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卡马西平致剥脱性皮炎1例
1例卡马西平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观察与护理

死松 解型药疹的患者 , 全身 9 % 以上表皮 剥脱 , 0 伴消化道 、 肾脏
出血 , 咽喉 、 眼结 膜 出血 、 死 , 情 危 重 , 过 精 心 治 疗 及 护 理 , 坏 病 经 取 得 了 良好 的疗 效 。 卡 马 西 平 是 治 疗 癫 痫 、 狂 症 等 疾 病 的药 躁 物, 常见 的不 良反 应 有 头 晕 、 睡 、 济 失 调 等 , 分 病 例 出现 粒 嗜 共 部 细 胞 减 少 , 敏 反 应 等 , 见 的 剥 脱 性 皮 炎 等 不 良 反 应 易 被 忽 过 罕
图 2 。 2 护理
2 1 保护性隔离 .
将 患 者 安 置 在 单 间 空 调 病 室 , 室 保 持 清 病
பைடு நூலகம்
图 2 出院时患者的恢复情况
工 作 单 位 :6 09 厦 门 福 建 省 厦 门市 中 医院 皮 肤 科 3 10 22 心 理 护 理 . 该 疾 病 来 势 迅 猛 , 身 水 疱 , 面 疼 痛 , 加 上 全 创 又
计、 听诊器 、 温计 等物品及 用品专人使用 。 体
患者 , 王某 , ,2岁 , “ 身 皮 疹 , 热 3 , 闷 、 促 ” 男 4 因 全 发 d胸 气
为主诉平车入院。患者因头颅 外伤在外 院行手 术治疗 , 术后 出
现 抽 搐 , 虑 “ 痫 ” 8月 2 考 癫 , 7 1 服 卡 马西 平 治 疗 , 3口 9月 1日始
当代护士 2 1 年 8月中旬刊( 01 学术版 )
・4 15・
1例 卡 马 西 平 致 大 疱 性 表 皮 坏 死 松 解 型 药 疹 的 观 察 与 护 理
蔡 碧 绸 高 雪芬
关键词 :卡马西平; 大疱 性表 皮坏死 ; 药疹 ; 护理
卡马西平致超敏反应综合征死亡1例

•1328 •Herald of Medicine Vol. 36 No. 11 November 2017•药物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卡马西平致超敏反应综合征死亡1例魏天龙,刘金伟,李路路,张耕(武汉市第一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22)关键词卡马西平;综合征,超敏反应;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971.6;R969文献标识码BD O I10.3870/j.is s n.1004-0781.2017.1L0311病例介绍患者,男,79岁。
2015年6月3日因突发“左上肢 不自主扭动”就诊。
既往有脑梗死病史,无其他基础疾病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
2015年6月10日门诊复诊,患者开始 口服阿司匹林肠溶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卡马西平片(商品名:得理多,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不详),其中卡马西平片为首次服用,0.1g,b i d。
服药2d后头部瘙痒,患者自行将卡马西平片用量减半,头 部瘙痒好转。
2015年6月30日患者双前臂起红疹伴 瘙痒,自用炉甘石洗剂无效,遂于3 d后停服卡马西平 片。
2015年7月5日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为“湿疹”,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维生素C静脉滴注,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复方醋酸曲安奈德乳膏、肤舒止痒膏外用,皮损进一步增多,且面部及双手背出现肿胀。
2015年 7月9日,以“全身起红疹伴痒10天”为主诉收人我院 皮肤科。
皮肤科体检:面、颈前、双手背中度肿胀。
面、躯干及四肢部见绿豆至1元硬币大小红色丘疹、斑疹,局部融合成片,表面见糠秕状脱屑。
患者人院时低热,2015年7月10日外周血细胞学检查示嗜酸粒细胞比 例增高,部分粒细胞胞质颗粒增多增粗,见空泡。
血常 规示白细胞19.62X 109•厂',嗜酸粒细胞百分比24.2%,嗜酸粒细胞绝对值4.74X109• L-1,中性粒细胞 绝对值11. 86x109•厂1。
其余检查示肌酐125p m o l • L-1,尿素氣11. 7m m o l • L-1,尿酸537叫〇卜L-1,乳酸脱氢酶521U• L-1。
精神疾病伴剥脱性皮炎1例临床护理

精神疾病伴剥脱性皮炎1例临床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精神病;剥脱性皮炎;护理药物性皮炎是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所致,严重者发展为剥脱性皮炎[1]。
我院于2003年5月收治1例精神病患者,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卡马西平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致剥脱性皮炎,经35 d的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0 a,因急起睡眠差、兴奋、话多、夸大吹牛、活动增多、做事虎头蛇尾,有时易激惹、冲动打人2 mo余,以“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症”首次收入院。
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未见阳性病理体征。
治疗上予以碳酸锂、氯氮平药物口服治疗,经治疗后精神状况已趋正常,后因假出回家致病情复发、处于兴奋状态、行为忙碌,故停用碳酸锂,因氯氮平对脑电改变大、流延多在夜间引起咳嗽而改用氯丙嗪、卡马西平治疗,精神症状有改善。
但治疗7 d后患者主诉“咽痛”,烦躁不安、喊叫,测体温39.9 ℃,颜面部及上半身潮红、巩膜轻度充血;次日体温达40 ℃,头颈、前胸、腹部布满散在皮疹、双下肢先少量后又出现大量皮疹,皮疹呈暗红、胸骨上缘3×2 cm已脱皮、颈部多处皮肤脱损、额部水泡样、口腔内布满白膜、牙龈出血,诊断为卡马西平所致剥脱性皮炎,立即停用并及时采取对症措施,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及护理,于35 d后痊愈出院。
2 护理2.1 保护性隔离,预防继发感染将患者安置在单间病室,保持室内整洁,空气新鲜,每日用消毒剂擦拭地面、用物,病室内定期用紫外线消毒空气。
所有的操作性检查均预防感染。
同时护理人员督促患者坐立,改变体位增加肺部活动功能,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2 保护性约束患者因有精神症状如兴奋、不安、喊叫等,难以控制搔抓皮肤,在劝解无效的情况下采取保护性约束,说明保护皮肤的重要性,争取合作。
同时采用交谈分散注意力,控制搔抓动作,但要注意观察约束带情况,定时调整体位并轮换松解肢体上的约束带,避免受压过久,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情况。
卡马西平过敏反应临床分析

