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4.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教案2(新版)浙教版
浙教版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案及教学反思
浙教版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熟悉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3.能够解决平行四边形的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2.平行四边形内角和定理。
三、教学内容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1)定义平行四边形是有四条边两两平行的四边形。
(2)性质1.对边平行;2.对角线互相平分;3.相邻角互补,即相邻角之和为 $180^\\circ$;4.对角线互相垂直,即对角线所夹的角为直角。
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有以下两种:(1)对边平行法对边平行法指的是,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边都是平行的,那么它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例如下面这个图中,$AB\\parallel CD$,$AD\\parallel BC$,所以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A-------B| || |D-------C(2)邻角互补法邻角互补法指的是,如果一个四边形的相邻两角互补,则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例如下面这个图中,$\\angle A$ 和$\\angle C$ 是相邻角,$\\angle A+\\angle C=180^\\circ$,$\\angle B$ 和 $\\angle D$ 也是相邻角,$\\angleB+\\angle D=180^\\circ$,所以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A-------B| || |D-------C3. 平行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平行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指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 $180^\\circ$,也就是说,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360^\\circ$。
例如下面这个图中,$\\angle A+\\angle B+\\angleC+\\angle D=360^\\circ$。
A-------B| || |D-------C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1)课前准备提问:请问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它有哪些性质?(2)引入新知识通过多媒体讲解、实例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定方法。
八下浙教版4.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 AO=CO,DO=BO,∠AOD=∠COB ∴△AOD≌△COB ∴ AD=CB 同理:AB=CD O
A
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几何语言: 如图∵OA=OC,OB=OD
E
B
变3:已知:如图,在
ABCD中,E,F是对角线BD
上的两点,且BE=DF.M,N分别是AD和BC边上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NFM是平行四边形。 A E B N M F C D
练一练
1.如图:在 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
个点;G,H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已知
AE=CF,DG=BH,求证:四边形EHFG是平行四边形.
A D O C
B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五个判定方法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从边看: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的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
从角看: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两组对角线互相平分
从对角线看:
例1、已知:如图,E,F是 ABCD的对角线BD 上的两点,且∠BAE=∠DCF A D 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O F E
证明: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D G E
O
C F H B
OA=OC,OB=OD
∵AE=CF,DG=BH A
∴OE=OF,OG=OH
∴四边形EHFG是平行四边形
练一练
2、已知线段a,b,∠α(如图),请用直尺和圆规 作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等于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教案2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教案2一. 教材分析《4.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并通过相应的例题和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直观的图形和生动的例题,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四边形的分类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几何思维能力。
然而,对于一些具体判定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2.难点: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直观的图形和生动的例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理解。
4.巩固练习法: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图形和例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练习题,用于课堂巩固和课后作业。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四边形模型,用于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图形,如电梯、窗户等,引导学生关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吗?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思考问题。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十一章平面几何初步1.1 直线与射线1.2 角1.3 相交线与平行线1.4 多边形2. 第十二章数据的分析2.1 平均数2.2 中位数和众数2.3 方差和标准差2.4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3. 第十三章概率初步3.1 事件的确定3.2 概率的计算3.3 概率的性质与应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的分析方法,理解概率的基本性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计算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平面几何中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概率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掌握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数据的分析方法,概率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2. 学具:练习本、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平面几何、数据分析、概率等概念。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1)平面几何初步:直线与射线、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多边形等概念及性质。
2)数据的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等计算方法。
3)概率初步:事件的确定、概率的计算、概率的性质与应用。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针对难点和重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第十一章:平面几何初步1.1 直线与射线1.2 角1.3 相交线与平行线1.4 多边形2. 第十二章:数据的分析2.1 平均数2.2 中位数和众数2.3 方差和标准差2.4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3. 第十三章:概率初步3.1 事件的确定3.2 概率的计算3.3 概率的性质与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平面几何初步:判断下列命题的正确性,并说明理由。
2024年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集
2024年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集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平行四边形与矩形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1.2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1.3 梯形2.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2 频数与频率2.3 数据的表示3. 第七章:一次函数3.1 一次函数的定义与性质3.2 一次函数的图像3.3 一次函数的应用4. 第八章:分式4.1 分式的定义与性质4.2 分式的化简与运算4.3 分式方程二、教学目标1. 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以及梯形的性质与应用。
