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区域水资源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资源环境承载力

资源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 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 规模的大小。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 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 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 之内。
3.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三要素
进行环境承载力研究就必须分清承载体和环 境承载对象,并计算出承载体的承载率,即承 载体、承载对象和承载率是进行承载力研究 的三要素。
承载力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例如:生态足迹法(ecological footprint)、能值分析法(emergy analysis)、AHP层次分析法、聚 类分析法等,以及在以上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和综合使用。
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计算和评价方法
“生态足迹法”是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和评价 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最常用的评价方法 之一。
5.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综合分析国内外承载力文献,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研究范式以实证 研究为主,其中大部分文献是基于调查问卷、实地调研、文献综述、 数据统计、实验、GIS、模拟仿真等研究方法,以某一国家或某一区 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评价方法,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单因 素或多因素的综合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计算和评价模型与计算和评价方法一样 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既有像物流(logistic)增长模型、神 经网络模型等传统模型;又有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 等基于资源承载力自身构建的改进或创新模型。
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计算和评价模型
1.承载力 2.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 3.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三要素 4.资源环境承载力 5.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6.资源环境承载力计算和评价模型
7.评价方法和模型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1.承载力
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衡量环境 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一 个重要指标。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依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指标,不同地区、不 同阶段的人口增长率按8‰~18‰进行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按3%~12%计算, 灌溉面积按 1.2%~5.0%计算,万元产值耗水 按 100~300 m3/万元计算,综合毛灌溉定额 按 6 000~10 000 m3/ hm2计算,具体分区需 水量预测结果见下表。
• 根据西北水资源承载力项目研究结果: 新 疆达到温饱标准的人口承载力是 3350 万 人,而达到富裕标准的人口承载力是 3000 万人。 • 新疆的人口预测结果,2020 年新疆人口将 达到 2500 万人,2050 年将达到 3200 万 人,均低于上表中的人口承载能力。因而 可以说,建立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 境协调发展的新疆是可以实现的。
11169.42 282.25 312.32 287.31 300.36
1780.82 24.13 25.93 20.88 20.60
26558.54 621.64 667.79 582.10 598.30
总需水量 (108m2)
• 远景 2050 年新疆可 承 载 的 人 口 规 模 为 3416.86 万人,人均 GDP 将达到 81697. 49 元, 实现中等程度的现代化,社会经济总需水量将达 598. 3 亿立方米,农业综合灌溉定额需要提高到 7749. 5 立方米 / 公顷,万元工业 GDP 耗水量降 低到 126. 89 立方米,人均灌溉面积为 0.21 公顷 /人,总灌溉面积将达到 667.79 万公顷,农田、人 工草地和人工果林地的比例为 7∶2∶1。 • 这样可以保证粮食、肉类等农副产品的自给,粮食 不会成为新疆人口承载能力的限制因子,工业城市 生活用水比例增加到20%以上。这些水资源指标通过 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与发达国家用水相比甚至说还 有一定的潜力,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

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公示名单

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公示名单
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
2009311642
郭昱杉
税务专业(注册税务师方向)
梁俊娇
27
开放经济下出口退税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度—基于中国入世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09311606
王蔚
税务专业(国际税收方向)
杨志清
28
房产税作用机制分析与政策建议
2009311616
朱姝
税务专业(国际税收方向)
2009311821
邱志德
公共事业管理
姜玲
71
基于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的北京水资源分类管理研究
2009311824
黄道涵
公共事业管理
邢华
72
中东变局中扩展权势的海合会崛起原因与影响探究
2009312127
李承颖
国际政治
张晓阳
73
试析日本“钟摆外交”的成因
2009312129
李松霖
国际政治
罗文静
74
我国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009310730
侯庆夕
人力资源管理
严力群
54
领导者性别角色对其领导风格及下属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2009310758
秦丹妮
人力资源管理
王震
55
基于聚类分析和Baumol-Wolfe模型的配送中心选址优化:以G企业为例
2009310844
黄婉
物流管理
晏妮娜
56
RFID供应链中两级博弈分析及利益分配研究
吴霖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戴学珍
64
航空公司飞行员发展规划研究
2009312041
沈祥坤
管理科学
贾传亮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系统分析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系统分析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系统分析一、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系统概念与机制(一)预警的概念内涵与工作原理预警的科学内涵包括预警指标、警戒阈值、预测并评价危害范围及程度、调控措施5个方面。

预警的科学过程就是通过总结以往系统的发展规律,对已选定的预警指标划定一定的警戒阈值;同时在系统变化趋势预测基础上,利用警戒阈值对警情的危害范围和程度进行判断,以此向关联方发出不同的示警信号,为其及时采取调控措施从而减轻相关损失提供参考。

从预警过程可看出预警是一种更高层次意义上的预测和评价,预警的目的在于基于预测的结果,对其进行价值意义上的评价,相对于预测对全面宏观方面的关注,预警更倾向于对特定异常不利情况的警示作用。

