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大全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一、测量
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3、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4、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
1年=4季1年=12个月1季度=3个月二月(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3.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除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五单元时、分、秒
1、时间单位有: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
2、1天=24小时(也就是说时针一天要走2圈。

)1年=12月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每份就表示它的几分之一,这样的数叫做分数。

2.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反而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规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上册公式、定理大全一、测量;;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测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如山的高度,电视塔的高度,树的高度,楼房的高度常用米做单位;测量路程或者河流的长度一般用千米做单位.2.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很轻的、可以拿在手上的物体用克做单位:如鸡蛋、苹果、粉笔头等. 一般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一袋面粉、大米、一个人的体重等. 较重的或大宗物品,如:大象、鲸鱼、车或船的载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列加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2、列减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与本位上数相加后,继续减.3、加法的验算方法:和-加数= 另一个加数4、减法的验算方法:差+ 减数= 被减数被减数-差= 减数第三单元四边形;;1、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2 +宽×2长方形周长= 长+长+宽+宽长方形的长= 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 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周长÷4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除数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第五单元时、分、秒;;1、时间单位有: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2、1天=24小时(也就是说时针一天要走2圈.)1年=12月3、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列乘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加上任何数都得任何数.(3)在估算过程中先把多位数看成接近它的整十,整百数,用接近它的整十,整百数去乘一位数,得到估算结果用“≈”表示.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每份就表示它的几分之一,这样的数叫做分数.2.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反而大.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规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搭配问题:用乘法计算. 例如2件衣服搭配3条裤子:2×3=6(种) 搭配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要有序地思考问题,这样搭配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重复和遗漏.组合问题:用加法依次计算.(用原数-1后依次相加)如4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共握手几次?3+2+1=6(次)排列问题:用固定最高位的方法依次进行排列.。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大全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大全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大全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6.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
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1市斤,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3:χ=9:18。

三年级公式大全上册

三年级公式大全上册

三年级公式大全上册
三年级公式大全上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 质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
差+减数。

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加数。

4. 加减法的验算: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

5. 笔算加减法注意事项: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起相加、减,同一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高位进1;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数上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6. 四边形特点: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是封闭图形。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容易变形。

7. 周长计算:周长的定义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8.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总比除数小。

9. 时、分、秒换算:1分=60秒,1时=60分。

10.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法则: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以多位数
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此外,0乘以任何数
都得0,1乘以任何数等于任何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第一单元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常用长度单位* 公里(km) * 米(m) * 分米(dm)* 厘米(cm) * 毫米(mm)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厘米=10 毫米 * 1 =1000 米* 1分米=10 厘米 * 1米=1000 毫米* 1千米=1000 米第二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三位数笔算加减法共同点:相同数位对整齐,从个位算起三位数笔算加减法不同点:加法: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进一位减法:哪一位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数上的数加起来再减第三单元四边形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公式: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除数与余数的关系:除数必须小于余数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无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有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第五单元时间单位换算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 1时=3600秒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整十整百乘一位数):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估算:把一个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笔算乘法(进位):先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先从个位乘起,计算时注意不要忘记,或忘记加进位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大全汇总(暑期提前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大全汇总(暑期提前看)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1千米=10000分米 1千米=100000厘米 1千米=1000000毫米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减法:1.被减数—减数=差 2.减数=被减数—差 3.被减数=差+减数加法:1.加数+加数=和 2.加数=和—加数万以内加减法:加数+加数=和和- 1个加数=另1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三位数笔算加减法:相同数位对整齐,从个位算起。

加法的验算:1.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1.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四边形的特点:1.四条直的边2.四个角3.封闭图形平行四边形特点:1对边相等 2.对角相等 3.容易变形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公式: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总比除数小有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无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时分秒:1世纪=100年1年=12月1日=24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366天,四年一次闰年。

0乘任何数都得0 因数×因数=积积÷1个因数=另1个因数分数: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分母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的意义:其中的几份分数比较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表必背

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大全表必背

三年级数学必背公式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1千米=10000分米1千米=100000厘米 1千米=1000000毫米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 =1公斤减法1.被减数—减数=差2.减数=被减数—差3.被减数=差+减数加法1.加数+加数=和2.加数=和—加数万以内加减法加数+加数=和和 - 1个加数=另1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三位数笔算加减法:相同数位对整齐,从个位算起。

加法的验算1.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分数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分母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的意义:其中的几份分数比较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四边形四边形的特点:1.四条直的边2.四个角3.封闭图形平行四边形特点:1对边相等2.对角相等3.容易变形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公式: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有余数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总比除数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无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时分秒1世纪=100年1年=12月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366天,四年一次闰年。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大全汇总(暑期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大全汇总(暑期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1千米=10000分米 1千米=100000厘米 1千米=1000000毫米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减法:1.被减数—减数=差 2.减数=被减数—差 3.被减数=差+减数加法:1.加数+加数=和 2.加数=和—加数万以内加减法:加数+加数=和和- 1个加数=另1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三位数笔算加减法:相同数位对整齐,从个位算起。

