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合集下载

川东~川南地区地层特征及分层

川东~川南地区地层特征及分层

川东~川南地区地层特征及分层

值得一提的是,川南和川东有大面积的过渡区域,岩性必然存在过渡变化,在过渡区域工作时,应多借一些邻井资料,找出本井可能的变化。

第一节侏罗系(J)

河、湖交替相沉积的砂、泥岩、砂岩多呈透镜体分布,横向对比性差。侏罗系末早燕山运动使四川盆地强烈抬升隆起,造成侏罗系上部地层缺失,川东地区残留上统蓬莱组、遂宁组及中统沙溪庙组,下统凉高山组及自流井组大多保留完整。

上统

川东地区所钻构造在拔山寺向斜中残存遂宁组(J3S),井下无全厚,拔向井残厚391m (有的井可能存在,但没有划分出来)。主要分布于向斜中。

1、岩性:紫红、棕红色泥岩夹灰紫、紫灰、灰绿色砂岩、泥质粉砂岩。底为砖红色、

棕红色中~粗粒砂岩。本组岩性变化不大,泥岩和砂岩多含钙质。岩性组合特点是有砖红、棕红色砂岩,与下部地层区别显著。

2、电性:双侧向普遍较低,一般8200Ω.m,自然伽玛值高、大井径为特征。

3、分层:岩性底以砖红、棕红色砂岩与紫红色泥岩分界。电性以双侧向降低和自然伽

玛升高半幅点及井径小底界分层。

4、厚度:残厚400m左右。

中统

沙溪庙组,厚度一般大于1000m以上,重庆附近稍薄,由西向东有增厚的趋势。该组又分两段:沙二、沙一。

5、沙二段(J2S2)

(1)岩性:紫红色、暗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灰绿色、浅灰色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底部为黑色、深灰色“叶肢介”页岩,厚度几米~十几米,质软,页理

发育,含叶肢介化石丰富。

(2)电性:双侧向普遍低,自然伽玛高值,井径大。

(3)分层:底以“叶肢介”页岩与J2S1顶灰绿色砂岩分界;电性以深浅双侧向升高、自然伽玛降低之半幅点分层。井下分层以岩屑录井为准,电性特征不明显。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川 东 北 地 区 飞 仙 关 组 层 序 一 相 古 地 理 特 征 岩
李 国军 郑 荣 才 , 玉林 , , 唐 汪 洋 , 唐 楷
(. 1 成都 理 工大 学“ 油气藏地 质及 开发 工 程 ” 国家重点 实验 室 ; 2 中 国石 油西 南 油气 田分公 司重庆 气矿 ) .
C h n xng sa e o t r in n no t at r Sc ua a g i tg fLaePem a i rhe sen i h n,t e w a e nc e nd w i e be a e s lo , a d he sa t ro e de p a d c m hal w n t d po ii n l e o u i n c a g d fom a i a is t pe p a o m a is o h c o l e b a h de eo d he e sto a v l to h n e r b s fc e o o n— lt r fc e , f w ih o i e c v l pe n f t
P t C i ,C og i 0 0 1 h a e o h a h nq g4 0 2 ,C i ) r n n n
Absr c :Ba e n t t y o e u n e srtg a y,Fexin u n F r to s dv de n o t h r o de ta t s d o he sud f s q e c tai rph i a g a o mai n i ii d i t WO t id- r r

鄂西渝东区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划分及演化

鄂西渝东区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划分及演化

鄂西渝东区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划分及演化

刘宇琦

【摘要】运用层序地层理论及研究方法,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观察与测井、地震资料,对鄂西渝东区飞仙关组(T,f)地层开展层序地层研究,识别层序边界,建立地层格架.结果表明:鄂西渝东区T1f按岩性地层划分为4段,分别为飞一段(T1f1)~飞四段(T1f4),在T1f共识别出2个Ⅲ级层序(SQ1和SQ2)并进一步将飞三段(T1f3)~飞四段(T1f4)地层划分为3个Ⅳ级层序(Ssq1、Ssq2和Ssq3).重点对飞仙关组Ⅳ级层序进行分析,认为建南地区T1f发生了3期相对海平面升降,形成了3期鲕粒滩,鲕粒滩存在自西向东迁移趋势,层位逐渐抬高,且主要位于高位体系域中的台地边缘相带.