系统科学是预警系统的理论基础,系统工程提供的科学研究方法自然成为解决预警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

从1969年美国Hall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图中逻辑维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和排除警患,预警的工作原理就是在明确警义的基础上,寻找警源并分析警兆,达到预报警度最终排除警患的目的。

预警原理中的警义包含警素和警度两方面的内容,警素是指系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警情,在实际研究中可按照警情的来源或者性质进行分类;警度是指警情的严重程度,通常用等级进行划分。

其中警度是明确警义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确定警度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划分警限,警限的阈值范围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状态判别;难点在于警限受制于空间地理位置的不同很难在不同地区划定统一标准,同时进行预警研究需要警限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实际上客观的警限随着时间应该是变化发展的。

警源是警情和警患的源头所在,是对事物发展造成不良后果的根源,寻找警源是调控措施能够治标又治本的关键;警兆是指先于警情发生的先兆事件,对预警的前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警兆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警兆的挖掘分析选用相较于警情指标在时间上先行的指标作为预警指标,在此基础上的预警才具有预先于警情的特性。

基于熵权TOPSIS 的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基于熵权TOPSIS 的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基于熵权TOPSIS的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作者:张帆尹萌张金霞来源:《人民黄河》2024年第04期摘要:为评价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以黄河流域甘肃段4个二级分区为研究对象,初选20个评价指标,利用信息敏感性和相关性分析法剔除敏感性较低和相关性较高的7个指标,最终确定13个评价指标。

从系统角度将指标分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利用熵权法与TOPSIS模型结合的方法计算综合得分,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4个二级分区的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子。

结果表明:空间维度上,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存在空间差异性,龙羊峡以上分区水资源承载力最高,龙羊峡—兰州分区与兰州—河口镇分区水资源承载力次之,龙门—三门峡分区水资源承载力最低;时间维度上,除龙羊峡以上分区外其余3个二级分区水资源承载力均有缓慢上升趋势;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人均供水量、人口密度、城镇化率及生态环境用水率是影响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建议优化水资源配置、调整用水结构、促使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等,以提升及保持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熵权法;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黄河流域甘肃段中图分类号:TV213.4;TV882.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4.04.013引用格式:張帆,尹萌,张金霞.基于熵权TOPSIS的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人民黄河,2024,46(4):79-85.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资源[1],为使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了解水资源情况并进行合理评估,而通过水资源承载力来评价区域水资源状况是一种较好的方式[2]。

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情况下一个地区或流域内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在满足维持生态环境用水等要求之后所能维系的最大社会经济规模[3-4],其状态可反映人与水资源的关系[5]。

浅谈水资源承载力

浅谈水资源承载力
的概 念 。 水 资源 承 载 力 问 题 具 有理 论 与实 践 的 双重 意 义 。江 总 书 记指 出 :水 足基 础性 的 自然 资 源 ,也 是战 略 性 的 经济 资 源 。 由此 叮见水 资 源 在 国 民经 济 发 展 中具 有举 足 轻 重 的 地 位 。 长期 以来 人们 错 误 地 认 为 水 足取 之 尽 刚 之 竭 的, 纯 追求 经
习新水 法 及 新时 期 水 利 工 作 的 新 思 想 , 断 更 新 观 念 ,创 新 思维 ,真 成 为 依 法 治水 、依 法 管水
资 源承 载 力 这 一 概 念 ,但 新 水 法 对 水 资 源合 理 开 发 、 利用 、配 置 、 节 约 、 治理 、保 护 的 资源 水 利 观 念 , 无不 体 现 出对水 资源 承 载 力 的 充分 考 虑 。

水 资源 承 载 力概 念 的 提 出
随着 我 国 社 会经 济 的不 断 发 展 ,水 利事 业 也 进 入 J一个 全 新 的 发展 阶 段 , 传 统 水 利 已 再 适 .
应 新 形势 的要 求 ,水 利 工作 正逐 步 实 现 由工 程 水 利 向资 源水 利 、 叮持续 水 利 的转 变 。 观 念决 定 思 路 , 思 路决 定 出路 。 新时 期 水 利 工 作 呼唤 新 的水 利 工 作 理论 以指 导具体 工作 实 践 , 水 资 源承 载 力 的概 念也 是 在这 种 形 势 应运 而生 。 水利 部 汪 恕 诚 部 长 足水 资 源 承 载 能 概 念 的
利用 量不 能 超 过 4 ‰ 0 否则就 会 对 生 态及 水环 境 产 生破坏 。 国 水 资源 总 量 约为 2 0 0亿 方米 , 我 80 人均 占有 量 为 2 0 方米 ,仅 为 世 界 平 均数 的 30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资料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资料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资料我国水资源是指中国国内水域中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他水资源的总称。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资料备受关注。

首先,我国的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是基于南方相对丰富的水资源,为北方缺水地区解决供水问题。

