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1
小古文《晏子使楚》注音版原文+重点词语知识点注释+现代白话文翻译文
小古文《晏子使楚》注音版原文+重点词语知识点注释+现代白话文翻译文一、原文欣赏。
《晏子使楚》晏子将(jiānɡ)使楚。
楚王闻之①,谓②左右③曰:“晏婴,齐之习④辞⑤者也,今方⑥来,吾欲辱之,何以⑦也?”左右对曰:“为⑧其来也,臣请⑨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⑩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⑪?曰,坐盗⑫。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⑬,吏二缚一人诣⑭王。
上曰:“缚者曷⑮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⑯善盗乎?”晏子避席⑰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⑱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⑲,叶徒⑳相似,其㉑实㉒味不同。
所以㉓然㉔者何?水土异也。
㉕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㉖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㉗非所㉘与熙㉙也,寡人㉚反取病㉛焉㉜。
”二、注释。
①之:指“晏子将使楚”的事。
②谓:对……说。
③左右:身边的人,手下的人。
④习:熟练。
⑤辞:言辞。
⑥方:将要。
⑦何以:即“以何”。
以,用。
何,什么办法。
⑧为:相当于“于”,在。
⑨请:请让我们……⑩何为:即“为何”,做什么。
⑪何坐:即“坐何”,犯了什么罪?坐,犯罪,犯…罪。
⑫盗:偷窃。
⑬酒酣:喝酒喝得正痛快。
⑭诣(yì):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⑮曷(hé):同“何”。
⑯固:原来,本来。
⑰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态度。
古代把席子铺在地上坐,所以座位叫“席”。
⑱生淮南:“生于淮南”的省略。
⑲枳(zhǐ):也叫“枸(gōu)橘”,果实酸苦。
⑳徒:只。
㉑其:它们的。
㉒实:果实。
㉓所以:相当于“……原因”。
㉔然:如此,这样。
㉕今:如果。
㉖得无:表揣测的固定结构,该不是……,莫非……。
㉗圣人:才德极高的人。
这里指晏子。
㉘非所;不是……的人。
所,这里指“与熙”的对象。
㉙熙:同“嬉”,开玩笑。
㉚寡人:寡德(缺乏道德)的人,古代诸侯帝王对自己的谦称。
㉛病:难堪,羞辱。
㉜焉:语气词。
三、白话译文。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楚王听到了这个消息,就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最擅长外交辞令的人。
《宴子使楚》第一课时课件使用说明
《宴子使楚》第一课时课件使用说明四川省阆中市城北初级中学校胡涛教学重点:阅读课文,读懂故事,感受晏子语言风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这是老师珍藏多年的一张照片,照片中有四个字——规圆矩方。
大家仔细看看有个字好像有点问题,是哪个字呢?(矩)难道是古人写错了吗?他们会把写错字的匾额高高挂起来吗?哪个同学能说说这个“矩”字为何多了一点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1)学生自由发言(2)师讲解(规矩要多一点)引述:同学们,是不是只有这为先生有这样的要求呢?其实呀,古人做什么事都重规矩,就比如这位——晏子。
(多媒体展示)(3)置疑:人们为什么叫他晏子而不叫他晏婴呢?理解“子”。
引入与晏子相关的故事——晏子使楚。
(4)“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二讲授新课1.学生概述全文大意问:大家之前已读过文章,晏子到楚国去,楚王与他讲规矩吗?一开始就叫他干什么?又怎么样?最后又怎样?但是结局呢?引出: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问:晏子是靠什么赢得楚王的尊重的?学生自由阐述。
小结:智慧三寸不烂之舌2.研读课文,探讨晏子与楚王之间三次唇舌之战。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屏幕出示这几句话)我们来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
4.他的目的达到了吗?请浏览课文,把他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画出来。
5.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三句话中都有“只好”一词,说明楚王不得不甘拜下风。
)6.最后的结果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四、引向深入:晏子的语言是那样的犀利,有一位外交官却说,晏子的语言好像是在玩语方游戏,逞口舌之能,不是真正的外交,得不到对方真正的尊重,你有何感想?五、学生探讨。
文言文《晏子使楚》及注释
文言文《晏子使楚》及注释
【原文】
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日:“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侯bTn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日:“齐无人耶?”晏子对日:“齐之临淄ZT三百闾Id,张袂m6i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zhδng而在,何为Wei无人?”王日:“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日:“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Xid。
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
——《晏子春秋》
【注释】
使:出使
短:矮
为(为小门):做,建
延:迎接
俵者:迎客的人
临淄:齐国首都,现在山东淄博市内
闾:二十五户为一闾
袂:衣袖(词:衣袂飘飘)
比:并列,挨着
踵:脚后跟
比肩继踵:肩并着肩,脚尖靠着脚跟。
形容人多拥挤(比如超市清仓时)
何为:为什么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使(何为使子):以 .... 为使
命:任命
主:主张,这里活译为“规矩”
其贤者使使贤主:其中有德有才的人,我们委派他出使贤主所在的国家
不肖:贤的反义词,无才无德。
高年级精选阅读1(附答案)
【阅读题1】《梅花魂》“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出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行、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很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愿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的特点品行的句子。
在仿照这句话写一句话。
2、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知道外祖父送墨梅图给作者的目的是:。
3、作者以为题目,表现了海外游子。
4、片段中谈到具有梅花品行的人特别珍贵,请写出2个以上这样的人。
