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胶体渗透压↓滤过率

合集下载

考研内部资料生理知识点总结(后半部)(1)

考研内部资料生理知识点总结(后半部)(1)

生理学知识点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经消化后的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2.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2)具有自律性3)具有紧张性4)富有伸展性5)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

对电刺激较不敏感,而对机械牵拉、温度和化学性刺激特别敏感。

3.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1)静息电位。

主要因K+平衡电位而产生2)慢波电位: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自发地产生周期性的轻度去极化和复极化,由于其频率较慢,故称为慢波。

3)与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不同4.消化道平滑肌慢波、动作电位和收缩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收缩主要继动作电位之后产生,而动作电位则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发生。

因此,慢波被认为是平滑肌收缩的起步电位,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它决定消化道运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

5.消化道的副交感神经的大部分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ACH,通过激活M受体,促进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但对消化道括约肌则起抑制作用。

6.消化道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NE,一般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胃肠运动和分泌。

7.促胃液素、缩胆囊素和促胰液素的生理作用和引起释放的刺激物。

(课本P191,表6-2)8.脑-肠肽:在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的统称。

9.唾液的分泌完全属于神经调节,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10.胃液的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其余为水、HCO3—、Na+、K+等无机物。

11.盐酸是由壁细胞分泌的。

壁细胞分泌H+是一个主动过程。

H+的分泌是依靠壁细胞顶端分泌小管膜中的质子泵实现的。

12.胃酸的生理作用:1)激活胃蛋白酶原2)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蛋白质的水解3)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对维持胃及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4)盐酸随食糜进入小肠后,可促进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的分泌5)盐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必做题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必做题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习题第一章1.什么是生物药剂学它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答:研究药物极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内容: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与体内转运的关系;研究剂型、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对药物体内过程影响;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命运,为靶向给药系统设计奠定基础;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2.药物在体内的排泄、消除与处置指什么答:药物或其代谢产排出体外的过程称排泄。

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3.简述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答: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包括片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第二章一、填空题1. 生物膜具有流动性、不对称性和半透性特点。

2.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

3. 膜孔转运有利于水溶性小分子药物的吸收。

-pH= ㏒(Ci/Cu)。

4. 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碱性药物的pka5. 固体制剂溶出度参数可通过单指数模型、 Higuchi方程和Ritger-Peppas模型等拟合方程求算。

二、名词解释1. pH-分配假说: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药物在胃肠道中的解离状态和油/水分配系数的学说。

2. 肠肝循环:经胆汁排泄的药物在小肠移动期间返回肝门静脉,经肝脏进入体循环,然后再分泌直至最终排出体外的过程。

3. 肝首过效应:药物透过胃肠道膜吸收经肝门静脉入肝后,在肝药酶作用下药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导致药物进入体循环量减少的现象。

4. 被动转运:药物的生物膜转运服从浓度梯度扩散原理,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分为单纯扩散与膜孔转运三、问答题1. 简述载体媒介转运的分类及特点答:载体媒介转运分为促进扩散与主动转运。

促进扩散过程需要载体,顺浓度梯度转运不消耗能量,存在结构类似物的竞争和载体转运饱和。

生理复习(1)

生理复习(1)

