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1)
《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染色体变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染色体变异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对生物体表型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点回顾1. 要求学生复习染色体变异的定义及其在遗传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如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
3. 了解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表型的关系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二)作业任务1. 自主学习:学生需通过阅读教材、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深入了解染色体变异的具体内容。
2.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并分析这些实例中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表型的影响。
3. 实践操作:学生需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份关于“染色体变异与人类疾病”的调查报告,分析至少两种人类疾病与染色体变异的关系。
(三)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了解染色体变异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并分享关于染色体变异的科普文章或视频。
三、作业要求1. 自主学习的部分,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教材及教学视频的复习,并做好笔记。
2. 分组讨论时,每个小组需明确分工,确保每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并记录讨论内容。
3. 实践操作部分,调查报告需内容充实、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至少包含两种疾病与染色体变异的详细分析。
4. 作业提交前,学生需自行检查作业的完整性、准确性及规范性,确保无误后再提交。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每组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观点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2. 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评价时,将重点考察报告的内容充实程度、观点的明确性、逻辑的清晰性以及格式的规范性。
3.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及时批改作业,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
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疑问和困难,教师将给予耐心的指导和解答。
《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染色体变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染色体变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意义,理解染色体变异与生物遗传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生物学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知识点梳理学生需复习染色体基本概念,掌握染色体的结构、功能及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如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
要求学生整理并记忆染色体变异与生物遗传的关联,如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改变如何影响基因表达。
2. 知识点应用学生需完成以下任务:(1)阅读教材中关于染色体变异的案例,并分析其中涉及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2)收集至少三个与染色体变异相关的实际生活案例(如人类遗传病、动植物育种等),并简要分析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
(3)绘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的示意图,并标注变化前后的差异。
3. 拓展探究学生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任务:(1)探讨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分析现代生物技术在染色体变异研究中的应用,如基因编辑技术等。
(3)撰写一篇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三、作业要求1. 知识点梳理部分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2. 知识点应用部分要求案例真实、分析到位,能够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拓展探究部分要求有深度、有见解,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作业需按时完成,并按照教师要求的格式和标准提交。
5. 作业中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如有雷同,按违纪处理。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案例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3)拓展探究的创新性和逻辑性;(4)作业的规范性和整洁度。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还将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五章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课后作业布置测试好用
济南市济钢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2 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变异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纳米科技是跨世纪新科技,将激光束的宽度聚焦到纳米范围内,可对人体细胞内的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把尚令人类无奈的癌症、遗传疾病彻底根除。
对DNA进行修复,属于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基因互换D. 染色体变异2.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 诱变育种B. 花药离体培养C. 基因工程育种D. 杂交育种3.生物育种的方法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育种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纯种B. 单倍体育种就是为了获得单倍体C. 不是只有多倍体育种才能获得无子果实D.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要用到秋水仙素,且秋水仙素处理的部位都相同4.用多倍体育种获得无子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三倍体无子西瓜与三倍体无子西瓜杂交可以得到三倍体种子B. 无籽西瓜培育过程中染色体加倍的试剂是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C. 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D. 无子西瓜可以看作是单倍体植物5.为获得纯和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 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B. 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C. 过程②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D. 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6.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型为Dd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且数量比接近1∶1B. 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互补的碱基连接起来C. 自然界中的变异主要是基因重组,所以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D. 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雌蕊的柱头上,所结籽粒胚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7.正常情况下,烟草无法在盐碱地生长,若培育出适于在盐碱地生长的烟草新品种,最好选用下列哪种育种方法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多倍体育种D. 单倍体育种8.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
【优化指导】高中生物 5-2 染色体变异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优化指导】高中生物 5-2 染色体变异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2 1.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对应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A.AaBb,AAaBbb,AaaaB.AaaaBBbb,AaaBBb,ABCDC.AAaaBbbb,AaaBBb,AaBbD.AaaBbb,AAabbb,ABCD解析:根据染色体的情况可以判断,甲是四倍体或单倍体,同源染色体上含4个相同或等位基因;乙是三倍体或单倍体,同源染色体上含3个相同或等位基因;丙是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无相同或等位基因。
答案:B2.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解析:图a所示细胞中,只有一组同源染色体为三条,其余皆为两条,可知为三体;图b所示细胞的染色体上链增加了一部分(片段4),为染色体片段增加;图c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故为三倍体;d图细胞的染色体下链缺失了片段3和4,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答案:C3.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YB.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均表现为性别差异C.果蝇体内的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Ⅱ、Ⅲ、Ⅳ、X(或Y)四条染色体互相协调,共同控制果蝇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解析:一个染色体组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而X与Y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X染色体与Y染色体具有同源区段,此区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无性别差异。
果蝇体内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
