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通用3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9b127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4.png)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通用3篇)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篇1实验目的: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纸板、温度计、水、秒表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向烧杯中加入温水,水位高为烧杯的1/2左右。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水发出的声音变化,水中的气泡变化)描述实验中水的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沸腾时3. 当水温达到90℃时开始计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填入下表中,至沸腾后两分钟停止。
实验记录表:时间(分) 0 0.5 1 1.5 2 2.5 3 …温度(℃)4、观察撤火后水是否还继续保持沸腾?5、实验结果分析:①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根据记录用描点法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②请学生叙述实验现象。
沸腾前水中有升到水面上来,水声;继续加热时,水中发生剧烈的现象,大量上升并且变(填“大”或“小”),升到水面上破裂,放出水蒸气,散到空气中,水声变(填“大”或“小”)。
沸腾的概念:③实验中是否一加热,水就沸腾?④水沸腾时温度如何变化?⑤停止加热,水是否还继续沸腾?说明什么?20xx年X月XX日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篇2用验电器演示导体和绝缘体【器材】验电器(或自制验电器),有机玻璃或橡胶棒,丝绸或毛皮,被检验的物体:铁丝、铜丝等金属丝,陶瓷、松香、玻璃、橡胶等。
【操作】(1)将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接触,使验电器带电,金箔张开一定的角度,然后用手接触一下验电器上的小球,金箔马上合拢。
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手和人体传给大地了,这证明人体是导体。
(2)用上述方法使验电器重新带电。
手拿铁丝和铜丝等金属丝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可以看到金箔也会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金属丝和人体传到地球上去了,金属丝是导体。
当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金箔仍张开并不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陶瓷、玻璃、松香等传到地球上,说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绝缘体。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49d9b1e009581b6bd9eb6f.png)
0--5
N ,分度值为
0.1
N。
实验次
数
1
2
3
4Leabharlann 5物理量质量 m/ kg
重力 G/
N G
/m 2. 图像:画右边
0.05 0.1 0.15
0.5 1
1.5
10 10
10
0.2 0.25
2
2.5
10 10
(3) 实验结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成正比
。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o
20 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4.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5.重复步骤 2- 4,进行第二次测量。 6.分别计算两次小车的平均速度。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物理量
路程 s/cm
时间 t/s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八年级 姓名:
日期 :
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 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
光的反射规律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 1)检查器材。 (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 4)、( 5)两次。 (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23ecab10a6f524cdbf8578.png)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 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 记录数据实验结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a96359524de518974b7d2b.png)
2. 实验结论。
相等1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2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
1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
2 (5)熄火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凸透镜的焦距= 10 。
2.记录数据:3•实验结论:物体(蜡烛物体(蜡烛实像。
年级:八年级室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一、15摄氏度18摄氏度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姓名:日期:& 22地点:物理实验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块),物理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
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3. 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4. 测细铜丝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5. 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刻度尺的量程0~20 mm,刻度尺的分度值1 mm,零刻线是否磨损否 2.记录数据:物理课本长300 mm,宽210 mm。
硬币的直径25 mm。
细铜丝的线圈长度20 mm线圈圈数10 ,细铜丝的直径 2.0 mm。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ce91ceaf45b307e9719793.png)
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之五兆芳芳创作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不雅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三、实验原理:光的反射纪律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实玻璃板的位置.(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5)不雅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实.(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调(4)、(5)两次.(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战争面镜的位置的关系.(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和缩小实像的条件.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料缸.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纪律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实.(2)把凸透镜、光屏装置在光具座上,位置根本正确.将点燃的蜡烛,装置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五、实验记实与结论1.凸透镜的焦距 = 10 .2.记实数据:物距u的大小成像情况u1=30倒立的缩小的实像u2=15倒立的缩小的实像3.实验结论: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0、11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用温度计丈量水的温度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温度计,用温度计丈量水的温度.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8、22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用刻度尺丈量长度一、实验目的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丈量长度,正确记实丈量结果;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二、实验仪器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块),物理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三、实验原理:长度丈量的一些特殊办法.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不雅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2.用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记实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记实要求同上.4.测细铜丝直径,记实要求同上.5.整理器材.五、实验记实与结论1.刻度尺的量程 0~20 mm,刻度尺的分度值 1 mm,零刻线是否磨损否 .2.记实数据:物理课本长 300 mm,宽 210 mm.硬币的直径 25 mm.细铜丝的线圈长度 20 mm,线圈圈数 10 ,细铜丝的直径 2.0 mm.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9、5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丈量平均速度一、实验目的:丈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三、实验原理:速度=路程/时间(v=s/t)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2.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o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4.记实小车的运动时间,丈量小车运动的路程.5.重复步调2-4,进行第二次丈量.6.辨别计较两次小车的平均速度.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五、实验记实与结论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速度越来越快.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2、26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用天平和量筒丈量液体的密度一、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丈量液体的密度.二、实验仪器和器材.托盘天平(已调平待用),砝码,镊子,量筒,烧杯,滴管,盐水(标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三、实验原理:密度=质量/体积(ρ=m/v)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2)记实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3)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盐水的体积.(4)用天平称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5)计较盐水的密度.(6)整理器材.五、实验记实与结论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3、5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丈量力的大小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丈量力的大小.