名词解释:1.兴奋性: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2.阈强度:指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具有足够的、恒定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比率)3.内环境:指生理学中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4.稳态:正常功能条件下,机体内环境的各项理化因素(如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各种离子和营养成分等)保持相对的恒定状态5.负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制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6.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或难溶于脂质的物质,需借助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帮助,从细胞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7.主动运输:指某些物质可在膜蛋白的参与下,细胞通过本身的生物耗能过程,将其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8.静息电位(RP):指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外正内负)9.动作电位(AP):指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10.绝对不应期:指在兴奋后最初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施加多强的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11.兴奋-收缩耦联:指将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电兴奋与肌丝滑行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12.血细胞比容:指血(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男性:40-50% 女性:37-48%)13.生理止血:指小血管损伤,血液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14.血型:指血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15.交叉配血实验:指检验受血者与献血者之间有无不相合抗体的方法16.心动周期:指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的时间17.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搏出量×心率)18.窦性心律:由窦房结发出兴奋控制全心所表现出的节律性活动19.房室延搁:指兴奋在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缓慢,使兴奋在此延搁一段时间的现象20.期前收缩:指如果在心房或心室的有效不应期之后,于下次窦房结产生的兴奋到达之前,受到一次阈值或阈值以上的人工刺激或受到来自潜在起搏点发出兴奋的刺激,就会产生一次提前的收缩21.收缩压:指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射血使主动脉血压上升至最高的值22.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23.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24.呼吸: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25.肺活量:指在做一次最深吸气之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26.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这部分气体一般情况下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27.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28.发绀:指血液中去氧Hb>50g/L时,皮肤、黏膜呈暗紫色的现象29.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30.吸收:指食物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31.容受性舒张:指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处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肌32.胃肠激素:指消化道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激素33.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原尿量34.肾糖阈:指尿液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160-180mg/100mL)35.渗透性利尿:指因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使水重吸收减少而发生的利尿现象36.水利尿:指饮用大量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37.瞳孔对光反射:指瞳孔在强光照射时缩小而在光线变弱时散大的反射38.近点:指眼做最大调节时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39.视力(视敏度):指人眼分辨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40.突触:指神经细胞之间相互联系并且传递信息的部位41.牵涉痛:指内脏引起体表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42.牵张反射:指骨骼肌受到外力牵张而伸长时,反射性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发生收缩的反射活动43.允许作用:指某激素对待定器官或细胞没有直接作用,但其存在却是其他激素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44.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则生长发育停滞,身体异常矮小,成年后也不超过1-1.2米,称为侏儒症45.呆小症:胚胎期或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出现的智力发育迟缓,身材短小,牙齿发育不全等症状问答题:1.举例说明人体生理功能有哪些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神经调节:迅速、短暂而精确体液调节:缓慢、持久而弥散自身调节:调节幅度和范围都较小,也不十分灵敏2.举例说明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活动产生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4.试述静息电位(RP)和动作电位(AP)的产生机制?静息电位(RP):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均等安静时,K+通道开放,K+外流至电-化学平衡电位动作电位(AP):静息电位(RP)为基础,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均等上升支:刺激→Na+通道开放→Na+内流至电-化学平衡电位下降支:K+外流至电-化学平衡电位5.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过程,举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因素(筒箭毒、有机磷中毒)?传递过程:神经细胞动作电位→接头前模动作电位→前模对Ca+通透性↑→Ca+内流→小囊泡释放Ach→Ach扩散至接头后膜,与胆碱能N2受体结合→后模对Na+通透性↑→Na+内流→后膜去极化:终极点位→总和达阈电位→肌细胞动作电位主要因素:(1)Ach释放减少(2)筒箭毒:特异性的阻断终板膜上的Ach的受体通道→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松弛(3)胆碱酯酶抑制剂:①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活性→Ach在接头间隙的浓度提高→改善肌无力患者症状(4)有机磷农药中毒→Ach在接头间隙蓄积→中毒症状(出现肌束颤动,全身肌肉抽搐等表现,严重时转为抑制,导致死亡)6. 试述影响肌肉收缩效能的主要因素及影响?(1)前负荷:前负荷决定肌肉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主动张力随前负荷增大而增加,达最适前负荷时,其收缩效果最佳(2)后负荷:在前负荷固定的条件下,随着后负荷的增加,肌肉长度增加,出现肌肉缩短的时间推迟,缩短速度减慢,缩短距离减小。

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关键词】血浆随着人们对机体内环境的不断探究,更深入地发现在人体这一巨大系统中,每一个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都是相当复杂的,其中渗透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

现就近年来对渗透压方面特别是血浆胶体渗透压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 渗透压和血浆渗透压的概念1.1 渗透压的概念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指的是溶液中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类溶质微粒通过半透膜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是由溶液中溶质颗粒总数决定的,与溶液中溶质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1]。

1.2 血浆渗透压(plasma osmotic pressure)的概念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

正常人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L(280~320mmol/L),相当于770kPa。

血浆晶体渗透压(plasma crystal osmotic pressure)由血浆中晶体物质所形成,如Na+、Cl-、葡萄糖、尿素等,Na+和Cl-占80%;血浆晶体渗透压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血浆胶体渗透压(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由血浆中蛋白质形成,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容量。

由于白蛋白分子量较小(约为66 000Da),数目较多(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因此成为决定血浆COP的主要因素。

白蛋白是所有可溶性蛋白中唯一一种不能穿透毛细血管壁的蛋白。

血浆COP的75%~80%靠白蛋白维持[2]。

约为1.3mmol/L,相当于3.3kPa或25mmHg[1]。

2 血浆COP的生理作用细胞膜是体内的一种半透膜,它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隔开,K+、Na+等离子物质不易自由通过。

因此,水在细胞内外的流通,就要受到盐所产生的晶体渗透压的影响。

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上常用晶体物质溶液来纠正某些疾病所引起的水盐失调。

生理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生理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1.稳态:细胞外液是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的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单纯扩散:小分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自行跨膜转运,属于最简单的一种物质运输方式,不需要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也不需要专一的载体。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不消耗ATP的跨膜转运。

4.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5.阈刺激:在刺激延续时间和对时间变化率保持中等数值下,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6.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7.血浆渗透压:包括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

8.生理性止血:是由血管、血小板、血液凝固系统、抗凝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共同完成的。

小血管损伤,血液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用出血时间表示,反映生理止血功能的状态。

9.血型: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0.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为Ⅹa、Ⅴa、Ca2+和PF3复合物,它的形成首先需要因子x的激活。

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始动途径和参与因子的不同,可将凝血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条途径。

11.期前收缩: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

12.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13.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所以心动周期通常是指心室活动周期。

