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历史分期及其特点
跨文化交际学
第二节跨文化交际学一、跨文化交际学的历史1、跨文化交际学兴起于美国原因: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外交政策有紧密的联系。
P8美国有重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多元化是它突出的特点;美国作为世界上教育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国际交流非常频繁。
2、跨文化交际学的创立1959年,霍尔出版了《无声的语言》一书,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
3、跨文化交际学的确立20世纪70年代。
主要表现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跨文化交际专著的出现,专业协会的成立和跨文化交际研究专业期刊的创刊。
4、跨文化交际学的成熟20世纪80年代。
其标志是各种理论模式的诞生和研究方法的探索。
二、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基础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P10三、跨文化交际学的主要内容文化与交际、价值观与文化模式、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身份/认同、文化适应、跨文化交际的心理因素、不同领域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训练四、跨文化交际的研究1、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方法P142、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被引入中国。
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重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语言与交际的关系(2)非语言交际(3)中西习俗对比(4)中西经营管理模式比较(5)国民性研究(6)价值观研究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晚,历史比较短,研究范围还比较窄,重要集中在外语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研究的成果是跨文化语用学。
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一般性探讨比较多,而基于大量数据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
第三节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一、汉语教师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1、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2、建立更敏锐的跨文化意识3、提高文化适应的能力4、建立开放宽容尊重的文化态度5、提高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汉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掌握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二、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两种:(1)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种与文化语言不同的的人们惊醒有效而得体的交往所需的综合能力。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与应用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与应用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这种交往和互动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沟通,还包括眼神交流、肢体语言、虚拟语境等多种形式。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组织和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跨文化交际的研究1. 历史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民族学、人类学领域。
20世纪中后期,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开始演变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
其中,语言和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信仰、行为习惯等会产生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重大的影响。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尊敬长辈、讲究面子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西方国家,个人主义、自由等价值观则更加重要。
3. 跨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也关注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
跨文化能力是指在跨文化背景下有效沟通和互动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
跨文化能力对于在国际化背景下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都至关重要。
二、跨文化交际的应用1. 跨文化沟通在国际化合作中,跨文化沟通是企业和组织必须面对的一项任务。
企业和组织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和礼仪规范,以避免语言和文化上的误解和冲突。
同时,企业和组织还需要考虑本土化的问题,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2. 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路径。
跨文化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切身体验,如留学、国际交流等。
通过此类经历,学生可以获得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深度理解。
3. 跨文化管理跨文化管理是企业应对国际市场挑战的一个重要策略。
企业需要了解本地化的市场情况和文化差异,以调整其经营战略和产品策略。
跨文化管理还需要关注员工的文化多样性,鼓励员工分享跨文化经验和感悟,以推动企业的跨文化交流和共识。
跨文化交际特点
跨文化交际特点
1. 跨文化交际特点之一就是多样性啦!就像一个大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朵,不同文化就是那些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花儿。
比如,在我们的文化里见面可能会握手,而在有些地方却是拥抱甚至亲吻脸颊呢,这多有意思呀,不是吗?
2. 还有啊,语言障碍有时候真是个大难题!这就好比爬山时遇到的陡峭山峰。
想想看,当你和一个语言不通的人交流,那不就像在迷雾中摸索嘛。
但也正因为这样,才让我们更努力去理解和学习呀!
3. 文化差异也会导致行为习惯不同哟!好比不同的菜系有着独特的风味。
像有的地方吃饭用筷子,有的地方用刀叉,我们要试着去适应和尊重这些差异,才能真正融入不同文化呀!
4. 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包容可太重要啦!这就像是船只在大海上航行的灯塔。
比如面对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我们如果不理解和包容,那不就会产生冲突了嘛,那多糟糕呀!
5. 礼貌表达方式的不同也是一个特点呢!就好像不同风格的衣服。
在一种文化里被认为礼貌的话,在另一种文化里可能就不一定咯,我们得小心注意呀!
6. 情感表达也有差别呢!像不同的音乐旋律。
有的文化可能比较含蓄,有的文化则很奔放。
我们要学会感知这些不同,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呀,对吧!
