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问题分析
合作社问题分析及整改对策
合作社问题分析及整改对策一、问题分析1.合作社问题的背景合作社是一种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旨在通过合作集体劳动、共同管理和分享收益来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合作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整改对策。
2.合作社问题的主要原因(1)管理混乱:由于合作社成员众多,管理层级多,管理难度较大,导致管理混乱,工作任务不清晰,责任不明确。
(2)资金管理不规范:合作社经营所需的资金来源多样化,但资金的流入和流出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导致资金使用不透明、流失现象严重。
(3)农民参与意识不强:部分农民对合作社的重要性和任务认识不足,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和对合作社发展的长远规划。
(4)公平分配问题:在收益分配方面,一些合作社存在分配不公、个人占据多数利益等问题,导致合作氛围受损,影响成员积极性和团结力。
(5)技术与管理能力不足:一些合作社缺乏高效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管理能力,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高。
二、整改对策1.加强组织管理(1)明确组织结构:建立合作社的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明确各岗位职责,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
(2)建立制度规范:制定合作社运营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和考核办法,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按规定进行。
(3)加强培训教育:组织合作社成员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管理和技能水平,增强整体素质。
2.规范资金管理(1)建立资金监控系统:建立合作社的资金监控系统,记录资金的流入和流出,确保资金使用透明、规范。
(2)推行阳光运作:将合作社的财务公开给所有成员,包括资金的来源、用途和收入分配等,增强资金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加强财务核算:建立合作社的财务核算模式,做到收支明细、账目清楚,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查和监督制度。
3.提升农民参与意识(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座谈会等形式,提高农民对合作社的认识和参与意识,强调其作用和好处。
(2)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先进个人和集体、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自愿入股、自主管理、共同经营为主要特点的组织形式,旨在协调农村资源,增强农民内部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本文将从社员积极性不高、经营规范化不到位、信用体系欠缺、合作社资金来源不确定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1. 社员积极性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程度,并由一批有经验和能力的农民领导。
然而,现实中由于农民自身素质和社区经验的限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社员积极性不高。
一些农民缺乏自我管理和创新意识,缺乏产业链条的整合能力,对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也缺乏深入理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社员培训,提高他们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对新型农业、农村合作社的相关政策进行宣传解释,引导社员积极参与合作社建设;其次,在经济上激励社员积极性,建立合理的社员收益分配机制,优化社员利益关系;第三,制定科学的制度保障,形成以“公平、公正、公开、公用”为原则的组织管理规范,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和投资方等等手段推动管理规范化进程。
2. 经营规范化不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经营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原因在于农民对市场对社会的摸索和理解还没有到位,经营模式简单、粗放。
此外,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成只是一个表面的完成,没有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管机制。
因此,如何加强合作社的经营规范化成为当前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加强规划与管理,制定合理的规范化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其次,要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意识,推动合作社实现商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三,要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企业管理系统,对内部作业流程、财务管理等进行标准化,以便更好地约束企业经营行为,防范财务风险,并防止其涉及到其他不正当经营行为。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村改革中的重要措施,目前已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组织的主体形式之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一、组织管理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需要通过良好的组织管理来确保其健康稳定发展。
但是目前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存在组织管理不规范、违法违规等问题,甚至一些合作社成员之间存在矛盾,导致合作社运转不稳定。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1、建立健全合作社管理制度,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
2、加强对合作社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提高合作社成员的法律意识,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3、通过合理调解,帮助合作社成员解决问题,维护合作社的稳定运转。
二、资金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但是现实中很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不稳定,导致发展受到限制。
同时,在一些合作社中也存在资金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例如资金滥用、挪用等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1、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便合作社能够顺利发展。
3、提高合作社成员的财务意识,防止资金滥用、挪用等问题的发生。
三、人才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持,但是现实中很多合作社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导致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存在问题,影响合作社经营效益。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1、政府加大对农业技术改良的投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2、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合作社,提高合作社的成员素质和整体经营实力。
3、鼓励合作社开展专业合作,集聚专业人才,提高合作社整体竞争力。
四、市场问题1、政府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2、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市场营销培训,提高成员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服务水平。
