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示范课件_17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课件《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八年级语文课件《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资料
通“披” 信 两次 严寒的

C
资料

D
资料

D
资料

的老师、名人与自己交流学习,曾经跑到百里之外, 等古文家 携带 请教
资料
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言辞 脸色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 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 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站在旁边服侍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 训斥,呵责 周到 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终于 等待 同“欣”。 有时遇到老师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数更加周到,不敢 说一句话答复;等待到他高兴的时候,就又向他请教。
资料

矛盾 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 只好向别人借书,“手自笔录” 进一步突出学习的刻苦。 初步件 学习态度
资料
坚守信约
“弗之怠”,是他不畏艰苦的学习精 神
写少年时代读书的刻
第一点写老师的严厉

这一层是写求师难
承接上文
资料
第二点是写平时请教老师的情景
资料
文章脉络

幼时
借书
抄书 百里 叩问
嗜学 益慕圣 贤之道
致书之难
加冠
资料
求师
从师之劳
从师
求学
负箧 远游
中有 足乐
奔走之苦

资料

资料

课堂训练
以“学习中的苦和乐”为话 题写一段文字。 •要求: 1、注意辩证说理; 2、运用对比的论证方法;
资料

资料
作业

理 解文言实词
才学渊博的老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示范课件_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示范课件_30

词性活用
腰 腰白玉之环。 腰,腰挂,名词用为动词。 约 不敢稍预约
约,动词用作名词,约定的期限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概括文意。 划分层次。
第一段
作者年轻时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
立意 基础
第二段
说明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
(对比) 第三段
文章 主旨
点明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思读文本,思考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宋濂(1310─1381) ,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 浦江人(浙江义乌县一带),明初著名文学家。生活在元末 明初,曾被召为翰林院编修,他借口父母亲年老,辞不就 职,专心著述。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江南儒学提举, 替太子讲经,并在自己左右顾问。主修《元史》,官至翰 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 写,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 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四川茂汶),中途病死 夔州(四川奉节)。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学士文集》75卷。 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这篇课文 是他散文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 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困难:无书、无师、家贫(生活艰苦) (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 闻”? 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 (3)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质疑探究,思考:

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
生活情况 作者:緼袍敝衣,日仅再食
对比
昔日作者:借书抄书,奔走求 师,生活艰辛,尊师力学 学习条件 今日太学生:衣食丰足,学舍 宽宏,有问必答,应有尽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示范课件_3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示范课件_31

同舍生皆被绮绣
手自笔录
翻译句子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 藏书之家。
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 若人也。
1、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 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 如何解决的呢?
嗜学、力学:
1.无书借书抄书──读书之艰 2.无师远访先达──求教之难 3.穷冬巨谷奔走——求师之劳 4.求学过程艰苦──生活之苦
勤且艰
2、结合全文,概括作者最 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个条件
1、刻苦学习 2、博览群书 3、虚心求教
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并不讲大道理,而是直接 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
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 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 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 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
——
送 东 阳 马 生 序宋

学习目标:
1、交流作者常识及了解“序” 这种文体;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 词。 3、感受前人的刻苦好学和虚 心求师的精神。
宋濂(1310─1381) 字景濂,号 潜溪,明初著名文学家。被召为 翰林院编修,主修《元史》,官 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 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 被称为“国家文臣之首”。生平 著述很多,有《宋学士文集》75 卷。
读音检测
读音检测
嗜( shì )
硕( shuò )
叱咄(chì duō ) 俟( sì ) 负箧(qiè )曳(yè )屣( xǐ )
皲( jūn )裂 衾( qīn ) 容臭(xiù )
媵( yìng )人 绮( qǐ )
烨( yè )
缊( yùn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课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课件