卡马西平过敏反应临床分析卡马西平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属于第一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
它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然而,卡马西平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本文将对卡马西平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旨在提醒患者和医生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与处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卡马西平过敏的临床表现。
卡马西平过敏反应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的病变,临床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皮肤症状:皮疹、瘙痒、红肿等;2. 呼吸系统症状:喉头水肿、喉咙痛、咳嗽、气喘等;3.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4.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昏厥、意识障碍等;5. 心血管系统症状:心悸、低血压、心动过速等。
这些临床表现的出现可能与卡马西平对机体的不良免疫反应有关。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卡马西平过敏的机制。
卡马西平过敏反应的机制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介导:卡马西平可能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过敏反应。
例如,它可能通过结合组胺H1受体而激活嗜酸性粒细胞,导致组织炎症反应;2. 药物代谢:卡马西平在体内经过代谢,生成一些有毒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3. 药物与蛋白质结合:卡马西平可能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过敏反应;4. 遗传因素:某些人可能因基因的影响而对卡马西平过敏。
然后,我们需要了解卡马西平过敏的诊断方法。
卡马西平过敏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方面的信息:1. 病史:患者有无过敏史、既往用药史等;2. 皮肤试验:通过皮肤刺激试验,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反应;3. 血清免疫学检测: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定抗体水平,确定是否存在过敏反应;4. 挑战试验: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增加患者用药剂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卡马西平过敏的治疗方法。
卡马西平过敏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避免接触:对已经发生卡马西平过敏反应的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避免接触卡马西平或类似的药物;2. 抗过敏治疗:对于卡马西平过敏引起的轻度过敏反应,可以采取抗过敏治疗,如抗组胺药物;3. 紧急处理:对于卡马西平过敏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应该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肌肉注射肾上腺素、静脉输液等。
1例卡马西平过敏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1 例卡马西 平过敏致剥脱性 皮炎的护理体会
汪 静
湖 北省襄阳市襄 州区人民医院疼痛科 4 4 1 0 2 1
【 摘
要】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过敏 致剥脱性皮炎较合理的护理措施 。 方法: 遵 医嘱给 予激 素、 抗 炎药物治疗及 营养 支持治疗 ,
加 强观 察及护理 。结果 :通过提 高病人 机体免疫力 ,积极 防治感染 ,根 据皮肤损 害的特 点 ,采取恰 当的护理措施 ,取得 了
2 . 2 . 4预 防感染
严格 遵循 无菌操 作 置管部 位 ,每天 消毒 更换 敷料 1 次 Nhomakorabea,封管
例 卡马 西平过 敏 导致全 身剥脱 皮 炎的 患者 ,收入 我科 时患者 的基 液 2 4 h更换 1 次 ,输 液装 置每 天更 换 1 次 ,导 管 留置时 间应 尽量 本 情况 比较 差 ,但 经过 十几天 的精 心 治疗和护 理 取得 了满意 的治 缩短 , 拔管后 用无菌纱 布按压 穿刺点 , 消毒后用 无菌纱布 包裹 3 天。 疗 效果 。 1病例介 绍
显减少 ,无渗 出,无瘢 痕残 留。 2护理体 会
2 . 1一般护理
2 . 5 口腔 黏膜护 理
每 日用 棉签 蘸 生理盐 水清 洁 口唇,糜 烂处 用碘 伏消 毒 ,另 予
以5 %碳酸氢钠 液漱 口,每 日三 次 ,以预防 口腔霉菌感 染 。
2 . 6眼 部护理
2 . 1 . 1 密切 观察 生命体征 ,Q 4 h /次 ,并详 细记录 ,做好 严格 交接班 。 擦浴 )。 2 . 1 . 3密切 注意意 识、瞳孔 的变化 。 2 . 1 . 4 密切 观察 是否有 喉头 水肿 ,观察 患者 的呼吸 、吞咽 及 发声变 化等 ,做 好护理 记录 。
1例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的护理

-
1 5 6 - -
T OD AY NURS E F e b ua r r y, 2 0 1 4, No . 0 2
,
1 例卡马西平致重症 多形红斑型药疹 患者 的护理
倪
关键 词 : 卡马西平 ; 重 症 多形红 斑 型 药 疹 ; 护 理
中 图分 类号 : 1 1 4 7 3 . 7 5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4) 0 2 — 0 1 5 6 — 0 2
患 者 男性 , 4 5 岁, 于5 月2 3 日因车祸 致 头部 外伤来 院就诊 , 当时 患 者烦 躁 不安 , 右 侧 瞳孔 散 大 , 对 光反 应 消失 , 急查 C T 提 示右 侧 额
颞 顶 硬膜 下 血 肿 , 双 侧额 叶 、 右 颞 顶枕 叶 多处 挫 裂 伤 , 蛛 网膜 下 腔
出血 , 中线偏 移 。 急诊 在全 麻 下 行 右侧 额颞 顶 硬 膜下 血 肿 、 右 额 颞
脑挫裂伤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 硬膜下I C P 探头置入术 , 术后予 以 抗炎 、 止血 、 神 经 营养 等 对症 处 理 后病 情 基 本稳 定 。 于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3 日患 者
出现癫 痫 , 予 以卡 马 西平 2 0 0 m g 一 天3 次 口服 , 7 月1 5 E t 出现 皮 疹 , 体 温 升高 达 3 8 . 8℃ , 予 以 维生 素 、 钙 剂及 皮 质类 固醇 抗过 敏 处 理 , 并停用皮疹前用药 。 7 月1 7 日和 1 9日请 皮 肤 科会 诊 均 同 意神 经 外 科 的 以上处 理 。 7 月2 0日患者 出现 面部 、 颈部 、 上 胸部 融 合 型 红 斑 , 口唇 粘 膜糜 烂 , 胸部 、 背 部 及 四肢 近 端见 散 在黄 豆 大 小皮 损 , 个 别
各种药物所致剥脱性皮炎症状