而在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一直存在。

此外,我国西部地区的干旱气候也导致了该地区的水资源匮乏。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我国有限的水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我国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也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许多地区甚至已经出现了水资源不足的情况。

此外,一些工业活动和农业灌溉对水资源的消耗也日益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加强监管和节约用水。

最后,水污染是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以及城市化的加速,水体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等都对水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水污染不仅威胁人类健康,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是保障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总的来说,我国水资源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均衡分布、过度开发和严重污染等问题。

为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保护。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该共同努力,减少浪费、节约用水,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水资源承载力英文名称:water resources supporting capacity;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定义1: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提下,某一区域(流域)当地水资源能够维系和支撑的最大人口和经济规模(或总量)。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水文学(二级学科)定义2:一定范围内,可利用水资源能维护支撑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水资源学(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目前,许多学者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水资源承载力一词也广泛应用于研究某一地区尤其是缺水地区的工业、农业、城市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和生态系统保护,但水资源承载力迄今仍是一个外延模糊、内涵混沌的概念,其内涵的界定尚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不足。

分析这些定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观点是水资源开发规模论,水资源开发规模论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在一定社会技术经济阶段,在水资源总量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所获得的最合理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规模。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必须首先满足维护生态环境的起码用水要求,以及合理分配国民经济各部的用水比例。

“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可最大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用水的能力,也即水资源最大开发容量;第二种观点是水资源承载最大人口论,水资源承载力为:在某一具体的发展阶段下,以可以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前提,在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条件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人口容量;第三种观点是水资源支撑社会经济系统持续发展能力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虽然承认水资源承载力最终要以一定的人口总量规模为落脚点,但进一步认为这种人口规模是与最大的生活水平也就是人均综合效用水平相对应的,换言之,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最大”的含义就是对应着最优的发展水平。

5.水资源优化配置

5.水资源优化配置
从狭义上讲,水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是指水资源供给与需求 之间关系的处理。
五、水资源优化配置涉及的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合理的生产布局。 水资源需求问题,从需和供两方面调整,达到动态平衡。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水利工程布局等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问题。 供水效益问题。 水价问题。 水资源管理问题。 技术方法研究问题。
1、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决策变量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m ax (m in )fZ 1 (X ),Z 2 (X ),...Z k(X )
A XB
式中:X是决策变量向是;A是系数矩阵;B是约束条 件的右端项。
2. 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常用的决策变量、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有哪些?P157
软件:Lindo、Lingo,简单讲解之。
3. 灵敏度分析
分析目标函数中决策变量的系数,即价格系数对结果 的影响;
分析约束条件中右端系数,即约束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
4. 应用
水量分配 灌区开发 水质管理
(1)某河准备开发2个灌区甲和乙,已知灌区甲的宜灌面积 是5万亩,灌区乙的宜灌面积是8万亩。灌溉季节区,灌 区甲的单位面积毛用水量是600m3/亩,灌区乙的单位面 积毛用水量是300m3/亩。建成后,灌区甲可获得净收益 200元/亩,灌区乙 可获得净收益是120元/亩。河流在灌 溉季节可供引用的水量是3600万m3。现拟确定灌区甲和 灌区乙的灌溉面积各为多少,才能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甲城市
乙城市
解:
1)决策变量
甲厂每天处理废水x1,乙厂每天处理污水x2。
2)目标函数: 3)约束条件:
m inF 9 0 0 x 1 1 1 0 0 x 2

山东省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山东省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水资源管理DOI:10.16616/ki-0.326/TV.2020.12.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山东省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张玉冰!张锦水#(1.国家统计局滨州调查队,山东滨州256600;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摘要】本文基于滨州市水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构建了一套符合区域特点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A-VFS模型对滨州市2007—2017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2007—2010年、2012年、2013年和2017年,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为基本承载,2011年、2014—2016年为略有超载,无完全承载和超载情况。

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多年处于波动状态,尽管综合得分趋势线已向下,但总体下行速度较缓,仍处于基本承载状态,整体保持相对稳定。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SPAVFS;GM(1,1);BP神经网络;滨州市中图分类号:TV213.9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2096-0131(2020)12-001-08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Binzhou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ZHANG Yubing1,ZHANG Jinshui2(1.NBS Survey Office in Binzhou,Binzhou256600,China;2.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Beijing100875,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utilization status of water resources in Binzhou City,a se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watee resources ccrrying capacity in line with egionai characteristics is constructed,and SPA-VFS modet is used te evaluate the watee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Binzhou City from2007te2017.The resulte show that the watee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Binzhou City is basic from2007te2010,in2012,in2013and in2017,and slightly overloaded in2011and from2014te2016,without complete carrying capacity and overload.Watee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Binzhou has been fluctuating foe many years.Although the trend One of comprehensive scare has been downward,the overall downward speed is slow,and it is still in the basic carrying state,and it remains datively stable asa whole.Key wordt: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SPA-VFS;GM(1,1%;BP neural network;Binzhou City收稿日期:2020-07-0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主产区主要气象灾变过程及其减灾保产调控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子课题(2017YFD0300402V),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张玉冰(1990―),男,硕士,主要从事自然资源方面研究工作。