总之,跨文化交际充满了奇妙和挑战,我们要怀着开放和好奇的心去面对,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魅力呀!。
中外文化交流史
经济贸易 、文化交流 、外交活动 、 军事冲突
3.特点
a.偶然性、缓慢性; b.渐进性; c.单向辐射性; d.宗教文化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巨大影响; e.由陆路向海路的变化; f.西部和东部的若干城市成为中外文化交
流的主要窗口。
三、学习《中外文化交流史》的 目的
3.摩尼教
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中叶由波斯人摩尼创立的一种二 元宗教。后来在祆教的限制和排挤下,在波斯国内无 法立足,但却在波斯以外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 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摩尼教的中心思想是“二宗 三际论”,二宗即光明与黑暗,三际是指初际、中际、 后际。摩尼教认为光明与黑暗是世界的本原,光明王 国光明、洁净、和善、快乐,是美好的所在;而黑暗 王国则充斥着污秽、毒恶、愚痴、残暴,是邪恶的化 身。摩尼教最晚在唐高宗时代传入中国内地。会昌三 年(843),唐武宗禁止摩尼教在中国传播。
其次,促使中国学术界从空谈心性向注重实用的转 变。
再次,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促使中国 知识界开始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艰难历程。
3、局限性
首先,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传播宗教是其目的,而科学文化的介绍和交流 只是实现其目的的手段,这就决定了传教士在 学术传播方面不可避免的局限和保守。他们对 西方科学文化的介绍是有选择的,只有与天主 教教义不相违背的,才予以传播,反之,就不 涉及。
由于明初朝廷不遗余力推行海禁政策和郑和下 西洋对海上游民和海外华商的打击,中国海商 基本上退出东亚和印度洋海域,中国的第一次
第三节 宋元时期异域宗教的传入
一、伊斯兰教 二、犹太教
自称为“一赐乐业”(即“以色列”的另一 译法)、古教、回回古教、天教、天竺教, 也被称为挑筋教、教经教、犹太教等。
我国跨文化发展历程
我国跨文化发展历程我国跨文化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丝绸之路时期。
作为文化的交流和贸易之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跨文化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阶段可以归纳为三个时期:古代、现代和当代。
古代时期,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各种贸易活动中,中国的丝绸成为了中西方贵族的珍品,而西方的香料、宝石、陶瓷等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
这种贸易不仅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通过商人和旅行者的往来,中西方文化开始相互了解并产生了交流互动。
例如,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艺术品也渐渐传入西方,影响了西方的艺术与文化。
现代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的建立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巨变,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改革与建设。
这期间,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创造性的融合方式。
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使得传统文化重新获得了重要地位。
当代时期,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的跨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成为了全球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也开始积极参与全球事务。
这种参与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接触,更包括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中国开始加大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推动中外教育交流、出版文化作品等方式,呈现自己的文化形象,同时也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跨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汉语的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并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在全球范围内,汉语教学和学习热潮席卷各地。
这种现象使得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得以进一步扩大。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的时期。
在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国家进行了大量的贸易往来,这也促进了文化交流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经历了多次变革,产生了一系列独特的特点。
从古代到近现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多样。
在古代,中国主要通过商品贸易传播文化,如丝绸、瓷器和茶叶。
这些产品展示了中国的制造工艺和艺术品质,受到了外国人的赞誉和追捧。
此外,中国还将儒家思想、佛教和道家哲学传播到周边地区,深刻影响了东亚的文化。
到了近代,随着列强入侵中国,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以寻找逆袭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知识分子积极借鉴西方的经验和知识,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同时,中国也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西方国家,如中医、太极拳和中国菜等,受到了西方人的欢迎。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开始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展览、演出和体育比赛等形式与世界各国交流。
中国还出版了大量的图书、影视作品和音乐专辑,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成就。
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引进国外的文化产品和艺术家,增加了中国人对外界的了解和接触。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源。
中国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修复文化遗址,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吸引了众多外国人的关注。
其次,中国注重文化多样性和平等对话。
中国鼓励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推动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中国接纳并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与不同国家保持平等、友好的交往。
中国还提倡跨文化的对话,通过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
最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还在于时尚与创意的结合。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促进了中国时尚产业的蓬勃发展。
浅议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研 究时间 虽然不算长 , 但是发 展的速度却相 当快 。 国内跨 文化 在
交 际 学 科 研 究 的 开拓 者 们 和 许 多 国 内 有 影 响 的 专 家 学 者 们 的带
领 下 。外 语 教 师 及 对 外 汉 语 教 师 中 渐 渐 汇 聚 成 了 一 支 年 轻 稳 定 并 不断 壮 大 的研 究 队 伍 。
