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全套教案-高中数学选修2-2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集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1.1.1变化率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
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 气球膨胀率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4)(r r V π=⏹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43)(πV V r = 分析: 343)(πV V r =, ⑴ 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62.0)0()1(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62.001)0()1(L dm r r ≈--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16.0)1()2(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16.012)1()2(L dm r r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1212)()(V V V r V r --问题2 高台跳水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s )存在函数关系h (t )= -4.9t 2+6.5t +10.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v 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 思考计算:5.00≤≤t 和21≤≤t 的平均速度在5.00≤≤t 这段时间里,)/(05.405.0)0()5.0(s m h h v =--=;在21≤≤t 这段时间里,)/(2.812)1()2(s m h h v -=--=探究:计算运动员在49650≤≤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思考以下问题:⑴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使静止的吗?⑵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探究过程:如图是函数h (t )= -4.9t 2+6.5t +10的图像,结合图形可知,)0()4965(h h =, 所以)/(004965)0()4965(m s h h v =--=, 虽然运动员在49650≤≤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0m s ,但实际情况是运动员仍然运动,并非静止,可以说明用平均速度不能精确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二)平均变化率概念:1.上述问题中的变化率可用式子1212)()(x x x f x f --表示, 称为函数f (x )从x 1到x 2的平均变化率2.若设12x x x -=∆, )()(12x f x f f -=∆ (这里x ∆看作是对于x 1的一个“增量”可用x 1+x ∆代替x 2,同样)()(12x f x f y f -=∆=∆)3. 则平均变化率为=∆∆=∆∆x f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 思考:观察函数f (x )的图象 平均变化率=∆∆xf三.典例分析例1.已知函数f (x )=x x +-2的图象上的一点)2,1(--A 及临近一点)2,1(y x B ∆+-∆+-,则=∆∆xy. 解:)1()1(22x x y ∆+-+∆+--=∆+-,∴x xx x x y ∆-=∆-∆+-+∆+--=∆∆32)1()1(2 例2. 求2x y =在0x x =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全套教案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1.1.1变化率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
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 气球膨胀率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4)(r r V π=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43)(πV V r = 分析: 343)(πV V r =, ⑴ 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62.0)0()1(dm r r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62.001)0()1(L dm r r ≈--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16.0)1()2(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16.012)1()2(L dm r r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1212)()(V V V r V r --hto问题2 高台跳水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s )存在函数关系h (t )= ++10.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v 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 思考计算:5.00≤≤t 和21≤≤t 的平均速度在5.00≤≤t 这段时间里,)/(05.405.0)0()5.0(s m h h v =--=;在21≤≤t 这段时间里,)/(2.812)1()2(s m h h v -=--=探究:计算运动员在49650≤≤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思考以下问题:⑴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使静止的吗?⑵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 探究过程:如图是函数h (t )= ++10的图像,结合图形可知,)0()4965(h h =, 所以)/(004965)0()4965(m s h h v =--=, 虽然运动员在49650≤≤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0m s ,但实际情况是运动员仍然运动,并非静止,可以说明用平均速度不能精确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二)平均变化率概念:1.上述问题中的变化率可用式子1212)()(x x x f x f --表示,称为函数f (x )从x 1到x 2的平均变化率2.若设12x x x -=∆, )()(12x f x f f -=∆ (这里x ∆看作是对于x 1的一个“增量”可用x 1+x ∆代替x 2,同样)()(12x f x f y f -=∆=∆) 3. 则平均变化率为=∆∆=∆∆xf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 思考:观察函数f (x )的图象 平均变化率=∆∆x f1212)()(x x x f x f --直线AB三.典例分析例1.已知函数f (x )=x x +-2的图象上的一点)2,1(--A 及临近一点)2,1(y x B ∆+-∆+-,则=∆∆xy. 解:)1()1(22x x y ∆+-+∆+--=∆+-, ∴x xx x x y ∆-=∆-∆+-+∆+--=∆∆32)1()1(2 例2. 求2x y =在0x x =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数学高中选修2一2教案
数学高中选修2一2教案
教学内容: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掌握用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等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3. 能够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教学难点:问题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出一元二次方程。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
1. 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
2. 通过例题进行示范,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
1. 学生个别练习,巩固解题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元二次方程。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进行总结,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以上就是本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
祝学习顺利!。
高中数学选修2-2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套】目录目录 (I)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1)§1.1.1变化率问题 (1)导数与导函数的概念 (4)§1.1.2导数的概念 (6)§1.1.3导数的几何意义 (9)§1.2.1几个常用函数的导数 (13)§1.2.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 (16)§1.2.2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20)§1.3.1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2课时) (23)§1.3.2函数的极值与导数(2课时) (28)§1.3.3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2课时) (32)§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2课时) (35)§1.5.3定积分的概念 (39)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43)合情推理 (43)类比推理 (45)演绎推理 (48)推理案例赏识 (50)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 (52)间接证明--反证法 (54)数学归纳法 (57)第3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67)§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67)§3.1.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67)§3.1.2复数的几何意义 (70)§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73)§3.2.1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几何意义 (73)§3.2.2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77)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1.1.1变化率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实用参考]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全套教案(82页)
高中数学教案选修全套【选修2-2教案|全套】目录目录 (I)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1)§1.1.1变化率问题 (1)导数与导函数的概念 (4)§1.1.2导数的概念 (6)§1.1.3导数的几何意义 (9)§1.2.1几个常用函数的导数 (13)§1.2.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 (16)§1.2.2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19)§1.3.1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2课时) (22)§1.3.2函数的极值与导数(2课时) (27)§1.3.3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2课时) (31)§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2课时) (34)§1.5.3定积分的概念 (38)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42)合情推理 (42)类比推理 (44)演绎推理 (47)推理案例赏识 (49)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 (51)间接证明--反证法 (53)数学归纳法 (56)第3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66)§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66)§3.1.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66)§3.1.2复数的几何意义 (69)§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72)§3.2.1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几何意义 (72)§3.2.2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76)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1.1.1变化率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二、求曲线的切线;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集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i.i.i 变化率问题教学目标:i. 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 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一、 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 ,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二、 求曲线的切线;三、 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 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 效的工具。
导数研究的问题即 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气球膨胀率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 ,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 ,气球的半径 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43气球的体积 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n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V(r) r 33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 r(1) r (0)0.62(dm)气球的平均 膨胀率为r(1) r(0)0.62(dm/L)1 0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 r(2) r(1) 0.16(dm)分析: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r(V)r(V)3V气球的平均 膨胀率为r(2)一卫 0.16(dm/L)2 1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思考:当空气容量从 V i 增加到 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W) r(V i ) V 2 V i问题2高台跳水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s )存在函数关系 h (t )= ++10.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v 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 ?65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 0(s/m),但实际情况是运动员仍然运动,并49非静止,可以说明用平均速度不能精确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二)平均变化率概念:x 2 x 1f(X 2) f(X 1)(这里 X 看作是对于 X 1的一个“增量”可用X 1+ X 代替X 2,同样y f(x 2) f (x 1))思考计算:0 t 0.5 和 1 t 2的平均速度v探究: 0.5这段时间里, 2这段时间里,v计算运动员在0 tv h(0.5) h(0)0.5 0 h!23 8.2(m/s)2 1 65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思考以下问题:494.05(m/ s);⑴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使静止的吗?⑵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65探究过程:如图是函数h (t )= ++10的图像,结合图形可知,h() 49h(0), 所以v65 49h(0) ----- 0(s/m),虽然运动员在01.上述问题中的变化率可用式子一表示,称为函数f (x )从X 1到X 2的平均变化率2 •若设 xx 2 x 1,X2 X1X思考:观察函数f (x )的图象三.典例分析例1.已知函数f (x )=X 2 X 的图象上的一点A( 1,2)及临近一点B( 1 X, 2 y),解:y ( 1 X)2 ( 1 X), yX2(1 X ) ( 1 x) 23X例2.X 0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高中数学选修2-2全套教案(下)
但小王按得出的通项公式,再往后写几个数发现它们不是质数。他写出不是质数的一个数是(
).