【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

【年(卷),期】2013(035)006

【总页数】6页(P22-26,40)

【关键词】鄂西渝东区;飞仙关组;层序;体系域;鲕粒滩

【作者】刘宇琦

【作者单位】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北武汉4302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1.34

1 区域地质背景

鄂西渝东区位于四川盆地东缘,其西部为高峰场-大池干高陡构造带,油气富集程度较高,区块主体包括石柱复向斜、齐岳山复背斜齐西潜伏构造带及方斗山复背斜北段,为四川盆地含油气重要组成部分(图1)。为典型的侏罗山式褶皱变形区,研究区因应力条件和边界条件的控制,表现为复背斜带高陡,复向斜带宽缓的隆凹相间呈“S”形展布的区域构造面貌,局部构造沿高陡背斜和复向斜中部成排成带分布[1~5]。飞仙关组(T1f)地层以灰岩、颗粒灰岩、含泥灰岩沉积为主,地层厚度呈现西薄东厚的趋势。渝东地区厚度一般在340~450m之间,向东逐渐增厚,鄂西地区的利川青龙璜厂剖面和宣恩高罗地表剖面厚度可达800m左右[6~8]。笔者将通过层序划分与对比工作,搭建鄂西渝东区T1f层序格架并研究其演化特征,总结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相带分布规律,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川东奉节及周缘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特征及相带演化

川东奉节及周缘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特征及相带演化

川东奉节及周缘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特征及相带演化腾飞;胡忠贵;刘忠保;蔡家兰;左洺滔

【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

【年(卷),期】2016(038)004

【摘要】根据野外剖面观察和室内镜下岩石薄片鉴定分析,结合最新钻井资料,以岩石学、古生物及地球物理解释成果为基础,确定研究区早三叠世飞仙关组早期的孤立碳酸盐台地模式和晚期的连陆碳酸盐台地模式,细分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台地前缘斜坡和陆棚/盆地等沉积相类型.通过关键层序界面识别,将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和5个四级层序,建立了四级层序地层格架.层序格架内沉积相演化规律表明,飞仙关期,自早期到晚期水体逐渐变浅,发生充填补齐的沉积作用,奉节地区沉积格局逐渐由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前缘斜坡-海槽相过渡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至飞仙关晚期完全准平原化为局限台地潮坪沉积.

【总页数】9页(P23-31)

【作者】腾飞;胡忠贵;刘忠保;蔡家兰;左洺滔

【作者单位】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武汉;长江大学沉积盆地研究中心,湖北武汉;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武汉;长江大学沉积盆地研究中心,湖北武汉;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武汉;长江大学沉积盆地研究中心,湖北武汉;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重庆;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武汉;长江大学沉积盆地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川东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相研究 [J], 邓雁;张延充;李忠;王勤耕;曹明;巫芙蓉;张翠兰;王玉华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_岩相古地理特征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_岩相古地理特征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李国军1,郑荣才1,唐玉林2,汪

洋2,唐

楷2

(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要:通过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划分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8

个体系域,分析了飞仙关组三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和演化。研究表明:SQ1层序时期,川东北地区受晚二叠世长兴末期的区域构造抬升影响,一度开宽水深的台盆水体逐渐变浅而转化为开阔台地相沉积环境,其中台地边缘和台内的鲕滩相极为发育,是形成整个飞仙关组鲕滩的主要时期,其中尤以海侵期的鲕滩最为发育;SQ2层序时期,由于受极度干旱炎热的气候影响,海平面下降和水循环受限及台地暴露,川东北地区鲕滩消减,进入局限和蒸发台地沉积环境,最后沉积地貌基本被填平。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岩相古地理;鲕滩;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川东北中图分类号:P531

文献标识码:A

Sequence-basedlithofaciesandpaleogeographyofLowerTriassicFeixianguanFormationinnortheasternSichuanBasin

LIGuo-jun1,ZHENGRong-cai1,TANGYu-lin2,WANGYang2,TANGKai2

(1.StateKeyLaboratoryofOilandGasReservoirGeologyandExploitation,

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610059,China;2.ChongqingGasDistrictofSouthwestOilandGasCompany,

