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生关系分析青少年厌学心理及对策
如何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如何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陶行知先生说过: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
他要求教育者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的活人。
具体做法是:①把学生看作自己的亲人,与他们之间建立了平等、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②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绝对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如挖苦、讽刺、训斥、指责,而是与他们共同分析成绩差的原因,探讨学习方法。
③利用休息时间侧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他们补基础知识,努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
要想彻底根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就要付出真情,跟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要关心爱护每一个人,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厌学的学生,教师更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协助他们,让他们尝到学习的快乐。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班,班上绝绝大部分同学都厌学,表现在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在下面交头接耳,且没完没了,你讲他也讲,你不讲他还是讲,一旦提问,他们就成哑巴了,一问三不知。
这样下去怎能行!我整天思索着对策。
付出真情,一定会有收获,于是,我首先用情感打动他们,跟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影响教育过程的实行和教育目标的达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法宝。
应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发展民主、互助、关心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要平等地对待和关爱学生,不歧视成绩暂时较差的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多给他们一份融洽与和谐,使他们相信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被老师忽视。
要尊重学生保持良好公众形象的需要,维护其自尊心,不要过度责难学生,不要因为学生的一点点错误就恶语相向。
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是不以教师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有,所以,绝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
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作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有,而是要把他们当作有独立个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合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理解的发展规律。
消除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消除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摘要:当前学生的厌学现象普遍存在,表现为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颓靡、消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
针对这种现象,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
关键字:中小学生厌学对策厌学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自身成长,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并将对我们的民族素质产生不良的影响。
由厌学引起的弃学,更会给社会带来负能量。
弃学青少年流向社会,增加了社会负担,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研究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原因,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社会方面应采取的措施1.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孩子心灵的污染源。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对一些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的电子游戏室、娱乐室应坚决查封。
报刊、影视应多为孩子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全社会都应携起手来,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使孩子的心灵真正受到美好事物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孩子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提供各种追求和选择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条件,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
2.成立工读结合学校。
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未成年人在义务教育阶段,还可采取一种过渡式的方法,即半工半读的学校,使那些真正达不到学习要求,但是又不能流入社会的学生有一个受教育的场所。
出台一些特殊的政策,使这部分学生有一个出口。
二、家庭教育中要采取的对策清朝学者曾国藩说过,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这种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对我们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1.家长要更新观念。
建立“家长—孩子—家长”的互动性教育。
以往的家长对孩子听之任之,放任不管或一味要求孩子做什么,这使孩子缺少了交流和商量的机会。
从师生关系分析青少年厌学心理及对策
从师生关系分析青少年厌学心理及对策青少年厌学心理是指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和消极态度的心理状态。
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
师生关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对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厌学心理,并提出对策。
师生关系的冷漠和疏离是导致青少年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师生关系的冷漠和疏离使得学生感到被忽视和无所依靠,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教师应该展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惑,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提高学习效果。
师生关系的不公平和偏见也会导致青少年厌学心理的产生。
如果教师对学生存在偏见,对某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而对其他学生却不关心或忽视,这将导致学生之间的不平等感,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教师应该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不倚地给予帮助和鼓励,并创造一个公正和平等的学习环境。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来改善师生关系,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厌学心理的产生。