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弹簧测力计2个(规格相同),钩码2个,铁架台.三、实验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实验器材.2.丈量手的拉力.3.丈量钩码所受的重力.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3、7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三、实验原理:g= G/m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不雅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4)将5次的丈量结果记实在表格中.2.图像:画右边(3)实验结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成正比 .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3、20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实验目的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二、实验仪器和器材.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三、实验原理:二力平衡的条件(F=f)四、实验步调或内容:.(3)实验结论:在接触面相同时,__压力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概略越粗糙,滑动摩擦力___越大____.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6、5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3)实验结论:归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实验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1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9、24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连接串联电路一、实验目的会连接复杂的串联电路.二、实验仪器和器材.两只小灯泡,一个开关,两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条.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不雅察开关是否断开.2.正确连接电路元件组成串联电路.3.改动开关位置,不雅察并记实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4.整理器材.5.阐发填写实验结论.五、实验记实与结论2.串联电路里,开关的控制效果与开关位置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2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9、24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连接并联电路一、实验目的:会连接复杂的并联电路.二、实验仪器和器材.2只小灯泡,3个开关,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2.按照电路图(如图所示),连接成并联电路.S,不雅察它控制电路的情况.并记实实验现象.S后,只断开开关S1,不雅察它控制电路的情况,并记实实验现象.S后,只断开开关S2,不雅察它控制电路的情况,并记实实验现象.S,裁撤电路,并整理实验器材.五、实验记实与结论.在连通的并联电路里,干路开关S所控制的用电器是全部(①L2、、②L1、③全部用电器).在连通的并联电路里,支路开关S1所控制的用电器是(①L1 (①L1和L2、、②L1、、③L2) .在连通的并联电路里,支路开关S2所控制的用电器是、③L2 (①L1和L2、、②L1、、③L2) .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3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9、26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合位置电流的关系.二、实验仪器和器材.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3A)),2个小灯泡(额外电压不合),开关,导线若干.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2.依照电路图连接电路.3.闭合开关查抄两灯是否正常发光.4.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A点的电流.5.将电流表接入B点,测出B点的电流.6.将电流表接入C点,测出C点的电流.7.整理器材.五、实验记实与结论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4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用滑动变阻器改动电流一、实验目的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机关,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动电流.二、实验仪器和器材.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电流表,小灯泡(2.5V),开关,导线若干根.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2.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图.3.正确连接电路.4.调节变阻器到电阻最大值,试触开关,查抄电路是否正确.5.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不雅察小灯泡亮度的变更,记实小灯泡不合亮度时的电流值.6.整理器材.五、实验记实与结论1.电流表连接入电路的量程 0~0.6 ,分度值 0.02 .2.断开开关,整理记实.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丈量灯泡发暗光发较亮光发更亮光电流值I/A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5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二、实验仪器和器材.3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3A),2个小灯泡(额外电压为和),开关,导线若干.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2)依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开关状态正确.(3)闭合开关,查抄两灯是否正常发光.(4)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L1灯的电流.(5)将电流表接入B点,测出L2灯的电流.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6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纪律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跟各部分电路电压的关系.二、实验仪器和器材.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压表(0~3V、0~15V),小灯泡3个(灯泡规格不合),开关,导线若干.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不雅察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2)连接串联电路(注意开关的正确状态).(3)闭合开关查抄两灯是否发光.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7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用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中的电压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压表,研究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二、实验仪器和器材.结论:并联电路中 .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8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实验目的探究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二、实验仪器和器材.3、图像4、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 .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10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丈量电阻一、实验目的正确设计并连接实验电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阻的值.二、实验仪器和器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待测电阻(10-30Ω),开关,导线,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三、实验原理:按照欧姆定律I=U/R得R=U/I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不雅察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2.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图.3.正确连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阻值最大值处,试触开关,查抄电路是否正确.4.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流表、电压表有适当的示数,记实此时的电流、电压值.5.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第二、三组电流值和电压值.6.整理器材.五、实验记实与结论实验结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11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丈量小灯泡的额外功率一、实验目的: 丈量小灯泡的额外功率.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小灯泡(2.5V),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三、实验原理:简明简明地论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较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路图.按照电功率公式P=UI,测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值,计较出电功率.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不雅察开关是否断开,电流表、电压表指针是否指零.2.依照图21正确连接电路.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12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一、实验目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二、实验仪器和器材.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小堆大头针,电磁铁.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查抄器材.(2)连接实验电路.。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例五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81c00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6b.png)
实验一:牛顿运动定律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了解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加深对运动学的理解。
实验器材:1. 小车2. 平滑水平轨道3. 弹簧测力计4. 重物(可选)实验原理: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如果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就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实验步骤:1. 在平滑水平轨道上放置一个小车。
2. 给小车加上一个初始速度,记录下它在不同时间内经过的位置,并计算出它的速度和加速度。
3. 放置一个重物在小车上,再进行第二次试验,测量重物对小车的作用力和小车的加速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数据:1. 小车初始速度为5m/s,经过10s后速度为5m/s,加速度为0。
