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摘要]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会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赋予学校文化以意义,全面理解和建构学校文化系统,将有利于探察学校文化的构成要素及相关关系,建构理想的学校文化模式,创造适宜的学校组织氛围,同时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校组织文化维度一、学校组织文化维度研究的意义1.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会使人们从不同层面挖掘学校文化的意义,更加明晰学校文化现状,了解所处的文化层次结构及文化功能,提升师生对文化建设的了解度和认知度,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维度研究,其要旨在于多视角审视学校文化现象,形成科学的学校组织文化观。
2.通过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寻找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文化内部要素及其结构的梳理、组织行为的研究、组织氛围的透视等,判断学校发展的健康状况,发现学校文化建设各要素、因子间的因果关系,探明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找出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3.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学校文化内部要素的整合。
伯顿·克拉克认为,对于一个复杂的组织而言,其内部的整合体现为两个基本维度:结构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
结构性整合主要是通过组织中人们或群体间的互动联系来实现的,规范性整合则来自组织成员共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
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场理论”(field theory)——“行为=f(人·环境)”,即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来解释学校组织行为,通过学校成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情感关系、权力关系、利益关系等的研究会使结构性整合更加合理。
另一方面,通过剖析学校文化内部要素,查明各要素在现实中的作用和状态,提炼升华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默许假设或核心价值观,将有利于达成文化的规范性整合。
4.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拓展学校文化功能开发的视角。
组织氛围六个维度-解释说明
组织氛围六个维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组织氛围是指组织内部的文化和环境,对员工的行为和工作动力产生重要影响。
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在组织氛围的形成中,存在着六个重要维度,它们分别是:领导者行为、沟通与信息流、团队合作、员工发展、激励与回报以及工作环境。
这些维度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一个有利于员工成长和发展的组织氛围。
首先,领导者的行为对组织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领导者的行为表现出目标设定、决策制定、激励激励和沟通的方式,对员工产生深远影响。
好的领导者能够以身作则,树立起正能量的榜样,激励员工更努力地工作。
其次,沟通与信息流在组织氛围中扮演重要角色。
良好的沟通和信息流有利于建立透明和开放的工作环境,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等和误解,提高员工的理解和参与度。
及时的沟通有助于组织内部各个层级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推动组织的高效运作。
团队合作也是组织氛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团队合作鼓励员工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促进知识分享和经验交流,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通过团队合作,员工能够互相学习和成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员工发展也是一个组织氛围的重要维度。
组织应该为员工提供不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能力,从而实现个人和组织共同成长。
员工的发展和成长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还可以为组织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此外,激励与回报也是组织氛围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理的激励制度和公平的回报机制能够激励员工积极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通过激励和回报,员工将更加主动地投入工作,为组织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工作环境是组织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舒适、安全、协作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能提升员工的工作质量,还能带来更好的创新和团队活力。
综上所述,组织氛围是由领导者行为、沟通与信息流、团队合作、员工发展、激励与回报以及工作环境等六个维度所构成。
试论学校组织变革的维度
・9 ・ 9
试 论 学校 组 织 变革 的 维度
侯 黎鹂
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
1 学校组织变革的内涵 什 么是学校组 织 学校组织变革 的内涵之前 , 我们先 对学校组织变 革的 动因加 以分 析。学校组织是其环境 的产物 , 因为学校是 由社
维普资讯
牡丹江医学 院学报 20 年 第 2 卷 第 4期 06 7 J U N L F U A J N M DC L C L E E V 1 7 N . 20 O R A O M D N I G E IA O L G o 2 O 4 06 A .
参与 , 以增进学校 的 自我更新 和成 长发 展的能力 , 而提 高 进
学校的效 能, 促进学校 目标的达成。 2 学校组织变革的维度 当前许多 的组织模 型都是基 于美 国组织理论 专家 哈罗 德・ 莱维特 ( ao evt16 ) H rl L ai,9 5 的早期思想 , d t 他的菱形 组织 想 的基础 。虽然莱维特 的模型 主要 是描述性 的, 但是它 确实 是考虑 到了组织变革 , 是他指出了组织 变革 的 四个相互 作用
10 3 104
的组织形态变革。
通过以上的分 析 , 我们可 以将这些认识 组织变革 的维 度 应用 到学校组织变革 中去 , 对学校组织变革 的七个维度进 行 研究 , 即学校组织任务变革 、 学校组织 人员变革 、 学校组织 技 术变 革 、 学校组织结构变革 、 学校组织 文化变革 、 学校组织 功 能变革 和学校组织形态 变革 。 2 1 学校组织 任务变革 . 学校组 织任务是 学校组织 目标 的 细化 与操作化 , 是实现 学校 组织 目标 的载体 , 学校组 织 目标 的达成 最终都要通过 学校组 织任务 的完成 来实 现。 由于学 校组织 目标决 定了学校组织任务 , 所以这里 以学校组织 目标 的变 革替代学校组织 任务 的变 革 。学 校组织 目标是 学校 的 灵魂 , 是学校奋力争取达到的未来理想状态 。学校组织 目标 也是 学校发展的动力 , 如果 目标发生 变化 , 就会 引起 学校组 织 的一 系列变化 。过去 的学校管理 以完成教学工作 任务 、 管 理好人 财物和信息等 工作 为中心 , 这种 以任 务为 中心 的 目标 取 向往往 容易忽视人 的因素 在管理 中的特殊作用 , 只把人 看 作是管 理工作 的过程 和方法 , 把管 理体 制 只看 成是约 束人 、 管理人 的手段 和工具 , 把管 好 工作 和管 好财 务作 为 最终 目 的, 因而使管理制度 不是为人 服务 , 成为制度 的工具 , 为 人 人 制度服务 。以人为本 的学 校管 理必须 确定 以学校成 员 的不 断发展 和完善 为最终 目标 J 。学校 中 的人 由于 知识 、 经验 、 阅历 、 态度 、 自利益 等不 同, 各 因此 , 个人 的 目标是存 在差 异 的。以人 为本 的管理 必须要把 他们 的 目标 协调 起来 。不 能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一、引言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和经验传承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价值观、精神风貌、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