各种药物所致剥脱性皮炎症状*导读:李奎宝报道1例,女,67岁。
因肺部感染给予去甲万古霉素0.4g+5%葡萄糖液250ml静滴,2次d,用药至第4天,胸、腹部出现散在分布的红色斑丘疹,3d后皮疹加重,面部、躯干及四肢弥漫性红色斑疹,大片脱屑,融合成片,给予抗过敏治疗,1周后皮疹完全消失。
……1菌必治翟红杰报道1例,女,51岁。
因感冒给予菌必治静滴,6d后全身出现红斑,大水泡。
查体:全身广泛红斑,大水泡,泡皮皱缩,以双大腿后侧、外侧为主,臀部及双膝上部泡皮撕脱创基鲜红,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痊愈。
2去甲万古霉素李奎宝报道1例,女,67岁。
因肺部感染给予去甲万古霉素0.4g+5%葡萄糖液250ml静滴,2次d,用药至第4天,胸、腹部出现散在分布的红色斑丘疹,3d后皮疹加重,面部、躯干及四肢弥漫性红色斑疹,大片脱屑,融合成片,给予抗过敏治疗,1周后皮疹完全消失。
3利福平秦军报道1例,男,45岁。
因型肺结核给予利福平治疗,用药第4个月,患者出现全身皮疹,皮肤肿胀,并有不同程度脱屑,停药15d后皮疹消退。
二次用药,次日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后经多日治疗后患者皮疹减退,病情好转。
4班布特罗秦军报道1例,女,55岁。
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给予班布特罗口服,3d后患者出现全身皮疹,皮肤肿胀,并有不同程度脱屑,即停药,10d后好转,皮疹消退。
二次用药,次日再次出现皮疹,皮肤潮红、脱屑,经对症治疗后皮疹消退。
5康莱特注射液郭秋霞报道1例,男,78岁。
因肝癌晚期给予康莱特注射液200ml 静滴,第2次用药2h后出现全身瘙痒,继而出现皮疹,遍及全身,后发展为肿胀伴有渗出,全身不适及手足手套感。
经对症治疗,肿胀渐消退,继之出现大片叶状脱屑,1个月后治愈。
6卡马西平杨慧明报道1例,女,21岁。
因躁狂症给予卡马西平治疗,首次剂量200mgd,3d后加至400mgd,用药至第12天,患者胸部出现片状红色丘疹,随之头面部、四肢均出现不规则片状丘疹。
1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护理

1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护理发表时间:2009-06-09T11:35:37.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1月第3期供稿作者:鲁文荣[导读] 剥脱性皮炎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严重性皮炎,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剥脱伴严重的全身症状,为严重类型药疹。
剥脱性皮炎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严重性皮炎,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剥脱伴严重的全身症状,为严重类型药疹。
皮疹初起多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继之迅速融成片,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潮红肿胀,鲜红色到棕红色,以后大量脱屑,脱屑有干剥与湿剥两种。
前者手足部脱屑如手套和袜状(套式剥脱),躯干部脱屑呈落叶状,可持续1个月左右,头发及指(趾)甲均可脱落,后者可出现水疱及广泛性糜烂,尤其是皱褶部位。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2岁,因全身皮疹,咽痛3天,发热1天,于2008 年6月29日10pm入院。
患者24年前曾发生车祸,外伤致头部神经受损,从此以后每隔15至30天均出现无故骂人、自残等神经症状。
于2008年5月12日曾在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入我院前曾服用 “卡马西平”1周,3天前出现发热、皮疹,入院时T39.3℃,P120 次/分,R22次/分。
入院后精神差,发热面容,全身皮肤可见斑丘疹及水疱疹,双眼结膜充血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伴有畏光,咽部有溃疡及脓性分泌物,口唇、鼻翼可见溃疡及剥脱性皮疹,背部水疱疹已破溃,B超示:肝实质回声增强,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血Rt示:WBC:5.61×109/L,RBC:4.05×1012/L。
HGB:108g/L,N:78.41%,L:15.32%。
胸片示:正常。
电解质示:正常,口腔分泌物未找到真菌。
诊断: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给予阿奇霉素、地塞米松、雷尼替丁、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治疗,并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患者住院24天痊愈出院。
2 护理措施2.1一般护理患者置于单间病房,室内清洁安静,空气流通,避免强光刺激,室内空气每天早晚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患儿的护理1例

