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13.2 命题与证明(3)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命题的证明同步练习题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命题的证明同步练习题

P QC E2.2 命题与证明 第3课时 命题的证明1.如图所示,已知:CD ⊥AB 于D ,且AC 2=AD ·AB. 求证:△ABC 为直角三角形.分析:可通过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2. 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C=90°,∠A=30°,DE 垂直平分AB 于D,交AC 于E,求证:DE=CE.3.已知:如图所示,△ABC 中,D 为BC 上一点,AB=AC , ED=DF ,求证:BE=CF.1.如图, 已知: B 是线段AD 上的一点, △ABC 、△BDE 均为等边三角形. AE 交BC 于P,CD 交BE 于Q . 求证:1)△ABE ≌△CBD . 2)△BDQ ≌△BEP.3)PQ ∥AD .DB AEFCACBDEC2、如图,在△ABC 中,∠A=2∠B ,CD 是∠ACB 的平分线.求证:BC=AC+AD .DCB A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D 平分∠ABC , ∠A +∠C =180°,BC >BA . 求证:点D 在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上.考点综合专题:一元二次方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类型一一元二次方程与三角形、四边形的综合1.(雅安中考)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A.5 B.7 C.5或7 D.102.(广安中考)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方程x2-7x+10=0的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2 B.9C.13 D.12或93.(罗田县期中)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的长是方程x2-7x +12=0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A.16 B.12 C.16或12 D.244.(烟台中考)等腰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2,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n-1=0的两根,则n的值为()A.9 B.10C.9或10 D.8或105.(齐齐哈尔中考)△ABC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3,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8x +15=0的根,则△ABC的周长是.6.(西宁中考)若矩形的长和宽是方程2x2-16x+m=0(0<m≤32)的两根,则矩形的周长为.【方法8】7.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3=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如果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5,求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多少.【易错4】◆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的综合8.(泸州中考)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可能是()9.(安顺中考)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m +1)x+m-1的图象不经过()A.第四象限B.第三象限C.第二象限D.第一象限10.(葫芦岛中考)已知k、b是一元二次方程(2x+1)(3x-1)=0的两个根,且k>b,则函数y=kx+b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1.(广元中考)从3,0,-1,-2,-3这五个数中抽取一个数,作为函数y =(5-m 2)x 和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mx +1=0中m 的值.若恰好使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且使方程有实数根,则满足条件的m 的值是 .12.(甘孜州中考)若函数y =-kx +2k +2与y =kx (k ≠0)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类型三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根式的综合13.(达州中考)方程(m -2)x 2-3-mx +14=0有两个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m >52B .m ≤52且m ≠2C .m ≥3D .m ≤3且m ≠214.(包头中考)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k -1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综合专题:一元二次方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1.B 2.A 3.A 4.B 5.86.16 解析: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 、y ,根据题意得x +y =8,所以矩形的周长为2(x +y)=16.7.解:∵一元二次方程x 2+(2k -1)x +k 2+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2k -1)2-4(k 2+3)>0,即-4k -11>0,∴k<-114,令其两根分别为x 1,x 2,则有x 1+x 2=1-2k ,x 1·x 2=k 2+3,∵此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且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x21+x22=52,∴(x1+x2)2-2x1·x2=25,∴(1-2k)2-2(k2+3)=25,∴k2-2k-15=0,∴k1=5,k2=-3,∵k<-11 4,∴k=-3, ∴把k=-3代入原方程得到x2-7x+12=0,解得x1=3,x2=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8.B9.D 解析:∵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无实数根,∴Δ<0,∴Δ=4-4×1×(-m)=4+4m<0,∴m<-1,∴m+1<1-1,即m+1<0,m-1<-1-1,即m-1<-2,∴一次函数y=(m+1)x+m-1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D.10.B 11.-2 12.k>-12且k≠013.B 14.k≥1。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命题与证明》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章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方程求解、几何图形的性质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命题与定理的概念,学会如何阅读和理解证明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已知定理证明未知定理。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命题与证明的基本概念,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几何图形的性质和方程求解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命题与证明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出发,逐步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

同时,八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对于新的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通过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理解定理的含义。

2.学会阅读和理解证明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能够运用已知定理证明未知定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命题与证明的概念,定理的含义。

