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基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岩基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岩基载荷试验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岩基载荷试验实施细则1. 目的为使测试人员在做岩基载荷试验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 适用范围岩基(不含全风化、强风化岩层)载荷试验的准备、现场实施和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国标执行。
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工作程序4.1 预期极限荷载的确定4.1.1试验采用接近岩基抗压的实际工作条件,确定其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
4.1.2 拟定的试验终止荷载一般不宜小于特征值的3倍。
预期最大加载值须取得委托方的明示。
4.2 现场准备4.2.1 测试前由项目经理或现场检测工程师前往现场踏勘,了解下述现场及试验基本情况:拟测点周围场地平整情况、道路是否通畅;委托方要求工期、检测数量、堆载所用堆重物准备情况等。
4.2.2 拟测点的压板底面应要求做防雨水浸泡措施(如挖排水沟等);拟测点应取岩基持力层样品带回公司。
4.3 试验装置、设备、材料、工具的准备主梁、副梁、堆重物、传力柱、千斤顶、压力表、油压泵、油管。
承压板:直径30cm的圆钢板。
百分表,磁性表座,基准梁(φ48mm钢管)。
4.4 现场检测实施4.4.1试验加载与观测流程加压前读稳定读数,每10min读一次,连续三次不变开始加压;第一级施加荷载为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5,以后每级1/10;每10min测读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视为稳定,加下一级荷载。
当终止加载条件出现时即终止加载,如有必要,可通报业主代表或现场监理;进行卸载与回弹观测,但如果试验加载系统有危险时除外;卸载完毕该次试验即终止。
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

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桩基和岩石基础的承载力试验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准确地评估和测试试验结果,可以有效地确定基础的承载容量,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的目的、方法、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
一、试验目的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基础的承载能力,确保基础的安全和可靠性。
通过试验,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 桩基试验:确定单桩的承载力,了解桩身的沉降性能,评估桩基的稳定性。
2. 岩石基础试验:获取岩石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指标,判断岩石基础的可靠性。
二、试验方法在进行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时,一般会采用以下方法:1. 桩基试验:常用的试验方法有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
- 静载试验:通过施加不同的荷载到待测桩上,测量桩身的变形和荷载响应,从而评估单桩的承载能力。
- 动载试验:采用冲击荷载或震荡荷载作用于桩身,通过对桩身振动特性的分析,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
2. 岩石基础试验:常用的试验方法有岩石取样分析、岩芯强度试验和预应力锚固试验。
- 岩石取样分析:通过取样分析,了解岩石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 岩芯强度试验:将岩芯样本放置在试验设备上进行拉伸、压缩或剪切等试验,获得岩石的强度参数。
- 预应力锚固试验:通过施加预应力荷载到预埋锚杆上,测量锚杆的变形和荷载响应,评估岩石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试验步骤进行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的步骤一般如下:1. 取样准备:对于桩基试验,需要对待测桩进行钻孔取样,并进行标记和编号。
对于岩石基础试验,需要进行岩芯的取样和标记。
2. 试验装置搭建:根据试验方法的不同,搭建适当的试验装置,包括荷载施加设备、测量仪器和数据采集系统。
3. 试验操作: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试验操作。
对于桩基试验,施加逐渐增加的荷载到待测桩上,并及时记录和采集数据。
对于岩石基础试验,按照试验方案进行岩石样本的加载和测试,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承载力指标,评估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岩基载荷试验数量

岩基载荷试验数量
【最新版】
目录
1.岩基载荷试验的定义和重要性
2.岩基载荷试验的数量要求
3.岩基载荷试验的具体实施步骤
4.岩基载荷试验数量的合理性分析
正文
岩基载荷试验是岩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测试,通过对岩基的载荷试验,可以了解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进行岩基载荷试验时,试验的数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如果试验数量过少,可能会导致试验结果的偶然性较大,无法准确反映岩基的真实情况;如果试验数量过多,可能会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同时也会增加工程的施工难度。
一般来说,岩基载荷试验的数量要求应该根据岩基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设计的需要来确定。
在具体的实施步骤上,一般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岩基的类型和地质条件,确定试验的目的和内容。
2.根据试验的目的和内容,确定试验的数量和分布。
3.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设备,进行试验。
4.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确定岩基载荷试验数量的合理性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岩基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岩基类型和地质条件,其承载力和稳定性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确定试验数量时,需要充分考虑岩基的实际情况。
2.工程设计的需要: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因此在确定试验数量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设计的要求。
3.工程成本和施工难度:试验数量的增加会增加工程成本和施工难度,因此在确定试验数量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成本和施工难度的承受能力。
岩基荷载试验要点

