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都市中考优秀作文50模拟题含例文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模拟题《关于“书的少年记忆”》解题及范文点评

2020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模拟题《关于“书的少年记忆”》解题及范文点评

2020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模拟题

《关于“书的少年记忆”》解题及范文点评

作文题

2018年10月30日,曾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的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去世,引发无数读者追思。他创作的武侠小说已成为几代人的青春记忆,人们从那些虚构的故事中读到的是真实的人生。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是否也有一本书成为你的“少年记忆”?

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套作、抄袭;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及校名。

题解

一看到题目,不少学生都觉得不难,但考生很容易将本题理解成:“写一本书”。因此,若想准确立意,我们要仔细审题。

首先,如何把握关键词的逻辑关系?

厘清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我们仔细审题的第一步。本题的核心关键词有两个:“有一本书”和“少年记忆”。有不少考生在审题时,舍弃了其中一方面,从而将本文偷换成:介绍“一本书”———用大部分篇幅复述“这一本书”的内容。这样一来,这本书哪怕是“我”读过的,也必定是“冷漠”的、“置身事外”的、与“我”无关的内容概要。所以,考生即使写了《红楼梦》《三国演义》等“高大上”的名著,也难得高分。

实际上,“有一本书”和“少年记忆”两个关键词的关系是相生相长,互为补充的:“有一本书”成了“我”的“少年记忆”;同时,“我”的“少年记忆”中也少不了“这一本书”,时时有这本书,甚至这本书可以算作“我”的独家“少年记忆”。

第二,什么是“记忆”?

《现代汉语词典》对“记忆”的解释有两个,一是“记住或想起”,二是“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第一个解释是动词,第二个比较符合本题要求:“这一本书”留给“我”的印象能够在“我”的脑子里保持很长一段时间。考生能否对这一点理解准确,是作文能否突出的关键。

2020年中考作文模拟练《做最好的自己》材料作文题解及范文点评

2020年中考作文模拟练《做最好的自己》材料作文题解及范文点评

2020年中考作文模拟练《做最好的自己》材料作文题解及范文点评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母亲对我说: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精彩,那么你就要多吃一点苦,多读一些书。因为只有在春天的时候躬身播种,你才能最终收获满园秋色。

老师对我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当一颗星星。因为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做一个最好的你。

朋友对我说:如果你不能预知未来,那你就要努力把握现在,因为只有珍惜当下的点滴,你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

亲爱的同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解】

题目十分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便于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达自我个性,袒露真实心迹,书写独特体验,让考生朝着真善美前行,保持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总之,这样的架构利于考生思想的表达、经历的叙述与情感的抒发,较好地体现了中考“让每个人都有话可说,都能说真话”的命题原则,展示了很好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题目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所提供的立意空间极其广阔,如:“吃苦读书,躬身播种”“做最好的自己”“把握现在,珍惜当下”等等,都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自选角度”“自定主题”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素材积累,选择其中一点来写。此外,“自定文体”的命题要求,也给予了考生自由选择文体的权力。题目既让考生有话可说,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

2020届中考语文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 (81)

2020届中考语文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 (81)

2020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模拟题目

1.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写作难度不大。材料以寓言的形式设计了山石与卵石的对话。他们对话的关键是怎样看待自己与别人。

【审题立意】这则的材料内容是关于如何正确看待本色、个性与雕饰、圆通之美的。如果说“棱角分明”的石头是一种本色之美、个性之美,代表了人类社会中的那些刚直不阿、有骨气、有气节的人,那么“圆润光滑”的卵石则是一种雕饰、圆通之美,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那些温和、成熟、稳重之人。

【构思指南】1.若从“石头”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①保持本色之美②追求人生的个性之美③做人应“棱角分明”,刚直不阿,有骨气,有气节有等等。2.若从“卵石”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①圆通是人生的一种艺术;②人应在学会与他人、社会的融合中,变得成熟、稳重等等。3.若结合“山石”“卵石”两个方面的特点,可以有以下立意:①山石无棱角无以显壮美,卵石不圆润无以显温柔,它们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美丽着。每一块石都有自己的位置,它们都抛弃了平庸,成就了伟大。平凡不是错,只要活出属于自己精彩,活出自己个性,生命就有价值。②在保持本色之美\个性之美的同时,学会圆通,倡导融合,提倡和谐。③世界需要多元,水中的石就服务水,山上的石就装点上。人有各异的经历。不同的性格和爱好,但只要不甘平庸,有所追求,就一定会使他们成就不同的辉煌。等等。