2.难点:如何阅读和理解证明过程,运用已知定理证明未知定理。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

2.讲解法:讲解定理的含义,解释证明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已知定理证明未知定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PPT,展示具体的例子和证明过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命题,什么是证明。

例如,给出一个命题:“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让学生思考这个命题是否正确,如何进行证明。

2.呈现(10分钟)讲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解释定理的含义。

通过PPT展示相关的例子和证明过程,让学生理解命题与证明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定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并尝试证明。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3.2命题与证明专题训练(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3.2命题与证明专题训练(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3.2 命题与证明专题一 三角形中的计算与证明题1.已知△ABC 的高为AD ,∠BAD =70º,∠CAD =20º,求∠BAC 的度数。

2.如图,已知AB ∥DE ,试求证:∠A +∠ACD +∠D =3600(你有几种证法?)3.在研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证明方法时,小明和小虎分别给出了下列证法. 小明:在△ABC 中,延长BC 到D ,∴∠ACD =∠A +∠B (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又∵∠ACD +∠ACB =180°(平角定义), ∴∠A +∠B +∠ACB =180°(等式的性质).小虎:在△ABC 中,作CD ⊥AB (如图9), ∵CD ⊥AB (已知),∴∠ADC =∠BDC =90°(直角定义).∴∠A +∠ACD =90°,∠B +∠BCD =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A +∠ACD +∠B +∠BCD =180°(等式的性质). ∴∠A +∠B +∠ACB =180°.请你判断上述两名同学的证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写出一种你认为较简单的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方法,与同伴交流.专题二 证明中的探究题4.(1)如图①∠1+∠2与∠B +∠C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把图①△ABC 沿DE 折叠,得到图②,填空:∠1+∠2_______∠B +∠C (填“>”A B CD“<”“=”),当∠A =40°时,∠B +∠C +∠1+∠2=______.(3)如图③,是由图①的△ABC 沿DE 折叠得到的,如果∠A =30°,则x +y =360°-(∠B +∠C +∠1+∠2)=360°- = ,猜想∠BDA+∠CEA 与∠A 的关系为 .5.如图,已知AB CD ∥,探究123∠,∠,∠之间的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知识要点】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命题都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都可以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任何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可利用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证明.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每个外角等于和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因此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一个内角.【温馨提示】1.命题有逆命题,但定理不一定有逆定理.2.要说明一个命题不成立,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反例满足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不能说成“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一个内角”.4.在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时,每步都要有根据,根据可以是公理、定义、已知条件或已经证明的定理等.【方法技巧】1.要会判断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需注意两点:(1)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语句,通常是陈述句(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2)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两者缺一不可.2.在证明或计算三角形的角度大小关系时,要注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这一隐含条件,合理地构造方程或方程组,以便正确求解.y°x°AD CB E12AD CB E12A DCBE图① 图② 图③3.要证明角的不等关系时,经常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来证明,在证明时,如果直接证明有难度,可连接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求证的大角(或它的一部分)处于某个三角形的外角的位置上,小角处在内角的位置上,再结合不等式的性质证明.参考答案1.(1)当高AD 在△ABC 的内部时,因为∠BAD =70º,∠CAD =20º,所以∠BAC =∠BAD +∠CAD =70º+20º=90º;(2)当高AD 在△ABC 的外部时,因为∠BAD =70º,∠CAD =20º,所以∠BAC =∠BAD -∠CAD =70º-20º=50º.综合(1)、(2)可知∠BAC 的度数为90º或50º.2.证法一:如图1,过点C 作CF ∥AB 。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案(新版)沪科版