A. 1643 B . 1679 C . 1681 D . 1697
2) 考察下列一组不等式:
23 53 22 5 2 52 ,
24 54 23 5 2 53 ,
24 54 23 5 2 53 ,
25 55 23 52 22 53 ,
① 概念: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
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
纳推理 . 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
② 归纳练习: (i) 由铜、铁、铝、金、银能导电,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ii) 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内角和
1、已知 f (1) 0, af (n ) bf (n 1) 1, n 2, a 0,b 0 ,推测 f ( n) 的表达式 .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0 , 凸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0, 凸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5400 , ,,
由这些结论猜想凸 n 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解析:凸 n 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 (n-2) × 1800.
所包容的范围 .
2)归纳是依据若干已知的、没有穷尽的现象推断尚属未知的现象
, 因而结
论具有猜测性 .
3)归纳的前提是特殊的情况 , 因而归纳是立足于观察、经验和实验的基础
之上 .
注:归纳是立足于观察、经验、实验和对有限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 提出带有
规律性的结论
2.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1) 对已有的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整理; 2) 猜想
3) 检验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集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1.1.1变化率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导数问题1 .⏹ ⏹ 分析: (r ⑴ 当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62.001)0()1(L dm r r ≈--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16.0)1()2(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16.012)1()2(L dm r r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1212)()(V V V r V r --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问题2 高台跳水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s )存在函数关系h (t )= -4.9t 2+6.5t +10.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v 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思考计算:5.00≤≤t 和21≤≤t 的平均速度在5.00≤≤t 这段时间里,)/(05.405.0)0()5.0(s m h h v =--=;在21≤≤t 这段时间里,)/(2.812)1()2(s m h h v -=--=探究:计算运动员在650≤≤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思考以下问题:所以v =12.若设x 2,同样f ∆=∆3. 平均变化率=∆∆xf 1212)()(x x x f x f --直线AB 的斜率三.典例分析例1.已知函数f (x )=x x +-2),则=∆∆xy. 解:)1()1(22x x y ∆+-+∆+--=∆+-,∴x xx x x y ∆-=∆-∆+-+∆+--=∆∆32)1()1(2 例2. 求2x y =在0x x =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集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1.1.1变化率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
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 气球膨胀率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4)(r r V π=⏹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43)(πV V r = 分析: 343)(πV V r =, ⑴ 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62.0)0()1(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62.001)0()1(L dm r r ≈--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16.0)1()2(dm r r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16.012)1()2(L dm r r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1212)()(V V V r V r --问题2 高台跳水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s )存在函数关系h (t )= -4.9t 2+6.5t +10.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v 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 思考计算:5.00≤≤t 和21≤≤t 的平均速度在5.00≤≤t 这段时间里,)/(05.405.0)0()5.0(s m h h v =--=;在21≤≤t 这段时间里,)/(2.812)1()2(s m h h v -=--=探究:计算运动员在49650≤≤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思考以下问题:⑴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使静止的吗?⑵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探究过程:如图是函数h (t )= -4.9t 2+6.5t +10的图像,结合图形可知,)0()4965(h h =, 所以)/(004965)0()4965(m s h h v =--=, 虽然运动员在49650≤≤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0m s ,但实际情况是运动员仍然运动,并非静止,可以说明用平均速度不能精确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二)平均变化率概念:1.上述问题中的变化率可用式子1212)()(x x x f x f --表示, 称为函数f (x )从x 1到x 2的平均变化率2.若设12x x x -=∆, )()(12x f x f f -=∆ (这里x ∆看作是对于x 1的一个“增量”可用x 1+x ∆代替x 2,同样)()(12x f x f y f -=∆=∆)3. 则平均变化率为=∆∆=∆∆xf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思考:观察函数f (x )的图象 平均变化率=∆∆xf1212)()(x x x f x f --直线AB三.典例分析例1.已知函数f (x )=x x +-2的图象上的一点)2,1(--A 及临近一点)2,1(y x B ∆+-∆+-,则=∆∆xy. 解:)1()1(22x x y ∆+-+∆+--=∆+-,∴x xx x x y ∆-=∆-∆+-+∆+--=∆∆32)1()1(2 例2. 求2x y =在0x x =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集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集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1.1.1变化率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
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 气球膨胀率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4)(r r V π=⏹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43)(πV V r = 分析: 343)(πV V r =, ⑴ 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62.0)0()1(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62.001)0()1(L dm r r ≈--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16.0)1()2(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16.012)1()2(L dm r r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1212)()(V V V r V r --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 问题2 高台跳水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位:s )存在函数关系h (t )= -4.9t 2+6.5t +10.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v 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思考计算:5.00≤≤t 和21≤≤t 的平均速度在5.00≤≤t 这段时间里,)/(05.405.0)0()5.0(s m h h v =--=;在21≤≤t 这段时间里,)/(2.812)1()2(s m h h v -=--=探究:计算运动员在49650≤≤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思考以下问题:⑴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使静止的吗?⑵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探究过程:如图是函数h (t )= -4.9t 2+6.5t +10的图像,结合图形可知,)0()4965(h h =, 所以)/(004965)0()4965(m s h h v =--=, 虽然运动员在49650≤≤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0m s ,但实际情况是运动员仍然运动,并非静止,可以说明用平均速度不能精确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二)平均变化率概念:1.上述问题中的变化率可用式子1212)()(x x x f x f --表示, 称为函数f (x )从x 1到x 2的平均变化率2.若设12x x x -=∆, )()(12x f x f f -=∆ (这里x ∆看作是对于x 1的一个“增量”可用x 1+x ∆代替x 2,同样)()(12x f x f y f -=∆=∆)3. 则平均变化率为=∆∆=∆∆xf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 思考:观察函数f (x )的图象 平均变化率=∆∆xf1212)()(x x x f x f --直线AB 的斜率三.典例分析例1.已知函数f (x )=x +-2)2,y x ∆+-,则=∆∆xy.解:)1()1(22x x y ∆+-+∆+--=∆+-,∴x xx x x y ∆-=∆-∆+-+∆+--=∆∆32)1()1(2 例2. 求2x y =在0x x =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全册
令v(t)=10t+10=60,得t=5,即t=5 s时的速度为
60 m/s. [小结] 求瞬时速度的步骤:
(1)计算v:平均速度v=ΔΔ st=s(t+Δ tΔ)t-s(t).