附录岩基载荷试验要点
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
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当岩石埋藏深度
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每隔读
加载方式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
荷载分级第一级加载值为预估设计荷载的以后
每级为
沉降量测读加载后立即读数以后每读数一
稳定标准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
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述现象之一时即可终止加
载
在沉降速率有增大的
注若限于加载能力
卸载观测如为奇数第一每级卸载后隔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
当测读到半小时回弹量小于
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对应于符
将极限荷载除以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荷载相
比较取小值
每个场地载荷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取最小值作为
附录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
岩样尺寸一般为
在压力机上以每秒直到试
标准
变异系数取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为
式中
附录附加应力系数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的附加应力系数平
均附加应力系数
表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附加应力系数
续表
注基础长度基础宽度计算点离基础底面垂直距离
矩形面积上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系数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圆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中点的附加应力系数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圆形面积上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边点的附加应力系数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表。
岩基载荷试验作业指导书

岩石地基载荷试验一、适用范围适用于确定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
二、检测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三、检测设备千斤顶、百分表、刚性承压板。
四、现场检测4.1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
4.2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每隔读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
4.3加载应采用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4.4加载时,第一级加载值应为预估设计荷载的1/5,以后每级应为预估设计荷载的1/10。
4.5沉降量测读应在加载后立即进行,以后每10min读数一次。
4.6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可视为达到稳定标准,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4.7加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4.7.1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4.7.2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注:若限于加载能力,荷载也应增加到不少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4.8卸载及卸载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4.8.1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第一级可为3倍;4.8.2每级卸载后,隔10min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4.8.3全部卸载后,当测读到半小时回弹量小于0.01mm时,即认为达到稳定。
五、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5.1对应于p-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
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
将极限荷载除以3的安全系数,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荷载相比较,取小值。
5.2每个场地荷载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取最小值作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3岩石地基承载力不进行深宽修正。
建筑岩基载荷试验细则

一、应用范围
适用于适用于确定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
二、检测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三、检测设备
千斤顶、百分表、刚性承压板。
四、检测操作细则
1、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
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
2、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每隔读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
不变可开始试验
3 、加载方式: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4、荷载分级:第一级加载值为预估设计荷载的1/5,以后每级为1/10。
5、沉降量测读加载后立即读数以后每10min读数一次。
6、稳定标准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
7、当试验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终止加载并卸荷。
(1)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
(2)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
(3)加至最大荷载;
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第一级可分为三倍。
每级卸载后,隔10min
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
全部卸载后,当测读到半小时回弹量小于
0.01mm时,即认为稳定。
江泰吉微盘http://www.jiangtaitz.co m P80iep90a440。
土(岩)地基载荷试验概况表

土(岩)地基载荷试验概况表摘要:1.土(岩) 地基载荷试验概述2.试验目的和意义3.试验设备和方法4.试验结果分析5.结论正文:1.土(岩) 地基载荷试验概述土(岩) 地基载荷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主要是为了获取地基土(岩) 在承受荷载时的变形特性和承载能力,以确保工程安全、稳定和经济合理。
载荷试验通常分为平板载荷试验、圆环载荷试验、深层载荷试验等,根据不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
2.试验目的和意义土(岩) 地基载荷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地基土(岩) 的承载力、变形特性和稳定性,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工程安全:通过载荷试验,可以判断地基土(岩) 是否能承受设计荷载,从而避免因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导致的工程事故。
(2) 优化工程设计:载荷试验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基参数,如承载力、变形模量等,有利于优化工程设计,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3) 指导施工和监测:载荷试验可以为施工提供重要参考,如确定基础形式、尺寸等;同时,试验结果也可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确保工程质量。
3.试验设备和方法(1) 试验设备:载荷试验通常需要使用千斤顶、位移计、压力计等设备。
其中,千斤顶用于施加荷载,位移计用于测量地基的变形,压力计用于测量荷载。
(2) 试验方法:常见的载荷试验方法包括平板载荷试验、圆环载荷试验和深层载荷试验。
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基础工程,圆环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基础工程,深层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土(岩) 地基。
4.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基承载力:通过试验,可以获取地基土(岩) 的最大承载力,判断其是否能承受设计荷载。
(2) 地基变形特性:试验结果可以反映地基土(岩) 在承受荷载时的变形特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3) 地基稳定性: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可以判断地基土(岩) 在设计荷载下的稳定性。
5.结论土(岩) 地基载荷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试验可以获取地基土(岩) 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和稳定性,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水工建筑物岩石地基施工质量验收监理实施细则