2021-2022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的转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挨次发生转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削减,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削减。
3.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把握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如雄果蝇精子中的一组染色体就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4.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
5.由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自主学习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分。
(1)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转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
(2)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观看到的,而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看到的。
2.染色体变异类型。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1.类型及实例。
类型实例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削减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削减雄蜂、三倍体西瓜2.染色体组。
(1)概念。
①范围: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②功能:共同把握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
(2)图示分析。
图中的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中Ⅱ、Ⅲ、Ⅳ、X 或Ⅱ、Ⅲ、Ⅳ、Y 就代表一个染色体组,与其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3.二倍体和多倍体。
(1)概念及实例。
项目二倍体 多倍体概念发育起点 受精卵 受精卵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例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马铃薯是四倍体、香蕉是三倍体(2)多倍体植株的特点。
植株特点⎩⎪⎨⎪⎧茎秆粗大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养分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3)人工诱导多倍体。
①方法: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还可用低温处理。
人教版生物必修2同步练习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原卷版+解析版)
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原卷版)A组基础题组一、单选题1.(2022·山西省吕梁市高一期末)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子中的染色体一定是一个染色体组B.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C.多倍体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D.诱导多倍体产生的常用方法是秋水仙素诱导、低温处理2.(2022·山东滨州高一期末)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的改变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
下列有关细胞中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一定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四倍体生物的配子中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染色体结构变异均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排列D.染色体数目变异均以染色体组为基数成倍的增加或减少3.(2022·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期中)下列关于单倍体、多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B.洋葱根尖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染色体组C.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D.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结西瓜无子4.(2022·河北唐山市高一期末)由于某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基因,这种变化属于()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C.染色体结构变异D.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5.(2022·河北石家庄二中联考)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界因素可能提高染色体断裂的概率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C.倒位可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D.易位只可以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6.(2022·河北唐山市高一期末)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单倍体育种可以缩短育种时间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一定表现优良性状二、非选择题7.(2022·山东潍坊安丘市高一生物期末)分析下列图形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染色体变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育种中的应用;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作业a. 阅读教材中关于染色体变异的章节,总结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并分析每种类型的特点。
b. 讨论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育种中的应用,如多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阐述原理和方法。
c. 完成课后练习题关于染色体变异的部分。
2. 实验操作作业(建议分组进行)a.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显微镜、根尖标本、解离液、固定液、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步骤所需的器材和试剂。
b. 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观察并记录染色体变异的情况,如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
c.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染色体变异对生物育种的影响。
三、作业要求1. 理论作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并独立完成相关练习题。
老师将在课堂上检查同学们的完成情况。
2. 实验操作作业请同学们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请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观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3. 请同学们在完成每部分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确保正确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a) 能否准确描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b) 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育种中的应用;c) 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按照步骤进行,观察是否仔细,记录和分析结果是否合理;d) 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
2. 评价方式:a) 老师课堂检查和提问;b) 分组讨论实验结果,进行小组间的互相评价;c) 将完成情况和正确率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五、作业反馈请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将自己的问题和疑惑记录下来,反馈给老师。
老师会认真解答大家的疑惑,同时也会根据大家的反馈情况,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化理解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类型。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染色体变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育种中的应用;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概念测试* 完成一份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基础概念测试卷,包括但不限于: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等概念的理解和辨析。
* 回答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基本原理和过程的问题,例如:染色体变异的成因是什么?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 案例分析* 阅读课本中关于染色体变异的案例,例如多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等,分析这些变异对生物育种的影响和应用前景。
* 结合实际,讨论染色体变异在农业生产、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3. 实验操作模拟* 假设你是一名生物育种专家,需要利用染色体变异技术培育新品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 在纸上画出你的实验流程图,包括选材、处理方法、观察和分析等步骤。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答案应清晰、准确,符合逻辑;3. 回答问题时应注意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4. 实验方案的设计应具有可行性,考虑实验成本和时间等因素。