13.2 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1.了解命题的含义.2.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3.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重点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特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根据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特性,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直角都相等.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判断出句子1、2、4是正确的,句子3是错误的.像这样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上面判断性语句1、2、4都是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3是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教师: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题设(或已知条件)、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在命题1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个角相等”就是结论.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可以将它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就可以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了.例如,命题4可写成“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教师提出问题1: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结论是“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教师提出问题2: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1)对顶角相等;(2)如果a>b,b>c, 那么a>c.学生小组交流后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1)条件: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条件:如果a>b,b>c;结论:那么a>c.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逆命题.说出上题的逆命题,并讨论.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写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1)如果a2=b2,那么a=b;(2)对顶角相等;(3)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分析:第(1)题中有“如果”“那么”,条件结论明显,第(2)(3)题可先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再找出题设和结论.解:(1)题设是“a2=b2”,结论是“a=b”;(2)改写: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题设:“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3)改写:如果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那么这三个角的和等于180°.题设:“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结论:“三个角的和等于180°”.【归纳总结】通常情况下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当条件结论不是很明显的时候,把所给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题设和结论,在改写时,要做到语句通顺,措辞准确.例2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1)如果∠α与∠β是邻补角,那么∠α+∠β=180°;(2)如果△ABC是直角三角形,那么△ABC的内角中一定有两个锐角.分析:(1)交换原命题中“如果”和“那么”后面的部分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判断命题的真假;(2)交换原命题中“如果”和“那么”后面的部分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三角形的角的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解:(1)逆命题为:如果∠α+∠β=180°,那么∠α与∠β是邻补角,此逆命题为假命题;(2)逆命题为: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此逆命题为假命题.【归纳总结】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得到新命题,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当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所举的例子,如果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的结论,称之为反例;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77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命题命题的概念: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者不正确判断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题;命题的结构: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命题的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逆命题:原命题为“如果p,那么q”,逆命题则为“如果q,那么p”.六、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2.教材P84习题13.2第1~3题.第2课时证明(一)1.理解和掌握定理的概念,了解证明(演绎推理)的概念.2.了解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能运用已学过的几何知识证明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重点证明的含义和表述格式.难点按规定格式表述证明的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演示,比较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通过简单的观察,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加以验证,体会验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证明的引入(1)命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直角边的2倍”是真命题吗?请说明理由.分析: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用几何语言描述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教师对具体的说理过程予以详细的板书.小结归纳得出证明的含义,让学生体会证明的初步格式.(2)通过教材例3,例4的教学理解证明的含义,体会证明的格式和要求.【归纳总结】证明几何命题的表述格式:①按题意画出图形;②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③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①因为∠1=∠2,所以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因为∠3=∠4,所以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因为∠4+∠5=180°,所以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0个B.1个C.2个D.3个分析:结合图形,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一进行判断.①因为∠1、∠2不是同位角,所以不能证明b∥c,故错误;②因为∠3=∠4,所以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③因为∠4+∠5=180°,所以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正确.故正确的是②③,共2个.故选 C.【归纳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答此类要判定两直线平行的题,可围绕截线找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例2 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已知:如图,∠D=110°,∠EFD=70°,∠1=∠2.求证:∠3=∠B.证明:∵∠D=110°,∠EFD=70°(已知),∴∠D+∠EFD=180°,∴AD∥______(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又∵∠1=∠2(已知),∴______∥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______,∴∠3=∠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分析:求出∠D+∠EFD=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AD∥EF,AD∥BC,即可推出答案.∵∠D=110°,∠EFD=70°,∴∠D+∠EFD=180°,∴AD∥EF.又∵∠1=∠2,∴AD ∥BC,∴EF∥BC.故答案为:EF,AD,BC.【归纳总结】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过来就是平行线的判定.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78~79练习及P80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1)证明的含义.(2)真命题证明的步骤和格式.(3)思考、探索:假命题的判断如何说理、证明?六、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2.教材P84~85习题13.2第5~8题.第3课时证明(二)1.通过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究,进一步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2.能将几何命题的文字语言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出来.重点根据具体的证明过程,填写推理的理由.难点将文字语言表述的证明题改写成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的证明题.