水工建筑物岩石地基施工质量验收监理实施细则1.背景水工建筑物岩石地基是水工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因此在水工建筑物施工质量验收监理方面,对水工建筑物岩石地基施工需要制定实施细则,保证施工质量和验收达标。
2.验收指标2.1 验收前要检查的项目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提供以下信息:•岩石地基质量评估报告•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报告•岩土工程监测预警计划2.2 岩石地基处理验收标准•采用适宜的处理方法,房屋地基处理达到设计性能指标•处理的地基坚实、平整,细部无空鼓、起壳,无裂缝•处理后的地基对房屋具有充分的承载能力•处理后的地基水平度符合要求2.3 岩石地基处理技术验收标准•处理材料符合规范,并确保质量•处理工艺符合规范,并确保技术要求•所有设备设施符合要求,施工记录完整•处理过程中未发生质量事故3.实施细则基于岩土工程监理的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如下:•确保施工单位操作规范,施工人员素质优良,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在岩土工程监理方面,岩石地基的处理要采取完整、规范的处理方法,并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处理。
•在施工前,对施工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和监管,确保施工单位符合相关要求。
•积极配合岩土工程监理人员检验验收工作,对重要的质检点实行全程监测,及时检查现场质量,记录相应的质检资料,并向监理部门提交监测报告。
•在施工过程中,建立议通宵工作时间表,确保进度得到保障。
4.总结水工建筑物岩石地基施工质量验收监理实施细则是能够有效监管水工建筑物施工的核心元素。
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达标,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各方利益,确保各方正常沟通,监测和验收得以顺利推进。
9岩基载荷试验现场检测方案5.6

1 检测依据1.1.《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1.2.《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J51/T014-2013;1.3. 设计图纸文件。
2 检测目的采用桩底岩基载荷试验检测桩端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检测设备所投入设备完整、有效、可靠,均经计量部门进行检定/校准,完全能满足本次检测工作的需求。
表3.1: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4 抽样比例及检测数量依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J51/T 014-2013)的规定,以岩基为桩端持力层时,对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的桩基础,抽取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桩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当条件不具备时可抽取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6根桩在桩底进行岩基载荷试验。
5 现场准备工作桩底岩基需达到设计持力层,所检位置岩基需平整。
千斤顶上钢垫板所接触的岩基需要平整,具体情况见附件五。
6 检测过程或检测原理6.1 加载过程控制本次试验最大加载量为设计承载力的三倍,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为最大加载量的1/15,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分级加载,加荷分级为14级。
慢速维持荷载法:观测方法:每加一级荷载后,立即测读承压板的沉降量,以后每隔10min测读一次沉降量。
承压板沉降相对稳定标准为:每0.5h内的沉降量不应超过0.03mm,并应在四次读数中连续出现两次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6.2终止加载的控制终止加载的条件为: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终止加载:1)岩基载荷试验的荷载无法保持稳定且逐渐下降。
2)本级荷载的沉降量大于前级荷载沉降量的5倍,荷载与沉降曲线出现明显陡降。
3)在某一级荷载下,24h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4)加载至要求的最大试验荷载且承压板沉降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6.3卸载过程控制采用分级进行卸载: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分级卸载,卸载分为7级。
每级卸载后,应隔10min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
岩块点荷载试验实施细则