专题35 2023年成都市中考真题回忆类作文-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技巧梳理+类文预测(解析版)

专题35 2023年成都市中考真题回忆类作文-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技巧梳理+类文预测(解析版)

2023年成都市中考真题回忆类作文

作文。

我们这一届九年级的同学大多出生于2008年,从2008到2023,时光走过了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你最想回到哪一年?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回到______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①补全题目,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①横线上所填应为2008—2022所包含的年份数字;①不少于600字;①不得抄袭套作;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写作思路】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立意。本文要求以“回到______年”为题,写一篇文章,而且横线上所填应为2008—2022所包含的年份数字。结合材料“从2008到2023,时光走过了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你最想回到哪一年”可知,这篇文章是想让同学们回忆这十五年间发生的难忘的、快乐的、遗憾的、美好的、伤心的……事情,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可以珍惜当时的时光、或者可以对那些对不起的人或者遗憾的事情说声抱歉,可以选择童年时期,这个阶段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也可以选择刚刚升到初中时期,选择不去荒废时光,努力学习……总之,充分开拓自己的思维,在立意上不落俗套,不过情感上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其次,构思选材。本文适合写记叙文。可以回忆往事,如生活中的亲情、师恩、友情等值得回忆的事情,留下了哪些令人难忘的记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典型事例,聚焦一个或几个镜头,注重细节刻画,并注意点面结合,前后呼应,且应适时扣题。例如自己和最好的朋友不在一个学校了,见面机会少了。自己渴望回到和朋友初次相遇的那一年,可以写与朋友之间相处的回忆,回忆朋友对自己的宽容、帮助、关心等事件,通过叙写,抒发对朋友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注意要想使文章出彩,要有细腻的人物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更能打动人。

2020年中考写作模拟《这也是一种美丽》命题作文题解及范文点评

2020年中考写作模拟《这也是一种美丽》命题作文题解及范文点评

2020年中考写作模拟《这也是一种美丽》命题作文题解及范文点评

【作文题】

请以“这也是一种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解析】

“这也是一种美丽”,这个文题的题眼在“也”,“也”是“同样”的意思,它意味着:你所写的“美丽”,从表象上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或是在生活中不为人们所留意,或未被人们发现,是与传统意义上的美丽不相协调的对象,按照一般理解甚至是丑陋、痛苦、挣扎、平凡、卑微、残缺的东西。但经过作者个体独特感悟、认识、升华,真正的“美丽”也将呈现在眼前。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对这种美丽在认识上的转变。

这个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首先要确定内容。“这”是什么?“这”可以是外在形态的美,可以是内在品格的美,也可以是自然风光的美。其次,“也”这个副词很重要,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与其他的美是一种并列关系,如“和谐”是一种美,“乐于助人”也是一种美;二是生活中别人认为(或“我”原以为)不美甚至丑的,在“我”眼中和心里(或“我”后来发现)是美的,如“放弃”“平凡”等。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词语“一种”不可忽视,它从数量上加以了绝对的限制。不管哪种美,都需要采用细腻的多样的描写来展现“美”的场景和画面。如写人物的内在美,必须将人物置身于典型的场景中,运用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甚至景物烘托等来展现;如写自然风光的美,必须具体到哪个时段哪处景致,按照一定的顺序,采用动静结合、侧面衬托、丰富的修辞以及调动感官等方法来展现。总之,只要描写充分了,画面感就强了,“美”就突出了。我们可以用叙述、描写的手法来落实“这”,用类比、欲扬先抑、对比等手法来体现“也”,用议论抒情的笔调来突出“美”。特别是在结尾处扣题的同时挖一挖“美”的具体内涵和实质,给人以启迪和教育,这样的文章才有力度和深度。

2020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模拟题目及范文 (7)

2020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模拟题目及范文 (7)

2020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模拟题目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小孩子在草地上放风筝,因为没有风,风筝怎么也飞不起来。

于是他沮丧地站在那里等待风的来临。

父亲走过来,问:“为什么不让手中的风筝飞起来呢?”

“没有风,筝飞不起来。”

“没有风?你自己不就是一股风吗?”

“我自己就是一股风?”

“对呀,你跑起来不就是一股风了吗?”