加法的验算:1.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1.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四边形的特点:1.四条直的边2.四个角3.封闭图形平行四边形特点:1对边相等 2.对角相等 3.容易变形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公式: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总比除数小有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无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时分秒:1世纪=100年1年=12月1日=24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366天,四年一次闰年。

0乘任何数都得0 因数×因数=积积÷1个因数=另1个因数分数: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分母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的意义:其中的几份分数比较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公式大全测量:(一)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二)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减法:1.被减数—减数=差2.减数=被减数—差3.被减数=差+减数(二)加法:1.加数+加数=和2.加数=和—加数(三)加减法的验算:✓加法的验算:1.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1.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2.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

(四)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起相加、减,同一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高位进1;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数上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四边形:(一)四边形的特点:1.有四条边2.有四个角3.是封闭图形(二)平行四边形特点:1.对边相等2.对角相等3.容易变形(三)周长: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总比除数小。

时、分、秒:1分=60秒1时=60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一)0乘任何数都得0,1乘以任何数等于任何数。

(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法则是: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以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二)分母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三)分子的意义:其中的几份(四)分数比较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公式表大全.docx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公式表大全.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公式表大全1.时间单位:时、分、秒,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1 时=60 分1分=60 秒半时 =30 分 30分 =半时2.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 =10 毫米1米 =100 厘米1 千米(公里) =1000 米3.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 吨 =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4、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和和 -另一个加数= 加数5、减法公式:被减数 -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或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差=减数6. 乘法公式:乘数×乘数 =积因数×因数=积7.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长方形的长=周长÷ 2- 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 4长方形的宽=周长÷ 2- 长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熟记)1.时间单位:时、分、秒 ,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1 时=60 分1分=60 秒半时 =30 分 30分 =半时2.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 =10 毫米1米 =100 厘米1 千米(公里) =1000 米3.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 吨 =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4、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和和 -另一个加数= 加数5、减法公式:被减数 -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或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差=减数6. 乘法公式:乘数×乘数 =积因数×因数=积7.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长方形的长=周长÷ 2- 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 4长方形的宽=周长÷ 2- 长8. 分数的简单应用公式(解决问题):总数÷分母×分子9.计算一段时间 , 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10.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应准备”等词语时, 都是用估算 .11.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计算: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例子: 36 是 4 的几倍?36 ÷4=9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A, 求这个数 .用除法计算: A ÷倍数 =这个数例子:已知一个数的 5 倍数是 35, 求这个数?35 ÷ 5=7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一个数×倍数=结果例子: 9 的 6 倍是多少?9× 6=5412.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 1 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13.——⋯⋯⋯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8. 分数的简单应用公式(解决问题):总数÷分母×分子9.计算一段时间 , 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10.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应准备”等词语时, 都是用估算 .11.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计算: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例子: 36 是 4 的几倍?36 ÷4=9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A, 求这个数 .用除法计算: A ÷倍数 =这个数例子:已知一个数的 5 倍数是 35, 求这个数?35 ÷ 5=7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一个数×倍数=结果例子: 9 的 6 倍是多少?9× 6=5412.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 1 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13.——⋯⋯⋯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一、加法公式加法公式是用来计算两个数相加的方法,它是数学运算的基础。

在三年级数学教材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加法公式:1. 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指出,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与它们的顺序无关。

也就是说,a +b = b + a。

例如,3 + 5 = 5 + 3。

2. 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指出,当有三个或更多个数相加时,它们的结果与加法计算的顺序无关。

也就是说,(a + b) + c = a + (b + c)。

例如,(2 + 4) + 6 = 2 + (4 + 6)。

3. 零的性质零是一个特殊的数,任何数与零相加的结果都是该数本身。

也就是说,a + 0 = a。

例如,7 + 0 = 7。

二、减法公式减法公式是用来计算两个数相减的方法,它也是数学运算的基础。

在三年级数学教材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减法公式: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法的公式为 a - b = c,其中 a、b 和 c 都是数。

例如,7 - 3 = 4。

2. 作差公式作差公式是减法运算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用来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

作差公式为:a - b = c,其中 a 和 c 是已知数,b 是未知数。

例如,7 - b = 3。

三、乘法公式乘法公式是用来计算两个数相乘的方法。

在三年级数学教材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乘法公式:1. 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指出,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它们的顺序无关。

也就是说,a ×b = b × a。

例如,3 × 4 = 4 × 3。

2. 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指出,当有三个或更多个数相乘时,它们的结果与乘法计算的顺序无关。

