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河大版八下《制台见洋人》教案
河北省滦南县青坨营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8制台见洋人教案冀教版
知识目标 1 .认识《政界现形记》及其作者。
2.整体掌握文章的故事情节,理解文章内容能力目标 : 1 、认识对话描绘对揭露人物心里世界的作用。
教课2.领会文章语言的特点。
目标 3. 品尝对照之处,剖析其作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封建社会官吏贪污腐化、欺负百姓、崇洋媚外的丑陋行径2.明确落伍就要挨打的道理,建立为祖国兴盛民族复兴念书的看法要点1、经过人物的语言和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 2. 利用对照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课内容设计企图第一课时由四大斥责小说教课目的:导入1.认识《政界现形记》及其作者。
认识作者、作品及2.整体掌握文章的故事情节,理解文章内容背景3. 认识封建社会官吏贪污腐化、欺负百姓、崇洋媚外的丑陋行径。
初读课文,达成对一 . 导入新课生字、生词的理经过学习中国近代史,我们认识到晚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灾害的历史,解。
清代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处在风口浪尖之中,读课文,初步分析这个期间产生了四部闻名的小说,它们是李宝嘉的《政界现形记》吴沃尧文中的人物。
的《二十年目击之怪现象》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合称晚剖析文章中的人清四大斥责小说,今日我们学习李宝嘉的《政界现形记》中的一章。
物及写法二、感悟新知联合时代背景,分1. 认识作者析小说的主题。
姓名:李宝嘉( 1867~ 1906)别名宝凯,字伯元,别名南亭亭长,笔名游学生概括所学戏主人、歌颂变俗人等。
咸丰年间,乔迁山东。
检测学生对基础时代:晚清小说家。
知识的掌握状况。
原籍: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市)明确本节课的学所受教育:宝嘉受堂伯父抚育教育,善于八股诗赋,能书画篆刻,多才多习目标艺。
由上节课所学导职业:办报写小说入。
2. 作品有《政界现形记》、《文明小史》、《中国此刻记》、《活地狱》、《海天剖析人物的语言鸿血记》以及《庚子国变弹词》描绘3. 时代背景。
剖析人物的动作鸦片战争此后,旧中国开始陷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帝国主义列描绘。
冀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6 制台见洋人
《制台见洋人》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结合八年级学生特点和课文自身要求,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设计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了解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制台言行的刻画鞭挞了其崇洋媚外的丑恶嘴脸,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 能够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认识人物性格产生的时代背景。
了解制台“双面人”性格的历史背景是本文的重点,学习作者对比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学案到学法、主问题引导法,以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体悟法、自主学习法、互动交流法。
以此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我们了解到晚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灾难历史,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期产生了四部有名的小说,他们分别是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合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今天我们来学习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中的一章。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以文本出处导入,增加文本的文学厚重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整体感知首先学生自行阅读文章,结合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师根据注释指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常识。
接下来老师提出问题: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说出人物之间的关系。
以此来引导学生亲近文本,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或者在听读中思考问题,理清思路,锻炼学生听说读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3、文本品析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内容,突破文章难点,教师再次提出两个问题。
制台见洋人 Microsoft Word 文档
《制台见洋人》导学案二时间: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组号:___________编制人:晏杰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故事情节。
2了解制台的人物形象。
捺定()瘪子()恪遵功令()行栈()2.下列释词有误的一组是()(3分)A、捺定:忍住。
无如:无奈。
B、告病:以生病为由申请辞职。
禀见:当面报告。
C、齐巧:恰巧。
瘪子:不饱满。
D、恪遵功令:严格地遵守法令。
盘旋:课文中指徘徊。
2011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1(4)(4 )先达德隆望尊,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尝稍降辞色。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某4 分)繁花似锦的夏季来临,她牵着我的手慢步在田纳西河的岸边,望着田野、山坡,人们正在田间地头翻上播种。
我们在河边温软的草地上坐下,开始了人生新的课程。
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慧,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等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息。
我了解的事情越岁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l )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 分)①繁衍()②栖()息(2 )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 分)①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 分)…………………………【】(1 )春天来了,天气_________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绽出了嫩芽。