阿拉善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阿拉善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阿拉善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摘要:随着阿拉善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也随之增多,同时对于土地耕作也呈现增加的形式,因此使得生活用水和城市用水的需求急剧增加。

但是由于阿拉善地区的地理位置特殊性,当地的相关水资源处于一种缺乏状态,加上当地人们对于生产和生活用水方式的不当,使得该地区的用水矛盾较为突出。

由于阿拉善地区中农业居民占据大多数,因此农业用水占据着总用水的大部分,因此要想提升阿拉善地区的用水效率,提高其用水利用方式,有必要对阿拉善地区的农业用水利用方式进行改进。

本文以阿拉善地区的农业用水现状为主线,分析其用水的效率,针对用水效率低下的情形,从水价、节水政策、节水技术和农业种植品种结构方面提出具有适用性的解决策略,从而能更够提升该地区农业用水的效率,可以更好的促进阿拉善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阿拉善地区;利用效率;农业用水;节水政策1 前言阿拉善盟位置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该地区东西分布有800公里左右,南北之前距离为400公里,总体上平面总面积大概有27万公顷左右,在自然地理方面属于内蒙古高原。

该地区在地势上东南方向高,西部地势低。

在东部与桌子山接壤,南边和贺兰山北段相邻。

而桌子山西侧和贺兰山北侧则为一个洪积倾斜平原,中部则为乌兰布和沙漠所覆盖。

在气候上表现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常年平均气温为8°C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207毫米。

一年的降水量80%主要集中在7-9月份,且常常以暴雨形式出现。

地区内部的地表水较为稀疏,黄河是其最主要的地表供水渠道,黄河由南向北贯穿整个东部地区,除去黄河影响,其内部沟谷多表现为干涸的河谷,很少出现有地表水。

但是在区域的西北部依旧存在一些全新的世湖沼泽地,该区域中分布有几厘米到几十厘米的地表水,但是主要为咸水,伴随食盐沉积。

阿拉善盟在区域灌溉上很少有利用流经河流的方式,主要是利用地表的季节性湖泊实现灌溉,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是采用地上雨水聚集,雨水在贺兰山地区汇集后经过沟谷形成水流,以及地下潜水补给。

关于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哲学思考

关于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哲学思考
对地 表水 和地下 水 的补给量 也减少 。同时 地表水 与地 下 水 之 间存 在 着 相互 补 给关 系 , 表 水 被 大 量 开 采 地
后 , 地下 水 的补给置 减 少 , 也 是 引 起 地下 水 位 降 对 这 低 的一个 因素 。对 河流 而言 , 首先 过量 开 采会使 其 流 速减 缓 , 引起河 流淤 积 , 使河 床抬 高 , 了避 免 在丰 水 为 年汛 期 发 生水 灾 , 得 不对 河 流进 行 清淤 , 费 财 力 不 耗 和人 力 , 同时河 流 的侧 向补给 量也 减 少 。特 别是 北 方 干 旱 、 干 旱 地 区在 河流 超 采严 重 的情 况 下 , 引起 半 会
平 的 提高 , 水 资 源 的需 求 量也 迅 速 增 大 , 资 源 超 对 水 采 现象 日益加剧 。 目前为止 , 地下水 超采 而言 , 到 就 全 国地 下水 多年 平 均超 采量 约 7 4亿 m。已形 成 了 1 4 , 6 个地 下水 超采 区 。由 于地下 水超 采严 重 , 地下 水 这 使
规 定性 , 会 引起 一 系列 的问 题 。大气 降水 是一 切水 也 的补给 源 , 它降 落到地 面后 , 部分 直 接补 给地 表水 , 一

部 分 渗入 地 下 形 成地下 水 。 由于地 表 水 的大 量 开
采, 使得 地 表蒸发量 减 少 , 气 降水 也 随之减 少 , 大 因而
26 0mm, 8 地裂 缝 的条数增 加 到了 l 条 , l 直接 影响 了 西 安市 城市 建设 和发展 。在 近 海地 区 , 下 水 的咸淡 地 界 面 有 它 们 的 自然 平 衡 状 态 , 由于 地 下 水 的大 量 开 采 , 使这 种平 衡被 破坏 , 水入 侵严 重 , 致 海 超过 了地 下 水 的 自净 功 能和稀 释 能力 , 引起 了水 质恶 化 。 由于海 水 入 侵 , 津 市咸 淡界 面 达到 了 1 O 10m; 天 2 ~ 4 山东 莱 州 市 , 19 从 9 1年 以后 , 9个 市属 企业 中有 1 7 8个企 业 受损, 年损失 达 60 0万元 。 0 对 地表 水这 个子 系统 来说 , 破坏 了它存 在 的质 的

