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教育制度)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教师心理)
第13章教师心理
13.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
1.如何理解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
答:教育是通过文化的传承来培养新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是社会文化的代言人。对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的理解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对教师职业角色的理解
教师集教书育人、行政管理、心理导向以及自我定向四种职业角色为一体。
①教书育人的角色
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一要“博”,即给学生以丰富的知识,有利于打开学生的眼界;二要“深”,即给学生以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引导学生钻进去;三要“新”,即给学生带有时代感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探索现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知识。
教师是言传身教的教育者。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必须对他们进行品德方面的教育。
②行政管理的角色
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教师从集体中选拔学生干部,培养积极分子,正确地分配集体的职务,从而形成以积极分子为核心的班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
教师是课堂纪律的管理者。教师安排学习情境,制定学习规则和程序,评价学生某种行为的正确或错误并实施奖励或惩罚。
③心理导向的角色
教师是人际关系的协调者。教师要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身的态度和行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坚持耐心细致地做思想教育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教师还要处理好与其他教师、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教师是心理卫生工作者。教师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克服种种心理失常或心理障碍,防止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学生遭受心理挫折后,教师又要设法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气氛,及时提供帮助、咨询和诊断,治疗学生的心理创伤,以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学科 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
统一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如下:
一、考试科目与学科范围
1. 考试科目: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科目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
2. 学科范围:考试学科范围涵盖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试卷结构: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结构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题型。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 教育学原理:要求考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
2. 教育心理学:要求考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3. 中外教育史:要求考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程、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理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4. 教育研究方法:要求考生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技能,了解教育研究的设计、实施和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开展教育研究。
四、考试难度与评价标准
1. 考试难度:考试难度根据考生的总体水平而定,难度水平相当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难度水平。
2.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主要依据考生的答题内容、逻辑性、语言表达和知识点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具体评分标准将按照教育部相关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执行。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教师、学生与学校)
第6章教师、学生与学校
6.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
1.教师的劳动具有何种特点?
答: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下特点:
(1)教师劳动对象的能动性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可塑的、活生生的个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在教育劳动中不仅有教师的能动因素介入,而且有学生的能动因素介入。因此,教育的过程必须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教师劳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2)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教师的劳动和其他任何一种劳动一样,也需要一定的教育手段。教师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教师的劳动手段带有很大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三方面:①从教育的起源来看,在原始意义上的教育活动中,教育手段和教育主体是互不分离的;②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过程中的手段也具有了独立性,脱离了教育者而存在,如教材、教科书等。但教师在使用这些独立于教育者存在的教育手段时,还必须经过一个主体化的过程,也就是需要教育者亲自去掌握它们,如教师要掌握、理解和消化教材、教科书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手段与教育对象发生相互作用。③存在于教师本身的,如教师的人格、言行等都是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这决定了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也可以表达为“劳动主体”与“劳动手段”的同一性。
(3)教师劳动过程的长期性
培养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某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一种缺点的克服等,都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这正是教师劳动的艰巨性之所在。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特点,意味着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不仅要从当前的社会需要出发,还应当考虑到未来,要高瞻远瞩,要有预见性,要有发展眼光,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崇高事业。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
第12章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
12.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
1.试分析测量与评价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答:完整的教育测评包括测量与评价两个方面,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和测量的具体目标建立测量的量度标准的活动。进行测量时,测量者根据—定的心理学理论,针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确定出—种数量化的价值,然后采取一定的方法,如测验、等级评定、观察等收集资料和数据。评价是获得信息、形成判断和做出教育决策的过程,也就是测量结果的解释。它又是对学生的反应行为和已有水平进行的分析和判断,是建立在客观描述基础上的主观活动。
(1)测量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①测量的功能。测量具有两项基本功能:一是诊断,即确定个体各项能力水平高低或特征的状况等;二是预测,即测量出个体的特征,预测个体在未来活动的表现。从这两种功能出发,测量在实际教育教学有以下四方面的作用:
第一,选拔。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社会对人们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凭借个人经验来选拔人才将难以适应现实的要求。因此,客观地、全面地、科学地、定量化地选拔人才,已成为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的起点和基础。测量作为一种科学选拔人才的方法,在人事管理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它可以预测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适当性,确定出最可能成功的方向,提高人才选拔的效率与准确性。
