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倾式曲线月台建筑界限加宽修正值计算
曲线正矢、付矢、超高、加宽的计算方法
一、曲线(有缓)正矢、付矢、超高、加宽计算方法(例):例:已知某曲线R=310m,α=26°38′09″,l1=70m,l2=70m,H =125mm,S=5mm,V max=70km / h,求该曲线L全,L外,内距D,外距C,内距B,外距A,F Y及曲线各点F,f,H,S?解:L全=π×α×R/ 180+l1 / 2+l2 / 2 =214.114L外=π×α×R外/ 180+l1 / 2+l2 / 2=214.447内距D=(π×α×R外/ 180+l1 / 2-l2 / 2)-INT((π×α×R外/ 180+l1 / 2-l2 / 2)/10) ×10=4.447 外距C=10-D=5.553内距B=L外-INT(L外/ 10)×10 =4.447外距A=10-B=5.553外距系数a=A/10=0.5553,内距系数b=B/10=0.4447外距系数c=C/10=0.5553,内距系数d=D/10=0.4447F Y=λ2/2 R外=50000/(R+0.7175)=160.918,取161F d1=F Y /(l1/λ)=22.988F d2=F Y /(l2/λ)=22.988因 H d1=H /l1=1.786>H d=1/(9×V max)=1.587H d2=H /l2=1.786>H d=1/(9×V max)=1.587故始端、终端超高顺坡各向直线延伸9m,则 H d1=H /(l1+9)=1.582≤H dH d2=H /(l2+9)=1.582≤H dS d1=S /l1=0.071S d2=S /l2=0.071★始端正矢计算:(整桩)F ZH=F0=F d1/6=3.831,取4因 F n=n d×F d1=(D n / 10)×F d1故 F1=23、F2=46、F3=69、F4=92、F5=115、F6=138F HY=F7=F Y-F d1/6=157.086,取157★始端付矢计算:因 f n=0.75×F n+0.125×F d1故 f1=20、f2=37、f3=55、f4=72、f5=89、f6=106★始端超高、加宽计算:(略)H n=D n ×H d1S n=D n×S d1★终端正矢计算:(破桩)F D=F14=F Y-c3 /6×F d2=160.262,取160=F Y-C3/(12×R外×l2)F C=F15=F Y-(c+d3 /6)×F d2=147.816,取148=F Y-(600C+D3)/(12×R外×l2)因 F n=n d×F d2=(D n / 10)×F d2=(50×D n )/(R外×l2)故 F16=125、F17=102、F18=79、F19=56、F20=33F B=F21=(b+a3 /6)×F d2=10.879,取11=(600B+A3)/(12×R外×l2)F A=F22=b3 /6×F d2=0.337,取0=B2/(12×R外×l2)★终端付矢计算:因 C>5m,故 f YH=f15即 f15=(300×(l2+D)-(D3+2500))/(8×R外×l2)=113因 f n=0.75×F n+0.125×F d2故 f16=97、f17=80、f18=62、f19=45、f20=28f HZ=f21=(2500+600B+30B2-B3)/(24×R外×l2)=11★终端超高、轨距计算:(略)H n=D n ×H d2S n=D n ×S d2二、曲线(无缓)正矢计算方法:曲线全长 L全=π×α×R/ 180曲线外长 L外=π×α×R外/ 180内距 B=L外-INT(L外/ 10)×10外距 A=10-B圆曲线正矢 F Y=λ2/2 R外=50000/(R+0.7175)始端正矢:(整桩) F ZY=1/2×F Y终端正矢:(破桩) F A=1/2×B2/2 R外F B=1/2×(λ+B)2/2 R外-B2/2 R外=F Y-1/2×A 2/2 R外三、曲线(附带)正矢计算方法:曲线全长 L全=π×α×R/ 180(α为辙叉角)曲线外长 L外=π×α×R外/ 180内距 B=L外-INT(L外/ 5)×5外距 A=5-B圆曲线正矢 F Y=λ2/2 R外=12500/(R+0.7175)始端正矢:(整桩) F ZY=1/2×F Y终端正矢:(破桩) F A=1/2×B2/2 R外F B=1/2×(λ+B)2/2 R外-B2/2 R外=F Y-1/2×A 2/2 R外四、曲线(有缓)正矢、付矢、超高、加宽(自动)计算表:五、曲线(无缓)正矢(自动)计算表:六、常用附带曲线正矢(自动计算)表:。
公路弯道超高值计算与加宽值算
高次抛物线过渡:bx = (4k3 - 3k4)b
(5)旋转断面: (x≥x0)
x
旋转阶段横坡度ix: ix Lc ih
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p1小于0.3%时:
ix
iG
ih ix
ih iG Lc x0
(x
h cx
x0 )
h'cx
iG
iG
h c"x
iJ
bx
b
bJ
B
bJ
旋转阶段超高值:
i2 p
p—超高渐变率
H
i2
iz
即旋转轴与行车外 侧边缘线之间的相
对坡度。
b
(四)超高缓和段长度
2. 绕路面中线旋转:
附加纵坡 :
i2
H Lc
b(i1 ih ) 2Lc
Lc b(i1 ih ) 2i2
Lc b(i1 ih ) 2p
b
ih
H
i2
iz
3. 《规范》推荐公式:
宽值。 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
宽值。 由三条以上车道构成的行车道,其加宽值应另行计算。
4. 平曲线加宽要求:
《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 内侧加宽。
3. 平曲线加宽标准:
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值 的1/2采用。
3. 平曲线加宽标准:
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 列数值的1/2采用。
三类加宽值的采用: 四级公路和V=30km/h的三级公路采用第一类加宽值; 二级及二级以上和V=40km/h的三级公路公路采用第3类加
铁路曲线设备加宽计算样例
说明:
1. 曲线加宽图框里面是按照维规计算方法计算的,单元格里有公式,粘贴时注意连同公式一同粘贴。
计算表格留存在文档中不需要删除,以便于核限界数据。
2. 曲线折减计算后的限界尺寸应满足建筑限界标准。
位于缓和曲线的设备,
3. 如果邻线也是曲线,需要计算邻线的曲线加宽以及加宽后的限界数据。
注意计算时选取邻线的曲线半径、外轨超高以及邻线高度。
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表
电信维表5-1
公式,粘贴时注意连同公式一同粘贴。
计算表格留存在文档中不需要删除,以便于核对加宽后的曲线的设备,
限界数据。
注意计算时选取邻线的曲线半径、外轨超高以及邻线高度。
公路弯道超高值计算与加宽值算
B′ =B: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B ′=B/2:绕路中线旋转
Δ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Δi = ih: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Δi = ih+i1: 绕路中线旋转 p——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
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
超高渐变率
超高过渡段计算
绕边线时:
二、平曲线路面加宽及其过渡
平曲线加宽原因: (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前后轮轨迹不重合, 占路面宽度大。 (2)由于横向力影响,汽车出现横向摆动。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以后 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 应增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 全加宽:是圆曲线上固定不变的定值。
ix
iG
ih iG Lc x0
(x
x0 )
hi1 (b1 bx )ix , hi2 hi1 b2ix , hi3 hi2 b3ix
ho1 b1ix , ho2 ho1 b2ix , ho3 ho2 b3ix
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硬路肩宽度≥2.25m)
Lc
b ic p
绕中线时:
Lc
b 2
(ic
ig
)
p
多车道公路的超高缓和段长度,视车道数按上式 计算之值乘以下列系数:
从旋转轴到行车带边缘的距离 系数
2车道
1.5
3车道
2.0
(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
1. 超高形成过程: (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双坡阶段
旋转阶段
全超高阶段
ZH
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p1小于0.3%时:
铁路隧道曲线加宽计算部分
中心转动角取arctg值求得,可近似取d内2
=2.7E(cm)。
arctg
E 150
隧道内侧加宽值为
W1
d内1
d内2
4050 R
2.7E
隧道外侧加宽值为
W2
d外
4400 R
(cm)
(cm)
隧道总加宽值为
W
W1
W2
4050 R
2.7E
4400 R
(cm)
或 W 8450 2.7E
对于双线隧道:
外线车辆中部向两线中间偏移,内线车辆外侧向两线之间
伸出,导致车辆可能刮碰;
外线超高值大于内线超高值,导致外线车辆向中间的倾斜
程度大于内线车体向内的倾斜程度。
② 加宽值的计算
I. 单线曲线隧道加宽值的计算
a) 车辆中间部分向曲线内侧的偏移d内1
d内1 l 2 8R (cm)
式中
高,车辆向曲线 内侧倾斜,使车 辆限界上的控制 点在水平方向上 向内移动了一个
距离d内2。
F d内2 D
H
C
AO
E
B
G
曲线隧道净空加宽原因断 面示意图
据此,曲线隧道净空的加宽值为
内侧加宽 外侧加宽 总加宽
W1 = d内1+d内2 W2 = d外 W = W1+W2 = d内1+d内2+d外
R
(cm)
II.双线曲线隧道加宽值的计算
双线曲线隧道
的内侧加宽值W1 及外侧加宽值W2
与单线隧道加宽 值的计算相同。 内外侧线路中线
间的加宽值W3按
以下情况计算。
内 侧 线 路 中 线
加宽计算
第三节 缓和段一、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大圆曲线与小圆曲线之间,由较大圆曲线向较小圆曲线过渡的线形,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
1.缓和曲线的作用 1)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乘客的舒适与稳定,减小离心力变化3)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 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2.缓和曲线的性质为简便可作两个假定:一是汽车作匀速行驶;二是驾驶员操作方向盘作匀角速转动,即汽车的前轮转向角从直线上的0°均匀地增加到圆曲线上。
S=A 2/ρ(A :与汽车有关的参数)ρ=C/s C=A 2由上式可以看出,汽车行驶轨迹半径随其行驶距离递减,即轨迹线上任一点的半径与其离开轨迹线起点的距离成反比,此方程即回旋线方程。