(2)计算瞬时速度:求平均速度的极限
Δ Δ
s t=
f′(x0)=
ΔΔyx=
f(x0+ΔxΔ)x-f(x0),探究下列问题:
(1)设函数y=f(x)在x=x0处可导,则当Δx→0时, f(x0+ΔxΔ)x-f(x0)的值与x0,Δx都有关吗?
(2)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每一点处都有导数吗?
1.1.2 │ 考点类析
解:(1)导数即为函数y=f(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 是一个局部概念,只与函数y=f(x)在x=x0处及其附近的函 数值有关,与Δx无关.
1.1.2 │预习探究
► 知识点三 导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 y=f(x)在 x=x0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
Δ Δ
y= x
的导数f(,x记0+作Δ_f′_Δx_)(_xx_0-)_或_f(__yx_′0_)_|x_,=__我x_0,们即称f′它(x0为)=函_数___y_f=(__xf_(0+ x_)_在Δ__Δx_) x_=x-__xf0_(_处.x0)
1.1.2 │ 三维目标
(2)通过动手计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 通过问题的探究体会逼近、类比、以已知探求未知、从特殊到 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和导数的背景学习,培养学生拥有豁 达的科学态度,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 学习精神. (2)通过运动的观点体会导数的内涵,使学生掌握导数的概念 不再困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名师教案
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初步形成基本的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2.学习目标:(1)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体会实际需求与数学内部的矛盾(数的运算规则、方程求根)在数系扩充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人类理性思维的作用以及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2)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复代数形式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3)复数的向量表示.3.学习重点: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复数的向量表示.4.学习难点:复数相等的条件,复数的向量表示.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x+=在实数集中无解.联系从自然数系任务1、阅读教材P102,思考:方程210到实数系的扩充过程,你能设想一种方法,使这个方程有解吗?任务2、阅读教材P103,思考:复数集C和实数集R有什么关系?任务3、阅读教材P104-P105,思考: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因此,实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类比实数的几何意义,复数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呢?2.预习自测1.下列复数中,满足方程x2+2=0的是( )A.±1B.±iC.±2iD.±2i答案:C解析:略2.已知复数z=a2-(2-b)i的实部和虚部分别是2和3,则实数a,b的值分别是( )A.2,1B.2,5C.±2,5D.±2,1答案:C解析:略3、如果z=m(m+1)+(m2-1)i为纯虚数,则实数m的值为( )A.1B.0C.-1D.-1或1答案:B解析:略(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对数集因生产和科学发展的需要而逐步扩充的过程进行概括自然数→分数→负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2.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数系的扩充x+=,没有实数根.我们能否将实数集进行扩充,对于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10使得在新的数集中,该问题能得到圆满解决呢?●活动一:回顾旧知,回顾数集的扩充过程对数集因生产和科学发展的需要而逐步扩充的过程进行概括自然数→分数→负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教师引导)●活动二:类比旧知,探究数系的扩充.对于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10x +=,没有实数根.我们能否将实数集进行扩充,使得在新的数集中,该问题能得到圆满解决呢?我们说,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10x +=没有实数根.实际上,就是在实数范围内,没有一个实数的平方会等于负数.解决这一问题,其本质就是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1的开平方问题.即一个什么样的数,它的平方会等于-1.我们引入一个新数i ,它的平方等于-1 ●活动三:类比探究,研究新数i 的运算性质把实数和新引进的数i 像实数那样进行运算,并希望运算时有关的运算律仍成立,你得到什么样的数?根据前面讨论结果,我们引入一个新数i ,i 叫做虚数单位,并规定: ①虚数单位i 的平方等于-1,即21i =-②i 的周期性:41n ii +=,421n i +=-43n +4n ③实数可以与它进行四则运算,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的加、乘运算律仍然成立.有了前面的讨论,引入新数i ,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这样,就可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1-可以开平方,而且1-的平方根是i ±).问题探究二:复数的概念 ●活动一:理解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 怎样表示一个复数?根据虚数单位i 的第③条性质,i 可以与实数b 相乘,再与实数a 相加.由于满足乘法交换律及加法交换律,从而可以把结果写成a bi +这样,数的范围又扩充了,出现了形如(,)a bi a b R +∈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复数.复数通常用字母z 表示,即z =a +bi ,(其中a ,b ∈R ),这一表示形式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其中a 、b 分别叫做复数z 的实部与虚部.复数的实部、虚部满足什么条件表示实数? 对于复数a +bi (a,b ∈R ),当且仅当b =0时,它是实数; 当且仅当a =0且b =0时,它是实数0; 当b ≠0时,叫做虚数;当a =0且b ≠0时,叫做纯虚数; ●活动二:剖析概念复数m +ni 的实部、虚部一定是m 、n 吗?不一定,只有当m ∈R ,n ∈R ,则m 、n 才是该复数的实部、虚部. 对于复数a +bi 和c +di (a,b,c,d ∈R ),你认为满足什么条件时,这两个复数相等?(a =c 且b =d ,即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时,这两个复数相等.) 任意两个实数可以比较大小,复数呢?如果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那么它们不能比较大小. ●活动三:完善知识体系复数集、实数集、虚数集、纯虚数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复数z =(,)a bi a b R +∈包括:0,0)0)0,0)a a ⎧⎪≠≠⎧⎨≠⎨⎪≠=⎩⎩实数 (b=0)复数z 一般虚数(b 虚数 (b 纯虚数(b●活动四:复数基本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复数充要条件的应用 例1、实数m 为什么值时()11z m m i=++-是(1)实数(2)虚数(3)纯虚数答案:见解析解析:(1)当10m -=,即1m =时,复数z 是实数; (2)当10m -≠即1m ≠时,复数z 是虚数;(3)当10,10m m +=-≠即m 1=-时,复数z 是纯虚数.点拨:本题是对实数、虚数、纯虚数概念的考察.因为m R ∈,所以()()1,1m R m R +∈-∈.由z a bi =+是实数、虚数、纯虚数的条件可以确定m 的值.例2、已知x 2-x -6x +1=(x 2-2x -3)i (x ∈R ),求x 的值.答案:见解析解析:由复数相等的定义得⎩⎨⎧x 2-x -6x +1=0.x 2-2x -3=0.解得:x =3,所以x =3为所求.点拨:本题考察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对于复数a +bi 和c +di (a,b,c,d ∈R )当且仅当a =c 且b =d ,即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时,这两个复数相等例3、设z 1=m 2+1+(m 2+m -2)i ,z 2=4m +2+(m 2-5m +4)i ,若z 1<z 2,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见解析解析:由于z 1<z 2,m ∈R ,∴z 1∈R 且z 2∈R ,当z 1∈R 时,m 2+m -2=0, m =1或m =-2.