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你还记得这个结论的探索过程吗?(1.度量法; 2.折叠法; 3.剪拼法.)但观察和实验得到的结论并不一定可靠,这样就需要进行几何证明.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1)理解题意,分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2)请同学们分别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命题.已知:△ABC,求证:∠A+∠B+∠C=180°.证法一:(请学生参照剪贴的方法去证明)证法二:(引导学生仿照证法一添加辅助线转化成平角去证明)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证法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2.总结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1)理解题意:分清命题的条件(已知),结论(求证);(2)根据条件画出图形并在图形上标出字母;(3)结合图形和命题写出已知和求证;(4)分析因果关系,探索证明思路;(5)依据思路,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条理清晰地写出证明过程;(6)检查表述过程是否正确,完善.3.小试牛刀尝试写出下列问题的已知、求证并画图:(1)求证: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求证:对顶角相等.4.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请学生画图口答即可.)推论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由公理、定理直接得出的真命题叫做推论.推论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如图,在△ABC内任意取一点P,过点P画三条直线分别平行于△ABC的三条边.(1)∠1、∠2、∠3分别和△ABC的哪一个角相等?请说明理由;(2)利用(1)说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证得;(2)根据对顶角相等,以及∠HPE+∠2+∠3=180°和(1)的结论即可证得.解:(1)∠1=∠A,∠2=∠B,∠3=∠C.理由如下:∵HI∥AC,∴∠1=∠CEP,又∵DE∥AB,∴∠CEP=∠A,∴∠1=∠A.同理,∠2=∠B,∠3=∠C;(2)如图,∵∠HPE=∠1,∠HPE+∠2+∠3=180°,∴∠1+∠2+∠3=180°,∵∠1=∠A,∠2=∠B,∠3=∠C,∴∠A+∠B+∠C=180°.【归纳总结】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观察图形,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例2 如图所示,AB∥CD,∠BAC和∠DCA的平分线相交于H点,那么△AHC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分析:要判断△AHC的形状,首先观察它的三个内角,其中∠1与∠2与已知条件角平分线有关,而两条角平分线分别平分∠BAC和∠DCA,这两个角是同旁内角,于是联想到已知条件中的AB∥CD.解:△AH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因为AB∥CD,所以∠BAC+∠DCA=180°.又因为AH,CH分别平分∠BAC和∠DCA,所以∠1=12∠BAC,∠2=12DCA,所以∠1+∠2=12(∠BAC+∠DCA),所以∠1+∠2=90°,所以△AHC为直角三角形.【归纳总结】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既可以通过这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来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也可以通过有两个角度数之和为90°来判定.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81~82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推论1、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证明定理的一般步骤①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画出图形;②题设部分是已知部分,结论部分是要证明的部分;③利用已知条件,依据定义、基本事实、已证定理,并按照逻辑规则,推导出结论.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推论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六、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第4课时三角形的外角1.了解三角形的外角.2.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3.学会运用简单的说理来计算三角形的相关的角.重点三角形外角的性质.难点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时能准确地推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它是由什么组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内容是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学说明】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作准备.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问题1:如图,把△ABC的一边BC延长到D,得∠ACD,它不是三角形的内角,那它是三角形的什么角?练习:如图,∠ADB,∠BPC,∠BDC,∠DPC分别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问题2:观察问题1图,∠ACD与∠ACB是什么关系,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教师利用投影出示图形,并提出问题.教师指出像这样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它是由三角形的一边和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然后教师利用投影出示练习,安排学生举手回答,并按照外角的定义一一指明这些角分别由哪些边组成.完成以后,教师提出问题2,并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说理证明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教学说明】教师指明外角的定义以后,马上进行练习,便于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结合图形,培养学生的图形变换能力.通过学生的归纳,总结,证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的成功与快乐.通过观察、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再让学生进行证明,由于准备进行得比较充分,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说出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教师出示教材例5,先让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将三角形的外角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然后师生共同写出规范的解答过程.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证明?【教学说明】先让学生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图形能力,然后师生共同解决,规范学生的解答过程.继续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例1 已知:如图为一五角星,求证:∠A+∠B+∠C+∠D+∠E=180°.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EFG=∠B+∠D,∠EGF=∠A+∠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E+∠EGF+∠EFG=180°,代入即可得证.证明:∵∠EFG,∠EGF分别是△BDF,△ACG的外角,∴∠EFG=∠B+∠D,∠EGF=∠A +∠C.又∵在△EFG中,∠E+∠EGF+∠EFG=180°,∴∠A+∠B+∠C+∠D+∠E=180°.【归纳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的特点,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将分散的角集中到某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进行解决.例2 如图,求证:(1)∠BDC>∠A;(2)∠BDC=∠B+∠C+∠A.如果点D在线段BC的另一侧,结论会怎样?分析:通过学生的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辅助线的作法及重要性,理解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证法一:(1)连接AD,并延长AD,如图,则∠1是△ABD的一个外角,∠2是△ACD的一个外角.∴∠1>∠3.∠2>∠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1+∠2>∠3+∠4(不等式的性质).即:∠BDC>∠BAC.(2)由(1)作图知∠1=∠3+∠B,∠2=∠4+∠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2=∠3+∠4+∠B+∠C(等式的性质),即:∠BDC=∠B+∠C+∠BAC.证法二:(1)延长BD交AC于E(或延长CD交AB于E),如图.则∠BDC是△CDE的一个外角.∴∠BDC>∠DE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DEC是△ABE的一个外角(已作),∴∠DEC>∠A(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BDC>∠A(不等式的性质).(2)由(1)作图知∠BDC=∠C+∠DE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DEC是△ABE的一个外角,∴∠DEC=∠A+∠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BDC=∠B+∠C+∠A(等量代换).【教学说明】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几何证明题,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证明思路,特别是不等关系的证明题,因为学生接触较少,因此更需要加强练习.注意事项:学生对于几何图形中的不等关系的证明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在证明过程中,引导学生作辅助线找到一个过渡角.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83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三角形外角的认识.主要从定义和性质两个方面.六、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2.教材P85习题13.2第9题.。

