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十二章能力

合集下载

[心理学]第十二章_能力

[心理学]第十二章_能力

第十二章 能
四、能力的发展
● ● ●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能力发展的差异 能力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心理学
第十二章 能

32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①出生头几年是智力发展最快 的时期 ②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 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③约 18~25 岁,智力发展达 到顶峰。
④成年期智力发展达到稳定。 (25~40最富创造力的时期) ⑤老年期智力主要是衰退。
● 特殊能力
心理学
第十二章 能

39
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 男女两性在能力结构上存在差异,
各有不同的优势领域
● 男女两性在一般能力发展总体水平 大致相等,但在分布上有显著差异
心理学
第十二章 能

40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 遗传的作用
●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 实践活动的影响
●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 注意-唤醒系统、加工系统和计划系统。

计划—注意—同时加工—继时加工
心理学
第十二章 能

21
智力的PASS模型
心理学
第十二章 能

22
第二节 能力的基本原理
● ● ●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的测量 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
第十二章 能

23
一、能力与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不同于能力 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是不同步的 能力和知识、技能是密切联系的
心理学 第十二章 能 力
29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言语分量表)举例
名称
常识
测验内容
知识的广度
测验实例
水蒸气是怎样来的?什么是胡椒?

第十二章 能力

第十二章  能力
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在各种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我们所谓的智力就是指一般能力。人要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和这些能力分不开。
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如,画家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等。
专业及班级 心理咨询专业08级 周次 第十二周
日期
教学课题 第十二章 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应能够:
1、了解能力差异的表现
2、了解影响学生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3、掌握能力概念及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4、评价能力理论
教学重点 1、能力的概念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能力的认知理论
二、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区别 (1)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人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是能力结构中的重要成分。(2)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由于技能直接控制活动的动作程序的执行。因此,它是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中的又一个组成要素。也是能力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3)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
(二)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1.产前环境的影响 许多研究发现母亲怀孕的年龄常常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展。产前环境的另一影响是母亲服药、患病等因素造成。
2.早期经验的作用 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据儿童身体发育的资料表明,人的神经系统在出生后的头四年内获得迅速发展,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丰富的环境刺激则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育。缺乏母亲抚爱的婴儿可能出现智力发展上的问题。

能力 名词解释心理学

能力 名词解释心理学

能力名词解释心理学
能力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指人们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这些心理条件决定了活动的效率,是人们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能力与完成某种活动相联系,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例如,敏锐的听觉是音乐能力所必需的,而敏锐的视觉则是美术能力所必需的。

能力与知识和技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并不是同一概念。

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决定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或所能达到的水平。

如果两个人掌握了同等水平的知识和技能,那么也不能说他们的能力是相同的。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知识和技能当做标准,来比较人们的能力高低。

此外,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心理条件叫能力;具备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叫才能;不仅具有才能,而且能力也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都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又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叫天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心理学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总则--第一节 概述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总则--第一节 概述

第十二章心理测验总则--第一节概述对于临床心理家来说,不论进行心理评估,还是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都必须以心理测验为基础。

因此,临床心理学家必须掌握有关测验的理论和技术。

一、心理测验定义有关心理测验定义的说法很多,这里提出一个简短的定义:心理测验是在标准的情境下,取出个人行为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描述的一种方法。

现解释如下:(一)行为样本所谓行为,系指个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智力和记忆等)和个性等。

测验研究不同于系统观察,只能做取样研究。

行为样意义,正同对水文、空气和人体血液等进行物理化学分析时的取样研究一样,取部分代表全体。

取样研究的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样本的代表性。

不是任何部分都可代表全体。

所谓行为样本,是指有代表性的样本,即根据某些条件所取得的标准样本。

由于所取到的标准样本只是代表某些心理功能,并不能反映这种功能的全部,所以总不免有某种程度的偏差。

因此要通盘考虑样本的有效性、有限性和偏离度。

只有在全部了解行为样本意义以后,才能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二)标准情境从测验方法所引起的情景来看,要求对所有受试者均用同样的刺激方法来引起他们的反应;从受试者的心理状态来看,要求处于最能表现所要观察分析上的心理现象的时期。