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定期和学生进行面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应该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该摒弃偏见和不公平的行为,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和关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每个人的优点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教师应该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信任和互信的关系。
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支持。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厌学心理产生着重要影响。
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支持机制,可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厌学心理的产生。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中学生的厌学症
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中学生的厌学症厌学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和消极态度,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业发展。
为了预防和减少中学生的厌学症,心理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中学生厌学症的方法和策略。
一、了解和认识厌学症首先,中学教师和家长应该了解和认识厌学症,明确其表现和原因。
厌学症不同于一时的学习困难,而是一种心理问题。
它可能与学习内容的难度、教学方法的不适合、家庭环境的压力等有关。
只有正确理解厌学症,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动力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首先,师生之间应建立互信和尊重的关系,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
其次,学校和家庭要注重对学生的赞赏和奖励,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此外,家庭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例如安静的学习空间、充足的学习资源等。
三、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预防厌学症的关键要素。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同样重要的是,家庭要理解和支持学生的兴趣追求,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活动,增加学习的乐趣。
四、应对学习困难和压力学习困难和压力是导致厌学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校和家庭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应对学习困难和压力。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
此外,家庭要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不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给予他们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时间。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厌学症的重要手段。
青少年厌学心理的具体矫正解决方法
青少年厌学心理的具体矫正解决方法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从儿童走向成人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个体往往容易出现对学习的厌烦和不积极的态度。
尽管这种心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可能会对个人的未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自我调节等方面,探讨青少年厌学心理的具体矫正解决方法。
一、家庭环境的矫正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的矫正对于解决青少年厌学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学习的重要性,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家长可以主动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与他们一同完成作业,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及时的关注和评价。
其次,家庭应提供一个和谐而舒适的学习环境。
保持一定的安静,为孩子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和必要的学习资源,如书籍、参考资料等。
此外,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氛围也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最后,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个人差异,尽量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加相关的学习活动或兴趣小组,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二、学校教育的矫正学校是孩子们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学校教育的矫正对于解决青少年厌学心理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学校应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教学方法、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如实地考察、科学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学习、游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最后,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开设一些学习方法指导课程,教授学习技巧和解题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自我调节的矫正在解决青少年厌学心理的过程中,自我调节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目标。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第一篇: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摘要:厌学是学生诸多学习障碍中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也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本文剖析了中学生的主观心理状况,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客观因素入手,分析了中学生厌学的客观成因,最后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心理对策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以及在学习中的种种不良表现方式。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笔者曾经对本校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厌学心理普遍存在。
有百分之五十五的学生表现出厌学情绪。
要想改善职业高中学生的厌学状况,必须对学生厌学做出正确的心理诊断,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进而对这种状况采取正确的对策。
一、中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从心理特征来看,厌学中学生有以下显著的特征:1、动力系统不足。
国外的研究表明:非适应性成就动机模型的学生的特征是不能建立合理的、有意义的目标,不能进行持续的努力来克服困难,同时也不能完成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目标。
在学习目的上,厌学中学生有随意性的特点,没有长远动机,在学习上没有自制力,意志力薄弱。
2、心智活动差。