川东北普光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特征

川东北普光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特征
论 . 油 工 业 出 版 社 , 0 1 石 20 .
合显 示 , 面层 段 物性 更 好一 些 。 下
4 结论 4 1 核磁 共振 是 一种 受 岩性 影 响很 小的测 井 方法 , . 受 岩 性 复 杂 多 变 的 不 利 影 响 程 度 小 , 要 反 映 孔 隙 主
E 3 中 国 石 油 天 然 气 集 团公 司 测 井 重 点 实 验 室 编 2
16 4
内 蒙古 石 油 化 工
20 年第 1 期 O8 7
发 现 , 中石 油 在 该 区发 现 渡 口河 、 继 罗家 寨 、 山坡 铁 及 金 珠坪 等 四个 大 中型鲕 滩 岩性 —— 构造 复合 圈 闭 气藏 之 后 , 中石 化 在宣 汉 一达 县 地 区发 现 普 光特 大 型鲕 滩岩 性 —— 构造 复合 气 藏。
黄 龙组 之后 的重 要勘 探层 位 , 9 于 O年 代 中 期
图 1 川东北地区通南 巴构造带 及宣汉—— 达县地区构造纲要 图
核 磁 共 振 测 井 模 式 为 DTW E2测 井 模 式 , 4 图 为 该 井核 磁共 振 差谱 ( ) 移谱 ( ) 理 成果 图 。 前 、 后 处 从 图 上 可 见 , 的 段 5 0 ~ 5 0 . m 、 7 2 5 1 . m 目 75 78 5 5 1  ̄ 7 8 5 的 Tz 布 谱 以 可 动 流 体 峰 为 主 , 映 孔 隙 内 可 动 流 分 反 体 相 对 较 多 , 隙 结 构 以 大 孔 径 孔 隙 为 主 , 谱 信 号 孔 差 较 强 , 谱 信 号 位 于 中 偏 后 的 T 谱 , 移 谱 图 上 看 , 差 从 长 TE 回 波 的 Tz 布 较 短 TE 的 T 分 布 谱 有 大 幅 分 度 的 前 移 , 示 储 层 有 强 的 含 气 性 , 磁 有 效 孔 隙 度 指 核 在 1. 左 右 , 动 流 体 孔 隙 度 在 l. 左 右 , 55 可 O5 核 磁 渗 透 率 在 2 . l p 左 右 。 常 规 测 井 资 料 结 5 6 O m。 x 合 核 磁 共 振 资 料 , 合 解 释 两 层 为 一 类 气 层 , 隙 度 综 孔 在 1. 左 右 , 透 率 在 2 . 55 渗 5 6×1 p 左 右 。综 0 m

川东南地区长兴组层序充填特征及沉积模式

川东南地区长兴组层序充填特征及沉积模式

川东南地区长兴组层序充填特征及沉积模式

罗宇翔;曹哲;陈桂阳;周彬

【摘要】川东南地区长兴组可划分为SQ1和SQ22个三级层序,其均由海侵体系域(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构成在长兴组下层序沉积时期,研究区以缓坡型沉积为主,浅缓坡相带内以沉积微晶友岩为主,HST时期该相带内部分地势高区域则发育部分生物碎屑友岩、礁灰岩;深缓坡相带内以发育泥灰岩、含泥灰岩等深水沉积物为主.在长兴组上层序沉积时期,研究区发育碳酸盐岩台地沉积,该时期开阔台地相带内以发育微晶灰岩为主,但HST沉积时期局部高地势区域发育一定规模的礁滩体;上层序海侵体系域时期台地边缘相带沉积物以微晶灰岩为主,同时发育一定规模的生物碎屑灰岩,而HST沉积时期以发育生物碎屑友岩、礁友岩为主;斜坡相带内以含泥灰岩等深水沉积物为主. TST沉积时期区内沉积物堆积方式以退积为主,而HST 沉积时期其堆积方式则转变为以加积和进积为主.