3.回旋线基本方程即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的数学模型。
令:ρ=R ,l h =s 则 l h =A 2/R4.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越长,其缓和效果就越好;但太长的缓和曲线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这会给测设和施工带来不便。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按发挥其作用的要求来确定:1)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就需控制离心力的变化率。
a 1=0,a 2=v 2/ρ,a s =Δa/t ≤0.6 RVl h 3035.0≥2)依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需时间求缓和曲线长度(t=3s) 2.16.3V t V vt l h ===3)根据超高附加纵坡不宜过陡来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超高附加纵坡(即超高渐变率)是指在缓和曲线上设置超高缓和段后,因路基外侧由双向横坡逐渐变成单向超高横坡,所产生的附加纵坡。
ph l c h ≥4)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计算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切线角β最好在3°——29°之间,视觉效果好。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按行车速度来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同时考虑行车时间和附加纵坡的要求。
5.直角坐标及要素计算 1)回旋线切线角(1)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与该缓和曲线起点的切线所成夹角。
公路弯道超高值计算与加宽值算
。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和参数取值。
03
实例分析
以某一级公路弯道为例,已 知弯道半径为300米,设计速 度为80公里/小时,横向力系
数为0.15。
根据相关规范中的公式,可 以计算出该弯道的加宽值为
2.4米。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 其他因素如路面类型、交通 量等,对加宽值进行适当调 整。
为减小弯道超高和加宽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采取以下优化措施:在弯道内侧设置波形梁护栏,提高视距;在弯 道外侧设置警示标志和标线,提醒驾驶员注意减速。
应用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优化措施,有效降低了弯道超高和加宽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同时,提高了驾驶员的警觉性,减少 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公路弯道超高值的计算方法和 加宽值的算法得到了验证,可 以准确地预测弯道超高和加宽
优化公路设计
弯道超高值和加宽值的计算是公路设计中的 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公路通行能力和提高行 车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适应不同车型和速度
不同车型和速度对弯道超高值和加宽值的需 求不同,通过计算可以得到适应各种车型和 速度的合理值。
报告范围
公路弯道超高值计算
实例分析
介绍弯道超高值的概念、计算方法和 相关标准,分析其对公路行车安全的 影响。
04
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
影响因素
设计速度
设计速度越高,车辆行驶时产生的离心力越 大,因此需要设置更大的超高值来抵消离心
力,保证行车安全。
圆曲线半径
不同路面类型和摩擦系数对车辆的横向稳定 性有直接影响。摩擦系数较大的路面可减小 超高值,而摩擦系数较小的路面则需增大超
高值。
路面类型与摩擦系数
缓和段曲线参数及超高、加宽计算
第三节 缓和段一、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大圆曲线与小圆曲线之间,由较大圆曲线向较小圆曲线过渡的线形,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
1.缓和曲线的作用 1)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乘客的舒适与稳定,减小离心力变化3)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 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2.缓和曲线的性质为简便可作两个假定:一是汽车作匀速行驶;二是驾驶员操作方向盘作匀角速转动,即汽车的前轮转向角从直线上的0°均匀地增加到圆曲线上。
S=A 2/ρ(A :与汽车有关的参数)ρ=C/s C=A 2由上式可以看出,汽车行驶轨迹半径随其行驶距离递减,即轨迹线上任一点的半径与其离开轨迹线起点的距离成反比,此方程即回旋线方程。
3.回旋线基本方程即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的数学模型。
