数加班工资系数可根据公司内部规定和行业惯例进行调整。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1. 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加班工资 = 基本工资 × 加班系数 × 加班时间加班系数 = 1.5(平时加班),2.0(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时间 = 加班小时数2. 薪资计算公式:月薪 = 日薪 × 工作天数日薪 = 月薪 / 当月工作天数3. 年终奖计算公式:年终奖 = 年度工资总额 × 年终奖系数年终奖系数 = 年终奖基数 × 绩效系数年终奖基数 = 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4.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费公式:个人缴费 = 缴费基数 × 缴费比例单位缴费 = 缴费基数 × 缴费比例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公积金是指个人和单位每月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用于购房等相关支出。
5.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适用于中国):速算扣除数 = 扣税月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根据税法规定,分为7个等级,从3%到45%不等。
速算扣除数是根据税率等级确定的固定数值,用于简化计算。
6. 相关法令:(法律名词及注释)-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工资、工作时间、假期、劳动争议等方面的基本规定。
-社会保险法:规定了社会保险的类型、缴费和领取条件等,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纳税义务和减免、退税等相关事项。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终止、解除、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附件:1. 加班工资计算表2. 薪资计算表3. 年终奖计算表4.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费标准表5.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法 - 法律用以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规定了劳动合同、工资、工作时间、假期等基本规定。
2. 社会保险法 - 法律规定了社会保险的类型、缴费和领取条件等,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人力资源计算公式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1、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五、HR常用基础公式汇总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5.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6.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7.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8.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9.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10.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11.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13、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14、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15、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16、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17、生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六、成本效用评估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七、数量评估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6、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7、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八、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5、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6、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HR必备的12个劳动用工计算公式
HR必备的12个劳动用工计算公式
1.人员需求量计算公式:
人员需求量 = (预计年销售额 / 平均销售额 per 人) × (1 + 需求潜力增长率)
2.劳动力成本计算公式:
劳动力成本=(平均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其他福利费用)×月均在岗人数
3.员工离职率计算公式:
员工离职率=(本期离职人数/期初在职人数)×100
4.员工流失成本计算公式:
员工流失成本=(平均流失率×平均薪资)+(平均流失率×平均招聘成本)
5.员工需求变动率计算公式:
员工需求变动率=(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期初人数
6.薪资调整幅度计算公式:
薪资调整幅度=(本期平均薪资-上期平均薪资)/上期平均薪资
7.员工绩效考核系数计算公式:
员工绩效考核系数=(实际绩效得分-基准绩效得分)/基准绩效得分
8.员工生产力提升率计算公式:
员工生产力提升率=(本期生产力-上期生产力)/上期生产力
9.员工加班费用计算公式:
员工加班费用=加班人数×加班时长×加班工资率
10.员工福利费用计算公式:
员工福利费用=员工人数×平均福利费用
11.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期末利润-税前利润-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
12.员工满意度指数计算公式:
员工满意度指数=(满意员工数/调查总人数)×100
这些公式能帮助HR部门更好地计划、分配和控制劳动力资源,以及对员工进行薪资调整、绩效考核和福利管理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 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
??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365天÷7天/周=52周?52周×2天/周=104天)? 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 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 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300%=414.9元,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200%=276.6元。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365天÷7天/周=52周52周×2天/周=104天)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300%=414.9元,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200%=276.6元。
