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概念摄入量包括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K1 80mg+止血敏4.0,只需记录维生素K1组,每种液体记录的量为溶液和溶质的总和,肌肉注射不算入量。
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出入液量由夜班护士于次日七时总结一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前一日的相应栏内。
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
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一、记录24h出入量的临床意义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共计2000~2500mL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皮肤蒸发约500 mL,共计:2000~2500mL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24小时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因此,正确的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出入量记录。
出入量记录是指对患者24小时内的饮食摄入、液体输注以及尿量、呕吐量等排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正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1. 准备工作。
在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包括计量杯、尿量杯、尿盆、呕吐物收集器等。
同时,需要确保记录表格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记录表格应包括日期、时间、摄入量、排泄量等项目。
2. 准确记录饮食摄入量。
对于患者的饮食摄入量,需要准确记录每一餐的摄入情况,包括食物种类、数量、摄入时间等。
此外,还需要记录患者是否有进食不良反应或者呕吐情况。
3. 确实记录液体输注量。
对于患者的液体输注量,需要记录每次输液的种类、剂量、输液速度等信息。
同时,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输液情况,及时记录输液量的变化。
4. 准确记录尿量。
对于患者的尿量,需要使用尿量杯进行准确测量,并记录每次的尿量和排尿时间。
如果患者使用尿袋,也需要记录尿袋内的尿量情况。
5. 注意记录呕吐量。
如果患者出现呕吐情况,需要使用呕吐物收集器进行收集,并记录呕吐的时间、次数以及呕吐物的性状。
6. 定时记录。
出入量记录需要定时进行,一般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记录。
对于重症患者或者需要严密监测的患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记录频次。
7. 注意事项。
在记录出入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记录时要尽量准确,避免遗漏或者错误记录;第二,记录时要保持记录表格的整洁和清晰,便于医护人员查阅;第三,对于特殊情况,如排尿困难、呕吐过多等,需要及时通知医生。
总之,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通过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身体变化,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正常人体每天出入量
正常成人24小时液体出入量为2000~2500ml摄入量(m1) 排出量(m1)饮水1000~1500 尿1000~1500 食物水700粪150内生水300无形失水850 呼吸蒸发350 皮肤蒸发500入量2000~2500 总出量2000~2500一、水的平衡(一)体液的含量及分布人体体液及其组成成分比较恒定,只在较小范围内波动。
人体内体液总量与性别、年龄及胖瘦有关,正常成年男性液体总量占体重的60 %,女性为55%,婴幼儿为70 %~80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脂肪量增多,体液量将减少。
体液中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的40%,女性占35%,细胞外液占20%;细胞外液中组织间液为15%,血浆为5%。
正常情况下,体液比例相对恒定,各部分之间又不断地进行交换,保持动态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例题:关于正常体液含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 成人男性的体液总量占体重的60%B 男性多于女性C 成人多于老年人D 婴儿多于成人E 肥胖者多于肌肉发达者正确答案:E(二) 24小时液体出入量的平衡正常成人24小时液体出入量为2000~2500ml摄入量(m1) 排出量(m1)饮水1000~1500 尿1000~1500食物水700粪150内生水300无形失水850 呼吸蒸发350 皮肤蒸发500入量2000~2500 总出量2000~2500当出现异常时,如入量不足或丢失过多超出调节范围将出现脱水;相反,入量过多或排出过少将发生水潴留,甚至水中毒。
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预防体液失衡的发生。
1.无形失水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不显性失水。
即使在高度缺水时,这部分水的丢失也是不可避免的,是人只要在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就必然丢失的水分。
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看法摄入量包括每日的饮水量、食品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 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 例 : 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 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 在其她栏记录泵入速度: 若是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 一致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 例 5%GS250ml+维生素 K1 80mg+止血敏 4、0, 只需记录维生素K1组, 每种液体记录的量为溶液与溶质的总与, 肌肉注射不算入量。
排出量主要为尿量 , 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溢出量等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 出入液量由夜班护士于第二天七时总结一次, 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前一日的相应栏内。
夜班12点以今后的病人能够不反响到体温单, 总结要写。