四、作业评价:1. 评分标准:根据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回答问题的深度,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70-8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2. 评价要点:作业的完成质量主要包括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可行性等;回答问题是否结合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是否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3. 反馈机制: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应在作业评价后及时给予反馈,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请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评价结果,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2. 鼓励学生在讨论区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分享学习资源,共同提高;3. 教师定期收集学生的作业反馈,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染色体变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1. 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特征;2. 了解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和个体发育中的作用;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笔记:请学生整理《染色体变异》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概念、类型、特征及实例等,并附上相关图片。
2. 简答题:针对课程中涉及的染色体变异类型,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b.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表现?3. 观察与分析:提供一些染色体变异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请学生识别并描述各种变异类型。
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染色体异常的生物个体或品种,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生物的影响。
鼓励学生从生物进化和个体发育的角度来思考。
5. 实验设计:请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于检测生物样本中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是否异常。
提示可参考课本中有关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的实验方法。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确保笔记、图片和视频的清晰度;2. 回答问题应简洁明了,观点明确;3. 观察与分析过程中,应注重细节,描述准确;4. 案例分析应从多角度分析,注重逻辑性;5. 实验设计应具有可行性,考虑实验材料、方法和技术。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分析问题的全面性以及实验设计的可行性等;2. 评价方式:教师评分结合学生互评,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五、作业反馈1.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在第一时间给予反馈和指导;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业和思考过程,促进交流和相互学习;3. 根据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教师可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染色体变异知识,并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评价将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染色体变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掌握染色体变异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 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与数目变异的含义及其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3. 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染色体变异知识的能力;4. 增强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复习:学生需预习《染色体变异》相关内容,包括染色体基本知识、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分类等。
同时,回顾之前学过的遗传学基础知识,如基因、DNA等概念。
2. 理论理解:学生需通过阅读教材、网络资源或参考书籍,深入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含义及实例。
要求学生在课本相应位置做笔记,总结变异类型及其特点。
3. 课堂互动:在课堂讲解中,学生需积极参与讨论,对染色体变异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4. 实验设计: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关于染色体变异的简单实验方案。
该实验可以模拟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化,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探究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5. 作业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染色体变异》的作业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对染色体变异的基本理解、实验设计的详细步骤及预期结果、以及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三、作业要求1. 预习复习要充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2. 理论理解要深入,理解染色体变异的科学原理和实际应用;3. 课堂互动要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4. 实验设计要合理,考虑到实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科学性;5. 作业报告要完整,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实验设计的详细步骤及预期结果等。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复习情况、理论理解深度、课堂互动表现、实验设计合理性以及作业报告的完整性、逻辑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
评价将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同时,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作业讲评,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4:5 2 染色体变异课时作业
第2节染色体变异基础巩固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A.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B.染色体变异是定向的,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基因突变是可以遗传的D.染色体变异是不能遗传的[答案] A[解析]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染色体的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其遗传物质均发生改变,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2.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们用花药离体培养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 A.三倍体、21条染色体B.单倍体、21条染色体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答案] B[解析]花药中的花粉是经过减数分裂发育而成的,由其培育出的幼苗比普通小麦的染色体数减少了一半,含有三个染色体组,而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
3.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A.18+XY B.18+YYC.9+X或9+Y D.18+XX或18+YY[答案] D[解析]2n=20,性别决定为XY型的双子叶植物大麻产生的花药的染色体组成为9+X或9+Y,将其培育成单倍体后再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植株的染色体组成是18+XX或18+YY。
4.下列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答案] D[解析]染色体变异不会产生新基因,基因种类不会改变,但会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
5.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图a和图b中的部分染色体转移造成的生物变异分别属于()A.图a和图b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图a为基因重组,图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图a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图b为基因重组D.图a和图b均为基因重组[答案] B[解析]图a显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应属于基因重组,而图b所示为③号染色体的某片段移到②号一非同源染色体上,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0:5 2染色体变异课时作业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1.由于种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或少了几个基因,这种遗传物质的变化属于()A.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B.染色体结构变异C.染色体数目变异D.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2.下图所示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是()3.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B.染色体中增加了某一片段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D.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180°4.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正确叙述是()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5.下列关于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B.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C.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纯合的二倍体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惟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6.如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______和________。
(2)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③经Ⅲ、Ⅴ培育出⑤品种的方法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③培育成⑥的常用方法Ⅳ是________,其形成的⑥称________________。
