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总供给
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
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一、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某国家或地区生产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的构成包括总需求和总供给。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GDP的总需求部分。
GDP的总需求是指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各个需求来源总和。
总需求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1.消费支出(C):消费支出是指个人和家庭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包括食品、衣物、住房、教育、医疗等消费品和服务。
消费支出通常是GDP的最大组成部分,因为个人和家庭的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2.投资支出(I):投资支出是指投资者为了购买资本设备、建筑物和用于生产的其他物品而支付的费用。
投资支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增加生产力、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3.政府支出(G):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国防等。
政府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取决于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支出的规模。
4.净出口(X-M):净出口是指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
正值表示净出口,负值表示净进口。
净出口的增加可以促进国内生产和就业,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积极影响。
总需求的计算公式为: GDP = C + I + G + (X-M)二、国内生产总值总供给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者所产出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总供给受到生产要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科技进步。
1.劳动力:劳动力是指经济中用于生产的人力资源,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直接影响着生产的规模和质量。
劳动力的增加和提高素质可以促进生产的扩大和提高效率。
2.资本: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机器等。
资本的增加和更新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产出水平。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于资本的形成和积累起着重要作用。
总供给和总需求
总需求的决定因素
居民消费
企业投资
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和预期等因素 影响其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 分。
企业对未来的经济前景预期、生产扩张计 划以及设备更新等因素影响其投资需求, 也是总需求的重要来源。
政府购买
出口
政府支出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如基础设 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也是总需求的 一部分。
就业
总需求的变化会影响就业水平。当总需求增加时,企业可能会扩大生产,从而 增加雇佣;反之,总需求减少时,企业可能会减少生产,导致裁员。
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物价水平可能会上升,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可能会 导致购买力下降和生活成本增加。
价格水平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会影响一般价格水平和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如果总供 给不足,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可能会上涨;如果总供给过剩,价格可能会下降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例如,增加 政府支出和减税可以刺激总需求;减少政府支出和增税可以 抑制总需求。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例如,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增加总需求;提高利率可以 践应用
2
当总需求不足时,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增加政府 支出、降低税率等方式来刺激需求。
3
当总供给过剩时,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提高利率、 减少货币供应等方式来抑制供给。
经济发展战略
01
经济发展战略需要运用总供给 和总需求理论,制定符合国家 发展阶段和特点的经济发展战 略。
02
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需要 考虑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避免出现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 的情况。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成新均衡,利率升高, P
收入增加。
P1
E2 E1
LM(P1)
IS2 IS1
y1
y2
y
D2 D1
相同价格下,收入 增加后AD曲线右 移。
y1 y2
y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一、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1、总供给:经济社会的收入总量,它描述了经 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达到的产量。
总供给=总收入=GDP。
若价格水平上升,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 名义收入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 从而使人们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 进而使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 价格水平P()税负() 可支配 收入() 消费C () 总需求量 AD()。
二、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
1、方程推导
IS:r=(a+e)/d - (1-b)y/d
2.宏观生产函数:整个国民经济中,总量生产要
