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5篇范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5篇范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5篇范例)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根据问题的实际背景进行检验,利用方程进行简单推理判断.能力目标: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从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正确地建立方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男生都喜欢看NBA,激烈的对抗中比分交替上升,最终由积分显示牌上的各队积分进行排位.下面我们来看一个2000赛季国内篮球甲A 联赛常规赛的最终积分榜……二、提出并解决问题:想一想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一个队胜m场,则负(22—m)场,胜场积分为2m,负场积分为22—m,总积分为2m+(22—m)=m+22议一议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设一个队胜了x场,则负了(22—x)场,如果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则有方程2x=(22—x)计算得x=22/3问题:x表示什么量?它可以是分数吗?x表示某队获胜的场数,它应该是自然数,不能是分数22/3.所以x=22/3不符合实际.问题: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可以判定没有哪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问题:“观察积分表,你能选择出其中一行说明负一场积几分吗?”设胜一场积x分的话,从表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列方程,求出x的值从第一行得出方程:18x+1×4=40由此得出x=2用表中其他行可以验证,得出结论: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教师应关注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解、设、列,体会建模过程.三、例题①引导学生大体估算盈亏情况;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讨论解决;(1)商品销售中的盈亏如何计算?(2)两件衣服的进价、售价分别是多少?③得出结论后,将结论与学生先前的估算进行比较;④教师归纳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解:设盈利是25%的衣服成本为x元,则它的商品利润是0.25x元,列出方程x+0.25x = 60,解得x = 48类似地,设亏损25%的衣服成本为y元,则它的商品利润是−0.25%y,列出方程y−0.25y = 60,解得y = 80两件衣服的进价为x+y = 48+80 = 128(元),而两件衣服的售价是60+60 = 120(元),进价高于售价,因此,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亏损.四、小结: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小结:①由学生谈谈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后有何感受?②商品销售中的基本等量关系有哪些?第二篇:七年级《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七年级《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说课稿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说课稿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四个配套问题,分别是:购物问题、速度问题、利润问题和工程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代数的基础知识,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更不知道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购物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解法的步骤。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四个配套问题,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

4.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word、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word、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配套问题1.某车间每天能制作甲种零件400只,或者制作乙种零件200只,1只甲种零件需要和3只乙种零件配成一套.现要在49天内制作最多的成套产品,则甲乙两种零件各应制作多少天.2.某车间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一个螺栓需要两个螺母与之配套,如何安排生产才能让螺栓和螺母正好配套?设若x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余工人生产螺母,根据题意所列方程为__.3.某车间有技术工人56人,平均每天每人可加工甲种部件18个或乙种部件15个,2个甲种部件和3个乙种部件配成一套,问加工甲、乙两种部件各安排多少人才能使每天加工的两种部件刚好配套?并求出加工了多少套?4.制作一张桌子要用一个桌面和4条桌腿,31m木材可制作20个桌面,或者制作400条桌腿,现有312m木材,应怎样计划用料才能制作尽可能多的桌子?5.某车间有150名工人,每人每天加工螺栓15个或螺母20个,要使每天加工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一个螺栓套两个螺母),应如何分配加工螺栓.螺母的工人?6.某工地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7.某车间有27个工人,生产甲、乙两种零件,已知每人每天平均能生产甲种零件22个或乙种零件16个,应分配多少人生产甲种零件,多少人生产乙种零件,才能使每天生产的甲种零件和乙种零件刚好配套?(每2个甲种零件和1个乙种零件配成一套)8.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片可制盒身16 个或制盒底43 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50 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9.一家眼镜厂,有28个工人加工镜架和镜片,每人每天可加工镜架68副或镜片102副.为了使每天加工的镜架和镜片成套,应如何分配工种人数?10.有一个专项加工茶杯车间,一个工人每小时平均可以加工杯身12个,或者加工杯盖15个,车间共有90人,应怎样分配人力,才能使生产的杯身和杯盖正好配套?11.某车间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恰好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求多少人生产螺栓,多少生产螺母?12.在军运会期间,七年级1班志愿者小组准备利用午休时间把校门口的自行车摆放整齐,小组长进行分工时(小组长也参与摆放)发现:如果每人摆放10辆自行车,则还剩6辆自行车需要最后再摆;如果每人摆放12辆自行车,则有一名同学少摆放6辆自行车。

