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学案3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优质课获奖教案_0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教学设计)导入:同学们,“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段《三字经》。
那么,夏商周究竟是怎样一段历史,这些人物都有着哪些历史故事呢?设问:这段《三字经》中出现的朝代更替和人物分别有哪些?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于发展》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需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出来。
1.知道夏朝的建立和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2.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过渡)带着这2个目标,我们首先进入篇章一的学习“整体感知、兴亡线索”。
一、整体感知兴亡线索【自能检测】根据自能预习,进入我们精彩的“一战到底”,掌声请出我们的主持人——魏婕同学。
学生主持与抢答。
谢谢刚才几位同学的精彩演出,他们的表演印证了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通过刚才的pk,相信大家对夏、商、西周的兴亡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
(展示表格)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了解一个朝代,我们必须要掌握这三大要素: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请大家对照表格,把这些关键信息在书上找到,并做好标记。
(过渡)对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有了整体感知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君王们的那些事。
二、明君暴君道尽兴亡事(一)夏朝的兴衰【看图说史】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这两张图片中有一个共同的人物——大禹,请大家仔细对比这两张图片,思考:大禹的形象有何变化?左:戴斗笠,穿粗布衣服,跟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右:禹戴上了冠冕,一身君王的装扮。
大禹的形象之所以发生巨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他身份的转变:由一个部落首领转变为一国的君王。
大禹因治水有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那么,禹建立的夏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所谓温故而知新,大家回顾一下,禹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是如何获得的?(舜禅让给他)那么,现在禹成了一国之君,他的王位由谁来继承呢?还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吗?(学生讲述:儿子启继承了王位)于是就有了三字经当中的“夏传子,家天下”。
(优选)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备课资料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点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概况(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相关链接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了夏朝的多种夯土建筑基址,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大型宫殿基址。
这座基址用黄土夯筑而成,东西长108米,南北宽约100米。
基址中部偏北有一块略高的长方形台面,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这里原是一座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坐北朝南的大型殿堂。
殿堂正南70米处是宫殿大门,庭院周围还建有廊房。
这座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2)影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
相关链接“世袭制”指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一般由两点组成,一是父死子继,二是兄终弟及。
就是说父亲死了之后,他的位置一般由儿子来继承。
如果在位的国王没有后代,就由他的同胞弟弟来接位。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做法。
被推选人必须具备德和才两个方面的条件,比如舜、禹。
“公天下”指的是原始社会,因为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被后来的儒家视为“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家天下”指的是进入阶级社会后由原来的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私,垄断权力出现,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儒家把此种情况叫作“小康”,是与“天下为公”的“大同”相对应的。
启继禹位,使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进入天下为私的阶级社会,由“大同”进入“小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出现。
所以说,启继禹位意味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思维拓展为什么说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哲学上说的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
王位世袭制属于上层建筑,它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的意识水平还很低,禅让制这一政治范畴的制度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设计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教材分析夏、商和西周的建立以及灭亡,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
本课首先简要的叙述了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和夏桀无道被汤所灭,商朝建立的史实。
其次,叙述了盘庚迁都后,商超疆域不断扩大以及商纣的奢靡残暴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
最后,叙述了周初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政权而实行的分封制和西周的灭亡。
二、课程标准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通过夏、商、西周的兴亡过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夏、商、西周发展交替的脉络难点:商汤伐桀和武王伐纣取胜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教师: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月饼好吃,可是在你品尝月饼的时候是否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呢?学生:不知道。
教师:相传,夏朝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几天后后羿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一个徒弟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他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早期国家的产生、夏商西周的更迭、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以及秦朝的统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古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对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具体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讨论问题等方式,深入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讨论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早期国家产生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然性,了解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2.夏商西周时期的更迭和重要事件。
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重要人物。
4.秦朝的统一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阅读史料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史料,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3.讨论问题法: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学术著作。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国家?国家是如何产生的?”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过程以及国家的基本特征。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产生的标志是公共权力的建立和私有财产的出现。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国家的形成过程、国家的基本特征以及早期国家的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对于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但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通过引导和启发,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在课堂上,学生应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以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过程以及国家的基本特征,认识早期国家产生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国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2.