(三)结果描述心理测验的结果,一定需要加以描述,才能使人们理解,才有意义。

描述方法很多,大体可分为两类:数量化和划分范畴。

例如,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 IQ)为单位,对智力行为进行数量化,用记忆商数、损伤指数分别对记忆能力和神经心理行为损伤的程度进行数量化描述。

有的心理品质不便数量化,就划分范畴。

当然,可数量化的也可以划分范畴。

例如,个性测验结果以内向或外向表示。

智力划分为正常、超常和低下。

这些均属划分范畴。

各种数量化的特殊量数或范畴名称均有一定的涵义,成为测验学的专门术语,并表示测验结果的意义。

二、心理测验的类别心理测验数目很多,据统计,以英语发表的测验已达5,000余种。

第十二章 领导者的情商修炼:沟通力 《领导心里学》PPT课件

第十二章 领导者的情商修炼:沟通力 《领导心里学》PPT课件
(2)情绪是感受与认知的一种内在互动。任何一种情绪的出现,都是自身对需 求得到满足或者没有得到满足时的一种生理反应,其背后,都对应着自身感受与主 观认知的一种互动。
(3)情绪会转化为一种特定的行为。情绪是由外而内的感受、互动,然后又由 内而外地表现、行动。即,外界环境影响并产生情绪,而情绪又会通过特定的表情、 语言以及动作表现出来。
12.2 沟通力
12.2.2 领导者的谈话
(3)我国领导者要掌握的个别交谈的技巧
①要克服恐惧心理,如怕说话平淡有失身份,说硬了又怕打断话题,说软了怕被人瞧不起。 ②听人说话要集中思想,心领神会,切不可漫不经心,尽量不要打断他人的讲话。 ③要关注谈话的进展,不要一问三不知或回答不一。 ④要体谅、尊重对方。 ⑤在谈话中尽量少用或不用“是”、“不”、“可能”一类的词,因为这些话不能给人启示 或激励。 ⑥转变话题要注意“火候”。 ⑦尽量防止失言,不要损伤他人的感情。 ⑧掌握尺度,在谈话进行到恰到好处时果断结束,太早令人扫兴,太迟使人厌倦。
①要创造宽松和谐的谈话环境。 ②要多肯定成绩,给予鼓励。 ③批评要中肯。 ④要有耐心。
2.领导者要学会主动倾听
(1)听取所有意见。 (2)揭示他人感情。 (3)注意各种暗示。 (4)将主动权交给对方。
12.2 沟通力
12.2.1 领导者的聆听
3.领导者聆听效率提高的标准
能解释谈话人的面部表情;能理解谈话人用词的意图;能理解“弦外之音”;能全面评 估谈话内容,而不在乎他具体谈了些什么;能明确谈话人提出的假设;能把谈话人的观 点和事实分开;能用自己的语言重述谈话人的想法;能注意到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谈话 人的真实想法、问题所在和谈话目的。
12.2 沟通力
12.2.2 领导者的谈话

普通心理学 第十二章 意志

普通心理学   第十二章  意志

二、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首先要树立正确而高尚的行动目的;

其次要注意培养人的崇高的道德情感。
(二)组织实践活动,以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采取实践活动是意志行动的关键。这些实践活动,首先要有明确的社
会意义;目标要具体而恰当;最后要及时总结。
(三)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首先要善于自我评价;其次要善于自我要求;最后要善于自我督促、


意志努力在这一环节上经常会表现为,
第一,实现所作决定中必须承受巨大的体力和智力上的负担; 第二,必须克服原有知识经验及内心冲突对执行决定产生的干扰; 第三,在意志行动中一旦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与预定目的计划方法等发生 矛盾时必须努力作出果断决断; 第四,在意志行动中遇到来自外部预料不到的情况时能够咬牙坚持; 第五,个性品质或情绪与执行决定相冲突时,能控制和克制,从而顺利 执行所作的决定;
自我激励。
Page 10
Page 11

第六,在客服困难实现所作决定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意志行动中反馈的
新情况来修正原先的行动方案,放弃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决定,以更好的达到 目标。
Page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意志品质——由个体行为特点构成的稳定的心理特性的总和。
一、意志品质的特征 1.自觉性即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 意义,并能够主动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以服从社会要求的意 志品质。 它的相反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2.果断性即个体根据客观环境变化的状态,迅速而合理的作出 决定,并实现所作决定的心理品质,是自觉性的前提。 它的相反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 意志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 意志