(2 )我和同行的人谈起这件事,大家的________并不十分强烈。
(3 )这篇文章段落之间___________自然,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A .逐步反映过度B .逐渐反应过渡C .逐步反应过渡D .逐渐反映过度4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 分)………………………………………【】①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的字就是形声字。
制台见洋人
《制台见洋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
2.学习用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
3.掌握课文中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4.在阅读本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前预习:熟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扫清文字障碍。
查阅关于作者和作品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过了《明湖居听书》,它选自(同学们一起回忆)刘鹗的《老残游记》。
还记得这本书和哪几本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吗?(一起回忆)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选自《官场现形记》的文章《制台见洋人》(板书)二.预习检测1. 读准下列字音。
藩台()一撩()翰林()行栈()廊檐()蓦地()校场()辕门()衙署()杀鸡骇猴()懒怠()不肖()滋事()挟制()随机应变()抚恤()2. 关于作者李宝嘉,字伯元,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
清末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等。
3. 关于作品《官场现形记》《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共60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
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
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三、解题本文的题目是《制台见洋人》,那你猜会写些什么内容呢?生:(预设)写一个制台去见洋人的事情。
师:制台是什么?生:制台就是总督,清朝地方上的最高长官,管一省或几省。
师:那你了解当时清政府的管制设置吗?生:制台下有藩台,藩台下有道、府,道府下还有州、县,官级逐步减小。
师:回到课题上说,本文只是写了制台见洋人吗?通过预习,可以告诉我答案吗?四.读课文,整体感知。
八年级语文下册《制台见洋人》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制台见洋人》教案设计教材设计思路:本文节选自《官场现形记》第3回。
《官场现形记》是清朝末年“谴责小说”中最早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本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幽默诙谐的语言中,揭露了封建官吏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崇洋媚外的丑恶行径,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些主要矛盾,如封建官僚阶层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革命运动、维新运动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等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官场现形记》及其作者。
2.掌握后生字。
能力目标:1.了解对话描写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2.体会语言的特色。
德育目标:了解封建社会官吏吏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崇洋媚外的丑恶行径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方法:点拨、引导教学媒体:幻灯片等。
时安排:一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
1.简介《官场现形记》和作者。
2.听录音,了解文内容。
二、学习本文,主要体会本文的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一)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梗概,掌握如下字词。
藩台、撩、禀见、翰林、瘪、恪、行栈、廊檐、截、蓦、六神无主、校场、辕门、衙署、骇、打岔、搁得住、懒怠、不肖、吁、排揎、安分、滋事、挟制、抚恤、了结、蓬、耽搁同学们除了掌握上面的字词外,还应该做到能够读懂本文,理解一些词语,如考差、上房、辕门等的意思。
(二)文内容分析。
1.正确划分本文的结构。
本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两段为第一部分,概说制台的为人,写他对同僚的苛刻,对下级的蛮横。
后几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淮安知府两次的禀见和制台见洋人的故事。
2.在的第二部分内容中,文制台主要接见了几个人?他接见这几个人为什么态度不同?文制台在第二部分内容中主要接见了三个人:淮安知府、巡捕和洋人。
文制台对他们三个态度不同,是因为这三个人社会地位和背景不同。
3.巡捕禀报前后都挨了打,这反映了制台怎样的心态?制台先打巡捕,反映了他对内专横、自我为大的心态;后打巡捕,表现了他恐洋惧洋、又不肯向属下认错的心态,既奴性十足,又恼羞成怒。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8制台见洋人》word教案 (5)
由四大谴责小说导入
了解作者 、作品及背景
初读课文,完成对生字、生词的理解。
读课文,初步分 析文中的人物。
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及写法
结合 时代背景,分析小说的主题。
学生归纳所学
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由上节课所学导入。
分析人物的语言描写
分析人物的动作描写。
读完此文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们身处一个极其功利和浮躁的时代,多少人恨不能一夜暴富、一日成名。在喧嚣的环境里能够静下心来默默地积蓄力量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人说得好,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由此我想:这世界沸沸扬扬,社会热热闹闹,人也浮躁不安,总像缺点什么。缺什么呢?缺心平气和过日子的那份闲适,缺静下心来干事业的那种坚韧,缺冷静的思考,缺平静的心境。
1.读。
找出接见同僚.下属,洋人时的语言动作描写读一读。
2.品。
“撩”“不耐烦”“发狠”往地下一摔等表情动作的词,和“我兄弟一个管了东三省事情”“兄弟虽然是三省之主”等语言体现了制台怎样的性格?