数学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导学案

数学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导学案

数学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导学案设计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会根据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配套问题。

2.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挑战自我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弄清题意,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动手动脑自学1.认真阅读课本100页例1。

分析:本题的配套关系是:一个螺钉配几个螺母?即每天生产的螺母数量是螺钉数量的几倍?这里的相等关系是:(在课本上找出有关相等关系的语句,并画出来)如果设x名工人生产螺母,怎样列方程?请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2.仿照例1,完成下列题目,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作盒身25个,或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才能正好配套?(学法指导:方程两边的数量相等)3.我的疑惑是:研学组内讨论组长整理的问题。

能力提升红光服装厂要生产某种型号学生服一批,已知每3米长的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

计划用600米长的这种布料生产学生服,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才能和裤子恰好配套?共能生产多少套?示学1、生活中经常会对某一物品进行配套,这类问题中配套的物体之间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这可以作为列方程的依据。

2、展示自学部分答案,各组派代表展示。

检学必做题某工厂有100个工人生产一批螺钉和螺母,每个人只能生产14个螺钉或22个螺母,规定每个螺钉配两个螺母,如果生产出来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那么如何分配工人?中考链接某工地需要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该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的土及时运走?课堂小结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我学会了,本节课我还不明白,我觉得我的表现,我要向学习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某车间有30名工人,生产一种由一个螺栓套两个螺母的配套产品,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22个或螺母16个,设应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他工人生产螺母,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正好配套,则所列的方程应是()A.22x=16(30-x)B.16x=22(30-x)C.2×22x=16(30-x)D.2×16x=22(30-x)2、教室里有40套课桌椅(一把椅子配一张桌子),总价值2800元,每把椅子20元,每张桌子多少元?设每张桌子x元,可列方程为()A.40x+20=2800B.40x+40×20=2800C.2×22x=16(30-x)D.2×16x =22(30-x)二、填空题3、某童车厂生产的一种童车由一个车身和三个车轮组成,童车厂有88名工人,每名工人每个星期可生产5个车身或9个车轮,问如何安排这些工人,使得他们每个星期生产的车身和车轮刚好配套?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车身,其他工人生产车轮,则列出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4、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在另调20人去支援,使甲处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5、某包装厂有42名工人,每名工人平均每小时可以生产圆形铁片120块或长方形铁片80块,用两张圆形铁片与一张长方形铁片可配套制作一个密封圆桶,如何安排工人生产圆形铁片或长方形铁片才能合理配套?6.要用20张白卡纸做包装盒,每张白卡纸可以做盒身两个,或者做盒底盖3个.如果一个盒身和两个底盖可以做成一个包装盒,那么能否把这白卡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盒身,一部分做底盖,使做成的盒身和盒底盖正好配套?请设计一种分法.(想一想:如果一张白卡纸可以适当的套裁出一个盒身和一个盒底盖,那么,怎样分这些白卡纸,才能既使做出的盒身和盒底盖配套,又能充分地利用白卡纸?)。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之后的一个综合性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之后,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找到等量关系,确定方程的解法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能够将其转化为方程。

2.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确定方程的解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练习。

2.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和重点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例如,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用了4小时到达B地,问乙用了多少小时到达B地?2.呈现(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解释方程的来源。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分组解决问题,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什么?如何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到更复杂的问题中,例如,实际问题中有多个未知数时,如何解决?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导学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教案导学案含课后配套作业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导学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教案导学案含课后配套作业及答案