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一、记录 24h 出入量的临床意义正确地记录 24h 出入量就是反响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响病人的病情变化 , 及时认识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拟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针对那些不能够进食需要经过补液保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与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正常成人 24h 出入水量约 2000 ~2500ml摄入量 :饮水约 1000 ~1500 mL 、固体食品水约 700 mL 、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 共计 2000~2500mL排出量 :肾排出约 1000 ~ 1500 mL 、大肠排出约 150 mL 、呼吸蒸发约 350 mL 、皮肤蒸发约 500 mL, 共计 :2000~2500mL水的摄入路子有饮水量、食品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路子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 ,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溢出量等。
②非显性失水 :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
临床护理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管理要点
临床护理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管理要点出入量是指患者24h内的摄入量与排出量,护理人员有必要掌握正确地测量和记录患者每日液体的摄入量和排出量,以作为了解病情、做出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入量:进入体内的所有液体,包括: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和输血量等。
出量: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液体,包括:包括大小便、出血、呕吐物、痰液、引流液等。
记录患者出入量是基础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在临床工作中,多种原因导致护士记录患者出入量有误差,影响患者的治疗,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对了解患者病情、协助诊治至关重要。
进行出入量管理第一、评估与监测液体潴留情况(1)了解患者病史,密切监测临床症状,包括既往史、服药情况、出汗、呼吸情况、发热、纳差、突发液体丢失情况(如腹泻,呕吐)等。
(2)完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患者的意识,皮色、皮温、皮肤弹性、颈静脉充盈度,评估外周水肿情况,是否存在端坐呼吸,目前液体摄入量,患者的尿量、体重、腹围等。
通常患者发生血管舒张表现为血容量降低,但事实为水肿、液体较多。
患者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皮肤湿冷、毛细血管充盈差。
反之,患者出现血压增高、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氧饱和降低。
(3)关注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素、肌酎、尿比重。
第二、液体出入量平衡管理首先我们了解一个公式:出入量平衡=24小时入量-24小时出量(若为正值则为正平衡,负值则为负平衡)出量大于入量:常见于尿崩症,休克,过度使用利尿剂,大量呕吐腹泻,过度通气。
注意观察有无低血容量休克表现,意识瞳孔变化,生命体征,末梢循环情况等,及时通知医生。
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竭。
注意观察有无心衰,水肿发生,有无呼吸困难,水肿,颈静脉怒张,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等,及时通知医生。
第三、利尿剂治疗动态调整利尿剂使用时需要持续密切监测患者本身的服药依从性、对利尿剂的反应、电解质、肾功能、血尿酸等指标。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当患者有上述疾病时,机体对液体的调节功能发生紊乱,通过 记录24小时出入量,了解患者体内液体平衡情况,对动态掌 握病情,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记出入量的方法
称重法
(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质量。 (3)伤口渗液或汗液 (4)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参考大便含水量来记录)
临时文书:
入院介绍 出院指导
巡视卡
护理文书的重要性及法律意义
1、反映患者病情发展和动态变化,是医生观察诊 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2、反映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过程,在医疗护 理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传达、传递病人的重要信 息,是医疗护理诊断、判断病情变化、制定医疗 护理方案的重要依据;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或者休克 患者。
此时患者容易出现心衰、全身水肿或电解质紊乱。 此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全身水肿有无加重,
呼吸是否浅快或伴有呼吸困难,是否伴有大量粉 红色泡沫痰,行血气分析检查。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概述
什么是护理文书 1、护理文书是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食物
排泄物含水量的计算 方法:
米饭
单位
原料 含水 重量 量 食物 (g) (ml)
1 中碗 100
240
松花 蛋
单位 1个
原料重量 (g)
含水量(ml)
60
34
大米粥 1 大碗 50 400 藕粉 1 大碗 50
210
大米粥 1 小碗 25 200 鸭蛋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为了更好地监测和管理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准确的24小时出入量记录。
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记录方法,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份出入量记录表格。
表格的左侧为时间段,包括每小时或每两小时的时间点;右侧分为“液体摄入”和“液体排出”两栏。
在液体摄入栏中,我们需要记录患者口服液体的种类和数量,例如水、果汁、牛奶等;在液体排出栏中,我们需要记录患者的尿量和其他排泄物的情况。
在记录患者的液体摄入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记录每种液体的具体种类和数量,以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摄入情况。
其次,需要注意记录患者是否有饮食限制或禁食的情况,以便了解患者的实际液体摄入情况。
最后,需要记录患者是否接受静脉输液或其他液体补充治疗,以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全面液体摄入情况。
在记录患者的液体排出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记录每次排尿的具体时间和尿量,以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排尿情况。
其次,需要记录患者是否有腹泻、呕吐或其他排泄物的情况,以便了解患者的其他液体排出情况。
最后,需要记录患者是否接受引流管或其他排液治疗,以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全面液体排出情况。
在记录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准确地填写出入量记录表格,确保每一项数据都得到记录。