5、“露从今夜白,”那些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请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用三则成语来形容他们的思乡之情。
答案:1、其次句。
略。
2、外祖父希望她成为有骨气的中国人。
3、《梅花魂》酷爱祖国的赤子之心4、苏武、朱自清、文天祥、刘胡兰、屈原……5、月是家乡明归心似箭、日思夜想、魂牵梦绕、朝思暮想……【阅读题2】晏子使楚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今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1、联系上下文说明词语。
使之曰更道2、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晏子说的话。
3、课文中晏子与楚王斗智三个回合,由此产生了几个成语,请写出其中两个。
4、读了古文,联系课文,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答案:1、出访的说变更道路2、出访狗国就从狗洞里进去,现在我出访楚国,不应当从这个门进去。
3、挥汗如雨摩肩接踵4、晏子是一个有勇有谋、机灵聪慧的人。
【阅读题3】败者的起点在一次bié kāi shēng miàn ( )的人才沟通会上,A君以确定优势闯过了五关,不知最终一关是什么,A君在chuǎi mò()着。
而另一位同是某名牌高校毕业的B君则有两关是牵强通过的。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课文内容理解第一单元:走进西部第1课:《草原》1。
本课的作者是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句子理解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涯,边际。
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4.课文的五个自然段,我们可以分别拟一个小标题为:自然风光、盛装迎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依依惜别.5.拓展延伸: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第一部作品《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猫城记》、《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长篇巨作《四世同堂》。
第2课:《丝绸之路》1。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1.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写作手法.2。
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服务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3。
线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4.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练习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班级姓名一、根据原文默写:1、毅魄归来日,。
2、角声满天秋色里,。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谁家新燕啄春泥,。
5、荡胸生层云,。
6、,一览众山小。
7、青树翠蔓,,。
8、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9、庭下如积水空明,,。
10、落红不是无情物,。
11、海内存知己,。
12、五岭逶迤腾细浪,。
13、感时花溅泪,。
14、商女不知亡国恨,。
15、,铁马冰河入梦来。
16、金沙水拍云崖暖,。
二、理解性默写:1、《望岳》一诗中既表现泰山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句是:,。
2、《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将大自然写得充满感情的诗句是:,。
3、《望岳》一诗中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6、《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激战中苍凉悲壮之氛围,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8、《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救援部队不畏寒夜浓霜,勇往直前,夜袭敌阵的诗句是:,。
9、《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唐军将士以死报效朝庭,揭示奋勇杀敌原因的诗句是:,。
10、《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的诗句是:,。
11、《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山河沦丧极度悲愤的诗句是:,。
12、《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抗清斗争充满坚定信念,感情悲壮但又显示冲天豪气的诗句是:,。
14、《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句子:,。
15、《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呆然不动的句子是:,。
16、《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是:,,。
17、《小石潭记》一文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
18、《小石潭记》一文写用形象的比喻、动静结合描写远望溪岸的句子是:,,,不可知其源。
晏子使楚1
《晏子使楚》中的逻辑推理以及问题设计周兆金《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楚王三次侮辱晏子,都被晏子机智地应对了,晏子的语言中有五处讲得非常精妙,应对有礼有节,有理有据,既不失尊严,又巧妙地化解了楚王的侮辱。
晏子的话到底妙在何处?逻辑推理究竟怎样?老师又该怎样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意?下面我想从逻辑学的角度试着分析一下。
句子一:“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假言推理)楚王借晏子身材矮小来侮辱晏子,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臣,与公与私都不能钻这个五尺来高的洞,用什么方法来反击呢?晏子选择了一个非常有利于自己的假言判断作为前提: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前件(p)与后件(q)关系是:无p必无q,有p未必有q;无q未必无p,有q必有p。
晏子的这个假设对他自己十分有利,从前后件的关系来看,楚国如果不是狗国,晏子就不用钻狗洞,楚国就算承认自己是狗国,晏子可以钻狗洞,但也未必一定要钻狗洞。
倒过来看,晏子一旦钻了狗洞,那楚王就必须承认楚国是狗国。
晏子用这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作为大前提,作了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直接隐去了小前提和结论,目的很明显,是为了顾全大局,给楚王一个台阶下。