岩块点荷载试验实施细则1.目的点荷载可为岩石分级及按经验公式计算岩石的抗压强度参数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除极软岩以外的各类岩石。
3.引用文件主要引用JTGE41-2005公路岩石试验规程4.所需主要设备(1)点荷载试验仪:如图T0225-1所示,它包括:①加载系统:主要包括油烟机、承压框架、球端圆锥状压头。
油压机出力为50KN,加载框架应有足够的刚度,要保证在最大破坏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不产生永久性扭曲;球段圆锥状压板的球段曲率半径为5mm,球最体的顶角为60°(如图T0225-1b)所示,采用坚硬材料制成,如碳化钨等。
在试验过程中,上下压板必须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偏差不得超过±0.2mm。
②荷载测量系统:油压表两个,最大量程分别为10MPa、60MPa,其测量精度应保证达到破环荷载读数P的2%。
整个荷载测量系统应能抵抗液压冲击和振动,不受反复加载的影响。
③标距测量部分:采用0.2mm刻度钢尺或位移传感器,应保证试样加荷点间距的测量精度到±0.2mm。
⑵卡尺或钢卷尺,精度为±0.2mm。
⑶地质锤。
3.试件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5.试件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1)岩芯试样a.径向试验:直径30-100mm,长度与直径之比应大于1。
b.轴向试验:直径与加荷点间距为30-100mm,加荷点间距与直径之比为0.3-1。
(2)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试验a.加荷两点间距为30-50mm。
b.加荷处平均宽度与加荷点间距之比为0.3-1。
c.试样长应不小于加荷两点间距。
岩块试样的长(L)、宽(b)、高(H)应尽可能满足L≥b≥h(如图表3所示)。
试样高度一般控制在25-100mm,使之能瞒住试验仪加荷系统对试样尺寸的要求。
试样加荷点附近的岩面不宜过于凸凹不平或倾斜,否则,应加以修整。
(3)试样含水状态可根据需要选择天然含水状态、烘干状态、饱和状态或其它含水状态。
(4)试样数量应视试验性质、含水状态、岩石均质程度而定:a.岩芯试样每组5-10个b.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试样每组15-20个c.如果岩石是各项异性的(如层理、片理明显的沉积岩和变质岩),还应再分为平行和垂直层理加荷的两个亚组,每组试样不少于15个(5)试件描述应包括下列内容:7.1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度、胶结物性质等。
浅、深、岩、复、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1、适用范围适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 m2。
2、检测仪器及设备PDS-JY静载仪,堆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及高压油泵站液压系统等3.1加载分级:每级加载量为试验最大加载量或预计最大试验荷载的1/10~1/12,逐渐加载,第一级则可取两倍加载量进行加载。
3.2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lO、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3.3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3.4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4.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的安装调试符合静载试验要求,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应安装固定在支承于相对不动基础上的基准梁上,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的安装应使表轴线平行于被测位移的方向,不得倾斜。
5、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5.1当满足7.3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5.2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5.2.1当自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5.2.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5.2.3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0 m2.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5.3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岩基载荷试验

岩基载荷试验11.1 适用范围11.1.1岩基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
11.1.1[条文说明]岩基载荷试验不适用于全风化、强风化等破碎岩层和坚硬土层。
11.2 仪器设备11.2.1岩基载荷试验使用的荷载测量仪器、加、卸载设备、变形测量仪器应符合本规程第4.2.1- 4.2.3条的规定。
11.2.2 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
11.2.3加载反力装置可通过传力柱至地表,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力柱的中心应与承压板的中心重合且垂直支撑。
2.传力柱和承压板的材料强度和刚度,应满足载荷试验的要求,在最大荷载作用下应不变形。
3.加载反力装置的主梁、次梁应满足强度要求。
4.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5.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应保持试验岩层的天然湿度和状态。
6.11.2.4基准桩中心与传力柱中心和基准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均不应小于2.0m。
11.3 现场检测11.3.1基础锚杆抗拔试验的维持荷载要求应符合4.3.3条规定,其试验程序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按预估极限承载力10%预压,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
2荷载分级:第一级加载值为预估设计荷载的1/5.以后每级为1/10。
3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4记录的内容为即时时间、实测荷载和位移量,每级荷载施加完毕后,应立即记录位移量,以后每10min记录一次。
记录格式见附录A附表 A.0.1 静载试验记录表。
11.3.2 稳定标准: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
11.3.3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2.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
倍。
3最大加载量为持力层岩基承载力特征值的3.注:若限于加载能力,荷载也应增加到不少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土(岩)地基载荷试验规范及方法