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患儿的护理1例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是药疹的一型,常由磺胺类、别嘌呤醇、卡马西平抗癫痫药等引起,潜伏期长,常在1个月以上,可一开始即全身反应,亦可在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的基础上发生。
表现为剥脱性皮炎改变,皮疹的特点有:①全身潮红,面积常>90%。
②皮疹浸润明显。
③皮疹水肿明显;④脱屑明显。
可有黏膜损害和内脏受累。
病程长,可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2008年10月25日收治重症药疹患儿1例,现将护理措施及体会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患儿,男,6岁,因皮疹伴发热3天,拟“重症药疹(急性红斑型)”收住。
患儿3天前因发热,流涕,轻咳在社区医院静滴头孢他定后出现皮疹,先出现在头颈部,继而发展到全身。
查体:t 39.4℃,p 120次/分,r 30次/分,全身皮肤大小水疱不均,四肢、躯干、头面部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颜色较暗,皮温高,弹性差,伴有多处大片脱屑,口腔破溃、糜烂。
睑球结膜粘连、鼻腔黏膜糜烂结痂,面部明显水肿。
入院后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抗炎、抗过敏,同时加强抗感染,给予白蛋白、输血及血浆等支持治疗以及止痒、稳定血管通透性、补充维生素静脉营养等对症处理,皮损外用生物流体敷料、护架烤灯予保护、收敛及抗感染,经治疗护理后病情逐渐稳定好转。
护理措施⑴寻找和彻底祛除过敏原:患儿入院后,首先详细询问病史和用药史,找出可疑致敏药物并立即停用,在未查到致敏药物前,应停用一切可疑的药物及致敏性高的药物,嘱患儿多饮水,加速致敏药物的排泄;向其家长解释注意事项及药疹的发生发展过程和严重性,以引起高度的重视,积极配合治疗。
⑵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谢绝探视,减少陪护,安置空调设备,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每天室内动态消毒仪空气消毒2次,地面、桌面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保持床褥平整、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污染的衣物和被单,必要时对衣物,被单行高压灭菌后再使用。
⑶皮损的护理:对于大小水疱或松弛、渗液小的水疱让其自然吸收,水疱疱壁尽量保持完整,勿使其破溃。
卡马西平在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卡马西平在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卡马西平在临床治疗中引发的常见不良反应。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应用卡马西平临床治疗中60例患者不良反应的特征。
结果:上述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药疹、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损害,其中药疹的发生率最高,达43.33%,明显高于其它系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卡马西平在临床治疗精神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着显著疗效,但是仍存在药疹、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使用该药时须谨慎,对服用该药患者严密观察。
关键词:回顾性分析;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卡马西平属于钠通道阻滞剂,能够使动作电位兴奋期延长,因此能够抑制丘脑腹前核到额叶的神经兴奋传递,广泛应用于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1],而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关于该药不良反应报道也不断增多,在临床中常出现药疹、血液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报道[2]。
因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三年间服用卡马西平治疗后出现不良反映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不良反应特征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源于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
60例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在43-76岁之间,平均年龄54.3±4.9岁。
其中原发性癫痫患者20例,精神性疾病患者2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15例、面神经痛患者4例。
上述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经各项临床检查得到确诊,均无肝肾功能障碍,均无皮肤及血液系统疾病。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应用卡马西平治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的情况,制作表格,进行分类、总结。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Microsoft2007版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归纳统计,用SPSS 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本次研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卡马西平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

卡马西平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吴军;王鲁妮【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年(卷),期】2012(011)002【总页数】2页(P144-145)【关键词】卡马西平;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作者】吴军;王鲁妮【作者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干部病房五科,广州 510010;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干部病房五科,广州 5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DIHS)是一种以急性广泛的皮损, 伴发热、淋巴结肿大、多脏器受累、嗜酸粒细胞增多及单核细胞增多等血液学异常为特征的严重全身性药物反应[1], 发病初期非皮肤专科医师容易误诊。
患者, 男, 60岁, 既往有过敏性鼻炎病史, 对酒精过敏。
入院前1个月因耳鸣而口服卡马西平片(得理多, 批号不详)100 mg, 2次/d, 曾出现双下肢一过性皮疹, 耳鸣减轻后停药, 皮疹消失, 未予重视。
入院前1周因耳鸣较前加重而再次口服卡马西平片(得理多, 批号不详)100 mg, 2次/d, 耳鸣症状无缓解, 故入院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继续口服卡马西平片(得理多, 批号X0487)100 mg, 2次/d, 入院第2天发现双下肢散在芝麻大小红斑, 并开始发热、寒战, 体温最高39.5℃, 无咳嗽、咳痰, 无咽喉疼痛, 无鼻塞流涕, 无腹痛、腹泻, 无尿频、尿急、尿痛。
心肺腹部查体及外周血常规均未见异常。
考虑病毒性感冒, 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
入院第3天仍发热, 体温最高40℃, 面颊部、躯干及双下肢膝关节部位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 少数聚集成片, 无明显瘙痒, 考虑药物性皮疹, 立即停用卡马西平片, 给予口服抗过敏药物(西替利嗪、酮替芬、甲氰咪胍等)。
入院第4天仍发热, 体温最高39℃, 皮疹继续增多(头皮、面部、躯干及四肢红色斑丘疹较前明显密集并融合为成片, 无渗出及脱屑), 肝功能异常。
卡马西平致重症药疹一例

对 症处 理 。6月 1 1日至 1 3日静脉滴 注 甲泼尼龙 琥 珀酸钠
1 0 0 mg , 人免疫球 蛋 白 3 0 g 。经 3 d治疗 , 患者体温 3 8 . 5 o C, 症状改善不 明显 。于 6月 1 4日将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加量 至 1 4 0 m g , 6月 1 5日患者症状除红疹及水疱外 ,出现多处皮肤 ( 头顶 、 胸、 背、 臀部) 剥离 , 补充“ 剥脱性皮炎” 诊断。 6 月 2 0日
纱布垫 , 面部 、 头顶及颈部部分皮肤皲裂 , 露 出皮下浅红色皮 肤 。1 个月后 出院皮肤呈浅红色 , 臀部破溃处已结痂。患者 出 院, 继续 口服药物 治疗 。出院医嘱: 醋酸泼尼松龙片 2 0 m g , 1
次/ d ( 每隔 5 d后减 5 m g ) , 氯化钾缓释片 1 g , 2次, d , 奥美拉
药引起重视 . 出现药源性高铁血 红蛋 白血症应给予合理 的对
症处理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8 — 1 4 )
药 可改变代谢途径增加其硫代 物的生成而引起青紫 , 儿科 大
多 数退热 药物均含 有对 乙酰氨基酚 的成分 . 可见 , 在临床 中
卡 马 西平 致 重症 药疹 一 例
次, 薄芝 糖肽注射 液 2 0 m g , 每 日 1次” , 口服 卡马西平 片 0 . 1 g , 每1 3 3次 。 患者用药 1 4 d 后, 于 6月 8日出现发热 , 全身可 见米粒 大小红色的斑丘疹 , 间断恶战 , 伴瘙痒 . 测体温为 3 8 . 5 ℃。 怀疑卡马西平 的不 良反应 , 立 即停止 口服。自服尼美舒利 分散 片 , 体温降至 3 7 . 5 。急查 血系列 , 血小板 降低 明显 , 给
警惕卡马西平药物不良反应