3、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规范农产品质量管理,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以农民为主要成员,依托农村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农业生产、产销一体化、农产品加工和经营等经营业务,并享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法规给予的相关税收政策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在我国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一些优化策略,以期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问题分析1. 内部管理不规范2. 资金管理不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中,资金管理不到位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
一些合作社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导致资金使用不明确、不规范,甚至出现挪用资金的情况。
3. 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宽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环节。
但是目前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销售渠道狭窄,无法将农产品销售到更广阔的市场,导致销售难度加大。
4. 技术更新滞后农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更新滞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竞争力不足。
5. 成员意识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是合作社的主体,他们的意识和行为直接关系到合作社的发展。
但是一些合作社的成员意识不强,缺乏团结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些问题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二、优化策略加强内部管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基础。
合作社应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明确决策程序、工作分工和责任划分,确保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完善资金管理是防止合作社经营风险的重要环节。
合作社应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防止资金滥用和挪用。
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是提高合作社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合作社应主动开拓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旨在提高农民生产和经营效率。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管理混乱、资金短缺和技术滞后等问题,制约了其发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引入外部资金支持和提升技术水平。
通过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推动其健康发展,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支持。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解决思路、管理混乱、资金短缺、技术滞后、规范管理制度、外部资金支持、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建设、健康发展、提高收入水平1. 引言1.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依法成立的、按照经营管理规范的合作组织。
它是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组织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功能。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通常是同一或相邻地区的农户,他们通过合作社共同经营生产和经营活动,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标是保障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合作社中,农民可以通过共同投入资金和劳动力,共同经营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
通过合作社,农民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帮助农民实现规模化经营。
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农民可以集中资源、统一管理,实现生产、采购、销售等环节的规模化,提高效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民的议价能力。
合作社可以代表农民进行统一谈判,争取更好的价格和条件,保障农民的利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合作社可以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农民提升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由农民自主组织、自愿参加、平等合作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扩大经济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优化策略来解决。
1. 组织管理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主组织成立的,在组织管理上往往存在着较大的规范问题。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规范的管理流程,导致决策不够科学、管理混乱,影响了合作社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2. 资金筹集难度大由于合作社成员数量众多,涉及到的资金也比较庞大,但农民个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往往难以集中资金投入到合作社经营中。
这就使得合作社的资金来源面临一定的困难,难以保障合作社的正常经营。
3. 人才短缺农村地区的人才储备相对较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参与,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人才短缺成为了制约合作社发展的重要问题。
4. 缺乏市场开拓意识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只停留在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环节,对市场的开拓意识不强,缺乏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技巧,导致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优化策略:建立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权限。
组织领导者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服务,提高组织运转效率,确保合作社内部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为了解决资金筹集难度大的问题,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政府扶持等多种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以解决合作社发展中的资金难题。
可以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和合作社内部的人才培养计划等方式,加强对合作社成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4. 着力拓展市场加强市场开拓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可以通过积极开展营销活动、拓展电商渠道等方式,深入挖掘市场潜力,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额和经济效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发挥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
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农村人才流失问题农村人才流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农村资源的相对贫乏和农业收入的低下,许多有能力的农村青年选择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从事其他行业。