同时,需要注意记录患者的特殊情况,如尿失禁、呕吐后无法准确测量等,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
通过以上方法记录患者的24小时出入量,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认真执行这一记录方法,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更好的帮助。
24小时出入量
宜兴市十里牌医院2015年普外科护理业务学习时间:2015-05-12主持人:郑也承内容:24小时出入水量参加人员签名:阅后人员签名:液体是组成人体物质的体液部分,它构成人体的内环境,正常体液保持着恒定的动态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人体出现呕吐、腹泻、高烧、大汗、创伤、手术、感染、禁食、胃肠减压等各种病理现象时,均可能出现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失衡。
一、记录24h出入量的临床意义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共计2000~2500mL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皮肤蒸发约500 mL,共计:2000~2500mL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四、出入量测量方法称重法(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概述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食物 单位 原料 含水 食物 重量 量 (g ) (ml) 100 50 25 100 50 50 50 100 50 150 10 50 7 50 40 240 400 200 250 25 25 20 25 34 80 20 25 2 12 30 松花 蛋 藕粉 鸭蛋 牛奶 馄饨 豆浆 蒸鸡 蛋 牛肉 猪肉 羊肉 青菜 大白 菜 冬瓜 豆腐 带鱼 1 大杯 1 大碗 1 大杯 1 大碗 单位 原料重量 含水量(ml) (g ) 60 50 100 250 100 250 6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 34 210 72 217 350 230 260 69 29 59 92 96 97 90 50
护理文书的重要性及法律意义
• 6、提供医疗护理行为的法律凭证。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 处理条例》及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医疗机构病历 管理规定》中,进一步明确了临床护理文书的法律地位。
•
•
提供法律凭证的护理资料的复印: 可复印:体温单、护理记录单、手术专科护理记录单; 不可复印:首次护理记录单、专科护理单、交班本等
三、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护理记录单填写说明——书写要求
8、出量
纪录方法
适用于未开病危、病重,仅观察24小时出入量
• 入量小于出量常见于尿崩症(下丘脑病变)、利 尿剂过量、大量呕吐或腹泻、过度换气。 • 此时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血液粘稠、 脑梗、心梗、肾梗或电解质紊乱。 • 此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皮肤颜色及弹性、眼 窝是否凹陷、意识情况及肢体是否偏瘫、血压是 否下降。 •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具体要求
摄入量
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 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 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 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
24小时出入量计算公式
24小时出入量计算公式24小时出入量的组成入量饮水约1000~1500mL、固体食物水约700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mL,共计2000~2500mL。
入量的测量方式(1)饮水或饮料量记录: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容器测量进入患者机体的水量或饮料量,若为糊状食物或牛奶应量好水量再加溶质,仅记含水量。
(2)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得固体食物含水量。
(3)各种口服水剂药物、肌注或皮下注射的各种药物液体含量等。
固体药片需水送服时饮水量。
(4)输液、输血、静脉或肠道营养治疗时的液体输注量。
四、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mL、大肠排出约150mL、呼吸蒸发约350mL、皮肤蒸发约500mL,共计:2000~2500mL。
显性失水量尿液、大便量、呕吐物、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引液量、胸腹腔引液量、各种引流管及伤口渗出液等。
隐性失水量①皮肤蒸发与呼吸时的失水,隐性失水约850ml,体温每升高1℃,皮肤蒸发增加3~5mL/kg。
②气管切开后,呼吸道蒸发量是正常的2~3倍,24h失水约800~1200mL。
③大量出汗湿透一套衣裤估计丢失1000mL体液。
④体力活动增加时,不显性失水增加3%显性失水量。
⑤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多。
⑥小儿呼吸增快时,呼吸道的不显性失水增加4~5倍,体温每升高1℃,不显性失水增加0.5mL/kg。
五、出入量测量方法①尿量:用专用容量的量杯直接量取②大便含水量计算方法:(1)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玉米。
(2)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肉。
(3)糊状便:含水量约50--80%。
(4)稀便(水样便)含水量80%以上。
③尿失禁用尿布湿称重的方式将增加的重量千克按尿比重换算成毫升量。
④各种胸腹腔、胃肠减压液量用量杯量取记录。
⑤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治疗可用量杯量取透析后总量减去已知药液量。
⑥伤口渗液或汗液:先称得湿床单或湿纱布总重量再减去干纱布、干床单等重量既得液体重量,然后换算成毫升量。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5、护理文书是临床护理、教学、科研的第一手资
料。
无忧PPT整理发布
护理文书的重要性及法律意义
• 6、提供医疗护理行为的法律凭证。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 处理条例》及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医疗机构病历 管理规定》中,进一步明确了临床护理文书的法律地位。
• 提供法律凭证的护理资料的复印: 可复印:体温单、护理记录单、手术专科护理记录单; 不可复印:首次护理记录单、专科护理单、交班本等
• (注:护理查房、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个案护理分析等护理记录属于主观性护理文件除外)
• 7、医嘱执行单各病区要妥善保管,严格执行“谁执行谁签名”的规 定,各种执行单保管时间为一年,按照时间顺序放置,以利于查询。
• 8、护理文书在解决争议过程中负有举证的责任。护理文书或记录必 须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要求严格管理,健全相关资料的 保存制度,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 保持其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纳入病案资料一并保存。