3.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找出行程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引入】1.A、B两地相距480千米,一列慢车从A地开出,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列快车从B地开出,每小时65千米.两车同时开出,⑴若相向而行,x小时后相遇,则可列方程为;⑵若相背而行,x小时后两车相距640千米,则可列方程为;⑶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x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则可列方程为;⑷同向而行,慢车在快车后,x小时后两车相距640千米,则可列方程为.答案:解:(1)(60+65)x=480(2) (60+65)x+480=640(3)60x+480=65x(4)65x+480=60x+640【知识点梳理】行程问题中常用的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一般行程问题包括三种情况:⑴相遇问题常用的相等关系是: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即速度和×时间=路程和;⑵追及问题①同地不同时出发时:前者走的路程=后者走的路程;②同地不同时出发时:前者走的路程-后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即速度差×时间=路程差.⑶航行问题(以后另讲)【应用举例】例1甲、乙两人在10千米的环形公路上跑步,甲每分钟跑230米,乙每分钟跑170米.⑴若甲先跑10分,乙再从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相遇?⑵若甲先跑10分,乙再从同地反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相遇?答案:解:1. (1) 设需要的时间为x秒(230-170)x=1000060x=10000 x=166.6分钟(2) 设需要的时间为x秒230×10+(230-170)x=1000060x=7700 x=128.3分钟答:⑴若甲先跑10分,乙再从同地同向出发,还要166.6分钟相遇?⑵若甲先跑10分,乙再从同地反向出发,还要128.3分钟相遇?例2一列火车行驶途中,经过一条长300m的隧道需要20s的时间.隧道的顶上有一盏固定的灯,垂直向下发光,灯光在火车上照了10s.求这列火车的长为多少?答案:解:经过一条长300m的隧道要20s:这里的20s是指隧道的长度加上火车的长度,即火车从进隧道,到完全的出隧道的长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教案
总体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会在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期在下一节课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最后,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和引导方式还有待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更生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来讲解知识,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配套问题:通过实际生活情境,引入配套问题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
-例如:某一个乙产品需要4个A零件和1个B零件。若工厂现有A零件20个,B零件18个,求甲、乙两种产品各能生产多少个?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能够围绕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为此,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尝试用更多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深入思考。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加深了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但从实验结果来看,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还不够熟练,这可能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我考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实践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本节内容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特征。

2.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一元一次方程,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3.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一元一次方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发现一元一次方程。

2.准备PPT,展示实例和知识点。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内容,如“小明买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提问: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例,发现其中的数学模型,并呈现出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word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word导学案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课题: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五)序号: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商品优化问题,通过等量关系能列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例找等量关系,分析不同商品的费用,找出最佳购货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接触各种商品信息,分析各个商品的费用结构,综合各种量的关系,利用数学模式,提高自己优化的能力,从而感到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乐趣。

学习重点: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种商品的优化问题学习难点:综合各种商品的信息,列出各种费用关系导学方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预习: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阅读表格,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导学案》自主测评课堂导学:1、导入手机作为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在我国已经很普遍。

小明的爸爸新买了一部手机,五花八门的收费方式让他眼花缭乱,他正为选哪一种方式犹豫呢,同学们能帮助他作个选择吗?2、出示任务自主学习阅读教材104、105页探究3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阅读表格,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猜一猜,使用哪一种计费方式合算?3、当t>350时,按方式一的收费为_______元,按方式二的收费为_______元。

怎样比较这两个式子的大小呢?4、若小明的爸爸月使用时间大约200分钟,你建议他使用方式_______缴费;若小明的爸爸月使用时间大约400分钟,你建议他使用方式_______缴费。

5、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话费150元,则应选择哪一种缴费方式较合算?3、合作探究《导学案》难点探究三、展示与反馈:学生回答,师生交流讨论四、学习小结1、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数量比较多,关系比较复杂的题,找相等关系时,常用列表分析法和线段图示法,使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变得直观明显。

2、设未知数的方法一般有直接设与间接设。

有些题目所求的未知量有几个时,可选取其中的一个未知量为未知数,其他未知量可借助此未知数表示出来,进一步列出方程,并求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和电话计费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和电话计费问题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能设出未知数,分析题目中的配套关系,并能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2、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模型的应用。