厌学中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中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他们对基础学科特别是数学、英语有强烈的畏难情绪;注意力极易分散,听课不专心,作业常抄袭;理解记忆少,知识缺乏系统性,知识脱节严重。
3、自卑心理明显。
不少厌学中学生还表现出较低水平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学家布鲁门肖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对知觉、思维、记忆的形态和智力功能进行归纳;可以指引认识的Page 1 of 6进程----记忆的恢复、思维的构成和知觉的形成。
”人际敏感、焦虑、强迫、抑郁、偏执这些心理症状在职高学生中较为常见。
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思维的速度和精确度,使得他们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状态。
如何解决学生厌学情绪
解决学生厌学的策略学生厌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不仅涉及到学生自身的原因,还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下面将分别从学生厌学的案例、原因和解决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学生厌学的案例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曾经非常热爱学习,成绩优异。
然而,最近他却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
他经常逃课、不做作业,甚至在考试时睡觉。
小明的父母非常担忧,他们试图与他交流,但小明总是回避他们的关心。
二、学生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1.缺乏学习动力: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动力。
2.学业压力过大:学生面临过大的学业压力,如考试成绩、升学压力等,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3.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环境不良也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例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家庭经济困难等都可能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4.社会影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这些因素会使学生沉迷其中,导致厌学。
5.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导致厌学。
三、解决学生厌学的策略1.增强学习动力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2.减轻学业压力学校应该合理安排课程和作业,避免给学生过多的学业压力。
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要过度要求他们取得好成绩。
3.改善家庭环境家长应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4.引导正确价值观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不良思想倾向。
5.提供心理支持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和家长应该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例如,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
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厌学心理辅导案例针对厌学心理的辅导案例如下:案例一:一名13岁初一的男孩,不愿意去学校。
在妈妈的生拉硬拽下才去。
后来经过辅导,孩子逐渐回到了学校,和妈妈达成了共识。
案例二:一名18岁的大一男孩,表现出叛逆、抑郁和休学的现象。
他在游戏和亲子关系方面都存在问题。
经过辅导,孩子主动调整作息、做家务,亲子关系也变得温暖顺畅。
案例三: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孩,遭遇校园冷暴力,感到抑郁并休学。
她与妈妈的关系疏离,妈妈感到焦虑无助。
经过辅导,妈妈放下了焦虑,孩子也开始敞开心扉,表达一些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母女关系逐渐亲密好转。
针对厌学心理的辅导方法可以包括:1. 找到厌学的原因: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厌学的原因。
可能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问题。
2. 建立信任关系: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理解。
这有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 制定个性化方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
这可能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心理疏导、人际关系协调等方面。
4. 家庭支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背景和亲子关系,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5. 激发学习兴趣: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
例如,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外活动等。
6. 持续关注和调整方案:对学生的辅导过程进行持续关注和调整方案,以适应学生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也要注意跟进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厌学的孩子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成绩和自信心,建立积极的学习心态和行为习惯。
同时也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谈谈你是如何解决学生厌学情绪
谈谈你是如何解决学生厌学情绪学生厌学情绪是教育界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而作为一名教师,解决学生厌学情绪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我关于如何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的一些经验和建议。
首先,我认为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是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的关键。
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更容易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为了创造这样的环境,我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我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其次,我会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许多学生的厌学情绪往往源于他们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感到困惑或迷失。
因此,我会通过教育活动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以及与他们个人目标的关联。
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提问。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最后,我相信了解和关注学生的个人需求和兴趣是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的关键。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
因此,我会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人需求和兴趣,并根据学生的状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会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目标和困惑,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辅导。