小孩子开始跑起来,他好象真的成了一股风,一股奔跑的风,一股热情奔放的风。

风筝慢慢地升上了天……“

要求: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分析】这则作文的材料,富有哲理。小孩放风筝,站在原地等待风,风筝怎么也飞不起来;当他开始跑起来,风自然也就产生了,风筝飞上了天。这则材料说明:生活就是这样,一味等待是无法创造机会的,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以主动的心态去做,只有主动才会给你带来成功与收获。因此,可从“等待与主动”这个角度来立意写作。以下两种写作立意角度供参考:(1)从正面立意,就是要大声疾呼勇于“主动”,主动才能赢得成功。可以体现主动的地方很多,主动学习、主动积累、主动吃苦……说尽百般主动,最宝贵的主动只有一个,就是思维的主动,即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主动不是目的,而是直指目的的驱动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正义,来源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某种向往在人的精神天地里发育得越成熟,主动的冲动就越强烈。人生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精彩的过程,是无数个精彩的片断的叠加。而每一个片断,都有发生、成长、成熟的过程,需要把握好每一个过程中的每一个时机。面对这些,不主动去做,必会丧失时机。(2)如果被动等待会怎么样?结果无非两种,一是侥幸成功,更多的恐怕只能是失望,是失败。因为成功需要去创造。照这个思路写,可写成议论文,注意寻找一些新鲜的典型事例,让事实说话。还可以写成童话、寓言,借动物、植物讲明这个道理。写法要灵活,

2020年中考作文解析+例文(含往年真题) (7)

2020年中考作文解析+例文(含往年真题) (7)

中考作文解析及例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坚定前行,是青年应有的姿态。疲惫时,咬牙行走会让你学会坚持;痛苦时,含泪前进会让你收获坚强;开心时,需要你微笑着继续奔跑;孤独时,需要我们携手一起向前……

根据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审题指导】

审题

紧抓材料首先要抓关键句——“坚定前行,是青年应有的姿态。”这句理解了,文章立意就不难了。“坚定前行”补充点内容来理解就是“为了梦想,坚定前行”,联系报刊常见的经典句子“奋斗,是青春应有的姿态”来理解,立意就更明显了,“坚定前行”就是“为了梦想,奋斗的过程”。然后再审其他句子,我们发现,材料后面的句子都是这个关键句子的注解:前行的种种情况,前行的种种结果。

立意:

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立意:

着眼于自己不知疲倦奋勇走在追梦的途中,可以从“奋

勇追梦”的角度立意;着眼于自己前行中遇到的挫折,遭受的痛苦,可以从“带着坚强上路”的角度立意;着眼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铸辉煌,可以从“让奋斗不息成为我们的日常”的角度来立意;着眼于走出孤独的泥潭,与人同行,可以从“有你相伴,真好”的角度立意。……

【写作思路】

【佳作赏析】

追寻生命里的诗和远方

我是一株生长在山涧边的蒲公英。在我周围,还有一些百合、玫瑰以及一棵垂柳。

一个月过去了,玫瑰和百合长到了我的两倍高,可我的生长却愈发艰难——这矮小的身子叫我如何立足!

“嘿,你说那个小不点儿到底能不能开花啊?”玫瑰展开绿油油的叶片,傲慢地笑道。“管她干吗,蒲公英能开出什么花来?”百合笑成一团。

2020年四川成都中考作文题目点评解析

2020年四川成都中考作文题目点评解析

2020年四川成都中考作⽂题⽬点评解析

中考作⽂如何复习呢?为了让考⽣写出优秀的作⽂,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2020年四川成都中考作⽂题⽬点评解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年四川成都中考作⽂题⽬点评解析

⼀、2020成都中考作⽂题⽬

盼望

艾青

⼀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洁⽩的浪花……

⼀个海员说,

最使他⾼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阵铁链的喧哗……

⼀个盼望出发

⼀个盼望到达

阅读艾青的这⾸《盼望》,以《出发》或《到达》为题,写⼀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选⽂体,⾃定⽴意(诗歌除外);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名、校名、地名。

⼆、解读名师

胡⾎洄,中学正⾼级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市胡⾎洄⼯作室领衔⼈。荣获2018“教育影响城市”EPC成都基础教育年度教师奖项;在全国、省、市、区的各种研讨活动中,曾多次献课;近年来,参编、主编的书⽬⼗余种,在《中国教育报》《教师之友》《华西都市报》等报刊发表⽂章⼆⼗余篇。