1 『 匕
浅议 中国的跨 文化交 际研究
毕会英
( 长春 工程 学 院外 语学 院 , 吉林 长春 10 1 ) 30 2
摘 要 : 文化 交 际在 我 国属 于 一 门新 兴 学科 。 国 的跨 文化 跨 中
展 到 不 同 的 角 度 , 会 有 利 于 学 科 的发 展 。 习 外语 不能 只注 意 才 学 语 言 的 形 式 , 要 注 意 语 言 的 内 涵 。 专 业 的 外 语教 学 大 纲 中对 更 在 于 文 化 知 识 的 授 予 作 了规 定 。
中 图 分 类 号 : 2 G1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2 1 ( 0 1 0 - 1 8 0 17 - 1 12 1 )9 0 8 — 2
1中国 的跨文 化交 际研 究 的兴起
跨 文 化 交 际 是 一 个 新 兴 学 科 。兴 起 于 二 十 世 纪 六 十 年 代 的 美 国 。 年 来 , 文 化 交 际 已 是 我 国 外 语 届 的 一个 热 门话 题 。 近 跨 但
力 也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培 养和 提 高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成 为商 务 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文 化 交 际 研 究 会 。 外 , 京 大 学 与 美 国 肯特 州 立 大学 共 同举 办 此 北 了 19 9 6年 8月 的 研 讨 会 。会 议 议 题 是 “ 际 与 文 化— — 进入 2 交 1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历史维度与文化自觉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历史维度与文化自觉跨文化交际教学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和沟通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历史维度和文化自觉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从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历史维度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1. 起源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随着全球贸易和商业活动的增加,人们开始意识到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语言、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这使得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逐渐增加。
在这个时期,一些教育家开始意识到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在教育实践中尝试教授相关内容。
2. 发展20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跨文化交际教学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各国学者和教育家开始致力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跨文化交际教学也被纳入到教育课程中,成为各级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3. 演变随着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跨文化交际教学不断发展和演变。
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跨文化交际教学也逐渐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日益频繁,这使得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意义日益凸显。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历史维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二、文化自觉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作用文化自觉是指个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文化的认识。
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自觉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增进跨文化理解文化自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属的文化,并对其他文化保持开放的心态。
通过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避免出现刻板印象和偏见,从而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2.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自觉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只有深刻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文化,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并且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更加自信和得体地表达自己。
跨文化交际研究回顾
江丹丹跨文化交际研究回顾——对1998~2003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章的统计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五年来各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统计分析,回顾了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历程,并且讨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研究,回顾。
对文化之间的交往行为的研究最先开始于美国。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可谓一个色拉盘,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组成。
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汇,必然引起冲突。
种族、移民等社会问题在美国越来越严重。
各亚文化与主文化之间的接触所产生的摩擦与冲突也日益突出。
此外大批美国商人、技术员、官员、学者等奔赴世界各地,再加上美国要在国外的其他地方设立军事基地并长期驻兵,外派人员、军人和当地人群的冲突也迭起不息。
许多外派人员出现文化休克,无法适应当地文化与生活,以至功败垂成,提前撤退(Samovar&Porter, 2000:9)。
因此研究文化之间的交际在美国便提上了议程。
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霍尔(Edward. T. Hall) 出版《无声的语言》(Silent Language),其中便首次出现跨文化交际一词。
学术界普遍将这部著作视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经过二十多年的理论建构,到了七十年代,跨文化交际才正式成为一个学科。
之后跨文化交际一直是美国学者关注的领域,成就层出不穷,直到现在美国仍是这一领域的领头羊。
随着现代化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出现,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和趋于平民化,从广度、深度以及方式看都史无前例。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还提出了“地球村”一说,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可见世界各国之间联系的紧密。
但渐渐地人们发现交际中仍有不少问题不是说同一种语言就能解决的,其中各种不同文化背景是引起冲突的主要原因。
欧洲各国开始关注跨文化交际研究。
在中国,跨文化研究直到八十年代初才由何道宽、胡文仲等学者引入,在九十年代呈白热化,热潮到现在仍保持上升的趋势。
跨文化交际学是专门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并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科(林大津,1999:18)。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发展历史及现状