我也会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学习以外的活动,例如课外阅读俱乐部、社团活动等,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领域发展自己,提高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综上所述,解决学生厌学情绪需要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和关注学生的个人需求和兴趣。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互动和合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厌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学习,实现个人的学习目标。
对孩子厌学的心理解析和教师应对策略的思考
对孩子厌学的心理解析和教师应对策略的思考如下是有关对孩子厌学的心理解析和教师应对策略的思考:1.孩子厌学的心理解析(1)生命无意义感由于过早地陷入了书山题海,很多孩子在大量听课、做题、考试中迷失了自己,忘记了初心,对人生目标感到茫然。
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孩子接受教育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似乎能够顺利地完成作业、得到老师的表扬、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考入好的学校,就是学习的成功。
而这种对学习成功的定义,于当下的孩子而言越来越没有吸引力。
他们希望看到生命的力量,体验生命的责任,为社会、为他人、为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地球的存在作出有价值的贡献。
今天我们成年人给孩子提供的学习场景,缺乏将宏大叙事与学习生活相联结,缺少基于人性的目标,不能唤起生命源动力。
我们口中常说的“考上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固然也可能有一定现实作用,但这种功利性的目标与生命最原始的力量以及孩子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缺乏必要的关联,会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幻灭感,觉得自己成了为学习而学习的工具,也会让一些看清真相的孩子放弃学习。
(2)青春期自卑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情感上起伏跌宕,对自己的认知忽而高上天际,忽而低到谷底。
当孩子出现自我评价过低或有自虐倾向时,家长应该及时做出反应,通过家校社合作,帮助孩子恢复自信。
孩子自尊心的损害,可能来自很多方面。
有时候来自学习效果上的无能,有时候来自老师对自己的当众羞辱,有时候来自同伴的排挤和干扰,有时候只是来自对自己相貌、身高、体重的不满意,从而引发一系列退缩性行为并产生放弃的心态,进而引发学习效能的下降。
(3)习得性无助感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感实验,证明狗在持续遭受电击的情况下,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依然无法做出有效的、针对性的行为反应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
对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经历出错、被批评、被嘲笑、被打击,从而丧失努力的愿望和动力的现象,也叫作“习得性无助感”或“学习失能现象”。
这种无助的感觉不是天生的,而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自我效能感的丧失不断累积而成的。
从师生关系分析青少年厌学心理及对策
从师生关系分析青少年厌学心理及对策导言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感到疲倦和无聊,对学习没有兴趣和动力,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
在青少年期,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但是一些青少年却对学习漠不关心,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普遍。
青少年厌学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师生关系不良。
本文将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厌学心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厌学的影响1. 形成“敌对心理”在校园里,师生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师生关系的良好与否,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更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不良,人际矛盾会导致学生与老师产生敌对心理,关系越紧张,则学生越会对老师产生厌学情绪。
2. 师生微言大义学生在学校中接触到的,绝大多数是老师。
老师不仅在学业上指导学生,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
当老师对学生不耐烦,语言粗鲁,以及在学习上不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时,就会对学生产生抑制和打击,厌学情绪就自然而然产生。
3. 疏远感一些老师在教学中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带着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学生,缺乏与学生之间真挚的交流。
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冷漠和疏远,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应对青少年厌学的对策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应该注重师生关系的建设,提倡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爱,融洽相处。
老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尽量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
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
2. 激发学习兴趣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通过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而减少学生的厌学心理。
3. 加强家校联系学校应该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加强家校联系。
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在学校和家庭共同的努力下,学生在学习上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从而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
从师生关系分析青少年厌学心理及对策
从师生关系分析青少年厌学心理及对策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学习最为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许多青少年出现了对学习的厌倦和抵触情绪,这给家长和老师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那么青少年厌学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一、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学习心理的影响1.1 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对青少年学习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良好的,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那么学生会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相反,如果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好,老师不愿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的问题漠不关心,那么就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
1.2 师生之间的权力关系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老师对学生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学生需要听从老师的意见和命令。