校园文化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因此,我们开展了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和反馈。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学校全体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4份,有效回收率为92%。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程度、文化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对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1.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程度在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程度的问题上,结果显示,41%的学生表示对校园文化有较清晰的认知,53%的学生表示对校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仅有6%的学生表示对校园文化不了解。
2.文化活动的参与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78%)表示经常参与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22%的学生偶尔参与,没有学生表示从不参与。
在参与的文化活动形式上,学生们普遍参加的有学术讲座、文化节、艺术展览等,而对于一些需要主动参与和互动的活动,如话剧表演和音乐会,参与度相对较低。
3.对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校园文化宣传和教育:有些学生反映,对于校园文化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学校的宣传,因此建议学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
(2)丰富文化活动内容:一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的文化活动还比较单一,希望能有更多样化的活动,如戏剧演出、音乐会和体育比赛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部分学生反映学校的文化活动质量有待提高,希望能请来更有名气和水平的演员和艺术家进行表演和讲座,提供更有深度和专业的文化体验。
(4)鼓励学生参与和创新: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文化建设中,通过开设文化团队和社团,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才能。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校园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并且乐于参与文化活动。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测量维度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测量维度1. 引言组织文化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的共同体现。
丹尼森(Denison)提出了一种测量组织文化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四个维度:使命、适应性、参与度和一致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测量维度,分析每个维度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
2. 使命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丹尼森认为,明确的使命可以为组织提供方向,激励员工,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一个成功的使命应该清晰、具体、有意义,并与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
使命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它对组织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项研究表明,具有明确使命的组织更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2.1 使命的定义使命是组织的基本目标和宗旨,它指引了组织的行为和决策。
使命应该回答以下问题:组织的核心业务是什么?组织对社会和客户有什么责任?组织所提供的价值是什么?使命应该具有挑战性和激励作用,能够吸引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2.2 使命的重要性明确的使命对于组织的成功非常重要。
它可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方向,防止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迷失方向或感到无所适从。
使命还能够凝聚组织内部的共识,帮助团队成员保持一致的目标和价值观,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此外,明确的使命还可以吸引客户和投资者,树立组织的品牌形象,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2.3 实施使命的关键因素要成功实施使命,组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领导力:领导者起到了明确使命的关键作用。
他们应该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并鼓励他们为实现使命而努力。
领导者还需要在组织内部传递使命,并确保组织的决策和行为与使命保持一致。
•组织结构:组织的结构应该支持使命的实施。
各个部门和团队之间应该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确保他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使命贡献力量。
此外,组织的激励和奖励机制也应与使命保持一致。
•沟通:有效的沟通是使命实施的关键。
组织应该将使命传达给所有员工,并确保他们理解和接受使命的重要性。
沟通应该是双向的,组织需要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改进和调整使命。
从组织文化的七个维度
黄曼娜2008071070《管理学原理》作业问题:从组织文化的七个维度来剖析评价深圳大学的校园文化。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并被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组织文化的七个维度分别是:关注细节、成果导向、员工导向、团队导向、进取性、稳定性、创新性和风险承受力。
从组织文化这七个维度来看,深圳大学的校园文化具体如下:从关注细节上看,表现为校方期望在校园行政工作、老师和学生等方面都表现出精确性、分析和关注细节的程度。
首先,深大是一个多院系的综合大学,每个院系又有具体的行政分工,这是要求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使办事更有效率和有规则,从而体现了它的精确性。