14.自律性:心肌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15.心输出量: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

生理学病理问答

生理学病理问答

生理病理四、问答题1、试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型)的少尿的机制。

答:因原因不同少尿/无尿发生机制可不尽相同,但肾小球有效率过滤率(GFR)降低是少尿或无尿发生机制的中心环节。

主要机制是:①肾灌注压下降、肾血管收缩和肾血液流变学变化引起肾实质缺血,GFR明显↓;②肾小管坏死,通过管型堵塞;以及③原尿返流,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加剧GFR下降,从而导致少尿或无尿。

2、试简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的主要内分泌变化及其相关临床表现。

答: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主要肾内分泌变化是,肾素↑、PGE↓、促红细胞生成素↓、Vit1,25-(OH)2-D3↓等。

此时,肾脏内分泌变化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是,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肾性骨营养不良等。

它们的发生分別是,肾素↑与肾性高血压,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肾性贫血,Vit1,25-(OH)2-D3↓与肾性骨营养不良有重要的关联。

二、问答题1.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答: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

其基本方式为反射。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

(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神经调节的作用快速而且比较精确;体液调节的作用较为缓慢,但能持久而广泛一些;自身调节的作用则比较局限,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与或并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

由此可见,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者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调控过程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2.试述钠泵的化学本质、运转机制以及生理意义。

答:钠泵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其化学本质是Na+-K+ 依赖式ATP酶。

当细胞内出现较多的Na+ 和细胞外出现较多的K+ 时,钠泵启动,通过分解ATP、释放能量,并利用此能量逆浓度差把细胞内的Na+ 移出膜外,同时把细胞外的K+ 移入膜内,因而形成和保持膜内高K+ 和膜外高Na+ 的不均衡分布。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和解答题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

24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5、细胞死亡:指细胞作为一个基本单位的永久性功能丧失。

6、细胞凋亡:指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自主性细胞有序死亡。

7、凋亡小体:细胞凋亡时,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浆,内含DNA物质及细胞器,形成泡状小体称为凋亡小体。

8、脱水: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

9、低渗性脱水:低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过程,失钠>失水,11、等渗性脱水:水、钠按正常血浆浓度比例丢失引起的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血钠维持在130-150mmol/L,渗透压浓度280-310mOsm/L。

12、水肿(显隐性):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聚积的病理过程。

显性水肿: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时,留有凹陷。

隐形水肿:全身性水肿时,皮下组织液增多,当水肿液不超过原体重的10%时,手指按压不会出现凹陷征。

致体温升高,尤其是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出现脱水热。

15、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1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17、代谢性酸中毒: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的PH下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失衡。

18、代谢性碱中毒:指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多而导致的PH升高。

19、呼吸性酸中毒:指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血浆中PH下降。

20、呼吸性碱中毒:指因通气过度,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血浆中PH升高21、阴离子间隙(AG):实质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阳离子(UC)的差值,即AG=UA-UC=[Na+]-[Cl-]-[HCO3-],正常为12mmol/L。

22、乏氧性缺氧(低张性):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外界环境氧气不足,呼吸功能障碍引起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滤过的三要素:
1.结构基础——滤过膜及通透性 2.滤过动力——有效滤过压 3.物质基础——肾血浆流量
高职护理学专业
生理学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如:大失血等→交感 N 、NE↑→ 入球小动脉收缩
高职护理学专业
生理学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影响因素 ①滤过膜
滤过膜的孔径↑ 滤过膜带负电荷↓ 滤过膜面积↓ ②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Cap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囊内压↑ ③肾血浆流量↓
高职护理学专业
滤过率的变化
滤过率↑(血尿) 滤过率↑(蛋白尿) 滤过率↓(少尿)
滤过率↓(大失血) 滤过率↑(快速大量输液 ) 滤过率↓(结石、肿瘤) 滤过率↓(中毒性休克)
2)血浆胶体渗透压 如:快速大量输液→稀释胶渗压
3)囊内压 如:结石、肿瘤
高职护理学专业
生理学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高职护理学专业
生理学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 滤过膜
l 面积
正常时肾小球的滤过面积=1.5m2
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滤过面积↓→GFR↓→尿量↓
l 通透性 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高职护理学专业
机械屏障作用↓→血尿
生理学
影响பைடு நூலகம்小球滤过的因素
3. 肾血浆流量
由图可见: 滤过平衡的位置决 定着毛细血管滤过 的长度。
高职护理学专业
生理学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3. 肾血浆流量
静脉大量输液时,血 胶渗压上升的速度减 慢,EFP下降速度减 慢,滤过平衡出现推 迟,有效毛细血管滤 过的长度↑,肾小球 滤过↑。

《生理学》复习题 肾脏的排泄功能(含答案)

《生理学》复习题 肾脏的排泄功能(含答案)

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肾脏的排泄功能一、名词解释:1.肾小球滤过率2.肾小球滤过分数3.肾小球有效滤过压4.肾小管重吸收5.排泄6.肾糖阈7.球管平衡8.水利尿二、填空题1.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_____,它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