三、审读材料

这是⼀⾸富有哲理的抒情诗,⽂短意丰。

从诗歌的写作内容来看,诗⼈描写的是海员⽣活。起锚和抛锚,是⼀次航⾏的两头,“起锚时所激起的那⼀⽚洁⽩的浪花”,具象⽽⽣动地描摹了出发的欢愉和激动,对⼯作的憧憬与盼望,对战⽃的诗情与豪迈都凝结在这句诗之中;“抛锚所发出的那⼀阵铁链的喧哗”,铁链的喧哗是回归的喜悦,是凯旋的⾼歌。两种盼望,都充满了战⽃的欢乐。

从诗歌的内在意蕴来看,有着丰富的象征义。“盼望出发”就是企盼与惊涛骇浪作⽃争,“盼望到达”就是期待与向往胜利地抵达⽬的地。没有出发,就⽆所谓到达;没有战⽃,也就谈不上胜利。推⽽⼴之,出发与到达——战⽃与胜利,每个⼈在⼈⽣的征途上不也常常在脑海⾥涌现这两种姿态么?船在海上,会不停地遇到风浪;⼈在世上,会不断地碰到困难。⼀个真正的⽃⼠,就应该像海员那样,出发,与困难战⽃;到达,怀揣胜利的喜悦。

2020届中考语文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 (27)

2020届中考语文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 (27)

2020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模拟题目

1.阅读下面材料后作文。

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边想边说:“我长大了,要有一把蓝色的遮阳伞。那时候,我会很好看,我要和蜜蜂谈话!”站在她旁边的蒲公英插嘴道:“那有什么好呢?”

小野菊马上问道:“可是,你会比我好吗?”“那当然啦!我长大了,会有一顶旅行用的黄色小帽;我要带一只白羽毛的毽子,旅行到很多的地方!”小野菊沉思着说:“那真的很好。可是,我不要像你!”

【分析】这道材料作文题目的材料,是一则童话故事。小野菊和蒲公英都有各自的理想。

到底谁的理想更好呢?实在不好判断,也无法比较。我们应该拥有理想,因为理想是前进的动力和方向。要拥有自己的理想,只有拥有理想,才会创造理想的奇迹。诗中的小野菊和蒲公英的理想大不相同,但他们并没有因为有不同理想而使两人理想变得相同。

所以要这样考虑:我们每个人的理想都有可能不相同。各自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追求相同,这才是理想的本意。此则材料的文字浅显易懂,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材料中的“我不要像你”一句话极为关键,启发我们要善于坚持自己的个性,坚持自己的选择,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可以立意为:“做回自己,坚持自我”“坚守本心”“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绽放个性光辉”等。但是坚持自我不等于一意孤行,故步自封,坚持自我还包括对自我有较清醒的认识,对他人的意见有选择地接受和摒弃,在坚持自我的同时也要善于倾听,适应他人,适应团体,适应社会,这样才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辉。如果我们围绕这样的文意来构思文章,或阐述道理,或叙写故事,定会写就一篇佳作。

四川省近5年中考语文作文真题及模拟题汇编(含参考例文)

四川省近5年中考语文作文真题及模拟题汇编(含参考例文)

四川省近5年中考语文作文真题及模拟题汇编(含参考

例文)

四川省近5年中考语文作文真题及模拟题汇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2023·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面对责任,曹刿在强齐入侵的危亡时刻,主动承担,终于战胜齐国;张桂梅为了山区教育,用数十年的坚守诠释责任的含义……

面对责任,吕蒙始以“军中多务"逃避,终以勤奋学习承担,让人刮目相待;杜小康辍学放鸭时,始因深重的孤独逃避,终在暴风雨的洗礼下勇敢承担……

亲爱的同学,关于责任,你有怎样的青春故事分享?