国家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的必然性。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3.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相关的历史资料,如文献、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早期国家产生的背景,如农业的发展、城市的出现等,引导学生思考早期国家产生的原因。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早期国家产生的过程,如夏朝、商朝的建立,以及国家的基本特征,如公共权力的建立、私有财产的出现等。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四课,主题是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材主要包括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西周的兴衰,春秋战国的纷争等章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理解国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了解各个朝代的历史特点和重要事件。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到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出国家产生的历史规律,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和归纳能力。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国家产生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国家产生的历史规律,理解国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国家产生的过程。
2.教学难点:国家产生的历史规律,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归纳。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自行了解和掌握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国家产生的过程。
2.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出国家产生的历史规律。
3.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展示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多媒体课件:历史事件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习资料: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重要事件和国家产生的过程。
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优质课导学案_0
二、商汤灭夏
三、武王伐纣
四、西周的分封制
课后反思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当堂检测(各学科根据自己本学科的特点确定)
见预习案
拓展升华
(考虑不同学生实际,安排一些稍高层次的问题)
夏桀奢侈残暴,夏亡;商纣荒淫残暴,商灭;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人暴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从以上夏商西周的灭亡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难点内容:西周的分封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内容、要求、方法指导等)
预习课文内容,自主学习。见预习案。
课堂展示(展示预习成果、体现重难点、反映问题等)
1、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建立于哪一年?有什么意义?
2、继承方式是什么?夏朝的国家机构是什么?
3、夏桀的暴行有哪些?夏朝的灭亡说明了什么道理?
4、牧野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分别是什么?
中学教案
课题
第4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环节
教学三维目标要求
1.掌握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
2.知道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等史实。
3.理解分封制的含义和作用。
4.掌握夏桀、商纣王、周厉王的暴政,分析国家衰亡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内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5、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做了诸侯?分封的诸侯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
6、西周是什么时候灭亡的?西周衰亡的主要原因?平王东迁的时间?
课堂小结
课堂合作探究
(研究解决问题:重点、难点、易错点等)
材料分析
1.材料一讲的是哪一个时期?材料二讲的是哪一个时期?
【精选】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备课资料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精选】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备课资料教案新人教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概况
(1)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相关链接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了夏朝的多种夯土建筑基址,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大型宫殿基址。
这座基址用黄土夯筑而成,东西长108米,南北宽约100米。
基址中部偏北有一块略高的长方形台面,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这里原是一座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坐北朝南的大型殿堂。
殿堂正南70米处是宫殿大门,庭院周围还建有廊房。
这座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2)影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
相关链接。
【精品】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的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二、过程与方法
阅读《史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教学难点】
(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2)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重点】
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
教学小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要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压迫、剥削的残酷性;通过对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夏、商、周的更替的历史史实。
2.难点: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西周的分封制;【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提问: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的一种民主政治制度叫什么?涉及哪几位历史人物?学生回答:禅让制;尧舜禹导入新课:到尧舜的时候,私有财产更是获得更大的发展。
这就为国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而禹在位期间,原始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晚期,随着禹势力的不断扩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原始社会至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我国的奴隶社会历经了夏商周时期,今天我们学习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1.夏朝的建立和启继禹位(“禹传子,家天下”)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文的第一段内容,看完后和同学讨论一下:为什么说启继父位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学生:讨论。
师:首先我们必须先弄清四个概念:即“世袭制”“禅让制”“公天下”和“家天下”。
“世袭制”指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一般由两点组成,一是父死子继,二是兄终弟及。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父亲死了之后,他的位置一般由儿子来继承。
部编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学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学习目标】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2.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难点:西周的分封制【自主探究】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约_______年,___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_______的产生。
2.禹的儿子___在峪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从此,_______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中心地区在今_______、_______一带。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_______。
夏朝历经_______年,到夏王____在位时,国力衰弱。
二、商汤灭夏1.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____灭掉夏朝,建立_______,都城在____。
2.受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时迁都到____,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_______是商朝最后一个王。