3.议.
制台见巡捕时,制台“打了两个耳刮子,踢了两脚”,这些动作体现制台怎样的性格?见洋人的语言 神态反映他什么性格?
2.体会文章语言的特色。
3.品味对比之处,分析其作用。
4.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读书的观点
一.导入(1分钟)
上节课我们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分析了作品的主题。而小说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者是如何刻画文制台的?这节课我们一同讨论,希望你们踊跃发言!
二.探究新知(35分钟)
6.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题目是制台见洋人,那么是光见洋人吗?还见了哪些人?
河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1.《藤野先生》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联系现实,关心时事。
4.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教学重点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1.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及反语的运用。
2.对真正“爱国性”的理解。
3.思考中日关系中当前面临的问题。
教学设想1.本文篇幅较长,是用早期白话写成的,又有很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要多读课文。
课上时间不可能通读,只能是有重点地朗读。
2.为了增加阅读量,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前要求学生多读鲁迅的作品,其中鲁迅简历、《〈呐喊〉自序》、关于藤野先生的资料、鲁迅留学时的国内国际背景等为必读内容。
这也是符合新课标语文学习要向课外延伸的要求的。
当然,教师也要多查找和本文有关的资料,并在适当的时机展示,师生共同补充资料,互相讨论,体现了师生双方民主、平等、合作的理念。
3.语文学习的延伸还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向生活的延伸。
我们今天学习《藤野先生》和十年前应该有很大的不同。
十年来中日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把“爱国青年”和藤野先生做对比时,在分析那些人的“爱国”性及其思想根源时,很自然地会涉及到日本的国民性问题,很自然地会联系到当前日本社会越来越严重的右倾化问题,通过学习本文应该引起学生对当前中日困难关系的关注和思考。
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如何正确地对待其他民族。
要学会和其他国家民族和平友好相处,提高对日本严重右倾化的警惕。
4.本课的广度体现在对课文内容的大量补充及对当前中日关系的关注上;深度体现在对“爱国青年”的“爱国”性的分析上及对“真正的爱国主义”的讨论上。
5.我认为尊师不是本文主题的第一义项。
故在本课中只粗略提及。
八年级语文下《制台见洋人》同步训练1河大版
河大版八年级下语文《制台见洋人》同步训练1 第一部分: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4分)捺.定()瘪.子()恪.遵功令()行栈.()2.下列释词有误的一组是()(3分)A、捺定:忍住。
无如:无奈。
B、告病:以生病为由申请辞职。
禀见:当面报告。
C、齐巧:恰巧。
瘪子:不饱满。
D、恪遵功令:严格地遵守法令。
盘旋:课文中指徘徊。
3.《制台见洋人》选自,作者,清末小说家。
(4分)4.洋人来访,巡捕禀报前后都挨了打,这反映了制台怎样的心态(5分)5.为什么制台称自己在外交上是“老手”在他看来,外交胜利的标准是什么(4分)6.每课一图:下面这几幅图画反映了一个怎样的问题(4分)第二部分:(一)虚掩着的门一天,某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
在这家效益相当不错的公司里,员工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总经理的叮嘱,谁也不去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半年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员工,总经理对新员工又交代了一次“不要走进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这时,‘有个年轻人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不为什么。
”回到岗位上,那个年轻人还在不解地思考着总经理的吩咐,其他人便劝他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别的不用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错。
年轻人却好奇地偏要刨根问底。
众人便拿出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醒他别砸了手里让人羡慕的饭碗。
可年轻人偏偏来了犟脾气,非要走进那个房间看看。
他轻轻地叩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着的门打开了。
不大的房间里只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纸牌,而且沾满了灰尘,上面用红笔写着几个字——把纸牌送给总经理。
年轻人十分困惑地拿起那个已沾了许多灰尘的纸牌,走出房间。
这时,闻知年轻人闯入了那个禁止进去的房间,又拿出一个纸牌,有人开始为他担忧,有人替他出主意;劝他赶紧把纸牌送回去,大家同情地表示:一定替他保密,谁也不说他曾进入那个房间。
可年轻人却谢绝了众人的好意,乘电梯直奔15楼的总经理办公室。
制台见洋人
苛刻,傲慢,是非不分的性格特点。
2、以下四句有关神态和语言描写体现了制台 怎样的性格?