请以《那一次,我________责任》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主题明确,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③不得抄录材料中的原句;④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⑤书写工整规范;⑥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路行来,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与风景,每个人也都会在若有所得或若有所失中奋进前行。

一路行来,你是你自己的力量,你是这季节的温馨。

请结合材料启示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选定文体,不少于600字。注意不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3.(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按要求作文

由“读”至“懂"是一段心灵成长的旅行:读朋友,读懂误解委屈背后的真情;读父母,读懂唠叨琐碎背后的深情;读老师,读懂宽严相济背后的期许;读山水,读懂风光旖旎背后的柔情……

中考作文模拟写作:行走中,我昂起了头(附文题解析及范文展示)

中考作文模拟写作:行走中,我昂起了头(附文题解析及范文展示)

中考作文模拟写作:行走中,我昂起了头

模拟金题

请以“行走中,我昂起了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

一、把握“行走中”的多层语义。行走中,既可以是时间状语,也可以是方式状语。如作为时间状语,就要叙述清楚如何在“行走中”这段时间里,我昂起头来的过程。“行走中”既可以是实地踏访的一段“行走”时光,也可以指在具体事情进行过程中的一段探求摸索的时光。如作为方式状语,就要区别于其他方式,不是躺着、站着、坐着,而是行走中昂起了头。行走中,既是获得“昂起了头”的自信的方式途径,也是抵抗“躺平”的高度自觉的行动力。在“内卷”时代,焦虑浮躁成了社会风气,“躺平”成了庸碌之辈对现实的妥协。但一代年轻人有一代年轻人的使命和担当。“行走中”,这是生命的动力与活力,唤醒了企图“躺平”的年轻人。只有不断“行走”才能成为觉醒青年,才能找到合适的人生道路,才能在人生的华年里昂起高傲的头颅。这里的作文命题意图应该是“立德树人”,培养有执行力、能不断在“行走中”探求人生梦想的行动者。

二、体味“昂起了头”的精神内蕴。埋首耕耘,低头赶路,这是中华民族“老黄牛”精神的外在表现。本题中的“昂起了头”一反人们习惯低头的常态,昂扬着一股不屈从不盲从的卓越生命意识。人要昂头挺胸,看天看远方,要自信豁达,不要总是低头谦卑。“我”昂起了头,是战胜了多少不自信、战胜了多少偏见后,才绽放出的生命姿态。在行走中,我们到底要趟过多少泥泞,才能迎来昂起头时的大无畏精神;在行走中,我们到底要经历多少跌跌撞撞才能走向正途,才能昂起头来绽放自信的光芒;在行走中,我们到底要甩掉多少沉重的包袱,才能昂起头来发出生命最真实的声音。昂起的,又何止是头,昂起的是我们的整个生命、整个未来。这,就是“行走中”所带来的深刻的、有意义的价值。

2020年中考写作模拟练《“-----,让我流连”》材料作文题解及范例点评

2020年中考写作模拟练《“-----,让我流连”》材料作文题解及范例点评

2020年中考写作模拟练《“,让我流连”》材料作文题解及范例点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满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让我流连”为题,写一篇文章。

【分析】

【审题立意】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应是让我流连忘返的具体内容,可以是美好的景物,可以是人的某种美好品质,还可以是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的平常之物。创作本文,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内容应是写作的重点。这需要从生活中取材,一定要保证材料的真实可信。“让我流连”

是表现的主旨。写出对某某的真情实感,以真情打动读者和评卷老师。

【文体选择】

记叙文或抒情散文。

【思路点拨】

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景抒情,通过对某种景物不同角度的细致刻画表现其美好之处,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例文】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1

要把它浸入幽深的夜里,再观看在这座黑沉沉的建筑物的迷宫中,黑暗和光明是怎样嬉戏的,要把一束月光投上去,显出它朦胧的身影让塔楼从雾霭中探出硕大的头颅。

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五篇

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五篇

2024年中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五篇

一、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

这是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中的一段歌词。每个人都可能会走入黑夜,如果能找到最亮的星,可以给自己指引方向,激励自己奋勇前行。

请结合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优秀范文】:

夜空中最亮的星

“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听着《夜空中最亮的星》,内心激荡,思绪万千。正如世界上最美的花,不止一种,夜空中最亮的星,也不止一颗。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夜空,可以看到不同的最亮的星。

人生路漫漫,每个人都有身处黑夜的阶段。当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看不清方向,也找不到前进的路。此时,内心会迷茫、郁闷乃至惶恐。不知道往哪里走,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往后退不可能,停留在原地又会害怕恐慌。此时,有人出现,点起一盏灯,带着我们往前走。他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也带来了信念和力量,让我们有勇气往前走,直至走出暗夜,走向黎明。这样的人,就是我们人生夜空中最亮的星,给我们指引,伴我们前行,也值得我们铭记和感恩。

昼夜会交替,社会有时候也会处于暗夜之中。此时,黑夜弥漫,

天地如笼,身处其中的人们,会觉得步入了漫长的寒冬之中。有的人,就在这个时刻挺身而出,点亮自己成蜡烛,拆下肋骨做火把,以熊熊火焰,照亮前方,温暖众人。无力者由此变得有力,悲观者由此看到希望,一起披荆斩棘,努力前行。而那些发光发热的人,是无私的奉献者,也是社会的担当者,最终将变成夜空中最亮的星,高挂天幕,让人尊敬和仰慕!