【沪科版】2019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单元试卷附解析

【沪科版】2019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单元试卷附解析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②
二、填空题 27.下列命题: ①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②点 G 是△ABC 的重心,若中线 AD=6,则 AG=3; ③若直线 y=kx+b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 k<0,b>0; ④定义新运算:a*b=2a﹣b2,若(2x)*(x﹣3)=0,则 x=1 或 9;
2019 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 13 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单元试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3 个 B.2 个 C.1 个 D.0 个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D.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圆锥的俯视图是圆 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C.任意一个等腰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D.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圆,这三个几何图形中,圆面积最大 5.下列命题: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③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④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6.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同旁内角互补 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7.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六边形的内角和为 360 度 B.多边形的外角和与边数有关 C.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D.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8.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 A.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 13.2 命题与证明(学习、上课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  13.2 命题与证明(学习、上课课件)

感悟新知
知2-练
2-1. [期末·宿州] 把命题“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改 写成“ 如果……,那么……”的形式:_如__果__两__个__三__角__ _形__是__全__等__三__角__形__,__那__么__它__们__的__对__应__角__相__等___.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互逆命题及反例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命题的结构
知2-讲
1. 命题的构成 数学命题通常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其中,“如果” 引出的部分是条件(或题设), “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 论(或题断). 有时为了叙述简便,也可以省略关联词 “如果”“那么”.
感悟新知
知2-讲
2. 命题的一般形式 “如果p,那么q”,或者说成“若p, 则q”,其中p是这个命题的条件(或题设),q是这个命题 的结论(或题断).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1)如果两个角互为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假命题. (2)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真 命题. (3)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假命题.
感悟新知
知2-练
方法点拨:改写命题的方法: 理清命题的题设与结论部分,改写命题时将题设 放在“如果”后面,将结论放在“那么”后面.
感悟新知
知1-讲
特别解读:(1)命题只是对事件进行判断,判断的结果 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2)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能是一个词语; (3)命题必须具有“判断”作用,要对事件作出肯定或 否定的判断,故命题不能是祈使句或疑问句.
感悟新知
Hale Waihona Puke 知1-讲2. 命题的种类 (1)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 命题叫做真命题. (2)假命题: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 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13.2 命题与证明 课件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3.2 命题与证明  课件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2
∵BE⊥AC,∴∠CEF=90°.
∴在 Rt△ CEF 中,∠EFC=90°-∠ACD=90°-28°=62°,
∴∠DFB=∠EFC=62°.
感悟新知
知5-练
(2)如图②,若BE⊥CD,∠A=50°,求∠ABE的度数.
解:∵BE⊥CD,∴∠BFC=90°.
∵CD 是∠ACB 的平分线,
1
∴∠BCF= ∠ACB=28°.
称之为反例.
感悟新知
知3-讲
特别警示
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需要经过推理说明其正确性,
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原命题的真假和其逆命题的真假没有必然联系,原命
题是真命题,其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原命题是假命题,
其逆命题也不一定是假命题.
感悟新知
知3-练
例 3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写出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
(2)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感悟新知
知5-讲
4.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几何语言:在△ABC中,∵∠C=90°,
∴∠A+∠B=90°.
5. 推论2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几何语言:在△ABC中,∵∠A+∠B=90°,
∴∠C=9 0°,即△ABC为直角三角形.
感悟新知
知5-讲
特别解读
能直接用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感悟新知
知4-练
例 4 填写下列证明过程中推理的依据.
如图13.2-1,已知AC,BD相交于点O,DF平分
∠CDO与AC相交于点F,BE平分
∠ABO与AC相交于点E,∠A=∠C.
求证:∠1=∠2.
感悟新知
知4-练
证明:∵∠A=∠C,(_______)