土(岩)地基载荷试验规范及方法1 目的确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天然土质地基、岩石地基及采用换填、预压、压实、挤密、强夯、注浆处理后的人工地基的承压板下应力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3 总则3.1《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3.2《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 10018-20183.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3.4《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3.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3.6基桩施工图3.7岩土勘察报告4 工作流程4.1 接受委托正式接手检测工作时,检测机构应获得委托方书面形式的委托函,以帮助了解工程概况,明确委托方意图即检测目的,同时也使即将开展的检测工作进入合法轨道。
4.2 调查、资料收集为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和现场实施的可行性,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尽可能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必要时检测技术人员到现场勘察,使地基检测做到有的放矢,以提高检测质量。
主要收集内容有: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地基设计施工资料、基坑平面图、现场辅助条件情况(如道路情况、水、电等)及施工工艺等等。
其中地基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地基土类别、设计标高、检测时标高、施工基坑坑底标高、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等。
4.3 制定检测方案在明确了检测目的并获得相关的技术资料后,技术人员应着手制定地基检测方案,以向委托方书面陈述检测工作的形式、方法、依据标准和技术保证。
检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抽样方案、所需的机械或人工配合、试验周期等等。
检测方案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4.4 前期准备4.4.1 检测的仪器设备根据不同的检测要求组织配套、合理的检测设备,如根据最大试验荷载合理选择千斤顶和不同量程的压力表或压力(荷载)传感器(满足在量程的20%—80%范围内)。
天然岩基载荷试验

天然岩基载荷试验1检测目的准确衡量基底持力层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2检测标准(1)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2)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3)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4) 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资料。
3检测数量单位工程抽检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点数为每500m2不应少于1个点,且不得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抽检数量。
4仪器设备(1) 承压板:直径为300mm的圆形刚性压板。
(2) 施荷设备:由千斤顶及精密压力表组成。
(3) 沉降测读设备:WBD-50型百分表2~4块及磁性表座和二根基准杆组成,百分表读数精度为0.01mm。
(4)承荷刚性平台(4m×6m)由工字钢梁组合而成。
5技术要求(1) 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适应,承压板下宜铺设粗砂或中砂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
(2) 最大试验压力按GB 50007—2002规范要求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3倍。
加载荷载分级应不少于8级,试验加载:采用单循环加荷,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或设计要求最大试验荷载,然后分级卸载。
荷载分级:第一级加载值为最大试验荷载的1/5,以后每级为1/10。
每级加载后,立即读取沉降量,以后每10min读数一次,当在连续三次读数之差不大于0.01mm时,则认为已经趋于稳定,再加下一级荷载。
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述情况现象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①. 在某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②.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
(2)、试验卸载: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第一级可为三倍。
每级卸载后,隔10min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
全部卸载后,当测读到半小时回弹量小于0.01mm时,即可认为稳定。
土(岩)地基载荷试验概况表