2. 学会收集、整理、表示和描述数据,掌握频数与频率的概念,了解数据的处理方法。
3. 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
4. 掌握分式的定义、性质与化简方法,学会解分式方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判定方法、一次函数图像的绘制、分式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重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应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一次函数的应用、分式的化简与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三角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等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集2. 知识点:按照教学内容,分章节列出重点知识点。
3. 例题:选取典型例题,展示解题过程。
4. 练习题:布置随堂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证明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求解析式。
(3)化简分式,并求值。
2. 答案:在作业批改后,提供详细答案和解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针对教学内容,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通用8篇)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通用8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第一课时,其探究的主要内容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以及“对角线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两种判定方法。
它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教学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包括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内的绝大多数几何概念及定理。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于新鲜的知识也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中,又有许多颇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因此,由教师组织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不仅成为可能,又可以作为初中几何知识综合能力的一次检验、一次再提升!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第三个判定方法。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这两种判定方法,并学会简单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类比、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2、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学会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渗透化归意识。
2、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两个判定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两个判定方法的探究和运用,使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中的合理性、数学证明的严谨性,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学会用辨证的观点分析事物。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运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1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4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最后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四边形的分类等基础知识。
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和观察能力逐渐提高,但部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判定方法仍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验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练习法:提供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用具:直尺、三角板、剪刀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教室里的桌子、篮球场上的篮板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例中的图形,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类型的四边形?”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验证。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4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几何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四边形的分类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仍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几何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能运用判定方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生活实例、图片、动画等丰富的教学课件。
2.学习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3.课堂练习: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和图片中是否存在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数学下册 4.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第1课时)例题选讲课件 (新版)浙教版
正答:∵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又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AE=CF,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错因:错解是以“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 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作为推理依 据,其实这是一个假命题,例如等腰梯形,它 符合命题的条件,但结论不成立,利用假命题 推出的结论,当然就不一定正确了.
第 4章
4.4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第1课时)
与边相关的判定定理 例1 嘉淇同学要证明命题“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正确的,她先用尺规作 出了如图1的四边形ABCD,并写出了如下不完整的已 知和求证. 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C=AD,AB= . 求证:四边形ABCD是 四边形.
(1)在方框中填空,以补全已知和求证; (2)按嘉淇的想法写出证明; (3)用文字叙述所证命题的逆命题为 .
分析:(1)命题的题设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 四边形”,结论是“是平行四边形”,根据题设 可得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BC=AD,AB=CD,求 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连结BD,利用SSS定理证明△ABD≌△CDB可得 ∠ADB=∠DBC,∠ABD=∠CDB,进而可得AB∥CD, AD∥CB,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 边形可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把命题“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的题 设和结论对换可得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证明:(1)已知: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 BC=AD,AB=C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例1 如图, ABCD中,E是AB的中点,F是CD的中 点. 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错答:∵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 又E、F分别是AB、CD的中点,∴DF=BE. 又 ∠D=∠B,AD=BC,∴△ADF≌△CBE. ∴AF=CE,又 AE∥C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4.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浙教版12八年级下册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回顾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基本性质,包括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等。