也就是说,(a × b) × c = a × (b × c)。

例如,(2 × 3) × 4 = 2 × (3 × 4)。

3. 零乘法零乘法是一个特殊的情况,任何数乘以零的结果都是零。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一、测量
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3、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4、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
1年=4季1年=12个月1季度=3个月二月(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3.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除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五单元时、分、秒
1、时间单位有: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
2、1天=24小时(也就是说时针一天要走2圈。

)1年=12月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每份就表示它的几分之一,这样的数叫做分数。

2.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反而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规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可编辑范本。

三年级上册公式表打印版

三年级上册公式表打印版

三年级上册公式表打印版
一、数学公式
1. 直线段长公式:AB = √[(x2 - x1)² + (y2 - y1)²]
2. 矩形面积公式:S = a × b
3.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²
4. 整数加减运算公式:a + b = c ; a - b = d
5. 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公式:c = √(a² + b²)
二、科学公式
1. 加速度公式:a = (v - u) / t
2. 摩擦力公式:F = μN
3. 转动惯量公式:I = m × r²
4. 功率公式:P = W / t
5. 阻力公式:F = kv²
三、英语语法公式
1. 一般现在时公式:主语 + 动词原形(第三人称单数加s)
2. 一般过去时公式:主语 + 动词过去式
3. 过去进行时公式:主语 + was/were + 动词ing
4. 现在进行时公式:主语 + am/is/are + 动词ing
5. 将来进行时公式:主语 + will be + 动词ing
四、物理公式
1. 位移公式:s = v0t + 0.5at²
2. 动能公式:KE = 0.5mv²
3. 物体匀速圆周运动公式:v = 2πr / T
4. 平行光线折射公式: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
5. 电容公式:C = Q / V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公式表的一些常用公式,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打印,方便复习和记忆。

希望大家都能够掌握好这些公式,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概念公式汇总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概念公式汇总

三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汇总第一单元测量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测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如山的高度,电视塔的高度,树的高度,楼房的高度常用米做单位;测量路程或者河流的长度一般用千米做单位。

2.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很轻的、可以拿在手上的物体的用克做单位,如鸡蛋、苹果、粉笔头等。

一般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一袋洗衣粉、一个人的体重等。

较重的或大宗物品,如:大象、蓝鲸、车或船的载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列加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列减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10,与本位上数要加后,继续减3、加法的验算方法:和-加数 = 另一个加数4、减法的验算方法:差 + 减数 = 被减数第三单元四边形1、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2 +宽×2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除数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除数一定比余数大。

第五单元时、分、秒1、时间单位有:时、分、秒1时=60分 1分=60秒2、1天=24小时(也就是说时针一天要走2圈。

)3、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列乘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大全一、测量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4.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

1年=4季,1年=12个月,1季度=3个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5.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二、有余数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时、分、秒1.时间单位有: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

2.1天=24小时(也就是说时针一天要走2圈),1年=12个月。

四、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表示它的几分之一,这样的数叫做分数。

2.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反而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规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一、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除以任何数(除外)都等于,乘以任何数都得,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都得任何数本身。

小学三年级上下册数学公式(全)

小学三年级上下册数学公式(全)

一、测量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2.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3、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4、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1年=4季1年=12个月1季度=3个月二月(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3.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二、有余数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除数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时、分、秒1、时间单位有: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2、1天=24小时(也就是说时针一天要走2圈。

)1年=12月四、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每份就表示它的几分之一,这样的数叫做分数。

2.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反而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规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一、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上册公式、定理大全一、测量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测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如山的高度,电视塔的高度,树的高度,楼房的高度常用米做单位;测量路程或者河流的长度一般用千米做单位。

2.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很轻的、可以拿在手上的物体用克做单位:如鸡蛋、苹果、粉笔头等。

一般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一袋面粉、大米、一个人的体重等。

较重的或大宗物品,如:大象、鲸鱼、车或船的载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列加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列减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与本位上数相加后,继续减。

3、加法的验算方法:和-加数= 另一个加数4、减法的验算方法:差+ 减数= 被减数被减数-差= 减数第三单元四边形1、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2 +宽×2长方形周长= 长+长+宽+宽长方形的长= 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 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周长÷4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除数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五单元时、分、秒1、时间单位有: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2、1天=24小时(也就是说时针一天要走2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长度单位: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1千米=10000分米1千米=100000厘米1千米=1000000毫米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减法:1.被减数—减数=差2.减数=被减数—差3.被减数=差+减数加法:1.加数+加数=和2.加数=和—加数
万以内加减法:加数+加数=和和-1个加数=另1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三位数笔算加减法:相同数位对整齐,从个位算起。

加法的验算:
1.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
1.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四边形的特点:
1.四条直的边
2.四个角
3.封闭图形
平行四边形特点:
1对边相等2.对角相等3.容易变形
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公式: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总比除数小
有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无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时分秒:1世纪=100年1年=12月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366天,四年一次闰年。

0乘任何数都得0因数×因数=积积÷1个因数=另1个因数
分数: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
分母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分子的意义:其中的几份
分数比较大小:
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