2. 重物对小车的作用力为6N,小车的加速度为3m/s²。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并成功地测量出了小车的速度、加速度和重物对小车的作用力。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实验二:电路基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了解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阻、电流、电压等概念,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
实验器材:1. 电源2. 电阻器3. 电流表4. 电压表5. 连线6. 开关实验原理:电路是电流的通路,由电源、电器和导线组成。
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内部移动的现象,单位为安培。
电压是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产生的电场效应,单位为伏特。
实验步骤:1. 制作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分别连接电源、电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
2. 测量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并计算出电路的总电阻。
3. 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差异。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数据:1. 串联电路中电压为5V,电流为0.5A,总电阻为10Ω。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4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7a9f4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1.png)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4篇)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4篇)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二、猜测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三、制定方案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反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此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似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间隔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间隔.比拟两个间隔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展,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间隔与物体到平面镜的间隔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间隔与人到镜面的间隔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初中物理实验报告2 器材找一个底面很平的容器,让一个蜡烛头紧贴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里倒水,蜡烛头并不会浮起来;轻轻地把蜡烛头拨倒,它立即就会浮起来。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05889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4.png)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篇一」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篇二」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更好总结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特对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在学期初,首先制定了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以实验计划指导本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圆满的完成了实验计划所布置的任务。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每一个演示实验演示,在演示材料不很完全的条件下,经常自制一些教具或取得另外相近或相似的教具来完成演示实验,让每个学生能够有观察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达到认识理论的目的。
2、对于学生分组实验,学期初,我们物理教师首先对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有学习小组长,小组长在学习上和动手能力上都是比较强的学生,在小组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学生实验,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规范、积极动手,认真观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和操作,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教师对学生认真辅导,还注意巡视学生进行实验的情况,发现操作不规范的不认真的,教师认真辅导指正,并且作其思想工作,对认真规范的同学,并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doc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doc](https://img.taocdn.com/s3/m/022986e8168884868762d6c7.png)
实验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距离速度时间符号:v=ts实验装置: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2、按上图组装器材;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填入表格中;4、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填入表格中;5、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V1=S1/t1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6、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7、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8、记录数据表格。
实验数据: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S1=t1=V1=S2=t2=V2=实验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按上图组装器材。
在烧杯中加入30ml的水。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记录10次数据。
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
5、以温度T为横坐标,时间t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6、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时间t/min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温度T/℃水中气泡变化情况沸腾前:沸腾时: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实验3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目的: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找出光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
实验器材:平面镜、一张白硬纸板、激光笔、量角器、几支彩笔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 垂直于镜面,如上图所示;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 和反射光OF 的径迹;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 两侧的i ∠和r ∠,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5、把纸板NOF 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 次数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2 3 ...实验结论:实验4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039105856a561253d36f15.png)
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之阿布丰王创作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调(4)、(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2.实验结论(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初中物理实验陈述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实验步调或内容:(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装置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装置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凸透镜的焦距= 10 。
2.记录数据:物距u的大小成像情况u1=30倒立的缩小的实像u2=15倒立的放大的实像3.实验结论: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3486646c175f0e7dd1372b.png)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记录数据?=??????10???????二、实验仪器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块),物理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
三、实验原理:.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记录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4.测细铜丝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刻度尺的量程?????0~20?????mm,刻度尺的分度值?????1??????mm,零刻线是否磨损????否???????。
2.记录数据:物理课本长???300??mm,宽???210???mm。
硬币的直径?25??mm。
细铜丝的线圈长度??20??mm,线圈圈数??10??,细铜丝的直径??2.0???mm。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9、5??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测量平均速度一、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含答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0743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8.png)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含答案)
实验目的
探究重物在水中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何关系。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砝码、圆形塑料、水。
实验过程与结果
1. 把圆形塑料放入水中,记录下的浮力大小。
2. 把不同数量的砝码加入中,再记录浮力大小。
3. 用弹簧测力计把拉出水面,记录下重力大小。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
5.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重物在水中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成反比例关系。
实验结论
重物在水中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成反比例关系。
答案
1. 浮力中和重力相等时的砝码数量为3个。
2. 水的密度为1g/cm^3,物体的密度可以根据公式 {物体的质
量 ÷ (加入砝码前的容积 - 加入砝码后的容积)} 计算得到。
实验思考
1. 为什么会有浮力?