(1)地方上的百姓不拿地卖给他,请问他到哪里 开公司。他自己寻死,与洋人何干呢? (2)“外国人顶讲情理,绝不会凭空诈人。现在 凡百事情,总是我们自己的官和百姓不好,所以才 会被人家欺负。” (3)早已穿好衣帽,站在滴水檐前预备迎接了。 (4)“我可被他骇得一身大汗”
苛刻,傲慢无礼 是非不分 蛮横、大发淫威 惧洋媚外
敬畏、卑躬屈膝 丧权辱国
讨论总结:
1,作者都用了哪些方法塑造 文制台的形象?
对比 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制台对内对外的“双面人”嘴脸, 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一方面表明近代中国 官场的黑暗,吏治的腐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帝 国主义势力的入侵,给清朝政府和中国社会造成 的巨大创伤。这种创伤,既使国家积弱积贫,在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潭中越陷越深,也使国民、 特别是上层官僚阶层的精神受到极大奴役。小说 生动地描画了“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这一社 会怪圈,寄寓了社会改良的强烈愿望。
课前预习
1.易读错写错的字 脾气( pí ) 戈什( gē ) 廊檐(yán ) 暂时(zàn) 藩台(fān) 交涉( shâ ) 蓦 ( mò ) 巡捕( bǔ ) 行栈( zhàn ) 霎时( shà ) 抚恤(fǔxù)
违背(wãi)
课前预习
2.多音多义字 mãng( 蒙受) 蒙 měng( 蒙古) hōng(哄动 ) 哄 hǒng(哄骗 ) hòng(起哄 ) 帖 tiē(妥帖 ) tiě(请帖 ) tiâ(字帖 )
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了解 了晚清腐败黑暗、惧洋媚外 的社会现实。从中可以体会 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 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坚定信念,要为民族的独 立和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 一份力量。
《制台见洋人》学案
8、制台见洋人李宝嘉【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2、掌握小说中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
3、能够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认识人物性格产生的时代背景。
4、在阅读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为祖国振兴而读书的观念。
【重点】1.了解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2.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认识人物性格产生的时代背景。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熟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查找作者李宝嘉的资料,了解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有关知识。
学习有关宗璞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把握中心,体会作者的情感,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三、预习检测1、fān bǔgēháng zhàn xùduòhàn biěyuán yáxuan xiéchàjiào 2、恪遵功令:严格地遵守法令。
恪,恭敬,谨慎。
瘪子:挫折。
排揎:方言,数说责备,训斥。
六神无主:形容惊慌或着急而没有主意。
捺定:忍住。
收篷:船到目的地就把帆放下来,这里是结束、了事的意思。
3、李宝嘉(1867—1906),晚清小说家。
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
他创作小说的目的在于揭露时弊,洗刷污浊,促使社会进步。
李宝嘉的作品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以及《庚子国变弹词》等。
《官场现形记》是李宝嘉的代表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四、整体感知答案1、第一部分( 1—— 6 )写文制台接见下属官员。
第二部分( 7 —— 13 )写文制台接见洋人。
3、对比、夸张手法4、课文记叙了文制台见洋人以及接见下属的情景,揭露了清朝官吏崇洋媚外、欺压百姓的反动实质。
五、合作探究1、先打巡捕,反映了制台对内专横、自我为大的心态;后打巡捕,表现了制台恐洋惧洋,奴性十足,又不肯向下属认错的心态,于是恼羞成怒。
制台见洋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喜怒无常、惧洋媚外
见洋人
• 文章题目叫制台见洋人,那么他是怎么 “见”的呢?
讨论
• 文制台为什么称自己是外交上的“老手”? 标准他认为外交胜利的标准是什么?