基于多目标决策的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基于多目标决策的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观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mxG P a(D )=∑AD Gi P X
水量 。
() 1
式 中: 。P为单 位 水 资 源 的第 i 业产 值 ; 为 第 i 业需 A Dl 产 产
() 2 社会 目标 —— 水资源承载 的人 口( O )最多 : PP
ma ( O ) = X 0c P N xP P PP z+ 【 c ) P ( 2)
中图 分 类 号 :T 2 34 V 1 .
“ 承载 力 ” 词 源 于 生 态 学 . 用 于衡 量 特定 区 域 在 某 一 环 一 原
观经济相联 系的框架 。笔 者依 据水资源 承载力 的特性 , 可持 在 续 发展 理论 指导下 , 于水 资源一 生态环境一 社会经 济耦合系 基 统 的原 理 , 建立水资 源承载 力多 目标 决策模 型 . 临沂市 未来 对 3 0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预测 。
13 2 约 束条件 的构 成 ..
( ) 资源供需平 衡约束。①总可供水量 : 1水
c s= TB x T D s+ s+ () 4
1 2 研 究方 法 .
水资源承载力 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 水资源供 需平 衡法 、 系统 动力学法 、 目标规 划法 等。其 中 , 目标 规划法 引起 了越来 多 多 越广 泛的关 注。国外早在 2 0世纪六七十年 代就开始 了涉及水
种发展潜 力的水 资源却 面临着前 所未有 的巨大挑战 和压 力 , 出
式 中:
为污 水排 放 总量 ; 叼为 污水 处理 率 ; 。为 污水 中 A。
C D 的含 量 。 O
现了供需关 系紧张 、 开采过量 、 资源 环境 1趋 恶化等现 象 , 水 3 影
响和威胁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 。

基于水生态的水环境治理工程

基于水生态的水环境治理工程

基于水生态的水环境治理工程摘要:我国水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率在世界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当前水污染问题突出。

因此,生态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多年来,我国在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污水处理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随着水环境污染范围的扩大,污染原因变得更加复杂多样,治理难度不断增加。

传统的技术手段不仅耗费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连锁问题。

基于现状,生态水环境治理技术可以节约资源投资,提高水环境治理效果,满足节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值得大力研发和全面推广。

1 生态型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1.1生态水环境治理以整个水环境为治理对象,需要从水环境整体健康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污染控制问题。

然而,由于传统的水环境治理理念不全面、不客观,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陷入对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误解,比如花费大量资源建设水资源收集系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消耗大量资源;跨区域收集污水,导致区域水量失衡;二级处理设施难以有效收集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生态水环境治理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水环境整体健康的角度进行准确控制,避免“一片堵眼”的困境。

1.2生态水环境治理应以水环境的良性循环为根本目标。

因此,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也需要考虑自然循环的客观规律。

搞好水资源利用的环境治理,确保与自然循环的良性互动。

例如,人类可以通过渗透和储存雨水来改善雨水的循环,净化水质,控制暴雨的自然径流以避免洪水。

1.3以环境保护为基本原则。

生态水环境处理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生态方面。

该技术追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低的成本投资和最少的环境变化获得最佳的环保效益。

例如,在处理设备的选择上,追求节能、环保、设备简单,投资成本低,运行维护成本低,技术要求低;运行期间,不会对自然环境中的生物群落构成严重威胁,安全性高,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稳定;要强调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域水文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努力不增加自然环境负担,只发挥自然环境的功能。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

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摘要: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置一、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水资源合理配置可以定义为: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

实际上,水资源合理配置从广义的概念上讲就是研究如何利用好水资源,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

在中国,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

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更大的紧迫性。

其主要原因:一是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二是在地区间和各用水部门间存在着很大的用水竞争性,三是近年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经导致产生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体系实现的。

其基本功能涵盖两个方面:在需求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并调整生产力布局,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给方面则协调各项竞争性用水,加强管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来适应生产力布局。

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配置中的合理是反映在水资源分配中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各类用水竞争、上下游左右岸协调、不同水利工程投资关系、经济与生态环境用水效益、当代社会与未来社会用水、各种水源相互转化等一系列复杂关系中相对公平的、可接受的水资源分配方案。

合理配置是人们在对稀缺资源进行分配时的目标和愿望。

一般而言,合理配置的结果对某一个体的效益或利益并不是最高最好的,但对整个资源分配体系来说,其总体效益或利益是最高最好的。

而优化配置则是人们在寻找合理配置方案中所利用的方法和手段。

2.水资源体系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往的水资源系统,研究的是如何对国民经济起到保障作用,即研究水资源量对国民经济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进行有效供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入口的增加,用水量迅速增长,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从而也唤醒人们对如何利用水资源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研究水资源数量上的合理分配,还应研究水资源质量的保护;不仅研究水资源对国民经济的效益和人类生存的需要,还应研究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环境或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不仅研究如何满足当今社会对水资源利用的权利,还应研究如何满足未来社会对水资源利用的权利。