如果老师滥用自己的权力,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惩罚,从而使学生感到恐惧和压力,那么学生会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从而形成对学习的厌学心理。
1.3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老师能够对学生表现出关心和关爱,并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那么学生会感到被尊重和被重视,从而更愿意去面对学习。
但如果老师对学生冷漠和漠不关心,那么学生会形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二、青少年厌学心理的原因2.1 学业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面临的学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学校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加之升学压力、家庭期望等因素,这些都容易让青少年觉得学习无法承受。
2.3 学习动机不足青少年的学习动机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果他们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或者对所学知识没有浓厚的兴趣,就容易对学习心生厌倦。
2.4 家庭环境不良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如果家庭环境不良,比如家庭关系紧张、父母对孩子过分苛刻等,都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形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3.1 改进师生关系学校和家长需重视学生与老师的师生关系。
学校可以加强对老师的专业培训,使他们具备更好的沟通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以改善与学生的关系。
浅谈学生厌学的原因与教师的对策
学生厌学是当今中小学学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小学高年级就已有所显现,到初中阶段,表现尤其明显。
许多教师对此十分忧虑,常听教师抱怨,不是我们不愿意教、不想把学生教好。
学生不想学,教学效果将会很不理想,情况严重时,特别不想学的人会占到学生的三分之一。
可见,这个问题已该我们大家深思熟虑了。
若不想出办法尽快解决,将会对基础教育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一、学生为什么厌学?1、学生在校时间长。
以小学为例,学生每天早上六点四十起床,七点半吃好饭,通学生还要跑几里路来学校,起的甚至还要早。
在校时间长达十一个小时。
正课八节,其它时间学生还得做作业。
有些学生上午还要留下,这对于小学生来说那能受的了。
2、学习任务重。
要学的内容越来越多,出的考题越来越难,考试结果高分少低分多,大大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的业务繁重。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忙的团团转,看到学生不学就生气,一气之下就会批评学生甚至会动手打他们。
学生的逆返心理特别强,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不想上课,造成旷课、逃学等不良现象。
说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还是不够。
4、学生的家长对学生娇生惯养,要求不严。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 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累着,总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多吃点多玩点,更有家长帮助学生欺骗老师。
使学生不自然的养成了学习涣散、怕吃苦、不求上进的生活方式。
5、对教师所讲内容不感兴趣。
一个好教师是让学生在乐中求学,不称职的教师会让学生死记,逼他们记,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
二、学生厌学的表现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是睡懒觉,小声说话,做小动作,看课外书,戴耳机偷偷听音乐,不听讲,不记要点,不完成课堂作业。
迟到、旷课、早退、不完成课外作业。
遇到这种情况,任何负责任的老师都不会放任不管。
批得轻了不起作用,批评的重了学生会与教师顶撞。
课堂时间有限,每节课都有特定的任务,这样一来课堂上的任务完不成,教师就会补课,而学生就会觉得作业多任务重。
为了保质量,有的学校把优差生分成不同的班级,最终的结果是优生之间竞争激烈,差生之间风气不良。
学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
学生厌学心理简析普立乡一中惠德勋2019年秋季学期对中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厌学心理普遍存在。
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
对此,人们曾作过一些理论探讨与实际研究。
笔者认为,要想克服厌学情绪,必须对学生厌学做出正确的心理诊断和深入剖析,从而对学生采取正确的对策。
一、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学生厌学主要表现是: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伴随着学习效率降低,作业错误率上升,学习成绩差等后果。
总之,就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从理论和经验讲,人们如果不愿干某件事情,就一定是对这件事感到厌倦了。
因此,根据学生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心理诊断,学生厌学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即是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
一般认为,引起心理疲倦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精神紧张程度过高;二是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三是思想冲突、挫折、忧虑、惧怕等情绪的反应。
以这种分析为理论依据,我们可以剖析出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如下:(一)学习没有付出一定的心智努力,因而造成厌学心理。
在学校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学生在教师有组织、有目的地指导下,通过系统学习各学科知识来掌握前人认识的成果,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这种把前人经验转化为个人知识的内化过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因而需要较大心智努力。
科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括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知识的理解、巩固与保持离不开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及想象等心理活动,而人的知识性又依赖于人的情感、意志、兴趣及需要等动机因素。
凡是需要心智努力的事,都伴随着一定的精神紧张,也就容易产生心理疲倦感。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某些因素造成厌学心理。
(二)学习的时间周期较长,造成厌学心理。
学习是种内化过程,不仅需要很大的心智努力,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
根据《教育法》的规定,适令儿童的基础教育需要九年的时间,如果升入高等院校需要更长的时间。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一、分析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1.学业压力过大。
中学生面对升学、期末考试等重要时刻,学习负担重,压力大,容易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2.缺乏学习动力。
中学生对学习的目标和意义没有清晰认识,缺乏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导致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3.学习方法不当。
中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效果不好,不能及时获得成就感,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4.环境因素。
中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如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适,同学之间关系紧张等,也会对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二、对策1.加强沟通。
