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自然环境》案例设计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

3.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二、教材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节,因此在学习方法上显得非常重要,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基础上,构建学生认识中国区域地理的“模”。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产业分布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的工具性内容。

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已具备了对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地理环境的知识与方法储备,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分析本部分内容的能力,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从心理特征来说,八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从经验型逐步向逻辑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较快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还具有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表扬、肯定的特点。

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多运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同时,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目标1.通过读6-1“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图”,图6-2“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规划”图,说出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与面积。

2.通过读6-6 “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识别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并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通过读图6-9、6-10、6-11以及联系气候统计图表,说出东北地区的气温、降水分布规律,并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4.以“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为例,分析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东北地区自然环境》案例设计

《东北地区自然环境》案例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案例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通过读图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分析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以长白山植被的变化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届教材对应的课标内容是“运用地图简要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天气特征”和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关于地理位置,需要共同了解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决定了这个区域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又影响了该区域气候的基本模式,从而影响该区域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基本生存模式。

相对位置(海陆位置)是在纬度位置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特征受其周围的地理事物,包括其他区域的影响。

这就要求课堂中要注意知识点的联系和比较,学会分析归纳。

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做到:(一)、运用地图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二)、从相对位置的角度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要把地理事物落实到图上,并从图中寻找相关的地理知识。

关于读图,应该注意这几个方面:首先,要把地理事物分布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再次,要抓住分布规律,以纲带目。

最后注意在课堂上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记忆,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正文东北地区的基本概况,安排了一则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学习地理位置的方法,进而整体的去把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教材设计了两组活动,让学生感悟通过地图掌握学习某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运用地图评价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材吧阅读材料放在了两个活动中间,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感悟方法——指导方法——运用方法——习得方法“的教学过程。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示范教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示范教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分析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范围及行政区划。

2.运用资料归纳东北地区的主要类型,描述其地形特征。

3.运用资料概括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冬夏季气温特点及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东北地区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分析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范围及行政区划。

2.运用资料归纳东北地区的主要类型,描述其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1.运用资料概括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冬夏季气温特点及降水时空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东北地区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观看视频《哈尔滨∙冰雪奇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冰雕节12月23日预开园,2021年正式开园,凭借着哈尔滨冰雪时节的优势,推出了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展示了哈尔滨的冰雪文化与冰雪旅游的魅力,娱乐项目众多,每年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游玩参观。

师:雪乡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复习我国四大地理分区。

(1)在图中写出字母代表的区域名称。

(2)A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_______。

(3)B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主要的粮食作物为________等。

(4)D地区农业生产以_______业为主。

生:(可能答案)答案提示:(1)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2) 旱地;小麦、玉米等(3) 水田;水稻(4) 畜牧业(板书)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板书)一、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师:读课本P24图6-1找出东北地区位置、范围。

(板书)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东北地区位置范围:包括东北地区位于中国______。

主要位于_____带(温度带)。

东北地区主要包括:______ 、______、_______ 三省生:(可能答案)东北;中温带;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板书)2.东北地区相对位置师:在P14图5—25,找出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行政中心。

《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湘教八下

《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湘教八下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认识,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思考,加深对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相关内容,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主要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

2. 地图绘制与标注(1)绘制中国简略地图,并在地图上标出东北地区的大致位置。

(2)标注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河流及山脉等地理要素。

3. 自然环境探究(1)收集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等相关资料。

(2)分析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其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4. 地理环境与生产关系探究结合课本和互联网资料,探讨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如粮食种植、林产品、畜牧养殖等)和工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5. 课后问题思考(1)简述东北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可能的改善措施。

(2)假如你是一名规划师,你将对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哪些建议?请列出三点建议并简述理由。

三、作业要求(1)地图绘制需准确标注地理要素,使用规范的地理名称。

(2)收集资料需真实可靠,注明来源出处。

(3)分析问题需结合所学知识,逻辑清晰,言之有据。

(4)按时提交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独立完成。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准备情况、地图绘制准确性、资料收集的全面性、分析问题的逻辑性和独到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对于优秀作业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将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课堂或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对于学生的问题反馈和建议,教师将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复和解决。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以及分析、归纳和总结的思维能力。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 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3. 能够描述东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资源分布;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环境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2. 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3. 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4. 东北地区的自然景观;5. 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资源分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地考察;2. 多媒体教学;3. 小组讨论;4. 教室互动。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 利用地图展示东北地区的位置,引导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第二课时:地形地貌1. 介绍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如长白山、张广才岭等;2. 利用图片展示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让学生感受东北地区的壮丽景色。