3、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分析配套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例1、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工人生产螺母?分析:本题的配套关系:即螺钉数:螺母数=(:)解: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名工人生产螺母,则一天生产的螺钉数为()个,一天生产的螺母数为()个。

根据配套关系可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变式练习:某车间有工人85人,平均每人每天可以加工大齿轮8个或小齿轮10人。

又知1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为一套,问应如何安排劳动力使生产的产品刚好成套?分析:配套关系:大齿轮:小齿轮= (:)解:设安排x个工人生产大齿轮,则()个工人生产小齿轮,一天可生产大齿轮()个,一天可生产小齿轮()个根据配套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得某工地需要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该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的土及时运走?例2、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

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分析:配套关系(盒身数:盒底数= :)解:设用x张铁皮制盒身,则用()张铁皮制盒底,则可制盒身()个,盒底()个根据配套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应用练习: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4条桌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以做方桌的桌面50个或做桌腿300条。

现有5立方米木料,那么用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面、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腿,才能使做出的桌面和桌腿恰好配成方桌?能配成多少方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电话计费问题教学目标:1、体验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导学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数字与等积含课后配套作业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导学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数字与等积含课后配套作业及答案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数字与等积) 【教学目标】1.了解数与数位上的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解决数位问题;2.了解常见物体的体积、常见图形的体积和面积公式,利用公式解决有关等积问题.【复习引入】 1.填空:(1)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是4,个位数字是5,则这个两位数是 45 .(2)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是x ,个位数字是5,则这个两位数是可表示为 10x+5 .(3)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是5,个位数字是y ,则这个两位数是可表示为 50+y .(4)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是a ,个位数字是b ,则这个两位数是可表示为 10a+b . 2.根据条件填空:(1)一个三角形一边长为a ,这边上的高是h ,三角形的面积为S =ah 21. (2)一个圆的半径为r ,则这个圆的面积 S=2r π.(3)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h ,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S =abh .(4)一个圆柱体的直径、高分别是d 、h ,那么这个圆柱体的体积V =h d 2)2(π.【要点梳理】1.数字问题(1)多位数的表示法:abcd 是一个多位数, 则d c b a abcd +⨯+⨯+⨯=10101023其中b 、c 、d 均表示为大于或等于零而小于10的整数且a 是大于零而小于10的整数. (2)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是:①抓住数字间或新数、原数之间的关系寻找相等关系②常需要设间接未知数.例 1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1,十位与个位上数字之和是这个两位数的51.求这个两位数. 分析:设十位上的数为x ,则个位上的数为 x+1 ,它们的和 2x+1 ,这个两位数用x 可以表示为 10x+x+1 . 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十位与个位上数字之和是这个两位数的51 .列方程得:)110(5112++=+x x x . 解:x=4 练习1.一个三位数满足以下条件: (1)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为8;(2)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4; (3)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的2倍. 如果设十位上的数字为x ,则可的方程是824=+++x x x .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4,如果把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调后,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的2倍小12,求原来的两位数. 答案:解:设原来十位上的数字为x ,则个位上的数为x+4.依题意得:10(x+4)+x=2(10x+x+4)-12 解方程得:x=4则,原来的两位数是48. 2.等积变形问题:(1)基本数量关系是常见图形的体积公式. (2)寻找相等关系的方法是:①形变积不变;②形变积也变,但重量不变. 例2 已知圆柱(2)的体积是圆柱(1)的体积的3倍, 圆柱(1)的直径为40毫米, 圆柱(2)的直径和高都是60毫米,求圆柱(1)的高.分析:设圆柱(1)的高为x 毫米,则它的体积可以表示为x π220.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圆柱(2)的体积是圆柱(1)的体积的3倍, . 列方程得: 3×x π220=60302⨯π. 解:45=x 毫米 练习1.甲、乙两水池分别盛水1003m 和883m .从两池中共放出503m 水后,两水池剩余的水的体积相等,则从甲池中放出了 3m 水. 解:设从甲池中放出了x 3m 水则100-x=88-(50-x) 解得:x=31答:从甲池中放出了313m 水。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 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 导学案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用分类讨论法解决电话计费问题,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能力目标;1、激情投入,全力以赴,感受数学讨论的乐趣。