当前新疆水文与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当前新疆水文与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干扰评估
95% 85% 75% 50% 45%
0 10 20 30 40 5
人类活动如城市化、农业灌溉、水库建设等都会对水 文循环产生影响。
城市化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 等问题。
农业灌溉会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配,可能导致土壤盐碱 化等问题。
水库建设会改变河流的自然流态,影响到下游的水文 情势和生态环境。
01
水资源现状与问题分析
新疆水资源总量及分布特点
水资源总量相对匮乏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少,且时 空分布不均,给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挑战。
河流湖泊众多但水量有限
新疆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但由于气候和地形条件 限制,这些河流湖泊的水量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 开发利用的需求。
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
污水回用技术的推广 与实践
污水回用是一种将经过处理的污 水再次利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 水、城市景观等领域的技术。科 技创新在污水回用技术的研发、 推广和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海水淡化技术的创新 与发展
海水淡化是一种将海水转化为淡 水的技术。通过科技创新,不断 改进和优化海水淡化技术,降低 淡化成本,提高淡化效率,为沿 海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淡水来源 。
跨学科交叉融合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探 索
未来科技创新将更加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在水文水资源领 域的应用探索,包括与地理学、生态学、气象学、计算机 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共同推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科技 创新和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与地表水资源相比,新疆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但 开采难度较大,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挑战

区域水资源安全概念浅析

区域水资源安全概念浅析
断发展 的科学技术 开发 利用各种可能的水源 , 并合理用水 、 约 节
用水 , 努力挖潜增供 以实现 水资源 合理配 置和满 足需水增 长要 求; 如何通过江河治理减轻洪涝灾害 , 最大限度地保障社 会安定
和人 民生命财产 ; 如何治理水污染 , 注重水 资源开发 利用方式 与 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 的关系 , 在维 持生态环 境 系统 稳定健康 的 前提下 , 确保社会经济 的持续发展 。 总之 , 可以认为水资源安全范畴应 由这样几方面 内容构成 :
法。从 开发 利用新水源 、 强化社会 经济需水管理 、 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强水资源 系统灾害恢复能力等方 面, 提 增 系统地阐述 了区域水资 源安全保 障的 策略体 系。 关 键 词: 区域水 资源 ; 安全度量 ;量化分析 ; 障策略 保 文献标识码 :A 恶化不仅危害 了天然水 生态 系统 , 也使 丰富水量原 有 的功 能有 效性大为降低 “ 。 水资源安全是 资源 安全理念 于水 资源问题 日益紧迫的形势 下在水资源科学 中的必然 引申。资源 安全 问题是指 资源的开发 中图分类 号 : V 1 . T 2 11
使水安全 问题在我 国也备受关 注。在水 安全 问题 研究 中 , 资 水
源安全问题是最为重要 的一个 方面 。从 全 国范围来看 , 黄淮 海 区域 的水资源短缺 已严重 制约 国民经济 发展 , 西北 内陆省 份的 少水 已使该地 区生态环境 濒临危 险境地 , 方富水 地区 的水 质 南
维普资讯
第3 8卷 第 6期
2 gz R v r n te ie
V0 . 8 N .6 13 . o
Jn , 2 3 u e 0 7
文章编号 :0 1 19 20 )6—02 —0 10 —47 (0 70 09 4

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探究综述

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探究综述

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探究综述资源承载力概念一提出,即在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热潮。

本文分别就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类型、分析评价以及基本理论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阐明主要的研究结论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各种文献进行评述,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为资源承载力理论在未来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一、关于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资源即资产的来源,是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起点。

资源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资源。

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石油危机”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认识。

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开始应运而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

但是关于资源承载力,迄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定义,一般资源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一定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某资源持续供养人口数量的规模。

综合对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1)“数量”式。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定义,如在自然资源或环境对人类的承载力领域,Abemethy将承载力定义为在不造成物理、生态、文化和社会环境退化的情况下所支撑的人口数量;(2)“负荷”式。

如Catton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不导致系统退化和影响未来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某特定环境能够持续性地或永久性地支撑的最大负荷”,可采用人口数量与其总需求量的乘积来表示。

(3)“速率”式。

如Rees将人口承载力定义为在不轻易地影响相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性的情况下,特定的环境能够无限期地支持的最大资源利用速率和废物产生速率,即最大负荷。