文言词语2——古今异义
古: 气味
1.臭
今:
难闻的气味
2.走
古: 跑
今: 指“行走”
3.再
古: 两次
今: 一次又一次 古: 热水 4.汤 今: 食物煮熟后的汁水
文言词语3——一词多义
礼愈至
周到
至舍
到达
无从致书以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为。以是:因此
以衾拥覆
用,拿
足肤皲裂而不知 却 (表转折)
久而乃和
表顺接
文言词语4——词类活用
手自笔录 (用笔,名词用作状语) 腰白玉之环 (腰佩,名词用作动词)
问题探究: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是如何克服的?(要求引用原文的词 语或句子回答)
(1)无从致书以观……假借于藏书之家……
——致书之难
(2)又患无硕师……未尝稍降辞色……遇其 叱咄
负箧曳屣……大雪深数尺
——求师之难
(3)足肤皲裂……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 敝衣
——生活之艰
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
有所闻”?
⑴手自笔录……走送之……
遍观群书 ⑵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色
①“勤”
愈恭,礼愈至
②“以中有
⑶大雪深数尺,负箧曳屣,足肤皲 足乐者”
裂而不知…… ⑷略无慕艳意
(勤奋、刻 苦、XXX)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 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 《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 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 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 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 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课件
玩弄,这里指读书 之不
已 停止,曰“今日存,明
guǐ,收藏
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 业已经为吾所
有,必高 束 挂 焉,庋藏 焉,曰“姑
姑且俟 sì ,等 异日 以后 观 看 ”云尔。
• 1、用自己的话概述文段对借书阅读的看法。 • 2、请在文中找出跟“不敢稍逾约”的借书心情类 苦 寒 来
宝 剑 锋 从 磨 砺 出
资料积累2: 劝学的诗句
初 中 语 文
九 上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增广贤文》
思考与讨论(三)
• 宋学士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 闻”,是什么力量推动他的呢? • 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 者”。
• 周国平在《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说“人 的内在精神追求甚于物质上的满足。”作 者便是这样,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 不如乐知者,只要我们保持着一种纯正的 追求,就可以领略到学问的趣味,生活才 更具价值。
初 中 语 文
九 上
(1) 只有借来的书才能读好。
(书非借不能读也)
(2)必虑人逼取,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 已;曰“今日存,明
日去,吾不得而见
之矣” 。
总结课文
• 一、学习本文的启示 • 课文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 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求,关键在 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 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 二、立意与结构 • 文章中心是“劝学”,通篇围绕这一重点来写,开头 提出“嗜学”,接着叙述“力学”,然后说学生学习 条件之优越,最后归结到学生“善学”,脉胳分明, 前后呼应,有力表现了激励太学生学习的中心思想。 • 三、对比突出中心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7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90109170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课文全解6.特殊句式(1)省略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后省略介词“于”)(2)倒装句①宾语前置弗之怠(“之”代笔录的事。

正常语序为“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②状语后置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正常语序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

明初文学家。

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

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著有《宋学士文集》。

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本文通过叙述作者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作者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

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结构宋濂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即其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

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课文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

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全解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全解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全解课文结构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写作背景课文全解课文结构字词快解①嗜:特别爱好,喜欢。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件: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件: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
我赞成宋濂的学习态度。因为宋濂从小就“嗜学”,成年以后, “益幕圣贤之道”,他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于此。 古人言:“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志向、目标是极其 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 不如乐知者。”宋濂“以中有乐为足者”故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 人也”。我们要乐中学,学中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
已经
敬慕 的 学说 担心 大
交流 曾经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
快走

前辈 拿着 请教
道德名誉高
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
塞满 他的 不曾 言语和脸色
旁边 提出
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
询问
有时 批评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 已 二年,流辈
(学习)
同辈的人
甚称其贤。余朝(于)京师, 生以乡人
(五)、重点词语2
6.援疑质理(援:提出 质:询问) 7.俟其欣悦(俟:等待) 8.以衾以覆(衾:被子) 9.寓逆旅 (旅店) 10.右备容臭 (这里指香气) 11.烨然若神人 (光彩照人的样子)
12. 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13.走送之 (走:跑) 14.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趋:快步走) 1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 借)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 谥文宪,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 明初著名文学家。学识渊博,工散文,文 字简练朴素。平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 文集》。
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朱元璋称其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刘基称赞他“当今文章第一”。
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至 ,不敢出一言以


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 复 ;俟 其欣悦,则 又请焉 。故 卒 获 有

余虽 愚
,
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 所闻。 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段解:作者叙述幼时求学之苦、用心之专,成年后从师之艰,同时也 表明了他求知的渴望与决心。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课文全解
4.一词多义 俯身倾耳以请(连词,来) 以 以书假余(介词,把) 以中有足乐者(连词,因为) 计日以还(连词,表修饰,不译)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结构助词,的) 之 走送之(代词,指书) 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无鲜肥滋味之享(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 弗之怠(代词,它,指抄书这件事)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课文全解
因:于是。 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 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益:更加。 道:学说。 患:担心,忧虑。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游:交游。 尝:曾经。 趋:奔向。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课文全解
若 神人 略无
(55)
;余则
(56)

(57)
袍敝衣 有足
(60)
(54)
处其间,
好像神仙一样;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 慕艳
(58)
意,以
(59)