令:ρ=R ,l h =s 则 l h =A 2/R4.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越长,其缓和效果就越好;但太长的缓和曲线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这会给测设和施工带来不便。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按发挥其作用的要求来确定:1)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就需控制离心力的变化率。
a 1=0,a 2=v 2/ρ,a s =Δa/t ≤0.6 RVl h 3035.0≥2)依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需时间求缓和曲线长度(t=3s) 2.16.3V t V vt l h ===3)根据超高附加纵坡不宜过陡来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超高附加纵坡(即超高渐变率)是指在缓和曲线上设置超高缓和段后,因路基外侧由双向横坡逐渐变成单向超高横坡,所产生的附加纵坡。
ph l c h ≥4)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计算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切线角β最好在3°——29°之间,视觉效果好。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按行车速度来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同时考虑行车时间和附加纵坡的要求。
5.直角坐标及要素计算 1)回旋线切线角(1)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与该缓和曲线起点的切线所成夹角。
曲线加宽计算
项目 速度 曲线半径 内侧加宽 V R W1=4050/R+Hh/150 W1=4050/R+2.8h 线间距L W3=L-400 h=0.76V /R W2=4400/R W=W1+W2+W3 d d1=200-(W1-W2-W3)/2 d2=200+(W1-W2+W3)/2
2
单位 m/s m cm cm cm cm cm cm cm cm cm
z 加宽范围计算
直缓点 DK058+331.66
缓直点 DK058+741.20
缓和曲线长 50
半加宽范围1(d/2) 前点 DK058+309.00 后点 DK058+343.00
直缓点 DK021+031.16
缓直点 DK021+818.20
缓和曲线长 140
半加宽范围1(d/2) 前点 DK021+009.00 后点 DK021+088.00
4.92
加宽范围计算
半加宽范围2(d/2) 前点 DK58+730.00 后点 DK058+764.00 前点 DK058+343.00 全加宽长度(d) 后点 DK058+730.00
半加宽范围2(d/2) 前点 DK21+762.00 后点 DK021+841.00
全加宽长度(d) 前点 DK021+088.00 后点 DK021+762.00
数值 120 2000 17.35 492 92 5.472 2.2 111.55 7.58 2.384 2.536
附注 输入 输入
双线 外侧超高 外侧加宽 总加宽 偏距 内侧偏距 外侧偏距
缓和曲线坐标计算公式文档
钢筋下料计算不难一点就会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45度0.5d\60度1d\90度2d\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长度=h-2c+2d=500-22×25+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 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公式
DB32/T 3700-2019260附录D(规范性附录)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公式D.1缓和曲线引起的几何加宽量,可按下列规定计算:D.1.1缓和曲线内侧加宽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A 型车 p 31592x e C =内 ---------------------------------------------------------- (13) B 型车 p 20450x e C =内 ----------------------------------------------------------- (14) D.1.2缓和曲线外侧加宽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A 型车 p 1(30240222768)e x C =+外 ----------------------------------------------------- (15) B 型车 p 1(25280160107)e x C =+外 ------------------------------------------------------ (16) 式中:p e 内,p e 外——缓和曲线引起的曲线内、外侧限界加宽量(mm )。