素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注:四大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 才能 既定技术水平,使用总量意义的劳动和资本两种 要素: y=f(N,K)
3、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很大,新的投资流量在短 期内对于资本存量的影响很有限。可把资本存 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将K作为常数处理。
B
B
E点:充分就业水平。但并
E
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部
资源都已经就业。
C2点:如果产出继续增加, 价格水平上升的就会很快。
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
C1 A
yf
y
常规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AD-AS模型及其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1.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P
AS
短期的宏观经济目
标:充分就业和物 P0 价稳定。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价格水平
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水平,反映了经济中的货币 价值。
通货膨胀
货币价值的下降,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普遍和持续的价格 上涨。
关系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价格水平上升,可能导致通货膨 胀;反之,当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价格水平下降,可能 导致通货紧缩。
政策实践中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应用
04
政策含义与实践应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家庭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决 策,从而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
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影响家庭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 响总需求。
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经济环境和政策工具的运用,例如 在经济衰退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
3
相反,资源短缺或政策限制可能导致总供给曲线 向左移动,即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总供给量减少。
0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模型的假设条件
01
假设价格水平是灵活变动的,即 价格水平能够迅速调整以适应供 求关系的变化。
02
假设货币供应量是外生变量,不 受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
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保持稳定。
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均衡时,M=L 和 Y=C+I+G 相等,解这两个方程可 以得到总需求函数或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包括:政府购 买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 等。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高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增加; 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低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减少。
中国
总供给与总需求
结构性改革
部分国家推行结构性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生产 效率,以增强经济内生增 长动力。
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
经济复苏乏力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贸易战影响持续
贸易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持续存在,对贸易、投资和产业链造成 冲击。
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随着技术创新加速,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将为经济增长 注入新动力。
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价格水平
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平均 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与产出的关系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价格水平会上升;反之, 当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价格水平会下降。
价格水平对产出的影响
价格水平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投资决策,进 而影响产出水平。
政策干预与市场调整
政策干预
预期收益
生产者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收益会影响其供给 决策,预期收益越高,供给意愿越强。
总供给曲线
定义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某一价格水平 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 品和服务的数量。
移动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受多种因素影 响,包括生产要素投入、技术进 步、政策调整等。
斜率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反映了价格变 动对供给量的影响程度,斜率越 大,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越 大。
短期分析:凯恩斯主义观点
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总需求曲线向右 下方倾斜。
当总需求增加时,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和产出增加;当总需求减少时,会 导致物价水平下降和产出减少。
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的稳 定增长。
长期分析:古典主义观点
古典主义认为,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垂直线,表示生产能力已经充分利用,物价水 平不会因为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