二、意志行动的调节作用
意志是意识调节功能的表现
三、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是指意志对行为的积极 能动的调节过程,它有发生、发展和完成的 过程
(一)确定决定阶段
1.动机斗争
2.确定行动的目的
(二)执行决定阶段
1.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2.克服困难实现所作出的决定
第三节 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第十二章 意志
第一节 意志的概述 第二节 意志行动及其心理过程 第三节 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第一节 意志的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 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 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行动的表现
意志表现为人有目的的行动,是人类能动地 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其次,意志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 作用
四、意志的生理机制
意志活动是人脑的机能,是神经系统多部 位、多层次整合活动的结果
第二节 意志行动及其心理过程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方面,是人的积极性 的特殊形式
一、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一)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二)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三)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三、意志与认识、情绪和个性的关系
(一)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 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影响 (二) 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首先,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 动的阻力 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
(三)意志与个性的关系
首先,个性心理倾向性制约着人的意志表现
一、意志的品质
(一)自觉性
(二)果断性
(三)坚韧性
(四)自制力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情绪和情感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情绪和情感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状态、行为和决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生活质量有着深远影响。

在普通心理学的第十二章中,我们将探讨情绪和情感的定义、特征、表达形式以及其与认知、生理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感知和体验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

情绪通常指的是较短暂的、针对特定对象或事件的心理反应,如喜悦、愤怒、悲伤等。

而情感则是更为持久和综合性的心理状态,包含个体对自身、他人和环境的整体评价和情绪体验。

情绪和情感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声音语调、文字表达等方式展现出来。

情绪和情感在认知和生理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认知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认知和评价密切相关,人们对同一事件的情绪体验可能因个体的认知差异而有所不同。

生理心理学研究发现,情绪和情感的产生和变化与大脑中相关区域的活动有关,如杏仁核、海马体等脑区在情绪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了情绪和情感对个体心理过程的影响外,它们还对人际关系、工作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和处理自身情绪和情感,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情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促进团队合作。

很多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如压力管理、冲突解决等,也与情绪和情感密切相关。

在当代社会,情绪智力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能力,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主张应该培养个体的情绪智力,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

这包括自我认知、情绪认知、情绪表达、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情绪和情感的研究和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促进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希望本章内容能够对读者对情绪和情感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社会心理学第十二章

社会心理学第十二章

表6-1:货运游戏中甲乙双方得益分数表 威胁方式 无威胁 甲方威胁 双方威胁 203.32 -405.88 -875.12
变量 总计得益
甲得益
122.44
-118.56
-406.56
乙得益 80.88 -287.32 -468.56 注:表中的负数指超时被扣的分
实验结论意义
结果:
在第一种情境中,被试往往争先恐后,各不 相让,最后两败俱伤。而在第二种情境中, 成绩大大优于前者。
竞争心理优势
“竞争心理优势”是金盛华(章志光, 1996)提出的概 念。 ——指在需要共同拥有资源的情境中,人们在合作与 竞争的两重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竞争的心理现象。 囚犯两难困境 卡车运输游戏实验
竞争心理优势的引导

发达社会:社会“循规导引”机制。包括权贵们在内的 社会民众在公众情境中没有也不期待不合理特权。外在的 “规”与内在的“则”达于一致。人人守法。 落后社会:社会的“势力导引”机制。追求特权而不是 追求遵守法规。竞争心理优势反而得到强化。 竞争心理优势的弱化

一要有健全的社会法规 二有稳定和公平的执行机制引导。遵守法规者受到奖励和 支持,违反法规者必受到公平的惩罚而付出应该付出的代 价。 民众的社会心态才转向追求遵守法规而不是追求特 权,社会才会向弱化竞争心理优势和重视合作价值的方向 发展。
强调,成员彼此之间缺乏必要沟通、认同与合作,易于形成个体的分化而产生成员间始于社会 比较欲望的原发性竞争倾向。
第三节
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
多依奇在1960年所进行的研究
第三节
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
四、信息沟通 充分的沟通会导致更多的合作,群体成 员间的沟通会影响合作或是竞争行为的产生。 多伊奇1960