三、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在_______大败商军,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_______,定都_______,史称_______。
四、西周的分封制1.为稳定政治局势,巩固_______,周王根据_______和_______,将_______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_______。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_______”。
2. _______年,_______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
_______年,西周王朝被_______所灭。
后来,周平王东迁_______,史称_______。
【合作探究】1.夏朝的建立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结合“材料研读”讨论: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2. 对比夏桀与商纣的统治,你有什么认识?3..阅读材料“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回答:周王授予受封者哪些权利?诸侯对周王应尽到哪些义务?结合材料思考如果诸侯没有尽义务,会有什么后果?4. 观察图片《周初等级示意图》,在对应的位置标注西周的社会等级。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2016部编版)第二单元《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学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夯实基础一、夏朝兴亡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启继禹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家天下”)。
3.统治措施: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夏历”)。
4.国力衰弱: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统治残暴。
5.商汤灭夏:商的首领汤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朝灭亡。
二、商朝兴亡1.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在亳。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3.纣王暴政: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修筑宫殿,征收重税,残害人民(“酒池肉林”。
)4.武王伐纣:约公元前1046年,牧野决战,商朝灭亡。
三、西周兴亡1.西周建立: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分封制度(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3)内容:分封宗亲和功臣等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王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4)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4.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按图索骥趁热打铁1.(2015.山东省滨州)右图中的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
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
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2.(2016•连云港)“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3.(2017·潍坊)一同学学习《潍坊历史与文化》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
桀失其国,无人复国。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2、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
【教学重、难点】重点:夏朝建立和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分封制难点:西周分封制【课前准备】一、课前导学: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建立时间:约______年;2.建立者:_______;3.地位:我国的____________王朝。
4.意义:夏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_______的产生。
5.禹的儿子_______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________。
最后一个夏王是______(暴君)。
(二)商汤灭夏1.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_________。
2.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_______迁都于________(河南安阳)。
3.最后一个王________(暴君)。
(三)武王伐纣1.武王伐纣:公元前________,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政治联盟,与商君在________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
【知识提要】
1.西周的分封制;
2.贵族、平民与奴隶;
3.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课前预习】
1.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初年,周王为,大规模分封诸侯,在重要地区建立通知据点,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由诸侯管理当地事务。
诸侯国是周设在各地的据点,起着的作用。
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哪些权利和义务?
西周实行依据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制,并以此为原则进行分封。
周天子自称天子,由世袭。
分封制的影响:
2.贵族、平民与奴隶
西商西周社会以区分尊卑等级。
西周时,周王以下的诸侯、、士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
大小贵族往往兼任各级官员,构成统治阶级。
这一时期的隶属于贵族,被驱使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作。
他们一般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
这一时期,王和大小贵族也拥有很多奴隶。
3.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为了,夏商西周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礼仪教化配合家庭暴力,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夏商西周时期,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生活在编织的社会网络之中。
统治阶级通过祭祀祖先的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起到维护等级制度和的作用。
【分组讨论】
1.讨论分封制的影响;
2.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3.根据你的理解,设计一幅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
【自我检测】
1.(2016•内江)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哪项政治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九品中正制
2.“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据史书记载,西周最初分封的七十一国中,姬姓有五十三人,都是周天子的同姓亲属,可见同姓亲属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属受封时,周天子会给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
D、人口和耕牛
5.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6.下列阶层中,属于西周国家的统治阶层的有
①天子②诸侯③卿大夫④士⑤平民⑥奴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7.小飞是西周时期的一名诸侯王,他获取这个职位的途径有可能是
①世袭继承②选举产生③考试获得④周王分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以下关于夏商西周国家,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军队②刑法③兴办教育④礼仪教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两种主要手段是
①暴力镇压②实行分封制③礼仪教化④实行宗法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社会生活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的第一位统治者分别是启、汤、武王、平王。
B、夏朝筑有城堡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行政机构,所以它被看作是我国第一个国家。
C、商朝的地域和影响远远超过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D、西周的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转让和买卖。
11.阅读下列材料作答
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些地名的由来从历史上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1)这些地名的由来与西周的什么制度有关?
(2)西周的周王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3)请解释这种制度有何意义。
1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反映了西周什么制度?
(2)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3)在这一制度下,最高等级是什么?最低等级是什么?哪些人可以成为诸侯?(4)这一制度在西周时期有何作用?
【自我检测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D
6.B
7.D
8.C
9.C 10.A
11.(1)分封制。
(2)为了巩固统治。
(3)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12.(1)分封制
(2)为了巩固统治
(3)天子奴隶亲属和功臣
(4)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