2020年中考作文模拟题解集锦

2020年中考作文模拟题解集锦

2020年中考作文模拟题解集锦

一、作文写作

1.作文

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

请以“依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母爱依然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听到这首诗时,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涌上心头,眼珠里的透明液体挤在一起,忍不住马上流了出来。

从我出生的那一天起,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妈妈,她给予了我生命,我知道,她将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她把我从一个黄毛丫头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曾经在学习上我发生过一件事,那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那是一个晴朗的傍晚,我回到家,因为那时我才上幼儿园,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一天上课不专心,心不在焉的,所以那时我的成绩不怎么好,可是每天回来妈妈都要检查我在学校学习的情况,每次我都不知怎么才好。今天,妈妈又要检查我了,妈妈翻开书,指这个---不会,指那个---也不会,好像我只会摇头似的。妈妈火冒三丈,一怒之下,把我的书给撕破了,我立刻“哇哇哇”地大哭起来,从此在妈妈的教导下,我的成绩提高了。

妈妈不但关心我学习,还很关心我的生活。每天早上,妈妈怕我营养不够,帮我冲一杯牛奶;晚上为我煮一个荷包蛋,以增加营养;冬天,妈妈为我添衣服,生怕我着凉了;夏天,妈妈抽出时间给我冲凉,使我全身清爽凉快,让我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2022 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解析及佳作展示

2022 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解析及佳作展示

作文与考试·

初中版

中考作文解析及佳作展示

2022

年四川省成都市

张永娟

【中考真题】

一个句子,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或者语气助词,往往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它们可能会引发你不同的感受,让你回想起不同的经历。比如:

1.你来了。

2.你来吗?

3.你来啦!

请在上面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为文章开头,独立成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你来了。”“你来吗?”“你来啦!”三个短句都是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话语,其区别主要在语气词和标点符号上。所以细读三个句子的情绪差异是审题的关键。“你来了。”是陈述语气,可以是一种心知必然的默契与淡定,也可以是内心涌动但表面不惊的掩饰;“你来吗?”是疑问语气,这个不确定的询问,可

以是因渴求而问的期待,也可以是因挑战而问的自信;“你来啦!”则是感叹语气,表达了一种久别重逢的惊喜,或是一种达成心愿的感叹。

理解了题目,也就形成了习作与自己生活的关联。但考场作文要写出特色,还可以在“你”上打开思路。“你”可以站在人物本体的角度来写,即“本我”角度。这样,“你”可以是家人、朋友;可以是对自己产生过影响的伟人,如苏东坡、乔布斯、周恩来;可以是文学形象,像简·爱、保尔、祥子等。“你”还可以站在“非我”的角度构思。比如对于史铁生而言,“你”就是那个安放过他灵魂的“地坛”;对刘成章而言,“你”就是那个澎湃出生命激情的“安塞腰鼓”;对朱自清而言,“你”就是带着满满活力到来的“春天”;对陶弘景而言,“你”就是用书信发出山川之邀的谢中书……总之,“你”,可人,可物,可景,可事,可情。不过,相对“人”之外,

2020届中考语文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 (65)

2020届中考语文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 (65)

2020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模拟题目

1.阅读下面这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奔驰的汽车嘲笑长年站在路边的路标:“世界那么大,你长年累月地站在这里,只能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永远也不可能领略世界的美好。”路标回答道:“到世界各处走走,见识不同的风景,确实是很快乐的、很幸福的。但我的责任就是为你们指示方向。虽然我不能像你们一样到处旅行,也不能见识各地的风景,但看到你们都在我的指示下顺利旅行,我也是很快乐很幸福的。”

全面理解材料内容,选择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立意,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细读题目中给出的材料,从中分析可知,路标是因为内心有着一份责任,所以才会放弃远行的机会,为汽车的远行默默的付出。所以本文可围绕责任心,无私奉献来立意,可以写人记事,也可以议论说理,前者以情动人,后者以理服人。

