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手抄报:国学经典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手抄报资料

国学经典手抄报资料

国学经典手抄报资料国学经典名言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诵读国学经典争做儒雅少年手抄报

诵读国学经典争做儒雅少年手抄报

诵读国学经典争做儒雅少年手抄报诵读国学经典争做儒雅少年手抄报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那么国学经典做儒雅少年的手抄报应该怎么做的呢?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诵读国学经典争做儒雅少年手抄报,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挥汗如雨,金桂飘香,在这个喜悦的季节里,让我们掀起诵读经典的高潮,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经典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的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园。

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名族精神,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经典文化的结晶,是建设文明社会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

其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国学经典,文化蕴含丰厚,蕴藏着丰富的文明礼节和做人道理。

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许多循循善诱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至理;也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否定了他的说法。

曰:“子过矣。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

令吾子以邻国为壑。

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这件事讲了白圭总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只图个人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现。

孟子则用和蔼的态度、尊敬的言辞批评了白圭自以为是、以邻国为壑的错误做法,体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

主要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处理事情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又要有利于邻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

母爱如空气,阳光和水,拥有他就拥有了世上的珍宝,什么也不能换取,她却让平凡的生活充满色彩。

读国学诵经典手抄报

读国学诵经典手抄报

读国学诵经典手抄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

《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国小学生启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

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着作选读。

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

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

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

,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光阴似箭,日月若梭。

时间冲淡了一切,惟独冲不走我对书的情有独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爱上了读书。

有人说,读书没有什么好处。

读书是一种负担,读书时犹如把自己关在一个密不通风的笼子里,读书仿佛在接受魔鬼训练一般,使你生不如死,读书是多么痛苦,它是致人于死命的毒药。

这只是那些文盲的看法,我却觉得读书的好处多多。

我认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无声的老师,书是我们的知心好友,书是营养的药丸,书是精神食粮,书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极乐世界,那里简直是天堂。

读书是一种美的享受。

读书,让你像走进了仙境一样,读书让你的童年生活更加富有色彩,读书陶冶了你的情操,减轻了你的疲劳,忘掉了你的烦恼,读书是五彩的调味料。

读国学诵经典手抄报文言文

读国学诵经典手抄报文言文

读国学诵经典手抄报文言文
手抄报内容如下:
读国学,诵经典,此乃中华文化之瑰宝。

吾辈当以敬畏之心,承传千年之智慧,扬名于世。

自幼闻国学者,皆是聪明才智之士。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此言道出国学之真谛,亦为吾辈学习之指南。

诵读经典,能使人心灵净化,品行端正。

如《论语》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乃处世之根本,亦为道德之准则。

国学者,乃中华文化之根基。

吾辈当以此为荣,传承并发扬光大。

如孟子所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此乃国家之强盛,亦为民族之振兴。

总之,读国学,诵经典,此乃人生之必修课。

吾辈当以谦虚之心,勤奋之志,承传千年之智慧,共创美好未来。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小报内容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小报内容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小报内容
本期读书小报将带您走进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精彩历史,向您介绍一些精选的读书推荐,希望能激发您对中国历史的兴趣。

1. 《史记》
无论是对于学者还是普通读者来说,《史记》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作为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它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文帝时期的大量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为我们展示了中华五千年的光辉历程。

2.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涵盖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堪称中国历史学的巅峰之作。

这部书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清晰的叙事方式深受读者喜爱,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3. 《中华帝国的兴亡》
这本书作者通过深入研究中华帝国的历史,分析了中国帝制制度的演变和中央集权的衰落。

书中不仅揭示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奥秘,还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这本书以科技为线索,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通过深入探讨古代科技的成就和对社会进步的影响,读者将对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

5. 《丝绸之路》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沿线国家间的物资交流和文化交流。

它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连接东西方的历史长廊,丰富了对中华文明的理解。

通过阅读上述的书籍,我们可以更好地追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并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希望您能从这些书中获得知识的愉悦和启发,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程。