D.2轨道超高引起的加宽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x h h L =⨯缓 ------------------------------------------------------- (17)111h cos sin e Y Z Y αα=+-内 -------------------------------------------- (18) 222h cos sin e Y Z Y αα=--外 ------------------------------------------- (19)sin 1500h α=缓------------------------------------------------------- (20) C L R =⨯ --------------------------------------------------------- (21)式中: h e 内,h e 外——轨道超高引起的曲线内、外侧限界加宽量(mm ); x ——为计算点距离缓和曲线起点的距离(m );L ——缓和曲线长度(m );R ——圆曲线半径(m );h ——圆曲线段轨道超高值(mm );h 缓——缓和曲线上计算点处的超高值(mm ); (Y 1, Z 1) 及 (Y 2, Z 2)——计算曲线内、外侧限界加宽的设备限界控制点坐标(mm )。
超高加宽计算方法.
浅谈高速公路曲线段超高加宽计算方法浅谈高速公路曲线段超高加宽计算方法(测绘公司常建增邓少锋)摘要:高速公路主线和互通立交的超高过渡及加宽方式,由于形式较多、计算较为繁琐,就当前高速公路测量计算中的应用情况,对高速公路缓和曲线段超高方式和加宽方式,提出了计算的基本思路及数据处理方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曲线超高路拱横坡曲线加宽平曲线超高及加宽示意图:第一节:路拱及超高1.1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称为路拱;路拱的形式由抛物线形、线性比例、折线形等,高速公路采用的路拱横坡是以线性比例方式。
1.2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这就是曲线上的超高,超高在圆曲线段为全超高,超高在缓和曲线上是逐渐变化的超高过渡。
第二节:超高缓和段的确定超高缓和段的形式;2.1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超高过渡段(1)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旋转,简称绕内边轴转;(2)绕路面未加宽时的中心线旋转,简称绕中轴旋转;(3)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外侧边缘旋转,简称绕外边轴转;如图所示:绕内边轴旋转:a:由双向路肩横坡i0变成双向路拱横坡i1;b:由双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路拱横坡i1;c:由单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超高横坡ib;绕中轴旋转:a:由双向路肩横坡i0变成双向路拱横坡i1;b:由双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路拱横坡i1;c:由单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超高横坡ib;2.2有中央分隔带公路超高过渡段a.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旋转:b.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线旋转;c.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如图所示:2.3确定外侧车道超高缓和段最小长度为:Lc=B(ib+il)/p;式中B为旋转轴至右侧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即行车道宽度+左侧路缘带宽度+右侧路缘带宽度,m;ib为路面超高横坡度,%;il为路拱横坡度,%;p为外侧车道的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与右侧路缘带外侧边缘之间的相对坡度(p≥1/330)。
隧道知识总结
隧道是一种修建在地下,两端有出入口,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等通过的工程建筑物。
隧道及地下工程(tunnel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两方面的含义:指从事研究和建造各种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一门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也指在岩体或土层中修建的通道和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物。
隧道的种类:从所处地质条件分,土质隧道和石质隧道;从埋置深度分,深埋和浅埋隧道;从隧道所在位置分,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和城市隧道;从用途分,交通隧道(铁路、公路隧道、地下铁道、水底隧道、人行地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军工与人防工程;按施工方法分,钻爆法隧道、明挖法隧道、机械法隧道、沉埋法隧道铁路:特长隧道L>10000 m ;长隧道10000>L>3000 m 中长隧道3000>L>500m 短隧道L<500m 公路:特长隧道L>3000m 长隧道3000>L>1000m中长隧道1000>L>500m 短隧道L<500m山岭交通隧道功能克服高程障碍缩短线路避开不良地质地段避开其他重要建筑或工程等优点缩短线路长度,减少能耗节约地皮有利于环境保护应用范围广泛缺点造价较高施工期限长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较差发展史采用现代技术修建的第一座用蒸汽机车牵引的隧道是1826~1830年在英国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铁路线上,长1190m;1898年建成了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辛普郎隧道。