【文体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首选议论文。

【思路点拨】拟题为:要有一颗责任心,并把题目作为中心论点。首段引出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依次论述什么是责任心,责任心的重要意义,怎样保有一颗责任心等内容。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向读者发出号召。

【写作手法】提倡文笔优美,表现匠心结构。首先,要经营好开头和结尾,这是展示个人写作能力的重要窗口。这两处,要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凸显语言美,要寄予深情,留有余味。其次,要详略处理得当。有利于表现文章主旨的,就得详写;关系不大的,就得略写或者舍去不写。再次,安排好过渡。在内容或者场景转换时,在议论过程中的总分转换时,都需要我们运用一些关联词语、过渡句或者过渡段来衔接上下,紧密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优秀作文含例子及解析

1.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我们的,有亲情、友情、理想、知识、叮嘱……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

请以“带着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填充完整;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解析:参考例文

带着梦想出发

天空中的每一颗明星,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它像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向前去。——题记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最诚挚的梦想,就连动物也不例外:小鸟梦想歌唱,小马梦想奔跑,小鱼梦想游泳等等。也正是有了这些梦想,才有了令人陶醉的婉转鸟鸣,有了徐悲鸿笔下的“奔马图”,才有了成群结队的鱼季节逥游的壮丽景象。也正是有了这些梦想,才有了导弹,鱼雷,才有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姿,才有了飞船上天,才有了杂交水稻。

梦想,使人充满活力。它能把人从困境中拉出,给寒冷的人以温暖,给干旱的人以雨露,给黑暗的人以光明。如果有人玷污了你的梦想,不要伤心,不要失望,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如果有人劝你放弃你的梦想,不要犹豫,不要放弃,坚持你的想法,相信你的梦想。英雄失去梦想,蜕作庸人;庸人失去梦想,变为废人。

当天空划过流星时,许下一个梦想吧,它会载着你去摘下那最美的成功之花。带着梦想出发,它将是你忠实的伙伴;带着梦想出发,它将是你受益的良师;带着梦想出发,它将胜过一切财富,在你走入歧途时提醒你,在你伤心时安慰你,在你绝望时鼓励你。它是精神闪光的标志,它是海中明亮的指明灯,带你走向成功之路。

不管你遇到了什么,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你的梦想。它胜过世上所有的财富,胜过所有世俗之物。人可以没有金钱,可以没有知识,可以没有房屋,却一定要拥有一个梦想,它会替你挣来金钱,学来知识,建造房屋,娶妻生子,伴你走上成功的宝座。

珍惜你的梦想吧!带着它出发,哪怕你只是站在起跑线上,它也不会背弃你。它会引领你,鼓励你,支持你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走向成功,在你成功之际,它将化作最美的礼花,为你喝彩,为你骄傲。

带着梦想出发,让成功之花绽放!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必须先在横线上填上词语才能完成作文。在横线上可以填上梦想、希望、幸福、微笑、友谊等。只要是符合题意,都可以。“出发”强调的是开始或重新开始,他总是与目的连在一起,从出发到目的实现总有一个过程,所以”带着——“不仅在出发时而且要关联或影响全局。在行文过程当中,有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能让作

文锦上添花。如文章的开头可以这样写:春天的第一道阳光总会眷顾开得最早的花朵,清晨的第一缕春风总会抚摸醒得最早的小草。人生的旅途中无数个起点,有的人在出发时选择了沉默、压抑,有的人在出发时选择了忧伤、哭泣……而我选择了梦想。当然,在作文的过程当中,运用抒情和议论能使文章更加感人。学生作文,我们建议在开头、结尾和中间增加一些抒情和议论的成分,可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花一世界。一个人,一件事,一次经历,一本书或一处美景,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去领悟,往往会带给我们心灵以巨大冲击,给我们灵魂以深度感触,它让我们终生难忘。也许你能够从中悟到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甚至你肩负的责任……悟,能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真善美……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悟”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解析:悟

冬天的风,从窗外跑过,我的心,也变得宁静起来。它,携来了碎碎屑屑的雪花。雪花轻轻拍打着窗户,瞬间化为点点水汽。风停了,雪也停了,留下的是白茫茫的世界。

清晨的空气清新极了,雪,妆点了眼前的一切,纯白了这个世界。我不情愿的在妈妈的催促下起床,半睁的眼睛显得无精打采,妈妈的絮叨还在继续,我看了看钟面,已经快八点半了。