2.供应肾单位血液的两套毛细血管网是_____和_____.3.皮质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_____和_____.4.交感神经兴奋时,肾血管_____.5.滤过分数是指_____与_____的比值。

6.Cl-在_____为主动重吸收。

7.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主要接受_____的调节。

8.肾小管和集合管有分泌_____,_____和_____的作用。

9.酸中毒时H+的分泌_____,H -Na 交换_____,K -Na 交换_____,导致血K _____.10.血管升压素由下丘脑_____和_____分泌,并在_____释放入血。

11.血管升压素分泌的主要刺激是_____和_____的改变。

12.醛固酮由_____分泌,能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_____的重吸收和对_____的排出。

13.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_____和_____的调节。

14.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H+过程中,需要_____的参加。

15.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16.机体的排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17.肾脏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和_____.18.尿生成的基本步骤为_____,_____和_____.19.肾小球有效滤过压=_____.20.糖尿病人的多尿属于_____利尿。

21.肾脏内与肾内分泌调节有关的感受器是_____和_____.22.肾外髓部高渗梯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内髓部高渗梯度形成则与_____和有关。

23.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_____.24.正常人动脉血压保持在_____范围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

①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后

①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后

①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后,尿量增加。

机制:静脉快速注入大量生理盐水,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加之肾小球血浆流量也增加,滤过率增加,尿液生成增加。

②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尿量减少。

机制: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此外,抗利尿激素也能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氯化钠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从而增加髓质组织间液的溶质浓度,提高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有利于尿液浓缩。

③静脉注射速尿,尿量增加。

机制:速尿可与髓袢升支粗段的Na+-2CL—K+同向转运体结合,;由于氯化钠的重吸收被抑制,降低了肾髓质的高渗梯度,从而使肾脏浓缩尿液的能力下降,导致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产生利尿效果。

④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尿量减少。

机制:去甲肾上腺素能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⑤静脉注射葡萄糖,尿量增加。

机制: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称为肾糖阈(160~180mg/ml)。

实验中葡萄糖的注射量已经超过肾小管的吸收极限,小管液中就会有葡萄糖,进而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增加,妨碍了肾小管特别是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的Na+浓度被稀释而降低,故Na+的重吸收也减少,氯化钠及水的排出均增加,尿量增加。

⑥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尿量减少。

机制:乙酰胆碱能使动脉血压降低,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用两个电极置于正常的神经干表面,产生兴奋波先后通过这两个电极处,引导出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波形,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简单来说就是,动作电位之神经干表面传导,通过两个电极间时,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反向,表现为两个方向波形!! 因为不方便贴图,所以近似描述,图像就像一个周期的正弦图像!!!如果两个引导电极置于兴奋性正常的神经干表面,兴奋波先后通过两个电极处,便引导出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波形,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新颖生理学习题(带问题详解)8