当z 2∈R 时,m 2-5m +4=0, m =1或m =4,∴当m =1时,z 1=2,z 2=6,满足z 1<z 2. ∴z 1<z 2时,实数m 的取值为m =1.点拨:本题考察对复数概念的理解.如果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那么它们不能比较大小.●活动一 类比实数的几何意义,探究复数的几何意义若把a,b 看成有序实数对(a,b ),则(a,b )与复数a +bi 是怎样的对应关系?有序实数对(a,b )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是怎样的对应关系?(一一对应关系) 实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 一一对应实数轴上的点(几何模型)任何一个复数z =a +bi,都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a,b )唯一确定.因为有序实数对(a,b )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一一对应,所以复数集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集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复数z =a +bi (a ,b ∈R )一一对应,复平面内的点Z (a ,b );如图:复数z =a +bi 可以用点Z (a,b )(复数的几何形式)来表示,这个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x 轴叫做实轴,y 轴叫做虚轴. 显然,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虚轴上的点(除了原点)都表示纯虚数例4、实数m 取什么值时,复平面内表示复数()()22815514m m m m i -++--的点(1)位于第四象限;(2)位于y =x 上. 答案:见解析解析:(1)由()22815,514m m m m -+--位于第四象限,得2281505140m m m m ⎧-+>⎨--<⎩,解得,2357m m -<<<<或(2)由()22815,514m m m m -+--位于直线y =x 上,得22815=514m m m m -+--即293m =点拨:本题考察复数的几何意义即复数z =a +bi,与点Z (a,b )一一对应.复数z a bi =+表示的点坐标为(),a b ,分别由条件,点()22815,514m m m m -+--位于第四象限、y =x 上可得●活动二:类比探究复数的另外一个几何意义除了用平面里的点表示复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复数?还可以用向量! 设复平面内的点Z (相对于原点来说)也可以由向量OZ 唯一确定.反之,也成立.因此,复数z =a +bi 与OZ 也是一一对应的(实数0与零向量对应),这是复数的另一种几何意义.复数z ,点Z (a,b ),OZ 三者关系如下:复数z a bi =+复平面内的点(,)Z a b ←−−−→一一对应平面向量OZ . 复数的向量形式.以原点O 为始点的向量,规定:相等的向量表示同一个复数. ●活动三:探究复数的模的几何意义向量OZ 的模叫做复数z a bi =+的模,记作||z 或||a bi +. 由模的定义知:22||||(0,)z a bi r a b r r R =+==+≥∈例5、已知复数z =3+ai ,且|z |<4,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见解析解析:方法一:∵z =3+ai (a ∈R ),∴|z |=32+a 2, 由已知得32+a 2<42,∴a 2<7,∴a ∈(-7,7).方法二: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由|z |<4知,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以原点为圆心,以4为半径的圆内(不包括边界),由z =3+ai 知z 对应的点在直线x =3上, 所以线段AB (除去端点)为动点Z 的集合. 由图可知:-7<a <7点拨:本题考察复数的几何意义即复数的模及考察数形结合思想.例6、设z ∈C ,在复平面内对应点Z ,试说明满足下列条件的点Z 的集合是什么图形.(1)|z |=2;(2)1≤|z |≤2. 答案:见解析解析:(1)方法一:|z |=2说明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Z 到原点的距离为2, 这样的点Z 的集合是以原点O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方法二:设z =a +bi ,由|z |=2,得a 2+b 2=4.故点Z 对应的集合是以原点O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2)不等式|z |≤2的解集是圆|z |=2及该圆内部所有点的集合.不等式|z |≥1的解集是圆|z |=1及该圆外部所有点的集合.这两个集合的交集,就是满足条件1≤|z |≤2的点的集合.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求点的集合是以O 为圆心,以1和2为半径的两圆所夹的圆环,并且包括圆环的边界.点拨:解决复数的模的几何意义的问题,应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z |表示点Z 到原点的距离,可依据|z |满足的条件判断点Z 的集合表示的图形; 二是利用复数的模的概念,把模的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来解决 3.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1)复数的分类:复数(z =a +bi ,a ,b ∈R )⎩⎪⎨⎪⎧实数b =0虚数b ≠0⎩⎨⎧纯虚数a =0非纯虚数a ≠0(2)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设a ,b ,c ,d 都是实数,那么a +bi =c +di ⇔ a =c 且b =d . (3)复数与点、向量间的对应①复数z =a +bi (a ,b ∈R )一一对应,复平面内的点Z (a ,b ); ②复数z =a +bi (a ,b ∈R )一一对应,平面向量OZ →=(a ,b ).(4)复数的模复数z =a +bi (a ,b ∈R )对应的向量为OZ →,则OZ →的模叫做复数z 的模,记作|z |,且|z |=a 2+b 2. 【重难点突破】(1)对于复数概念,首先要在变化中认识复数代数形式的结构,正确判断复数的实部、虚部,然后依据复数是实数、虚数、纯虚数的条件,用列方程(或不等式)的方法求出相应参数的取值(或取值范围)(2)对于复数相等的问题.必须保证实部和虚部都分别相等.(3)对于复数的向量表示,一定先准确找出复数所表示的向量是关键. 4.随堂检测1.若复数(a 2-a -2)+(|a -1|-1)i (a ∈R )不是纯虚数,则( ) A.a =-1 B.a ≠-1且a ≠2 C.a ≠-1 D.a ≠2 答案:C.解析:若一个复数不是纯虚数,则该复数是一个虚数或是一个实数.当a 2-a -2≠0时,已知的复数一定不是纯虚数,解得a ≠-1且a ≠2;当a 2-a -2=0且|a -1|-1=0时,已知的复数也不是一个纯虚数,解得a =2.综上所述,当a ≠-1时,已知的复数不是一个纯虚数.点拨:纯虚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2.如果z =m (m +1)+(m 2-1)i 为纯虚数,则实数m 的值为( ) A.1 B.0 C.-1 D.-1或1 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m (m +1)=0m 2-1≠0∴m =0.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3.在复平面内,复数z =i +2i 2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答案:B解析:∵z =i +2i 2=-2+i ,∴实部小于0,虚部大于0,故复数z 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点拨:复数几何意义4.在复平面内,O 为原点,向量OA→对应的复数为-1+2i ,若点A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B ,则向量OB →对应的复数为( )A.-2-iB.-2+iC.1+2iD.-1+2i 答案:B解析:∵A (-1,2)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B (-2,1),∴向量OB →对应的复数为-2+i点拨:复数几何意义 (三)课后作业 基础型自主突破1.说出复数i i 31,5,32--+的实部和虚部.答案:见解析解析: 复数2+3i 的实部是2,虚部是3;-5的实部是-5,虚部是0;i 31-的实部是0,虚部是31-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2.指出下列各数中,哪些是实数,哪些是虚数,哪些是纯虚数?72+,618.0,i 72,0,i ,2i ,85+i ,i 293-实数: 虚数: 纯虚数: 答案:实数有:72+,618.0,0,2i虚数有:i 72,i ,85+i ,i 293-纯虚数有:i 72,i 解析:略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3.