结论实际上非常清晰,根据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它有两种正确式:1、否定前件式:小前提否定假言大前提的前件,从而结论否定假言大前提的后件。
逻辑形式为: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那么,我们就可以对晏子的话作这样的推理: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
我访问的不是‘狗国’,(即楚王不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所以,我不必从狗洞钻进去。
楚王是不可能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的,但如果他非要晏子钻狗洞呢,那我们来看看另一种正确式:2、肯定后件式:小前提肯定假言大前提的后件,从而结论肯定假言大前提的前件。
逻辑形式为:只有p,才qq所以p那么,晏子的话就可以作这样的推理: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
人教版小学语文《晏子使楚》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晏子使楚》课文原文及赏析《晏子使楚》课文原文: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让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让晏子从这个小门进去。
晏子看了看,说:“我是出使到狗国去的,才从狗门进去。
现在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
”楚国人只好打开大门,让晏子进去。
见到楚王,楚王故意问:“齐国没有人了吗?为什么派你这样的人来呢?”晏子回答说:“我们齐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被派到这儿来了。
”一会儿,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是哪里人?犯了什么罪?”武士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转过头来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晏子站起来,严肃地回答:“大王,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南就能结出又大又甜的橘子,如果移栽到淮北,就只能结出又小又苦的枳。
这是因为土壤和水土不同啊。
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而自讨没趣了。
”《晏子使楚》课文赏析:这篇课文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的使者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
面对楚王的侮辱和挑衅,晏子凭借他的机智和口才,巧妙地进行了反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首先,晏子通过拒绝从狗门进入楚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尊严,同时也讽刺了楚国的无礼行为。
其次,面对楚王对他身高的嘲笑,晏子以齐国的外交规矩为借口,既回击了楚王的侮辱,又不失大国使者的风度。
最为精彩的是晏子对齐国囚犯在楚国犯罪的解释。
他运用比喻,将人的品行与植物的生长环境相联系,暗示楚国的社会环境导致了齐国人在楚国犯罪,从而有力地反驳了楚王对齐国人的指责,再次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整篇文章通过晏子的言行,展现了其机智、勇敢、爱国的形象,同时也揭示了尊重他人、维护尊严的重要性。
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1 草原1。
略2。
shùbōâměnɡhào lâdào sàn3。
疾:④③②①;望:③④①②。
4。
老舍见闻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5。
(一)⑴"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⑵总分平地小丘羊群一碧千里,并不茫茫⑶A C⑷A B C⑸拟人借助人或事物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感受补写略(二)⑹蒙古同胞到几十里外迎接远客热情好客⑺体会到迎客时速度快,心情急。
⑻略6。
略2* 丝绸之路1。
2。
3。
5。
略4。
⑴实际看到的事物:望着这座群雕;联想的内容: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⑵略3 白杨1。
略2。
④③②①;①②③④;④③①②3。
分辨分辩分辩分辨。
4。
⑴略⑵窗外闪过身影。
⑶略5。
⑴不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做什么工作;不知道将来要他们做什么;不知道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
⑵略⑶略⑷A B C⑸C⑹略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
略2。
ánɡlǜhùn wēi,ãxiâsuìcházànɡ3。
格尔木昆仑山青藏高原拉萨;4905 1338 不到平原的一半2001年10月18日2002年10月19日。
4。
略5 古诗词三首2。
C3。
4略5。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6。
略6 冬阳·童年·骆驼队1。
略2。
juãjiáo jìhuo3。
R rïnɡ虫10 ②;X xiâ卩7 ①;M mî氵10 ②。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第一单元)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第一单元)1.草原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猫》《母鸡》。
2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4草原的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5理解句子: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是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
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白杨》1本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献身边疆的精神。
2 理解句子: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句话借物喻人,描述了白杨树的特点:a直,b生命力强,c坚强,不动摇,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献身边疆的精神。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表白:解释说明。
这是一个设问句。
爸爸以白杨自勉,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期末复习文言文(一)——晏子使楚.