学校和家长要积极与中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家校互动关系。
2.激发学习动力。
学校和家长要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目标,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3.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和方法。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任务,教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4.改善学习环境。
学校应关注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问题,合理布局教室设施,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5.注重兴趣培养。
学校和家长要关注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发展兴趣,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让学习与兴趣相结合,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心理疏导。
学校应配备专业心理辅导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解决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重新建立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综上所述,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要解决中学生的厌学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从各个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方法,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有效地克服厌学情绪,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如何解决学生厌学
教师如何解决学生厌学引言学生厌学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以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对知识和学习兴趣缺乏激情,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学生厌学问题,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学生恢复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教师解决学生厌学的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这个问题。
方法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重要前提。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关爱和指导。
通过与学生建立起互信和友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对学习的积极性。
1. 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关注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创设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引入实践案例、开展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2.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认可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3. 关注学生的生活和课堂表现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和课堂表现。
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同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心理需求,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问题。
方法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通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工具,例如幻灯片、视频和在线学习平台等,来呈现知识和理论,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创设开放性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创设开放性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思考问题。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师生关系分析青少年厌学心理及对策
从师生关系分析青少年厌学心理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
在教育过程中,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教育的变化,青少年厌学问题日益严重。
教师和家长需要深入分析师生关系,了解青少年厌学心理,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这一问题。
一、师生关系分析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僵化师生关系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往往呈现出一种权威与服从的僵化状态。
老师是权威代表,学生是绝对服从者。
这种师生关系往往导致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学习兴趣和激情难以激发,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2. 信息时代下的师生关系失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师生关系也出现了失衡的情况。
学生可能会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等途径获取丰富的信息,而老师在课堂上的传授可能会显得有些滞后和单一。
这种师生关系失衡也会让学生对学校教育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出现厌学心理。
3. 缺乏沟通和理解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和理解也是导致厌学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师可能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学生也很难向老师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种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孤独和无助,从而产生逃避学习的心理。
二、青少年厌学心理分析在分析了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我们来探讨一下青少年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
1. 学习动力不足青少年阶段的学习动力受到了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例如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兴趣爱好等。
如果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就会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2. 自我价值观念受挫青少年是一个自我价值观念形成阶段,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或者失败时,可能会产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质疑,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青少年期的学生对学校和师生关系有着较强的认同感,如果学校环境不好,师生关系紧张或者不和谐,学生可能会因此产生对学校和学习的厌恶情绪。
青少年师生冲突的的心理成因分析及学校教育对策研究
青少年师生冲突的的心理成因分析及学校教育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青少年师生冲突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这些冲突可能因为一些不重要的问题而导致,例如迟到、违反纪律、作弊、缺席等。