心理学中能力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中能力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中能力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中,能力通常指的是个体在特定领域或任务中所具备的
表现水平和技能。

在心理学中,能力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认知
能力、情绪智力、社交能力等。

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处理信息、解决
问题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推理、语言能力等。

情绪智力则涉及个体管理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情绪和应对情绪的
能力。

社交能力涉及个体与他人交往、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另外,心理学中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能力,比如执行功能能力,指的是个体在规划、灵活性、工作记忆和抑制控制方面的表现。

另外,还有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机和目标设定能力等。

这些能
力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探讨,并且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等
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心理学研究中,也有许多理论和测试工具用来评估和衡量个
体的各种能力。

例如,智力测试被广泛用来评估个体的认知能力,
情绪智力测试被用来评估个体的情绪智力水平,而人格测验则可以
帮助评估个体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技能。

总的来说,心理学中的能力指的是个体在各种认知、情绪和社
交领域所具备的表现水平和技能,对个体的发展和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第十二章个性心理特征

第十二章个性心理特征

2、以心理活动的倾向分类 这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荣格根据 一个人里比多的活动方向来划分性格类型,将 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三)以个体独立性程度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等人根据场的理论, 将人的性格分成场依存型(顺从型)和场独立 型(独立型)。 (四)以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分类 德国的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根据人认为哪种 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 即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 社会型。
六、性格的测量
第三节 能力
一、能力的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某种活动顺利完成所 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既包含实际能力(一个人现在“所能 为者”),也包含潜在能力(一个人将来“可 能为者”)。 (二)才能与天才 才能: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各种能力 完备的结合。才能常以活动的名称来命名。 天才: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各种能力 最完备的结合,是才能的高度发展。
(四)四种基本气质类型的典型表现 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表现(行为特征) () 对四种气质类型行为表现的一字概括 胆汁质—急 多血质—活 粘液质—稳 抑郁质 —细 四种气质类型遇到在相同情景中具有不 同的表现.附件 在现实生活中,单纯属于某一气质类型 的人并不多。除少数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 典型特征之外,大多数人都偏于中间型或混 合型。也就是说,他们较多地具有某一类型 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他气质类型的一些特 点。
个性心理特征
第一节 气 质
第二节


第三节 能力
第一节 气 质
一、什么是气质
(一)定义: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 征。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包括心理过 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 理活动指向性。 (二)气质的一般特点: 1、先天性 2、稳定性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到高的阶梯。
1.知识 知识是指学生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 具体事实、斱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2.领会 领会是指学生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可以 借劣三种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 二是解释;三是推断。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 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应用
戒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Nhomakorabea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
2.发现教学的教学过程 一般来说,发现教学要绉过四个阶段:
(1)创设问题情境;
(2)促使学生提出解答的假设;
(3)从理论上戒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戒结果,在仔
绅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
3.发现教学的教学原则:解释清楚;配合 学生绉验适当组细教材;适当安排教材难
第二节 组织教学过程
二、教学斱法 三、教学媒体和材料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
① 非投影规觉辅劣,如黑板、实物、模型、图形、表格、 图片以及提纲等。
② 投影规觉辅劣,如投影仪和幻灯机等。
③ 听觉辅劣,如录音机等。 ④ 规听辅劣,如电影、电规、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进 距离传播系统等。各种媒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例:刘老师是一个新老师。这天他在备课时写下这课的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分析课文、理 解课文的能力;(2)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刘老师这样写教学目标对吗?
答案:丌对。 解析:这是一个含糊觃定的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是关亍 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应该反映学生学习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
例:3、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可分为( 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细价值观念体系 )

第十二章 能力

第十二章 能力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能力能力及其结构
什么是能力
能力(名词解释)
智力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00简答)
知识
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一生
中都不断地掌握着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
技能
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了的,并在活动中应用
的基本动作方式
能力
能力的结构(选择)
双因素说
英国-斯皮尔曼
一般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
特殊因素某一专业领域
多因素说
美国-瑟斯顿构成能力的七种因素
美国-加德纳组成智力的不同因素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
美国-卡特尔&霍恩
流体智力(名词解释)
个体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依赖于先天的禀赋
晶体智力(名词解释)
个体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
力,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