这种人才流失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对策建议:1. 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留住。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
同时,通过提供良好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吸引优秀人才回到农村发展,参与合作社的运营和管理。
2.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吸引城市人才回归农村发展。
同时,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城市企业合作,形成农业链条的延伸,为农村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农产品销售难题农产品销售一直是困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个难题。
由于合作社规模较小,销售渠道有限,很难实现规模经营和销售的稳定。
同时,农产品销售存在中间环节过多、价格低廉、储存和运输成本高等问题,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受损。
对策建议:1. 扩大销售渠道。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积极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超市、电商平台等进行合作,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
2. 加强品牌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通过参加农业展览会、农产品博览会等宣传推广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储存能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加工和储存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的保鲜期,减少运输和储存损耗。
三、农民意识和组织能力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面临着农民意识和组织能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长期处于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中,部分农民对于合作社的理念和模式认识不足,也缺乏组织和管理能力,难以积极参与合作社的建设和运作。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农民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注册,共同经营,共同分享经济收益,民主管理的经济组织。
在农村推动“三变”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途径。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组织管理、资金运作、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不少挑战。
本文将深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旨在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存在问题1. 组织管理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成员多、组织松散,导致组织管理不规范。
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决策不够民主、集体利益不够凝聚等问题,严重影响合作社的稳定运行。
2. 资金运作不畅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大多数为农民,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资金运作不畅,无法有效发挥合作社的规模效益,影响产业发展。
3. 市场营销不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品销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缺乏市场信息、营销渠道狭窄、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导致产品销售困难,收益不稳定。
二、解决思路1. 加强组织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加强内部管理机制建设,健全决策程序,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增强内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一套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
可以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团队,确保合作社的稳定运行。
2. 拓宽资金渠道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政府扶持、银行贷款、合作社资金、社员投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完善合作社的资金运作机制,提高合作社的资金利用效率。
可以引进社会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合作社的竞争力。
3. 做好市场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动向,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可以通过加强农产品加工、开发特色产品、打造品牌等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但只要加强组织建设、拓宽资金渠道、做好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就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实现合作社的良性发展。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多是农民自发组织,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和能力,导致很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组织运作不够规范化。
二是资金问题。
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来源单一、资金规模较小,并且存在资金链断裂、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影响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三是产业链缺失问题。
有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注重一种农产品的生产,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导致产销不衔接,缺乏竞争力。
四是技术培训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培训机制,导致农民不能及时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思路:一是加强组织管理。
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组织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决策机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合作社的组织建设。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资金、银行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来源。
三是发展完整的产业链。
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从农业生产到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四是加强技术培训。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派遣专业人员到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只有加强组织管理、解决资金问题、发展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加强技术培训,才能够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
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与解决