土(岩)地基载荷试验概况表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概述
2.试验方法
3.试验设备
4.试验结果
5.结论
正文
1.概述
土 (岩) 地基载荷试验是对地基土 (岩) 在承受建筑物荷载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进行测试的一种方法。
通过这种试验,可以了解地基土(岩) 的性能,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一次土 (岩) 地基载荷试验的过程进行概述,以供参考。
2.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方法。
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在试验场地上选定一个代表性区域,进行场地平整,并铺设一定厚度的砂垫层。
(2) 在砂垫层上安装试验设备,包括载荷板、液压装置和测量仪器等。
(3) 按照设计荷载分级加载,每级荷载施加后,观测地基的变形和反弹情况,并记录数据。
(4) 当所有荷载级数施加完毕后,再次观测地基的变形和反弹情况,并记录数据。
3.试验设备
本次试验所使用的设备如下:
(1) 载荷板:用于施加荷载,其尺寸和材料需满足试验要求。
(2) 液压装置:用于施加和测量荷载的大小。
(3) 测量仪器:包括位移计、应变计等,用于测量地基的变形和应变情况。
4.试验结果
根据试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地基在承受荷载过程中,其变形和反弹情况符合设计要求。
(2) 在设计荷载范围内,地基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3) 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和位移较小,说明地基的稳定性良好。
5.结论
本次土 (岩) 地基载荷试验表明,所选地基土 (岩) 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使用。
059地基承载力(轻、重型动力触探法)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检测中心水运结构专业作业指导书地基承载力(轻、重型动力触探法)试验检测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地基承载力(轻、重型动力触探法)试验检测实施细则目的为了规范动力触探检测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港口工程和修造船水工建筑物地基土动力触探检测的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和内业分析计算。
通航建筑物可参照执行。
3.引用文件3.1检测依据的技术标准《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133-1-2010;《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147-1-2010;《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试验全过程应明确所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执行。
3.2合同文件工程检测合同是检测依据标准之一,检测人员进场前,应了解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义务必须履行。
当合同的内容与采用的技术标准有矛盾时,应向委托方说明,但原则上应优先履行合同义务。
4 职责4.1现场检测人员负责现场检测。
提倡谁检测谁分析的原则,若现场检测人员由于时间的关系需委托他人进行内业分析时,检测人员应将现场检测的基本情况,资料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现场检测的全部资料无一缺少的移交给内业分析人。
检测人员对检测的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关资料的质量负完全负责。
4.2内业分析人负责曲线绘制及成果整理,对绘制的曲线成果整理的质量负责。
由于人为原因(例如擅自修改原始记录数据)导至工程质量问题或工程质量纠纷,应由内业分析人员负责。
内业分析中非技术方面的疑难问题,应请示公司总经理协助解决。
内业分析中技术方面的疑难问题应请示公司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协助解决。
4.3一般情况下,内业分析人应同时负责编写检测报告并对所编写报告的质量负责。
4.4公司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负责报告审核,根据报告中的波形曲线检查报告分析的质量,对报告结论的合理性负责。
5 工作程序5.1检测数量及检测桩位确定5.1.1动力触探试验的检测点数量及检测部位按规范或设计单位的要求执行,若委托方确定的检测数量少于规范或设计要求,项目负责人应向委托方说明,经解释说明后可按合同要求的检测点数量执行。
岩基载荷试验方案

岩基载荷试验方案Xxxxxxxxxx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检测方案Xx冶金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二?一?年一月------------------------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检测方案方案编写人:方案审核人:方案审定人:检测单位资质:(检)字第006号邮政编码: 检测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目录一、前言二、检测目的三、检测技术依据四、检测工作量五、场区工程地质概况六、岩基载荷试验方案1、岩基载荷试验仪器设备2、岩基载荷试验技术要求3、现场设备安装4、现场测试及资料整理七、检测技术成果八、现场安全措施附:岩基载荷试验施工方案图,一、前言---------工程,层数为13F,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不等,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层,设计要求桩端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0 kPa。
受------------委托,---------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承担了本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岩基载荷试验检测。
二、检测目的通过岩基载荷试验,判定工程场地内中风化泥岩层作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持力层的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检测技术依据本次检测工作主要的技术规范、标准及依据如下: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川建发[2004]66号)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6、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四、检测工作量1、单体工程按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点在桩底平面处进行岩基载荷试验。
2、本工程检测点的数量和位置由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共同确定。
五、场区工程地质概况---------六、岩基载荷试验方案(一)岩基载荷试验仪器设备1、承压板:采用圆形钢板(直径φ300mm、厚度h30mm)。
,2、加荷系统:由标定过的QF100t油压千斤顶配0.4级的精密压力表及高压油泵组成。
岩基载荷试验