设O 是原点,向量,OA OB →→对应的复数分别为23,32i i --+,那么向量BA →对应的复数是( ).55A i -+.55B i --.55C i +.55D i -答案:B解析:BA OA OB →→→=-(23)(32)i i =---+55i =-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几何意义4.下列n 的取值中,使n i =1(i 是虚数单位)的是( )A.n =2B .n =3C .n =4D .n =5答案:C.解析:因为41i =,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5.设z 是复数,()a z 表示满足1n z =的最小正整数n ,则对虚数单位i ,()a i =()A.8B.6C.4D.2答案:C解析:()a i =1=n i ,则最小正整数n 为4,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6.若复数()()i m m m m 36522-++-为纯虚数,试求实数m 的值.答案:见解析解析:若复数()()i m m m m 36522-++-为纯虚数,则⎪⎩⎪⎨⎧≠-=+-0306522m m m m ∴2=m 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能力型师生共研7.若θ∈(3π4,5π4),则复数(cos θ+sin θ)+(sin θ-cos θ)i 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θ∈(3π4,5π4),∴cos θ+sin θ<0,sin θ-cos θ>0.点拨:复数的几何意义8.复数2(2)(11)()a a a i a R --+--∈不是纯虚数,则有( ).0A a ≠.2B a ≠.02C a a ≠≠且.1D a =-答案:C 解析:需要110a --≠,即02a a ≠≠且.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9.集合{Z ︱Z =Z n i i n n ∈+-,},用列举法表示该集合,这个集合是( )A.{0,2,-2}B.{0,2}C.{0,2,-2,2i}D.{0,2,-2,2i,-2i}答案:A解析:略点拨:根据n i成周期性变化可知.10.设A、B为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则复数z=(cos B-tan A)+tan Bi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的(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略点拨:复数的几何意义探究型多维突破11、复数z1=3+4i,z2=0,z3=c+(2c-6)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分别为A、B、C,若∠BAC是钝角,求实数c的取值范围.答案:见解析解析:在复平面内三点坐标分别为A(3,4),B(0,0),C(c,2c-6),由∠BAC是钝角得AB AC<0,且B、A、C不共线,由(-3,-4)·(c-3,2c-10)<0解得c>49,11其中当c=9时,(6,8)2AC AB==-,三点共线,故c≠9.∴c的取值范围是c>4911且c≠9.点拨:复数的几何意义,代数形式12、在复平面内,满足下列复数形式方程的动点Z的轨迹是什么?(1)|z-1-i|=|z+2+i|(2)|z+i|+|z-i|=4(3)|z+2|-|z-2|=1(4)若将(2)中的等于改为小于呢?答案:(1)直线;(2)椭圆;(3)双曲线延伸:(4)椭圆及其内部解析:略点拨;复数四则运算及复数几何意义自助餐1.已知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z=i2015的虚部是()A.0B.﹣1C.1D.﹣i答案:D解析:略点拨:复数的乘法运算2.设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1﹣2i+3i2﹣4i3等于()A.﹣2﹣6iB.﹣2+2iC.4+2iD.4﹣6i答案:B解析:略点拨:复数的乘法运算3.实数x,y满足(1+i)x+(1﹣i)y=2,则xy的值是()A.2B.1C.﹣1D.﹣2答案:B解析:略点拨:复数的运算、复数相等的概念4.设复数z=1+bi(b∈R)且|z|=2,则复数的虚部为()A.B.C.±1D.答案:D解析:略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复数的模5.2+7,27i,0,8+5i,(1-3)i,0.618这几个数中,纯虚数的个数为( )A.0B.1C.2D.3答案:C.解析:27i,(1-3)i是纯虚数,2+7,0,0.618是实数,8+5i是虚数.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6.已知复数z=1a-1+(a2-1)i是实数,则实数a的值为( )A.1或-1B.1C.-1D.0或-1 答案:C.解析:因为复数z=1a-1+(a2-1)i是实数,且a为实数,则⎩⎨⎧a2-1=0,a-1≠0,解得a =-1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7.复数z =i cos θ,θ∈[0,2π)的几何表示是( )A.虚轴B.虚轴除去原点C.线段PQ ,点P ,Q 的坐标分别为(0,1),(0,-1)D.C 中线段PQ ,但应除去原点答案:C解析:略点拨:复数的几何意义8.已知(2m -5n )+3i =3n -(m +5)i ,m ,n ∈R ,则m +n =________.答案:-10解析:根据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可知:⎩⎨⎧ 2m -5n =3n ,3=-(m +5),解得⎩⎨⎧m =-8,n =-2.所以m +n =-10.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9.若复数(m 2-3m -4)+(m 2-5m -6)i 是虚数,则实数m 满足________.答案:m ≠-1且m ≠6解析:m ≠-1且m ≠6. 因为m 2-3m -4+(m 2-5m -6)i 是虚数,所以m 2-5m -6≠0,所以m ≠-1且m ≠6.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10、如果12log (m +n )-(m 2-3m )i >-1,如何求自然数m ,n 的值?答案:m =0,n =1 解析:因为12log (m +n )-(m 2-3m )i >-1,所以12log (m +n )-(m 2-3m )i 是实数, 从而有21230log (m n)1m m ⎧-=⎪⎨+>-⎪⎩ 由①得m =0或m =3,当m =0时,代入②得n <2,又m +n >0,所以n =1;当m =3时,代入②得n <-1,与n 是自然数矛盾,综上可得m =0,n =1.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11.设复数z =lg(m 2-2m -3)+(m 2+3m +2)i ,(1)当实数m 为何值时,z 是纯虚数?(2)当实数m 为何值时,z 是实数?答案:见解析解析:(1)因为复数z =lg(m 2-2m -3)+(m 2+3m +2)i 是纯虚数,所以⎩⎨⎧ m 2-2m -3>0,lg(m 2-2m -3)=0,m 2+3m +2≠0.解得m =1±5,所以当m =1±5时,z 是纯虚数.(2)因为复数z =lg(m 2-2m -3)+(m 2+3m +2)i 是实数,所以⎩⎨⎧m 2-2m -3>0,m 2+3m +2=0,解得m =-2,所以当m =-2时,z 是实数.点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12.已知复数|z |=1,求复数3+4i +z 的模的最大值及最小值.答案:见解析解析:令ω=3+4i +z ,则z =ω-(3+4i ).∵|z |=1,∴|ω-(3+4i )|=1,∴复数ω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轨迹是以(3,4)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 如图,容易看出,圆上的点A 所对应的复数ωA 的模最大,为+1=6;圆上的点B 所对应的复数ωB 的模最小,为-1=4,∴复数3+4i +z 的模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6和4.点拨:复数的几何意义数学视野自然数的产生,起源于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计数的需要.开始只有很少几个自然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记数方法的改进,逐步认识越来越多的自然数..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认识自然数的过程,就是人类祖先认识自然数的过程的再现.随着生产的发展,在土地测量、天文观测、土木建筑、水利工程等活动中,都需要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度量不尽的情况,如果要更精确地度量下去,就必然产生自然数不够用的矛盾.这样,分数就应运而生.据数学史书记载,三千多年前埃及纸草书中已经记有关于分数的问题.引进分数,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最初人们在记数时,没有“零” 的概念.后来,在生产实践中,需要记录和计算的东西越来越多,逐渐产生了位值制记数法.有了这种记数法,零的产生就不可避免的了.我国古代筹算中,利用“空位”表示零.公元6世纪,印度数学家开始用符号“0”表示零. 但是,把“0”作为一个数是很迟的事.引进数0,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二次扩充.以后,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负数概念就出现了.我国是认识正、负数最早的国家,《九章算术》中就有了正、负数的记载.