期末复习文言文(一)——晏子使楚第一部分:1.本文选自,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子的言行编辑而成。
晏子,名,字,后期著名的政治家。
2.为下列加点字注音缚.一人()酒酣.()诣.王()曷.为()枳.()橘.()3.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实词。
(1)晏子将使.楚 (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3)齐之习辞..者也 (4)王曰:“何坐.?”(5)吏二缚一人诣.王 (6)晏子避席..对曰(7)圣人非所与熙.也 (8)吏二缚一人诣.王4.解释以下虚词意义用法。
(1)楚王闻之. (2)何以.也(3)缚者曷.为者也 (4)齐人固.善盗乎(5)人楚则.盗⑹今方.来5.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⑴谓左右..曰古义:;今义:;⑵其实..味不同古义:;今义:;⑶寡人反取病.焉古义:;今义:;⑷何坐.?古义:;今义:;⑸坐盗.。
古义:;今义:;6.辨别下列字词在不同语句中的意义。
也:⑴晏婴,齐之习辞者也⑵何以也⑶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为:⑴为其来也⑵缚者曷为者也⑶橘生淮南则为橘之:⑴楚王闻之⑵齐之习辞者也⑶吾欲辱之⑷婴闻之⑸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使:⑴晏子将使楚⑵使民善盗耶7.翻译以下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⑶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4)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⑸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第二部分: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平?”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耳。
晏子使楚原文阅读
晏子使楚原文阅读
晏子使楚原文如下:
晏子使楚。
楚庄王问曰:“昔者吴王夫差困王子比干于会稽,
子之鄙也。
寡人之罪人也,赐剑而死,尽夺其所有,以金百斤救其死费。
其后吴灭,楚亦灭,遂不复见吴矣。
今子之所贪吾邑也,诸侯之间始信封邑,故与子同分之。
而子忍相贪吾一邑,何也?”晏子对曰:“君之所爱者夫差也,臣之所忧者比干也。
夫差爱子之赤心而恶君之贪欲,欲杀比干以立己之私,臣以为不可。
故愿大王杀臣以成其私,臣之幸也。
”庄王曰:“先生之言何以知吾之私也?”晏子对曰:“臣闻之,天下莫不知大王待比干之深也。
大王抚臣之背而谓之玩,抚比干之背而谓之心。
故臣知大王之爱比干也。
”庄王曰:“寡人之私岂独於比干哉?”晏子对曰:“臣闻之,道不欺也。
大王忍专制者,臣恐专行也。
夫比干者,君之腹心也,大王已杀之,当忍心割也。
臣闻之,利刃之下,忍割胸腹,上可以见君。
夫腹心者,中能遣其亲,外委其敌,能守宫缉内,支解之罪辟外,大王之心何疑之有?昔者舜殛斟酌于五渚之野,禹殛共工于函谷之口,畴人以为忍也。
治天下未易然也,慎勿行也。
”庄王乃赐晏子璧,璧也者,贵于金玉者也。
晏子使楚故事
晏子使楚故事晏子,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他以智慧和机智著称于世。
晏子曾经被齐国贵族鲍威推荐给楚国国君,楚庄王。
楚庄王非常欣赏晏子,任命他为相国,晏子便成为楚国的一位重要官员。
有一次,楚国和齐国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楚庄王派遣了大将军伍奢率领军队前去作战,而晏子则留在楚国处理政务。
战争进行了很长时间,楚国军队一直处于劣势。
楚庄王非常着急,他找到晏子,希望他能出谋划策,帮助楚国扭转局势。
晏子听了楚庄王的请求,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我有一个计策,不知可行否?”楚庄王急忙问道,“晏子有何高见?”晏子说,“我愿意前去齐国,与齐国国君商议和平之事,以解决当前的战争局势。
”。
楚庄王听了晏子的计策,觉得很有道理,便立刻派遣晏子前去齐国。