无忧PPT整理发布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食物
单位
原料 含水 重量 量 食物 (g) (ml)
单位
原料重量 (g)
含水量(ml)
• 排泄物含水量的计算
米饭
1 中碗 100
240
松花 蛋
1个
60
34
大米粥 1 大碗 50 400 藕粉 1 大碗 50
210
方法:
大米粥 1 小碗 25 200 鸭蛋
100
72
• 7、护理文书的书写方式要体现和适应临床护士分层级管 理、连续性排班和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
• 8、明确权限和职责,谁执行,谁签字,谁无负忧责PP;T整理发布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示范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示范【实用版】目录1.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概念与重要性2.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内容与格式3.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与注意事项4.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作用与意义正文一、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概念与重要性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用于全面、准确地记录患者在 24 小时内的出入量情况。
出入量是指患者摄入和排出的水量、食物、药物等物质总量。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析,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生理需求、评估治疗效果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内容与格式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基本信息、记录时间、出入量具体内容及数量、大便次数及性状、小便次数及尿量等。
记录单的格式一般采用表格形式,以便于记录、查看和统计。
三、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与注意事项1.填写方法:在记录单上详细记录患者每日摄入和排出的各种物质,包括饮水量、食物量、药物剂量等。
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大便次数、性状及小便次数、尿量等,并及时记录在表格中。
2.注意事项:(1)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遗漏或错误。
(2)在记录时,要区分出入量的种类和数量,以免造成混淆。
(3)记录时间应准确无误,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4)在记录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护士或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作用与意义1.评估患者的生理需求:通过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可以了解患者的饮水量、食物摄入量等生理需求,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2.监测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出入量进行长期监测,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3.预防并发症: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从而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提供护理依据: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患者详细的生理数据,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24小时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出入量记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份出入量记录表格。
表格的左侧为时间段,从0点开始至24点结束,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
右侧分为出量和入量两栏,分别记录患者的排尿量、呕吐量、引流量等出量情况,以及饮水量、输液量、饮食量等入量情况。
在记录出量时,需要注意每种出量项目的单位,比如排尿量通常以毫升为单位,呕吐量以次数和具体量为单位,引流量以毫升为单位。
在记录入量时,同样需要注意每种入量项目的单位,比如饮水量以毫升为单位,输液量以滴数或毫升为单位,饮食量以具体食物的重量或容量为单位。
在记录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每个时间点的出入量情况,不能遗漏或错误记录。
特别是在患者情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记录方式,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记录完成后,需要对出入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可以计算每种出入量项目在24小时内的总量,比较出入量之间的差异,评估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
通过对出入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如水肿、脱水等,为医疗护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总之,24小时出入量记录是医疗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严格按照规范的出入量记录方法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4小时出入量评价标准
24小时出入量评价标准
24小时出入量评价标准是衡量一个人在24小时内摄入和排出的液体量的标准。
这个标准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一个人的水分平衡状况和健康状况。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24小时出入量应该平衡,即摄入的水分和排出的水分应该大致相等。
根据个人年龄、体重、性别和活动水平等因素,摄入的水量应该包括饮水、食物中的水分和代谢产生的水分等,而排出的水分应该包括尿液、汗液、呼吸蒸发和皮肤蒸发等。
一般来说,正常成人24小时的出入量应该在2000-2500毫升之间。
摄入的水量应该在1000-1500毫升左右,其中饮水量应该在500-800毫升左右,而食物中的水分和代谢产生的水分应该在500-700毫升左右。
排出的水分应该在1500-2000毫升左右,其中尿液应该在1000-1500毫升左右,汗液和呼吸蒸发等应该在350-500毫升左右,而皮肤蒸发等应该在150-250毫升左右。
如果一个人的24小时出入量出现异常,比如摄入的水分过多或过少,或者排出的水分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摄入过多的水分可能导致水中毒或低钠血症等,而摄入过少的水分可能导致脱水或肾结石等。
排出的水分过多可能导致低钾血症或低血压等,而排出的水分过少可能导致水肿或高血压等。
因此,了解自己的24小时出入量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记录一天内的饮水量、排尿量和其他形式的水分摄入和排出量,来计算自己的24小时出入量。
如果