7.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据图可以肯定该果蝇为雌果蝇B.果蝇的体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C.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应由4条非同源染色体组成D.若果蝇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一个卵细胞基因组成为AcX D,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CX D、aCX d、acX d8.科学家以玉米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则F1中出现绿株的根本原因是()A.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B.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C.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结构缺失D.射线处理导致控制茎颜色的基因发生突变9.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10.下面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
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课时作业
第2节染色体变异测控导航表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面的部分基因,下列选项的结果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 C )解析:A中染色体缺失了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属于染色体片段的易位,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 中属于染色体片段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中属于基因突变(b→B)。
2.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代表着丝点,表中表示了由该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情况。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a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B.b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C.c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解析:把染色体a、b、c、d中基因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与正常染色体中基因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比较可知a、b、c、d染色体的变异类型依次属于位置颠倒、缺失、位置颠倒和增加片段(重复)。
3.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①和②都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两种变异都没有新的基因产生D.②中的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解析:①图表示的是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四分体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②图表示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注意: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而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4.(原创题)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细胞中很常见的一种变异类型,关于染色体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四倍体西瓜的配子直接发育而成的植株是单倍体C.两条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均是染色体变异D.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其体细胞中肯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解析: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A项错误;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均为单倍体,B项正确;染色体易位是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片段的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C项错误;四倍体植株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D项错误。
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 5.2染色体变异课下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2)(1)
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课下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基因组是测定12条染色体的DNA全数碱基序列B.一般小麦的花药离体培育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C.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置取得的植株,不必然是纯合的二倍体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式是用秋水仙素处置萌生的种子或幼苗解析:水稻是雌雄同体的生物,不存在性染色体,因此每一对染色体都是相同的,在测定基因组时只测定12条染色体即可;一般小麦是六倍体,其花药离体培育后,所得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置取得的植株是不是纯合子,要紧看此单倍体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假设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处置后是纯合子,假设单倍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染色体组,那么加倍处置后不必然是纯合子,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式能够用低温处置,也可用秋水仙素处置。
答案:D2.以下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别离属于( )A.重组和易位B.易位和易位C.易位和重组D.重组和重组解析:答案:A3.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诱导染色体数量加倍,起作用的时期是( )A.有丝割裂间期B.有丝割裂前期C.有丝割裂中期D.有丝割裂后期解析:秋水仙素和低温的作用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的形成是在细胞有丝割裂的前期。
答案:B4.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割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
甲、乙两模式图别离表示细胞减数割裂进程中显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别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致使染色体上基因数量改变的结果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两图常出此刻减数第一次割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解析:分析题图,甲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增加,乙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体变异【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P 85图5-5,阐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类型和结果。
2.结合教材实例,简述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3.通过教材实验,了解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阅读P 85-86) 1.含义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结果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3.类型(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如猫叫综合征; (2)重复:染色体中增加了某一片段,如果蝇棒状眼的形成; (3)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4)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阅读P 86-88)1.类型⎩⎪⎨⎪⎧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倍增或倍减2.染色体组 (1)概念的理解:①对象: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②关系: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
(2)图示分析:①写出其中代表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X 、Ⅱ、Ⅲ、Ⅳ或Y 、Ⅱ、Ⅲ、Ⅳ。
②一个染色体组与其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的关系:相同(“相同”或“不相同”)。
3.二倍体4.多倍体(1)概念⎩⎪⎨⎪⎧起点:受精卵染色体组数: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例:三倍体香蕉、四倍体马铃薯(2)特点: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3)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概念及特点:①概念: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②特点⎩⎪⎨⎪⎧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三、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阅读P 88) 1.实验原理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结果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实验流程 (1)根尖的培养及诱导⎩⎪⎨⎪⎧①培养方法:将洋葱或大葱、蒜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的底部接触水面②诱导时机:待洋葱长出1 cm 左右的不定根时③诱导措施: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诱导培养36 h↓取材 及固定⎩⎪⎨⎪⎧①取材: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 cm ②固定: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 ,以固定细胞的形态③冲洗: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制作 装片⎩⎪⎨⎪⎧①解离②漂洗③染色:使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④制片↓(4)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5)结论判断正误:(1)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几种类型。