警惕卡马西平药物不良反应摘要】卡马西平是临床抗癫痫、治疗各种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以及精神疾病的主要用药。
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可导致高热,皮肤损害、肝功能、血常规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笔者对我院使用卡马西平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报道,以引起医务人员对该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视。
【关键词】卡马西平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性皮疹肝损伤【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145-021 临床资料病例1 患者男,35岁,哈尼族。
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因“带状疱疹”就诊,给予阿昔洛韦200mg口服,每6小时一次;卡马西平片100mg口服,每日2次治疗。
第3天,患者上半身、臀部及四肢出现红色小丘疹,第4天患者面部、颈部、前胸、四肢及背部出现大面积剥脱性皮炎,舌、口腔粘膜、咽后壁可见大面积溃疡,T39.2℃。
诊断为卡马西平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用卡马西平,并给予头孢噻肟钠,地塞米松静滴,口服西替利嗪,肌注氨基比林治疗。
停药对症治疗后第2日患者体温降为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第5日皮疹消失,留有色素沉着,舌、口腔粘膜、咽后壁溃疡基本愈合,11天后出院。
病例2 患者,男,75岁,汉族。
因不明原因发热3天,最高体温达39.5℃,无恶寒、寒战、无咽痛、咽痒、流涕、咳嗽、喷嚏,无腹痛、腹泻等,院外治疗未见好转,又发皮疹半天到医院就诊。
查:患者发热,体温T38.3℃,P104次/分,R22次/分,BP89/67mmHg,乏力、头昏、头痛、汗多、纳差、烦躁;全身红色皮疹,时感瘙痒,以颈部及前胸多见,未见麻疹粘膜斑;大便正常,小便色黄,无腹痛、腹泻;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明显肿大,无咳嗽、流涕;无抽搐、语言障碍;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无明显叩痛等。
实验室检查:WBC:1.5×109/L,LYM:0.61×109/L,LYM%:40.1%,MON%:9.4%,NEU:0.72×109/L,NEU%: 47.5%,ALY%:4.3%,RBC,PLT正常;ALT:309U/L,AST:353U/L,GGT:91U/L,麻疹ZgM(-),风疹ZgM(-)。
1例卡马西平过敏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

绪 , 至把这种情绪 转嫁到护 士身上 , 甚 叫骂吵 闹 , 疗护理 不 治 合作 。我们在护理工作 中尽 量的克制容 忍 , 力从 患者 的心 努 理体验 出发 , 多做解释 、 安慰 工作 , 并在适当时机 , 讲解疱 疹的 病理原理 , 解除 患者 的烦 躁焦虑 心理 , 并树 立 战胜 疾病 的 信
心, 积极配合治疗 。
参考文献
绪不稳定等。 2 2 皮肤 护理 . 加 强保护性 隔离 , 持空气新鲜流 通 , 日 保 每 紫外 线消毒空气 1次。采用暴露疗 法 , 保持皮肤干燥 , 铺清 床 洁、 干燥 、 平整 , 避免各种不 良刺激 , 并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单
[ ] 杨景瑞. 1 卡马西平在精神科的应用发展 [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J. 杂志 , 9 ,8 5 :1 . 1 2 1( ) 36 9
一
般发生于用药 1 2d 精神科 发病 率多于神 经科 , 0—1 , 可能与
进食和交流 , 患者 多饮 水 , 日用 棉签蘸 生理 盐 水清 洁 口 嘱 每
唇, 糜烂处 以碘伏消毒后 , 石蜡油 , 0 / 涂 4 : 日。 2 4 眼部护理 . 每 日以生理盐水棉球擦拭 眼部 2次 , 时清 及
眼膏外涂每晚 1 。 次
2 5 会阴部的护理 . 要及时清理会 阴部 的脓性分泌 物 , 然后 用新 洁尔灭棉球 消毒 , 0 / , 2 :a 如内衣沾染脓性 分泌物要 及 时 更换 , 内衣要保持干燥清洁 , 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每天换洗 内
裤并 消毒。
2 6 饮 食护理 提高机 体抵抗 力 , . 向患者 提供一些 营养 丰 富、 高蛋 白质 、 热量较高 且易消化 的流质饮食 , 助患者 用粗 协
1例卡马西平引起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的护理体会