它还不断强调对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培训,鼓励在职中、在活动中不断学习。
这些都是希望教师和学生在工作中、在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细节入手,并精确、精准地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或学习任务。
从成果导向上看,深大在这方面上是十分重视的。
它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大赛,如征文比赛、程序设计大赛和科技调研大赛等,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课余时间参加活动,并对获奖学生进行大力鼓励和表彰。
除此之外,很多奖项的评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据教师或学生的各种成果的。
从员工导向上看,也就是管理决策中充分考虑结果对组织成员影响的程度。
在员工导向这方面,个人认为深大是做得比较好比较到位的。
校管理者在决策时不仅考虑到了整个学校的利益,更多的是以人为本,较充分地考虑到了老师、职工和学生的具体利益。
如关注教师、教职员工的待遇问题和福利问题、关心并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家庭较困难的学生进行补贴和开设勤工俭学岗位。
这些都体现了深大校园文化的人性化和合理化。
从团队导向上看,我觉得深大在这方面还有待改善。
团队导向就是要求管理者是围绕团队而不是个人来组织工作的程度。
尽管在一些活动或比赛中也融入了以团队为单位的形式、每个学年也会评出优秀班集体,但是这种“团队第一”的文化仍然没有校园里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和采纳,大家还是相对比较注重个人利益而有时忽略了团队利益,如仍然有不少班集体是比较涣散和缺乏凝聚力的。
学校校园文化调研报告
学校校园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学校校园文化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要素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校园文化调研,旨在通过此报告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优化校园文化建设。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和评价。
问卷调查共发放了500份,有效回收400份,有效回收率为80%;访谈采访了10位学生代表和5位教师代表。
三、校园文化特点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校的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点:1.仪式感强:学校定期举行各种仪式活动,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多元交流:学校开设了丰富多样的社团和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艺和发展兴趣的平台。
3.师生关系融洽: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频繁,增加了学校的温馨氛围。
4.文化传承:学校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开展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
四、校园文化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参与度不高:虽然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但很多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其中,缺乏主动性。
2.文化现代化需提升:学校的文化活动还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上,需要更加注重现代元素的引入,以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
3.文化宣传不够到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一些优秀的文化成果宣传不够,导致一些学生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存在认知上的差距。
五、改进方案为了改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激发学生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文化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
2.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学校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的形式和元素,如科技展览、创意设计等,以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3.加强文化成果宣传:学校应加强对校园文化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校报、校园广播等媒体,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校的文化建设成果。
文化维度的测算方法包括
文化维度的测算方法包括
文化维度的测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该理论基于对不同国家数据的调研分析,将文化分为五个维度:权力距离、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不确定性规避和短期与长期思维。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对各个维度的态度和偏好,进而计算其文化差异。
2.格雷厄姆文化维度理论(Graham’s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该理论基于对大量文化特征进行调研和统计分析,提出了六个文化维度:权利与责任、个人主义与社会团结、自由与秩序、现实与幻想、时间的观念和隐私与公共。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来评估文化差异。
3.特里安文化价值观理论(Trompenaars'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该理论基于跨国公司的管理咨询经验,提出了七个文化维度: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大胆与谨慎、遵从与个人权利、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大范围承诺和短期关注、内外控制。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等方法来测算文化差异。
4.斯瓦舍文化维度理论(Schwartz's Cultural Value Dimensions Theory):该理论基于对全球多个国家调查数据的研究,提出了七个文化维度:权力与顺从、个人主义与亲和、自由与约束、不确定性规避、成就与谦逊、利他主义与利己主
义、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来评估文化差异。
这些测算方法根据不同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可以帮助研究者和跨国组织深入了解和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征与差异。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组织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组织特征,是组织成员在长期共同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和工作方式等。
组织文化不仅代表着组织本身,而且也反映了组织与环境的联系。