总结:
接见对象 神态对比 行为本质 总结归纳 见同僚 苛刻,傲慢无礼 是非不分
见下属
蛮横、大发淫威
惧洋媚外
文制台是一个 恐洋惧外的晚 清官僚,他对 内趾高气扬, 对外奴颜婢膝。
制台
洋人
————李宝嘉
国《 现文 在明 记小 》史 等》 。《 活 地 狱 》 《 中
• • 主 要 作 品 : 《 官 场 现 形 记 》
• 学 历 : 参 加 科 举 , 考 中 秀 才•Leabharlann 职 业 : 晚 清 小 说 家 。
• 姓 名 : 李 宝 嘉 (
作 者 简 介
1867--1906
)
四大谴责小说:
5.重要词语释义
手折:旧时下属向长官申述意见或禀陈公事所用的折子,大 都亲手呈递。 严格地遵守法令。恪,恭敬,谨慎。 恪遵功令: 捺定:忍住。 瘪子:挫折。 六神无主: 形容惊慌或着急而没有主意。 舒展:不卷缩;不皱。 排揎:方言,数说责备,训斥。 收篷:船到目的地就把帆放下来,这里是结束、了事的意思。
阅读课文,并划分层次
• 第一部分(1):文制台处理公务的原则。
• 第二部分(2-9):写藩台、淮安知府、巡 捕见文制台的情景。
• 第三部分(10-14):写制台见洋人,学生 斗洋人。
讨论
“撩”、“不耐烦了”、“发狠”、“往 地下一摔”等表现动作、表情的词语,和 “我兄弟一个人管了这三省的事情”、兄 弟虽然是三省之主“等语言体现了制台怎 样的性格?
《官场现形记》 李宝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 吴沃尧 《孽海花》 曾朴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8制台见洋人》word教案 (3)
制台见洋人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制台言行的刻画鞭挞了其崇洋媚外的丑恶嘴脸,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 能够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认识人物性格产生的时代背景。
3. 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体会文章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 知识分析:1. 作者简介:李宝嘉(1867~1906),晚清小说家。
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
祖籍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市),咸丰年间,迁居山东。
李宝嘉3岁丧父,随母亲与堂伯父李翼清一家合住。
李翼清在山东历任知县、同知、知府等职。
宝嘉受堂伯父抚养教育,擅长八股诗赋,能书画篆刻,多才多艺。
光绪十八年(1892)李翼清辞官归籍,宝嘉一家也跟从由山东返回常州。
乡居期间,曾从传教士学习英文;并考中秀才。
光绪二十二年(1896)到上海,先编撰《指南报》,次年五月创办《游戏报》,并设“文社”。
光绪二十七年(1901),他将《游戏报》转让,另办《世界繁华报》。
这些报纸是中国小报的鼻祖,它“假游戏之说,以隐寓劝惩”(《论〈游戏报〉之本意》),虽然谈风月,说勾栏,载社会新闻,但也嘲骂腐朽的官僚买办,暴露社会种种黑暗,为创作谴责小说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
上海的10年间,因戊戌变法、庚子事变等重大事件,他不满意清王朝的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以痛哭之笔,写嬉笑怒骂之文,一面办报,一面从事小说创作。
作者在小说《活地狱》的“楔子”里有诗说:“世界昏昏成黑暗,未知何日放光明;书生一掬伤时泪,誓洒大千救众生。
”他创作小说的目的在于揭露时弊,洗刷污浊,改进政治,推动社会进步。
这是与他的社会改良主张一致的。
他希望学习西方的文明与进步,“兴利的地方兴利,除弊的地方除弊,上补朝廷之失,下救社会之偏”,“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不赞成激进的改革,连变法维新也感到过激,至于民主革命更被斥为“破坏天理国法人情”(《文明小史》),这种想法,不仅是一种幻想,而且给他的创作带来局限。
八年级语文下册 《制台见洋人》教学设计 河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制台见洋人》教学设计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制台见洋人》教学设计河大版《制台见洋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官场现形记》及其作者。
2.掌握课后生字。
能力目标:1.了解对话描写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2.体会文章语言的特色。
德育目标:了解封建社会官吏吏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崇洋媚外的丑恶行径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方法:点拨、引导.教学媒体:幻灯片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简介《官场现形记》和作者。
2.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本文,主要体会本文的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一)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梗概,掌握如下字词。