引申:潜在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产量 Y*——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
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充分就业量)
所能生产的产量。
生产函数也有长、短期之分
二、AS与生产函数
❖西宏方观经生济产学函家数假:定假宏定观一生个产经函济数社式会有在两一条定重的要技的性 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
公式: AD=C+I+G+(X-M) 总需求=GDP=总支出
其中国内需求=C+I+G,简称内需
(二)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函数表示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 的关系,表示在某个价格水平上,社会 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函数表达式:y=AD=f(P)
总需求曲线与微观意义的需求曲线基本相同。 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
扩张的货币政策与AD线移动
r
LM
LM1(P0)
E1
IS
Y P
P0
AD AD1
Y1 Y2
Y
结论:货币政策(LM移动)导致AD移动
前提:P不变,M变动 过程:M↑→LM右移→Y↑,若P不变
→AD右移。反之亦反是。 结论:扩张性货币政策使AD上升;反
之亦反是。
AD曲线移动小结
变化
AD曲线
自发投资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成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 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与横轴的交点即为充分 就业的产量。
假如一国的物价水平上升,在外国消费者看来,该国的商品价格相对
上升,就会减少对该国商品的消费,从而导致该国出口(X)减少;同
时,在该国消费者看来外国的消费品价格相对下降,增加对外国商
品的消费,并导致进口(M)增加;一增一减,该国净出口下降,导致
总需求减少。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资源充分利用阶段。即C以上部分,这时总供给曲 线是一条垂线,这表示无论价格水平(P)如何上升,总供 给(Y)都不会增加。
这是因为从长期来讲,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当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即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宏观 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内的 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劳动人 口的充分就业),此时,无论如何提高价格,总供给也不会 增加。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资源总是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因 此,这种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在左图中,总需求增加,使 得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动到AD1 ,得到新的均衡点E1,对应的均 衡国民收入为Y1,均衡价格水平 为P0;总需求减少,使得总需求 曲线从AD0移动到AD2,得到新 的均衡点E2,对应的国民收入为 Y2,均衡价格水平为P0。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
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 线,即短期总供给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引起 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总需求增加 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会使国民收 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如下图所示。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即BC段,这时总供给曲线 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它表示总供给(Y)的变动会引起 价格水平(P)的同方向变动。
这是因为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会引起 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导致总价格水 平上升。这种情况在短期生产中比较常见,所以这种向右上方 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生产技术的提 高)的变动会引起总供给的变动,表现在图形上,就是总 供给曲线的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总 供给增加,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 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2;二是总供给减少,引起总供给曲 线向左上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1。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宏观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一个经济体的整体稳定和发展。
总供给是指一个经济体内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量,总需求是指一个经济体内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量。
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直接影响着市场的价格水平、就业率、产出水平等重要经济指标。
一、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展示:在图中,纵轴表示价格水平,横轴表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数量。
总供给曲线(AS)(图中AS1和AS2)是一个向上倾斜的直线或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受到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和成本的影响。
当价格上升,生产者获得更高的利润,鼓励他们增加生产,并且会引起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从而总供给增加;相反,当价格下降,生产者的利润减少,他们减少生产规模,从而总供给减少。
总需求曲线(AD)(图中AD1和AD2)是一个向下倾斜的直线或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总量。
总需求受到消费者的收入、财富、信心等因素的影响。
当价格上升,消费者所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实际购买力减少,导致总需求减少;相反,当价格下降,消费者实际购买力增加,总需求增加。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通过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交点来描述,即“供求平衡点”。