因此,对组织文化的研究对于了解组织的运行机制、促进组织发展和提高组织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组织文化的研究中,学术界提出了各种理论和模型。
其中,哈茨(1992)提出的组织文化框架是最为经典和广泛应用的。
该框架将组织文化分为四个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和男性/女性导向。
这些维度既反映了组织内部成员的价值和信仰,也反映了组织与外部环境的联系。
此外,首位提出组织文化的特征是奥格本(1984)提出的“强文化”和“弱文化”概念。
强文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对于组织成员的行为有强制性作用;而弱文化则相对灵活,对于组织成员的行为影响较小。
组织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因素对其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
学者们研究了多种因素对组织文化的影响,包括领导者风格、组织结构、工作特征、组织历史、行业环境等。
领导者风格是组织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领导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对组织成员产生深远的影响。
组织结构也是影响组织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组织结构的不同层次、不同职能、不同领域都会对组织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带来影响。
另外,组织历史也是组织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组织自身的过去经历对组织成员心理的塑造是长期而深入的。
组织文化对组织的表现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组织的绩效和表现。
例如,个体主义和权力距离高的组织文化通常会导致组织的僵化和创新能力的丧失;而集体主义和权力距离低的组织文化通常会促进组织创新和有效沟通。
组织文化还能够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
组织文化对于员工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健康、积极的组织文化才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条件。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进入21世纪,组织文化研究逐渐进入繁荣期,研究者们开始从不同角度探讨组织文化对企业经营、组织绩效、员工行为等 方面的影响,并开始将组织文化与其他管理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更为综合的研究体系。
组织文化研究的主要流派
功能主义流派
强调组织文化的适应性和功能性,认为组织文化可以帮 助企业适应外部环境,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的构建提供行为准则。
传播与推广
03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如培训、宣传、活动等,传播和推广组
织文化,使其深入人心。
组织文化培育的策略与措施
领导力培养
培养具有优秀领导力的领导者,通过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影响和 培育组织文化。
员工参与
鼓励员工参与组织活动,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参与感,从而促 进组织文化的培育。
激励机制
促进创新与变革
组织文化可以鼓励员工接 受新思想、新方法,推动 组织的创新和变革。
组织文化的维度与特征
维度
组织文化的维度通常包括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和 习俗等,这些维度反映了组织的独特性和目标。
特征
组织文化通常具有稳定性、共享性、可塑性和动态性 等特征。稳定性是指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会长期存 在并影响组织的发展;共享性是指组织文化是组织成 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信仰;可塑性是指组织文化可 以通过培训、激励和引导等方式进行塑造和改变;动 态性是指组织文化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发展的 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提升组织的品牌形象
优秀的组织文化能够提升组织的品牌形象, 使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04
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的关 系
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正面影响
强大的组织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 诺,从而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
学校文化维度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佛山、梅州两市中小学学校文化现状调查为例
给我们一种 “ 雾里看花 ” 难 以捉摸 的感 觉 , 了解 、 要 所学校的文化特性 , 只有深入 其 中, 才能揣摩 一 二 。也 正 因为 如此 , 目前 的学 校 文 化 研 究 主要 还 是
一
程 中 , 校文 化 开始 受到 人们 的重 视 。 学
21 02年第 2期
No 2,0 2 . 2 1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社
( OC AL S I NC E T ON) S I CE E DII
21 02年 4月
Ap .2 1 r 02
J R OU NAL OF S T OU H C NA N HI ORMAL U V RST NI E I Y
华南 师范 大 学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21 0 2年第 2期 测数 据结 果 和对教 师 访 谈 的情 况 , 问 卷进 行 了修 对 订 , 成 了 中小 学 学 校 文 化 的正 式 问卷 。正 式 问卷 形
【 键 词 】学校 文化 维度 关 【 收稿 日期 】 4 — 5 C 0 05
教师发展
【 作者简介】 谢春艳(95 , 湖北宜昌人, 17一) 女,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0 55 《02 0 04 — 5 10 — 4 52 1)2— 05 0
究} 0 2年第 1 。 20 期
4 5
局 限在 学 校文 化活 动 等外 在 现 象 的范 畴 , 而是 深 入
到了探讨在这些外在的活动 、 显像 、 氛围和仪式 中所 内隐 的学 校领 导 、 师 、 生 所 共 同遵 循 的意 识 、 教 学 价 值、 态度等等。更多的学者用学校 文化或学校组织
维度分析
基于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测量维度的分析(1)人的特性模块授权:放心授权(扶上马再送一程)不会授权,将不会被授权;不会提拔人,将不被提拔;“赛马中识别好马”。
“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
这句话包含三层含义:(1)员工个人的追求只有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相一致(对企业忠诚、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才有可能得到实现;(2)企业发展了势必会给员工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为每位员工提供“没有天花板的舞台”;(3)联想为每位员工都提供了平等的发展机会,不惟学历重能力,不惟资历重业绩,每位联想员工都有相当的舞台,每个人都有成功机会,员工与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成功。
团队导向:鼓励亲情,合作、共享的团队精神。
铸造“斯巴达克方阵”--全体员工目标一致,步调协调,令行禁止,为贯彻公司的经营战略,脚踏实地地共同努力。
能力开发: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