第三课时:气候条件1. 分析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如寒冷干燥的冬季和温暖多雨的夏季;2. 讨论东北地区气候对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第四课时:自然景观1. 介绍东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如长白山天池、五大连池等;2. 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对旅游业的增进作用。

第五课时:资源分布1. 分析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如煤炭、铁矿等;2. 探讨东北地区资源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六课时:总结与展望1. 总结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 展望东北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六、教学评判:1. 学生教室表现;2. 学生课后作业;3. 学生小组讨论效果。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2. 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3. 实地考察的机缘。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培养他们的地理观念和环境认识,为他们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基础。

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进修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进修效果。

《第六章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湘教八下

《第六章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湘教八下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掌握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和特点;3. 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笔记:学生需在笔记本上记录本节课所学到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类型和特点。

2. 填空练习:学生需完成一份填空练习,涉及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如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地形地貌等。

3. 图片识别:学生需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几个主要城市和地理特征,如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并指出它们的位置。

4. 思考题:请学生结合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思考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内容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依赖他人。

2. 认真对待: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中的每一道题目,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按时提交: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以便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答案准确性:评估学生填空练习和思考题的回答是否准确,是否能够正确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 完成情况:观察学生是否按时提交作业,是否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

3. 创新性:评估学生对于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否有自己的看法,是否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批改完作业后,将向每位学生提供反馈。

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回答不准确或缺乏创新性的学生,教师将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也将收集学生的典型错误,以便在下次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纠正。

具体来说,对于填空练习,教师将挑出典型错误进行讲解,并强调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对于思考题,教师将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

此外,教师还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答题质量,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以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更加努力。

通过以上这些评价和反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动力。

东北的自然环境教案

东北的自然环境教案

三 维 目 标
能力 目标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 特征, 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 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通过了解祖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
情感 目标
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为建设美丽的祖国勤奋学习, 为保护祖 国的环境从小事做起。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
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 的简称。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学生分 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 组 探 究: 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读图结 果。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 的差异, 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 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 生活学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 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1、学生读“东北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 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 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 里江、鸭绿江。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 征。 2、 学生读“沿东经 125°东北地区剖面图”和沿“北 纬 45°东北地区剖面图”,试着归纳东北地区的地 势特征。 3、分小组探究: (1)东北地区河流流向与地形分布的关系。 (2)东北平原与东北地区河流的关系。 四 读图探究东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1、学生回顾中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冬季南北 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2、学生读“东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计 算东北地区最北边和最南边的气温差异是多少。 东北地区冬季的气温可能给河流带来哪些影响? 读“东北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看看东北地 区大部分地方七月平均气温在多少度以上? 3、学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看看东 北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归纳东北地区 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读图观察长白山东南 和西北两侧的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个不 同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五 课堂小结 学生分 组 探 究:根 据课本 P30 的 活动题 3, 了解 植被与 气候的 关系, 试着列 举生活 中的实 例 说 明。

初中地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地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黑 龙 江 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重要的界河,流域内森林茂盛,径流丰富。松花江是黑 龙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流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松花江连接了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吉林等城市, 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哈尔滨举行盛大的冰雕活动
思考:在当地能够举行冰雕活动,这与东北地区的气候有关。 东北地区的气候具有怎样的特点?又属于何种气候类型?
陆运
海运
海陆兼备的位置,水陆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发展对外边境贸易,促进经济发展。较高的纬度位置, 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读图回答 ( 1 )找出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山脉和 平原? ( 2 )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地形以平原、丘陵、山地为主 ( 3 )东北地区的地形分布有什么特点?
地形分布呈现“山环水绕,平原居中”的特点 地表结构 东北地区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 1 )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 江等流域的低地。 ( 2 )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
2 .根据地图说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总结归纳东北地区的 地形特征。学会描述某个区域地形特征的基本方法。(重点)
3. 阅读气温和降水等图文资料,分析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重 点)
→-
读图回答: ( 1 )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 方 位 ,找出东北地区包括省 级 行政区 及邻 国 、 临 海 、 邻 省 ( 区 ) 。 ( 2 )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 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 ( 3 )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处于什么样 位置。
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在东西方向上,东北地区的地形起伏特点是怎么样?
沿 45°N 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南北两侧高,中间低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塞区之一,位于中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

东北地区地处亚洲大陆东北部,东临日本海,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邻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北濒东海。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奇特,自然环境多样,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主要自然环境特点。