2. 除了重力和浮力以外,物体在水中还受到哪些力?
3. 如果将中的水换成盐水,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吗?为什么?
实验拓展
探究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是否不同。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发现重物在水中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
成反比例关系,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浮力的理解和认识。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24eac35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3.png)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的: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组成串联电路(1)按上图的电路图,连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和断开各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个灯光泡.实验结论:1在串联电路⾥只有条电流路径;⽤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_____ ____⽤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_________.2、在并联电路⾥有条电流路径;⽤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电器,⽀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电器。
教师评分:⽇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实验⽬的:通过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器材:⼲电池两节、开关、电流表、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的A点、B点、C点,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④换⽤另外的⼩灯泡再测1-2次。
实验结论: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第⼀次测量第⼆次测量第三次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师评分:⽇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路电流与⽀路电流的关系实验⽬的:通过探究总结出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器材:⼲电池两节、开关、电流表、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在这个并联电路中,选取三个关键的点A、B、C。
⽤电流表分别测出这三点的电流,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④换⽤另外的⼩灯泡再测1-2次。
实验结论: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 第⼀次测量第⼆次测量第三次测量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师评分:⽇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的: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组、电压表、三个⼩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AB之间、BC之间、AC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③换⽤另外的⼩灯泡再测⼀次。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944b5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8.png)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凸透镜的焦距 = 10 。
2.记录数据:物距u的大小成像情况u1=30倒立的缩小的实像u2=15倒立的放大的实像3.实验结论: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8、22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一、实验目的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块),物理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
三、实验原理: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记录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4.测细铜丝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刻度尺的量程 0~20 mm,刻度尺的分度值 1 mm,零刻线是否磨损否。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96b0c9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8.png)
(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探究物体的力学性质,了解简单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规范。
二、实验器材•直尺•弹簧秤•弹簧•小木块•水平台秤•宽口瓶•小球三、实验原理1. 弹簧的弹性弹簧的弹性是指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并在去除外力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弹性系数可以用来衡量弹簧的弹性。
2. 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平衡是指在物体上作用的各力合力为零的状态。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受力分析物体所受的力可以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通过受力分析可以得出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4. 力矩力矩是指力对物体产生的转动效果。
根据力矩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力矩的大小和方向。
四、实验步骤1. 测量重力在水平台秤上放置小木块,记录下小木块的质量。
2. 测量弹簧秤的刻度将弹簧秤固定在垂直面上,记录下弹簧秤的刻度。
3. 实验一: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取一根弹簧,将它压缩或拉伸一段距离,记录下所施加的外力和弹簧的形变量。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弹簧的弹性系数。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宽口瓶,并在瓶口处加上一个小球,使小球悬挂在瓶口处。
通过调整小球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使小球保持在平衡状态。
记录下各力的大小和方向。
5. 实验三:力的合成与分解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₁和F₂,在实验平台上放置一直尺,使尺与地面、力F的方向成一定角度,利用弹簧秤测出力F在直尺上的投影力的大小,记录下F 和F₁的大小及方向。
6. 实验四:力矩的计算通过调整放在实验平台上的平衡木的位置,使平衡木保持平衡状态。
记录下平衡木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并根据力矩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力矩的大小和方向。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外力:10N•形变量:5cm•弹性系数:根据胡克定律,弹性系数k=F/Δl=10/0.05=200N/m小球所受的各力: - 重力:10N(向下) - 弹力:10N(向上)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重力和弹力合力为零,故小球保持平衡状态。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fbcca714791711cd79179f.png)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18/ 1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18/ 2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18/ 3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18/ 4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5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18/ 6.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0.10--5分度值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实验次53数 12物理量m/0.25 质量kg 0.2 0.05 0.1 0.15G/2.5 2 1 1.5 0.5 重力N10101010G/m102.图像:见右图(3)实验结论::成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比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地点:物理实验日期:3、20姓名:年级:八年级室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实验目的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
三、实验原理:.18/ 7.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面相同时,__压力____。
越大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___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地点:物理实验年级:八年级:6、5姓名:日期室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和器材.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个细铁丝环,钩码(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6-8量大小)。
三、实验原理:.F=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L)L2112四、实验步骤或内容:.)检查器材。