as
be
reference to make
sure
that the data of the research
iS valid. Through the ration,the thesis gives the brief estimate of Intercultural
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姓名:王悠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新闻学 指导教师:普丽华 20070509
◎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中文摘要
作为一种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已经在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下深入到 了人文社科的多个学科领域,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概念的宽泛松散,跨文化 传播研究在我国的学界显得情况复杂,历来的总结回顾性文章都是从固有的学科视 角作片面概括,并且从研究的时间段上缺乏相对的完整性。 为此,本文运用历史的观点简述了中外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背景与发展状况,并 力图跳出学科视野的局限性,尝试对其作相对全面的关照。在此基础上,从中国期 刊网论文数据库中选取相关论文671篇,并结合其他抽样方案的数据,使用定量分 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式,分析论文的议题分布和研究方法的整体状况。 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对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发展和现状作简要评价,并从 学科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其中的特色与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研究历史中国
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特点及规律
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特点及规律
中国古代的外交史上有很多做出的贡献,它不仅曾经改变了世界史,
而且也影响了中国的未来发展。
在多年的经历中,中国古代外交研究已经
开发出明确的特点及规律,并最终发展成中国自己的外交模式。
首先,中国古代的外交最明显的特点是地域性。
由于几千年来,中国
古代外交活动限于本国的疆域之内,因此外交活动的焦点也一直处于本国
的边界,着重维护本国领土的完整和稳定。
其次,中国古代外交活动的礼仪特点也是有目共睹的。
从商周时期的《汉书·外戚传》中可以看出,外交活动的礼仪有抑扬顿挫、分明对称的
特点,表达了古代对礼仪的讲究。
此外,以和平为主的外交态度也是中国古代外交的重要特点之一、在
古代,外交活动一般都是以和平方式进行,使用和平的手段维持社会的和
谐与稳定。
最后,中国古代的外交一般具有传统性。
外交活动有着稳定的传统,
古代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在外交活动中的作用,如外交使者抵达时候的仪式,使用礼物向对方表达善意等,都可以见到传统文化在外交活动中的调剂作
用及影响。
总之,从上述几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外交活动具有明显的特点和
规律。
中国对外交往史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在古代,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是逐渐发展的。
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我国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的早期的往来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
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即印度半岛等地进行经常的贸易往来。
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
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者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
第二个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更主要的是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
唐朝时,对外贸易繁荣;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在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中国人被称为“唐人”。
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1.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
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
2.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
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的商人大量来中国。
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
3.此时期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
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
清朝时,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也有三个特点:1.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
宋元时代,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
2.宋元明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
浅析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实证研究
浅析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实证研究本文概述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数量、方法和内容。
指出,从数量上来讲,论述与思辨类文章仍占据国内主流研究的大部分,然而实证性文章所占比例在新世纪后逐步提高。
在研究方法上,问卷调查、对比教学、语料库检索等量化研究方法占据主流,新世纪以来逐渐与国际接轨。
关于研究内容,跨文化能力培养与外语教学是目前的实证研究热点,而语用、话语分析、定型、非言语行为、翻译及其它内容也被主流学者们所关注。
标签:跨文化交际学;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中国一、引言跨文化交际学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
上世纪80年代初,外语教学界将跨文化交际引入国内,研究侧重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差异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其中理论研究占据主导位置,量化研究文章匮乏。
据胡文仲统计,至2002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基于数据统计的文章只占总数的5.6 %。
然而十年后据我们尝试性统计,实证研究文章的比例有所改变。
本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查阅了1990-2012年“哲学与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Ⅱ辑”分类下的涉及跨文化的文章,并以发表在外语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国内跨文化交际的主流情况进行分析,就其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展示其研究现状、取得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二、国内跨文化交际实证研究的数量跨文化交际是一门边缘学科,具有多学科的特点,因而研究方法多变,并具有很强的实证性。