晏子来到齐国后,找到了齐国国君。
他以谦卑的态度向齐国国君陈述了楚国的诚意,希望齐国能够与楚国和平相处。
齐国国君听了晏子的言辞,深表赞同,便与楚国达成了和平协议。
当晏子带着和平协议回到楚国时,楚庄王非常高兴。
他立刻下令停止战争,并与齐国国君共同举行盛大的和平庆典。
从此以后,楚国和齐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晏子使楚的故事,成为了后世人们传颂的佳话。
晏子以其智慧和谋略,化解了战争的危机,为楚国和齐国带来了和平与友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谋略有时比武力更加重要,善于外交和谈判可以化解矛盾,实现和平共处。
晏子使楚的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晏子的智慧和谋略,善于化解矛盾,寻求和平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合作和谈判,才能实现共赢的局面,让世界变得更加和平与美好。
巧言恶言良言作文素材
巧言恶言良言作文素材《巧言恶言良言素材一《晏子使楚:巧言化尴尬》晏子这个人那是相当的聪明。
他去楚国的时候,楚国的国君和大臣就想捉弄他。
他们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门让晏子进,这不明摆着不尊重人嘛。
换做一般人可能就直接发火或者干巴巴地理论了。
可晏子不,他很巧妙地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嘿,这一句话说得那叫一个漂亮。
晏子就把楚国把自己当“狗国”的意思给点出来了,但是又说得很委婉。
楚国国君没办法,只能打开大门让他进去。
后来在宴会上呢,又是状况百出。
楚国人故意绑了个盗贼来,还说是齐国人。
想以此来羞辱晏子。
晏子呢,从容淡定地开始解释说“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他巧妙地拿橘子打比方,先说环境会影响事物的本质,然后再暗指是楚国的风气不好才让这个齐国人到了楚国变成盗贼的。
这一番巧言,让楚国国君和大臣们是哑口无言。
晏子用他的巧言,不仅维护了自己和齐国的尊严,还把想羞辱他的楚国好好地反击了一顿。
并且他的巧言听着又没有一点低俗或者攻击性特别强的地方,这才是巧言的厉害之处。
素材二《王熙凤的恶言:伤人不见血》《红楼梦》里的王熙凤那可是个厉害角色啊。
她这个人嘴巴厉害起来,那真是能把人伤得够呛。
有次贾琏从外面带回尤二姐,王熙凤知道后啊,那心里可是恨得不得了。
她表面上对尤二姐客客气气的,把尤二姐接到府里来住。
可背地里,那恶言恶语就像飞刀一样朝尤二姐飞过去了。
她对着尤二姐身边的丫鬟仆人就开始使坏。
她那话语就像长了刺一样。
就说有一天,她对着个小丫鬟就骂道“你个小蹄子,看你们把这院子弄成什么样了,你们是跟了什么样的主儿,就这么糟践东西。
”看似在骂丫鬟做事不利索,可话里话外那都是在暗指尤二姐不是个好东西,不会管家。
她在府里那些下人面前,只要一提到尤二姐就没什么好话。
那话就像带着毒一样。
尤二姐呢,本来就心善脸皮薄,每天听着王熙凤这样阴阳怪气的恶言,心里那叫一个难受。
晏子使楚(1)
淮南水土好——( 淮北水土不好——( 齐国( )——( 楚国( )——(
) ) ) )
guī ju
qiú fàn
撒谎
规矩
gān jú
囚犯
dà chén
huái nán
dào zéi
大臣
淮南
柑橘 面不改色
盗贼 安居乐业
笑嘻嘻 赔不是
默读课文,思考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的?晏子 是怎样回击的?晏子是怎么样 的人?
这个是狗洞,不是城门。只 有访问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 去。
访问正常国家——( 访问狗国——( )
晏子
本名晏婴,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 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以他 的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闻名于诸侯。 传说晏子身材矮小,“长不满六尺”, 貌不出众,但足智多谋,热爱国家, 为齐国的繁荣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 文主要写了什么?