藩台、撩、禀见、翰林、瘪、恪、行栈、廊檐、截、蓦、制台和洋人打交道,就是不能得罪外国人,处处为外国人着想,同时也不要给自己惹麻烦。
5.本文表达了什么深刻的思想?制台对内对外的“双面人”嘴脸,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
这一方面表明近代中国官场的黑暗,吏治的腐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给清朝政府和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创伤。
这种创伤,既使国家积弱积贫,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潭中越陷越深,也使国民、特别是上层官僚阶层的精神受到极大奴役。
小说生动地描画了“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这一社会怪圈,寄寓了社会改良的强烈愿望。
6.本文写作的主要特色是什么?本文的主要特色是运用了讽刺和夸张两种手法。
三、问题探讨。
1.同学们在学完本文后,请思考是什么让制台大人有这样的心理?2.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中国清末的“谴责小说”。
九年级语文上《制台见洋人》教案人教版.doc
一.本周教学内容《制台见洋人》二.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制台言行的刻画,鞭挞了其崇洋媚外的丑恶嘴脸,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 能够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认识人物性格产生的时代背景。
3. 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体会文章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三. 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知识分析1. 作者简介:李宝嘉(1867~1906),晚清小说家。
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
祖籍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市),咸丰年间,迁居山东。
李宝嘉3岁丧父,随母亲与堂伯父李翼清一家合住。
李翼清在山东历任知县、同知、知府等职。
宝嘉受堂伯父抚养教育,擅长八股诗赋,能书画篆刻,多才多艺。
光绪十八年(1892)李翼清辞官归籍,宝嘉一家也跟从由山东返回常州。
乡居期间,曾从传教士学习英文;并考中秀才。
光绪二十二年(1896)到上海,先编撰《指南报》,次年五月创办《游戏报》,并设“文社”。
光绪二十七年(1901),他将《游戏报》转让,另办《世界繁华报》。
这些报纸是中国小报的鼻祖,它“假游戏之说,以隐寓劝惩”(《论〈游戏报〉之本意》),虽然谈风月,说勾栏,载社会新闻,但也嘲骂腐朽的官僚买办,暴露社会种种黑暗,为创作谴责小说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
上海的10年间,因戊戌变法、庚子事变等重大事件,他不满意清王朝的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以痛哭之笔,写嬉笑怒骂之文,一面办报,一面从事小说创作。
作者在小说《活地狱》的“楔子”里有诗说:“世界昏昏成黑暗,未知何日放光明;书生一掬伤时泪,誓洒大千救众生。
”他创作小说的目的在于揭露时弊,洗刷污浊,改进政治,推动社会进步。
这是与他的社会改良主张一致的。
他希望学习西方的文明与进步,“兴利的地方兴利,除弊的地方除弊,上补朝廷之失,下救社会之偏”,“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不赞成激进的改革,连变法维新也感到过激,至于民主革命更被斥为“破坏天理国法人情”(《文明小史》),这种想法,不仅是一种幻想,而且给他的创作带来局限。
河大版八下《制台见洋人》教案
《制台见洋人》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制台言行的刻画鞭挞了其崇洋媚外的丑恶嘴脸,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 能够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认识人物性格产生的时代背景。
3. 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体会文章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 知识分析:1. 作者简介:李宝嘉(1867~1906),晚清小说家。
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
祖籍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市),咸丰年间,迁居山东。
李宝嘉3岁丧父,随母亲与堂伯父李翼清一家合住。
李翼清在山东历任知县、同知、知府等职。
宝嘉受堂伯父抚养教育,擅长八股诗赋,能书画篆刻,多才多艺。
光绪十八年(1892)李翼清辞官归籍,宝嘉一家也跟从由山东返回常州。
乡居期间,曾从传教士学习英文;并考中秀才。
光绪二十二年(1896)到上海,先编撰《指南报》,次年五月创办《游戏报》,并设“文社”。
光绪二十七年(1901),他将《游戏报》转让,另办《世界繁华报》。
