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子使楚》

教案设计:仇恒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识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2.能力目标:能够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晏子的不卑不亢、机智沉着,楚王的自作聪明、傲慢无礼,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3.情感目标:认识晏子出使楚国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识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方法】自学、诵读、点拨、讨论。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从公元前556年开始,他继承父亲的官职,在齐灵公、庄公、景公时历任卿相,掌管齐国政治,讲究礼仪,以“节俭力行”著称。

由于晏婴的“节俭力行“符合于墨家的宗旨,晏婴就为后来墨家所推崇。《晏子春秋》这部书,柳宗元认为它很可能是“墨子之秆有齐人者为之”,大约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集有关晏婴的言行,编辑成书的。它文学性很强,有不少记叙生动的散文,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二、朗读课文

1.一读,读准字音。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做到读音准确、吐字清楚,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知。

(1)给下列字词注音。

赐()缚()酣()曷()缚()诣()淮()枳()

(2)抄写一遍上面字词

2.二读,注意正确的朗读节奏、停顿。温馨提示:感受文章简

约、优美的节奏;朗读时的停顿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划分。

示例:吏二/缚一人/诣王

缚者/曷为者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三读,做到朗读流畅,尽量读出语气、语调,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译读课文。

1.默读课文,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课文大意。

教师提示:翻译文言文时,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字词,二是句子。字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将单音词译为双音词。如课文开头一句中的“将使楚”,译为“将要出使楚国”。(2)识别通假字。如“缚者何为者也”中“曷”通“何”。(3)古今词义的不同。“叶徒相似”中

的“徒”作“只、仅”讲,现代汉语中作“徒弟”讲。此外,还要注意文言文中一些句式的特点,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如“何为者也”,如果是现代汉语语序就是“为何者也”,翻译时应注意调整。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坐(古:今:)席(古:今:)

其实(古:今:)所以(古:今:)

(3)特殊文言句式:

判断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圣人非所与熙也。()

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何以也”,“何为者也”,“何坐”,“吏二缚一人诣王”等,翻译时要注意调整语序。

2.写出在预习中不能理解的字、词、句。

四、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对不懂的字、词、句相互解疑。

2.提出不能解决的字、词、句,全班同学讨论解决。

3. 复述故事大意。从这两篇短文看,面对楚国君臣的一再刁难,晏子是如何“歪理歪推”一一应对的呢?

反取其辱不辱使命

参考译文

在晏子将要出使楚国的时候,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对他左右的近臣说:“听说这个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要到我们楚国来,我想羞辱他,该怎么办呢?”有一个人说:“这样吧,当他来的时候,我就绑着一个人从您的跟前走过。然后您问被绑的是什么人,我就说是齐国人;你问为什么被绑起来,我就说是因为偷东西。”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在宫里设宴招待他。喝酒正酣的时候,有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楚王问:“被绑着的这个人是谁?”官吏回答:“是齐国人,因为在我们这里偷东西。”这时楚王看了看晏子,问道:“你们齐国人都是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站起来回答道:“我听说,橘子生在淮南的时候为橘子,可是生在淮北就变成枳,虽然它们的叶子相似,但是结出来的果实则全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同罢了。老百姓在齐国的时候安分守己,不偷东西,可是到了楚国便偷东西了,难道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东西吗?”楚王听完笑道:“贤能的人是不能戏弄的,我这是自取其辱啊!”

五、当堂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一)、给下列古今意义变化很大的词语做解释

谓左右曰吏二缚一人诣王

缚者曷为者也晏子避席对曰

其实味不同何坐

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2)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3)所以然者何?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5)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二、继续学习课文。

1、学生口头复述课文故事,师生共同评价。

2、分析晏子与楚王的对话,体会晏子的外交语言艺术。

明确: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晏子外交语言的艺术,主要在于他成功地运用了逻辑严密的三段式推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类比

等反驳方式和语言艺术。当然,晏子的成功本质在于他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义正辞严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巧辩成为诡辩而黯然失色。这里晏子性格的本质所在,也是我们学习本文而得到的启示。

3、分角色朗读。

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理解晏子语言的逻辑力量。I(要读出人物的语气性格)

4、分析人物形象并思考:

(1)晏子在楚国严辞反击楚王的目的是什么?

(2)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3)由晏子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4)总结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晏子:机智勇敢,善于辞令,不辱使命,极大地维护了国家尊严的出色的外交家。

楚王:自作聪明、仗势欺人

(5)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感情,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明确:本文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寥寥数语,楚王的自作聪明、仗势欺人,晏子的机智善辩,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跃然纸上。

纵观全文,晏子始终是站在国家的利益上,用外交辞令回击楚王的一次又一次伤及国格的侮辱,从而维护了齐国的形象与尊严。

三、小结课文

这则寓言故事深刻的讽刺了楚王的自作聪明,说明了侮辱别人的人到头来必然受辱与人,自讨没趣

四、学会反思、学会归纳

1、你知道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吗?

2、你从晏子身上学到了什么?

3、你从这篇课文里收获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zi)三百闾(lǘ ),张袂(mèi )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