内容
操作
产物
斯滕伯格的三元论
成分智力
经验智力
情境智力
关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
能力的大小也会影响掌握知识的深浅和技能的高

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01论述)
先天素质
素质是能力形成的自然前提
素质对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素质只为能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转变为现
实,离不开后天的努力
环境和教育
环境对人的能力的影响是指每个人一生中所处的
具体环境对人所施加的影响
实践因素
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不是机械地被动地为人所接
受,外部条件对人发生作用必须通过人本身的实
践。

医学心理学讲解:第十二章 心理干预

医学心理学讲解:第十二章 心理干预
(一)信赖性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四)个性化原则 (五)中立性原则 (六)保密性原则
信赖性原则
– 建立彼此接纳、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
– 能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 是检验一个心理治疗医生是否成熟和称职的 首要条件。
心理治疗中医患关系的主要特点
1. 单向性 一切工作围绕病人利益进行 2. 系统性 有明确的对象与目的,采取一系列有计
t D
~ Ci仁:i:) ~ ~二~ Q己已}
o
0free association1
o 0resistance1
o 0transference1
o 0dream analysis1
o
o 2
0free association1
5
0resistance1
o
n
D
U

o
2
o
2
0transference1
表达治疗者对患者的接纳,对所叙 述的事情感兴趣,希望按此内容继续谈 下去。
第一节 心理治疗
四、心理治疗基本技术
(一)倾 听 技 术 (二)提 问 技 术 (三)鼓 励 技 术 (四)内容反应技术 (五)情感反应技术 (六)面 质 技 术 (七)解 释 技 术 (八)非言语性技巧
paraphrase
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治 疗者把患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 整理后,再反馈给患者。
第一节 心理治疗
四、心理治疗基本技术
(一)倾 听 技 术 (二)提 问 技 术 (三)鼓 励 技 术 (四)内容反应技术 (五)情感反应技术 (六)面 质 技 术 (七)解 释 技 术 (八)非言语性技巧
reflection of feeling

普通心理学笔记,大一下的考试

普通心理学笔记,大一下的考试

普通心理学笔记,大一下的考试普心,第七章,思维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的形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思维的概括性:在大量感性材料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

思维的间接性: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作间接的认识。

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在进行思维时,人们需要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形象思维: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

辐合思维: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再造想像: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以记忆表象作基础,和词语思维的组织作用。

问题解决的效率除受策略、知识等因素影响外,还受知识表征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存在的。

不同语言的具体结构规则是不同的、意义性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和交流、指代性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者抽象的概念、社会性语言是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的交际活动(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常常要受到别人的影响)、个体性语言行为具有个体的特点普心,第九章,动机动机的产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

需要○1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

当人们感受到这些要求,并引起个体某种内在的不平衡状态时,要求就转化为某种需要。

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2是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人类从渴则饮,到科学技术的发明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

○3人的需要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

人的需要主要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人的需要的内容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和动物不同;由于人有意识,人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第十二章 学习心理学

第十二章 学习心理学

第十二章 學習心理學☆ 學習的意義:經由經驗或練習,使個體在行為或行為潛勢產生較為持久改變的歷程。

☆ 學習動機:(一) 行為主義的學習動機:外在動機;行為取向的動機、社會學習取向的動機(二) 認知取向的學習動機:✧ :能力、努力、工作難度、運氣、身心狀況、別人反應 三向歸因論-1.因素來源:內在、外在 2.穩定性:穩定、不穩定3.能控制性:能控制、不能控制✧(三) 人本取向的學習動機:內在動機永遠存在,而多數行為是為了避免或免除不愉快的緊張狀態而激發。

✧ 匱乏需求: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愛與隸屬需求 4.自尊需求成長需求: 5.知的需求 6.美的需求 7.自我實現8.超越 ☆ 自我預言的效應:比馬龍效應☆的1.引起注意2.切身相關3.建立信心4.感到滿足☆ 學習理論的派別:★古典制約>痕跡制約>同時制約>後向制約✧✧約學習。

✧古典制約-教育上的涵義1.2.3.★操作制約(因練習次數增加提高學習效果,熟能生巧)、準備律(練習者的準備度)、效果律(行為能滿足結果、行為強度便提高)☆操作制約-新行為的建立1.作制約學習方式分別學習,最後再達到預期的行為反應。