wǔ rǔ 侮辱
sā huǎng
)
如果晏子从狗洞进去——那么( 如果( )———那么(
) )
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 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 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 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 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 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连袂成阴 挥汗雨 摩肩接踵
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 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 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 来了。
访问上等国家——( 访问下等国家——(
) )
因为晏子最不中用——所以( ) 因为被派到楚国来——所以( )
大王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 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 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 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 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 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 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历史故事-晏子使楚
历史故事-晏子使楚齐国派使臣出使楚国,当时的楚国盛极一时,根本不把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小使臣放在眼里。
但是,楚灵王与这个使臣经过三个回合的智斗后,却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楚灵王时期,楚国先后派兵攻打了陈国和蔡国。
当时,晋国的国力已不比从前,陈、蔡两国前去求救,都被晋平公回绝了。
齐国想看看楚国到底有多大实力,于是派出使者晏婴(历史上人们习惯将他称作晏子)前往楚国。
晏婴深知,这次的出使对齐国来说非常重要。
一方面,他个人代表了整个齐国,不可以在楚国丢了齐国人的脸;另一方面,此行的目的是一探楚国的实力,必须仔细观察分析才行。
楚国的国君听说齐国的使臣到来,特意提前做了准备,想借机侮辱他一番,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晏子来到楚国城外,被守卫的人挡住了。
他们没有给晏子打开城门,却指了指城门旁边的一个小门,让晏子从那里进城。
晏子的身材矮小,楚灵王这一计就是在嘲笑他的个子低矮。
晏子的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为难的样子,反而很从容地说:“呵呵,这哪是城门?这分明是个狗洞啊!要是我出使的是‘狗国’,那我就得钻狗洞;要是我出使的是‘人国’呢,就该让我从城门进。
劳烦你们进去先问一问,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很快,晏子的话就传到了楚灵王的耳朵里。
楚灵王没料到这个使臣竟然这么厉害,这番话说得楚灵王只好派人去打开了城门。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楚灵王一见到晏子,就开始冷嘲热讽起来:“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回答:“齐国的临淄城内挤满了人。
人们把袖子举起来,就可以把天遮住;每个人甩一把汗,城里就好像下了一场雨一样。
大王怎么会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灵王笑了笑,说:“那怎么把你给打发来了?”这话明显是讽刺晏子其貌不扬,看不起他。
可晏子将计就计,说:“大王啊,那我可就实话实说了。
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个规矩:出使君主贤德的国家,我们就派出优秀的人才;出使君主平庸的国家,我们就派下等人。
正如大王所言,举国上下就我最差劲,所以就被派到这里来了。
”楚灵王听后无言以对,只好尴尬地笑起来。
晏子使楚故事
晏子使楚故事晏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一位智慧过人的谋士。
他曾经在不同的国家担任过重要的官职,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中,晏子使楚的故事是广为流传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传奇的故事。
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楚国的国君是楚庄王。
楚庄王是一个喜好游乐的君王,对政务不够重视,国家内外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晏子听说了楚国的情况,决定前去楚国效力,帮助楚庄王解决难题。
晏子到了楚国之后,首先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得到了楚庄王的信任和重用。
他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楚庄王解决了许多难题,使得楚国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有一次,楚国遭到了邻国的入侵,楚庄王非常着急,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晏子见状,立刻上前劝慰楚庄王,并提出了一条独特的对策。
他说,“臣有一计,可以让楚国在不战而胜的情况下解决这场战争。
”楚庄王听了非常高兴,立刻让晏子详细说明这个计策。
晏子告诉楚庄王,他可以派遣一支精兵强将前去邻国作战,但是并不出战,只是在邻国境内修筑营寨,展示楚国的强大实力。
同时,他还建议楚庄王在国内加强军备,做好备战准备。
楚庄王照做了,果然邻国见到楚国的军势,心生畏惧,主动提出和解,最终化解了这场战争。
晏子的智慧和谋略为楚国解决了许多难题,使得楚国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楚庄王对晏子更是赞赏有加,经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晏子也总能给出中肯的建议,受到了楚庄王的高度信任。
然而,就在楚国逐渐强大的时候,晏子却选择了离开楚国。
他告诉楚庄王说,“臣有家室,希望能够回家照顾家人。
”楚庄王非常不舍,但也理解晏子的选择。
他下令给予晏子丰厚的赏赐,并派人护送他回到了鲁国。
晏子使楚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谋略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一个智慧过人的谋士可以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同时,晏子离开楚国的决定也告诉我们,家庭的重要性是任何事业都无法替代的。