新颖生理学习题(带问题详解)8

1.在肾功能中,生理意义最大的是:〔〕2.肾小球滤过率是指:〔〕C.一侧肾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3.原尿实际上是:〔〕A.不含蛋白质的血浆4.终尿主要决定于:〔〕A.有效滤过压5.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C.血浆胶体渗透压6.重吸收量最大的部位是:〔〕A.近端小管B.髓袢降支细段7.如下情况可出现蛋白尿的是:〔〕A.滤过膜通透性增大B.滤过膜面积增大C.大分子蛋白含量增加8.能使尿量增大一倍的情况是:〔〕A.肾小球滤过率增大1%B.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率减少1%C.肾小管分泌量增加50%D.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率减少100%9.渗透性利尿的原因是:〔〕B.肾小官溶质浓度升高10.大量饮清水后引起尿多的原因是:〔〕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11.能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原因是:〔〕12.能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原因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D.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升高.13.酸中毒时伴有高血钾现象是由于:〔〕A.H+—Na+交换增强而K+—Na+交换减弱B.H+—Na+交换减弱而K+—Na+交换增强C.H+—Na+交换和K+—Na+交换都增强或减弱D.H+—NH3交换增强而K+—Na+交换减弱14.能抑制肾小管泌H+的因素是:〔〕A. Na+的重吸收B. K+的分泌C. NH3的分泌D. K+的重吸收15.静脉注射20%甘露醇200毫升引起利尿的原因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16.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部位是:〔〕17.醛固酮作用的部位是:〔〕18.能促使醛固酮分泌的因素是:〔〕A.血Na+增高B. K+血减少19.脊休克恢复后的患者可出现:〔〕20.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尿少的原因是:〔〕A.肾血浆流量减少B.有效滤过压降低D.滤过膜有效面积减少21.不属于肾单位的结构是:〔〕22.正常人安静时,每分钟肾血流量为心输出量的:〔〕A.5~10%B.10~15%C.20~25%D.30~35%23.少尿是指每昼夜尿量:〔〕A.低于100mlB.100~200mlC.100~500mlD.500~1000ml24.可以主动重吸收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部位是:〔〕A.近球小管B.髓袢降支粗段C.远曲小管 D 髓袢升支粗段25. NH3的分泌与什么离子分泌有关:〔〕26.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大致总是肾小球滤过率的:〔〕A.50~60%B.65~70%C.70~80%D.80~90%27.肾血流量适应泌尿机能主要依靠:〔〕—体液调节28.脱水引起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主要是通过哪种感受器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B.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C.心房与腔静脉容量感受器29.疼痛和情绪紧时,主要通过哪种因素影响尿量:〔〕30.以下有关ADH的表示,错误的答案是:〔〕A.神经垂体释放的一种多肽激素C.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时,释放增多31.肾脏排H+的主要机理是:〔〕A. H+与Cl-结合形成HClB. 通过碳酸酐酶的作用,使H+与重碳酸盐结合C. H+与醋酸盐结合D. H+与肾小管液中的NH3结合,形成NH4+32.影响正常尿量的主要因素是:〔〕B.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33.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A.保Na+排K+,增加血容量B.使血Na+、血K+增高,血容量增加C.使血Na+、血K+降低,血容量减少D.保Na+排K+,降低血容量Ⅱ和Ⅲ能刺激:〔〕A.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35.醛固酮对体液的影响,主要是使:〔〕A.细胞液量增加B.细胞液量减少36.肾外髓部形成渗透压梯度的原因是:〔〕A.水的重吸收B.尿素的重吸收37.剧烈运动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管毛细血管血压增高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38.关于尿液浓缩与稀释,如下表示中哪项是错误的?〔〕B.尿液从皮质集合管的乳头方向流动时,由于管外渗透压逐渐升高,水分逐渐吸出而浓缩C.集合管上皮细胞对的通透性是可以调节的,从而对浓缩与稀释起控制作用D.当集合管通透性增高时,尿液被稀释,通透性降低时被浓缩39.关于排尿反射的表示,如下哪项是错误的?〔〕A.排尿反射是一种神经反射活动C.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脑干和大脑皮质D.尿液对尿道的刺激给排尿中枢提供一种负反应机理,随着膀胱的收缩,这种反应机理的作用增强40.肾脏维持体水平衡的功能,主要靠调节如下哪项活动来实现?〔〕41.盆神经受损时,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是:〔〕A.尿失禁B.尿频42.用于测量肾血浆流量的物质有:〔〕43.近髓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A.释放肾素B.分泌醛固酮44.肾脏中尿素最容易通透的部位是:〔〕A.近曲小管45.肾脏髓质渗透压梯度的维持靠:〔〕A.小叶间动脉B.弓形动脉46.肾小管分泌H+是在如下哪种酶的催化下进展的?〔〕A.脱羧酶B.羟化酶47.进入集合管的尿液是:〔〕C.高渗的D.低渗的或等渗的,但不会是高渗的48.阴部神经兴奋时:〔〕A.尿道括约肌收缩B.尿道括约肌弛缓49.肾脏产生的NH3主要来源于:〔〕A.亮氨酸B.甘氨酸50.肾小管液的等渗性重吸收发生在:〔〕A.近端肾小管B.髓袢细段1. 正常成人每昼夜尿量约在ml之间,一般为ml左右。

2020年执业兽医师考试复习整理《动物生理学》

2020年执业兽医师考试复习整理《动物生理学》

执兽必看—生理122招!【全】1.细胞的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K 离子外流】,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钠离子内流】2.细胞产生兴奋时,其兴奋性的变化经历了四个时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有效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依次是【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3.体液仅指【体内液体的总称】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是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约占体液的2/3。

4.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5.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血液】6.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持久】7.属于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准确】3.动物机体进行体液调节时起主要作用的是【激素】8.静息时,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电性状态称为【极化】9.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Na离子平衡】10.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阈值】11.参与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离子是【Ca离子】12.失血是引起血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0%生命活动会受到影响,30%危及生命】13.压紧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14.血液的粘滞性增高,说明【红细胞的数量增多,血浆蛋白的浓度增高】15.免疫球蛋白,包括IgM、IgG、IgA、IgD和IgE5种,其中以【IgG含量最高,记忆技巧:高(g ao);最早产生IgM,记忆技巧:早(M orning)】16.【晶体渗透压】占血浆总渗透压的99.5%,临床用药上给动物输液常用的生理盐水是【等渗溶液(0.9%的氯化钠)】17.动物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和铁】18.促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的物质主要是【VB12,叶酸和铜离子】19.合成血红蛋白的激动剂是【铜离子】20.雄性动物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于雌性动物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雄激素】21.可调节红细胞数量自稳态的主要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22.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器官主要是【肾脏】23.缓解过敏反应和限制炎症过程的白细胞主要是【嗜酸性粒细胞】24.纤维蛋白溶解的两个阶段是【纤溶蛋白的激活与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降解】;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血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25.凝血的三个阶段: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2、【凝血酶的形成】3、【纤维蛋白的形成】最终形成凝血块26.抗凝血方法:【移钙法,如加入柠檬酸钠、草酸钙、乙二胺四乙酸等】、肝素法、脱纤法、低温、血液与光滑面接触、双香豆素法等。