(4)“能力”式如唐剑武等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

尽管资源承载力定义多种多样,但其内涵基本一致,其研究的共同出发点是从资源制约的角度进行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二、关于资源承载力的类型尽管资源系统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3个子系统,但目前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历史最长。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陈红梅;李青【摘要】随着“打造喀什在中亚南亚经济圈重心地位”发展战略的提出,加快推进经济跨越式和“三化”的发展进程,水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本文建立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综合协调系统指标体系,选取了共27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喀什地区2004~2010年水资源承载力,得出喀什地区随着经济活动的加强,水资源承载力的趋势是越来越低;水-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系统之间协同性较弱,加剧了水资源和生态的脆弱性,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各系统之间存在非良性循环.要想提高复合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实现喀什地区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应优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进一步利用节水灌溉等高新节水技术,适度的人类活动与水资源的有序开发.【期刊名称】《塔里木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25)002【总页数】8页(P96-103)【关键词】喀什;水资源承载力;主成分分析【作者】陈红梅;李青【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2010年6月,中发〔2010〕9 号文件正式决定设立喀什经济开发区。

喀什紧紧抓住新疆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战略机遇,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打造喀什在中亚南亚经济圈重心地位”发展战略。

喀什国土面积约占新疆的1/10,人口却占新疆的1/5,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证喀什市水资源承载力不超过其承载阀值,实现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喀什市管理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地区,其水资源缺乏严重。

有许多学者以新疆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研究新疆整体或者局部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

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问题研究

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问题研究

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问题研究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还对社会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个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承受的最大人口、经济、环境等压力的限度。

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科学研究,保持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是指产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等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间接影响是指产业的发展对一些资源的竞争和利用,如耕地、水、空气等。

同时,产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都是产业发展的结果。

然而,在发展产业时,往往忽视了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导致环境退化和资源浪费。

比如,一些地区因为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导致沙漠化趋势严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壤逐渐受到严重的污染,影响农田的种植。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产业发展的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区域能够吸纳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压力的限度,也是通过指标来评价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超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负荷,就会出现资源损失或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对产业的发展产生制约。

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产业的制约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由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限制,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深,如能源、粮食、水资源等供需矛盾日益加大。

二是资源消耗增加。

当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压力上限,导致资源消耗的增加,形成生态系统的不可逆转。

三是环境质量下降。

由于产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会对人类生产、生存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三、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了实现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如下:1、建立环保法规。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立法,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管体系,控制产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区域水资源问题研究内容摘要:水资源是社会、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刚性约束,其承载力的确定是经济发展决策的前提。

本文通过对区域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分析,透析目标区域水资源短缺和超负载的现状,描述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动趋势,揭示可控因子,并提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对策。

关键词:相对水资源承载力可控因子优化配置水资源,担负环境与资源要素双重身份,是一种可恢复再生,但不可增生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持系统的子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基数的逐渐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水资源的再生能力下降,继而水资源的总量和质量下降趋势明显。

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瓶颈之一。

虽然目前我国海水资源淡化技术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受技术处理成本和运输成本的约束,使得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困境在较长时期内无法突破。

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是指通过选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参照区,以该参照区单位水资源承载量为标准,将目标区与参照区的水资源存量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分析目标区的水资源对现有人口的承载能力或相对可承载的适度人口数量。

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的反映出,一定时期内区域内资源对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是评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中,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采用相对水资源承载系数描述区域水资源的人口、农业、经济承载能力。

经实际检验证明,该系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水资源的相对承载能力,或区域范围内各子区域同一时间的相对承载力。

(一)指标和研究区域的选取在“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这个耦合系统中,选定人口数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区域内生产总值作为承载对象;选定各个时期的供水总量代表水资源指标。

本文选定的目标区为河北省,其在水资源短缺问题上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河北省地处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内环京津。

环渤海经济圈的确立以及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河北省正处于经济提速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省内经济产出总量位列全国第六。

但是,河北省的水资源总量只有119.8亿m3,目前人均171.4m3(水资源人均量在全国排名倒数第四,远远低于极度缺水国际标准≤500m3),而且95%以上的河流出现断流,地下水整体水位连年下降,再加上水域污染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致使河北省水资源保障力严重不足。

水资源的短缺与经济的提速发展,使对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利用与水生态环境涵养等问题的研究成为河北省不可回避的战略性问题。

参照区选定山东省,源于山东省水资源的整体状况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讲,与河北省有较好的相似性,而在经济发展程度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之下能够找到可供借鉴的启示;参照区二选定全国,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对河北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比较动态分析。

(二)估算方法第一步:对水资源数据与人口数据和经济数据进行总和标准化处理x’ij=xij/∑i=1xij(i=1,2,3,……,m,j=1,2,3,……,n) (1)其中,n为区域的个数,m为要素的个数。

第二步:计算标准化处理后的水资源数据与人口数据的比值,即为相对水资源对人口的承载系数。

计算标准化处理后的水资源数据与经济产出数据的比值,即为相对水资源对经济的承载系数。

I=X水资源/X人口(2)H= X水资源/X经济产出(3)N= X水资源/X农作物播种面积(4)X水资源、X人口、X经济产出、X农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为总和标准化处理后的水资源、人口、经济产出和农作物种植面积数值;I、H、N分别为相对水资源对人口、经济和农业的承载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资源丰裕程度、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以及承载能力。