供求平衡点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价格水平和数量。
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会导致市场供过于求,出现物价下跌和产能利用率下降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往往面临着库存积压和利润下降的困境,可能减少生产、裁减员工并削减投资。
同时,由于消费者购买力相对较弱,也会导致企业的销售额下降。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导致市场需求超过供给,出现物价上涨和产能利用率上升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可能增加生产、提高价格,以增加利润。
同时,由于购买力充足,企业的销售量可能增加。
总供给与总需求
N1
N2
Nd=Nd(W/P)
O
(W/P)o
(W/P)1
W/P
2、劳动的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劳动的供给函数:Nd=Nd(W/P) 式中:Ns表示劳动的需求量;W/P表示实际工资。Ns和W/P呈正方向变动。如上图 所示
W/P
(W/P)1
Ns=Ns(W/P)
N
N1
N0
O
(W/P)0
W/P
(W/P)2
Ns=Ns(W/P)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含义(1)
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它研究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之间的均衡关系。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相等时的总需求。总供给价格是指令社会资本家预期因雇佣一定数目的工人所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得到的卖价。总需求价格是指社会购买这些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不仅不能按预期的卖价出售商品,而且会有大量商品卖不掉。这时,资本家将减少产量,解雇工人。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因有利可图,将会增雇工人。只有在当总需求价格等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既不增雇工人,也不解雇工人,社会的总产量、总就业水平就在这个时候确定下来。
从上图可知:价格水平与总需求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三、价格水平变化与总支出的关系
三、价格水平变化与总支出的关系 1、利率效应(又称为凯恩斯效应)物价上升使货币交易需求上升,导致利率上升,抑制投资需求和居民信贷消费需求。又称凯恩斯效应。 可见,价格水平与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2、实际余额效应(凯恩斯称为财富效应) 价格上升时,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以及用货币衡量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人们将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减少,这种效应叫实际余额效应。因为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rthur Pigou: 1877-1959)强调了这一效应,因而,实际余额效应又称为庇古效应。
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
目录
• 总供给理论 • 总需求理论 •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 政策应用与建议 • 案例分析
01
总供给理论
总供给的定义
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 利用现有的生产要素所能够生产的全 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它反映 了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能力。
全球需求。
当前案例:中国的经济政策与实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中国应对经济下行的措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 业融资成本。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近年来,中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出 现变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平衡供需关系。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表示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能够提供的 总产出。
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常、向上倾斜和垂直型。在正常型总供给曲线中,当价格水平上升 时,总供给会增加;在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中,价格水平上升时,总供给增加的幅度会逐渐减小; 在垂直型总供给曲线中,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总供给都不会发生变化。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总需求减少;当 物价水平下降时,总需求增加。
总需求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 念,它描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 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居民、企 业、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 总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消费、投资、 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些因素的变化 会影响总需求的变化。总需求曲线反 映了总需求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是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总供给的决定因素
01
02
03
生产要素的供给
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函数: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 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达。 按照货币工资W与价格水平P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时间 的长短,宏观经济学将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分 为三种: 古典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