愿您享受这个丰富的阅读之旅!。

小学生国学经典手抄报资料春秋左氏传

小学生国学经典手抄报资料春秋左氏传

小学生国学经典手抄报资料:春秋左氏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典籍简述《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

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3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最后一件事为略提三家灭晋),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

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

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

《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

有些学者则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但均为质疑,因为《左传》中某些文章的叙事风格与其他不符,并无任何史料佐证,只能归为臆测。

《左传》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

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给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仅据宋人陈骙在《文则》中列举,就有命、誓、盟、祷、谏、让、书、对等八种之多,实际还远不止此,后人认为檄文也源于《左传》。

并且,本书在我国的文学界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史学也有巨大的贡献! 书名及历史《左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关于国学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国学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国学的手抄报内容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

国学不仅包括经史子集等经典著作,还涵盖了诗词歌赋、书画篆刻、礼仪习俗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国学的学习和传承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高尚的品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国学的相关知识。

首先,国学的经典著作包括《四书五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这些经典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规范。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先贤们的智慧和思想,领悟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国学还包括了诗词歌赋、书画篆刻等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书法和绘画则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国学的艺术形式,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

此外,国学还包括了礼仪习俗等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以及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传统礼仪。

这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传统节日和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国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更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学习国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高尚的品德修养。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国学的学习和传承,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们心中永远绽放光芒。

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摘抄

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摘抄

1.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2.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3.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
5.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

6.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7.且夫义者,政也。

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

8.名声若日月,功绩如天地
9.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10.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
11.举文墨《诗》以言信,展国粹《书》诵经典,谦谨达《礼》迎八方,行低碳
《易》子而教,献爱心《乐》也融融。

《春秋》千载扬正气!
12.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
挹而损之之道也。

13.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

14.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

——《荀子王制》
15.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
天下可毕。

国学经典手抄报模板(附A4线稿)可打印涂色

国学经典手抄报模板(附A4线稿)可打印涂色


学经
典弟子规简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小孩学的。

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训蒙文》在成书之初受到清朝政府大力推广而广泛流传,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
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同样被清政府大力推广。

弟子规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
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
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
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学习国学的意义简单来说,学习国学,不但传承了传统文化,更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开拓自己的思维,学习为人处事的原则与方法,使我们确立稳定的信仰与价值观,启迪良知,明心见性,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

国学经典。

《典籍里的中国》第3期学习小报

《典籍里的中国》第3期学习小报

《典籍里的中国》第3期学习小报《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开纪传体之先河。

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共计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为后世历代正史所传承,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写了四千多人物,精雕细琢的有三百多位,创造出了一副三千年的英雄群像图。

西汉王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的王朝,思想政治文化的统一,使司马迁在多民族大一统时代叙写多元、包容的文化和历史。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修史观念其内核就是多元包容的大一统思想。

将中华民族的源头追溯到黄帝,黄帝统一诸侯,立家建国。

家国一体的产生是黄帝的功绩。

司马迁以大一统历史观站在中华文明历史的坐标中给出了一个起点。

塑造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鲁迅: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读历史者,不可不读史记,史记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的创作《史记》的总设计师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其时汉兴海内为一统,司马谈欲写一部记录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的千年之史。

述往事,思来者。

以家国一体的家国情怀和大一统思想为基调。

史记不仅记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也记述刺客、游侠、货值乃至贩夫走卒。

这是一部以人民视角为核心的信史。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司马迁写出了精彩的青史,人民要创造出更精彩的青史。

《史记》的特点《史记》以人物为中心,贯通古今,记录中国故事。

其作为纪传体通史有几个要素和特点:①纪传体。

②通史:贯通了三千年历史,《史记》详细载录秦汉历史,上记轩辕黄帝,下至于汉武大帝。

③实录:《汉书》作者班固评价《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④民族史传:首创民族史传,例如《匈奴列传》《东越列传》《南越列传》等,写出了多民族走向融合的历史。