2. 掌握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如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等。
3. 完成一系列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题目涉及不同难度的平行四边形判定问题。
4. 结合实际生活场景,分析并解决与平行四边形判定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定理。
2. 完成练习题时,要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在解答实际问题时,要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题意,准确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4. 作业完成后,需自我检查,确保答案准确无误。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和指导。
2.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及判定定理的理解程度,解题思路的正确性,以及答案的准确性。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 对于共性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对于个别问题,将进行个别辅导。
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 作业反馈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六、其他注意事项1. 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遇到疑问或困难,可向老师或同学求助。
2. 作业应按时完成,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3.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以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本作业设计的实施,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平行四边形 教案
4.1 多边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边形的概念.2.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及内角和公式.3.通过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索、推理、归纳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方法.2.通过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间交重点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外角和.难点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用分割多边形方法推导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教学设计一、复习1.三角形的定义.2.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学生回忆后思考回答.二、探究1.多边形的有关概念(1)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定义,那么能否模仿三角形的定义来给四边形、五边形下定义?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活动:鼓励、点评.(2)教师引导、归纳得出:一般地,由n条(n≥3)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形成的图形称为n边形,又称多边形.(3)活动:根据多边形的定义,自画一些多边形,同桌相互识别,判断是几边形.学生画图,同桌互相交流.注意:—般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顺序确定顶点字母.(4)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一边的延长线与相邻的另一边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每一个内角的顶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连接多边形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5)四边形的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6)课堂讨论,完成下表.学生思考填表,讨论交流.例1 如课本,四边形风筝的四个内角∠A,∠B,∠C,∠D的度数之比为1:1:0.6:1.求它的四个内角的度数.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问题导引:三角形的内角和随三角形的形状大小而变化吗?(2)类比猜想:四边形的内角和随四边形的形状大小而变化吗?怎样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来计算呢?(3)思考:通过作对角线可以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吗?(4)类比的办法观察,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能作多少条对角线?多边形的边数 3 4 5 6 7 …n分成三角形的个数 1 2 …多边形的内角和…归纳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5)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后回答.(6)同三角形一样,多边形的几个外角与相对应的内角之和为多少?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口答.教师点评并总结: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例2 一个六边形如图,已知AB∥DE,BC∥EF,CD∥AF.求∠A+∠C+∠E的度数.三、小结1.多边形的有关概念.2.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3.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4.类比、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回忆、思考、归纳.四、布置作业教材P80作业题第1,2题.4.2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和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2.了解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及性质.过程与方法1.会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的习惯.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定义边及内角外角对角线三角形四边形多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难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可用本章章前图),引导学生去阅读此内容.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形,它有十分和谐的对称美,这就告诉我们平行四边形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二、新知探究探究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1)让学生交流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教师可投影部分平行四边形的图片.(2)概括并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记作□ABCD.思考:(1)要识别一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目前的方法有几个?(2)平行四边形应该有几组对边平行?说明:定义既是性质也是判定方法,现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利用定义判定.平行四边形应该有2组对边平行.探究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用两块相同的三角板拼一个平行四边形.讨论下面的问题:(1)怎样能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拼出多少个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2)怎样证明你拼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通过上述活动,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你能证明这些性质吗?思考:请说出平行四边形的边、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在学生操作、讨论、交流、猜想出结论后,最后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思考:这个结论正确吗?你能用推理的方法证明吗?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让学生思考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方法,从而得出用全等三角形证明得到的结论.证明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例1如图,E,F分别是□ABCD的边AD,BC上的点,且AF∥CE.求证:DE=BF,∠BAF=∠DCE.探究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知识拓展(1)想一想:在笔直的铁轨上,夹在两根铁轨之间的枕木是否一样长?(2)试一试,准备一张方格纸,按下面步骤,完成如下作图,并按要求回答问题:步骤1:在方格纸上画两条平行线:AB与CD;步骤2:在直线AB上取点M,N,P,Q,…;步骤3:分别作MM'丄CD,NN'丄CD,PP'丄CD,QQ'丄CD,…;步骤4:用刻度尺测量MM',NN',PP',QQ'…的长度.问题1:经过测量你发现MM',NN',PP',QQ'…有何关系?问题2:如果在直线AB上取M,N,P,Q,在直线CD上取M',N',P',Q'分别作MM'∥NN'∥PP'∥QQ',用刻度尺测量MM',NN',PP',QQ'…的长度,它们有什么关系?