2.強化物。

3.逐漸進步中,以正當行為取代不當行為。

4. 1.對任何有機體而言,都存在一種增強階層,位於階層頂端的增強行為是有機體最有可能去從事的活動。

2.階層中的任何活動,可藉著位居其上的活動來增強其發生率,而它本身也可增強位居其下的活動。

3.在教育上的應用:找出個體的增強階層,以較高階層促動較低階層的反應,使得兒童有全面均衡的發展。

☆古典制約-消除不良行為的方法1.2.消弱:讓個體失去增強物,以降低不良行為發生頻率。

3.饜足現象:個體不斷從事問題行為,直到厭倦為止。

4.改變刺激情境:改變影響行為的刺激條件,來控制行為的發生與否。

5.隔離)來抑制非預期行為。

☆1.類化2.區辨3.消弱4.自然恢復5.次級制約★社會學習論-三元學習論、相互決定論(班度拉)✧觀察學習四個階段:(再生-行為複製)✧自律行為的養成:自我觀察→自我評價→自我強化★認知論✧✧★☆學習遷移的方向:1.正遷移-舊學習效果有助於新學習 2.負遷移-舊學習效果阻礙新學習,能使學習者的能力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积木拼图
视觉与分析模式能 在看一种图案之后,用小林块拼成相同的样子。 力
译码
学习和书写速度 学会将每个数字与不同的符号联起来,然后在某个数字的 空格内填符号。
四、能力的发展
●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 能力发展的差异 ● 能力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①出生头几年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②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③约 18~25 岁,智力发展达到顶峰。 ④成年期智力发展达到稳定。(25~40最富创造力的 时期) ⑤老年期智力主要是衰退。
智力的PASS模型
第二节 能力的基本原理
●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 能力的测量 ● 能力的发展
一、能力与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不同于能力 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是不同步的 能力和知识、技能是密切联系的
二、能力的测量
心理测验的必备条件 信度
效度 常模
三、智力测验
A.Binet (1857-1911) 智力测验的创始 人
这七种因素是:计算(N);语词流畅(W);语词理解(V);记忆(M);空间 知觉(S);推理(R)和知觉速度(P)。
群因素论图示
3、液态智力与晶态智力
• 卡特尔(Cattell)和霍恩(Horn)提出。 • 一般因素有两个,即: • 液态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gf):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大部分是先天的,依赖于大脑神经 解剖结构。 • 晶态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gc):经验的结晶。大部分属于从学校中学到的能力。 • 两种智力包含在任何一种智力活动中,很难分开。
测验实例
知识的广度
水蒸气是怎样来的?什么是胡椒?
实际知识和理解能 力
算术推理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
为什么电线常用铜制成? 为什么有人不给售货收据?
刷一间房3个人用9天,如果3天内要完成它,需用多少 人?
圆和三角形有何相似?蛋和种子呢?
注意力和机械记忆 顺背数字:1、3、7、5、4
能力
倒背数字:5、8、2、4、9、6。
1.2 能力与活动的关系
• 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 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能否取得成 功• ,往能往力还影与响人活的动整的个效个果性。特点、知识技能、工作态度、物质条件、健康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 因素有关。但是,在这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力强的人比能力弱的人,更能使活动顺利进行, 更容易取得成功。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 韦克斯勒编制了三套量表(分别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幼儿)。 ● 每套量表都包含了两个分量表:言语分量表和操作分量表。 ● 该量表是一个项目量表。 ● 用差离智商代替比率智商。
(IQ=100+15Z)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言语分量表)举例
名称 常识 理解 心算 相似 背数
词汇
测验内容
智力的内容(contents)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 智力的操作(operations)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 智力的结果(products)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
三维结构模型
层次结构模型
阜南(P.E.Vernon,1960) 能力是按层次排列的,共有4个层次:普遍因素、大因素群、小因素群和特殊因素。 是对斯皮尔曼二因素论的继承与发展。
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的发展
4、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H.Gardner,1983)
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
①语言智力
⑤身体—动觉智力
②逻辑—数学智力 ⑥人际智力
③视觉—空间智力 ⑦自知智力
④音乐智力
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
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J.Guilford)提出。 能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智力的内容、操作和结果(产品)。
智商的分布 IQ分数在全人中的分布是——正态分布
IQ 140以上 120~139 110~119 90~109 80~89 70~79 70以下
级别
非常优秀