2018-2019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 第十三章 第1节 命题与证明 无答案

2018-2019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 第十三章  第1节  命题与证明  无答案

第1 节命题与证明1. 下列语句表示命题的是(A.作∠A 的平分线)B.直角都相等吗?C.画一条直线D.内错角不相等2.“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这句话是()A.假命题B.定义C.公理D.定理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实命题正确与否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B.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C.公理的正确与否必须用推理的方法来证实D.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命题都有逆命题B.任何定理都有逆定理 C.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D.定理的逆定理一定是真命题5.下列命题可作为定理的有()①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等角的补角相等;④垂线段最短.A.1 个B.2 个C.3 个D.4 个6. “a>b”的反面是()A.a<b B.a≠b C.a=b D.a=b 或a<b7. 已知:如图,点E 为四边形ABCD 的边AD 延长线上一点.下列三个条件:①AB∥CD,②∠A=∠C,③AE∥BC,请你选择其中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你能说明它的正确性吗?你选择的条件是_,结论是(填序号).你的理由:8.写出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9.把命题“同位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10.命题“如a2>b2,则a>b”的逆命题是命题(填“真”或“假”).11.若命题“不是方程ax﹣2y=1的解”为假命题,则实数a满足:;12.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钝角的第一步是假设这个三角形中.13.先把下列两个命题分别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再判断该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14.如图,已知,EG∥A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再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并证明这个命题(只写出一种情况)①AB=AC②DE=DF③BE=CF已知:EG∥AF,,.求证:.证明:.15.在数学实践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的图形,(其中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写出四个条件:①AB=DE,②∠1=∠2.③BF=EC,④∠B=∠E,交流中老师让同学们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出三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你选择的题设:;结论:.(均填写序号)请给予证明.16.阅读下列材料,并解答以下问题.完成一件事有k类不同的方案,在第一类方案中有m1个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方案中有m2个不同的方法,…,在第k类方案中有m k个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k种不同方法,这是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需要分成k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方法,…,做第k步有m k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k种不同的方法,这就是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若完成沿图所示的街道从A点出发向B点行进这件事(规定:必须向北或向东走),会有种不同的走法.(2)若完成沿图所示的街道从A点出发向B点行进,并禁止通过交叉点C这件事(规定:必须向北或向东走),有种不同的走法.。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13.2 命题与证明(3)练习题(无答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13.2 命题与证明(3)练习题(无答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2017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13.2 命题与证明(3)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13.2 命题与证明(3)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13.2 命题与证明(3)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13.2命题与证明(3)
1、已知,如图BD ⊥AC ,EF ⊥AC,D,F 为垂足,∠1=∠2
求证:ADG=∠C
2、已知:如图,CD ∥AB,AB ,DF 平分∠CDB,BE 平分∠ABD 求证:∠1=∠2
3、已知:如图,AB ∥CD,AD ∥BC,求证:∠A=∠C 。

A D
︒=25MFD ,求MEB ∠的度数。

.。

13.2命题与证明(1)