2 . 6 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多进食 , 少量多餐 , 以高蛋 白, 高热量 , 高维生素 , 易消 化, 富于营养的食物为 主 , 忌 吃海鲜 、 辛 辣刺激性食物 , 可输全血 , 白蛋 白 , 记
2 4 h 出入量。
2 . 7 病情 观察 建立护理记 录单 ,严 密观察生命体征 变化及基础病 的发病 情 况, 观察血及渗出情况 , 监记水 、 电解质 , 酸碱 平衡 的观察 。按医嘱给予甲基强 的松龙药物, 密切观察有无腹痛, 柏油样便 , 并使用 胃粘膜保护荆, 甲基强的松 龙减量过程中 , 观察有无血压下降, 精神异常 , 食欲不振及皮损反跳现象。 监测 血糖及肝功能变化 , 定期检查肺部 x片 , 观察有无咳嗽 , 咳痰症状。 2 . 8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不 能随便用药 , 基础病药物另行 调整 , 甲基强的松龙 不可 自行停药 , 严格按医嘱服用 , 定期测量血压 。 血糖 变化, 观察大便颜色 , 随 时复诊 。
1临 床 资料
患者 , 女, 4 3 岁, 因全身红 色斑点 , 水疱伴灼痛 l d , 于2 0 1 2 年8 月2 4日 急 诊入院 , 人 院前因患癫痫病史服用” 卡马西平” , 数小时后面部及躯干 出现红色 斑点 , 皮疹渐增多并波及 四肢 , 并伴有 口腔 、 眼部糜烂 , 颈部和背部出现多个大 疱 。人院时神 志清醒 , 呈急性痛苦病 容, 查体 T 3 9  ̄ C 、 P 9 0  ̄ J r d m i n 、 R 2 0次, m i n 、 B P 1 3 0 / 8 0 m m H g , 经抗过敏 , 、 抗生素 、 人血白蛋白 , 及 对症支持治疗后 , 病情逐 步好转 , 住院3 2 d 痊愈 出院。
2护 理 体 会
2 . 1 心理护理 此次药疹 、 患者毫无 思想 准备 , 而且创伤面积 大 , 存在恐 惧 , 紧 张、 担心疾病预后等心理 , 我们采用 自我 中心疗法 。以高度的同情 心 , 和蔼 亲 切 的态度 与患者沟通 , 鼓 励患者表达 自己感受 , 给予 患者安慰、 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导、 关心 、 详 细解释病情 , 帮助其 正确对待疾病 , 消 除思想负担 , 树立治疗信 心, 加强巡视 , 发 现问题 及时解决 , 进行 各项 检查及技术操作前 , 应 向患者解释 , 动作要 准确 和轻柔 , 避免患者情 绪紧张, 做好家属的工作 , 尽可能多陪伴患者 , 使之积极配 合治疗 , 促进疾病早 日康复。 2 . 2 皮肤护 理 采用 暴露疗法 , 红外线灯 照射 , 每 日更换无菌床单 有污染及时 更换 , 尽 量保持皮 肤完整 , 皮肤 清洁, 定时更换 卧位, 动作应轻捷 , 避免拖拉推 拽。较大的水疱 , 可在局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吸 , 对已溃露、 糜烂面的 , 保 持创面干燥 , 每 日进行换药 , 局部涂康 复新或新霉素软膏 , 渗液处 进行湿敷 。 对腋窝 、 胴 窝等潮湿部用扑粉保持干燥 , 充分暴露创面 , 进行静脉穿刺 , 尽 量不 用止血带 直接扎在皮损 上 , 可 用无菌沙布包 裹后再扎 , 针头可用 无菌沙布 固 定, 禁 用胶布 , 忌用热水 、 肥皂清洗皮肤 , 劝其勿搔抓 , 关避免用力摩擦皮肤或 粘膜 , 测 血压 . 袖带下应垫沙布。 2 . 3一般护理 患者应卧床休息 提供安静环境 , 室内光线宜暗 , 减少刺激 , 有利 于患者休息 , 保证 充足睡眠 , 满 足患者 生活需求 , 保持病室 温度在 2 0 — 2 8  ̄ C , 湿 度5 0 % - - 6 0 %, 在进行护理及换药定要注意保暖。
3例卡马西平片不良反应分析

3例卡马西平片不良反应分析回顾分析我院3例卡马西平片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药不良反应表现并分析其原因,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科学指导,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标签:卡马西平;不良反应;过敏卡马西平亦称酰胺咪嗪,是镇痛药和抗癫痫药物。
对治疗癫痫,特别是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癫痫、精神运动性癫痫在临床上有很好的疗效[1]。
笔者我院西药房工作时,经历过3例患者因口服了卡马西平片导致不良反应,现总结分析如下。
1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男,70岁。
在因为中风后,左半身运动障碍,下肢无力瘫软2月,于2005年4月3日在我院进行治疗和康复。
患者有癫痫史。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双目上举等癫痫症状,所以考虑是患者癫痫发作。
立刻静脉推注10mg安定,癫痫症状有所缓解,并给与卡马西平0.2g。
在癫痫治疗用药一周后,患者出现舌咽部疼痛、口腔溃疡、口唇大面积破裂出血等症状,且溃疡严重,有多处溃疡灶,且出现面部和身体皮疹,皮疹处伴随鳞片状的皮屑脱落。
我院组织与皮肤科会诊,皮肤科认为是用药所致,即停用卡马西平片。
并给与维生素C 2g,5%GS 500ml,加入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
在治疗并停药10天后,患者舌咽部疼痛减轻,口腔溃疡处粘膜基本愈合,口唇破裂症状改善,身体皮疹消除并且鳞片状皮屑基本消除。
鉴于患者无药物过敏既往史,所以上述症状疑似为卡马西平片导致的不良反应,引起口腔溃疡和全身剥脱性皮炎。
病例2:男,20岁。
因运动外伤导致左侧身体无力并语言能力减弱一个月,于2009年9月7日入我院治疗。
入院一周后,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但无四肢抽搐,无双目上举,大小便正常。
经查体,生命各项体征正常,瞳孔对光反射正常,所以考虑为癫痫发作。
立即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0.2g。
在用药一周后,患者出现了口腔溃疡症状,且溃疡灶较多。
患者无其他症状,即考虑为卡马西平片引起的不良反应。
医嘱给予开瑞坦片进行抗过敏治疗,并停用卡马西平片,改用口服得巴金片,并同时给予维生素C用于改善口腔溃疡症状。
重症大疱型剥脱性皮炎1例