第二,安置。通过测量可以了解个体的能力、性格和成就动机等特征,从而为因材施
教或人尽其才提供科学依据。学校可以将刚入学的学生按照知识与能力水平分班,企业可以将新职员安置到与其能力、性格相匹配的部门里。
第三,诊断。测量能够从许多方面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他的相对优势和不足,找到行为变化的原因,为决策提供信息。例如,教师可以对社会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测验,以便确定学生究竟在什么方面出现了异常情况。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综合真题(附答案解析)
2024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
教育学综合考试真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教育心理学》
C.《大教育论》
D.《普通教育学》
参考答案:D
解析: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普通教育学》,由德国教育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创作,首次出版于1806年。
2.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环境
B.教育
C.主观能动性
D.遗传素质
参考答案:B
解析: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第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第三,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倡导者是()
A.杜威
B.赞科夫
C.布鲁纳
D.泰勒
参考答案:C
解析: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课程改革的倡导者布鲁纳。
4.摸底测验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参考答案:A
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5.新学期伊始,班主任让每位同学搜集一个自己喜欢的座右铭,以此激励,不断使自己进步。这属于()德育方法。
A.说服教育法
B.情感陶冶法
C.道徳修养法
D.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C
解析:道德修养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道德修养法主要包括学习、自我评价、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等。题干中,搜集座右铭来激励自己进步,属于道德修养法。
2021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综合水平考试》题库
2021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综合水平考试》题库
2021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历年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
•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
•2016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
•2015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
•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2011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2010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教育学原理
•第1章教育学的历史与未来
•第2章教育的概念
•第3章教育、社会与人
•第4章教育目的
•第5章教育制度
•第6章教师、学生与学校
•第7章课程
•第8章教学
•第9章德育
•中外教育史
•第1章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第2章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第3章外国古代教育
•第4章外国近现代教育制度
•第5章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教育心理学
•第1章绪论
•第2章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3章学习及学习的理论
•第4章知识的获得
•第5章学习动机
•第7章教学心理
•第8章课堂学习管理
•第9章学校群体心理
•第10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11章心理健康
•第12章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
•第13章教师心理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绪 论)
第1章绪论
1.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教育心理学并非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学习的基本理论、具体的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与教师心理。
(1)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近一百多年以来,心理学家对于学习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建立和发展了系统的学习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内容,学习理论主要解决下列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学习的实质;②学习的过程;③学习的规律和条件。
(2)具体的学习心理
在基本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教育心理学还研究具体领域的学习心理。例如,学习动机及其激发、学习策略及其培养、各类知识和认知策略的学习、动作技能、态度、品德和价值观的学习,以及学校学生的学习和非正规教育环境中的学习等等。
(3)教学心理
在基本学习理论和具体学习心理研究的基础上,教育心理学进一步研究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些研究有: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表述、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策略、设计学习环境、应用技术工具、管理课堂行为以及教学测评等。
(4)学生心理与教师心理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进行了许多研究,例如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的问题,以及教师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发展等。
2.试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答:教育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发展过程包括了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成熟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心理学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学校群体心理)
第9章学校群体心理
9.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
1.学校群体的功能是什么,它对学生成长有哪些作用?
答:群体是指两个人以上为了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群体成员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有一定组织结构、群体心理,即群体中的群体成员显示出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中小学中的小组、班级、年级、团队等都可以称为学校群体。
(1)学校群体的功能
①归属功能:学校群体能使成员(学生或教师)产生一种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的需要体验。
②认同功能:学校群体能使学生或教师对一些重要的、原则的事情或问题,同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
③支持功能:学校群体中学生或教师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以及个体所取得的成就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使其获得一种支持的力量,增强其信心,推动个体进步。
④塑造功能:学校群体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2)学校群体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①社会助长和阻抑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体在群体活动中增质、增量的倾向,也就是个体因他人在场而增强了行为的水平。一般认为社会助长作用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活动任务的难度。活动是简单的、机械的或手工操作,他人在场可能提高活动效率;如果是一系列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他人在场,有可能降低效率;其次,优势行为参与的程度。优势行为,即已形成熟练的行为。如果个人表现的是优势行为,他人在场起助长作用,非优势行为则会降低水平;第三,竞赛动机。对于有较强竞赛动机的个体,群体较容易显示助长作用,但是,竞赛动机过强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德 育)
第9章德育
9.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
1.如何正确处理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的辩证关系?