13.2命题与证明(1)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作业:
课本P79 习题13.2 1,2,3
观察下列命题,你会发现什么?
⑴ 若a>0,b>0,则 a+b>0;
⑵ 若 a+b>0,则a>0,b>0;
⑶ 若 ab>0, 则 a>0,b>0; ⑷ 若 a>0,b>0, 则ab>0。 三、原命题和逆命题: “如果p,则q”是原命题,那“如果q,则p”是逆命题。
回到做一做,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并且判断真假:
(1)负数都小于零。 逆命题:如果一个数小于零,那么这个 数是负数。 (真命题) (2)直角都相等。 (假命题)
逆命题: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那么,怎么样说明这个命题是假的呢?
四、反例: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我们称之 为反例。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
(2) 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鸟巢”,游泳会场是 “水立方”。
(3)如果∠1与∠2是对顶角,那么∠1= ∠2。
(4)吃饭了吗? (5) 周杰伦和S.H.E是港台明星。 (6) 1+1<2
想一想,上面这些语句中哪些语句是判 断某件事情的?
一、命题的概念
1、 凡是对某件事情作出正确和不正确的判断 的语句,叫做命题。(如(1)(2) (3)(5) (6)) 而没有对某一件事情的正确与否作出判断 的语句就不是命题。(如(4))
(4)等角的补角相等。 解:如果这两个角是相等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
请举一个反例:
1、若∣a∣=∣b∣,则a=b; 解:假命题 2、如果ab>0,那么a,b都是正数; 解:假命题

2019最新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命题作业

2019最新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命题作业

13.2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1命题及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1.下列语句中,属于命题的是(A)A.等角的余角相等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吗C.连接P,Q两点D.花儿会不会在春天开放2.下列命题: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对顶角相等;④内错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C) A.1个B.2个C.3个D.4个3.有下列命题:①同角的补角相等;②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③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④同旁内角互补.其中是假命题的有②③④.(只填序号)知识点2命题的构成及改写4.把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5.下列各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是命题的,请先将它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再指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1)同号两数的和一定不是负数;(2)若x=2,则1-5x=0;(3)延长线段AB至点C,使B是AC的中点.解:(1)如果两个数是同号,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一定不是负数,条件:两个数是同号,结论:这两个数的和一定不是负数.(2)如果x=2,那么1-5x=0,条件:x=2,结论:1-5x=0.(3)不是命题.知识点3互逆命题及反例6.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若a=b,则|a|=|b|;④若x=0,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它们的逆命题一定成立的有(C)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④D.②7.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2>b2,则a>b”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a=-2,b=1B.a=3,b=-2C.a=0,b=1D.a=2,b=1综合能力提升练8.下列不是命题的是(A)A.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钝角大于90°D.凡是直角都相等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B)①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是9或12;②无理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八年级数学命题与证明(2019年新版)

八年级数学命题与证明(2019年新版)

四年 周道 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 远近毕理 见玄鸟堕其卵 相、二千石无能满二岁 以诸侯太盛 奂攻楚 高祖曰:“吾人众多 子何不往游 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而公必亡之 而弃之 耻也 阳虎欲尽杀三桓適 为资使宾客请 平原君厚待公孙龙 阅实其罪 诸子孙为吏更至二千石者十三
人 使其毁不用 破石门 礼之报 令其夫人与其弟乱而生他广 齐楚之事 孝文帝立 称之 脱粟之饭 ”鲁仲连曰:“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 ”樗里子曰:“柰何 诸侯恐惧 ”因杀魏豹 振动四极 以千六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 ”相如持其璧睨柱 子庄公扬立 而不能为容 王朝 奉出公辄奔鲁
; https:///%e6%be%b3%e6%b4%b2%e8%ae%ba%e6%96%87%e4%bb%a3%e5%86%99/ 澳洲essay代写 澳洲作业代写 ;
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 又置三将军 未尝不得所欲 故曰“放於利而行 上使人受书其言 为燕军所得 是为难耳 虽少 弗及 王必欲伐之 ”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 凡厥庶民 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 子敬公弗立 ”郑袖曰:“何也 曰:“田需与寡人约 郧公之弟怀曰:“平王杀吾
子鞠立 太后乃说 而息诛伐於彼 雅颂各得其所 而王弗知恶焉 秦民莫爱也 秦王不怡者良久 有封邑者十馀世 奏未央宫 晋文公卒 ”文曰:“不如子 以元王子礼续楚 齐襄公率诸侯奉王命共伐卫 为成人 此所谓金城千里 ”冯驩结辔下拜 对曰:“齐王使使求臣之女弟 秦封范睢以应 十
二年 取壤乡 北有燕、代 有一钳徒相青曰:“贵人也 虏卖以为僮仆 ”始皇怒 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 武子卒 祭仲与渠弥不敢入厉公 婴为丞相 下复上 大破之 句践已平吴 “若子可谓不背本矣 齐桓公用其仇 乃益置大司马位 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 攻城略地 立皇子舜为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