然而自其引进国内以来,研究方法更偏于论述与思辨,研究成果带有显著的“内省”特点,而缺乏尤其以数据为支持的实证性研究。
1999-2002年间,胡文仲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史哲、教育和社科项下,共查到涉及跨文化交际的文章1066 篇,其中基于数据统计的文章只有6篇,占总数的5.6%。
然而时隔十年,其数量已有较为可观的改变。
据本文尝试性统计,1990-2012年“哲学与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Ⅱ辑”分类下的涉及跨文化的文章共13668篇,其中实证类研究1150篇,约占总数的8%。
跨文化交流的模式、特点及理论
现在您浏览到是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2、跨文化交流中注意的问题:
(1)两种文化的异同与互动
(2)两种文化的冲突点 (3)文化发展的变异 (4)文化的依附与独立
现在您浏览到是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三、跨文化交流学中的各种理论
1、跨文化交流学涉及的学科
(1)文化人类学
(2)心理学 (3)传播学
(4)语言学
播学、社会学和人类学。
现在您浏览到是二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最有影响的前十位作者是:
Gudykunst 、Triandis、Brislin、Ruben、Hall、 Hofstede、Kim、 Hammer、Furnham、Landis,
其中4人是传播学教授,5人是心理学教授,1人是文化
人类学教授。
现在您浏览到是二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现在您浏览到是二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哪个学科对跨文化交流影响最大
(1998年,William Hart 的研究)
对重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83-1996)文章中的13006条引文作出分析,对跨
文化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学者、书刊和大学。 其结果是: 在跨文化关系研究中,心理学的影响占第一位,以下依此是传
学科
人类学 语言学
社会学 言语交际学
心理学
地理学
政治学
经济学
平均分
1.27 1.51
1.78 1.87 2.01 2.01
2.25 275
标准差
选课%
0.61
72%
0.75
48%
0.81
76%
0.85
54%
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分析
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分析国际间日益频繁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往来使得跨文化的交往成为时代的必需。
深入细致地对跨文化交际的特点进行分析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础。
只有对跨文化交际中的双方文化共享性、各种文化的差异程度、先入为主的意识、矛盾与冲突的现状、文化的变异性等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够进一步研究如何跨越文化的障碍,完成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标签:跨文化交际特点语言跨文化交际对于许多读者来说是已经不是一个新词。
尤其近年来,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机会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被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词汇。
领导人进行政治谈判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与外国商人谈生意也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去国外旅游、留学或接待来旅游、来留学的外国人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
在互联网上与外国人聊天也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
实际上,可以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都是跨文化交际。
对跨文化交际特点的研究有利于较少跨文化摩擦,避免交际失误,有效完成跨文化交际实践。
分析表明,跨文化交际具有以下特点:一、双方文化共享性差共享性是指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在交流学中是指人们对同一客体给予和享有的共同编码。
同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的交流双方共享同一文化,而后者的双方则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个人、群体或国家),其各自的文化中的队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符号与非言语符号系统的相似与不同混淆在一起,其文化共享性差。
编码本不同表现在多方面。
以语言符号为例:其一,编码的发音和形状不同。
例如,汉族人把自然界中的清晨东升,傍晚西落的发光的球状天体编码为“太阳”,而英国人把它编码为sun”。
其二,是词汇量不同。
例如,甲种编码本有2万个收词量,乙种编码本有2.5万个收词量。
汉语中形容烹调方法的字有50多个,如烤、烧、蒸、煨、炖、煮、炸、煎、炒、烩、熏、煲、烘、焙、熬、涮、溜、氽…而英文用以形容烹调方法的词,大约只有10余个,例如,bake(烤),broil(用猛火烤),barbecue(烧),steam(蒸),stew(用文火慢慢煨炖),boil(用白水煮熟,汤通常弃之不要),simmer(用文火短时间的炖煨),deep fry(炸),panfry(介于炸与煎之间),stir fry (炒)。
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演变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演变研究引言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灵魂,也是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与相互了解、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演变,对不同时期的交流传播方式与方式的变化进行梳理。
一、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汉朝时期,中国与外国开始进行贸易交流,贸易往来逐渐形成了一条“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
同时,佛教传入中国,迅速影响在中国各地传播开来。
此外,由于中国古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中国的文化经典作品也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
如《孔子家语》之类的道德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在当时的世界上广泛传播。
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近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爆发出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方的近代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1840年到1949年的百年近代化进程中,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学习西方文化,如派遣海外留学生、招聘洋教练等。
但是随着中国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逐步“西化”,中国文化传统开始逐渐受到挑战与冲击。
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底层民众也在不断的摄取西方文化,使得中国文化传统在基层民众中得到了反扑与再生。
三、当代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当代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表现出异彩纷呈的多样性。
现代扮演了外交吉祥物的熊猫、现代发明的高铁等都是中国文化中的典范。
另外,得益于网络和新媒体的不断普及,中外文化的交流传播也变得日益便利。
网上直播、综艺娱乐节目、网络小说、文化游戏等都是现代传播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总结总体来说,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经百年的变革,呈现出了顺应国际文化潮流、交流多元化的大趋势。