愿我们都能像晏子一样,智慧过人,为国家、家庭做出更多的贡献。
晏子使楚故事
晏子使楚故事晏子,名婴,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贤能的政治家。
有一次,晏子奉命出使楚国,但楚王却叫人把晏子灌醉后才放他进城。
晏子是齐国的大夫,他对于国君出使其他诸侯国,总是非常注意周密安排和悉心准备。
他身着礼服,头戴礼帽,驾着马车,早早就从临淄出发了。
他知道,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如果不事先采取措施,而是冒冒失失地闯入人家的国都,只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所以,他让齐国的另一位大臣,也是出使楚国的人,预先来到了楚国,把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详尽的考察,然后再去见楚王。
两个人交谈了一阵子,彼此都感觉到很满意,才各自准备去应付那个难题。
晏子在城门口等楚王到来。
可是,楚王左等右等,不见晏子的到来。
他十分生气,认为晏子在戏弄自己,要不,就是他根本不想见自己。
因此,他特别恼怒,下令在城门口每隔五步就摆上一盆水,并且,派出了两个武士,说:“谁要是能把盆中的青蛙捞到手里,就可以得到一千两银子的奖赏。
”群臣们听说了,纷纷赶来看热闹。
当然,也有人主张干脆杀掉青蛙,免得浪费时间和力气。
可是晏子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不紧不慢地向那些武士说道:“诸位请看,这里的水清清的、凉凉的,而我手中的这只青蛙却跳个不停。
它想从这只盆中跳到另一只盆中去,这就是青蛙向往自由、热爱生活的表现。
你们是多么愚蠢啊!这一只小小的青蛙尚且能够想办法跳出盆外,难道你们还不如青蛙吗?现在,请你们把那两个武士叫过来,我愿意重重地赏赐他们!”说罢,晏子拍了拍手。
那两个武士听了晏子的话,连忙跑过来,一个把青蛙递给了晏子,一个替他提起了武士服。
晏子转身上车,两个武士驾着马车飞快地离开了城门。
大臣们都说晏子真行,赚了不少钱吧?可是晏子却笑了笑说:“你们难道没看见那些青蛙吗?”群臣都恍然大悟。
楚王派人打探虚实,打听清楚晏子是怎样对待那两个楚国武士的,得知了晏子的真实用意之后,又听说晏子居然对那两个武士委以重任,心中暗暗好笑。
当然,楚王也觉得那两个武士很可怜,便决定以晏子为使臣,出使齐国。
高尔基和孩子们的阅读答案
高尔基和孩子们的阅读答案【篇一: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训练】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儿童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信赖。
有一回,在一个偏僻的城镇上读书的一名小学生,不小心把学校图书馆的一本《童年》弄丢了,他跑了几家书店也没买着,非常着急。
于是,便冒昧地给高尔基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作者的帮助。
高尔基接到信后,随即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本《童年》寄给了这位小学生。
难怪孩子们常说:“有了困难去找高尔基,他一定能帮助你解决的!”高尔基对孩子们虽然非常喜欢,但假如发现了他们的错误或缺点,是从不骄纵宽容的。
一次,他收到了一群四年级学生给他的信。
信中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语法错误,他非常气愤,回信中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他们:“四年级的学生啦,写得如此不通,实在是可耻,很可耻!” 当然,对于孩子们取得的成绩,他总是喜在心里,乐在眉梢,给予适当的鼓励,但从不过分地夸奖。
尤其对那些较早地崭露出智慧锋芒的孩子更是如此,以避免他们骄傲情绪滋生。
有一次,高尔基会见了一位年仅9岁的小诗人,小诗人当面朗诵了自己的诗作,非常流畅,也很优美。
高尔基听了深为惊奇,心里暗暗赞叹,但当面却没给孩子过多的赞扬,只是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发,深情地说好好学习吧不要太累了要记住你还是一个小孩子呀高尔基就是这样以他全身心的爱,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
1.用△将短文分为三段。
(6分)2.结合上下文,讲讲下列词语的意思。
(3分)爱戴——冒昧——锋芒——3.在第四节最后的空格处加上适当的标点。
(2分)4.①写出近义词。
(2分)鼓励——夸奖——②写出反义词。
(2分)骄傲——批评——5.画出与“著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儿童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信赖”这句话照应的句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4自然段第三段:第五自然段2.爱戴——敬爱并且拥护冒昧——冒失,(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子使楚》
教案设计:仇恒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识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2.能力目标:能够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晏子的不卑不亢、机智沉着,楚王的自作聪明、傲慢无礼,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3.情感目标:认识晏子出使楚国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识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方法】自学、诵读、点拨、讨论。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从公元前556年开始,他继承父亲的官职,在齐灵公、庄公、景公时历任卿相,掌管齐国政治,讲究礼仪,以“节俭力行”著称。
由于晏婴的“节俭力行“符合于墨家的宗旨,晏婴就为后来墨家所推崇。
《晏子春秋》这部书,柳宗元认为它很可能是“墨子之秆有齐人者为之”,大约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集有关晏婴的言行,编辑成书的。
它文学性很强,有不少记叙生动的散文,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二、朗读课文
1.一读,读准字音。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做到读音准确、吐字清楚,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知。
(1)给下列字词注音。
赐()缚()酣()曷()缚()诣()淮()枳()
(2)抄写一遍上面字词
2.二读,注意正确的朗读节奏、停顿。
温馨提示:感受文章简