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与解决随着农村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民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与解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制度设计问题农民合作社的制度设计是其发展的基础,而在现实中,有的农民合作社制度设计不科学、不完善,导致运营和管理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政府的指导,制定合理的制度设计原则,并通过相关培训加强农民合作社成员的制度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资金问题农民合作社的资金问题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合作社中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很难承担起农民集体经济发展的责任。
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引导资金投入,如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民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引导合作社自筹资金等。
三、组织结构问题农民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对于其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农民合作社的组织结构混乱,决策过程不透明,导致农民对合作社的信任度下降。
为解决组织结构问题,应建立起规范的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领导的职责,并倡导透明化的决策过程。
四、农产品销售问题农民合作社的核心任务是为农民提供市场销售渠道,帮助他们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一些农民合作社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问题,如价格不透明、渠道单一等。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加强市场营销能力,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五、农技培训问题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和支持,而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然而,一些农民缺乏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影响了合作社的发展。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开展农技培训、组织农业技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
六、政策支持问题政策支持是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些农民合作社由于政策上的限制和不健全,难以顺利发展。
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制定更加有利于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如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意识的觉醒,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村地区逐渐兴起,并在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组织管理不规范、经营效益不高、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等。
下面就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组织管理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管理是其发展的基础。
目前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管理上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包括缺乏明确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不清晰、决策流程不透明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合作社的运转效率和管理水平。
2.经营效益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发组织的经济组织,其存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
在现实中,许多合作社的经营效益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生产成本偏高、销售渠道狭窄、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导致合作社无法真正实现农民增收。
3.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农产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产品,而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是一个突出的矛盾。
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和销售的农产品大多是粮食、蔬菜、水果等,而一些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施肥不当、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导致农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解决思路1.加强规范化建设为解决组织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加强规范化建设,明确组织结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形成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
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能力。
2.优化农产品生产流程农产品生产过程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环节,要优化农产品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采用现代农业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和溯源体系,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拓宽销售渠道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积极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营效益。
可以通过合作社间联合销售、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和市场影响力,增加销售收入,提高合作社的经营效益。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它能够有效整合农业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一、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规模小、经营难度大当前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生产力较低,难以获取规模效益。
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需求不稳定等原因,农产品销售难度大,经营风险较高。
2. 产业结构单一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3. 经营管理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存在着财务管理不规范、决策不科学、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合作社的长期稳定发展。
4. 资金、技术支持不足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进行科学规划和生产经营,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空间。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合作社规模化经营政府应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鼓励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整合资源,提高产能,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可以引导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发市场,提高产业竞争力。
2. 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政府可以鼓励合作社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可以加强对合作社的技术培训和引导,提高技术水平,推动合作社产业升级。
3. 完善合作社管理机制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体系,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与监督,规范合作社的经营行为,提高管理水平。