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2、不断地适应变化的情景。

教学重点: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

学法指导: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课前预习一你知道家里人的电话是怎么收费的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二你能分析课本P104页探究3的表格吗?三春节期间,某商场推出以下优惠活动:(1)凡购物按九折优惠.(2)先化200元办理会员卡一张,凭卡购物一律八折优惠,会员卡有效期为一年,顾客应如何选择购物方式?课中探究一电话计费问题的解决策略?二(一)基础知识探究讨论:t小于150分钟时,方式一计费元,方式二计费元。

t等于150分钟时,方式一计费元,方式二计费元。

t大于150分钟但小于350分钟时,方式一计费元,方式二计费元。

t等于350分钟时,方式一计费元,方式二计费元。

t大于350分钟时,方式一计费元,方式二计费元。

综合以上的分析,当时,选择方案一省钱;当时,选择方案省钱。

请用方程解决:(二)综合应用探究卡一卡二月租费30元/月0本地通话费0.30元/分0.40元/分(1(2)对于本地通话时间,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收费一样的情况吗?1、用分类讨论法解决电话计费问题。

2、一元一次方程在用分类讨论法解决电话计费问题中的作用。

新华中学七(1)班准备外出进行野外考察活动,需要租用一辆大客车一天,现有甲、乙两辆客车的租用方案,甲车每天租金180元另按实际行程每千米加收2元,乙车每天租金140元,另按实际行程每千米加收2.5元。

①行程多少千米时?两种方案的费用一样?②若实际行程为100千米,为了节省费用,你认为租用哪辆车合算?基础知识应用一、某城市按以下规定收取煤气费:用煤气如果不超过60立方米,按0.8元每立方米收费;如果超过60立方米,超过部分按1.2元每立方米收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教案

如果别人思考数学的真理像我一样深入持久,他也会找到我的发现。

——高斯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学习目标: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两类问题:1、配套问题;2、工程问题。

二、预习检查:1、1只小鸡2只脚,1只小兔4只脚,那么x小鸡只脚,y只小兔只脚。

2、工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工作总量= 。

3、一件工作,甲单独做x小时完成,乙单独做y小时完成,那么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为、;甲、乙合作m天可以完成的工作量为。

三、新课教学:例 1 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工人生产螺母?解: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22-x)名工人生产螺母,根据题意,得:2×1200x=2000(22-x)解得x=10,22-x=12.答:所以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应安排10人生产螺钉,12人生产螺母.例2: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分析:我们把总工作量看作 1 , 完成下列填空(1)1个人做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2)由x 人先做4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3)再增加2人和前一部分人一起做8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4)题中的相等关系是解:设应先安排x 人工作4小时,依题意得48(2)14040x x ++=去分母,得 4x+8(x+2)=40去括号,得 4x+8x+16=40移项,得 4x+8x=40-16合并,得 12x=24系数化为1,得 x=2答:应先安排2名工人工作4小时.四、小组合作:小组合作1: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小组合作2:抗洪抢险中修补一段大堤,甲队单独施工12天完成,乙队单独施工8天完成;现在由甲队先工作两天,剩下的由两队合作完成,还需几天才能完成?五、当堂检测:检测1:用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底刚好配套?检测2: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50天才能完成,乙独做需要45天完成。

人教版数学七上3.4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 同步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上3.4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 同步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上3.4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同步导学案(无答案)数学学案姓名年级:七年级学科: 数学主备人: 审核:内容: 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课型:时间:学习目标:通过分析零件配套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一、课前热身,自主预习1.一个羽毛球和两个球拍配成一套,若现在有a 个羽毛球,则要个球拍才能刚好配套。

2.一个螺栓和一个螺母配成一套,若现在有x 个螺栓,则要个螺母才能刚好配套。

二、课堂展示,合作探究例1某车间为乌苏五中制作冬季校服,每天能制作上衣250件,或者制作裤子500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配成一套,要求30天制作出的产品刚好配套,则上衣和裤子各应制作多少天?填空:1.上衣的总数量和裤子总数量。