《史记》的体例《本纪》十二:写帝王。

《世家》三十:写诸侯。

国学主题手抄报内容

国学主题手抄报内容

国学主题手抄报内容导语:国学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

下面是收集的国学主题内容,欢送参考!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那么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经部——儒学经典经局部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

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史局部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子局部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六年级国学经典手抄报文字资料

六年级国学经典手抄报文字资料

六年级国学经典手抄报文字资料中国科举制度知识 1.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b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

例如:(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 (2)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 2.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

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

共分四级(见下表)。

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

并未形成定制。

隋文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于济二科。

炀帝时始置进士科。

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吏、三吏、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

诸科之中,惟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

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

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

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其法。

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

变法失败后复旧。

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明清科举简表院试乡试(秋闱)会试(春闱)殿试考场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县)京城和各省城贡院(省城)京城贡院(礼部)皇宫(宫殿)主考人各省学政中央政府特派官员钦差大臣皇帝参加者童生(儒生)生员及监生举人贡士中者名称生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日期三年之内两次子、卯、午、酉年八月,桂榜乡试次年三月,杏榜会试同年四月,金榜第一名案首解元会元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3.学校与教师古代学校有“庠”(xáing)、“序”、“太学”。

“庠”和“序”是地方学校。

例如:又嘱学使俾人邑庠。

(《促织》)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

(《齐恒晋文之事》) “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

例如:因人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张衡传》) 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jiàn)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

[国学经典内容]国学内容

[国学经典内容]国学内容

(诗经风相鼠) (诗经大序) (诗经•小雅•鹤鸣) (诗经大雅抑)[国学经典内容]国学内容国学内容篇一:国学主题手抄报内容国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国学经典诵读手抄报资料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国学手抄报内容国学经典弟子规手抄报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经部——儒学经典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

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学经典颂国学手抄报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资料

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资料

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资料国学经典手抄报小学生(一)国学经典手抄报小学生(二)国学的定义,这里不需多谈,中国的文化复兴自然是找到自己的根,给他换上适合时代的土壤,让中国这可大树在这根上重新开枝散叶,这或许就是我们强调学习国学的重要原因,本文(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资料)由出guo,欢迎阅读。

国学,是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

对于中国来讲,就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

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究竟有哪些?这个命题范围很大,一般认为是指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儒家文化。

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的经典著作渐渐淡出学界和教育界,尤其是文革期间,更是将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打成罪人,他的学说成了反动学说,接触得人就更少了。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世界逐渐被国人认识和接受,西方文化也如洪水猛兽般涌入中国,中国固有的文化和学术逐渐被和平演变,现在的人们喜欢过西方的节日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虽然这种说法比较片面,但是国人对国学了解的并不多,甚至根本不了解。

就是正在上学的大学生,对于中国固有的特色文化了解的有多少?笔者看过许多大学生在考试中对于国学内容答非所问的报道,实在有些寒心,同时也说明了国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那么,新文化运动错了吗?新文化运动没有错。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他是针对文言文来讲的。

我们知道,清朝以前,人们写文章都是用文言文来进行的,那么,有人问了,清朝有的小说是用白话文写的呀,但那时小说是不上大雅之堂的,不能算文章。

这就有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清朝以前,人们说话和写文章是不一样的。

那时侯,人们平时是用白话文来日常交流的,而教育学生、政府公文、传世的典籍是用文言文的,这样做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知识不能普及。

新文化运动有一种主张,就是文言误国,而用白话文写出来得文章,只要识字的人都能看得懂,这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也是文化救国的主张,所以新文化运动没有错。

现在返回来说国学,也就是国学中的重要部分----儒家学术及文化的重要性。

儒家文化是统治了中国人二千多年的正统文化,他的思想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国人,是国学中的精粹。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小报02经典国学小报A4版电子小报手抄报模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小报02经典国学小报A4版电子小报手抄报模版

中国的书法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

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书法创造了了丰富多样的汉字造型,追求视觉美感,中国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极具欣赏价值。

篆书“子”字草书“子”字楷书“子”字隶书“子”字行书“子”字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传,有一天神农采奇花野草时,闻到了一股清鲜香气。