2. 掌握东北地区的气候、地貌、植被等基本信息。

3. 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热爱和对自然环境的珍爱认识。

三、教学内容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介绍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与其他地区的相对位置等。

2. 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介绍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气温变化规律等。

3. 东北地区的地貌特点:介绍东北地区的地势、地形、地貌特点,如长白山、张广才草原等。

4. 东北地区的植被分布:介绍东北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植被分布规律等。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感受东北地区的真实风土人情。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对东北地区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东北地区的美丽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室讲解:老师介绍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了解更多。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东北地区的气候、地貌、植被等问题,并展示讨论效果。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感受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

5. 总结:学生总结所学内容,表达对东北地区的热爱和对自然环境的珍爱认识。

六、评判方法1. 参与度评判:评判学生在教室讨论和实地考察中的积极参与水平。

2. 讨论效果评判:评判学生小组讨论的效果,包括讨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 表现评判:评判学生在总结环节表现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七、作业要求1. 撰写一篇关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短文,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貌、植被等内容。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阅读材料:运用地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二、地形特征
课后作业
完成地图填充图册本节对应的地理知识。
板书设计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特征
三、气候特征
教后反思
备课组长(签名)
签审时间年月日
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以上,而西北侧仅为600~700毫米。议一议,为什么同一座山体两侧的降水量会有明显不同?
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还是西北侧?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1、学生回顾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2、结合课
本上的活动问题,在课本地图中找出相应答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子长县南沟岔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学科
地理
主备人
任鹏
授课班级
七年级
授课教师
任 鹏
课题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课型
新课
本课时
1
授课时间
2017.3
总课时
7-8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特征。
2、通过对东北地区图文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特征,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读图6-6,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读图6-5、6-7,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概述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具有战略地位的区域之一,由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组成。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北部与俄罗斯接壤,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之一。

二、地理位置东北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有着特殊的地缘优势。

东北地区南邻华北平原、东北接长白山和松花江流域,东临日本海、西抵大兴安岭北端,北接黑龙江,在多个方面地位独特。

三、自然环境1. 地形东北地区整体地势高缓,中北部为长白山、长白山南麓与小兴安岭,南部为东北平原,东部为黄海。

其中,长白山是东北地区的最高点,海拔为2691米。

2. 气候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早晚温差较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温适宜、日照时间充足,冬季寒冷而漫长,降雪量大。

3. 水系东北地区河流奔腾,湖泊众多。

黑龙江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流,长约4,160千米,它的下游部分是中国和俄罗斯的陆地边界。

辽河、松花江、鸭绿江等也都自天然脉络中向全国各地输送着如珍珠般的水草美景。

四、自然资源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其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储量均居全国前列。

此外,东北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和农业资源。

五、经济发展东北地区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产业基地。

其中,机械制造业、冶金业、化工业、矿务与矿物加工业是东北地区的四大支柱产业。

同时,东北地区还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电力、轻工业、纺织、食品和建材等产业。

六、总结东北地区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不仅在工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方面表现出色,同时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初中地理_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运用“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等图像,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结合“沿125°E东北地区剖面”、“沿45°N东北地区剖面”等图像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以及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气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4.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二、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点:1.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难点:以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为例,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植被的影响。

重难点突破措施:利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同伴互说的方式突破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资源整合)课件、学案、课本、东北长白山游览视频四、教学实施新课导入:通过观看东北长白山游览视频,引出要学习的本节课。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老师特别喜欢游览自然风光,下面分享给大家一段视频,看完后告诉老师这是哪里?生:学生观看视频,回答东北的长白山。

师:请同学们帮老师支一招,要去东北欣赏秀丽的自然风光,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功课呢?生: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师:很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新课学习(一)地理位置自主学习一(1)读图6-1,6-2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及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及邻国、临海、邻省(区)。

(2)说出东北地区所在的温度带?(3)总结东北地区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师:引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的定义生:自主学习,完成后,找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评价方式:学生回答补救措施:教师点拨后再找学生回答合作探究一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课题复习12.1 位置与分布(东北地区)课时1课时备课时间2017.6 上课时间任课班级执笔人使用人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并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产业的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人口城市的分布;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工业发展条件等。

教学难点简要评价东北地理位置;产业分布的描述;产业发展条件等。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平板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讲练结合法等教学过程【旧知巩固】课前以诵读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基础知识材料引入。