答:(1)直接道德和间接道德的内涵
①直接德育是指以德育课程直接进行的道德教育。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以下特点:第一,在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映方面,道德教育课程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要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它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确立、态度的改变,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由于德育目的、目标的较高要求,也由于情感、态度、信念等目标因素本身的复杂性,使德育课程的设计成为整个课程设计中难度最大、挑战性最强的一个领域,说明完全依赖于德育课程来实现德育目的、目标的较高要求是不太可能的;第二,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与安排方面,道德教育虽然也可以有一套类似于其他学科的道德知识体系形成直接的道德教育教材,但是道德教育的教材既要诉诸于认知因素,更要通过情感、行动的经验去实现;第三,在教育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的方式方面,道德教育绝非仅靠直接讲授就能奏效,道德教育应认同更多的道德学习的方式和途径。
②间接德育是指通过非专门的德育课程进行的道德教育。间接德育主要是指除德育学科之外其他学科教学和学校集体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渗透,其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实现途径也是多种多样。在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中,间接的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各科教学、隐性课程等形式来实现。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的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系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理性能力的重要途径,为道德教育提供必要的工具性前提;第二,
各科教学本身包含着许多重要的价值或道德教育的因素。因此,各科课程教学与专门德育课程的配合问题是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
考研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总结
考研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总结
考研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总结
随着社会对教育领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报考考研同等学力申硕课程,提升自己在教育学领域的专业素养。其中,《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是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涉及学科知识广泛,考核内容深入。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考点进行总结。
一、教育学的概念与内涵
1、教育的定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包括教育规律、教育价值、教育政策等方面。
3、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教育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等特点。
二、教育制度与政策
1、教育制度:包括教育体制、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等多个方面。
2、教育政策:分析国家最新教育政策,如“双一流”建设、“新高考”改革等。
3、教育法律:了解《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
三、教育心理学
1、学习心理:探讨学习理论、学习策略、迁移等问题。
2、德育原理:研究德育原则、德育方法等问题。
3、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心理健康的概念、特点、方法等方面。
四、教育与社会关系
1、教育与经济:分析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等方面。
2、教育与文化:探讨文化传承、文化多样性的教育意义。
3、教育与科技:研究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如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等。
五、教育教学实践
1、课程与教学理论:分析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如课程设计、教学设计等方面。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教育、社会与人)
第3章教育、社会与人
3.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
一、简答题
1.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
答: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人类文化一旦产生,就成为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教育对于文化保存与发展的作用,构成了教育的文化功能。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是文化传输的重要工具,既是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教育传递着文化,因而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捷、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华。如果人类文化不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就得不到保存、积累和发展。教育传递文化,将人类的精神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成为整个生命的一部分,人类的精神财富便有了具有再生功能的“保险库”。
(2)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文化既然可以传递,也就可以传播交流。文化的传播,一般指某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文化向另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传输过程,是单向的;而文化的交流,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共同体的文化相互传播,是双向的或多向的。文化的传播交流,可以通过教育、战争、贸易、移民等途径和手段来进行,学校教育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手段。教育是使人学会更好地进行交流,并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吸取益处的重要工具。
(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即教育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摈弃社会文化的糟粕,发扬其精华。这就需要教育对“文化”进行筛选,把经过选择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内
在动因,因而教育对文化也具有提升的功能。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意味着价值的取舍与认知意向的转变,并且是为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它撷取文化的精华作为教育的内容,提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态度与知识、技能,并通过一整套价值标准和评价手段进一步保证和强化这种选择的方向性。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考试分析 )【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考试分析
一、报考指南
(一)考试简介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又称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申请人通过了学位授予单位及国家组织的全部考试、并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审查达到了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是国家为同等学力人员开辟的获得学位的渠道,这对于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干部队伍建设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考生,必须是已通过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审查并进入了“信息平台”的申请人,即考生应具备以下资格:
1.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对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2.本人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有关材料已提交学位授予单位,并经学位授予单位审查被确定具有申请硕士学位资格。
凡进入“信息平台”的申请人,须在每年3月20日前通过“信息平台”申请参加考试的语种或学科、参加考试的地点。考生一般应在接受其硕士学位申请的学位授予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考试。如有特殊情况,需申请在工作单位所在地参加考试的,必须经接受其硕士学位申请的学位授予单位同意。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中外教育史部分第一章至第二章【
中外教育史部分
第1章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1.1《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
1.教育的起源与学校产生的基本原因。
答:(1)教育的起源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不同的教育起源学说。
①神话起源说。神话起源说是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非科学的,是受当时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局限的。
②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其主要观点是: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比起神话起源说来,是一个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其根本错误在于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其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质的差别。
③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史家孟禄,其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以上三种教育起源学说大致反映了人们认识教育起源的历史过程:从神话起源到生物起源再到心理起源,具有一定历史的进步性。但这三种学说都没有能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原因。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典型题详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
第1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
1.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答: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演变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
①教育研究的起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以道德教育为主;
②采用观察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
③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④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而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思想。
在这一时期,人们还不能对自然界、社会、教育进行解剖分析,他们把教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观察研究,无论唯物论或辩证法思想都带有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性质。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①从经验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当作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
②教育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揉和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归纳法和演绎法;
③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④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
(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以来)
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论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典型题详解(教育科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表述)
第4章教育科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表述
4.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
1.教育科学研究结果定性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答:教育科学研究结果的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其基本特点和适用范围如下:
(1)定性分析的特点
①定性分析注重整体的分析。定性分析在于把握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因此必须立足于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整体分析,获得对研究对象的一个完整的透视;
②定性分析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定性分析是以反映事物的质的规定性的描述性资料而不是量的资料为研究对象;
③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具有一定弹性;
④定性分析是对搜集资料进行归纳的逻辑分析;
⑤定性分析易受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并具有对背景的敏感性。
(2)定性分析的适用范围
①适于对过程的探讨,而不十分注重结果;
②适于个体的发展,随时间推移发生的行为上的演变以及个案研究;
③适于比较研究中的差异描述;
④适于定性的评价分析;
⑤适于有关观念意识方面材料的分析。
2.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结构。
答: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一是指用事实说明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教育观察报告、教育测量报告、教育调查研究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二是用深刻的哲理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来说明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学位论文;三是上述两种类型的综合,但综合中又有所侧重。
(1)教育调查报告的主要结构
教育调查报告一般由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五部分组成,教育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写法多种多样,一般有两种写法。分别为:
①把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种类分成并列的几个部分或方面来写;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教育的概念)
第2章教育的概念
2.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
1.列举三个不同的教育定义,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并试着给出自己的教育定义,加以理论阐述。
答:“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给“教育”下定义是对教育现象理性认识的开始。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
(1)三种不同的教育定义
①裴斯泰洛齐:“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
②斯普朗格:“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
③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2)对以上三种教育定义的分析
以上三种定义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教育活动的某些属性,但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递社会文化、传递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这就是说,给“教育”下定义应该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