从上述的操作中,我们可发现:这些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相等且平行线间的平行线也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其中一条直线的任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概括: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例2 如图,放在墙角的立柜的上、下底面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腰长为1.4 m.现要将这个立柜搬过宽为1.2 m的通道,能通过吗?探究4:平形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任意画一个平形四边形,连结它的两条对角线.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证明你发现的结论吗?平行四边形还有如下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例3 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求证:OE=OF.三、课时小结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记作□ABCD.2.平行线的性质:(1)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2)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相等;(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4.3 中心对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意义.2.知道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会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成中心对称,会画一个图形关于一个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发现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的审美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基本性质.难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教学设计设置情境,引入课题教师展示投影1:教师提问:1.这三种图形有何共同特征?2.这三种图形的不同点在哪里?教师归纳:图上的3种图形,都是绕着一个中心点,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所以这3个图形都是旋转对称图形,其不同点在于旋转的角度不一样,第一图旋转的角度为120°或240°,第二个图旋转的角度为90°或180°,第三个图旋转的角度为72°或144°或216°或288°.今天我们就要研究中间这个特殊的旋转对称图形,我们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中心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称为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点叫做对称中心.也就是说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角为180°的旋转对称图形.上面是对一个图形来说的.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和另一个图形重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对称中心.这里是对两个图形说的.大家一定要区分清楚.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展示投影,提出问题投影2:教师提问:1.这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2.△ABC与△ADE成中心对称吗?在同学交流、评判的过程中,老师进一步阐述中心对称图形与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答:△ABC与△ADE是成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形,点A是对称中心,点B关于对称中心A的对称点为______,点C关于对称中心A的对称点是______,点A关于对称中心A的对称点为______,B,A,D在______上,AD=______,C,A,E在______上,AC=______,ED=______.展示投影3:教师提问:1.△A′B′C′与△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吗?2.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等量关系?3.找出图中平行的线段.学生形成共识后让学生填空.△A′B′C′与△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分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AO=_______,BO=_______,CO=_______,AB=_______,AC=_______,BC=_______.得到AB∥_______,AC∥_______,BC∥_______.归纳总结,提高认识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结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反过来,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成的线段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该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范例分析,加深理解例1 如图,已知△ABC和点O,作△A′B′C′与△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例2 求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x,y)与点B(-x,-y)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2.利用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作图.本课作业教材P91作业题第1,2,3,4题.4.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三个判定定理.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定条件的探索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并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合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2.在拼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活动,在做“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2.通过探索式证明学习,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的运用.教学设计—、课前导入1.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将以上的性质定理,分别用命题形式叙述出来.(如果……,那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其他性质,那么如何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呢?除了定义还有什么方法?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是否成立?二、自主探究活动1:你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吗?如何用几何语言表示?(定义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几何语言表述定义法:∵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结论:一个四边形只要其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就可判定这个四边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2:设问:若一个四边形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能否判定这个四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呢?课堂探究,用准备好的纸条(纸条的长度相等),先将纸条放置不平行位置,让学生设想若两纸条的端点为四边形的顶点,则组成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设问:我们能否用推理的方法证明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吗?(让学生找出题设、结论,然后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过程)小结:用几何语言表述定义法和刚才的证明方法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为:判定定理1: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用几何语言表述为:∵AB=CD且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例1 已知: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EF∥AD.活动3:用做好的纸条拼成一个四边形,其中强调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你得到什么结论?方法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设问: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什么?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分析: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依据目前只有定义,也就是要证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当然是借助第三条直线证明角相等.连结BD,易证三角形全等.板书证明过程.