不断地在职培训,每年花费在培训上的费用在超过1500万元;没有天花板的舞台:发展空间很大;人人都是发动机--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潜能,高度自觉地探索规律,未来目标需要创造性的工作。
(2)基本价值模块核心价值观:一、服务客户服务客户是联想的首要价值观,因为联想的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联想将要成为一个服务型公司。
联想和联想人的价值在于拥有客户,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客户获得超出期望的满意。
联想人把技术、产品和方案作为服务客户的手段,在全员中树立一种“客户至上”的意识。
“我们的存在取决于我们能否找到自己的客户,我们的价值取决于我们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
为了做好服务客户,联想人注重客户体验,走进客户,倾听客户的声音,认清客户的真正需求。
联想人提出“客户的问题是我们工作最重要的出发点”,“谁贴近客户,谁就是指挥棒”。
联想人以客户的需求为设立目标的依据,完全从客户的角度来提升能力和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二、精准求实联想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从管理和做事的方法来看,主要得益于联想人能够“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来说话”,“乐于发现问题,勇于面对现实”。
组织文化量表研究综述及评析
组织文化量表研究综述及评析作者:宋联可杨东涛魏江茹一、组织文化研究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因日本企业迅速崛起,西方学者开始关注组织文化。
20世纪80年代,关于组织文化方法的研究出现两大学派:以Schein为代表的定性化研究学派和以Quinn为代表的定量化研究学派。
20世纪90年代后,组织文化研究呈现四个走向: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组织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组织文化测量研究、组织文化诊断和评估研究(赵琼,2002)。
进入21世纪以来,对组织文化及其相关研究,变得更加丰富、深入、细分和科学。
Rousseau(1990)归纳前人研究,认为研究者们强调的因素不同,并非因为定义不同,而是收集数据的类型有区别。
他的观点与Shivra(2001)、Lau(1996)和Alexander(2000)等人不同,认为主要是收集数据的方法影响了研究结果,事实上也是指“测量”组织文化的方法。
Delisi (1990)认为有两类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第一类是采用印象的方法收集数据,采用解释的方法分析数据;第二类是采用标准的、预先选定的方法收集数据,采用标准的、规划的和启发的方法分析数据。
当强调无意识角色、组织独特性、对社会结构的认识偏见、主观主义时,倾向于用第一类方法;当强调文化外层或外显层时,研究者选择第二类方法(Shivraj, Sanjeev & Yadlapati, 2001)。
定性研究能够提供丰富的、深入的观点,但是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从而影响到结论的可靠性。
定量研究更加严谨,通过检验得出结论,但是定量研究容易忽视组织文化的整体性,往往只反映组织文化某些方面,而且对行为的“意义”无从下手研究(韩巍、张含宇,2003)。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利弊已被广泛讨论,在测量组织文化方法的选择上,有的学者选择定性方法测量(Feldman,1986;Kunda,1992;Louis,1985;Van Maanen and Barley,1984),有的学者选择定量方法测量(Bernstein and Burke,1989;Cooke and Rousseau,1988;Quinne and Spreitzer,1991)。
校园文化调研报告
校园文化调研报告《校园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氛围、社交活动和学校精神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进行了一次校园文化调研活动。
二、调研内容1. 学生生活方面:我们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调研,包括学习、休闲娱乐、饮食、住宿等方面的情况。
2. 学习氛围方面: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压力、学习方法、学术氛围等方面的情况。
3. 社交活动方面:我们调研了学生的社交活动,包括学生组织、社团活动、校内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
4. 学校精神方面:我们了解了学校的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精神等方面的情况。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多种方法进行调研,覆盖了不同年级、专业和学生群体。
四、调研结果1. 学生生活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生活环境和配套设施都比较满意,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比如食堂饭菜品种较少、住宿条件不够舒适等。
2. 学习氛围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氛围比较满意,但也有一些学生表示学习压力较大,需要更好的心理调适帮助。
3. 社交活动方面:学生对校内的社团活动比较感兴趣,但也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学校精神方面:学校的传统和精神风貌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赞扬,学校需要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传统。
五、调研建议1. 针对学生生活方面的问题,学校应该进一步改善食堂和住宿条件,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2. 针对学习氛围方面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压力。
3. 针对社交活动方面的问题,学校应该多举办各类社交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和学校活动。
4. 针对学校精神方面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学校文化传统的宣传和传承,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六、总结通过这次校园文化调研,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也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方向。
我们相信,通过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校园文化一定会更加繁荣和丰富。
学校的结构与文化
学校的结构与文化社会组织是由互动的个人或团体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通过一定的结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以一个相对独立单位存在的社会系统。
学校是众多社会组织中的一种。
它具有一般社会组织的共同特点,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从结构和文化这两个方面对学校组织进行分析。
学校组织结构文化从词源学上来考证,组织一词来源于希腊文“ORGANON”,意思是“工具”“手段”。
1873年,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将组织一词引进了社会科学,他在提出“社会有机体”这一概念的同时,将组织看成是已经组合的系统或社会。
被西方社会学誉为现代化组织社会学创始人的马克斯·韦伯认为,组织是一个法人团体,是一个用规章制度限制外人进入的一个封闭的团体。