【期刊名称】《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年(卷),期】2012(000)006

【总页数】4页(P11-14)

【关键词】四川东南地区;长兴组;层序结构特征;沉积模式

【作者】罗宇翔;曹哲;陈桂阳;周彬

【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2队,湖南长沙41000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气厂,陕西榆林7190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技术服务处,陕西西安745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0 引言

四川盆地作为一个重要的含油气单元,许多学者对该地区不同区块的不同层位作了大量的研究[1-5]。继普光气田发现之后,川东北元坝地区油气勘探亦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川东南地区是否发育类似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值得进一步研究,该地区也应作为勘探重点之一。川东南地区在构造位置上属于川东南陡褶带和川南低陡褶带[6],施泽进等通过对川东南地区灯影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揭示了该地区灯影组储层为低孔低渗的裂缝—孔洞型储层,沉积环境控制了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而成岩作用可对储层进行改造,决定了储层的储集物性[7];徐胜林等对川东南地区早三叠世飞仙关组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进行了研究[8];施泽进等运用地震相分析对川东南地区茅口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9]。尽管前人对川东南地区油气勘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上二叠统长兴组来说,并未见层序充填结构及成藏效应方面的研究。笔者主要以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川东南地区长兴组层序充填结构进行探讨,并进一步讨论成藏效应。这对该地区的油气进一步勘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_岩相古地理特征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_岩相古地理特征
(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摘 要: 通过层序地层学研究, 将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划分 2 个三级层序( SQ1 和 SQ2) , 8
个体系域, 分析了飞仙关组三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和演化。研究表明: SQ1 层序时期, 川东北
表 1 四川盆地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相划分简表 Table 1 Sedimentar y facies classification of Feixianguan For mation in nor theaster n Sichuan Basin
沉积体系





蒸发台地
潮间—潮上蒸发坪 膏盐湖
泥 — 微 晶 灰 岩 和 白 云 岩 、膏 云 岩 、云 膏 岩 、石 膏 岩 泥 — 微 晶 白 云 岩 、石 膏 岩 、石 盐 岩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地层发育齐全, 分布面积 广, 地层可对比性强, 具备在等时间地层框架内编 制层序- 岩相古地理图的条件。为了摸清川东北地 区飞仙关组沉积环境及其演化特征和相带展布规 律, 特别是鲕滩展布规律, 以二级层序体系域为编
地区受晚二叠世长兴末期的区域构造抬升影响, 一度开宽水深的台盆水体逐渐变浅而转化为开阔
台地相沉积环境, 其中台地边缘和台内的鲕滩相极为发育, 是形成整个飞仙关组鲕滩的主要时期,

四川东北部长兴一飞仙关组沉积相展布及储层发育

四川东北部长兴一飞仙关组沉积相展布及储层发育

四川 北部 及东 部 地 区下 沉快 , 早期 为浅 海 陆棚
沉 积环境 , 积 吴 家 坪 组 含 燧 石 结 核 灰 岩 ; 沉 晚期 发
2 8期
刘文波 , : 等 四川东北部长兴 一 飞仙关 组沉积相展布及储层发 育
6 5 93
生分 化 , 部地 区快 速下 沉 , 为深 水 盆 地 , 积 大 局 成 沉 隆组 硅质岩 , 分 地 区下 沉 慢 , 台地 沉 积 环 境 , 部 为 沉
有 陆棚 、 缓坡、 阔台地 、 限台地及 台地边缘礁滩等沉积单元 , 开 局 台地边 缘礁 滩相为该 区最有利 的储 层微相 , 滩 相发育有 关 礁、 的各种颗粒岩 、 泥粒岩或鲕粒岩 , 白云 石化和选择性 埋藏溶 解作用形 成 的各 种次 生孔、 缝 的储渗体 , 经 洞、 它们被周 围致 密岩 体 的包 围、 封堵及上覆含泥质、 膏质岩层 封盖 而形成 圈闭。 关键词 沉积相 储层 发育 长兴- 飞仙关组 川东北