约、优美的节奏;朗读时的停顿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划分。
示例:吏二/缚一人/诣王
缚者/曷为者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三读,做到朗读流畅,尽量读出语气、语调,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译读课文。
1.默读课文,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课文大意。
教师提示:翻译文言文时,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字词,二是句子。
字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将单音词译为双音词。
如课文开头一句中的“将使楚”,译为“将要出使楚国”。
(2)识别通假字。
如“缚者何为者也”中“曷”通“何”。
(3)古今词义的不同。
“叶徒相似”中
的“徒”作“只、仅”讲,现代汉语中作“徒弟”讲。
此外,还要注意文言文中一些句式的特点,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如“何为者也”,如果是现代汉语语序就是“为何者也”,翻译时应注意调整。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坐(古:今:)席(古:今:)
其实(古:今:)所以(古:今:)
(3)特殊文言句式:
判断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
圣人非所与熙也。
()
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何以也”,“何为者也”,“何坐”,“吏二缚一人诣王”等,翻译时要注意调整语序。
2.写出在预习中不能理解的字、词、句。
四、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对不懂的字、词、句相互解疑。
2.提出不能解决的字、词、句,全班同学讨论解决。
3. 复述故事大意。
从这两篇短文看,面对楚国君臣的一再刁难,晏子是如何“歪理歪推”一一应对的呢?
反取其辱不辱使命
参考译文
在晏子将要出使楚国的时候,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对他左右的近臣说:“听说这个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要到我们楚国来,我想羞辱他,该怎么办呢?”有一个人说:“这样吧,当他来的时候,我就绑着一个人从您的跟前走过。
然后您问被绑的是什么人,我就说是齐国人;你问为什么被绑起来,我就说是因为偷东西。
”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在宫里设宴招待他。
喝酒正酣的时候,有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
楚王问:“被绑着的这个人是谁?”官吏回答:“是齐国人,因为在我们这里偷东西。
”这时楚王看了看晏子,问道:“你们齐国人都是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站起来回答道:“我听说,橘子生在淮南的时候为橘子,可是生在淮北就变成枳,虽然它们的叶子相似,但是结出来的果实则全然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同罢了。
老百姓在齐国的时候安分守己,不偷东西,可是到了楚国便偷东西了,难道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东西吗?”楚王听完笑道:“贤能的人是不能戏弄的,我这是自取其辱啊!”
五、当堂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一)、给下列古今意义变化很大的词语做解释
谓左右曰吏二缚一人诣王
缚者曷为者也晏子避席对曰
其实味不同何坐
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2)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3)所以然者何?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5)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二、继续学习课文。
1、学生口头复述课文故事,师生共同评价。
2、分析晏子与楚王的对话,体会晏子的外交语言艺术。
明确: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晏子外交语言的艺术,主要在于他成功地运用了逻辑严密的三段式推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类比
等反驳方式和语言艺术。
当然,晏子的成功本质在于他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义正辞严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巧辩成为诡辩而黯然失色。
这里晏子性格的本质所在,也是我们学习本文而得到的启示。
3、分角色朗读。
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理解晏子语言的逻辑力量。
I(要读出人物的语气性格)
4、分析人物形象并思考:
(1)晏子在楚国严辞反击楚王的目的是什么?
(2)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3)由晏子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4)总结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晏子:机智勇敢,善于辞令,不辱使命,极大地维护了国家尊严的出色的外交家。
楚王:自作聪明、仗势欺人
(5)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感情,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明确:本文人物形象刻画鲜明。
寥寥数语,楚王的自作聪明、仗势欺人,晏子的机智善辩,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跃然纸上。
纵观全文,晏子始终是站在国家的利益上,用外交辞令回击楚王的一次又一次伤及国格的侮辱,从而维护了齐国的形象与尊严。
三、小结课文
这则寓言故事深刻的讽刺了楚王的自作聪明,说明了侮辱别人的人到头来必然受辱与人,自讨没趣
四、学会反思、学会归纳
1、你知道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吗?
2、你从晏子身上学到了什么?
3、你从这篇课文里收获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zi)三百闾(lǘ ),张袂(mèi )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
(zhǒng)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六、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