岩基载荷试验11.1 适用范围11.1.1岩基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
11.1.1[条文说明]岩基载荷试验不适用于全风化、强风化等破碎岩层和坚硬土层。
11.2 仪器设备11.2.1岩基载荷试验使用的荷载测量仪器、加、卸载设备、变形测量仪器应符合本规程第4.2.1- 4.2.3条的规定。
11.2.2 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
11.2.3加载反力装置可通过传力柱至地表,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传力柱的中心应与承压板的中心重合且垂直支撑。
2.传力柱和承压板的材料强度和刚度,应满足载荷试验的要求,在最大荷载作用下应不变形。
3.加载反力装置的主梁、次梁应满足强度要求。
4.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5.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6.应保持试验岩层的天然湿度和状态。
11.2.4基准桩中心与传力柱中心和基准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均不应小于2.0m。
11.3 现场检测11.3.1基础锚杆抗拔试验的维持荷载要求应符合4.3.3条规定,其试验程序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按预估极限承载力10%预压,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
2荷载分级:第一级加载值为预估设计荷载的1/5.以后每级为1/10。
3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4记录的内容为即时时间、实测荷载和位移量,每级荷载施加完毕后,应立即记录位移量,以后每10min记录一次。
记录格式见附录A附表 A.0.1 静载试验记录表。
11.3.2 稳定标准: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
11.3.3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2.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
3.最大加载量为持力层岩基承载力特征值的3倍。
岩基载荷检测实施细则

岩基载荷检测实施细则一、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建设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设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编制。
二、编制目的为正确使用静力载荷测试仪,保证岩基载荷检测静载试验操作过程的正确和结果的精确,制定本细则。
三、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通过专项检测考试,具有相应的资质。
四、适用范围岩基载荷检测适用于确定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
五、设备仪器及其安装1、仪器设备1.1 JCQ-503D静力荷载测试仪.(设备有效期为一年)●荷载测试通道应变式测力或压力传感器1个荷载通道量程0-40000KN精度≤0.5%(含传感器)●位移测试通道.试桩沉降测试通道4个锚杆上拔测试通道4个精度≤0.1(含传感器)量程单次50mm,可多次累加测量1.2 QF型分离式油压千斤顶QF320T-20 起重量320T 2台QF320T-20 起重量320T 2台QF500T-20 起重量500T 2台QF500T-20 起重量500T 2台QF100T-20 起重量100T 1台1.3 MFX 数显千分表规格50mm 精度0.001mm 4台1.4油压传感器型号-CYB-10S 量程0-80Mpa1.5荷载传感器量程1000kN2、仪器设备的安装2.1检测加载采用油压千斤顶。
油压千斤顶的中心与承压筒或承压板中心重合,它所提供的最大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1.5倍。
2.2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油压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力,根据油压千斤顶校验率定值(曲线)换算荷载。
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合理选择测力计或荷重传感器,最大试验荷载不小于测力计或荷重传感器量程的0.15倍。
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最大试验荷载不小于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量程的0.25倍。
超高层项目二三期工程基岩载荷试验方案