2 1 SiT c. nr. 0 1 c. ehE gg
四川东 北 部 长 兴 一 仙 关 组 沉 积 飞 相 展布 及 储 层 发 育
刘 文 波 汪 益 宁 赖 枫 鹏 。
( 国 石化 集 团 国 际石 油 勘 探 开 发 有 限 公 司 , 京 10 8 ; 中 北 0 0 3 华 油 地 智 能 源 工 程 技 术 中 心 北 京 10 8 中 国百度文库 质 大学 能 源学 院。 北 京 10 8 ) , 0 03; , 0 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川东南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川东南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推荐指数 3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科研热词 川东南 志留系 沉积相 层序地层 小河坝砂岩 黔北-川东南 鲕状结构 高位体系域 飞仙关组 频率 茅口组 稀土元素 碳酸盐岩 生烃史 灯影组 测温曲线 泥质盖层 沉积模式 沉积体系 江南-雪峰隆起 正演模拟 桃花赤铁矿 控制因素 排替压力史 振幅 成矿规律 微量元素 川东南地区 川东南-湘西地区 川东南-湘西 川东-黔南凹陷 属性参数 小河坝组砂岩 封闭有效性 地震波 地温梯度 四川盆地 嘉陵江组 嘉一段 动态吸收系数 储集层特征 储藏条件 储层预测 储层特征 临滨相 下三叠统 三角洲 三级层序 丁山1井 avo "源-盖"匹配
科研热词 川东南 飞仙关组 石牛栏组 沉积环境 川东南地区 川东南-黔中及其周边地区 鲕滩展布 鲕滩 震旦-志留系 镜质体反射率 锶同位素 稀土元素 碳、氧同位素 盆地模拟 生烃模拟实验 生烃史 烃源岩 测井响应 沉积相 正演模型 构造-埋藏史 成岩阶段 成岩作用 志留系 微量元素 层序界面 层序岩相古地理 层序划分与特征 寒武-志留系烃源岩 地震相组合 地震相 地震属性 地震响应 四川盆地 嘉陵江组 古热流法 剥蚀量 储层预测 储层 下古生界 下三叠统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20卷第3期

2015年7月海相油气地质

1

沉瞄•诵层

DOI:10.3969/j.issn.1672-9854.2015.03.001 文章编号:1672-9854(2015)-03-0001-09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层序一岩相古地理特征

孙表魚1,2,胡明敫1,2,胡忠责1,2,薛丹3,王振鸿4

(1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4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发育碳酸盐台地相沉积体系,可划分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台地边 缘、台地前缘斜坡和海槽盆地等六种相类型。以单丼、野外剖面层序划分和连丼层序地层对比为基础,将四川盆地下三

叠统飞仙关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SQ,、SQ2)以及四个高位和海侵体系域,编制了全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各体系域

的层序一岩相古地理平面展布图。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自西南向东北的相带分异明显。在SQ,层序

时期,四川盆地以开阔台地相和局限台地相沉积为主,在中部和东北部一带发育鲕滩和浅滩微相沉积;在S(}2层序时 期,四川盆地的中部和东北部广泛发育局限台地潮坪亚相沉积。指出SQ,层序的高位体系域和S&层序的海侵体系域

为飞仙关组中的鲕滩最为发育的层位,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关键词四川盆地;下三登统;飞仙关组;层序地层;

中图分类号:TE121.3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勘探与研究的不断深人,四川盆地 以下三叠统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取得 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套地层厚度大、储层物性好,具 有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在四川盆地东部先后发现 了元坝、普光、广安、铁山坡等大中型气田0],充分 说明该地区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具有良好的 勘探前景。本次研究以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为研究对象,结合单井、连井层序地层对比和12个 野外露头剖面(位置见图1)的分析,以及区域二维 ±也震和局部三维地震的解释成果,将飞仙关组划分 为两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四川盆地下三 叠统飞仙关组层序一岩相古地理图,以利于研究该 沉积时期鲕滩的分布规律,为发现新的天然气田奠 定基础。

川东北元坝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储层地质模型

川东北元坝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储层地质模型

元坝地 区位 于开江一 梁平海槽 西南方 向 ,南邻 铁 山气 田。 近年来 , 四川 盆地东北部 地 区下 三叠统飞
以 西 的 连 陆 镶 边 地 台 之 上 l, 要 发 育 蒸 发 台 地 、 l主 _ 开
阔 台地 、 陆棚斜坡 和盆地( 海槽) 相共4 类沉积相 带 ( 图 1 .其 岩相古地理 格局基本 沿袭 了二 叠系长 兴组 的 )
鄂西及 广元一 旺苍深水陆棚 逐渐变 浅 ,梁平 和开江 浅水 陆棚也逐渐变 浅 。飞仙关组早期 ( 飞仙关组一 段 至二段 ) 为台地前缘斜 坡环境 , 积大套 泥质灰岩 沉 和泥 晶灰岩 , 飞仙关组二段 末期沉 积少量鲕粒 灰岩 ; 飞仙关 组三段 为台地边缘 浅滩 和开 阔 台地 ,沉积大 套鲕粒 灰岩 : 飞仙 关组 四段 沉积时期 , 开江一梁 平海
针对某一沉 积类 型或 成因类 型的储 层 ,把 它代表性 的储层 特征( 非均 质性 、 连续性 等) 象 出来 , 以典 抽 加
型 化 和 概 念 化 [, 立 川 东 北 元 坝 地 区 三 叠 系 飞 仙 5建 1
槽关 闭 , 演化成为 一个均一 的潮坪环境 , 主要沉积 的
是泥页岩 、 白云岩 、 白云质灰岩和膏岩 9I。 I
第 j期
1月
海 相
油 气
地 质