1()调节杠杆平衡。
2(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杠杆平衡后测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杠杆平衡后再次测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418/ 8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地点:物理实日:6、1姓名:八年年实验名称: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是否有一、实验目二、实验仪器和器材毫米刻度尺,长木板,木块(附挂钩),弹簧测力计,细线、木垫(或塑料垫)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或内容: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1测出木块所受重力2组装斜面3.F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9e2c1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7.png)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
姓名: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仪器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XXX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5)两次。
7.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8.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实验记录与结论:日期。
地点:物理实验室记录数据:实验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1 相等相等相等2 5 8 73 5 8 7实验结论: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
姓名: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实验记录与结论:日期。
地点:物理实验室记录数据:实验次数物距U1 物距U212 53 8实验结论: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及分析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7ba7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e.png)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及分析实验一:简单机械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简单机械实验,探究摩擦力和力的平衡。
实验步骤:
1. 将一块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
2. 在物体上加上一块具有一定质量的重物,测力计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测得的力值。
3. 将物体放在平衡辐射光滑斜面上,调整斜面的角度,直到物体静止不动。
4. 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斜面上的质量,并记录测得的力值。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斜面的角度增加时,物体在斜面上的质量也随之增加。
这说明斜面的倾斜角度会影响物体的平衡状态。
另外,实验中测得的力值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以及力的平衡情况。
实验二: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电路实验,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实验步骤:
1. 将两个电阻器连接在一起,并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
电压的数值。
2. 将两个电阻器改为并联连接,并再次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数值相同,而电压的数
值相加;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数值相加,而电压的数值相同。
这说
明电阻器的串联和并联连接方式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有影响。
这些结果对于电路的设计和分析非常重要。
......(继续编写其他实验报告和分析)。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集锦13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集锦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a8130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1.png)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集锦13篇)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纸板、温度计、水、秒表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向烧杯中参加温水,水位高为烧杯的1/2左右。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水发出的声音变化,水中的气泡变化)描绘实验中水的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沸腾时3. 当水温到达90℃时开场计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填入下表中,至沸腾后两分钟停顿。
实验记录表:时间(分) 0 0.5 1 1.5 2 2.5 3 …温度(℃)4、观察撤火后水是否还继续保持沸腾?5、实验结果分析^p :①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根据记录用描点法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②请学生表达实验现象。
沸腾前水中有升到水面上来,水声;继续加热时,水中发生剧烈的现象,大量上升并且变(填“大”或“小”),升到水面上破裂,放出水蒸气,散到空气中,水声变(填“大”或“小”)。
沸腾的概念:③实验中是否一加热,水就沸腾?④水沸腾时温度如何变化?⑤停顿加热,水是否还继续沸腾?说明什么?XXX20xx年X月XX日初中物理实验报告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原理:光的折射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实验步骤:1、按上图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间隔,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明晰的实像。
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记录物距u和像距v;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间隔,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明晰的实像。
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记录物距u和像距v;4、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蜡烛的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图像:见右图
(3)实验结论: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成正
比。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3、20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
三、实验原理:.
(3)实验结论:
在接触面相同时,__压力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___越大____。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6、5地点:物理实验
室
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
三、实验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
=F
2
×L
2
)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
(2)调节杠杆平衡。
(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杠杆平衡后测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杠杆平衡后再次测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1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9、24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连接串联电路
一、实验目的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两只小灯泡,一个开关,两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条。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观察开关是否断开。
2.正确连接电路元件组成串联电路。
3.改变开关位置,观察并记录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4.整理器材。
5.分析填写实验结论。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记录数据
2.串联电路里,开关的控制效果与开关位置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2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9、24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连接并联电路
一、实验目的:会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2只小灯泡,3个开关,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
2.根据电路图(如图所示),连接成并联电路。
3.断开和闭合开关S,观察它控制电路的情况。
并记录实验现象。
4.闭合开关S后,只断开开关S1,观察它控制电路的情况,并记录实验现
象。
5.闭合开关S后,只断开开关S2,观察它控制电路的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6.断开开关S,拆除电路,并整理实验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