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

合集下载

七律长征诗词

七律长征诗词

七律长征诗词七律长征诗词《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七律长征诗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1)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2)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3)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4)腾细浪:是指翻滚起来的小浪花。

(5)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6)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7)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8)大渡:指大渡河。

(9)三军:就是整个红军。

(10)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11)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12)逶迤(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13)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14)走泥丸:是指滚动的小泥球。

(15)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6)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

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17)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得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译文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蜿蜒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细浪的细流,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它们如小泥丸一般。

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创作背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七律·长征意思翻译

七律·长征意思翻译

七律·长征意思翻译
七律·长征意思翻译是: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的原文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课文

《七律·长征》课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透运腾细浪,乌蒙磅磺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氓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清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沪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氓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

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七律长征诗意简短的

七律长征诗意简短的

七律长征的诗意七律长征的诗意《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1、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2、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3、难:艰难险阻。

4、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5、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6、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7、乌蒙:山名。

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8、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9、金沙: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腾腾,使人心感温暖。

10、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暖:温暖。

11、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

12、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3、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14、岷山:中国西部大山。

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

西北-东南走向。

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

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

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平均高度2,500公尺(8,200尺),山脊在4,000?4,200公尺以上。

七律长征诗词

七律长征诗词

七律长征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七律,又称“律诗”,是古代詩體的一種,每節七字,共八句,總共五節,共四十韻。

該詩使用了七律詩的形式,形象地描繪了紅军長征的艱辛征程,展現出紅軍英勇奮進的精神。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段壮丽史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奋勇突围,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艰苦跋涉。

他们经历了临时渡过金沙江、攀登险峻的五岭、翻越草地的乌蒙山,跨越冰封的大渡河、逾越险峻的岷山,最终到达陕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昭示了他们的坚定信念和不屈意志。

他们在万水千山之中,没有丝毫退缩,临危不惧。

五岭逶迤,河流绵延的迎面阻挡,犹如细浪奔涌,但红军却将其视为一道任意触碰的闲事。

乌蒙山蜿蜒曲折,草木丛生,路途艰险,但红军奋勇攀登,如同蚂蚁腾升泥丸。

金沙江水势湍急,拍打峭壁。

红军跨越铺天盖地的水浪,踏着水花,气势豪迈,展示出坚定的意志。

大渡河上的铁索冰封,寒意逼人。

红军奋勇渡河,没有畏惧寒冷的险境。

岷山高耸入云,积雪皑皑。

红军跋涉于冰天雪地之中,却依然面带笑容,展示了无尽的胆识和勇气。

这七律长征诗描绘了红军长征的艰苦跋涉,更展示了红军不怕艰险、勇敢拼搏的革命精神。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一段气吞山河的史诗。

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展示了奋发向前的信念,用自己鲜血和牺牲,谱写了一曲催人泪下的长征史诗。

七律·长征诗歌

七律·长征诗歌

七律·长征诗歌《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一、作品原文七律·长征七律⑴·长征⑵红军不怕远征难⑶,万水千山只等闲⑷。

五岭⑸逶迤⑹腾细浪⑺,乌蒙⑻磅礴走泥丸⑼。

金沙⑽水拍云崖暖⑾,大渡桥⑿横铁索⒀寒⒁。

更喜岷山⒂千里雪,三军⒃过后尽开颜⒄。

二、注释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⑶难:艰难险阻。

⑷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⑸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⑹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⑺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⑻乌蒙:山名。

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⑼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⑽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

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⑾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七律·长征》古诗欣赏

《七律·长征》古诗欣赏

• 这些诗都是写一景一地,并以此来表达心 情, 着重在于侧写。而这首《长征》,从
题目就可看出,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 受, 诗人从正面挺身而出,运酣畅之笔朝 四面八方抒写,景致转换向前, 一首八行
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担当了一个庞大 的包罗万象的主题。
首联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 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 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 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 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 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 “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 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 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 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 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 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 文字锤炼的功底。
•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 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 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 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亦或 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长征 如此伟大复杂的题目,毛主席以一首短短 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 其中包括了多少
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 泣鬼神的故事。 诗人就长征的题材写过 《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 《念奴娇·昆仑》、 《清平乐·六盘山》,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 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 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 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 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 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 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 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 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 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 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wán
nán
xián làng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hán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nuǎn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yán
xuě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
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写山,却将其戏称为“泥丸”这也是写红军万里远征,勇敢无 畏的革命精神,也是毛主席常用的豪气拟物的手法。
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
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 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 的感情收束。
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 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mín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岷山:中国西部大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西倾 山,南与邛崃山相连。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
[2]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难:艰难险阻。
等闲:
1)轻易;随便 2)寻常,平常 3)无端;平白地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七律·长征》全文