师:东北地区是一个比四大地理区域更小尺度的地区。

这节课我们将复习有关东北的情况特别是位置及分布方面的内容。

【课标要求】展示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产业的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方法归纳】•区域地理的一般学习方法和思路:•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1)绝对位置--纬度位置:指出特殊的纬线在本区域的位置,依据特殊纬线,描述该地区在低、中、高纬度和五带中的位置。

(2)相对位置--海陆位置:描述该地区四周濒临的海洋及相邻的区域或国家。

(3)方位:描述该地区位于上一级地域单元的方位。

【知识梳理】一.东北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结合课本P24-29图文,运用地图1. 描出40°N和50°N纬线,圈出东北地区的临海和邻国、邻省,归纳其地理位置特点。

(书P24图)1.(1)绝对位置(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学具教具
学习提纲、地图册、地球仪、地图。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手写)
【导入新课】
东北地区的大致范围在哪里以什么地形为主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学习新课】
一、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的范围和面积
活动
读图6-1、6-2,完成下列任务
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估算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最近距离。
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以上,而西北侧仅为600~700毫米。议一议,为什么同一座山体两侧的降水量会有明显不同
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还是西北侧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1、学生回顾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2、结合课
本上的活动问题,在课本地图中找出相应答案。
3、由于这块是合作探究内容,所以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5、指导学生读图,并分析地理事物
6、引导学生课本上的活动题。
达标检测
本节绩优学案对应的习题。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征学习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类型单一,那么对其人口和城市分布有没有影响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去学习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东北地区图文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特征,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
东北地区的地形与气候。
学习难点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公开课)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公开课)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的特征。

(3)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体会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掌握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归纳、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漠河风光、哈尔滨冰雕、长白山天池提问:你知道下列图片描述的景观吗?它们位于我国哪个地区?(学生回答)明确:漠河风光、哈尔滨冰雕、长白山天池,它们都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

今天,我们就走近东北地区,首先来看看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二、新课学习(一)地理位置提问:东北地区包括哪些省?(学生回答)明确: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

东北地区面积78.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1.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其邻国、临省(区)和濒临的海洋。

2. 东北地区大约跨越多少经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学生读图讨论回答)3.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位置,就是回答“它在哪里”的问题。

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如海陆位置等)。

读图,判断下面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绝对位置,哪一幅表示的是相对位置。

明确:1.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东、北两面与朝鲜和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濒临的海洋有渤海和黄海。

2.东北地区经度位置大约位于1180E至1350E之间,东西大约跨越17个经度;纬度位置大约位于380N至530N之间,南北大约跨越15个纬度,主要位于北温带(从北向南依次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教学设计简案:走一趟冰雪之旅——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简案:走一趟冰雪之旅——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简案一、课标关于本节内容的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量。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教学设想的特色在2020新冠病毒来袭,疫情之下,同学们不能外出,教师设计“走一趟冰雪之旅”的旅行形式来设计课程,从出行攻略、到景点攻略、特产攻略等为主线,把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环境来一次旅游学习,让学生在愉快及美景中感受东北的美。

学习设计以读图分析为主,重视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讲练结合,在知识、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能达到课标的要求。

在我国冰雪运动日渐盛行的大环境下,本课补充教材以外的冰雪雪期和积雪厚度等知识,利用拓展练习的形式,既拓展课外知识,也有助于地理思维培养。

本课最后设计作业是使用《顺德地理》教材,出家乡顺德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的特点,并绘制思维导图,达到地理回归生活的意义。

三、本节教学目标1.综合思维:(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量。

(2)在地形图上识别东北的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东北的气候特征。

2.人地协调观:理解东北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理解东北的生活与生产深受自然要素的作用。

3.家国情怀:感受东北自然景观之美,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4.生活中地理:学习滑雪运动与滑雪场建设自然条件的地理生活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菜菜老师亲身的东北照片和视频为引领,播放美丽的《东北冰雪之旅》片段,带领同学们进入冰雪世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问题:东北地区在哪里?继而引入对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

景点攻略篇二、东北美景用老师的东北拍摄照片让学生走近东北的山河、冰雪世界等1.引导学生学习东北地区的地形和河流,认识山环水绕、半环状的地形结构2.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气候资料地图,并分析气候特点3.提供东北地区漠河、齐齐哈尔、沈阳、长春、延吉等地雪期、积雪厚度,让学生学会计算及分析各地雪期差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 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3.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爱;4. 提高学生的地理进修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东北地区的范围、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 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水系等自然环境特点;3. 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4. 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及其利用情况。