在欧洲,直到17世纪才对负数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引进负数,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三次扩充.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渊源于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Pythagqras,约公元前580~前500)学派发现了单位正方形的边长与对角线是不可公度的,为了得到不可公度线段比的精确数值,导致了无理数的产生.当时只是用几何的形象来说明无理数的存在,至于严格的实数理论,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建立起来.引进无理数,形成实数系,这是数的概念的第四次扩充.数的概念的再一次扩充,是为了解决数学自身的矛盾.16世纪前半叶,意大利数学家塔尔塔利亚发现了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胆地引用了负数开平方的运算,得到了正确答案.由此,虚数作为一种合乎逻辑的假设得以引进,并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加以运用,成功地经受了理论和实践的检验,最后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确立了虚数在数学中的地位.引进虚数,形成复数系,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五次扩充.上面,我们简要地回顾了数的发展过程.必须指出,数的概念的产生,实际上是交错进行的.例如,在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负数之前,早就知道了无理数的存在;在实数理论还未完全建立之前,经运用虚数解三次方程了.直到19世纪初,从自然数到复数的理论基础,并未被认真考虑过.后来,由于数学严密性的需要以及公理化倾向的影响,促使人们开始认真研究整个数系的逻辑结构.从19世纪中叶起,经过皮亚诺(G.Peano,1855~1939)、康托尔(G.Cantor,1845~1918)、戴德金(R.Dedekind,1831~1916)、外尔斯特拉斯(K.Weierstrass,1815~1897)等数学家的努力,完成了建立整个数系的逻辑工作.近代数学关于数的理论,是在总结数的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用代数结构的观点和比较严格的公理系统加以整理而建立起来的.作为数的理论系统的基础,首先要建立自然数系,然后逐步加以扩展.一般采用的扩展过程是N--------→Z--------→Q--------→R--------→C(自然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复数集)科学的数集扩充,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添加元素法,即把新元素添加到已建立的数集中去;二是构造法,即从理论上构造一个集合,然后指出这个集合的某个真子集与先前的数集是同构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关于数系的扩充,主要是渗透近代数学观点,采用添加元素并强调运算的方法来进行的.其扩充过程是:自然数集(添零)→扩大的自然数集(添正分数)→算术数集(添负有理数) →有理数集(添无理数)→实数集(添虚数)→复数集数系的每一次扩充,都解决了一定的矛盾,从而扩大了数的应用范围.但是,数系的每一次扩充也会失去某些性质.例如,从自然数系N扩充到整数系Z后,Z 对减法具有封闭性,但失去N的良序性质,即N中任何非空子集都有最小元素.又如,由实数系R扩充到复数系C后,C是代数闭域,即任何代数方程必有根,但失去了R的顺序性,C中元素已无大小可言.数系扩充到复数系后,能否继续扩充?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有条件的.如果要求完全满足复数系的全部运算性质,那么任何扩充都是难以成功的.如果放弃某些要求,那么进一步的扩充是可能的.比如,放弃乘法交换律,复数系C可以扩充为四元数系H,如果再适当改变对乘法结合律的要求,四元数系H又可扩充为八元数系Ca等等.当然,在现代数学中,通常总是把“数”理解为复数或实数,只有在个别情况,经特别指出,才用到四元数.至于八元数的使用就更罕见了.。
高中数学选修2-2教案(完整版)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1.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一)【内容分析】:归纳是重要的推理方法,在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如数列、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等等)后,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方法加以总结,上升为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数学实例,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2)能利用归纳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例,加深对归纳这种思想方法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并认识归纳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体会并实践归纳推理的探索过程(2)归纳推理的局限【教学难点】:引导和训练学生从已知的线索中归纳出正确的结论),试归纳出→如何证明:将递推公式变时命题成立,再证由这两步,可以归纳出什么结论? (目的:渗【练习与测试】: (基础题)1)数列2,5,11,20,,47,x …中的x 等于( ) A .28 B .32 C .33 D .272)从222576543,3432,11=++++=++=中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是_____________。
3)定义,,,A B B C C D D A ****的运算分别对应下图中的(1)、(2)、(3)、(4),那么下图中的(A )、(B )所对应的运算结果可能是( ).(1) 4) (A A.,B D A D ** B.,B D A C ** C.,B C A D ** D.,C D A D ** 4)有10个顶点的凸多面体,它的各面多边形内角总和是________.5)在一次珠宝展览会上,某商家展出一套珠宝首饰,第一件首饰是1颗珠宝, 第二件首饰是由6颗珠宝(图中圆圈表示珠宝)构成如图1所示的正六边形, 第三件首饰如图2, 第四件首饰如图3, 第五件首饰如图4, 以后每件首饰都在前一件上,按照这种规律增加一定数量的珠宝,使它构成更大的正六变形,依此推断第6件首饰上应有_______________颗珠宝,第n 件首饰所用珠宝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_颗.6)已知n n a n na 11+=+(n=1.2. …)11=a 试归纳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1)B 523,1156,20119,-=-=-=推出2012,32x x -==2)2*1...212...32(21),n n n n n n n N ++++-+++-=-∈ 注意左边共有21n -项 3)B4)(n-2)3605) 91,1+5+9+…4n+1=2n 2+3n+1 6) a 1=1,a 2=21 a 3=31… a n =n1(中等题)1)观察下列的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则第n 个图中有 个小正方形.2)-1 .3 .-7 .15 .( ) ,63 , , , 括号中的数字应为( ) A.33 B.-31 C.-27 D.-57 3)设平面内有n 条直线(n ≥ 3),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表示 n 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 f (4 )=( ) A.3 B.4 C.5 D.64)顺次计算数列:1,1+2+1,1+2+3+2+1,1+2+3+4+3+2+1,的前4项,由此猜测123...)1()1(...321++++-++-++++=n n n a n 的结果. 答案:1)1+2+3+4+…+(n+1)=)2)(1(21++n n 2)B 正负相间,3=1+2,7=3+22,15=7+23,15+24=31,31+25=63 3)C4)依次为,1,22,32,42,所以a n =n 2(难题)1).迄今为止,人类已借助“网格计算”技术找到了630万位的最大质数。
高中数学选修2-2全套教案(下)
18=11+7, 20=13+7, ,, , 50=13+37, ,, , 100=3+97 ,猜测:任一偶数
(除去 2,它本身是一素数)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 1742 年写信提出,
欧拉及以后的数学家无人能解,成为数学史上举世闻名的猜想
. 1973 年,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充分大的偶数可表示为一个素数与至多两个素
1 颗珠宝, 第二件首饰是由 6 颗珠宝 ( 图中圆圈
表示珠宝 ) 构成如图 1 所示的正六边形, 第三件首饰如图 2, 第四件首饰如图 3, 第五件首饰如图 4, 以 后 每
件 首 饰 都 在 前 一 件 上 ,按 照 这 种 规 律 增 加 一 定 数 量 的 珠 宝 ,使 它 构 成 更 大 的 正 六 变 形 ,依 此 推 断 第 6
n 个图中有
个小正方形 .