时至今日,中外文化交流传播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尽管其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但其最核心的价值和意义却始终不变。
我们应当推崇和倡导一种开放的态度来理解并治理中外文化交流,以期达到更加优美的文化融合的境地。
浅析跨文化交际以笔者的真实经历作者
浅析跨文化交际以笔者的真实经历作者一、引言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老师走出国门,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越来越多的人在国外的生活上出现了一些跨文化交际的问题,为了不影响到教学,我们也应该相应的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二、跨文化交际的四个阶段跨文化交际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
笔者在莫桑比克的生活也经历了这四个阶段,刚刚到达莫桑比克时,觉得莫桑比克虽然很穷,但是有深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大片大片的椰子林和芒果树,属于典型的热带风光;有一望无际的莫桑比克海峡和新鲜又便宜的海鲜;还有淳朴善良的莫桑比克人和对汉语有着崇高热情的学生;这一切都让笔者感到新鲜和好奇,对这里的生活也充满期待和憧憬。
这可以看做跨文化交际的第一个阶段——蜜月期。
在莫桑比克的实际生活当中,笔者遇到了很多文化上的差异与沟通障碍,比如饮食方面的差异、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时间观念的差异等,但最主要的还是那深处异国他乡的孤独之感,这些都使笔者在莫桑比克的生活遇挫。
这可以看做跨文化交际的第二个阶段——挫折期。
为了转移注意力,除了正常的上课以外,笔者在课余时间读一些励志书籍,学当地的语言葡萄牙语,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晚上伴着英语听力入眠,也会找一些电影和电视剧打发时间,还会不定期地和朋友、家人聊天。
这可以看做跨文化交际的第三个阶段——调整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渐渐地接受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时间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除了正常的上课以外,也会在课余时间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武术,如五步拳、长拳等,尽管动作和专业的武术老师不能比,但依然能看到学生接触武术的兴奋和热情,过往的当地老师和同学也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同时业余时间也写了几篇关于教学和莫桑比克风土人情的文章,发在了志愿者之家杂志上。
这可以看做跨文化交际过程的第四个阶段——适应期。
三、文化冲突案例(一)时间观念的差异。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述略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述略作者:王显志李海娟来源:《职业时空》2008年第05期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以下简称IC)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
它研究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尤其重点研究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并探讨交际原则与方式。
IC研究在国际上已有50年发展历史,而在我国起步较晚。
一般认为,“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许国璋,1980)一文标志着此学科在中国的诞生。
IC在中国2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进步,文章和著述的数量有所增加,专题研究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深入和拓展。
一、文章、著述与教材20世纪80年代,IC在国内引进并迅速发展。
何道宽(1983)的“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学”率先向国内介绍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引起国内学者的研究兴趣与重视。
此后,《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教学》等期刊刊登了多篇文章,介绍、翻译这门学科在国际上的研究动态,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到1993年,发表的相关论文已达百篇,多被收入《文化与交际》和《文化与语言》两本书中。
近几年发表的对我国今后研究具有指导作用的代表性文章有:“跨文化交际发展趋势:跨学科研究与应用”、“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思考”、“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国际跨文化交际交流研究中常用的定量数据分析方法”、“趋势与特点:跨文化交际研究评述”等。
这些文章根据国际上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了建议,论证严谨周密、分析中肯,既有宏观的概论又有微观的细述,对跨文化交际研究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此外,国外跨文化交际专著在国内翻译出版。
如L.A. Samovar的《跨文化传通》;Edward Hall 的《无声的语言》;S. Mortenson的《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等。
关于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情况的思考
关于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情况的思考作者:渠荏铄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1期摘要:跨文化交际学是专门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的学科。
在我国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是近30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本文主要讨论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兴起、研究的体系以及特点和方法。
关键词: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183-02(一)早期的跨文化交际起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这一思潮在当时起到了一定作用。
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东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从而在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上,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西方国家吸取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中国却仍然夜郎自大,忽视这种文化交流的作用。
到了近代,中国才认识到吸收其他国家文化的重要性,因此这一学科才有所发展。
“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是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早在其1959年出版的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中首先提出的。
学术界普遍将这部著作视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跨文化交际学是专门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学科。
所以说,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始终与其他众多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语言学、文化学等。