2.本题配套中的等量关系是:解:设x天制作上衣,则天制作裤子,则制作上衣的总数量为制作裤子总数量为条。

列出方程训练提升11.某车间有15人生产螺栓和螺母,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螺栓200个或螺帽300个,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

则分配x人生产螺栓。

这里X应满足的方程是() A.200x=300(15-x) B.300x=200(15-x) C.15-200x=300x D.300x-200x=15例2某车间22名工人为乌苏五中学生制作夏季校服,每人每天可以制作T恤50件或裤子30条,一套夏季校服有2件T恤和一条裤子,为了使每天制作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制作T恤,多少名工人制作裤子?填空:本题中的T恤和裤子的数量关系是:解:设分配x名工人制作T恤,则名工人制作裤子,则一天制作T恤数量为件,制作裤子数为条。

列出方程训练提升1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白铁皮,为了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用x张制盒身,这里x应满足的方程是( )A.25x=40(36-x)B.2×25x=40(36-x)C.25x=2×40(36-x)D.40x-25x=36三、课堂反馈,巩固提升1.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4条桌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以在方桌的桌面50个或做桌腿300条,现有5立方米木料,那么用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面、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腿,做出的桌面和桌腿,恰好配成方桌?能配成多少方桌?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和电话计费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和电话计费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购物时如何搭配商品更省钱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奥秘。
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理、分析数据,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4.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配套问题中,学生可能混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导致方程列错。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产品配套问题;2、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方程模型的过程。

二、重难点:准确寻找配套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一、自学指导:(自己完成)(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今天我们看看能不能用学过的方程的知识帮小明的爸爸解决几个问题.(二)自主探究:阅读P100引例,二.合作探究,生成总结(先自己做,再小组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问题1: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平均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分析引导:(1)经过审题,谁能分析一下问题中有哪些已知量和未知量?(2)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题中的哪句话?(3)这个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得出相等关系:2螺钉数量=螺母数量,并强调此相等关系的基本特征是:较多数量等于较少数量的某个倍数.(4)我们来设未知数,怎么设?(5)我们也可以借助表格来进一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22-x助表格分析这种解法.引导学生上台展示,一题多解.生成总结: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引导学生了解面对问题情境时要学会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从不同的方法中寻找适合的简单的方法.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你认为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基本步骤?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出以下基本步骤:审(审题,寻找相等关系)设(设未知数)列(依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解方程)答(答完整,呼应前面设的未知数).三、强化巩固问题2: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h完成。

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h,然后增加2人与他们一起做8h,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先安排多少人工作?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三、教具准备:导入语:(6)请同学们在课堂笔记本上完成解答过程.(7)一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解题过程,如果不完整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完整.教师到学生中辅导并检查学生答题情况.(8)大屏幕展示规范解答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产品配套问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产品配套问题含答案)