通 讯作者 :杨德泉
皮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改 为 80mg静 脉滴注 ,每 天 1次 ,停 用奥 硝唑 ,适 当减少输液量 ,余治疗 同前 。治疗 18d后 ,患者症状消 失 ,病情逐渐恢 复 ,于 8月 8日康复出院。9月 12日随访 ,患者 破溃剥脱 处皮肤 已恢复正常。 讨 论
例 (12.5% ),总 有 效 率 为 87.5% 。手 术 组 显 效 30 例
预防子宫 内膜异位症发生 的注 意事 项 :(1)有 出现 阴道横
(75.O% ),有效 8例(20.O%),无效 2例 (5.O%),总有效率 为 隔 ;官颈 、官腔粘连 ;处女 膜闭锁 等 ,均需 对患者 进行及 时的手
3 桑琳 ,赵卫东 ,杜世华 .p53 ral MDM2蛋 白在 卵巢子宫 内膜 异位症 和子 宫腺 肌 症 中 的 表 达 及 意 义 [J].安 徽 医学 ,2012,33(1O):
1346— 1350.
4 仝佳丽 ,郎景和.子宫 内膜异位症 的在位 内膜病变研究 进展 [J].现 代妇产科进展 ,2010,19(6):465—4 67. (收稿 日期 :2 013—03—05)
95.O%。2组 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治疗 ,以避免潴 留经血倒 流到患者 的腹 腔 内。(2)在 患者月
3 讨 论
经期 ,尽量勿行 盆腔 检查 ,绝对禁止性交 ;(3)对患者进行 剖宫
子宫 内膜异 位症 是一 种 良性病 变 ,但具 有 与恶性 肿 瘤 手术时需注意 :要保 护好 患者 的手术切 口,避 免子宫血 流倒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马西平致剥脱性皮炎***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学员***一、病史摘要患者***,女,***岁,主因“上腹不适,呕吐,纳差,乏力6天”于2011年3月25日入住消化内科治疗。
患者年轻女性,起病急,病程短,患者于2011年3月19日院外行“刮宫”术,术后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液体,无呕血,纳差、乏力。
既往史: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有癫痫病史,但否认院外服药治疗。
查体:体温38.7℃,脉搏86 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8/64mmHg,发育正常,神志清楚,精神差,查体不配合,颜面肿胀、充血,全身皮肤干燥浮肿,双肺呼吸音粗,心界不大,心律齐,腹软,无压痛,肠鸣正常,移浊阴性。
辅查(3月25日):(1)血常规:白细胞数:21.31 ×109 /L ,中性粒数6.93×109 /L,中性粒细胞率0.325,淋巴细胞率0.427 ,(2)生化常规:谷草转氨酶174u/l,谷丙转氨酶155 u/l,总胆红素63.1 umol/L,直接胆红素55.4 umol/L,血糖5.2 mmol/L,肾功能正常(3)B超:肝大、脾大、腹腔淋巴结长大。
入院诊断为:1、腹腔感染2、败血症?3、肝功异常。
治疗:“头孢哌酮/他唑巴坦ivgtt 2.0g Bid、奥硝唑 1.0g ivgtt Bid”抗感染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 2.0g ivgtt Qd’护肝治疗,补钾、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3月26日患者出现高热,全身现红色皮疹,面部及全身肿胀加剧。
其后治疗期间患者一直出现不规则高热,体温:3月25日36.7℃、3月26日40℃、3月27日39.2℃、3月28日39.0℃、3月29日39.5℃。
于3月29日患者全身皮疹加剧,脱屑,呈鱼鳞样改变,逐考虑由药物引起的“剥脱性皮炎”。
3月29日停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2.0g ivgtt Bid、奥硝唑 1.0g ivgtt Bid”,换用“去甲万古霉素0.4g ivgtt Q8h”抗感染治疗,“甲基强的松龙80 mg ivgtt Qd ”,口服“酮替芬片1mg Bid 氯雷他定片10mg Qd”抗过敏治疗,继续护肝,补钾、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辅查(3月31日):(1)血常规:白细胞数12.23 ×109 /L 、中性粒数3.22×109 /L、中性粒细胞率0.263、淋巴细胞数6.16×109 /L、血小板数40 ×109 /L;(2)生化常规:谷草转氨酶387u/l,谷丙转氨酶237 u/l,总胆红素149.7umol/L,直接胆红素138.1 umol/L,血糖26.2 mmol/L ,肾功能正常;(3)真菌培养:无真菌生长;(4)血细菌培养:无细菌培养。
4月1日,患者仍全身肿胀,脱屑减少,全身皮肤严重黄染,伴高热,口腔粘膜出现损伤出血。
详细追问,患者述于2011年3月1日于院外诊断为“癫痫”,给予“卡马西平片0.1g tid”治疗,逐考虑卡马西平所致的“剥脱性皮炎、药物性肝损害、重症肝炎”。
立即停用卡马西平,改用丙戊酸钠片。
继续抗过敏治疗、加强皮肤护理、营养支持等治疗,目前患者剥脱性皮炎好转。
辅查(4月4日):甲、乙、丙、丁、戊抗体检查:均为阴性,排除肝炎。
辅查(4月5日):(1)血常规:白细胞数:11.98 ×109 /L 、中性粒数1.32×109 /L、淋巴细胞数9.68×109 /L、血小板数54 ×109 /L,(2)生化常规:谷草转氨酶114u/l,谷丙转氨酶258 u/l,总胆红素373.9umol/L,直接胆红素322.0 umol/L,肾功能正常。
4月6日,患者全身肿胀有所消退,但仍高热,口腔粘膜有损伤出血,嘴唇、眼角溃烂,并伴有浓性分泌物。
有并发严重进行性肝损害,严重黄疸及肝坏死,水电解质紊乱。
经过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患者过敏症状有所好转,目前主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感染,继续抗过敏治疗,营养支持等治疗,及护肝,补液等对症治疗。
4月10日,患者肿胀逐渐消退,皮疹转暗,体温下降,皮肤及粘膜渗出液减少,生命体征平稳,转入下级医院进一步后期治疗。
二、讨论与分析: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CBZ 又名酰胺咪嗪,为一种电压依赖性钠通道阻滞剂,可封闭钠离子通道,延长动作电位兴奋期,使神经元的再点燃率降低,抑制丘脑腹前核至额叶的神经冲动的传导,其化学结构与三环类抗抑郁药近似[1],多作为治疗癫痫的首选药物,同时对治疗神经痛也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应用广泛。
其不良反应较多,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 表现为视力模糊, 复试, 眼球震颤, 因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 引起水潴留和低钠血症(或水中毒)发生率约10%~15%。
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变态反应, Stevens Johnso综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 皮疹、荨麻疹、瘙痒、儿童行为障碍、严重腹泻、红斑狼疮样综合征(荨麻疹、瘙痒、皮疹、发热、咽喉痛、骨或关节痛、乏力)等[2]。
其过敏反应还能引起头晕,乏力,共济失调,恶心,呕吐,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皮疹,药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周身性红斑狼疮样反应,低钠血症,中毒性肝炎。
周身性淋巴结病、肝脾肿大、肺浸润及捻发音。
虽然卡马西平引起的全身性过敏反应较罕见(发病率为1/1000~1/10000),且无性别、年龄等差异[3]。