发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
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原创版)目录1.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概述2.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内容3.如何使用 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4.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作用和意义正文一、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概述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是一种记录个体在一天之内的出入量情况的表格,主要用于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营养摄入状况,以便于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身体健康。
它适用于不同年龄、性别、体型和运动量的人群,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内容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以便于分析个体的营养需求。
2.食物摄入情况:记录一天内所摄入的各种食物的种类、数量、热量等,有助于了解自己的营养摄入状况。
3.饮水情况:记录一天内的饮水量,以及所饮用的饮料类型、热量等,以便于分析水分摄入是否充足。
4.运动消耗:记录一天内的运动类型、时长、消耗热量等,以便于了解运动对能量消耗的影响。
5.排泄情况:记录一天内的大小便次数、量等,以便于了解身体的排泄功能是否正常。
三、如何使用 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使用 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方法如下:1.首先,了解自己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
2.记录一天内所摄入的各种食物、饮水量、运动消耗等情况。
3.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自己的热量摄入和消耗,评估营养摄入是否平衡。
4.根据评估结果,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身体健康。
四、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作用和意义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营养摄入状况,及时发现并纠正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2.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3.对于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等,可以根据 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合理调整饮食,有助于控制病情。
4.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可以为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士提供依据,便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方案。
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
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摘要:1.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简介2.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作用3.如何正确使用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4.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优点和局限性正文:一、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简介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是一种用于记录和监测个体在一天之内的出入量(即摄入和排出的水分总量)的工具。
它通常包括一张表格,表格中列出了一天内的各个时间段,以及对应的出入量。
通过记录每天的出入量,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水分摄入情况,从而调整饮水量和饮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二、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作用1.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水分摄入情况:通过记录每天的出入量,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自己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分总量,从而判断是否达到了适宜的饮水量。
2.指导人们调整饮水量和饮食习惯:如果发现每天的出入量有较大波动,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饮水量和饮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3.预防和辅助治疗某些疾病:对于患有尿路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与水分代谢有关的疾病的患者,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监控自己的病情,预防疾病的恶化。
三、如何正确使用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1.准备一个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表格中应包括一天内的各个时间段(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以及对应的出入量。
2.每天早晨起床后,将昨天的出入量进行总结,记录在表格中。
3.在一天内的各个时间段,及时记录自己的饮水量和排尿量。
4.晚上睡觉前,再次总结当天的出入量,与早晨的记录进行对比,了解自己的水分摄入情况。
四、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1.方便快捷: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便于携带,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出入量。
2.易于理解:表格形式直观,人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自己的水分摄入情况。
局限性:1.准确性有限: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只能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出入量,无法精确反映个体的水分代谢状况。
24h出入量护理记录单
24h出入量护理记录单1.引言1.1 概述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是医疗护理中常用的一种管理工具,用于记录患者24小时内的出入量情况。
出入量是指患者所摄取的液体和排出的尿液、呕吐物、大便、引流液等生理液体的总和。