2) -1 . 3 . -7 . 15 . ( ) , 63 , , , 括号中的数字应为( )
A.33 B.-31 C.-27 D.-57 3) 设平面内有 n 条直线( n ≥ 3 ),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表示
n 条直
线交点的个数,则 f ( 4 ) =( ) A.3 B.4 C.5 D.6
1、 知 识 与 技 能 :
( 1)结合数学实例,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
( 2)能利用归纳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
2、 过 程 与 方 法 :
通 过课例 ,加深 对归纳这种 思想方 法的认 识。
3、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
体验并认识归纳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 教 学 重 点 】:
( 1) 体 会 并 实 践 归 纳 推 理 的 探 索 过 程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的选修2-2全套教案设计
高中数学教案选修全套【选修2-2教案|全套】目录目录 (I)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1)§1.1.1变化率问题 (1)导数与导函数的概念 (5)§1.1.2导数的概念 (8)§1.1.3导数的几何意义 (13)§1.2.1几个常用函数的导数 (19)§1.2.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 (23)§1.2.2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28)§1.3.1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2课时) (32)§1.3.2函数的极值与导数(2课时) (38)§1.3.3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2课时) (43)§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2课时) (47)§1.5.3定积分的概念 (53)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58)合情推理 (58)类比推理 (63)演绎推理 (68)推理案例赏识 (72)直接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 (75)间接证明--反证法 (78)数学归纳法 (82)第3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98)§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98)§3.1.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98)§3.1.2复数的几何意义 (103)§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107)§3.2.1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几何意义 (107)§3.2.2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114)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1变化率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二、求曲线的切线;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2021年整理)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全套教案设计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全套教案设计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全套教案设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全套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
1.1变化率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二、求曲线的切线;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
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二.新课讲授(一)问题提出问题1 气球膨胀率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
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4)(r r V π=⏹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43)(πV V r = 分析: 343)(πV V r =, ⑴ 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62.0)0()1(dm r r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62.001)0()1(L dm r r ≈--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16.0)1()2(dm r r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16.012)1()2(L dm r r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1212)()(V V V r V r --问题2 高台跳水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s )存在函数关系h (t )=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1 变化率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 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二、求曲线的切线;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
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二.新课讲授(一)问题提出问题1 气球膨胀率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43气球的体积V(单位:L)与半径r(单位:dm)之间的函数关系是V(r) r 3 3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r(V)分析:⑴ 当V 从0 增加到1 时,气球半径增加了r(1) r(0) 0.62(dm)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r(1) r(0)0.62(dm/L)10⑵ 当V 从1 增加到2 时,气球半径增加了r(2) r(1) 0.16(dm)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r(2) r(1)0.16(dm/ L)21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1 增加到V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r(V2) r(V1)V2 V1问题 2 高台跳水在高台跳水运动中 ,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 h( 单位: m)与起跳后的时间 t (单位: s )存在函 数关系 h(t)= - 4.9t 2+6.5t+10. 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 v 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 ?思考计算: 0 t 0.5和 1 t 2的平均速度 v 在 0 t 0.5这段时间里, vh(0.5) h(0)4.05( m / s ) ;0.5 0 在1 t 2这段时间里, v h(2) h(1)8.2(m /s ) 2165 探究:计算运动员在 0 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思考以下问题:49 ⑴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使静止的吗? ⑵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265 探究过程:如图是函数 h(t)= - 4.9t 2+6.5t+10的图像,结合图形可知, h( ) h(0) , 49h(49) h(0) 所以 v490(s/m) , 65 0 4965虽然运动员在 0 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 0(s/m) ,但实际情况是运动员仍然运动,并非 49静止,可以说明用平均速度不能精确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二)平均变化率概念 :f(x 2) f(x 1)表示, 称为函数 f(x)从 x 1到 x 2的平均变化率x2 x12.若设 x x 2 x 1, f f(x 2) f(x 1) (这里 x 看作是对于 x 1的一个 “增量”可用 x1+x 代替x 2,同样 f y f(x 2) f(x 1) )3. 则平均变化率为 yf f(x 2 ) f(x 1) f(x 1 x) f (x 1) xx x2 x1x 思考:观察函数 f(x)的图象三.典例分析1.上述问题中的变化率可用式子例 1.已知函数 f(x)= x2x 的图象上的一点 A( 1, 2) 及临近一点 B( 1 x, 2 y) ,则 y.x .解: 2 y ( 1 x )2( 1 x ),∴y ( 1 x) ( 1 x) 23 xxx例2. 求 y x 2在 x x 0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22解: y (x 0 x) x 0 ,所以2 2 2 2 2y(x 0 x) x 0 x 0 2x 0 x x x 02x 0 xx x x2所以 y x 2在 x x 0 附近的平均变化率为 2x 0 x四.课堂练习21.质点运动规律为 s t 23,则在时间 (3,3 t) 中相应的平均速度为 .2.物体按照 s(t)=3t 2+t+4 的规律作直线运动 ,求在 4s 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 25 3 t3.过曲线 y=f(x)=x 3上两点 P (1,1)和 Q (1+Δx,1+Δy)作曲线的割线,求出当 Δx=0. 1 时割线的斜率 . 五.回顾总结: 1.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六.布置作业导数与导函数的概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导数的概念、掌握简单函数导数符号表示和求解方法;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理解导函数的概念和意义;2、过程与方法:先理解概念背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掌握定义和几何意义,培养转化 问题的能力;最后求切线方程,培养转化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1、导数的求解方法和过程; 2、导数符号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1、导数概念的理解; 2、导函数的理解、认识和运用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在前面我们解决的问题:1、求函数 f (x) x 2在点( 2,4)处的切线斜率。