第一次应用了TNT炸药(硝化甘油)和凿岩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交通隧道:山岭铁路隧道:日本的大清水隧道22.23Km,交通(公路与铁路)隧道:日本的青函隧道53.85Km 英法海峡隧道50.4Km 公路隧道:挪威的Laerdal隧道24.51Km。
最早的隧道是:台湾的狮球岭隧道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建的隧道是詹天佑负责设计的八达岭隧道我国已建成的最长铁路隧道:秦岭隧道18.456km 在建的最长铁路隧道:乌鞘岭隧道20.050km 已建成的最长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18.4km初测为初步设计提供资料,应完成的勘测工作有:隧道所在地区自然条件的调查、对周围环境影响调查、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查、地形测量、导线测量等。
曲线加宽计算
曲线加宽计算1、缓和曲线加宽范围线路有缓和曲线时建筑限界的加宽范围,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
加宽方法可采用阶梯方式。
缓和曲线指的是平面线形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带有缓和曲线的曲线的五大曲线要素带有缓和曲线的曲线由三部分组成按顺序为---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关键点的定义为:Zh---表示直缓点,即曲线的起点,直线与缓和曲线的分界点。
hy---表示缓圆点,即缓和曲线与圆曲线的分界点。
QZ---表示曲中点,即整个曲线的中点。
yh---表示圆缓点,即圆曲线与缓和曲线的分界点。
hz--表示缓直点,即缓和曲线与直线的分界点,也就是整条曲线的终点。
R曲线半径1S缓和曲线长度1圆弧曲线长ZH:从直线终点往缓和曲线起点HZ:从缓和曲线终点往直线起点,缓直点。
HY:从缓和曲线终点往圆曲线起点,缓圆点。
YH:从圆曲线终点到缓和曲线起点,圆缓点。
从圆曲线两侧缓和曲线段中点起外延伸13m内,包括圆曲线段及YH点(HY)到缓和曲线中点段全加宽。
从圆曲线两侧缓和曲线段中点起外延伸13m段之外至ZH点,从ZH点外伸22m之内,不包括圆曲线段及YH点(HY)到缓和曲线中点段外,一律半加宽。
从ZH点至外伸22m段之外,不考虑曲线加宽计算。
2、线路无缓和曲线时建筑限界的加宽范围包括全部圆曲线、部分直线,加宽方法采用阶梯加宽方式。
ZY--表示直圆点,即圆曲线的起点,直线与圆曲线的分界点。
YZ・一表示圆直点,即圆曲线与直线的分界点。
从圆曲线两侧ZY点和YZ点起外延伸13m内,包括圆曲线段全加宽。
从圆曲线两侧ZY点和YZ点起外延伸13m之外至22m之内,不包括圆曲线段,一律半加宽。
22m之外不加宽。
3、曲线加宽计算办法曲线内侧加宽(mm):W1=40500∕R+H∕1500*h曲线夕卜侧力口宽(mm):W2=44000∕R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W=W1+W2=84500∕R+H∕1500*h式中:R:曲线半径(m)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h-外轨超高(mm)。
曲线地段限界加宽计算方法 (2)
计算。
3 曲线轨道参数及车辆参数变化引起车体及转向架车辆限界或 设备限界加宽量:【修订】
1)曲线外侧:
整体道床△Xca=△Sa+△de+△w +△q 碎石道床 △Xca=1000000/R+△Sa+△de +△w +△q 2)曲线内侧:
式中
整体道床 △Xci=△Si+△de +△w +△q 碎石道床 △Xci=△Si+1000000/R △Sa——曲线轨距加宽外轨分量及外轨磨耗量(mm);
R700
35 29
R800 R1000 R1200 R1500 R2000 R3000
31
25
21
17
12
8
26
20
17
14
10
7
2 过超高或欠超高引起的限界加宽量和加高量见表
B 型车
过超高或欠超 高值(mm)
0~5 6~17 18~29
横向加宽量(mm)△XQa 或△XQi 竖向加高量(mm)△YQa 或△YQi
△Yi=△YQi
(A.2.4-8)
3
符号 Ta Ti
定义
曲线外侧
(mm)
曲线内侧
(mm)
R100
247 205
B 型车 R150 R200 165 123 136 102
R250 99 82
R300 82 68
R350 71 58
R400 62 51
R500 49 41
符号 Ta Ti
定义
曲线外侧
(mm)
曲线内侧
(mm)
R600
41 34
R≥800m △Sa=3mm 800m﹥R﹥110m △Sa=3+300/R(mm) △Si——曲线轨距加宽内轨分量及内轨磨耗量(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4