第三步:评判标准若I1、H>1,则说明目标区域现有资源相对富足,能够支撑人口、农业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I、H、N取值越小,则说明水资源的超负载情况越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

数据处理本文按照指标和参照区设计,选取河北省、山东省、以及全国1978-2008年的人口指标、区域经济产出、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年供水量指标作为基础数据。

人口、农作物播种面积与经济产出数据来源于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数据,来源于2008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河北和山东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年供水总量数据来源于相应水利公报。

依据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思路和计算方法,分别以河北、山东和全国作为选定区,以选定区1978-2008年的相应数据为计算基础,得到1978-2008年目标区域、参照区域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相关数据(见表1)。

区域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分析(一)相对水资源对人口承载力的比较分析1978-2008年,河北省相对水资源人口承载系数介于0.682~0.813之间,即I 河北H,三者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加速下行变化;2006-2008年,三者的变化都趋于平稳,I、H趋近于N(见图4)。

这说明河北省经济发展速度的边际变化大于人口的递增速度,而河北省水资源总量和供水总量长期来看呈微弱递减趋势,因此,其承载力必然递减。

另外,1998-2005年河北省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阶段河北经济增长率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此时期的供水量却出现明显下降,出现了相对剧烈的变异。

提升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1978-2008年间,目标区域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动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水资源禀赋差,对人口、农业、经济的承载力相对较低,并呈下降趋势;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这也是相对水资源负载系数提高的主要原因,这验证了水资源—经济—生态三者间所存在的系统关系;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不确定变动中的量,是相对于不同地域、人口规模、农业发展状况、经济规模和技术条件下的相对区间,即具有相对的可控性。

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资源与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与速度的刚性约束。

客观来看,水资源的涵养、水资源再生能力的恢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的提升,不可能以放弃经济增长与发展为代价。

因此,在努力实现区域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下,必须充分考量区域水资源的禀赋分布状况和综合承载能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可控因子实施影响以改善水资源状况。

(一)完善水资源宏观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管理首先,建立有针对性的区域性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法规体系。

该法规体系建设应涵盖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和水行政执法等方面,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使水资源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其次,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推进水务一体化建设。

水,在同一流域或水文地质单元上是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求必须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水的涵养、开发、利用与保护。

因此,结合水的自然属性,实行区域和流域相结合的统一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推行水务一体化建设,是建设节水型社会、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基本前提。

(二)调整生产力空间布局,实现资源的高效战略配置水资源空间分布与生产力空间布局不一致,即水资源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与结构上不匹配,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

生产力空间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也事关复杂水环境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各市水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唐山、保定、秦皇岛、沧州等地水资源条件较好,邯郸、衡水等地水资源短缺,承载力低,高耗水、高污染的石油化工、电力等企业应尽量避免在水资源短缺或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布局。

(三)加速农业产业化,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快速增长给水资源带来的压力,同时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在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的同时,更便于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升水资源对农业的承载力。

对于河北省,应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二产业中现代工业的比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在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寻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

(四)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改善水资源超负载状态2008年河北省人口达6988万,人口密度为378.343人/平方公里,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8.335人/平方公里),人口过多必然导致生活需水规模巨大,水资源对人口的负载沉重,进而给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因此,合理控制人口数量仍然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增强全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

(五)开发利用微咸水资源,增强淡水贮蓄能力虽然,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海水淡化在国内的生产和应用仍集中于沿海城市,并主要用于工业生产。

对于严重缺水的内陆地区,开发浅层微咸水更为可行。

咸水区大多分布在北方平原等极其缺水地区。

采用新技术,加大对微咸水的开发利用,既可缓解缺水压力,又可减少由于浅层咸水蒸发引起的盐碱化问题,还可减少深层淡水开采量,增强淡水贮蓄和抗旱防洪能力。

(六)建设节水型社会,防止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脆弱性,使其极易受到污染和侵害。

因此,节水、防污治污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和根本途径。

一是尽快建立水质监测网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机制。

科学的监测预警机制,有助于掌控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污染、治理的各种状况,及时得到各种预警信息,有针对性地适时解决相应问题、防止水资源状况的恶化。

二是建立节水治污的激励机制,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应该通过相对稳定的奖惩制度,约束和引导居民和企业的用水行为,激励节水治污技术、器具、设备的发明和使用,广泛推进污水资源化。

三是建立动态的水生态补偿机制,根据监测和预警信息,核算水调度、水污染、污水处理、水源涵养、建立水边环境带等的成本与收益,及时修复水资源的再生能力,并协调好保护区与受益区之间的损益,以维护整个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四是要增强公众的节水和生态危机意识。

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并通过各种渠道持续性地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

虽见效慢,但其潜移默化的过程能够逐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节约意识,长期内,还会促使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方式向高效能、重节约、重环保转变,而这正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1.余春祥.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2.姚治君等.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及其理论探析[J].水科学进展,2002(1)3.白永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水资源保障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44.李世祥.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