线性
A
AA、BB、CC分别代表古典、 凯恩斯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CC越靠近AA,W和P的调节速 度越快, CC越靠近BB,W和P 的调节速度越慢。CC的斜率 代表着被假设的调节速度。
P
C
E B B C A
0
yf
y
能代表实际情况的常规总 供给曲线是非线性的。 1.左下方的C点代表较为 严重的萧条状态;由于存在着 大量的失业和闲置的生产能力 。所以当y增加时,P会稍有上 升,CC的斜率相对平缓。(在 较高的总需求水平,厂商愿意 生产和出售更多的产量,并适 当提高价格)
假定价格为P1 时LM曲线为LM1。 r 由于实际货币供给为M/P,所以 当价格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 M/P会上升,导致LM曲线向右 r1 r2 移动。 r3 假定价格下降到P2,LM曲线会向 右移动到LM2 ,价格下降到P3 , LM曲线右移到LM3。利息率会相 应地下降到r2、r3,产量会上升到 y2、y3。
P
A
C
P0
B E C A
B
0
yf
非线性
y
2.随着经济的好转,P上升越来越快,从而CC 的斜率日益陡峭,直到代表充分就业的E点。 3.在E点之后,P的上升还要加快,从而CC的 斜率继续加大。(产出若超出yf,原料和劳动供给 UP 变得紧张,价格会急剧上升)
第七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在短期中,宏观经 济的目标是充分就业和 物价稳定。 图中E0点就代表了 宏观经济管理的短期目 标。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O
N0
N*
N
当资本存量一定时,总产量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 增加,但增加的速率递减,原因是存在劳动的边际报酬 递减规律。而就业量N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均衡。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7
劳动市场均衡
w = W/P
W P1
Nd
Ns
W P0
E
O
N1 N0
N2Biblioteka N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8
价格水平影响总产量的基本过程
四、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认为,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
性,在短期内工资和价格没有足够的时间进
行调整。产量和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和工
资不会发生变化。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达
到充分就业以后,总供给价格成为一条垂线。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24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潜在的产量
P
ASS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4
二、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 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表示总量投 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y = f (N,K)
y 为总产出,
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
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技术水平没有被明确的表示出来。
15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具体因素很多,
其中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主要考虑的 因素,或者说,我们主要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对总需求曲线位置的影响。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1
r
LM
r1 r0 IS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Y
Y
二、短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Short-run aggregate supply curve,简称SAS)向右上方倾斜。 原因关键在于决定总供给的价格因素—— 货币工资在短期内不具备充分的灵活性。 名义工资完全无伸缩性,也就是不论价格如何 变动,工人的工资始终保持不变,那么短期总 供给曲线就是一条与横轴平行或者接近与横轴 平行的水平线。
P2
SAS
总量短缺
Y*
AD Y
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关系
1.失业均衡
失业均衡是指短期均衡产量低于长期潜在产量的均 衡状态。 2.充分就业均衡
充分就业均衡是指短期均衡产量等于长期潜在产量 的均衡状态。 3.超充分就业均衡 超充分就业均衡是指短期均衡产量大于长期潜在产 量的均衡状态。
P
LAS SAS
P2 P1 P0
Y0
Y
Y2
Y
一个社会由失业均衡转为充分就业均衡,再由 充分就业均衡转化为超充分就业均衡,这一过 程构成了经济的扩张时期。超充分就业均衡处 在扩张期的顶峰阶段,此时现实的总产量大于 潜在的总产量,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表明 了经济的繁荣。然而,繁荣不可能持久,宏观 经济会由超充分就业均衡转为充分就业均衡, 再由充分就业均衡转化为失业均衡,这一过程 就是经济的收缩时期。失业均衡形成了收缩期 的谷底阶段,这时现实的总产量小于潜在的总 产量,失业率高于自然率,反映了经济的衰退。
一个社会长期的总产量取决于既定的技术水 平和这个社会现有的生产要素的存量。
Y F K, L
在古典经济中,经济的产出称为潜在的产 出水平。长期总供给曲线(Long-run aggregate supply curve,简称LAS) 表现为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直线。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十一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 物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物价水平 下降,利率下降,实际汇率贬值,刺激了 净出口的需求,从而增大了商品与劳务的 需求量。
❖ 但在价格水平固定的情况下,任何影响总 需求发生变化的因素变动,都将导致AD 曲线的移动: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因素变动 使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引起总需求减 少的因素变动使A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使消 费都更为富裕,又可鼓励他们更多的支出,刺激 了消费品的需求,从而增大了商品与劳务的需求 量。
❖ 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家 庭购买商品和劳务所需的货币就越少,于是家庭 会去进行股票、债券投资,或者储蓄,导致利率 下降。鼓励了更多的投资品支出,刺激了投资品 的需求,从而增大了商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第十一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一、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概念