动物生理学考研模拟题

动物生理学考研模拟题

2009年考研动物生理学模拟题1. 分析生理状态下,机体血管中不易发生血液凝固的原因。

答:1)血浆中有多种抗凝物质。

2)血浆中存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维持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动态平衡。

3)血管内皮完整光滑,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均不能启动。

4)即使血管局部损伤时,凝血因子的激活也仅仅局限于血管的受损部位,使生理性凝血过程只在局部发生。

2. 什么是氧解离曲线?试分析曲线的特点和生理意义?答:氧解离曲线是表示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曲线近似“S”形,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1)氧解离曲线上段:PO27.98~13.3kPa(60~100mmHg),可以认为是Hb与O2结合的部分。

曲线较平坦,PO2的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只要PO2不低于7.98kPa(60mmHg),氧饱和度仍能保持在90%以上,血液仍可携带足够量的O2,不致发生明显的低氧血症。

2)氧解离曲线中段:曲线较陡,是释放O2的部分。

表示PO2在5.32~7.98kPa(40~60mm Hg)范围内稍有下降,Hb氧饱和度下降较大,因而释放出大量的O2,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3)氧解离曲线下段:相当于PO22.0~5.32kPa(15~40mmHg),曲线最陡。

表示PO2稍有下降,Hb氧饱和度就大大下降,使O2大量释放出来,以满足组织活动增强的需要。

因此该曲线代表了O2的贮备。

3.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答: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家兔呼吸变深变慢。

1)肺扩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气管到支气管的平滑肌内,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

2)吸气时肺扩张牵拉呼吸道,兴奋肺牵张感受器,冲动沿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到达延髓,在延髓内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终止吸气,转入呼气,使呼吸保持一定深度和频率。

3)当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使家兔吸气不能及时转入呼气,出现吸气延长和加深,变为深而慢的呼吸。

4. 动物实验中,吸入气CO2 浓度增加对动物的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一定范围内,吸入气中CO2 浓度升高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重点问题

重点问题

第八章重点问题1.人一次大量饮用清水(1000~1500ml,10min内)后尿量有何变化?其产生机制是什么?答案要点:人一次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显著增多,称为水利尿。

因为大量饮用清水后:※⑴引起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减弱,使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元合成的抗利尿激素(ADH)减少,以致于神经垂体释放ADH减少,导致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重吸收量减少,故尿量增多。

⑵血液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多。

⑶大量的水进入血管,使血容量增加,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尿液滤过分数降低,管周压升高,加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这两种因素皆造成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钠、水回漏增多,故尿量增多;同时,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使尿液滤过增多,也促使尿量增多。

⑷血容量增多,刺激左心房及胸腔大静脉容量感受器,使ADH的分泌与释放减少,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

⑸血容量增多,血压升高,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接受刺激增强,通过神经上传使ADH分泌和释放减少,尿量增多。

2.给家兔一次静脉注入大量生理盐水(20ml,1min内)或人一次大量饮用生理盐水(1000~1500ml,10min内)后,尿量如何改变?机理是什么?答案要点:给家兔一次静脉注入大量生理盐水(20ml,1min内)后,使家兔的血容量增加了10%,会引起下列情况:※⑴血液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多。

⑵大量生理盐水进入血管,使血容量增加,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尿液滤过分数降低,管周压升高,加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这两种因素皆造成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钠、水回漏增多,故尿量增多;同时,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使尿液滤过增多,也促使尿量增多。

⑶血容量增多,刺激左心房及胸腔大静脉容量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与释放减少,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

11专《生理学》作业

11专《生理学》作业

2011级护理检验专科《生理学》作业1、请在每大题中按要求选作题目数量做为作业上交。

(如没有选作要求则全部都做)2、作业请以电子版形式完成,可以标清题号只写答案。

3、在每科作业的第一页上标明科目、专业、层次、姓名和学号。

4、作业请于指定时间发至邮箱:护理专科:***********************检验专科:*************************一、解释名词(选作8题)1、内环境:机体内部细胞直接生存的周围环境是细胞外液,生理学中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

3、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4、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等于博出量乘以心率。

5、外周阻力: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主要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

6、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

7、外呼吸:肺通气和肺换气合称为外呼吸。

8、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潮气量。

9、肺泡通气量:指的是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由于这部分气体一般情况下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因此,也称为有效通气量。

10、胃排空: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

11、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侧肾生成的原尿量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125ml/min。

12、渗透性利尿:由于小管液中年的溶质含量增多,渗透压增高,使水是重吸收减少而发生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13、水利尿:由于一次性大量饮清水,反射性地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而引起尿量明显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14、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15、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它表现为被牵拉肌肉迅速而明显地缩短。