三、教学重点: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3. 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特点的干系;2. 学生理解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法: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内容;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3. 图表分析法:通过图片、地图、数据等形式,让学生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自然环境。

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东北地区的图片和地图,引起学生对东北地区的兴趣;2. 讲解环节:教师讲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3. 实地考察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4. 分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东北地区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情况,并展示讨论效果;5. 总结反思环节: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七、教学评判方法:1. 学生教室表现评判:评判学生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内容的理解水平;2. 实地考察报告评判:评判学生实地考察活动的报告内容和表现;3. 分组讨论评判:评判学生分组讨论的效果和表现。

八、教学资源准备:1. 东北地区的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料;2. 实地考察所需的交通工具、导游等人员;3. 分组讨论所需的资料和讨论题目。

初中地理_《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根据地图说出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绝对位置)和海陆位置、相邻的国家和省区等(相对位置),简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学会描述某个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重点和难点)2.根据地图说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总结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学会描述某个区域地形特征的基本方法。

(重点)3.阅读气温和降水等图文资料,分析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重点)二、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等材料,自制幻灯片三、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问:同学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一个地理区域的景观吗?学生答:东北地区教师:这些图片呈现的景观与当地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二)、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三)、讲授新课:地理位置学生观看多媒体投影图和问题,读图回答:(1)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东北地区包括省级行政区及邻国、临海、邻省(区)。

(2)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3)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处于什么样位置。

学生看后,讨论交流展示(略)教师学生总结:1、地理范围:黑、吉、辽即“东北三省”。

2、地理位置: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利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学生先说,教师再总结如下:运用地图是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参照教材P25阅读)认识中国某区域的地理位置,与我们在世界地理中所学到的方法是一致的。

例如,我们在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时,首先读“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初步认识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然后读“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确认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并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内部行政区域的划分及其相对位置;接着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湖泊、地形区等,以及它们的分布状况,进而整体把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 区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2)说出哈尔滨、长春、 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想一 想,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 与这些城市附近地区的资源 状况有何关联?
(3)议一议,东北地区工 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辽中南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基地,面积近12万平方千米, 人口3500多万。鞍山、本。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 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辽中南地区成为全 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沈阳是机械工业中心,鞍山和本溪是钢 铁工业基地,抚顺是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地,辽阳是化
业布局以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本章学习 的方法,完成下列任务。 (1)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2)归纳家乡的地形、气候特征。 (3)家乡的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些特 点是怎样形成的? (4)家乡的产业布局有哪些特点?这些特 点是怎样形成的?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归纳东北地区主要粮食 作物分布规律。 玉米主要分布松嫩平原和辽河 平原;大豆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 和三江平原;小麦主要北部平原 和丘陵区。水稻主要分布49°N 以南平原地区,较为分散,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 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雨热同期;平原广阔,土壤肥 沃;人均耕地较多;灌溉便利。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计算下表,并分析计算结果。 (2)议一议,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全国(2010年) 东北地区(2010年)
总产量 人均产量 产量 占全国比 人均产量 (万吨) (千克/人) (万吨) 重/% (千克/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案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通过读图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分析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以长白山植被的变化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
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届教材对应的课标内容是“运用地图简要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天气特征”和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关于地理位置,需要共同了解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决定了这个区域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又影响了该区域气候的基本模式,从而影响该区域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基本生存模式。

相对位置(海陆位置)是在纬度位置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特征受其周围的地理事物,包括其他区域的影响。

这就要求课堂中要注意知识点的联系和比较,学会分析归纳。

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做到:(一)、运用地图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二)、从相对位置的角度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要把地理事物落实到图上,并从图中寻找相关的地理知识。

关于读图,应该注意这几个方面:首先,要把地理事物分布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再次,要抓住分布规律,以纲带目。

最后注意在课堂上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记忆,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正文东北地区的基本概况,安排了一则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学习地理位置的方法,进而整体的去把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教材设计了两组活动,让学生感悟通过地图掌握学习某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运用地图评价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材吧阅读材料放在了两个活动中间,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感悟方法——指导方法——运用方法——习得方法“的教学过程。

在地形特征这部分内容中,教材先安排了三幅图,紧接着安排了一组活动,学生通过读图完成归纳总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最后安排“白山黑水“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地形与河流。

在气候特征的内容中,正文部分和活动、读图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正文在表述上留有余地,而活动则发展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让学生通过读图得出东北地区的降水分布规律、归纳气候特征。

关于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探究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和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特征
四、教学难点
某个区域自然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五、学案设计
1、确定你在班级中的座位:第排第列(绝对位置),前面是,后面是,左面
是,右面是(相对位置)。