沉积
文章 编 号 : 6 2 9 5 (0 0一 1 0 2 - 6 1 7 — 8 42 1 )0 - 0 1 0

蜀南地区飞仙关组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_廖明光

蜀南地区飞仙关组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_廖明光

2010年10月O ct .,2010

地 层 学 杂 志

JO URNAL OF S TRA TIGRAPH Y

第34卷 第4期

V ol .34 N o .4

蜀南地区飞仙关组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①

廖明光

1)

 周素彦

1)

 罗 冰

1)

 李 凌

1)

 牟晓慧

1)

 夏吉文

2)

 周小刚

3)

 冯 钰

4)

1)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四川成都 610500; 2)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四川泸州 6460013)中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泰国项目部 北京 100101; 4)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 四川遂宁 629000摘 要:针对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存在多种不同划分方案,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蜀南地区飞仙关组台地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以野外露头剖面、岩芯、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为基础,综合应用岩性突变面、沉积相转换面、沉积物空间堆积样式的变化、早期成岩变化、电测井曲线特征以及地震反射特征等标志,识别出不同级次的11个层序界面,据此将本区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T SQ1和T SQ2)和10个四级层序,其中T SQ 1可细分出6个四级层序,T SQ 2可再分出4个四级层序,并将其与传统地层单位进行对比:三级层序T SQ1和TSQ 2分别对应于飞一段+飞二段地层和飞三段+飞四段地层。通过层序地层对比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指出这些层序在全区均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和等时性,每个层序均具有快速海侵到缓慢海退的特点,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未发现低位体系域和凝缩段。层序与储层关系的研究表明,四级层序Ⅲ和Ⅷ是台内鲕滩这种有利储集相带的主要发育层位,所形成的滩相鲕粒灰岩储层与高位体系域的向上变浅序列和早期暴露及其所导致的大气淡水淋溶改造有关,平面上集中分布于中东部地区。关键词:层序地层,层序界面,层序格架,储层,飞仙关组,三叠系,蜀南地区,四川

涪陵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沉积相特征

涪陵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沉积相特征
不 。
( 飞仙关组末期沉 积相及滩体展布 。该时期整个 川东南北部 3) 地区 已全部被填平补齐 ,该区域演化为一个大型的陆表海台地 ,多处 发育有台内滩 ,且滩体厚度进一步加大。根据区 内井剖面资料 ,在高 水 位 体 系 域沉 积时 期 ,滩 体 大 量 发 育 ,且 滩 体 厚 度 较 大 ,约 为 3~0 0 5 m。该时期 内 ,台 内滩 向原陆棚方 向迁移 ,形 成进积式 准层序
泻湖 相 深 灰 色 泥灰 岩 和 膏 质友 岩 与 潮 坪 相 紫红 色泥 云 岩 为主 . 西 部和 北 部 主 要 发 育潮 坪 相 紫 红 色泥 岩
上 部 三 级 灰岩 粉 一 微 晶云 岩 灰 岩 和 石 膏 为 主 厦 少量 柱 屑 友岩 和 粗 屑云岩

层 序 ( Q2 S )
1 A 16 A I 9 P ~ 0 P 。电阻率值较 高 ,为l( m~ 74 m。 8) Q. 3 3 ̄.
4 沉 积 剖 面 对 比
层序界面。 I 型层 序界面是由于全球海平面下降速度超过盆地沉降速 度 ,产生了海平面 的相对 下降而形成的 .以河 流回春作用 ,海底侵 蚀 作用 ,沉积相带向盆地方向迁移以及上覆地层的上超和海岸上超的向 下迁 移为特 征。 Ⅱ型层序界面则是由于全球海平面下降速率小于盆地 沉降速 度时形 成的 ,没有发 生海平面的相对下降 ,以台地浅滩出露地 表 ,上覆地 层的上超向下 迁移为特 征 , 积相带 向盆地 方向的迁移不 沉