《七律·长征》全文

《七律·长征》是我国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红军长征期间所创作的一首诗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革命精神。

小编在这里帮大家整理了《七律·长征》的全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律·长征》全诗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七律·长征》的创作特点一首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地理,而且是著名的,大的地理。

毛泽东运酣畅之笔,负载了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了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在长征途中,毛泽东主席还写过其他一些诗词,比如《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十六字令三首》等,但都是写一景一地,而《七律·长征》却有多景多地,场景之大,气吞山河。

这首诗的地理书写,把长征经过的所有地方都涵盖了。

五岭,概括了江西、湖南、广西等地,乌蒙概括了云南、贵州等地,金沙水、大渡桥、岷山等又涵盖了四川。

毛泽东主席为什么写金沙水,不是金沙江?明明夺的是泸定桥,写的却是大渡桥;岷山,不是一座山,而是山系……“他要突出的,就是大的地理概念。

用一套大的地理概念将长征的路线说明了,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每个地理背后都包含着极大的信息量,有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都被毛泽东浓缩在这些地理中,轻描淡写,这正好应了那句“只等闲”,展现了毛泽东主席一笑而过的大气。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七律· 长征》
顾书冰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 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 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 寒。 更征意思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 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 小事。五岭山脉那样蜿蜒起伏,可在 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 蒙山气势雄伟,可在红军眼里它们就 像脚下滚过的小泥丸。金沙江两岸尽 是悬崖峭壁,喘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 高耸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 桥上的泸定桥横跨两岸,只剩下十几 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使 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白雪皑皑的 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毛泽东:七律·长征

毛泽东:七律·长征

【导语】《七律·长征》是⽑泽东的诗篇之⼀,是⼀⾸中国⾰命的不朽史诗,⾰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达了⽑泽东的艺术风格和⾼昂⽓概。

它是中国⾰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千⼭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泥丸。

⾦沙⽔拍云崖暖, ⼤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千⾥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年10⽉ 【译诗】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 千⼭万⽔化区区⼩事不⾜道来。

五座⼤⼭蜿蜒荡起细⼩的波浪, ⾼峻的乌蒙⼭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 ⾦沙江的⽔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 ⼤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

最是欢喜岷⼭的千⾥⽩雪, 三军将⼠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赏析】 长征如此伟⼤复杂的题⽬,⽑主席以⼀⾸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神的故事。

诗⼈就长征的题材写过《忆秦娥·娄⼭关》、《⼗六字令三⾸》、《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这些诗都是写⼀景⼀地,并以此来表达⼼情,着重在于侧写。

⽽这⾸《长征》,从题⽬就可看出,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受,诗⼈从正⾯挺⾝⽽出,运酣畅之笔朝四⾯⼋⽅抒写,景致转换向前,⼀⾸⼋⾏七律担当了⼆万五千⾥,担当了⼀个庞⼤的包罗万象的主题。

如今“长征”这个词语已成了我们⽇常⽣活中频频使⽤的⼀个词语(含有丰富的引伸意义),它是⽑主席毕⾝提倡的⼀个主题——继续⾰命的主题。

那就是“⼀万年太久,只争朝⼣”,要不停步,要前进,前进,更前进。

即便在邓⼩平时代改⾰开放的草创时期,就曾提出出⾃“长征”的⼀个⼝号:党中央号召全国⼈民,尤其是全国青年争当“新长征的突击⼿”,它的意义是重⼤的。

犹如诗⼈⽑泽东在夺取江⼭后也说过类似的话,万⾥长征只迈开了第⼀步,同志们任重⽽道远。

打了江⼭还要建设江⼭,这些都真正形同长征。

⽽且在中国⼈的传统⽂化中,长征也⽐喻⼀个⼈应⼀⽣奋⽃,⾃强不息,冲锋不⽌,直到⽣命的尽头。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作品原文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大渡桥」)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注释
难:艰难险阻。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云崖: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

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

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脸。

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

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乌蒙:山名。

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2]
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

1935年5月,红军曾强度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2]
三军:指红一、二、四方面军,即整个红军。

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近现代: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注释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难:艰难险阻。

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乌蒙:山名。

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

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 /泥丸。 乌蒙/磅礴/走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然后爬
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
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开动每人
的双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举世 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
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
七律 长征
初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再读:字正腔圆,把握节奏。 三读:体会意思,读出感情。
毛泽东
七 律
长 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
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
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
寒——泸定桥高悬 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 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 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叫人看了心惊 胆寒。渡 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 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 林弹雨前进。不怕 流血 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 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

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原文译文赏析

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这⾸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命英雄主义和⾰命乐观主义精神。

下⾯是⽆忧考分享的⽑主席诗词《七律·长征》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七律·长征》 【原⽂】 红军不怕远征难,⾦沙⑶⽔拍云崖⑷暖⑸。