这些报纸是中国小报的鼻祖,它“假游戏之说,以隐寓劝惩”(《论〈游戏报〉之本意》),虽然谈风月,说勾栏,载社会新闻,但也嘲骂腐朽的官僚买办,暴露社会种种黑暗,为创作谴责小说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
上海的10年间,因戊戌变法、庚子事变等重大事件,他不满意清王朝的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以痛哭之笔,写嬉笑怒骂之文,一面办报,一面从事小说创作。
作者在小说《活地狱》的“楔子”里有诗说:“世界昏昏成黑暗,未知何日放光明;书生一掬伤时泪,誓洒大千救众生。
”他创作小说的目的在于揭露时弊,洗刷污浊,改进政治,推动社会进步。
这是与他的社会改良主张一致的。
他希望学习西方的文明与进步,“兴利的地方兴利,除弊的地方除弊,上补朝廷之失,下救社会之偏”,“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不赞成激进的改革,连变法维新也感到过激,至于民主革命更被斥为“破坏天理国法人情”(《文明小史》),这种想法,不仅是一种幻想,而且给他的创作带来局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台见洋人》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制台言行的刻画鞭挞了其崇洋媚外的丑恶嘴脸,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 能够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认识人物性格产生的时代背景。
3. 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体会文章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 知识分析:
1. 作者简介:
李宝嘉(1867~1906),晚清小说家。
又名宝凯,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
祖籍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市),咸丰年间,迁居山东。
李宝嘉3岁丧父,随母亲与堂伯父李翼清一家合住。
李翼清在山东历任知县、同知、知府等职。
宝嘉受堂伯父抚养教育,擅长八股诗赋,能书画篆刻,多才多艺。
光绪十八年(1892)李翼清辞官归籍,宝嘉一家也跟从由山东返回常州。
乡居期间,曾从传教士学习英文;并考中秀才。
光绪二十二年(1896)到上海,先编撰《指南报》,次年五月创办《游戏报》,并设“文社”。
光绪二十七年(1901),他将《游戏报》转让,另办《世界繁华报》。
这些报纸是中国小报的鼻祖,它“假游戏之说,以隐寓劝惩”(《论〈游戏报〉之本意》),虽然谈风月,说勾栏,载社会新闻,但也嘲骂腐朽的官僚买办,暴露社会种种黑暗,为创作谴责小说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
上海的10年间,因戊戌变法、庚子事变等重大事件,他不满意清王朝的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以痛哭之笔,写嬉笑怒骂之文,一面办报,一面从事小说创作。
作者在小说《活地狱》的“楔子”里有诗说:“世界昏昏成黑暗,未知何日放光明;书生一掬伤时泪,誓洒大千救众生。
”他创作小说的目的在于揭露时弊,洗刷污浊,改进政治,推动社会进步。
这是与他的社会改良主张一致的。
他希望学习西方的文明与进步,“兴利的地方兴利,除弊的地方除弊,上补朝廷之失,下救社会之偏”,“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不赞成激进的改革,连变法维新也感到过激,至于民主革命更被斥为“破坏天理国法人情”(《文明小史》),这种想法,不仅是一种幻想,而且给他的创作带来局限。
《官场现形记》是李宝嘉的代表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作品以官场为对象,着重揭露各种官僚的“龌龊卑鄙”“昏聩糊涂”(《官场现形记》),集中暴露晚清官场的污浊,吏治的败坏,统治集团的腐朽。
2. 时代背景。
鸦片战争以后,旧中国开始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一味退让,期望以割地赔款来求得一时苟安。
对内则变本加厉,
加剧对劳动人民的镇压和剥削,甚至以镇压人民的反帝斗争来换取帝国主义列强的欢心。
课文中文制台就是这样一个满清统治阶
级的典型代表。
3. 疏通字词,解决字词障碍。
(1)识记生字词。
藩台撂捺定瘪子恪遵捱拍挞校场弹压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一言不合捺翰林恪遵功令头绪繁多经济骇排揎金玉之言
4.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文制台接见下属官员。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写文制台接见洋人。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文制台传授淮安知府“外交秘诀”
5. 小说主题:
这篇小说所表现出的思想性是极其深刻的。
制台对内对外的“双面人”嘴脸,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
这一方面表明近代中国官场的黑暗,吏治的腐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给清朝政府和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创伤。