我们认为,社会组织是由互动的个人或团体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通过一定的结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以一个相对独立单位存在的社会系统。
结构和文化一直以来是研究社会组织的重要视角,作为众多社会组织的一种,学校在这两个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学校的结构分析1.异质性结构学校组织结构的异质性体现在很多方面,这里主要从学校中的主要群体的角度来分析讨论。
(1)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
“教师是社会代表者与文化传递者,而学生是社会未成熟者与文化学习者,因此他们是具有几乎互为相背的‘社会属性’的组织成员。
”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很多相对的差异,如地位,角色,价值观等。
正是因为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这种异质性,学校在制定活动的评价标准和尺度时就要相应的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去考虑。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在任何社会组织中都存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校组织也不例外。
“正式群体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既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成员占据特定的地位并扮演一定的角色的群体。
而“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无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学校既要构建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正式群体,又要为学生的交流互动提供一个非正式群体的平台。
怎样运用SWOT方法进行学校文化分析
怎样运用SWOT方法进行学校文化分析导语:在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运用SWOT方法进行学校文化分析,能够科学合理地推动校文化建设。
以下是运用SWOT方法进行学校文化分析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什么是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态势分析法,是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其著作《SWOT矩阵》(The SWOT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中提出的。
该方法是组织文化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分析方法,常被用于企业的战略制定,在学校和个人等的自我分析和策略制定上也时有应用。
SWOT分析法,是对研究对象内部存在的优势因素(Strength)、劣势因素(Weakness)和外部相关的机会因素(Opportunity)、威胁因素(Threats)进行分析,并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矩形阵势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剖析、研究各因素,从而寻求相应的结论。
这样,通过SWOT分析法,主体很容易将自身的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充分发挥、利用其有利条件,控制、化解不利因素,已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和目标。
同样,学校也可利用SWOT分析法,较系统地分析出学校内部存在的优势、劣势和外部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据此提出今后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
因之,为了实现某一目标,学校对自身内部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和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进行合理地分析,寻觅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案。
具体来讲,SWOT分析在学校中具有这样内涵:S:(优势)——是指能使学校获得领先地位,具有强大竞争力并有利于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那些积极性内部因素或特征。
例如,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充足的资金,良好的形象和声誉等。
W:(劣势)——是指阻碍学校发展目标实现的那些不利的、消极的内部因素。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之一,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旨在了解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针对学校师生和管理人员展开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学校文化特色和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学校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学校文化活动丰富多样,但存在参与度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部分学生反映学校文化活动形式单一,需要更多创新和互动性。
2.学校文化特色学校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校园风采、传统文化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其中以校园风采最为突出。
学生和教师普遍认为学校文化特色的建设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调研结果表明,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但也有部分学生反映,学校文化对个人成长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
四、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学校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针对性,丰富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社会实践意识。
2.发挥学校文化特色的优势,提升学校形象和凝聚力,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文化的魅力。
3.加强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帮助其健康成长。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也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我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学校文化建设将不断得到提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学校文化研究的文献分析与述评
学校文化研究的文献分析与述评作者:叶怀凡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9期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学者聚集学校文化的概念与内涵、诊断与管理、建设与发展三个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但综观这些研究成果,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队伍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而适应未来发展的学校文化研究,重点应力促实现研究视角从关注宏观转向聚焦微观,研究方法从理论思辩转向质性研究,研究队伍从单兵作战转向团队协作。