分析以上三种对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裴斯泰洛齐给教育的定义看到了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但是他忽视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要受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影响的,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一面。斯普朗格和陶行知给教育的定义的共同缺陷是过于宽泛,忽视了教育的目的
性,而且只强调了教育的外部强化作用,忽视了教育的个体性。教育活动中包含着传递人类文化,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过程都是教育;同样,生活中包含着教育因素,但生活不等于教育。把教育等同于“一种文化过程”或者“生活”,就使教育失去了应有的规定性;将教育看作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过程,就忽略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教育制度
5.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
1.什么是教育制度?学制在古代和现代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1)教育制度的含义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和,它包括教育制度环境和教育制度安排两方面。教育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指导教育生产过程的基本规则,教育制度安排是支配各个不同的教育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按照制度变迁理论,制度环境的变化将决定着制度安排的变化,而制度安排则是制度环境的具体体现和延伸。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制在古代和现代的发展历程
学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①古代学制。在原始氏族时代,社会还处于混沌未分化状态,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还没有产生学校,因此那时就不可能有学制。在进入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由于社会的分化,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出来,于是就产生了古代学校,后来还有了简单的学校系统,因此就产生了古代学制。
由于古代学制只有等级性和阶级性,没有生产性和科学性,这就决定了古代学制的不
系统和不完善。古代学制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没有严格的教学年限的规定,学校类型很少,层次简单,只有蒙学和大学,甚至连中学都没有。
②现代学制。现代学制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的产物,它是社会的进一步分化,特别是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二次分离的结果。现代学校培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人才,因此,现代学校不但有阶级性,而且还有生产性和科学性。这就决定了现代学校教学内容上的科学性及其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的性质,决定了学校规模上的群众性和普及性,结构上多层次的特点,从而确定了现代学制的系统和完善的性质。
在现代学制中,现代学校教育机构系统是最严密的和最有效的教育施教机构系统,并且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2.试述现代学校的产生、发展和现代学制的形成。
答:现代学制是随着现代学校的产生、发展而形成的,现代学校的产生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自下而上地发展的,是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及后来大学为顶端,向下延伸,产生了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统;另一条是自下而上地发展的,是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中学(及职业学校),并上延至今天的高等职业学校。前者是学术性的现代教育系统,后者是群众性的现代教育系统。从横向的学校阶段来看,现代学校的产生、发展和现代学制的形成的情况如下:
(1)大学和高等学校
在欧洲,随着商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大概在12世纪时就产生了中世纪大学。到14世纪时,欧洲已经有了几十所大学。这些大学一般设有文科、神学科、医学科和法学科等,其中文科主要教授“七艺”,属普通教育性质,起着后来的普通中学的作用,是大学的预科。当时大学的四科,对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都没有严格的规定。文科一般为6~7年,
其他三科为5~6年。在文科学习三四年,修完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三艺”,获得在文科任教许可证的,就是硕士。文科修业期满,就有权进入大学其他三科中的某一科学习,毕业合格,并获得任教许可证的,就是博士。
现代大学和现代高等学校是经过两条途径发展起来:一条是通过增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把中世纪大学逐步改造成为现代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巴黎大学等;另一条是新创办的大学和现代高等学校,如伦敦大学、洪堡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等。现代大学和现代高等学校是在18~19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2)中学
①古典文科中学。欧洲文艺复兴前后,曾出现了以学习“七艺”和拉丁文或希腊文为主要内容的一类学校。这些学校修业年限不等,有6年的、也有8~10年的,它们的教学内容、毕业生的规格要求也与中世纪大学的文科基本相同,都是为大学培养预备生和为教会、国家培养僧侣、官吏的。这类学校在教育史上一般称为古典文科中学,这类学校与中世纪大学的文科的联系是十分明显的,有的就是从中世纪大学的文科演变而来的。
②实科中学。18世纪初,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提出了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需求,于是在欧洲出现了一类以实用学科和现代外语为主要课程的实科中学。比起古典文科中学来,实科中学更适应生产和社会经济的需要,更接近生活,具有更鲜明的现代中学的特点。实科中学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意味着中等学校在现代学校的方向上迈出了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实科中学同具有浓厚古代学校传统的古典文科中学经历了两百年的长期斗争,并取得越来越强大的地位,同时促使古典文科中学不断改进和发展,二者都逐步变成了愈益完善的现代中等学校。
(3)小学
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前有一种行会学校和基尔特学校,主要学习本族语的读写、计算和宗教,这是欧洲城市最早的初等学校。文艺复兴时期,教会又办起了许多小学,这些可称为小学的前身。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欧洲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初步的读、写、算能力和一定的自然与社会常识,从而推动了以劳动人民子女为主要对象的小学教育的广泛发展。到19世纪后半叶,英、德、法、美、日都先后通过了普及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初等教育由此得到普及。
(4)初级中学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发生了以电气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它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更高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这一要求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延长,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义务教育延长到了8~9年。延长的这部分教育统称初中教育,实施初中教育的学校一般叫初级中学。在欧洲各国,这类学校都只是小学的延伸,并不能与高等学校相衔接,与大学相衔接的高级中学是由古典文科中学演变而来的,这就是典型的双轨学制。但是在美国,并没有类似欧洲学校的这样一种发展过程,群众性学校由初级中学继续延伸到高中,形成了单轨学制。
(5)职业学校
适应电气化生产的劳动者不但应具有初中的文化水平,而且还应有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而传统的学制已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了,于是许多国家先后通过职业教育法令,在发展中等水平教育的同时,也大力发展这个阶段的职业教育。实行双轨学制的国家通过群众性小学—初级中学—职业学校的学制系统来适应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的要求。而实行单轨制的美国除了举办中等职业学校外,更主要的是把普通中学办成综合中学,设立职业科,开设各种职业选修课,创造了通过单轨学制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