川东北铁山-黄泥塘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

川东北铁山-黄泥塘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

川东北铁山-黄泥塘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康少伟;刘宏;罗冰;乔琳;江兴福

【摘要】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岩心和区域构造资料,对铁山-黄泥塘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沉积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晚二叠世逐渐发育形成的北西向开江-梁平海槽对研究区飞仙关期鲕滩的分布起着初步的控制作用,同时北东向的基底断裂切割台地形成的相对隆升或凹陷,对区内飞仙关期鲕滩的分布起着进一步的修饰作用.结合全球海平面变化情况,认为扬子区晚二叠世长兴末期发育一次较大的海退,研究区飞仙关期鲕滩主要发育在海退中后期.飞仙关早期由于研究区呈台槽分异的沉积格局,区内主要发育台缘鲕滩;到飞三期海槽已基本填平,只在台地内部海底微地貌高地上发育台内鲕滩;飞四期由于海槽的完全填平,颗粒滩不再发育,研究区逐步演化为区域性潮坪相.

【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

【年(卷),期】2012(026)005

【总页数】5页(P20-24)

【关键词】四川盆地;飞仙关组;鲕滩;基底断裂

【作者】康少伟;刘宏;罗冰;乔琳;江兴福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1.3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取得了较好的油气勘探成果,相继发现了铁山坡、罗家寨、渡口河、普光和龙岗等大型气田[1-4]。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普遍发育于北西向的开江-梁平海槽两侧,滩体呈条带状平行于海槽延伸方向分布于台地边缘或点状分布于台地内部[3-4]。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划分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划分

(2)三级层序 SQf2 由飞仙关组三、四 段组成,层序底界为短 暂的暴露不整合界面, 顶界面为飞仙关组和嘉 陵江组的不整合面。 该层序下部主要发育局 限台地的潮坪,泻湖沉 积,上部主要为蒸发台 地的蒸发坪、膏坪、云 坪沉积。
四、结论
(1)野外露头描述过程中,出露地层特征与钻遇储 层特征不能完全对比;利用暴露不整合面来划分层 序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判断其形成的期次,除从工 区整体构造演化来判断外,更多需要根据其微观特 征来分析。 (2)通过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曲线来识别层序界面的 方法,观察到了2种特征的异常峰点:Th-K 占主导 的异常点一般代表较大规模的海侵,U占主导的异常 点则代表规模相对小的海平面上升。
5、测井标志 识别出 2 种特征异常峰点: Th - K 占主导 的异常点一般代表较大规模的海侵,U 占主导 的异常点则代表规模相对较小的海水上升。
同样是伽马响应值增高,但可能出现2种情 况 : 开阔台地浅滩变至滩间海,泥质质量分数 增加,伽马响应值变大,指示海平面上升;局 限台地沉积环境,伽马响应值增高则表示海平 面下降造成泥质质量分数增加。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 层序地层划分
主要内容
一、沉积演化概况 二、层序地层划分依据 三、典型井层序特征 四、结论
一、沉积演化概况
普光气田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宣汉——达县地区
黄金口构造双石庙——普光构造带,为一构造— —岩性复合型大型油气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GEOLOGY IN CHINA

第36卷第5期

2009年10月Vol.36,No.5Oct.,2009

四川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特别是近年来,两大石油公司在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地层的天然气勘探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吸引了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1-5],但是与之相近的川东南地区针对三叠系地层的研究成果则较少[6-7]。因而笔者以川东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为研究对象,在前期详细的野外研究工作和钻井岩心资料处理的基础上,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进行了层序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区的岩相古地理研究,从而较好地揭示出与川东北地区处于相同构造背景下的川东南地区是否也具有发育较好的鲕粒滩这一科学问题,进而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为油气勘探提供地质证据。