小结:用几何语言表述定义法和刚才证明的方法证明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为: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活动4:设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的前提是什么?结论又是什么?活动: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按课本探究方法做,让学生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定理的前提是什么?结论又是什么?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OA=OC,OB=O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分析:证明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板书证明过程.小结:由刚才证明可得,只要对角线互相平分,就可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几何语言表述:∵OA=OC,OB=O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例2 已知: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BD上的两点,且∠BAE=∠DC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三、本课小结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利用边和角的关系来判定平行四边形,注意满足的条件.O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注意:若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是否可以判断为平行四边形,它可能是梯形.四、布置作业教材P97作业题第2,3题.4.5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2、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3、能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难点: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的运用.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猜一猜)打一数学名词:齐头并进(平行);风筝跑了(线段).二、合作学习1、猜一猜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合作学习剪一刀,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张三角形纸片和一张梯形纸片.a.如果要求剪得的两张纸片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剪痕的位置有什么要求?b.要把所剪得的两个图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将其中的三角形作怎样的图形变换?三、获取新知1、归纳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三角形的中位线.几何语言描述:因为D,E分别为AB,AC的中点,所以DE为△ABC的中位线,同理DF,EF 也为△ABC的中位线.总结:三角形有三条中位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三角形的中线的区别.3、探索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1)猜想结论:已知: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求证:DE∥BC,DE=21BC.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2)应用.“五一”放假的时候,小明去乡下老家玩,发现村头有一大水塘,于是小明拿一根皮尺去测量这水塘两端点AB之间的距离.可当他将皮尺的一端系在A处时发现皮尺短了,拉不到B 处,怎样才能既测出AB间的距离又快捷方便呢?小明没辙了,聪明的你有办法解小明的难题吗?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例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四、练习如图,已知△ABC,D,E,F分别是AB,AC,BC边上的中点.(1)若∠ADE=60°,则∠B=________°,为什么?(口答)(2)若BC=8 cm,则DE=_______cm,为什么?(口答)(3)若△ABC的周长为18 cm,它的三条中位线围成的△DEF的周长是______,图中有____个平行四边形.AB CD EF五、小结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应用:①证明平行问题.②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2倍或21. 4.6 反证法教学目标1、了解反证法的含义.2、了解反证法的基本步骤.3、会利用反证法证明简单命题.4、了解定理“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和另一条也相交”“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反证法的含义和运用.课本“合作学习”要求用两种方法完成平行线的传递性的证明,有较高难度,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故事引入“反证法”:中国古代有一个叫《路边苦李》的故事:王戎7岁时,与小伙伴们外出游玩,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果子.小伙伴们纷纷去摘取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有人问王戎为什么?王戎回答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小伙伴摘取一个尝了一下,果然是苦李.王戎是怎样知道李子是苦的?他运用了怎样的推理方法?我们不得不佩服王戎,小小年纪就具备了反证法的思维.反证法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人们在探求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正面求解又比较困难时,常常采用从反面考虑的策略,往往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那么什么叫反证法呢?(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整体感知证明一个命题时,人们有时先假设命题不成立,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矛盾,或者与定义、公理、定理等矛盾,从而得出假设命题不成立是错误的,即所求证的命题正确.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实际上是这样一个思维过程:我们假定“结论不成立”,结论一不成立就会出毛病,这个毛病是通过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公理或定理矛盾的方法暴露出来的.这个毛病是怎么造成的呢?推理没有错误,已知条件、公理或定理没有错误,这样一来,唯一有错误的地方就是一开始的假定.既然“结论不成立”有错误,就肯定结论必然成立了.你能说出下列结论的反面吗?1.a⊥b.2.d是正数.3.a≥0.4.a∥b.(二)师生互动1、求证: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和另一条也相交.把本题改编成填空题:已知: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且l1∥l2,l3与l1相交于点P.求证: l3与l2相交.证明: 假设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过直线l2外一点P有两条直线和l2平行,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矛盾.∴假设不成立,即求证的命题正确.∴l3与l2相交.教师简单引导学生小结:证明两直线相交的又一判定方法.2、根据上述填空,请同学们归纳一下用反证法证题的步骤.(教师板书步骤)生:①假定结论不成立(即结论的反面成立);②从假设出发,结合已知条件,经过推理论证,推出与已知条件或定义、定理、公理相矛盾;③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④肯定命题的结论成立.明确用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思路及步骤.(三)学以致用,完善新知1、课内练习在运用反证法的过程中,往往要仔细分析结论的反面,特别要注意语句的转换及表达.2、合作学习求证: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1)你首选的是哪一种方法?(2)如果你选择反证法,先怎样假设?结果和什么产生矛盾?(3)能不用反证法吗?你准备怎样证明?教师在例后要引导学生体会反证法的优点:当正面证明比较繁杂或较难证明时,用反证法证明是一种证明的思路,并指出本题的结论是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又一判定定理.三、实践应用,知识迁移链接生活反证法的思想也时常体现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下面是有关的一个例子:妈妈:小华,听说邻居小芳全家这几天在外出旅游.小华:不可能,我上午还在学校碰到了她和她妈妈呢!在上述对话中,小华要告诉妈妈的命题是什么?(小芳全家没外出旅游.)他是如何推断该命题的正确性的?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吗?请举一至两个例子.议一议:甲、乙、丙、丁、戊五人在运动会上获一百米、二百米、跳高、跳远和铅球冠军,有四个人猜测比赛结果:A说:乙获铅球冠军,丁获跳高冠军;B说:甲获百米冠军,戊获跳远冠军;C说:丙获跳远冠军,丁获二百米冠军;D说:乙获跳高冠军,戊获铅球冠军.其中每个人都只说对一句,说错一句.你知道五人分别获哪项冠军吗?四、学习小结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们有何收获与体会?(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学习了反证法证题的思路与步骤.(2)教师扩展:在直接法无法证明或很难证明的情况下选用反证法.五、课后作业1.教材P102作业题.2.课外活动:收集反证法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在班上交流.。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章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整合方法提升练
∴四边形 BEDF 是平行四边形. ∴∠BED=∠DFB.∴∠AEG=∠CFH. 又∵AD∥BC,∴∠EAG=∠FCH.