这种创伤,既使国家积弱积贫,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潭中越陷越深,也使国民、特别是上层官僚阶层的精神受到极大奴役。
小说生动地描画了“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这一社会怪圈,寄寓了社会改良的强烈愿望。
6. 写作特点:
这篇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讽刺与夸张手法的运用。
作者把他所要鞭挞、谴责的对象作了放大、夸张处理,使其原形毕露,加大了讽刺的力量。
此外,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叙事写人,最为典型的是制台对待同僚下属和对待洋人的不同态度,表现了他对内蛮横,对外卑躬屈膝的丑恶灵魂。
用鲁迅的话说就是“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
在对比描写中,人物性格更加突出。
另外,小说的人物语言具有很强的口语性,活灵活现;人物心理活动细腻入微,真实可感。
这些艺术特点,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典型例题及分析】
阅读下面片断,回答问题: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靠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
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
操痛哭,命厚葬之。
人皆以操果梦中杀人。
惟修知其意,临葬时
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
梦中耳。
1. 文中有两处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摘出描写人物的语句,并分别说明它们的表现作用。
第一处是,表现了;第二处是,表现了。
2. 文中画线语句,对曹操的描写,先后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3. “惟修知其意”中的“意”字的含义是什么?
答:
答案:
1. 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多疑;佯惊问;奸诈
2.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3.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
【模拟试题】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 A. 鸡肋() B. 塞北() C. 恶之() D. zèn害()
2. A. 麾军() B. 高阜() C. 射中() D. 取匙()
3. A. 排揎() B. 抚恤() C. 恪遵() D. 翰林()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1. 屯兵日久()
2. 不晓其意()
3. 迳来告操()
4. 谮害皇上()
5. 植然其言()
6. 但操有问()
7. 安敢欺我()8. 弃弓绰刀()
9. 刻不容缓()10. 随机应变()
11. 杀鸡骇猴()12. 不以为然()
13. 一哄而起()14. 聚众滋事()
15. 顿口无言()16. 为理所屈()
三. 指出各组中加点字的含义:
1. 以
2. 乃
3. A. 只得捺定性子() B. 无如头绪太多()
C. 决计不是个道理()
D. 夸奖他有经济()
四. 作家作品填空:
1. 《杨修之死》选自《》,作者,名,号。
的小说家。
本书与、、,合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 《制台见洋人》选自《》,这是一部著名的。
它与《》、《》、《》合称。
本文作者是(朝代)的家。
五. 阅读《杨修之死》完成练习:
1. 选出对文句分析正确的一项()
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A. 曹操又“笑”,又“恶”,行为矛盾反常。
B. 曹操先“笑”后“恶”,变化无常。
C. 曹操“笑”是假,“恶”是真,心口不一。
D. 曹操“喜笑”是“心恶之”的外在表现。
2. 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A. “惟”字突出杨修知曹操的心意。
B. 写出杨修恃才放旷,说话不慎易招祸。
C. “指而叹”,这里是第三次写曹杨矛盾的公开化。
D. 称呼“丞相”二字,表明杨修对曹操还是敬重的。
【试题答案】
一.
1. A. lèiB. sài C. wùD. 谮
2. A. huī B. fù C. zhòng D. chí
3. A. xuān B. xù C. kèD. hàn
二.
1. 驻扎
2. 明白
3. 直接
4. 诬陷
5. 认为对
6. 只要
7. 怎么
8. 抓取
9. 片刻10. 机会11. 使恐惧12. 这样13. 吵闹14. 生15. 停顿16. 屈服
三.
1. A. 用 B. 来 C. 从
2. A. 才(是) B. 是 C. 就
3. A. 忍住 B. 无奈
4. A. 绝对 B. 有学问、有本领
四.
1. 《三国演义》;罗贯中;本;湖海散人;元末明初;《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2. 《官场现形记》;长篇讽刺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清末;小说;李宝嘉
五1. C 2.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