通过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医护人员可以及时评估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摄入量、排出量和液体平衡。
摄入量包括口服液体、静脉输液、血制品输注、营养液等患者所摄取的各种液体,排出量则包括尿液、呕吐物、大便、引流液等患者排除的各种液体。
通过计算患者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医护人员可以得出液体平衡情况,进而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使用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时,护士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情况。
摄入量需要准确记录患者所摄取的各种液体的种类、用量和时间,排出量则需要详细记录患者排出液体的种类、量和时间。
在记录出入量时,护士需要保持准确性和规范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记录,避免遗漏或错误。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患者出入量情况的监测和记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掌握患者的液体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液体平衡失调的情况,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出入量记录也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的重要依据,能够向他们直观地展示患者的液体管理情况。
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化的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系统将逐渐被引入临床护理中。
这将进一步提高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和护理指导。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挖掘出入量与患者病情发展、治疗效果等之间的关联,为临床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第一部分为引言。
在引言中,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第二部分为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兴市十里牌医院
2015年普外科护理业务学习
时间:2015-05-12 主持人:郑也承内容:24 小时出入水量
参加人员签名:
阅后人员签名:
液体是组成人体物质的体液部分,它构成人体的内环境,正常体液保持着恒
定的动态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人体出现呕吐、腹泻、高烧、大汗、创伤、手术、感染、禁食、胃肠减压等各种病理现象时,均可能出现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失衡。
一、记录24h 出入量的临床意义
准确地记录24h 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
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
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
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
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
300 mL ,共计2000~2500mL
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
皮肤蒸发约500 mL ,共计:2000~2500mL
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C,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 ;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四、出入量测量方法
称重法
(1 )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 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质量。
(3) 伤口渗液或汗液
(4) 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
(参考大便含水量来记录)
量杯法
(1) 饮水量记录,口服水剂药物: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器皿记录患者饮水量, 若为糊状食物或牛奶应量好水量再加溶质仅记含水量。
(2) 固体药片需水送服时饮水量及粉针剂需溶媒稀释的溶媒体含量等。
(3) 留置导尿和使用尿袋的病人,需用量杯记量。
(4) 胃肠减压抽出液量
(5) 胸腹腔抽出液量及各种引流管
五、记录方法记录同一时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在同一横格上开始记录;对于不同时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应各自另起一行记录。
12 或24h 就患者的出入量做一次小结或总结。
需要时可分类总结,并将结果填写在体温单相应的栏目上。
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 小时出入水量医嘱的时间,不满24 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 点入院开始记录,至第二天早上7 点时,记做19 小时总结。
六、记出入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
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
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七、注意的事项
1、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或者休克患者,此时患者容易出现心衰、全身水肿或电解质紊乱,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全身水肿有无加重,呼吸是否浅快或伴有呼吸困难,是否伴有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行血气分析检查,同时及
时报告医生
2、入量小于出量常见于尿崩症(下丘脑病变)、利尿剂过量、大量呕吐或腹泻、过度换气,此时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血液粘稠、脑梗、心梗、肾梗或电解质紊乱,此
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皮肤颜色及弹性、眼窝是否凹陷、意识情况及肢体是否偏瘫、血压是否下降,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大便中的水分
1便秘:含水量约5-15%。
硬度类似老玉米粒
2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肉。
3糊状便:此类型便含水约50-80%。
4稀便(水样便):含水量达80%以上。
常见食物含水量
含水100% :鲜奶、饮料、茶水、水
含水>90% :粥、汤、豆腐、新鲜蔬菜和水果
80% ±:酸奶、冰激凌、稠粥
70% ±:米饭、薯类、新鲜鱼虾、肉、蛋、豆腐干、摊饼
30% ±:馒头、饼、面包、火烧、面条、各种肉类熟食、粉丝、腐竹、点心、
干货(做熟)
各种水果含水量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