第4课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产品配套问题)1.有一个专项加工茶杯车间,一个工人每小时平均可以加工杯身12个,或者加工杯盖15个,车间共有90人.安排加工杯身的人数为多少时,才能使生产的杯身和杯盖正好配套?直接设法:设安排加工杯身的工人为x人,则加工杯盖的工人为人,每小时加工杯身个,杯盖个,则可列方程为,解得x= .间接设法:设加工杯身x个,则加工杯盖x个,所以加工杯身的工人为人,加工杯盖的工人为人,则可列方程为 .解得x= .故加工杯身的工人为人.2.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5个,或制盒底42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08张白铁皮,怎样分配材料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若设用x张铁皮做盒身,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2×15(108-x)=42xB.15x=2×42(108-x)C.15(108-x)=2×42xD.2×15x=42(108-x)3.某车间共有75名工人生产A,B两种工件,已知一名工人每天可生产A种工件15件或B 种工件20件,但要安装一台机械时,同时需A种工件1件,B种工件2件,才能配套,则车间如何分配工人生产,才能保证连续安装机械时,两种工件恰好配套?4.某服装厂有工人54人,每人每天可加工上衣8件,或裤子10条,应怎样分配人数,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上衣和裤子配套?设x人做上衣,则做裤子的人数为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解得x= .5.用铝片做听装饮料瓶,每张铝片可制瓶身16个或制瓶底43个,一个瓶身与两个瓶底配成一套,现有150张铝片,用多少张制瓶身,多少张制瓶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的饮料瓶?6.一张方桌由一个桌面和四条桌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制作方桌的桌面50个或制作桌腿300条,现有5立方米木料,请你设计一下,用多少木料做桌面,多少木料做桌腿,恰好配成方桌多少张?7.某车间有30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现有一部分工人生产螺栓,其他工人生产螺母,恰好每天生产的螺栓、螺母按1∶3配套.问:生产螺栓和螺母各安排多少人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螺栓、螺母刚好配套?第4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参考答案1.直接设法:设安排加工杯身的工人为x人,则加工杯盖的工人为(90-x)人,每小时加工杯身12x个,杯盖15(90-x)个,则可列方程为12x=15(90-x),解得x=50.间接设法:设加工杯身x个,则加工杯盖x个,所以加工杯身的工人为x12人,加工杯盖的工人为x15人,则可列方程为x12+x15=90.解得x=600.故加工杯身的工人为50人.2.D3.解:设该车间分配x名工人生产A种工件,(75-x)名工人生产B种工件,根据题意,得2×15x=20(75-x),解得x=30.则75-x=45.答:该车间分配30名工人生产A种工件,45名工人生产B种工件,才能保证连续安装机械时,两种工件恰好配套.4.(54-x) 8x=10(54-x) 30.5.解:设用x张铝片制瓶身,(150-x)张铝片制瓶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的饮料瓶.根据题意,得16x×2=43×(150-x).解得x=86.所以150-x=64.答:用86张铝片制瓶身,64张铝片制瓶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的饮料瓶.6.解:设用x立方米木料做桌面,那么桌腿用木料(5-x)立方米,根据题意,得4×50x=300(5-x).解得x=3.所以5-x=2,50x=150.答:用3立方米木料做桌面,用2立方米木料做桌腿,恰好配成方桌150张.7.解:设安排x人生产螺栓,则安排(30-x)人生产螺母,由题意,得12x×3=18×(30-x),解得x=10.所以30-x=20.答:安排10个人生产螺栓,安排20个人生产螺母能使每天生产的螺栓、螺母刚好配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
教学目标
学生学会审题并会用含有未知数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
学生学会从题中分析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一、课堂引入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
x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扑通扑通跳下水...............”
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配套问题,比如:
一张桌子张桌面,条腿;
两张桌子张桌面,条腿;
三张桌子张桌面,条腿;
.........
x张桌子张桌子,条腿;
由此可见,要使桌面和桌腿刚好配套,“桌面张数”和“桌腿数”之间应该满足怎样的关系?
桌腿数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
例1 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小时可以生产3个螺钉或者5个螺母。

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小时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分析:由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应安排一部分工人生产螺钉,另一部分工人生产螺母。

因此,可以
设安排x人去生产螺钉,则有名工人生产螺母。

生产出螺钉的数量:(用含有x的式子填空)
生产出螺母的数量:(用含有x的式子填空)
思考:为了使每小时生产的出的螺钉数量和螺母数量刚好配套,“螺钉的数量”和“螺母的数量”之间应该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
螺母数量与螺钉数量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用式子可表示为:螺母的数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填空)
根据等量关系得方程: 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解得:x = __________
生产螺母的工人:_________ = __________
答:
三、小结: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审题。

设未知数。

找出等量关系。

列方程。

解方程。

检验。

作答。

课堂练习:
有22名木工师傅,每个木工师傅每天都可以做出4张桌面或6条桌腿,要使生产出来的桌面和桌腿刚好能够配套(一张桌子由一张桌面和4条桌腿组成),应安排生产桌面和桌腿的工人各多少名?
五、课后作业:
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2、某工地需要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该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的土及时运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