08年该劳动者春节期间的总加班费为2351.1元,而调整前应为2444.5元,降低了3.8%左右。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法定假日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双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工作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150%休息及法定假日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365天÷7天/周=52周 52周×2天/周=104天)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一年有12个月)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21.75× 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 200% 按照目前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8元计算,如果某劳动者08年春节长假七天都加班,那么前三天是法定节假日(即除夕、春节、初二)拿三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300%=414.9元,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即初三至初六)拿双薪,每天加班费为3008÷21.75×200%=276.6元。
08年该劳动者春节期间的总加班费为2351.1元,而调整前应为2444.5元,降低了3.8%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的几个计算公式及加班工资计算方式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有关人力资源的几个计算公式及加班工资计算方式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注:离职率争议较大,各位看官自行选择)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标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11.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
12.员工增加率 =(本期员工数—上期员工数)/上期员工数
13.关键人才流失率=一定周期内流失的关键人才数/公司关键人才总数
14.工资增加率=(本期员工平均工资—上期员工平均工资)/上期员工平均工资
15.人力资源培训完成率=周期内人力资源培训次数/计划总次数
16.部门员工出勤情况=部门员工出勤人数/部门员工总数
17.薪酬总量控制的有效性=一定周期内实际发放的薪酬总额/计划预算总额
18.人才引进完成率=一定周期实际引进人才总数/计划引进人才总数
19.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20.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21.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
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 天
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备注:
当月应工作天数 = 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当月有效工作日 = 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 = 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企业经营活动规模的估计方法:
经营活动=人力资源的数量X人均生产率
销售收入=销售员数量X每位销售员的销售额
产出水平=生产的小时数X单位小时产量
运行成本=员工数量X每位员工的人工成本
《劳动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天
招聘成本=(招聘广告费用+招聘场地费用+其他相关费用+招聘专员人工成本)(以上费用可累计)/成功招聘人数
离职成本=培训成本*1/N+组织关系管理费用+赔偿金+特别福利费用+风险成本N=该员工服务年限
年离职率=年离职总人数/(年初人数+年末人数)/2*100%
月均离职率=(全年离职总人数/12)/(全年每月在册员工人数和/12)
人事管理统计指标查询手册
企业的和平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的过程。
在企业生产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中,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正确的统计、分析、预测劳动生产力指标,对于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劳动力数量指标的统计。
A.按工作岗位分劳动力指标的统计。
1.工人:基本生产工人的(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工人)、辅助生产工人(从事各种辅助性工作)
2.学徒:指在熟练工指导下,在生产劳动中学习生产技术,享受徒工待遇的人员;
3.营销人员:指直接从事产品销售的有关人员;
4.管理人员:指在企业组织机构及生产车间从事行政、生产、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
5.工程技术人员:指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力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
6.服务人员:指服务员工生产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
7。
其他人员:以上六类以外的人员。
B.员工数量指标的统计。
1.期末人数。
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
如月、季、年末人数。
2.平均人数。
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属序时平均数指标。
计算公式为:
月平均人数=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期月日数
或:
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或: =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备注:当企业人数变动个人的情况下,可采取以上的方法计算:反之,应采取加权平均数计算。
C.员工人数变动指标的统计
1.企业员工人数平衡关系: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末人数2.员工变动指标:员工变动指标(%)=(报告期员工人数÷基期员工人数)×100%
D.员工素质指标的统计
1.员工文化素质统计:
∑(实际培训时间×参加培训人数)
平均文化程度指标= ----------------
参加培训累计人数(人次)之和
E.劳动时间利用指标的统计
劳动时间是指员工从事生产劳动持续的时间,是衡量劳动消耗量的尺度,在统计中通常以"工日"、"工时"等单位表示。
为了准确计算劳动时间,用(附图三)剖析劳动时间的构成:
企业劳动时间剖析图(附图三)
日历工日=报告期期平均人数×报告期日历天数
日历工时=日历日数×制度工作日长度
1.公休工日
=平均人数×
报告期节假日。
1. 公休工时
=公休工日×
制度工作日长度
制度工日=日历工日-公休工日
制度工时=日历工时-公休工时
同上
出勤工日=制度工日-缺勤工日
出勤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
全日缺勤
加班工日
加班工时
制度内实际工日=出勤工日-全日停工工日
-全日非生产工日
制度内实际工时=制度内实际工日×制度工作长度
-非全日缺勤工时-非全日停工工时
-非全日非生产工时
全日停工
实际工作工日=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加班工日
加班工时
制度内实际工日
非全日缺勤工时
非全日停工工时
非全日非生产工时
实际工作工时
加点工时
1.出勤率。
出勤率反映企业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的程度。
计算公式为:
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
2.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
反映企业员工出勤时间内从事与生产有关活动时间的比重。
计算公式:
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
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100%
出勤工日(工时)数
3.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
反映制度工作时间实际用于生产的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
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
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100%
制度工日(工时)数
4.加班加点比重指标和强度指标
(1)加班加点比重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