但是其对人体的损伤极大,特别是重症药疹病死率较高,约25% 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和Stevens2Johnson综合征是由卡马西平诱导产生, 其死亡率高达30%以上[4],值得临床引起高度重视。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及苯巴比妥所致药疹统称为抗癫痫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AHS),是一种特异性反应,属于迟发性全身性过敏反应,潜伏期2~40天,平均为13天,据统计90%以上的严重皮肤反应发生在服药后的前2个月,数据显示在一般人群中,服用卡马西平的前2个月重型药疹的发生风险在1/ 1000 ~10 / 1000[5]。
临床上开始多表现为发热或皮疹,皮疹分布广泛,为全身性的皮肤黏膜受累,其后1~2天内皮疹逐渐增多,若未得到及时处理,损害会进一步扩大,出现黏膜及内脏损害,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卡马西平药疹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目前普遍认为与个体对卡马西平的代谢异常有关。
卡马西平进入体内后主要通过肝脏CYP3A4 酶进行代谢,产生活性代谢产物:10, 112环氧化卡马西平,如果某些个体内CYP3A4 酶活性增强,将使10, 112环氧化卡马西平产生过多造成其浓度过高,从而与体内的大分子物质结合成为免疫原,激活一系列的变态反应,出现药疹[6]。
回顾性分析,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起病急,病程短,在服用卡马西平1个月作用发病,出现高热、高血象,轻微皮疹,随2天内皮疹加重弥散全身,并出现出现黏膜及内脏损害。
其临床表现与卡马西平所致严重药疹相符,为一例典型的卡马西平所致“剥脱性皮炎”。
针对本案例的患病及诊治过程:卡马西平所致重症药疹,潜伏期长、起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累及全身多脏器,都给诊治带来巨大困难。
本案例中由于患者不配合医师的问诊及查体,隐瞒其“癫痫”史及服药史,加其“刮宫”术史及“上腹不适,呕吐,纳差,乏力”的初期表现,导致入院时的误诊,延误救治,是其后面病情急剧加重的重要原因。
在前期的救治中,基于患者“刮宫”术史及其高热、高血象给予了抗感染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恶化,高热、高血象,全身皮疹加剧,脱屑,呈鱼鳞样改变,口腔粘膜有损伤出血,嘴唇、眼角溃烂,并诱发肝损害,逐转入皮肤科确诊并抗过敏治疗。
本案例中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前期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颜面肿胀、全身皮肤干燥浮肿,高热,白细胞增高(21.31 ×109 /L),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肝大、脾大、腹腔淋巴结长大,后期迅速发展为全身皮疹,脱屑,呈鱼鳞样改变,口腔粘膜损伤出血,嘴唇、眼角溃烂,全身皮肤严重黄染,肝脏进行性损害、中毒性肝炎,水电解质紊乱。
卡马西平所致的不良反应重在预防: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严格掌握适应症,从低剂量开始服用, 缓慢增加剂量,尽量避免多药合用,做好用药前宜教,告诉患者出现皮疹、发热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与医师联系,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应定期回医院复诊检查皮肤、粘膜情况,必要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CBZ主要经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10, 11 -二羟基卡马西平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脏排出,易引起肝、肾损害。
救治:CBZ所致药疹治疗的关键在于早诊断并及时停用致敏药物,同时进行综合治疗。
由于CBZ所致重症药疹比较罕见,潜伏期长,且前期表现多样,给病情的诊断造成很大的困难,容易造成误诊,如本例患者就以消化系统疾病症状被收治消化内科。
因此要详细询问患者现病史及用药史,并应尽早请相关科室会诊。
治疗措施:及时停用CBZ,及时使用皮质激素,建议大剂量冲击治疗(研究显示,早期足量使用皮质激素能够尽快控制病情发展,缩短炎症期,从而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7]。
),葡萄糖酸钙、抗组胺药、维生素C 等改善症状,保护内脏功能(护肝药等),保证液体量及热量供给,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预防和治疗感染及败血症,炉甘石洗剂外用缓解症状,加强皮肤和黏膜护理,护理是后期治疗的关键,避免继发感染,避免接触其他过敏原。
综上所述,剥脱性皮炎是卡马西平罕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其潜伏期短、进展迅速、病情重。
医务工作者应引起高度重视,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严格掌握适应症,从低剂量开始服用, 缓慢增加剂量,尽量避免多药合用,做好用药前宜教,应认真细致的向患者交待药物的用法, 用量, 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及注意事项, 以引起患者重视, 规范用药。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定期检查皮肤、粘膜情况并注意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等。
一旦发生,治疗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
[1]韦玉华,梁忠伟.卡马西平致重症药疹的临床分析[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2):189-190[2]杨鹰, 鲍新平, 张玉江.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 J ].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 8(3): 746.[3] PichlerW J,Yawalkar N,BritschgiM, et al.Cellular and molecularpathophysiology of cutaneous drug reactions [ J ].Am J Clin Dermatol, 2002, 3: 229 - 238.[4] Hung SI, ChungWH , Jee SH , etal. Genetic suscep tibility to car2 bamazepine2induced 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 J ]. Phar2 macogenet Genom ics, 2006, 16 (4): 297 - 306.[5] Zaccara G, Franciotta D, Perucca E. Idiosyncratic adverse reac2tions to antiepilep tic drugs [J ]. Epilepsia, 2007, 48 (7): 1223 - 1244.[6] 周珏倩,潘军利,陈树达.卡马西平重症药疹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8,10(3):158-162[7 ] 胡继荣,李德宪,尹仲.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致敏药物及影响疗程的关键因素[J ] . 华夏医学,2001 ,14 (2)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