关键词:学校文化;文献分析;研究现状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213-03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当属美国社会学家威拉德·W·华勒,他在其经典论著《教育社会学》(1932年出版)一书中,将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1]。
国内教育界对学校文化研究历来比较重视,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教基〔2006〕5号)后,一批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陆续产生,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本文拟对新世纪以来国内有关学校文化研究的期刊文献作一简单分析,以期能对进一步深化学校文化研究、加强和改进学校文化建设有所启示。
需指出的是,为行文方便,本文在论述中对学界前辈和专家均直呼其名,不妥之处,祈请见谅。
一、学校文化研究的文献主题与基本概况笔者以“篇名”为检索条件,以“学校文化”为检索词,以“2000至2016年”为时间段,通过精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共查询到1500多篇相关文献。
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近600篇。
从文献的作者构成来看,既有顾明远、叶澜等德高望重的学界前辈,也有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还有数量众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在读硕博士研究生;从文献的出版单位来看,既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学报》《教育发展研究》等教育领域的权威期刊和知名期刊,也有大量的教育类普通期刊和人文社科类综合期刊。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
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综述组织文化是指在一个组织中共同存在的、被认可的、经过时间考验的、被大部分组织成员接受的行为模式、价值观、信念、心理模式和符号系统。
它是由组织中的人员、历史和环境共同塑造的,对组织的运行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对于研究组织文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进行了探索,下面将对其进行综述。
首先,研究者们研究了组织文化的定义和维度。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组织文化的定义和维度并不清晰。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种定义和维度的研究不断涌现。
其中,霍夫斯泰德提出的五维文化模型(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与女性关系、不确定性规避和长期短期导向)以及特洛姆这七维文化模型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定义和维度研究。
其次,研究者们研究了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组织绩效是组织运行和发展的最终目标,而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研究表明,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一方面,组织文化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促进员工的积极心态和行为,进而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和绩效。
另一方面,组织文化还可以塑造组织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促进组织员工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性,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然后,研究者们研究了组织文化的变革与创新。
组织文化的变革是组织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组织文化的变革需要在领导者的指导下进行,需要培育一种积极的变革氛围和文化,以便员工能够接受和适应文化的变革。
同时,组织文化的创新也是组织持续发展和竞争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组织文化的创新可以通过创业精神、创新意识、组织学习和文化多样性来促进。
最后,研究者们研究了组织文化的管理和测量。
组织文化的管理对于组织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组织文化的管理需要制定明确的文化目标、设立文化规范、建立文化传播和沟通渠道等措施。
同时,研究者们还提出了各种测量组织文化的方法和工具,如组织文化问卷和访谈等。
这些测量工具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文化特征,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3.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学校文化内部要素的整合。伯顿·克拉克认为,
对于一个复杂的组织而言,其内部的整合体现为两个基本维度:结构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
结构性整合主要是通过组织中人们或群体间的互动联系来实现的,
规范性整合则来自组织成
员共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场理论”
在学生的社会发展上, 学校文化会加速
二、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几个维度
对某一种文化进行判断评价, 首先应当对其进行多层次、 多视角的研究, 发现其文化构 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其系统及功能。本文主要从学校组织的文化类型、组织氛围、组
织行为、发展层次等几个维度进行探讨。
1.学校组织文化的类型维度研究。在文化类型上,学校文化有着一般组织理论所不能 刻画的个性特征。斯坦霍夫和欧文斯( Steihoff ,C.R.& Owens .R.G.)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
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维度研究, 其要旨在于多视角审视学校文化现象, 形成科学的学校组织文
化观。
2.通过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寻找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学 校文化内部要素及其结构的梳理、 组织行为的研究、 组织氛围的透视等, 判断学校发展的健
康状况,发现学校文化建设各要素、因子间的因果关系,探明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找出文
提出家庭文化 (family culture) 、机器文化 (machine culture) 、表演文化 (cabaret culture)、恐怖场
所文化 (little shop of horros cuture) ,分别隐喻了相互关爱、友善合作的,学校作为完成任务
机器的, 学校是表演舞台的和受专制强力控制的, 冷漠冲突的几种学校文化形态, 认为组织
(3) 扁平式的组织结构; (4) 员工的自主、自觉性管理; (5)员工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 (6) 领
导者的新角色改变为设计师、仆人和教师。 “学习型组织”的相对平等的人际关系、一致的
价值理想、 成员的积极主动的处事和工作态度等与现代管理的人本关怀精神相一致,
表现出