清香从何而来?他抬头一看,只见树上有几片绿油油的叶子落下,他有一点好奇,信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到味虽苦涩,但有清香回甘之味,索性嚼而食之。

神农食后更觉气味清香,舌底生津,精神好了。

因此,他就采了些芽叶,花果带回栽种。

从此,神农将这种树定名为“茶”,这就是茶的最早发现。

中国京剧简介京剧,又称“皮黄”,是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多年历史了。

龙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符号,龙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全体华夏子孙被称为龙的传人。

另外,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是中国古代帝王的代名词。

在我们生活中龙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龙象征着出类拔萃,不同凡俗。

龙文化已深深扎根在所有华夏儿女的心中,,五(1)班 XXX。

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

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

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
(论语述而)2.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5.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6.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7.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8.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9.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1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11.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12.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13.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14.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1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1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1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8.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19.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看了“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的人还看
了:1.国学经典的诗词手抄报内容2.国学经典的手抄报内容3.关于国学经典古诗的手抄报内容图片4.关于国学经典古诗的手抄报资料5.关于国学经典手抄报6.关于国学经典的手抄报。

国学经典内容手抄报

国学经典内容手抄报

国学经典内容手抄报一、国学经典手抄报资料:什么是国学?“国学”一词,古已有之。

《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礼记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孙诒让在其所著《周礼正义》中指出:“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

”由此可见,“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

此后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

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亦称“白鹿洞国学”、“庐山国子监”、“庐山书堂”等),首次使用了“国学”这一概念。

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为藏书与讲学之所。

宋代书院兴盛,涌现出白鹿、石鼓(一说嵩阳)、睢阳和岳麓四大书院。

由此来看,“庐山国学”实际上是一所既藏书又讲学的“学馆”,亦即后来的“书院”。

在当时的境域下,所藏之书和所讲之学,自然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

从宋代四大书院的实际情况来看,也是如此。

可见此时“国学”这一概念的使用,与“国医”是一样的。

但是,真正把“国学”同诸多“外学”相提并论,即作为一门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则是在西学东渐、我国社会和学术文化处于空前转型的清末民初。

19世纪末,面对西学和“欧化主义”的刺激,日本学界从世界文化格局中反思和重识本国文化,发出了提倡“国粹”、“国学”的呼声,从此“国学”一词在近现代流行开来。

这就自然感染并刺激了处境相似的中国学人。

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人商议,在日本创办《国学报》。

但黄主张先作“国学史”,使梁放弃了创办《国学报》的设想。

而国粹派学者则趁机力倡“国学”。

1904年,邓实在上海的《政艺通报》发表《国学保存论》,论述了保存“国学”的重要性。

次年,邓实、黄节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国学保存会”,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发行《政艺通报》、《国粹学报》,标志着“国学”在国内的立足。

国学手抄报内容 国学启蒙

国学手抄报内容 国学启蒙

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国学启蒙1、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那么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国学分类方式
《国学三部曲》,宋定国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于
2013年1月出版;包括《国学纵横》《国学览胜》和《国学探疑》。

《国学纵横》被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列为2013年度贺岁书。

宋定国在《国学三部曲》中,依据可靠的传世文献和新的考古成果,围绕“国学”即中国学术文化进行了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介,在对中国学术文化中可圈可点的人物及其著作进行见解独到的览胜的同时,澄清了一系列似是而非、以讹传讹之类的观点和提法,除了对“国学”、“国学大师”等提法进行拷辨和矫正之外,还涉及诸如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有理有据地予以澄清,证明都是子虚乌有的讹传;并对中国学术文化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史料缺陷、疑点以及历代研究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质疑,有的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国学三部曲》被学界有识之士认为
是目前难得
一见的有关中国学术文化方面的一套力作。

国学新著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学的分类方法其一是“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它把国
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
经》、《诗经》、《孝经》、《论语》、《孟子》等等,
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

“史”
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
《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
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马光的
《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子”是
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

如儒家的
《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
家的《老子》、《庄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
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
“子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