这些问题可能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可能会影响他们未来的表现和学习。
青少年师生冲突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归属感青少年所面临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很大,特别是在自我认同和归属感方面。
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不符合其他人的期望,因此可能会感到失落、被遗忘和不被重视。
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他们的思维和行为。
2.沟通困难青少年可能很难找到一个良好的沟通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可能会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和场所来交流,这可能会导致不良行为。
3.教育方式不同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反应。
如果老师采用强硬的教育方式,这将会导致对学生的恐吓和制裁,让学生感觉到孤立无援。
如果老师采用愉快和积极的教育方式,这将会增强学生的情感和信赖感。
4.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师生冲突问题也有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不稳定,家长关注度不够,会导致青少年在学校时与老师发生冲突。
对于学校如何应对青少年师生冲突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积极的校园文化和氛围。
学校应该建立积极的校园文化和氛围,支持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有益的学习环境。
2.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生活中的决策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生活中的决策,例如义工工作、监督学业。
3.采用积极号召性的教育方式老师需要采用积极号召性的教育方式来帮助学生解决冲突,他们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并把解决问题看做是协同行动的过程。
4.提供一个合适的沟通渠道学校应该提供一个合适的沟通渠道来让学生表达他们的问题和需求,越早处理问题越好。
总之,学校教育应该创造一个有益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的发展,促进教育和学生的相互交流与理解。
如何解决学生厌学问题1
如何解决学生厌学问题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生涯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其中最让老师头疼的便是厌学的学生,比如这个学期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上课不听讲,课后作业也不完成,每天上课浑浑噩噩。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又该如何改变这位学生的厌学情绪呢?一、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一)家长的原因1、望子成龙,过分的看中分数许多家长都十分看中学生的分数,以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导致学生自信心的不足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
2、破罐子破摔,无所谓家庭环境不良,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倾向。
家长本身对学生学习就不报很大希望,消极的思想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目标,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学生自己的原因:1、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自然也就不会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盲目性,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该怎样去学。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生由于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业成绩不良,会造成精神苦闷,就会觉得学习不下去,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
3、人际交往问题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的原因,在人际交往方面较差,不能正常的与同学进行交往。
经常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又不能很好的处理,最后导致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交往,缺乏同龄伙伴的关心。
三、教师原因:1、厌其师而倦其道教育方法落后,课堂气氛沉闷,师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由于教师急于求成,过高的要求学生完成暂时不能完成的任务,从而导致学生产生负重感,对学习失去耐心,开始厌学;或者教师恨铁不成钢,对学生说了些过头的话,做出了某些过激的行为,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
学生因为对老师的反感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
过分的看中分数,使学生感到厌烦。
二、如何帮学生克服厌学情绪?(1)矫正学习心理。
帮助厌学学生矫正厌学症,首先要矫治其厌学心理。
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用爱这把钥匙开启僵化的心灵,要爱得真,爱得持久,多关心了解,对厌学的孩子,切不可批字当头,罚字当头。
浅析农村中学生厌学心态及对策
浅析农村中学生厌学心态及对策随着我省普九工作和两基攻坚的深入开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年龄段学生巩固率得到了保证,大量适龄学生进入初级中学。
随着国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视,大力倡导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初中,由于学生基础差、班级数额多、班额大的特点,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厌学现象较普遍,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面对这一现象,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深入探讨,同样也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认真思考的课题。
经过几年的农村教学思考,通过对现在农村初中学生的现状分析,我认为造成学生厌学心态主要有以下原因。
1、自卑心理。
由于我们地处陇南山区,大部分学生在山区完小、教学点学习,升入初中后远离父母,来到较远的乡镇读书,不能适应学习、生活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
同时由于自身基础差,学习底子薄,学习成绩不理想。
升入初中课程增多,学习方法不当,心理压力大,对自己缺乏自信,对学习前途也感到迷茫,对自我认识差,自卑心理重,长期处在被别人瞧不起的阴影之下。
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意志薄弱,怕动脑筋,依赖性强等。
2、埋怨心理。
自己学的不好,却埋怨老师教得不好。
有的总希望别人学不好,甚至忌恨别人学得好。
有的学生则认为老师喜欢聪明、伶俐、反应快的学生,有的则埋怨自己笨,恨自己不如别人聪明。
还有的迷恋网络,自我约束力不强,道德自律意识差,热衷于交网友,玩游戏,埋怨现实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心理矛盾,有厌烦学习的倾向。
3、逆反心理。
由于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发生变化,拜金主义思潮泛滥,金钱至上,念书无用论,不念书也照样吃饭,自私自利等风气的影响。
有的学生认为,书上讲的内容不可信,与现实有出入,在以后进入社会中无用,书念出来工作无着落,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等,厌烦学习,不服从教师管教,直到放弃学习,或者自动辍学。
4,自我意识过强的心理。
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小学与家庭生活中,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师生关系分析青少年厌学心理及对策