二、思考下列问题:(选作10题)1、概述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功能的特点和钠泵的生理意义细胞膜对物质转运功能的特点:(一)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膜的高浓度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现象称为单纯扩散。

血液透析患者血液渗透

血液透析患者血液渗透
分类
根据渗透压差的不同,血液渗透 可分为低渗、等渗和高渗三种类 型。
发生机制
血管内外渗透压差
当血管内外渗透压差增大时,水分更 容易从血液中进入组织间隙,导致血 液渗透。
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维持水分在血管内 的主要力量,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时,水分容易进入组织间隙,导致血 液渗透。
等摄入。
控制高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 嘱使用降压药物,保持
血压稳定。
控制感染
加强个人卫生,预防感 染,及时治疗感染性疾
病。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利尿剂
用于增加尿量,降低血容量, 减轻水肿症状。
降血压药物
用于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血管 并发症。
抗凝药物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保持血液 透析通路通畅。
抗炎药物
用于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
透析治疗
常规血液透析
通过弥散、超滤、吸附等作用清除体 内多余水分和毒素,纠正电解质紊乱 和酸碱平衡失调。
高通量血液透析
利用高流量和高滤过率的透析器,提 高毒素清除效率。
血液滤过
通过滤过作用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和毒 素,适用于重症患者。
血液灌流
利用吸附剂清除体内毒素和药物残留 ,适用于药物中毒或重症肝病患者。
状况和预后情况。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复查,监测患者的各项 指标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 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的康复进
程顺利进行。
长期跟踪
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了 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预后状况, 为后续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和
支持。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治疗方案
血液透析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进行透析治疗, 遵循医嘱,不擅自更改治疗方案。

2021年农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4

2021年农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4

2021年农学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4一、单选题(共40题)1.下列关于细胞色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全部存在于线粒体中B:都是递氢体C:都是递电子体D:都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答案】:C【解析】:2.有关血红蛋白变性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构象改变,稳定性降低,生物活性丧失B:肽键断裂,生物活性丧失C:并不改变一级结构,生物活性不变D:空间构象改变,但仍有生物活性E:一级结构改变,生物活性丧失【答案】:A【解析】:蛋白质变性是指天然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时,生物活性丧失、溶解度降低、不对称性增高以及其他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的过程。

血红蛋白变性后其空间构象改变,稳定性降低,生物活性丧失。

3.生产中的深耕施肥是利用植物的()。

A:感性运动B:分子运动C:向性运动D:细胞运动【答案】:C【解析】:植物器官对环境因素的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运动为向性运动。

4.关于受体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受体有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之分B:受体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为糖蛋白C: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均可产生第二信使D:受体既能特异性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又能与之结合【答案】:C【解析】:5.尿素循环中,能自由通过线粒体膜的物质是()。

A:氨基甲酰磷酸B:鸟氨酸和瓜氨酸C:精氨酸和延胡索酸D:精氨酸代琥珀酸E:尿素和鸟氨酸【答案】:B【解析】:尿素循环中惟有鸟氨酸和瓜氨酸能通过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内,氨基甲酰磷酸和鸟氨酸结合形成瓜氨酸,后者穿过线粒体膜到胞液中与天冬氨酸结合为精氨酸代琥珀酸,精氨酸水解产生尿素和鸟氨酸,后者穿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内参与瓜氨酸的形成。

6.下列哪种维生素的吸收与内因子有关()A:维生素B1B:维生素B12C:维生素CD:维生素A【答案】:B【解析】:7.长日植物南种北移时,其生育期()A:延长B:不变C:既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D:缩短【答案】:D【解析】:8.蛋白质的性质不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①:入球端有效滤过 压为正值,可生成超滤液。
特点②:正常时,出球端 一般无滤出。
(四)影响滤过的因素(重要)
1.滤过膜 机械屏障作用↓→血尿
(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释放
⑴通透性 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
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m2
排泄:由排泄器官将体内一些物质经血液循 环排出体外的过程。
━━━━━━━━━━━━━━━━━━━━━━━
排泄器官
排泄物
───────────────────────
肾脏
水、尿素、肌酐、盐类、
药物、毒物、色素等

co2、水、挥发性药物等
皮肤及汗腺 水、盐类、少量尿素等
消 化 道 钙、镁、铁、磷等无机盐,
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一节 肾的功能与解剖复习
一、肾脏功能: (一)泌尿: ①排除代谢终产物和进入体内的异物; 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浆渗透压; ③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二)内分泌: ①肾素:对血量和血压起调节作用的; ②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 ③前列腺素等:具有强的舒血管作用。
二、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胆色素,毒物等
唾 液 腺 重金属、狂犬病毒等
━━━━━━━━━━━━━━━━━━━━━━━
三、肾的功能解剖
(一)肾单位
肾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近曲小管 近球小管
袢降粗段