万⽔千⼭⑹只等闲⑺,⼤渡⑻桥横铁索⑼寒。

五岭⑽逶迤⑾滕细浪⑿,⒀更喜岷⼭⒁千⾥雪。

乌蒙⒂磅礴⒃⾛泥丸⒄,⒅三军⒆过后尽开颜⒇。

【题解】 ⼀九四九年四⽉⼆⼗⽇,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的千⾥长江上,分三路强⾏渡江。

⼆⼗三⽇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

为了纪念这个伟⼤的⽇⼦,⽑泽东挥笔写成此篇。

【注释】 ⑴七律:七⾔律诗的简称。

七律是律诗的⼀种,每篇⼀般为⼋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联、含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字押平声韵,⾸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

⑵长征:⼀九三四年⼗⽉间,中央红军主⼒从中央⾰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转移,经过福建、江西、⼴东、湖南、⼴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肃、陕西等⼗⼀省,击溃了敌⼈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然界的⽆数艰险,⾏军⼆万五千⾥,终于在⼀九三五年⼗⽉到达陕北⾰命根据地。

⑶⾦沙:指⾦沙江,是长江上游的⼀段。

⑷云崖:⾼耸⼊云的⼭崖。

⑸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在红军得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样。

⑹万⽔千⼭:这⾥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数,⽔⽆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⑺等闲:平常,不放在眼⾥。

⑻⼤渡:指⼤渡河。

⑼铁索:⼤渡河上泸定桥,它是⽤⼗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⑽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岭、⼤庚岭的总称。

位于湖南、江西、⼴东、⼴西四省边境。

⑾逶迤:绵延曲折的样⼦。

⑿腾细浪:是指翻滚起来的⼩浪花。

⒀五岭逶迤腾细浪:⼤庾、骑⽥、萌渚、都庞、越城等五岭,绵延于江西、湖南、⼴东、⼴西四省之间。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七律·长征毛泽东〔近现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赏析这是一首记叙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震惊全球的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