1、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片区,北邻嘉宾路,南接嘉陵路,东邻嘉华大桥,西侧为重庆天地的高档住宅区。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686420m2,地上建筑面积533885m2,地下建筑面积152565m2,二期塔楼为超高层办公楼和酒店,三期塔楼为公寓式酒店,地下室均为三层,为车库及机电用房。
其中二期塔楼地上99层,落成后总高度为468米,为西部最高楼。
1.2、地质概况杂填土:松散。
粉质粘土和砂泥岩碎块石等组成,多为人工堆积。
卵石:松散~密实,主要分布于北侧靠近嘉滨路附近一线区域,厚度1~12m。
泥岩、砂岩:含强风化、中等风化二个亚层。
地下水:填土内为上层滞水,卵石层中为孔隙潜水,基岩为裂隙水,裂隙水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连通性控制。
含水层与相邻嘉陵江互为补给,水量丰富。
卵石层渗透系数k=27.32m/d。
2、基岩载荷试验检测2.1、岩基载荷检测所用的仪器(1)液压千斤顶(5000kN),配套电动油泵,型号:QF320/200;(2)数显测力计(6000kN),型号:CLY-600/6000kN,编号:69501、69502、(253)。
(3)数显仪,型号:HT-1000。
(4)数码位移传感器(电子千分表),型号HY-65050F;(5)Φ300钢质刚性承压板一只。
(6)厚度为10mm~30mm、边长为250mm~400mm的钢板若干。
上述仪器仪表均在校准周期内,处于正常状态,其测量精度满足本项目的检测要求。
2.2、岩基载荷检测的基本资料根据设计文件设计微风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4900kPa。
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附录H第H.0.10条规定,岩石检测荷载值可以计算。
故正常加载情况下取大于或等于21.3MPa为岩石荷载检测的终止载荷值。
2.3、岩基载荷检测试验方法及步骤2.3.1检测方法:缓慢分级加载法。
2.3.2检测步骤(1)桩底基岩载荷试验:采用岩体自身作为反力系统,在桩基持力层试验标高上平开挖平硐,施工安装、试验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岩基载荷试验实施细则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岩基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使测试人员在做岩基载荷试验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 适用范围
岩基(不含全风化、强风化岩层)载荷试验的准备、现场实施和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
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国标执行。
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工作程序
4.1 预期极限荷载的确定
4.1.1试验采用接近岩基抗压的实际工作条件,确定其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地基的
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
4.1.2 拟定的试验终止荷载一般不宜小于特征值的3倍。
预期最大加载值须取得委托方的明示。
4.2 现场准备
4.2.1 测试前由项目经理或现场检测工程师前往现场踏勘,了解下述现场及试验基本情况:
拟测点周围场地平整情况、道路是否通畅;
委托方要求工期、检测数量、堆载所用堆重物准备情况等。
4.2.2 拟测点的压板底面应要求做防雨水浸泡措施(如挖排水沟等);拟测点应取岩基持力
层样品带回公司。
4.3 试验装置、设备、材料、工具的准备
主梁、副梁、堆重物、传力柱、千斤顶、压力表、油压泵、油管。
承压板:直径30cm的圆钢板。
百分表,磁性表座,基准梁(φ48mm钢管)。
4.4 现场检测实施
4.4.1试验加载与观测流程
加压前读稳定读数,每10min读一次,连续三次不变开始加压;
第一级施加荷载为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5,以后每级1/10;
每10min测读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视为稳定,加下一级荷载。
当终止加载条件出现时即终止加载,如有必要,可通报业主代表或现场监理;
进行卸载与回弹观测,但如果试验加载系统有危险时除外;
卸载完毕该次试验即终止。
4.4.2 进入工地检测后,必须索取整个工程场地的地质勘察报告,尽量收集有关基础的设
计图及地基处理设计情况等资料,必须取得委托方对所检测各拟测点的特征值的要求(应为书面材料,由委托方、监理、设计三者之一出具或签字认可)。
由现场检测
人员向施工等有关方面人员了解基础施工详细情况,填写《检测项目概况表》。
4.4.3 委托方对拟测点处理、场地平整达到我方要求后,方可进场试验。
4.5 现场数据记录与初步分析
4.5.1 退场前试验人、记录人必须分别在每页记录表上签字,见证人须在现场见证单上签字。
4.5.2 对于沉降异常的桩(如P-s曲线出现台阶)尽量向现场施工人员询问施工详情,给
予室内分析判断以佐证。
4.6 室内分析
4.6.1 内业分析计算由现场工程师完成。
4.6.2 使用岩海公司的JYC程序,正确输入原始试验数据,并按要求打印P-s曲线、s-lg(t)
曲线和静载试验汇总表。
按规范方法确定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或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提供岩石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承载力标准值或极限承载力。
4.7 检测报告
4.7.1 检测报告的编写应根据本公司《岩基载荷试验检测报告范本》修改而成;
4.7.2检测报告中应附每根桩P-s曲线、s-lg(t)曲线和静载试验汇总表;
4.7.3 检测报告应附桩位平面布置图。
5. 质量记录
5.1 桩基检测项目概况表(***-QRDJ-002);
5.2 静载试验原始记录表(***-QRDJ-005);
5.3 静载试验现场见证单(***-QRDJ-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