典型的健康学校的特征。 “健康学校的特征为学生、教师和校长的行为协调一致,共同为教
大多是几种或多种文化类型
的综合。 那么是否有一个较为适合现代学校发展的组织文化类型呢?比较而言,
扁平式的学
习组织应当是一个较为适宜的文化组织形式。 “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彼德·圣吉 ( Peter
M . Senge)总结了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1) 全体成员有共同的愿望和理想; (2)善于不断学习;
( field theory)
—— “行为 =f( 人·环境 )”。即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来解释学校组织行为,
通过学
校成员之间的工作关系、 情感关系、 权力关系、 利益关系等的研究会使结构性整合更加合理。
另一方面, 通过剖析学校文化内部要素, 查明各要素在现实中的作用和状态, 提炼升华学校
文化的核心要素——默许假设或核心价值观,将有利于达成文化的规范性整合。
授治教的围绕学术权威建立起来的具有强烈权力文化色彩的、
部门连接相对松散的组织运行
模式,不足之处在于极易滋生学阀专制、组织战斗力不强;官僚化模式代表了高度规范、等
Ϊ¡°Êý¡±£©£®ÊýѧÆðÔ´ÓÚÈËÀàÔçÆÚµÄÉú²ú»î¶¯£¬¹Å°Í±ÈÂ×ÈË´ÓÔ¶¹Åʱ´ú¿ªÊ¼ÒѾ»ýÀÛÁËÒ»¶¨µÄÊýѧ֪ʶ£¬²¢ÄÜÓ¦ÓÃʵ¼ÊÎÊÌ⣮´ÓÊýѧ±¾Éí¿´£¬ËûÃǵÄÊýѧ֪ʶҲֻÊǹ۲ìºÍ¾ÑéËùµÃ£¬Ã»ÓÐ×ۺϽáÂÛºÍÖ¤Ã÷£¬µ«Ò²Òª³ä·Ö¿Ï¶¨ËûÃǶÔÊýѧËù×ö³öµÄ¹±Ï×£®»ù´¡ÊýѧµÄ֪ʶÓëÔËÓÃÊǸöÈËÓëÍÅÌåÉú»îÖв»¿É»òȱµÄÒ»²¿·Ö¡£Æä»ù±¾¸ÅÄîµÄ¾«Á¶ÔçÔڹŰ£¼°¡¢ÃÀË÷²»´ïÃ×ÑǼ°¹ÅÓ¡¶ÈÄڵĹŴúÊýѧÎı¾ÄÚ±ã¿É¹Û¼û£®´ÓÄÇʱ¿ªÊ¼£¬Æä·¢Õ¹±ã³ÖÐø²»¶ÏµØÓÐС·ù¶ÈµÄ½øÕ¹£®µ«µ±Ê±µÄ´úÊýѧºÍ¼¸ºÎѧ³¤¾ÃÒÔÀ´ÈÔ´¦ÓÚ¶ÀÁ¢µÄ״̬£®´úÊýѧ¿ÉÒÔ˵ÊÇ×îΪÈËÃǹ㷺½ÓÊܵġ°Êýѧ¡±£®¿ÉÒÔ˵ÿһ¸öÈË´ÓСʱºò¿ªÊ¼Ñ§ÊýÊýÆð£¬×îÏȽӴ¥µ½µÄÊýѧ¾ÍÊÇ´úÊýѧ£®¶øÊýѧ×÷Ϊһ¸öÑо¿¡°Êý¡±µÄѧ¿Æ£¬´úÊýѧҲÊÇÊýѧ×îÖØÒªµÄ×é³É²¿·ÖÖ®Ò»£®
面的认识。”文化是指行为规范、假定、组织信仰,而氛围是指组织中反映那些规范、假定
和信仰的人的认识。 ” 雷纳托·塔吉尤利( Renato Tagiui)对组织氛围作过描述,提出生态(建筑和设施、技
术、教学法安排) 、环境(种族、少数民族、性别、动机、领导、技能、社会经济水平、地
位)、组织(交往模式、决策模式、等级制度、正式结构、科层制度) 、文化(假定、价值观、
4.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 有利于拓展学校文化功能开发的视角。 在组织管理上, “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
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育人育德上,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
的教育资源, 对人才素质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学生的成熟步伐,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等。
特对学校组织氛围的研究结果表明, 学校氛围越宽松, 该系统的参与性就越强; 学校组织的
效能和卓越程度与参与型系统高度相关; 在参与型学校系统中, 教师的出勤率和工作效能都
比较高, 并且对校长富有好感; 学生和教师对参与型学校氛围最为满意, 而对权威型学校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不满。
由此我们看出,学校组织文化氛围研究的价值在于:
学的成功而努力工作。 学校的制度高度完善, 教师不会受到外力不合理的和敌意的困扰, 校
长为教师提供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 对上级能够产生影响, 尽力为学校的教师提供各种支持。
教师们喜欢自己的同事、 工作以及自己的学生。 他们被追求学术上的优异需求所驱动。 教师
们很自信,也信任他们的学生。 ”
2.学校组织文化的氛围维度研究。学校组织氛围与学校文化类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学校组织氛围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学校。 ”,组织氛围是研究个人对组织环境的各个方
文化是一个组织的“根” 。汉迪 ( Charles Handy) 提出学校组织文化存在四种理想模式:权力
文化模式 ( Power culture) 、角色文化模式 ( Role culture) 、任务文化模式 (Task culture)和人的
文化模式 ( People culture) 。他用四位希腊神话人物(宙斯、阿波罗、雅典娜和狄俄尼索斯)
Ϊ¡°Êý¡±£©£®ÊýѧÆðÔ´ÓÚÈËÀàÔçÆÚµÄÉú²ú»î¶¯£¬¹Å°Í±ÈÂ×ÈË´ÓÔ¶¹Åʱ´ú¿ªÊ¼ÒѾ»ýÀÛÁËÒ»¶¨µÄÊýѧ֪ʶ£¬²¢ÄÜÓ¦ÓÃʵ¼ÊÎÊÌ⣮´ÓÊýѧ±¾Éí¿´£¬ËûÃǵÄÊýѧ֪ʶҲֻÊǹ۲ìºÍ¾ÑéËùµÃ£¬Ã»ÓÐ×ۺϽáÂÛºÍÖ¤Ã÷£¬µ«Ò²Òª³ä·Ö¿Ï¶¨ËûÃǶÔÊýѧËù×ö³öµÄ¹±Ï×£®»ù´¡ÊýѧµÄ֪ʶÓëÔËÓÃÊǸöÈËÓëÍÅÌåÉú»îÖв»¿É»òȱµÄÒ»²¿·Ö¡£Æä»ù±¾¸ÅÄîµÄ¾«Á¶ÔçÔڹŰ£¼°¡¢ÃÀË÷²»´ïÃ×ÑǼ°¹ÅÓ¡¶ÈÄڵĹŴúÊýѧÎı¾ÄÚ±ã¿É¹Û¼û£®´ÓÄÇʱ¿ªÊ¼£¬Æä·¢Õ¹±ã³ÖÐø²»¶ÏµØÓÐС·ù¶ÈµÄ½øÕ¹£®µ«µ±Ê±µÄ´úÊýѧºÍ¼¸ºÎѧ³¤¾ÃÒÔÀ´ÈÔ´¦ÓÚ¶ÀÁ¢µÄ״̬£®´úÊýѧ¿ÉÒÔ˵ÊÇ×îΪÈËÃǹ㷺½ÓÊܵġ°Êýѧ¡±£®¿ÉÒÔ˵ÿһ¸öÈË´ÓСʱºò¿ªÊ¼Ñ§ÊýÊýÆð£¬×îÏȽӴ¥µ½µÄÊýѧ¾ÍÊÇ´úÊýѧ£®¶øÊýѧ×÷Ϊһ¸öÑо¿¡°Êý¡±µÄѧ¿Æ£¬´úÊýѧҲÊÇÊýѧ×îÖØÒªµÄ×é³É²¿·ÖÖ®Ò»£®
前人对学校组织文化类型研究的价值在于:
(1)把组织文化的理论引入到学校,为学校
文化的诠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 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开创了学校组
织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通过对以上学校组织文化类型的研究, 我们会发现: 无论哪一种组织文化类型都有其优
势和不足, 而在现实的文化形式中不存在某一纯粹的文化类型,
来分别作为上述四种文化模式的象征,对崇拜“英雄”的组织、工具理性特色明显的组织、
注重集体合作精神的组织和彰显人的地位尊严的组织进行了文化描述,
但其四种文化模式更
像组织或管理模式,理想化特征较为明显。此后,舒尔·多普森和伊安·莫克内进一步提出
大学的四种组织文化模式:学院模式 (Collegial Model) 、官僚化模式 (Bureaucracy Model) 、团 队模式 (Corporation Model) 和企业模式 (Enterprise Model) 。学院模式代表了一种学者治校、 教
Ϊ¡°Êý¡±£©£®ÊýѧÆðÔ´ÓÚÈËÀàÔçÆÚµÄÉú²ú»î¶¯£¬¹Å°Í±ÈÂ×ÈË´ÓÔ¶¹Åʱ´ú¿ªÊ¼ÒѾ»ýÀÛÁËÒ»¶¨µÄÊýѧ֪ʶ£¬²¢ÄÜÓ¦ÓÃʵ¼ÊÎÊÌ⣮´ÓÊýѧ±¾Éí¿´£¬ËûÃǵÄÊýѧ֪ʶҲֻÊǹ۲ìºÍ¾ÑéËùµÃ£¬Ã»ÓÐ×ۺϽáÂÛºÍÖ¤Ã÷£¬µ«Ò²Òª³ä·Ö¿Ï¶¨ËûÃǶÔÊýѧËù×ö³öµÄ¹±Ï×£®»ù´¡ÊýѧµÄ֪ʶÓëÔËÓÃÊǸöÈËÓëÍÅÌåÉú»îÖв»¿É»òȱµÄÒ»²¿·Ö¡£Æä»ù±¾¸ÅÄîµÄ¾«Á¶ÔçÔڹŰ£¼°¡¢ÃÀË÷²»´ïÃ×ÑǼ°¹ÅÓ¡¶ÈÄڵĹŴúÊýѧÎı¾ÄÚ±ã¿É¹Û¼û£®´ÓÄÇʱ¿ªÊ¼£¬Æä·¢Õ¹±ã³ÖÐø²»¶ÏµØÓÐС·ù¶ÈµÄ½øÕ¹£®µ«µ±Ê±µÄ´úÊýѧºÍ¼¸ºÎѧ³¤¾ÃÒÔÀ´ÈÔ´¦ÓÚ¶ÀÁ¢µÄ״̬£®´úÊýѧ¿ÉÒÔ˵ÊÇ×îΪÈËÃǹ㷺½ÓÊܵġ°Êýѧ¡±£®¿ÉÒÔ˵ÿһ¸öÈË´ÓСʱºò¿ªÊ¼Ñ§ÊýÊýÆð£¬×îÏȽӴ¥µ½µÄÊýѧ¾ÍÊÇ´úÊýѧ£®¶øÊýѧ×÷Ϊһ¸öÑо¿¡°Êý¡±µÄѧ¿Æ£¬´úÊýѧҲÊÇÊýѧ×îÖØÒªµÄ×é³É²¿·ÖÖ®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