临界智力


占全人口% 1 10 16 46 16 8 3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 人才早熟 ● 中年成才 ● 大器晚成
能力结构的差异
不同年龄的智力变化
知觉 记忆 比较、判断 动作、速度
合计
10--17 18--29 30--49 50--69 70--89
100
95
93
76
46
95
100
92
83
55
72
90
100
87
67
88
100
97
92
71
355
385
382
338
239
能力发展的差异
个体差异: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结构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 群体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种族差异、社会阶层差异等
G因素是智力的首要因素,它基本上是一种推理因素,它在相当程度上是遗传的。 S 因素有五类:口语能力因素;数算能力因素;机械能力因素;注意力;想象力。
每一个人的G因素和S因素都不相同。
二因素论图示
2、群因素说
瑟斯顿(Thurston,1938)提出。 能力包括七种平行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不同搭配,便构成每一个人独特的智 力结构。
● 知觉类型:分析型、综合型、分析综合型 ● 记忆类型: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直观形象型、词的抽象记忆型、中间型 ● 言语和思维的类型:生动的思维言语型、逻辑联系的思维言语型、中间型 ● 特殊能力
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 男女两性在能力结构上存在差异,各有不同的优势领域 ● 男女两性在一般能力发展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在分布上有显著差异
二、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
三、能力结构的理论
(一)能力的因素说 (二)能力的结构说 (三)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三元智力理论、PASS模型)
1、二因素论
斯皮尔曼(Spearman,1927)提出。 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语词知识
什么是河马?“类似”是什么意思?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操作分量表)举例
名称
测验内容
测验实例
图像组合
处理部分与整体关 将拼图小板拼成一人物体,如人手,半身像等。 系
填图
视觉记忆及视觉理
解性
指出每张画缺了什么,并说出名称。
图片排序
把三张以上的图片按正确顺序排列,并说出一个故事。 对社会情境的理解
能力
1、斯坦福—比纳量表
● 斯坦福大学推孟根据比纳-西蒙量表修订而成。 ● 分别于1937和1960年进行了两次修订。 ● 该量表也是一个年龄量表,为每个年龄的儿童编制了6个测验项目,由易到难排列。 ● 引入了智力商数(IQ)的概念,以IQ作为比较人的聪明程度的相对指标。
IQ=(MA/CA)×100 (比率智商)
心理学第十二章能力
第一节 能力概述
●能力的概念 ●能力的分类 ●能力结构的理论
1.1、能力的定义
但是能,力在(活a动bi中lit表y)现:出人来们的顺心利理地特完征成并某不种都活是动能所力必。需例具如备,的在那音些乐心或理绘特画征活。动中人们可能表现 出脾气急躁、性格开朗,也可能表现出情绪稳定、内向沉默。这些心理特征也可能会影响人顺 利地完成音乐或绘画活动,但一般地说对于音乐或绘画活动却不是最必需的。而曲调感、节奏 感、听觉表象对于顺利地进行音乐活动;彩色鉴别、空间比例关系的估计、形象记忆对于顺利 地进行绘画活动,却是最必需的心理待征。
斯坦福—比纳量表举例(1960)
5岁组:画一张缺腿人的画;在测验者表演后,将一张方纸叠两层,成一三角形;给下列单 词下定义:球、帽子、炉子;描一个正方形;辨认两张画片的同异;把两个三角形组成一正方 形。
10岁组:词汇:在45个词中正确解释11个;在一个三维中数立方体的数目;解释抽象词; 说明理由:说出一种规则和偏好的理由;一分钟内说出28个词;重述6位数。
三元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Sternberg,1985) 人的智力由三种结构组成。 成分智力(元成分、知识获得成分和操作成分)、经验智力和情境智力。
智力的PASS模型
• Naglieri与Das 提出。 • 智力活动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它们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又执行着各自的功能。 • 注意-唤醒系统、加工系统和计划系统。 • 计划—注意—同时加工—继时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