∠AEG=∠CFH, 在△AGE 和△CHF 中,AE=CF,
∠EAG=∠FCH, ∴△AGE≌△CHF.∴AG=CH.
整合方法提升练
13.如图,在▱ ABCD 中,F 是 AD 的中点,延长 BC 到点 E, 使 CE=12BC,连结 DE,CF.
(2)若 AB=4,AD=6,∠B=60°,求 DE 的长.
整合方法提升练
解:如图,过点 D 作 DH⊥BE 于点 H. 在▱ ABCD 中,∠B=60°,∴∠DCE=60°.
∵AB=4,∴CD=AB=4, ∴CH=12CD=2,DH=2 3. 在▱ CEDF 中,CE=DF=12AD=3,则 EH=1. ∴在 Rt△DHE 中,根据勾股定理知 DE= (2 3)2+1= 13.
整合方法提升练
14.如图,点 B,E 分别在 AC,DF 上,AF 分别交 BD,CE 于 点 M,N,∠A=∠F,∠1=∠2.
(2)已知 DE=2,连结 BN,若 BN 平分 ∠DBC,求 CN 的长.
解:∵BN 平分∠DBC,∴∠DBN=∠NBC. ∵DB∥EC,∴∠BNC=∠DBN.∴∠BNC=∠NBC. ∴BC=CN. ∵四边形 BCED 是平行四边形,∴BC=DE=2. ∴CN=2.
(1)若 PE⊥BC,求 BQ 的长.
培优探究展练
解:过点 A 作 AM⊥BC 于 M,如图所示. ∵∠BAC=90°,∠B=45°,∴∠C=∠B=45°, ∴AB=AC,∴BM=CM,∴AM=12BC=5. ∵AD∥BC,∴∠PAN=∠C=45°. ∵PE⊥BC,∴PE=AM=5,PE⊥AD. ∴△APN 和△CE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2《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教案1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2《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教案1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其判定。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四边形的性质,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深,容易与其它四边形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其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其判定。
2.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推理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和实例。
2.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形,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3.教学视频:准备一些关于平行四边形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图片,如电梯、窗户等,引导学生关注平行四边形。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平行四边形
4.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会应用判定定理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3.会综合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并在与他人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学会独立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在证一证,探一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活动,在做“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⑵通过探索式证明法,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⑶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难点:例题变式教学,要学生自己添加条件,要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情景导入】想一想:
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后,小明回家用木板钉制了一个。
第二天,小明拿着自己动手做的平行四边形向同学们展示。
小聪却问:你凭什么确定这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呢?
【新知探究】
证一证
(1)猜想: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证明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定理证明
.理一理.
到现在你有几种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例2:已知:E、F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两点,并且 AE=CF 。
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如果隐去条件AE=CF ,请你添加一个合适的条件。
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从定点到动点的研究:
把条件变为:E、F分别从A点和C点同时出发,沿着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所在直线上相向而行,当两个点的运动具备什么条件时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随堂练习】
1、已知: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直线EF,GH过点O,分别交AD,BC,AB, CD于点E,F,G,H.
求证:四边形GFHE 是平行四边形.
变一变
在⊿ABC中,AB=1,AC= ,边BC边上中线AD= ,则BC长为多少?
【知识梳理】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