1

地质背景

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部,地处扬子地台西北侧,北

邻秦岭褶皱带,西邻松潘甘孜褶皱带,由于受北东向

及北西向交叉的深断裂活动而形成现今的菱形构造-沉积盆地面貌,盆地面积约23×104km 2。盆地地层发育完整,总体上可简单划分为2个部分,震旦纪至中三叠世海相地层和晚三叠世至新近纪陆相地层。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泸州—开江古隆起的东部),也就是梁平以南、垫江以东、石柱以西、涪陵以北这一区域。早中三叠世,研究区仍为稳定的地台型建造[8];以沉积海相碳酸盐岩为特征[9]。

2

飞仙关组层序地层

针对四川盆地进行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研究,已

经有大量成果[5,10-16];郑荣才等[10]对川东黄龙组的天然气储层进行了研究,认为该组碳酸盐岩为Ⅰ类层序;王兴志等[11]对资阳及邻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段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过研究。

笔者在综合考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2,5,17-18],通过详细的野外勘查,室内研究,结合野外层序地层学工

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徐胜林1,2陈洪德1,2林良彪1,2陈安清1,2

(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2.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

提要: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指导下,以油气勘探为目标,针对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取三级层序体系域作为成图单元,采用体系域压缩法和瞬时法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详细探讨了川东南地区早三叠世飞仙关组古地理特征及演化。研究表明:川东南飞仙关期发育海相地层,可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二者皆为Ⅱ型层序。

SQ1TST 期,由于海平面的上升,研究区发育较深水环境的混积陆棚;进入SQ1HST 期由于前期的沉积填充,盆地水

体逐渐变浅盆地进入了开阔台地沉积环境,开始了鲕滩发育演化阶段。SQ2TST 和SQ2EHST 期研究区沉积格局基本上延续了SQ1HST 期沉积特征,其中鲕滩在SQ2EHST 进入了发展最高峰期;SQ2LHST 由于相对海平面下降和沉积物的继续填充,研究区转入局限台地沉积环境,沉积一套区域上分布广泛的紫红色泥岩、白云岩、膏岩组合。

SQ2EHST 为研究区鲕粒滩最发育层位,具有较大的勘探价值。

词:层序岩相古地理;鲕滩;飞仙关组;下三叠统;川东南

中图分类号:P5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09)05-1055-10

收稿日期:2008-12-15;改回日期:2009-03-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9901)及SGC-CDVT 复杂油气藏地球物理联合研究所资助。

1056

中国地质2009年图1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综合柱状图(重庆石柱)

第36卷第5期图2川东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对比和地层格架图

1—白云岩;2—石膏岩;3—含泥白云岩;4—灰岩;5—鲕粒灰岩;6—泥灰岩;7—石膏质白云岩;8—泥质白云岩;

9—生物碎屑灰岩;10—泥岩;11—含灰白云岩;12—白云质灰岩

作,认为研究区飞仙关组发育2个3级层序,分别为SQ1和SQ2(图1)。其中SQ1由高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构成,海侵体系域主要发育混积陆棚环境的

泥灰岩、页岩、泥晶灰岩,高位体系域则由上期的混积陆棚转变为开阔台地相的泥晶灰岩、鲕粒灰岩、泥灰岩沉积;SQ2则由海侵体系域,早期高位体系域和晚期高位体系域构成(图1),海侵体系域,早期高位体系域沉积物特征基本与SQ1高位期类似,差异主要表现在鲕粒灰岩发育规模上(图1~2)。早三叠世飞仙关期川东南地区构造环境较为稳定[8],区域沉积环境差异不大,因而区域上对比性良好(图2)。

3

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3.1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单元选择

采用层序及其体系域为古地理编图基本单元,

覃建雄、陈洪德、侯中健等[19-21]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

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笔者以三级层序沉积体系域为编图单元,采用体系域压缩法和瞬时法,编制了研究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详细解读了该期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重点解译了各期鲕粒滩的分布发育状况,进而探讨川东南地区早三叠世飞仙关期古地理演化特征,同时针对油气勘探提出一些见解。

3.2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3.2.1SQ1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1)SQ1海侵期(SQ1TST)

由于受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22,23],研究区本期沉积环境由上二叠统长兴期的碳酸盐岩开阔台地环境转变为较深水环境的混积内陆棚沉积。此时沉积物则也由长兴期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转变为本期的泥灰岩、泥岩、页岩沉积。长兴期形成的开江—梁平台盆沉积环境本期仍然有遗留,沉积深灰、灰黑色

徐胜林等: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10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