y f(2 x) f (x) 4 x,故斜率为 4 xx2 2、直线运动的汽车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是 V t 21,求 t t o 时的瞬时速度。
V v(t ot) v(t o)2tot,故斜率为 4tto二、知识点讲解上述两个函数 f (x) 和V(t) 中,当 x ( t )无限趋近于 0 时, V( V)都无限趋近于一个常tx数。
归纳:一般的,定义在区间( a ,b )上的函数 f (x) , x o (a ,b) ,当 x 无限趋近于 0 时,y f (xox) f (xo)无限趋近于一个固定的常数 A ,则称 f (x) 在 x x o 处可导, 并称 A为xxf (x) 在 x x o 处的导数,记作 f '( x o ) 或 f '(x) |x x o,上述两个问题中: (1) f '(2) 4 ,2)V '(t o ) 2t of (x)在 x x 0处的导数就是 f (x) 在 x x 0处的切线斜率。
四、例题选讲例 1 、求下列函数在相应位置的导数3)f(x4 x) f (x 0)无限趋近于 1,则 f (x 0)=(4)f(x0 4 x) f (x0)无限趋近于 1,则 f (x 0) = _____________________ x(5)当△ x 无限趋近于 0,f (x0 2 x) f (x0 2 x)所对应的常数与 f ( x0 )的关系。
x总结:导数等于纵坐标的增量与横坐标的增量之比的极限值。
例 3、若 f(x) (x 1)2,求 f '(2) 和 ( f (2)) ' 注意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
例 4:已知函数 f (x) x ,求 f (x) 在 x 2处的切线。
导函数的概念涉f(x) 的对于区间( a ,b )上任意点处都可导,则 f(x) 在各点的导数也随 x 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自变量 x 的函数,该函数被称为 f (x)的导函数,记作 f ' ( x ) 五、小结与作业三、几何意义:我们上述过程可以看出 1) f (x) x 21, x 22) f (x) 2x 1, x23) f (x) 3, x 2例 2 、函数 f(x)满足 f '(1) 2 , 则当x 无限趋近于 0 时, 1)f(1 x) f(1)2)f (1 2x) f(1) x变式 :设 f(x) 在 x=x 0 处可导,教学目标:1.了解瞬时速度、瞬时变化率的概念;2.理解导数的概念,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3.会求函数在某点的导数 教学重点:瞬时速度、瞬时变化率的概念、导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导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一)平均变化率65(二)探究:计算运动员在 0 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 并思考以下问题:49⑴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使静止的吗?⑵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2 65 探究过程:如图是函数 h(t)= - 4.9t 2+6.5t+10 的图像,结合图形可知, h( ) h(0) ,4965h(65) h(0) 所以 v 4965 0 4965 虽然运动员在 0 t 6459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 0(s/m) ,但实际情况是运动员仍然运动,并非 静止,可以说明用平均速度不能精确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新课讲授1.瞬时速度 我们把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
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不能反映他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 度,那么,如何求运动员的瞬时速度呢?比如, t 2 时的瞬时速度是多少?考察 t 2附近的情况:思考:当 t 趋近于 0 时,平均速度 v 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结论:当 t 趋近于 0 时,即无论 t 从小于 2 的一边,还是从大于 2 的一边趋近于 2 时,平均速 度 v 都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值 13.1 .从物理的角度看,时间 t 间隔无限变小时,平均速度 v 就无限趋近于史的瞬时速度,因此, 运动员在 t 2时的瞬时速度是 13.1m / s§1.1.2导数的概念0(s/m) ,h为了表述方便,我们用lim h(2 t) h(2)13.1t0表示“当 t 2, t 趋近于 0时,平均速度 v 趋近于定值 13.1” 小结:局部以匀速代替变速,以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然后通过取极限,从瞬时速度的近似值过 渡到瞬时速度的精确值。
2 导数的概念从函数 y=f(x)在 x=x 0处的瞬时变化率是 : limf (x0 x) f (x0) lim fx 0 x x 0 x 我们称它为函数 y f (x) 在 x x 0出的导数,记作 f '(x 0) 或 y '|x x ,即说明:( 1)导数即为函数 y=f(x)在 x=x 0 处的瞬时变化率f (x 0) li x m 0f (x 0 x) f (x 0)x2) x x x 0 ,当 x 0 时,x x 0,所以 f (x 0) li x m 0f (x) f(x0)x x 0三.典例分析例 1.( 1)求函数 y=3x 2在 x=1 处的导数 .2分析: 先求 Δf=Δy=f( 1+ Δx)- f(1)=6 Δx+( Δ x)解: 法一(略)再求6 x 再求 lim f6x 0x3x 2 3 12 3(x 212)法二: y |x 1 lim 3x 3 1lim 3(x 1 )lim3( x 1) 6x 1x 1 x 1 x 1 x 1 x 12解:y ( 1 x)2( 1 x) 2 3 x xx2y ( 1 x)2( 1 x) 2 xxli x m(03 x) 3例 2 .(课本例 1 )将原油精炼为汽油、柴油、塑胶等各种不同产品,需要对原油进行冷却和加热,如果第 xh 时,原油的温度(单位: C )为 f (x) x 27x 15(0 x 8) ,计算第 2h 时和第 6h 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并说明它们的意义.解:在第 2h 时和第 6h 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就是 f '(2)和 f '(6) 根据导数定义, f f (2 x) f(x 0)xx22(2 x)2 7(2 x) 15 (227 2 15) x 3 x3 x所以 f (2) lim lim ( x 3) 3 同理可得 : f (6) 5在第 2h 时和第 6h 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分别为 3和 5,说明在 2h 附近,原油温度大约以3 C / h 的速率下降,在第 6h 附近,原油温度大约以 5 C/ h 的速率上升.注:一般地, f '(x 0) 反映了原油温度在时刻 x 0附近的变化情况.四.课堂练习 1.质点运动规律为 s t 23,求质点在 t 3 的瞬时速度为.2.求曲线 y=f(x)=x 3在 x 1 时的导数.3.例 2 中,计算第 3h 时和第 5h 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 并说明它们的意义.五.回顾总结: 1.瞬时速度、瞬时变化率的概念; 2.导数的概念 六.布置作业§1.1.3导数的几何意义教学目标:1.了解平均变化率与割线斜率之间的关系; 2.理解曲线的切线的概念; 3.通过函数的图像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并会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题; 教学重点:曲线的切线的概念、切线的斜率、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导数的几何意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一)平均变化率、割线的斜率 (二)瞬时速度、导数我们知道,导数表示函数 y=f(x)在 x=x 0 处的瞬时变化率,反映了函数 y=f(x)在 x=x 0 附近的变化 情况,导数 f (x 0)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呢? 二.新课讲授(一)曲线的切线及切线的斜率 :如图 3.1-2,当 P n (x n , f (x n ))( n 1,2,3,4) 沿着曲线 f(x)趋近于 点 P(x 0 , f(x 0)) 时,割线 PP n 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图 3.1-2我们发现 ,当点 P n 沿着曲线无限接近点 P 即Δx →0 时,割线 PP n 趋近于确定的位置, 这个确定位置 的直线 PT 称为曲线在点 P 处的切线 .问题:⑴ 割线 PP n 的斜率 k n 与切线 PT 的斜率 k 有什么关系?⑵切线 PT 的斜率 k 为多少? 容易知道,割线 PP n 的斜率是 k nf (xn) f (x0),当点 P n 沿着曲线无限接近点 P 时, k n 无限趋近 xnx说明:(1)设切线的倾斜角为 α,那么当 Δx →0 时,割线 PQ 的斜率 ,称为曲线在点这个概念 : ①提供了求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一种方法②切线斜率的本质 —函数在 x x 0 处的导数 .(2) 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 :1)与该点的位置有关 ;2)要根据割线是否有极限位置来判断与求解 如有极限 ,则在此点有切线 ,且切线是唯一的 ;如不存在 ,则在此点处无切线 ;3) 曲线的切线 ,并不一定与于切线 PT 的斜率 k , 即k li x m 0f(x 0 x) f (x 0) xf (x 0 ) P 处的切线的斜率曲线只有一个交点 ,可以有多个 ,甚至可以无穷多个 .(二)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 y=f(x)在 x=x 0处的导数等于在该点 (x 0, f(x 0)) 处的切线的斜率, f (x 0 x) f(x 0) k的切线的斜率;③利用点斜式求切线方程 .(二)导函数 : 由函数 f(x)在 x=x 0处求导数的过程可以看到 ,当时, f (x 0) 便是 x 的一个函数 ,我们叫它为 f(x)的导函数 .记作: f (x)或 y , 即:f (x x) f (x)即:f (x) y lim 注:在不致发生混淆时,导函数也简称导数.(三)函数 f(x)在点 x 0处的导数 f (x 0 ) 、导函数 f (x)、导数 之间的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