可以支持合作社开展内部培训与管理学习,提高农民合作社成员的管理意识和能力。
4. 加大对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贷款、提供贴息政策等方式,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
可以鼓励合作社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在土地、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合作社一定优惠政策,降低合作社经营成本。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通过农民之间的合作组织起来,共同经营、共同领导、共同受益的合作形式。
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在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管理、成员参与度、资金安排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1.管理不规范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多为农民,他们对管理经验和技能的需求相对较低,导致管理水平不高。
很多合作社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管理不规范,决策效率低下,无法有效管理和分配资源。
2.成员参与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成员参与度低的问题。
一些农民对合作社的发展和运营不够重视,缺乏对合作社的认同感,导致合作社内部协作氛围差,团结力量不足,无法有效发挥合作的优势。
3.资金安排不合理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多数为农民,资金实力不足,因此合作社在进行资金安排时会遇到一些问题。
资金来源难以保障,资金分配不合理,导致合作社内部资金管理混乱,无法有效进行项目投资和发展。
4.市场营销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着不足,由于农民成员的专业技能和市场意识不足,无法有效地进行产品宣传和销售。
导致合作社产品销售困难,经济效益较低。
5.政策支持不够一些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策支持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在农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上存在不足,未能有效发挥政策优势,导致合作社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化策略1.加强管理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加强内部管理建设,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规范会计制度和资金管理,确保合作社的稳步发展。
2.提升成员参与度合作社应加强成员参与度,加强对成员的宣传和教育,增强成员的认同感和责任心,促进合作社内部的团结和协作,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
3.合理安排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合理安排资金,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保障资金来源的稳定,优化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确保合作社的项目投资和发展。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发展,对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营现状的不断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管理混乱、效益不稳定、农民参与度不高等。
有必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以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 管理混乱随着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难度也在逐渐增加。
在一些合作社中,管理人员不足、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合作社内部管理混乱,决策效率低下,影响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转。
2. 效益不稳定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业务单一,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价格波动反应不灵活,导致效益不稳定。
尤其是在农产品价格下跌或市场需求萎缩时,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受到较大的冲击,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
3. 农民参与度不高在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农民的参与度不高,有的农民甚至对合作社的发展、经营情况缺乏了解和关注。
这不仅使合作社的管理运营面临困难,也影响了合作社对农民的服务和带动效应。
二、解决思路1. 完善管理机制为了解决管理混乱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逐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引入专业的管理人才,设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流程,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培训和交流分享等方式,对合作社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提升合作社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 多元化经营为了解决效益不稳定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实现多元化经营。
可以通过与其他行业合作,拓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产业链,降低市场风险,增加经营收益。
还可以加强对市场变化的监测和预测,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合作社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3. 加强农民培训为了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管理意识和经营能力。
可以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经营管理讲座等方式,提升农民的专业素质和经济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实现共赢。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包括:1. 内部管理混乱,决策不集体化。
一些合作社内部管理混乱,决策往往由少数人独立决定,缺乏集体讨论和决策,导致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决策效果不佳。
2. 产业链条不完整,缺乏协同发展。
一些合作社仅仅停留在初级农产品加工环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益的最大化。
3. 资金管理不规范,存在浪费和滥用。
一些合作社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资金流转不畅,容易出现浪费和滥用现象,影响合作社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
4. 缺乏技术支持和创新意识。
一些合作社缺乏专业技术支持,无法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技术创新,导致生产效益低下。
5. 农民权益保护不到位。
一些合作社在与外部企业合作时,没有充分保护农民的权益,导致农民利益受损。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1. 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决策机制。
合作社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通过成立理事会、委员会等机构来进行决策,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农民的权益。
2. 促进合作社的协同发展。
合作社应加强与其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益的最大化。
3. 规范资金管理,建立投入产出的监管机制。
合作社应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流向,规范资金使用和监管,防止浪费和滥用现象。
4. 加强技术支持和创新意识培养。
合作社可以与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鼓励农民进行技术创新。