( )(2)染色体结构变异不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 ) (3)二倍体生物正常配子中的一组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
( )(4)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 ) (5)单倍体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 )(6)单倍体育种指花药离体培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7)秋水仙素或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 答案 (1)√ (2)× (3)√ (4)√ (5)× (6)× (7)√一、染色体结构变异1.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如下图所示)2.易位与交叉互换的比较3.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辨析观察分析图示,思考:1.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1)图①过程发生在哪类染色体之间?属于哪类变异?答案 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
(2)图②过程中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吗?属于哪类变异? 答案 不是,是非同源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基因突变均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试分析这两种变异的本质相同吗?答案 不相同。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本质是基因发生改变,而基因突变的本质是碱基对发生改变。
1.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
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 .①B .②C .③ D.④【问题导析】 (1)染色体结构变异指的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和易位等; (2)③是基因突变或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所致。
答案 C 【一题多变】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 .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 B .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C .染色体中DNA 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D .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了180° 答案 C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1.单倍体与多倍体的比较AABB×aabb ―→AaBb――→减数分裂⎩⎪⎨⎪⎧⎭⎪⎬⎪⎫AB Ab aB ab ――→花药离体培养⎩⎪⎨⎪⎧⎭⎪⎬⎪⎫AB Ab aB ab ――→秋水仙素处理⎩⎪⎨⎪⎧AABB AAbbaaBB aabb亲代 F 1 配子 单倍体幼苗 纯合子 3.多倍体育种 (1)原理:(2)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①两次传粉⎩⎪⎨⎪⎧第一次传粉是为了进行杂交获得三倍体种子第二次传粉是为了提供生长素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②秋水仙素处理后,新产生的茎、叶、花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未处理的根细胞中仍为两个染色体组。
③四倍体植株上结的西瓜,种皮和瓜瓤为四个染色体组,而种子的胚为三个染色体组。
④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1.判断染色体组的数目下面甲是细胞染色体图,乙是细胞基因型:根据图示判断甲、乙生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并说明判断依据。
(1)甲生物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判断依据是什么? 答案 4个。
细胞内同一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
(2)乙生物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判断依据是什么?答案 4个。
在乙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了4次。
(3)丙生物的体细胞含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丙生物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写出计算的公式。
答案 4个。
计算公式为: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2.判断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二倍体物种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其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判断:正确(填“正确”或“错误”)(2)由四倍体、六倍体生物形成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就含有两个或三个染色体组,可称为二倍体或三倍体。
判断:错误(填“正确”或“错误”)(3)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是单倍体,单倍体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判断:错误(填“正确”或“错误”)2.根据图中A~H所示的细胞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__图。
(2)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__图。
(3)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__图,它____(一定,不一定)是三倍体。
(4)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图,它________(可能,不可能)是单倍体。
【问题导析】(1)在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在细胞内,含有几个同音字母,就是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3)确认是否为单倍体需看发育起点。
答案(1)D、G (2)C、H (3)A、B 不一定(4)E、F可能【一题多变】(1)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其形态、大小和功能两两相同。
( )(2)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 )(3)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 )(4)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 )(5)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 )(6)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答案(1)×(2)×(3)√(4)√(5)√(6)×三、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实验中几种溶液的作用(1)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
(2)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细胞核染色,便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除此之外,醋酸洋红或龙胆紫都是碱性染料,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3)15%的盐酸溶液:解离,使细胞分散开。
(4)95%的酒精:可用于洗去附着在根尖表面的卡诺氏液,还可与15%的盐酸溶液混合解离、分散细胞。
2.本实验的其他问题(1)低温的作用与秋水仙素的作用基本相似。
(2)此实验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来探究温度对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影响。
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措施(1)常用的诱导多倍体产生的措施有哪些?答案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
(2)思考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处理诱导多倍体的作用时期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答案二者都是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与秋水仙素相比,低温诱导多倍体的形成有哪些优点?答案低温条件容易创造和控制,成本低、对人体无害、易于操作。
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洋葱根尖长出约1 cm时,剪下,置于4 ℃冰箱中,诱导36 hC.卡诺氏液浸泡根尖,固定细胞的形态D.装片制作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4个步骤【问题导析】(1)低温诱导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2)剪下根尖,会使其失去生命力,细胞不再分裂;(3)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的形态;(4)在制作装片时,过程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同,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4个步骤。
答案 B【一题多变】判断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说法的正误:(1)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 )(2)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 )(3)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 )(4)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 )答案(1)×(2)×(3)×(4)×1.据下图分析下列关于染色体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是交叉互换,图乙是染色体易位B.交叉互换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易位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在显微镜下都观察不到答案 D解析图甲是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发生,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易位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交叉互换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而染色体易位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
2.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答案 D解析染色体组是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个体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