➢(一)总供给: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 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从实物形态计量,总供给等于一定时期内消 费品总量、投资品总量、商品库存增加量、 商品净进口量以及劳务总量之和。
➢从价值形态计量,总供给等于社会成果经过 社会分配后所形成的总消费、总储蓄和政府 净税收之和。
❖价 ❖格
❖ 水 P3 ❖平
❖P
❖
P2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
D C
涨价了,生 产多多,更
多。。。
❖
❖
P1
A
B
Y0
Y1
Y2 Y3 YF
产出Y
❖ 总供给曲线表示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一般物价水平和厂商总产量之间 的关系。
❖ 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说明在高的 价格上,设工资不变,每一厂商愿意供 给更多的一些产品,从而总供给更大。 根据厂商在价格水平上升时愿意供给的 数量,可以划出所有厂商愿意供给的产 量水平的轨迹,得到一条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和总需求高鸿业宏观经济学
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是实现长期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关键。政府可以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如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
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主要原因包括经 济周期波动、政策失误、外部冲击等。 例如,经济过热可能导致总需求过度, 而经济衰退则可能导致总需求不足。
素的影响。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移动方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方向取决于总供给变化的方向,总供给增加时,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总供给减少时,总供给 曲线向左移动。
移动原因
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包括技术进步、生产要素积累、经济体制改革等长期因素,以及短期内的生产冲击、气候 变化等短期因素。
Part
03
总需求理论
总需求的决定因素
通过增加总需求,创造更 多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 市场活跃度。
通货膨胀的预防和控制
通货膨胀
由于货币供应过多或总需求过旺,导致物价普遍 上涨的现象。
控制手段
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减少总需求, 降低物价上涨压力。
ABCD
预防措施
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和 就业水平。
稳定物价
保持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通货膨胀。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当价格水平下降时,货币的 购买力增强,消费者和企业会增加购买和投资,从而推动总 产出量增加。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货币供应量增加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会导致利 率下降,进而刺激消费和投资增 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预期未来收入增加
如果消费者和企业家预期未来收 入会增加,他们可能会增加当前 的消费和投资,从而使总需求曲 线向右移动。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
消费者预期
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会影响其当 前的消费决策。
消费者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进而 影响总需求。
利率水平
利率水平的高低影响消费者的借贷成本和 企业的投资成本,进而影响总需求。
政策对平衡的影响
财政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支出、减税或增税等手段来调节总需求, 从而影响供求平衡。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调 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
产业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总 供给的结构和数量。
05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的应用
02 总供给分析
短期总供给分析
短期总供给是指短期内一个国家 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影响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生产要素的效率以及生产技术水
平等。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表示随着价格的上升,短期总供
给量增加。
长期总供给分析
01
长期总供给是指长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
contents
目录
• 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 • 总供给分析 • 总需求分析 •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分析 •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的应用
01 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
总供给的定义与影响因素
总供给的定义
总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 或地区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 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预期收益
通过分析总供给总需求的变化趋势, 可以预测物价、就业、经济增长等宏 观经济指标的未来走势,为决策提供 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宏观生产函数与劳动市场
宏观生产函数或总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生产函数,表示总产出 与总投入之间的关系。
Y=f(N,K) Y—总产出; N—社会就业量;K—社会资本存量。 假定K在短期内为定量(常数):
Y=f(N,K0) 又称短期总生产函数。
响。 6.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
响。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函数的含义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 国外需求构成。
AD=C+I+G+(X-M)
总需求函数[Aggregate Demand Function ]
LAS