作者:孟运霞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04期
【摘要】利用理论分析青年教师与学生对于学习的厌学情况,得出相应的结论:学生厌学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在研究的过程中,日益恶化的是师生关系作为学生只能在这种关系中变得更加糟糕,使得学习型生活也是更加地糟糕。
在理论研究上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师生关系;青少年;厌学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95-01
前言
厌学是学生的负性情绪,从心理方面进行考慮,厌学是处理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负面反应。
特别是认识上的偏差,情绪消极的学习态度,成为学生的学习障碍。
厌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导致学生和家长身心健康。
学生就会有逃课的行为,心情是极端的。
人们经常将逃课与厌学两者绑在一起。
孩子们不喜欢上学,不愿意和一起交流和沟通,找各种借口摆脱上学。
有些学生虽然在学校上学,但是心不在焉。
当家长询问一些事情的时候,学生一般比较烦躁,在课间的时候比较疲惫,但是在课后就生龙活虎。
这是厌学的一些情况。
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处理好关系,来帮助学生来解决这种不好的现象。
一、分析师生关系对青少年厌学的影响
学生厌学,有内部因素,如:消极自我学习,或生活中,由于负面的评价和导致对自己有错误的定位;给予不恰当的原因,这是不好的,因为他不能找到正确的归因方式。
外部因素,如社会的原因,学校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关注是近年来关注的重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所产生的影响。
研究表明,大多数孩子在学校是充满希望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一些教孩子们失去了原有的热情和对于事物的好奇心。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孩子在学习上表现不佳的时候,教师的态度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积极性,或直接批评,导致学生是对于学生是沮丧的,因为害怕再次受到批评导致学生不敢随便做一些事情,情绪有所下降。
在这种恶劣的经验和关系中,学生和教师关系比较尴尬,如果他们要求不学习,使学生感受不到一些如何努力,这样就导致学生达不到教师的要求,也证明了有个性的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不可低估。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比较枯燥,而且上课也没有新意,对于学生随意进行点评,对学生自信心的表现将受到伤害,导致学生产生无助的感觉。
他们在不同的年代,
接触不同的教师也会是一直保持这种状态。
在青春期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年轻时代的一个过渡,可能会与更激烈的反应,所以良好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从师生观角度分析解决青少年厌学对策
第一,推进实施新的师生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生和教师都是平等的。
首先要意识到学生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发展,相互平等、互相尊重。
美国有教育家曾经说过人本主义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现在的社会也是提倡平等的相处方式,不该是一直都是教师作为主导,学生没有发表言语的权利,但是教师也不能够任何事都是以学生作为中心,毕竟学生还没有完全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师如果过分在乎学生的兴趣将会让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发展,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
这是一个良好的师生相互尊重的关系,平等对待学生,制定平等的而制度,适应于所有的人,并且还需要遵守。
教师不仅要满足所有的真正意义,而且还需要实现真正的平等。
第二,老师用正确的动机来激发学生。
我们知道罗森塔尔效应指的是预期目标和期望,期望的结果和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预计,从内心接受很高的期望,然后朝着这个目标进行前进和奋斗。
在此基础上对罗森塔尔效应显示,教师必须在一个合理的分析能力以及现有的一个学习水平,根据一定的规则,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动机,不再处于一种厌学的状态。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会帮助学生完成这些任务,使得学生由足够的信心和成就感。
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教师如果能够给他们一定的期望,帮助他们发展朝向教师期望的方向。
比如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课当中有讲到厌学这一块的案例,是指小明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在他小学的时候成绩是很好的,在班级也是出于比较好的名次。
但是在他上初中之后,每次考试之后得到的成绩都不是很亮,导致学校的教师和家长都责骂他。
由于长期是住在学校,与自己的父母交流的时间比较少,所以教师打电话和家长进行交流的时候给家长的信息是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态度不是很好,厌学的情况很严重。
从这个安利我们可以指导,小明厌学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和小明的师生关系不是很好,教师在指导小明的情况下没有及时给与孩子相应的鼓励和期望,导致学生一直堕落下去,越来越严重。
教师应该做的是找学生了解详细的情况,然后帮助孩子想一些策略,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上面有所进步。
再者教师需要和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能够更懂孩子的想法以及学校的动态。
第三,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合理归因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成长时刻关注,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也警觉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隐患。
一个好的老师不仅有正确的方法教育,内容多种多样,而且与学生的亲密关系,共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的效率。
研究发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越大,学生倦怠程度越低。
教师要转变教学,建立教学和学习的模式,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比如小学四年级语文书上讲过学生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教师需要去发现学生在生活中的闪光点。
与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通知给予正确的指示,了解他们对于自己的掌握,掌握学生的状态,针对现象有效地采取措施,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消除或者减少厌学情绪。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学生的成长,所以教师要保持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信赖自己的学生,减少厌学的情绪,对生活和学习充满兴趣。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好的榜样。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尊重和关爱身边的人,尤其是自己的长辈。
教师应该以一种欣赏的态度来鼓励自己的学生,从而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一为引路人,让学生能够有奋斗的方向,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沈燕.中职学生自我认同和学习倦怠的现状与应对[D].江苏师范大学,2016.
[2]徐小兰.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初中师生冲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3]顾晨英.高等职业学校师生冲突行为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