走出家门,刺骨的风扑面而来。街道上,人并不多,寥寥无几的行人都在急匆匆地赶着路,一个小小的身影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一个小男孩,他手中拿着的一摞厚厚的报纸让他顿时变得与众不同。很显然,他是来卖报纸的。我在远处一直望着他,看到他从一个行人走向另一个行人面前,在他张嘴的两三秒之后,每个人都摆摆手或是摇着头走开了。他的脸上也因为被拒绝而露出失望的表情。我看着他,陷入了回忆,我也曾经卖过报纸,不过,我的目的并不是卖出报纸,而是体验生活,所以报纸卖不卖得出去对我来说并不怎么重要。显然,这个男孩和我不一样,他的失望绝不是装出来的,但是,他为什么在这么冷的天出来卖报纸呢?我的脑海中涌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走近他,说:“请给我一份报纸。”小男孩抬头望了我一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喜,急忙从怀中抽出一份报纸递给我,我把钱付给他。这时我才仔细打量他,他的脸被冷风吹的红通通的,刚刚递报纸给我的那只手上裂开了好几道口子,衣服很朴素,却很干净。我问他:“你怎么在这么冷的天出来卖报纸。”他愣了一下,疑惑地望了我一眼,这才张口说:“我们家很穷,我得靠卖报纸赚我下学期的学费,我不想再让爸爸妈妈为我操心了。”他话音刚落,便从我身旁走开了,我望着他瘦弱的背影消失在路的尽头,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小男孩的话时不时在我的耳旁萦绕,我不禁感到羞愧,当他在风雪中卖报赚钱时,我却在温暖的被窝中睡觉。当他试图用瘦弱的双肩扛起重担时,我却躲在父母宽大的羽翼之下。男孩像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在风雨中顽强地生长,当然比温室中的花朵更经得起磨练。【解析】

【详解】

作文标题“悟”。是词语式命题形式,首先,要仔细推敲“悟”的含义(“悟”,《现代汉语词典》:“了解,领会,觉醒”),并在“解词”的基础上对题目作整体把握和深层思考,进而在思维发散、展开联想的同时,迅速捕捉自己感受较深、材料较多的思想点,以形成正确、鲜明的主旨。如由“悟”联想到相关的词语:感悟、觉悟、体悟……其次,审题立意时不妨运用“补充”或“设问”的方法使大题变小,虚题变实,进而确立鲜明的“主脑”。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构思成“通过我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人或事,悟出……”,这时,题目“×悟……”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果熟读古今中外书籍,拥有大量事例史实,擅长写议论文,当然可以把它写成议论文,此时,由“悟”“补充”或“设问”而成的句子便可成为议论的话题。无论如何,“悟”应是文章的中心词。

【点睛】

所谓词语类命题作文是指仅以一个词语为题目的作文命题形式。作为命题的词语,可以是动词、名词、形容词,也可以是其他词性的词语。这些词语的共同点是内涵丰富,词义往往既有本义、引申义,又有比喻义、象征义。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明确词语的内涵,即明确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什么,然后确定该词义的重点、难点、范围、对象、程度。这是我们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关键,也直接关系到作文写作的成败。这是一道词语类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时,首先要理解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切入题意的深层。

3.作文

面对学习压力,同桌唉声叹气:“苦呀,比黄连还苦!”老师也许会权威道:“是苦也是乐呀!……”

对面生存压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发牢骚:“苦呀,比黄连还苦!”年长的同事也许会劝道:“是苦也是乐呀!……”

同窗好友共忆往日时光,常会感叹道:“那时光,是苦也是乐呀!……”

在许多情境下,我们会听到“是苦也是乐”这么一句话,请你以“是苦也是乐”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少于600字;

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解析:例文:

是苦也是乐

有人说苦与乐就像两盘葡萄,一盘苦的,一盘甜的,无论如何都要把它们吃完,你会怎么吃呢?

先甜后苦,这是愚人;先苦后甜,这是庸人;智者,则会毫不在乎地把苦与甜拌在一起,一甜一苦地混着吃,只有这样才可以品出其中的真滋味。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是先苦后乐,还是先乐后苦,都不会比苦乐交替、苦乐相伴的人活得更真实、更有滋有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