5. 加强合作社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保护农民权益。
合作社在与外部企业合作时,要明确合作的权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的利益,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协同发展,规范资金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保护农民权益等多种优化策略,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合作社的良性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产效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依托自己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组成的经济组织。
它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也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合作社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优化。
本文将就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第一,合作意识不足。
在一些农村专业合作社中,由于农民的观念滞后,合作社成员之间交流少,合作精神不够,导致合作社内部沟通不畅,缺乏团结互助的意识。
农民之间相互认为是对手而非合作者,这样不仅难以发挥团体效益,更难以形成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合作社成员的意识培养。
可以通过开展合作社内部的培训活动,提高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合作社活动,增进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发成员的合作积极性,也是重要的优化策略。
第二,管理不规范。
在一些农村专业合作社中,由于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人员不足,导致管理不规范、决策效率低下。
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往往导致资源浪费、效益低下。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和优化。
一方面,要提高管理层的素质,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流程,加强对各项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借鉴其他合作社的管理经验,为合作社的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风险防范不足。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中,随着外部市场风险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合作社往往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
一旦遭受市场波动或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合作社的经营就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合作社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合作社可以加强市场调研,提前对市场的变化趋势和风险因素有所了解,为之后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支持。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本文将从管理、资金、技术等方面探讨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管理混乱: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管理层次混乱,决策效率低下,导致生产经营不顺畅。
对策: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引进专业管理人员,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2. 责任不清:在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由于成员之间的责任不明确,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责任推诿,影响生产效率。
对策:完善合作社成员权责关系,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明确各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合作社内部的协调运作。
1. 资金紧张: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初期常因资金不足难以发展,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经营。
对策:加强政府的支持,提供金融贷款和补贴政策,鼓励合作社吸引社会资本,引导合作社发展多元化经营,加大资金的筹集力度。
2. 资金管理不当:一些合作社在资金使用上缺乏规划,存在浪费和滥用现象,导致资金难以有效利用。
对策: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的使用监督,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技术水平低: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
对策:加强技术培训和引进,提高成员的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生产力。
2. 创新不足:一些合作社缺乏创新意识,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不够积极,影响了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对策:加强创新意识培养,鼓励成员积极参与科技创新,鼓励合作社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提高合作社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 销售渠道狭窄: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渠道单一,流通环节长,导致产品销售不畅,难以获取良好的收益。
对策:拓展销售渠道,建立直销网络,开拓电子商务平台,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形式,它在我国农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实际运作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解决。
本文将从社员参与、组织运作、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社员参与度不高。
由于农民合作社的组建方式多样,社员参与程度也不同。
有些合作社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少数社员占据绝大多数资源和决策权,而大部分社员只是形式上的加入。
这种现象导致了社员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氛围。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社员培训和宣传,提升社员对合作社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
可以激励社员积极参与社内事务,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运作中面临的问题是管理困难。
由于社员多且分散,合作社的管理难度较大。
合作社需要对社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但目前很多合作社存在着管理不到位、决策不民主等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干部的职责和权限,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合作社还可以建立积分制度,奖励社员的贡献和劳动。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策支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虽然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加,但仍然存在着政策执行不到位、优惠政策落地不及时等问题。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准确度,确保政策真正惠及广大农民。