技術學刊 第二十九卷 第二期 民國一○三年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have laid down the specifications for the relative clearance between the platform and trains.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issues addressing the insufficiency in the regulations set to standardize the clearance between the curved platforms and trains have arisen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on-site construction. Such insufficiency has caused the trains to tilt towards the platform and encroach upon the track clearance after the tracks are laid, and in some cases, the trains have come into contact with the platform structure. Targeting the calculation for the inward tilting type platform clearance, this thesis will conduct a calculation of the platform clearance based on the rough estimation and precision calculation methods set forth in the railway related regulations for the actual cases of the Taiwan Railway Xizi Science Park Station East-2 Main Line and the new Kaohsiung Gushan Station East Main Line and initiate a discussion on the comparisons of the results. The discussion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urved platforms in the future. Experiences of on-site construction indicate that results of the precision calculation and rough estimation are compliant with the regulations and site requirements.
詮華國土測繪有限公司派駐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測量顧問
摘
要
本文探討鐵路站場中曲線月台內傾淨空修正值之計算流程。考量行車安全 以及旅客上下車之安全,鐵路規章對月台與列車之相對淨空尺寸皆有規定。但 是近年來許多現場施工經驗顯示,鐵路規章對曲線月台與列車之相對淨空尺寸 修正值之規定並不足夠,於軌道舖設完成後,導致列車內傾產生入侵月台段建 築界限而擦撞月台之現象。針對內傾式月台淨空量計算,本文將以臺鐵汐科站 東二主正線及高雄計畫將新建之鼓山車站東正線作為工程實例,分別使用鐵路 規章、概算式及精算式計算月台淨空量,並加以比較討論,希望討論結果能夠 提供日後曲線月台工程設計施工之參考。現場施工經驗顯示,本文精算式與概 算式計算成果皆可符合規章之規定及現地之要求。 關鍵詞:精算式,概算式,內傾式,月台淨空。
技術學刊 第二十九卷 第二期 民國一○三年 Journal of Technology, Vol. 29, No. 2, pp. 93-104 (2014)
93
內傾式曲線月台建築界限加寬修正值計算
馬金龍 1 盧俊愷 2, * 徐文信 2 黃培毓 3
1 2 3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南工處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
Southern Region Engineering Office Railway Reconstruction Bureau Kaohsiung, Taiwan 804, R.O.C.
2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ngtung, Taiwan 912, R.O.C.
Realworld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Inc Consultant of Railway Reconstruction Bureau Kaohsiung, Taiwan 804, R.O.C.
3
Key Words: precision calculation, rough estimation, inward tilting type, platform clearance.
ABSTRACT
The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for the corrected values of the inward tilting type curved platform clearance in station compounds. Considering the safety of operations and passengers, the railway*通訊作者:盧俊愷,e-mail: julu@.tw Corresponding author: Jun-Kai Lu, e-mail: julu@.tw
CALCULATION OF THE CORRECTED VALUES FOR THE INWARD TILTING TYPE CURVED PLATFORM TRACK CLEARANCE EXTENSION
Jing-Lung Ma1 Jun-Kai Lu2, *
1
Wen-Shinn Shyu2
Pei-Yu Huan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