AD0 E2 E0
SAS2 SAS0 SAS1
E1
0
Y2 Y0 Y1 Yf Y
长期总供给变动的影响
长期总 供给的变动使 潜在的国民收 入水平或充分 就业的国民收 入水平发生变 动。
P
LAS2 LAS0 LAS1
AD0
P2
E2
P0
E0
P1
E1
0
Yf2 Yf0 Yf1 Y
总结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2.总供给曲线各种类型的含义及其特征。 3.总需求曲线移动的经济学意义。 4.总供给曲线移动的经济学意义。 5.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
P AD
AS
E P0
0
Y0
Y
宏观经济均衡的三种情况:
①充分 就业均 衡
②失业 均衡
③高于 充分就 业均衡
P
AD2 AD0
P2 AD1
P0 P1
LAS SAS
0
YE<Yf YE=Yf YE>Yf Y
总需求变动的影响【1】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教材P591图1711
总需求 P
AS
变动不会引
AD2 AD0AD1
起价格水平
的变动,只 会引起国民 P0
E2 E0 E1
收入的同方
向变动。
0
Y2 Y0 Y1 YF Y
总需求变动的影响【2】
古典总供给曲线
教材P589图17-
总需求变
AD1 9AS
动只会引起价 P AD0
格水平同方向 变动,而不会
P1 AD2
E1
引起国民收入
的变动。资源 已充分利用,
P0
E0
均衡的国民收
入达到了潜在 P2 的国民收入水
E2
平。
0
YF
Y
总需求变动的影响【3】
常规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变动 P 引起国民收
AD1 AD0
AS
入和价格水 平同方向变 动。
AD2
E1
P1
E0
P0
E2
P2
0
Y2 Y0 Y1
Y
短期总供给变动的影响
P
资源尚 未充分利用时, 总供给变动使 P2 国民收入同方 P0 向变动,价格 水平反方向变 P1 动。
——表示社会总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 的关系。
二、总需求曲线
的推导
r
从IS-LM模型导出总
r1
需求曲线:
r2
教材P581图17-1
0 P
P1 P2
0
E1
E2
Y1
Y2
LM1(P1) LM2(P2) IS
Y
D1 D2
Y1
Y2
AD Y
例: (教材P580)
S=-1000+0.5Y
I=2500-240r
Y0
Y1
Y
货币供给量变动 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r
r0 r1
0 P
E0
E1
Y0
Y1
LM0 LM1 IS
Y
E0
E1
P0
AD0
AD1
0
Y0
Y1
Y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函数的含义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会中各企业所愿
意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价值的总和。 总供给函数[Aggregate Supply Curve]
I=S
0.5Y + 240r = 3500
M/P=1000/P
L= 0.5Y -260r
M=L
0.5Y -260r = 1000/P
0.5Y +ຫໍສະໝຸດ 240r = 35000.5Y-260r =1000/P
Y= 3640 + 960/P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除物价水平外,一切影响社会总需求 量的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位 置的移动。
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具体因素 很多,其中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或者说,我们主要考 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位置 的影响。
政府支出变动 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r
r1 r0
教材P582图17-2
0 P
E1
E0
Y0
Y1
LM
IS1 IS0
Y
E0
E1
P0
AD0
AD1
0
可能存在非自愿失业或非自然失业,所以, 经济中的产量有可能小于潜在产量。
古典总供给曲线:
P
假定价格和
工资都是有伸缩
性的,经济中的
产量始终等于潜
在产量。
0
AS
Yf
Y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P
大萧条时期,
由于存在大量失业
者,如果厂商对劳
动的需求增加,在
价格不变且货币工
资和实际工资均不
变的前提下,劳动
投入量可不断增加, 厂商利润增加,产 0
劳动供给曲线:
W P
劳动的供给 W
P1
——表示劳 动的供给量 W 与实际工资 P0 率之间的关 系。
0
Ns
N0
N1
N
教材P586图17-7
劳动市场的均衡:
W P
Ns
W P1
W P0
Nd
0
N1
N0
N2
N
教材P586图17-7
四、总供给曲线的类型
两种工资决定理论 有伸缩性的工资理论[Flexible Wage Theory] ——实际工资率与一般商品的价格一样完
量增加。
AS
Yf
Y
常规总供给曲线:
P
假定工资是
有粘性的,价格
上升,货币工资
不变而实际工资
下降,但就业量
不变,厂商利润
增加,产量增加。 0
AS
Yf
Y
长期总供给曲线
P LAS
从长期看,价
格和工资都是有伸
缩性的,经济中的
产量始终等于潜在
产量。
或者说,在长
期,资源已经充分
利用。无论价格水
平如何变动,总供 给都不会增加。
全由劳动市场的供求决定,并调节着劳动 的供求。 在此假设前提下,市场自发均衡时只 可能存在自愿失业或自然失业,即达到充 分就业状态,所以,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 于潜在产量。
有粘性的工资理论
[Sticky Wage Theory] ——劳动市场上的交易方式与一般商品市
场是不同的,除货币工资具有“刚性”和 “货币幻觉”外,在现代劳动供求双方通 常采取的是签定和约的方式,因而工资与 一般商品的价格不同,难以随供求关系的 变动而随时变动,即工资具有粘性。 在此假设前提下,市场自发均衡时有
宏观生产函数的两个特征:
Y
总产出随总就 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报酬递减 Y0
规律的作用,随着
总就业量的增加,
总产出按递减的比 0
率增加。
Y=f(N,K0)
N0
N
教材P583图173
三、劳动市场
劳动的需求
实际工资率[Real Wage Rate]
货币工资率[Money Wage Rate]
劳动的需求——表示劳动的需求量与实际工资率 之间的关系。
都不会增加。
0
Yf
Y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除物价水平外,一切影响实际国民收
入总供给量的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供
给曲线位置的移动。
这些因素主要有:
①劳动力数量的变化;
②资本存量的变化;
③技术条件的变化;
④气候条件的变化;
⑤进口原材料等投入品价格的变化。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实际工资率=
货币工资率 物价指数
100
例:实际工资率=
8.4元 112
100=7.5元
厂商对劳动需求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Y
劳动的边际
产品等于实
际工资。
Y0
利润最大化的就业量
f(N,K0)
WN
利润
0
N
教材P585图17-
4
劳动需求曲线:
W P
W P0
W P1
0
N0
N1
教材P585图17-5
Nd N
0
Yf
Y
总供给曲线的三种情况
①资凯源恩远斯未充总分供利给用曲。线。P
AS
价格水平不变,总供
给可以增加。
②常规总供给曲线,
③
现被认为是短期总供
给曲线的一般情况。
资源尚未于充分利用。 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