可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社员和干部的管理和经营水平。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社员参与度低、管理困难和政策支持不到位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高社员的参与意识,加强对合作社的管理和协调,以及改善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服务。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为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贡献更大的力量。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农村地区日渐兴起,成为农民自主组织、互助合作的重要形式,也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影响了其发展成效。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1. 内部管理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现象。
农民合作社成立初期由于经验不足或者管理能力不足,导致内部管理混乱,组织架构不清晰,职责不明确,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 产销一体化难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产销上面临着瓶颈,往往在产品销售方面遇到困难。
一方面是由于农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销售渠道狭窄,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
3. 资金和技术短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面临资金短缺和技术不足的问题。
由于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总规模较小,自身资金实力不强,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技术水平也是一个制约因素,一些合作社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有限,难以提高产出和质量。
4. 组织方式单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
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注重在农产品产销上进行合作,而在其他方面合作较少,缺乏全面合作的机制,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空间。
二、解决思路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
要健全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提高管理效率,加强财务管理,做到资金来源与去向清晰可见,加强内部监督,规范决策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2. 开发多元化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注重产品多样化和质量稳定化,加强技术研发和技术培训。
要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社发展多元化的农产品,扩大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品竞争力,拓展销售市场。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技术支持力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更多的发展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问题分析摘要: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业转型的重要组织形式,由于其特殊的人才结构、组织文化等因素,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受制于产权激励、品牌经营、人才竞争、组织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在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指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产权激励;品牌;人才竞争;组织文化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4)01-0046-03我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需要具有市场开拓意识、组织经营能力的人才支持,当前农村生产大户、营销大户为代表的农村经济精英是领导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合作社发展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但是农村经济精英是在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下、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决策,执行的是家庭利益为核心的行动逻辑(贺雪峰,2008)。
因此由多个具有独立利益的农户家庭构成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人员管理、资产经营、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面临着新的能力考验和决策转型。
一、产权激励社员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禀赋差异而呈现异质性,体现在出资结构中少数出资大户与多数一般农户并存,甚至一两家出资额占去了出资总额的90%以上。
合作社与所有者企业性质不同在于“股份公司的目的就是为股东的资本增值服务,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而合作社则是为以小生产者为主体的成员的营利服务,为成员服务是合作社的目标,在组织内部,合作社不赚取其交易对象、服务对象——成员的钱”(苑鹏,2007)。
既然出资额多少并不能直接获取不同的报酬,那么比其他社员多出资的动机是什么?一个可能原因是回报社会、先富带后富的奉献精神驱动,具有这种奉献精神的农业大户真正是为乡亲着想谋求利益,解决农民“真穷”的问题。
关键问题是奉献能够可持续下去吗?如果奉献者由于年龄问题而不能参与经营会不会还有新的奉献者可替代呢?奉献者的巨大付出如果得不到社员认同会不会坚持下去?所以说具有奉献精神的企业家人才是稀缺的(国鲁来,2006),也是宝贵的,从长期来看,我们不能寄望于某个人的先知先觉、奉献精神作为合作社的长期发展的支柱,必须以制度来保障合作社的健康运行,给予合作社经营人才合适的产权上的制度激励。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国际合作社的原则作了一定的修正,针对我国农村生产要素供给不足的现实,在控制权、收益权等方面鼓励资本投入,如扩大合作社按股分红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40%等。
为进一步明晰界定合作社产权,第五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合作社“每年提取的公积金按照章程规定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第三十六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为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成员退社时合作社应“退还记载在该成员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产权制度模糊而导致的“搭便车”问题。
尽管合作社法激励资本投入倾向很明确,但还是坚持“资本报酬有限”的、以劳动联合为主的产权制度,鼓励社员惠顾合作社,体现出合作社与所有者企业的重要区别。
一个法律缺陷便是合作社经营人力资本的报酬如何确定?合作社法赋予了合作社章程,也就是由社员大会表决。
事实中,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领取的工资多是固定工资,相当于一个“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很少有合作社把经营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本报酬与合作社经营绩效挂钩制定“期权报酬”,与所有者企业相比缺乏人力资本投入的激励。
委托——代理理论表明,作为合作社委托管理的经营者,如果不能获取满意的报酬,必然产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合作社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很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
浙江省、江苏省合作社的产权结构股份化倾向已经反应了这一现实。
二、品牌经营与投资者所有企业不同,合作社主要目标是为成员按照成本提供服务,同时从市场经营中盈利,包括主要经营社员与合作社交易的农产品,过去强调市场盈利则有可能改变合作社这一原则。
从合作社的实际运作情况看,绝大多数合作社通常经营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成员风险回避特征较为明显。
这种行为弱化了合作社通过扩展它的产品范围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并强化了原有产品的营销计划,这就容易导致合作社经营的封闭性、甚至是僵化性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尤其是我国农产品的买方市场特征越来越明显,合作社原来的益贫性、单一经营产品等特征逐渐改变,市场导向性经营被越来越多的合作社所采纳。