这些相邻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上世纪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由外语教学界引入国内,研究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主要集中或局限于语言教学界,其中最关注的是词汇、语用、交往习俗等与语言交际有关的层面。
学术界一般认为,许国璋于1980年在《现代外语》第4期上發表的题为“Cultur-ally 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一文,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诞生。
从1981年至2001年20年间,我国学者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兴趣越来越浓厚,发表了近300篇研究论文,出版专著20余部,不仅推动了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其他人文学科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n the historical s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Cross-cultural studies mainly include cross-cultura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ross-cultural (media)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cultural comparison research. Sinc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ntered Chinese mainland in 1983,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can show that domestic research paper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1983-1994): introduction and popularization. Hu Wenzhong is not only one of the pioneers in introducing America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ut also the first person to vigorously promot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hina. From 1985 to 1994, he constantly published works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stage in the historical stages of Chines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re obvious: introduction is the main factor, and individual research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scale.
The second stag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1995-2002): the establishment of discipline status. As a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ast 30 years of Chines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works published by Chinese scholars during this period continue to promot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y begin to have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 striving to build Chines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flect Chinese scholars' thinking. During this period, the stud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hina continued to introduce the new disciplin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not only set up a special research society in this field, but also strengthened academic dialogue, and began to send out the voice of Chinese academic explor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firmly established its disciplinary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China.
The third stage of Chines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3-2013): making foreign things serve China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irst of all, as Chinese scholars began to think independently, in order to build a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avoid "ignorant" and "out of nothi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 foreign language circles began to int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foreign English original works.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foreign theories, Chinese scholars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ino-foreign exchanges and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from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constantly introduce new monographs and new teaching materials. A major feature of the third stage of China'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s that it is based on the actu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serves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ross-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re outstanding.
Although the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have their own relatively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the late features of the former stage have shown the germination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latter stage, which can be described as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seamlessly. The
futur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scussion of subject-related concept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