2、利用Google地图确定你家或者学校的经纬度,经度E,纬度N。

3、复习七年级教材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和欧洲》,回忆学习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从
经纬度上来看亚洲大部分位于半球和北半球,北面洋,东面洋,南面洋,西面与洲连在一起,构成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4、利用网络等资源收集我国东北雪乡的相关图片和内容介绍。

5、“一山有四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唐诗中描写的景象跟哪些地理
因素有关?
6、试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有哪些?(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7、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分布的特点是,我国夏季降水的分布规律
是。

六、教学过程
导入:电视剧《闯关东》相信有的同学看过,大家知道关东指的是哪里么?
关东指的是我国的东北地区,也称关外,这里的关指的是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山海关,19世纪初,大批受灾的农民从山东河北闯入东北地区,称为是闯关东。

我们下面就来看我国东北地区的范围和行政区划(图)、东北地区在我国的地理位置(图),来了解东北地区的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出示课题:《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24“活动”,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相应点拨和指导。

教师:我们大家填写的学案——关于自己在班级中的座位描述应该包括几个方面?分别是什么?
生: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师:我们学习过许多与地理位置有关的问题,例如:在七年级下册我们学过描述大州、地区以及国家地理的位置的方法;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过评级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方法,你还记得这些知识和方法吗?下面,让我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25“活动”第一题,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2、学生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指导,介绍教材的正文部分。

3、组织学生完成P.26“活动”中的第2、3题,教师提供有关地图资料,对学生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指导。

4、课堂活动练习:
绝对位置:经度____,纬度_____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相对位置:东北两面与____和____为邻,西接____自治区,南连___
省,与____(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教师总结:①地理位置一般可以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般从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的角度进行评价。

②运用地图是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要充分利用地图来认识区域地理位置。

另外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学习方法是相通的,要学会联系旧知学习新知。

教师评价:针对上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强调优点和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教师:我们在七年级的时候学习过描述一个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你还有印象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平均海拔高度、地形起伏、主要地形类型、特色地形等。

教师:那么,东北地区具有怎样的地形特征呢?下面我们先通过一组课堂活动来共同探究这个问题。

1、 出示“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读图完成教材p:27活动第一题
2、 出示“沿东经125°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
学生归纳: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3、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27活动第3题
4、 阅读教材的“白山黑水”材料,注意将材料所涉及的地名落实到图上,了解东北地区的
特色地形和河流
5、 要求学生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特征,并绘制东北地区呈半环状的地表结构简图
见下图:
6、 教师对上述活动过程进行点评、小结。

7、 地形的影响
我们已经了解了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那么,东
北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又具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呢?
教师出示“东北地区一月份、七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东北地区年降水分布”图引导学生结合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联系以前学过的相关气候特征进行回答。

1、读图完成P:29-30“活动”第1、2题。

2、引导学生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较多,多集中
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

3、引导学生归纳东北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东北地区自北向南跨寒温带、中温带、
暖温带,中温带面积较大,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4、阅读教材中“东北地区的森林”材料,了解森林和气候的关系,让学生感悟东北地区“林
海雪原”的区域特征。

5、出示“东北地区乡村冬季景观”、“大兴安岭森林景观”两幅照片。

6、教师对以上活动过程进行点评和小结。

教师: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由于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职务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下面,我们通过探究长白山的植被变化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出示“长白上植被变化示意”图,组织学生完成P:30“活动”第3题。

2、引导学生结合上述的探究内容,谈一谈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看
法。

3、教师对上述过程进行点评和小结。

课堂练习:
阅读“华北地区的范围和行政区划”“华北地区的地形分布”“华北地区的气温分布”“华北地区的年水量分布”图,完成以下练习:
1、位于北纬32°—42°之间,东经110°----120°,具体范围为大兴安岭以西、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西邻青藏高原,东濒黄、渤二海。

北与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相接。

2、东部的辽东山东低山丘陵,中部的黄淮海平原和辽河下游平原,西部的黄土高原和北部
的冀北山地。

3、内蒙古西部属草原沙漠地区,气候严寒干旱,和地理意义的气候学华北不是一个概念。

地理上的气候学的现代华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且较长,夏季高温降水相对较多,春秋季较短。

但华北平原的热量和雨水明显多于黄土高原。

华北的土壤皆为河流冲积黄色旱作类型,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

作业布置:
1、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东北地区的基本概况。

2、画出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画出联系图。

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