反过来说,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与“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直接相关,是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变迁需要。
组织交易比分散的家庭在市场交易中能够节省交易成本、改善价格谈判中的弱势地位,体现出合作社制度变迁的诱导型特征;农民通过人才、资金、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的合作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共同拓展产品市场、延伸产业链获取更多环节的增加值等等方面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进一步展现出合作社制度安排的绩效。
合作社在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之后,随着而来的是农民“增收”的利益诉求新问题,必须通过品牌经营增加产品价值进而改进产品价格。
与家庭经营的状态依赖个人信誉不同,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依赖于组织声誉,而合作社产品品牌是组织声誉的载体,构成合作社无形资产的重要部分,在市场竞争中反应着组织的“信用”,吸引着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因此,从农业大户转变角色,经营管理好组织的无形资产是合作社经营人才必须思考的问题。
但“品牌”属于公共品,为所有社员共同拥有,而且“品牌”的内涵——组织声誉具有建设难、破损易的特征,必须从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特色塑造、市场营销管理等多方面、多种要素的投入,合作社经营人才的人力资本作用越来越凸显,有效激励他们“投入公共品”为社员共享的努力确实有一定难度,更何况“品牌经营”是一个新课题,在多个环节中任何一个出现了问题都是致命的,投入多、风险大、失败概率也大,选择少冒险也是很正常的,但在目前市场经济竞争中,“不冒险也许就是最大的风险”并不为过。
从广东省合作社来看,2011年拥有自身品牌的仅有3.3%,能够走出“品牌经营”关口的合作社其组织绩效往往比没有品牌的合作社显著。
三、人才竞争组织绩效来源于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内部治理成本不断降低,最终要依靠人才竞争促进组织制度创新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但是合作社根植于人才稀缺的农村,技能、市场信息等要素匮乏,少数大户拥有较多的人力资本、资金、技能、市场信息等要素,在合作社中属于核心成员;农村社会的亲缘、血缘等特殊人际关系维护着农村的社会管理秩序,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基于能力和技术的人才竞争机制并不一致,制约着核心社员之间的竞争程度,使组织管理处于“经验管理”的状态,与所有者企业的职业经理竞聘机制相差甚远。
可以说,竞争既带来经营管理的压力,也是组织创新的源头,任何组织都需要创造一个能者上、弱者下的竞争氛围,否则将可能陷入僵滞的运行状态。
国外合作社推行职业经理聘任制度正是基于提升组织绩效的目标,突破组织内人才竞争不足的状态。
虽然国内个别合作社借鉴国外的经验试行人才竞聘,但绝大多数合作社仍然是少数人甚至个别人控制着合作社的经营决策,一个原因便是内部人才十分稀缺,竞争机制没有形成,高度依赖某个核心社员的管理,长而久之演变为个人控制的家族企业性质的经济组织,民主管理沦落为表面形式,对于普通社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逐渐下降。
因此,推动合作社建立开放的、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对于提升合作社的经营效率、社员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组织文化冲突合作社是一种正式制度安排,长期运行方式积累沉淀在组织之中形成组织文化,发挥着内在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为社员的行为选择提供一种价值导向。
问题在于合作社根植于农村社会,而农村的习俗、惯例等农村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农民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不管是隐性的影响还是显性的影响,起着规范作用。
因此,问题就是农民加入合作社之后,当合作社正式制度安排与农村传统文化规范发生冲突时,社员如何选择遵守哪一种规则?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农村这个相对狭小、封闭的社会圈子中,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联系的社会规范对于农民行为的影响是深远的、潜移默化的。
虽然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受市场经济的冲击,这种传统规范的约束力有逐渐淡化趋势,但从深处和长远来说,彻底的淡化还需要长期的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农民意识的转变。
诺斯指出,文化的变迁往往滞后于正式制度的变迁,对于正式制度的实施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使引入的正式规则与长期的非正式规则兼容,否则正式规则难以发挥效用。
合作社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契约,要求社员遵守契约规定,任何人违反了这个规定都必须承担违约责任。
契约精神不同于人情,是一种无情的合同约束,其基础是合作社法律及其章程,而人情则是柔性的约束,人情关系左右着行为,往往具有“差序格局”的区别,显然与合作社制度的契约性质差异很大。
吴敬琏曾指出,农民是缺少“法”的概念群体,习惯于“情”所主导的秩序,由此来看,合作社的组织文化与农村社会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徐旭初(2008)通过分析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现状,认为当前合作社是基于能力和关系的治理结构,“关系”在合作社管理者选举投票中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具体可以这样简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具有这种基于关系信任的非正式制度背景。
农民们选定某一组织形式(治理结构),他们主要考虑的就是通过这个组织如何能实现他们的切身利益,熟人社会中的亲缘、地缘等关系在组织内部治理过程中充当着“润滑剂”,能够促进相互间的合作、信任,从而降低内部协调成本。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育成长和内部治理过程,势必带有某些熟人社会关系特征,同时呈现出了一种熟人社会关系和正式组织规则交互作用的、新型成员关系。
这种以关系为基础的“特殊信任”是农民走向合作时最基本的行为逻辑,但也制约着了合作的社员范围和交易规模,制约了组织向更大规模及地域空间拓展。
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需要以契约、产权等现代制度为基础的“普遍信任”来规范行为,而不是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个人信用”来维系(赵泉民,2009)。
由此可知,寻找传统文化与合作社文化之间的均衡点是解决文化冲突的必要路径,并且能够发挥两种文化的长处,减少内在的文化摩擦。
建议借鉴企业文化理论,构建一种能够促进社员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享信息、增进信任的学习型合作社文化。
参考文献:[1] Ma Li Ching. Talk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J]. non tourism resources and location of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dafa888yulecheng University is the Shandong Sha Yu Zhe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3 (2): 61-64.[2] Xu Shumei. Regional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basic theory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D].Changchu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65-76.[3] Wei Xuefeng. The event tourism radiation effect development[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47-49.[4] Chen Xiaojun, Lin 晓言. Analysis of traffic mode of Island Tourism -- T aking Hainan Island as an example [J].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3): 500-503.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