它不仅以精炼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关于长征的七律诗

关于长征的七律诗

关于长征的七律诗一、离别井冈夜月阑珊不用攀,秋风卷过井冈山。

流亡只落千般苦,驻脚才偿几色颜。

本土朱毛无固垒,西归马列有雄关。

别离应问黄洋界,星火燎原透宇寰。

二、呐喊湘江腥风血雨锁迷茫,不缚苍龙只列枪。

五万英雄真呐喊,一湾碧水竟疯狂。

青山未许青云醒,古岸听凭古月藏。

倘若红军随主帅,浑天怎可掩寒湘。

三、四渡赤水赤水凭峰本未宁,雄师到此有何声。

南方锁雾连魔域,北道秋风扫汉兵。

一渡滇黔天不语,四争春夏雨来倾。

润之智慧谁猜透?往返迂回踏入京。

四、遵义光芒此处孤高此处芳,几人知晓柏辉章。

无心造就千年业,锐意迎来一代王。

春水翻江谁可阻,红旗入野怎能藏。

英雄自有英雄志,不怕秋风不怕伤。

五、大度河边风雨千秋铁胆肩,冀王怎比老毛贤。

轻军踏破川渝浪,烈马掀翻安顺烟。

对面飞来多少弹,空中抛下几条鞭。

小舟驶去如弦箭,难道金陵不问天?六、铁索桥寒夺桥勇士已成仙,世代春风是否贤。

未看红旗扬故地,只留蓝梦在心田。

千山锦绣金沙冷,万水苍茫铁索悬。

请问当今谁可问,英雄名子几能填。

七、生死草地暮色苍茫无可申,千军万马不知春。

前锋未破三更月,后卫迷留百里尘。

风裹黑云穿草地,雨侵荒漠入寒津。

人生踏上艰难处,才晓红霞缕缕亲。

八、破腊子口峻岭无人也是关,当年谁度乱云间。

疲军敢饮枪林雨,瘦马偏偿火药环。

攀上黑峰填腊口,夺来剑谷罢寒山。

直锣吴起红旗卷,宝塔才知晓月闲。

注:建军节前夕,央视四套又播放了一些经典的’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

我又看了一遍《长征》,很多感慨,很多无奈,故写成一组诗,以表达心中的一些想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 (金沙江渡口)的任务。他们二话不说,翻山越岭180里, 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 两条船。原来这两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 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 为探子回来了,不以为然。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 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 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 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 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 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 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 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 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 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 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 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 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 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 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大渡桥横铁索寒
大渡: 指大渡河。
铁索: 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 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大渡河
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中央红军24 日攻占大渡河右岸石棉县安顺场,歼灭守敌两个连。 次日,红一军团第一团第一营第二连17名战士在连长 熊尚林率领下,乘一只小船,冒着敌人猛烈的火力, 强渡成功,击溃左岸敌守军一个营。因大渡河水流湍 急,不能架桥,只有4只小船,每天只能渡一个团。 中央军委决定夺取上游沪定桥为渡河点,部署红一军 团第一师及干部团归聂荣臻、刘伯承指挥,循大渡河 之左岸,林彪率红二军团指挥部、第二师主力及红五 军团循大渡河之右岸,均向泸定桥急进,协同袭取该 桥。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 六盘山上高峰挺拔,强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 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哪一天才能打倒蒋介石呢?
• 远景起笔,西部秋景开阔,长空高朗,• 抹抹闲云轻漾,北雁在阵阵南飞,• 仿佛 带走了诗人对过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争 的回忆及爱恋,接着又起豪气,“不到 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磅礴:气势雄伟,山很险峻,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 “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 快。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 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乌蒙山
金沙水拍云崖暖
金沙: 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的河流。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暖: 温暖。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 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主 要 作 品 :
西江月 井冈山
采桑子 重阳
浪淘沙 北戴河
水调歌头 游泳
菩萨蛮 大柏地
卜算子 咏梅
念奴娇 井冈山
写作背景
•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 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 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10月下 旬,到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 千里长征。这首诗就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 怀之作。它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 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远望云天,抒发了彻底 打垮国民党的坚强决心,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 壮志豪情。
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1934年10 月,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 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 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 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 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 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 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 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 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 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 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 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5月29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击溃国民党军阻 击,一昼夜急行军120公里,抢占泸定桥西头桥头 堡。这时,铁索桥木板已全被拆除,只剩下数根铁 索悬荡在空中,东岸桥头有川军约1个团的兵力依 托坚固工事抵抗,红军第二师第二连22名战士在连 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攀扶着悬 空的铁索向桥东攻击前进,夺取了东头桥头堡。后 续部队紧跟过桥,占领沪定城,和左岸北上的红一 师会合。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清平乐· 六盘山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词牌名“清平乐”的由来
•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 “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 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 伪托。通常以李煜词为准。双调四十六字, 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 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 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 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 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 迹!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 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 泸定桥。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wēi yí)腾细浪, 乌蒙磅礴(páng 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mí n)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 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难:艰难险阻。 等闲: 平常,不放在眼里。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 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 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 旗飘飘,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 旋向前。说明了革命正迅速发展,长 征已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 虽然最后两句用的是设问句,但所起 作用都是陈述式的肯定句,即总有一 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夺得最后的胜利。
• 长城绵亘万里, 雄冠天下 ,不到长 城非好汉是句俗语, 意思说 :“没 见过长城雄伟的面貌, 怎么可能有阔 达豪迈的胸襟呢? 这句话其实不是讨 论什么是好汉 ,而是对长城的赞美之 辞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 岷山: 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三军:这里指的是红一方面军,“三”在此处是虚指, 泛指红一方面军的多个军团。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过 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岷山
பைடு நூலகம்
• 这首诗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 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远望 云天的情景,抒发了彻底打垮日本侵 略者的坚强决心和誓将革命进行到底 的壮志豪情。
清平乐· 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 • • • •
全词造语朴实自然,意境高远, 感情充沛而又生动形象。 毛泽东用高妙的手法轻松 写出了自己悠闲中又有些沉重、 自信中又有些悲凉的复杂情绪。
• 屈指:屈指计算。从爽朗、• 舒畅之秋 心转入英迈的青春吟哦,二万五千里 长征已在脚下,长城之关口已经到 达,• 好汉的业绩就要进入一马平川的 时期,诗人这时的确是幸福而自豪的。
望断: 望得久,望得远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漫卷:遍卷、席卷 长缨:本指长绳,这里 指革命武装 缚住:擒住 苍龙:指蒋介石带领的国民党军队
作品译文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长空高阔,白云晴朗,望着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 边。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 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 二万里的路途。
六盘山,指六盘山脉,在甘肃,陕西和宁夏回族自治 区交界处。六盘山主峰在固原县西南,隆德县东北, 海拔3500米。山路曲折险窄,盘旋六道,才达顶峰, 故名“六盘山”。
•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 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9 月9 日在 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 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 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 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 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 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 赶到了洪门渡口,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 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 平渡过江。
从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 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 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绕圈子,忽 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1935年5月6日, 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1935年5 月9日在树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 赶到南岸。可红军早已毁船封江,无影无踪的走 了,体现出了将士们的机智与勇敢。
五岭逶迤腾细浪 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庚岭 五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 绵延曲折的样子。 逶迤: 腾: 翻腾、翻滚 是说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在红军眼中不 “ 细浪”: 过像翻腾着的小浪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