袢降细段
小 近球小管

袢升细段
袢升粗段 近球小管
远曲小管
(三)肾小球旁器
1. 球旁细胞
球外系膜 细胞
●入球A膜内的肌细
胞呈上皮样变,内
>3.6nm完全不能通过 (白蛋白)
Ⅱ分子量<69000单体可通过
如:Hb的分子量为64000本可通过,但在血浆中与 球蛋白结合成复合物时则不能通过,∴正常人无Hb尿; 但当大量溶血时,游离的Hb↑→ Hb尿。
②静电屏障影响不同带电粒子的相对通透性
带正电荷的溶质最易通 过;中性溶质次之;负 电荷溶质不容易通过。
→ 肾血流量↓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概述
尿的生成过程 (重要): 1.肾小球的滤过 作用
2.肾小管和集合 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 管的分泌作用
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滤过: 指血液流过 肾小球时, 血浆中水分 和小分子物 质通过滤过 膜进入肾小 囊形成原尿 的过程。
滤过的实验证据:
肾小囊微穿刺抽 取液体分析发现, 除蛋白质外,所 含的成分及其浓 度与血浆基本一 致,而且渗透压和 pH 值 也 与 血 浆 近 似。

如:快速大量输液

如:结石、肿瘤
3.肾小球血浆流量
●由图可见:沿着毛细血管 全长,随着水和溶质的滤出, 胶体渗透压渐↑→有效滤过压 渐↓(=0时称滤过平衡)→滤过 平衡的位置决定着毛细血管滤 过的长度
●由图可见: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不 同肾小球血浆流量(RPF)时血浆胶体 渗透压(COP)上升的斜率。 曲线A: RPF↓→ COP↑速度快 曲线C: RPF↑→ COP↑速度慢 曲线B:≈正常RPF时COP↑速度
皮质∶外髓∶内髓 = 1.00∶0.25∶0.06
⑵压力高低不同: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毛细血管压低→利于重吸收。
⑶流量大,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
流量≈心输出量1/4~1/5;
在80-180mmHg范围内,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稳
定。
自身调节制:
①肌源学说 ②管-球反馈
2.肾血流量的调节方式
⑴自身调节: ①肌源学说:当A压↑→A管
壁平滑肌紧张性↑而收缩→血流阻 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
②管-球反馈:
当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致密斑感受到远曲小管液 Na+、Cl-流量↑→肾素-血管紧张素→影响入球小动脉口径→肾 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
⑵N-体液调节:
①应急时交感N兴奋 → 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 ②应急时NE、E、加压素、血管紧张素II分泌↑→肾血管收缩
⑵面积 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滤过面积↓→GFR↓→尿量↓
2.有效滤过压
∵构成决定滤过的因素,也是影响滤过的因素,∴ 构成因素中的任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均会影响GFR。
= 肾小球
Cap.血压

血浆胶体 渗透压

囊内压
有效 滤过压→ GFR → 尿量

如:大失血→血量↓ 高Bp病晚期→肾A入硬化而缩小
原尿 = 血 浆的
超滤液。
血浆、原尿和终尿主要成分比较(g/L) 成 分 血浆 原尿 终尿 浓缩倍数 水 900 980 960 1.1 蛋白质 80 微量 0 葡萄糖 1 1 0 Na+ 3.3 3.3 3.5 1.1 Cl- 3.7 3.7 6.0 1.6
K+ 0.2 0.2 1.5 7.5 尿酸 0.02 0.02 0.5 25.0 尿素 0.3 0.3 20.0 67.0 肌酐 0.01 0.01 1.5 150.0 氨 0.001 0.001 0.4 400.0
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 蛋白减少或消失,出现 蛋白尿。
(二)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入球端
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2.67+1.33) =2.0kPa(15mmHg)
>0有滤液生成
有效滤过压 =6.0 –(4.67+1.33) = 0kPa(0mmHg)
≤0无滤液生成
(一)滤过屏障——滤过膜
1.组成
外层 中层
内层
水分子
阳离子
葡萄糖
小分子 阴离子 白蛋蛋白白质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2.滤过屏障的通透性征:
①机械屏障决定能通透的溶质分子的半径:
<1.8nm能自由通过
Ⅰ半径 1.8~3.6nm能部分通过
含分泌颗粒=肾素;
●对牵张刺激敏感≈
感受器; ●肾交感N配。
球旁细胞
2.球外系膜细胞
3.致密斑
●入球A与远曲小管联接处,细胞呈立柱 样变、斑状突起; ●对远曲小管中的[Na+]、[Cl-]敏感,并将信息经间质细胞传递 至近球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
(四)肾的血液循环
1.肾的血液循环特征
⑴血液分布不匀:
结论: RPF大→COP↑速度慢→滤过平 衡位置愈近出球A端→GFR↑;反之则 GFR↓。
小结:影响滤过的因素
影响因素 ①滤过膜
滤过率的变化
滤过负电荷↓ 滤过率↑(蛋白尿)
滤过膜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