乐者 ,不知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送东阳马生序》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送东阳马生序》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五、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 六、再读课文,抓住要点字词意思,初步 了解课文大意。
• 七、作业设计。
• 找出下列句子中旳通假字并解释。 • 1、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
体。
• 2、合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 3、媵人持汤沃灌。 灌通盥,盥洗,洗手。
• 二、作者简介:
• 宋濂,明初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 (现渐江义乌人)。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 家吴莱、柳贯、黄溍龙门山著书。 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 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 旳主要文书,大都由他参加撰写。年老辞官,后 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
• 三、题目讲解:
• 1、有关东阳:渐江东阳县。 与作者算是同乡(同一种 省)。
• 2、有关马生,马君则。 “生”是长辈对晚辈旳称呼。 马君则是作者同乡人,在京城太学里读书。作者到京城后, 他以同乡晚辈旳身份拜见过作者,并写了长篇书信作为会 面礼,文笔十分畅达。和他探讨学问,语气平和而且神色 谦逊。还自己对我说他小时候用心学习非常勤奋,这真是 个好学旳青年。目前他将要回家探望他旳亲人,我所以讲 了自己求学旳艰苦来鼓励他。
• 3、有关“序”。这是一种文体,并非“序言”。序分为 书序和赠序。
• 书序:相当于序言后记,一般是简介作家旳生平,或成 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
• 四、背景简介:
• 洪武十一年(1378年),作者告老还乡旳 第二年,应诏从家乡(义乌)到应天(现 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同乡晚辈马 生拜见自己后所写。
送东阳马生序
• 一、导入新课
• 措施一: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历 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 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把 因为
以衾拥覆

礼愈至:周到 至
至舍:到达
以中有足乐者: 足够 足
足肤皲裂而不知: 脚
4、翻译下列句子: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主人日再食。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读懂一个人物:
• 1、请同学们归纳一 下宋濂求学历程中遇 到哪些方面的艰难困 苦,他是怎样面对和 解决的?
C、同学——当“我”看到宋濂苦读时,我讥讽地说…… ——当“我”听到宋濂成功时,我后悔地说……
获得一种启示:
• 写作:
• 选取典型事例。 • 叙述中穿插议论、描写多种表达方法。 • 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 运用对比,突出中心。
• 宋濂的成功给了你怎样 的启示?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课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学科:语文 年级:八年级 版本:人教版2009年9月第1版 上/下册:下册
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学习目标:
1、复习并积累文言词语,会翻译文言句。 2、理解作者求学之志和劝勉之情。 3、学习写作手法。
重温积累
1、解释句子中的红体字:
(1)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2)录毕,走送之: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心
(4)尝趋百里外:
曾经
(5)礼愈至:
周到
(6)俟其欣悦:
等待
(7)四支僵劲不能动: 同“肢”,肢体
(8)媵人持汤沃灌: 热水
(9)同舍生皆被绮绣: 同“披”,穿
(10)腰白玉之环: 名作动,腰佩
2、古今异义词
汤 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 热水 今义: 菜汤
走 走送之
古义: 跑 今义: 行走
写作手法二:
以叙述为主,记?
背景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 年(1378)。这一年,辞 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 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 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 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 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 序”送给东阳马生。
本文是一篇赠序,古代一种文体,其中 的“序”,是“赠言”的意思。赠序多为推 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它与书序的性质不同, 为文人之间的赠言。
课后作业
•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
“头悬梁,锥刺股”) •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制作单位:郑州市惠济区第六中学 制作时间:2017年3月
趋 尝趋百里外
古义: 快步走 今义: 趋势
或 或遇其叱咄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卒 卒获有所闻 古义:最终 今义:士兵
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古义: 借 今义:虚假
3、一词多义
弗之怠
代“抄书”
走送之

益慕圣贤之道
代词,指“书” 结构助词,的
无从致书以观

计日以还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中有足乐者
解决一个问题 作者谈自己的求学经历目的是什么?
写作手法三:
语言简洁朴实,情感真诚殷切。
对比,突出中心,表现求学之苦,以
及自己的坚持和勤奋。
活动二:任选一个身份:
A:宋濂——当“我”少年刻苦求学时,我认真地说…… ——当“我”老来功成名就时,我感慨地说……
B、老师——当“我”细心教育宋濂时,我严厉地说…… ——当“我”听闻宋濂成就时,我欣慰地说……
• 2、说说宋濂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
写作手法一:
选取典型事件,通过细节表达中心意思,突
出人物性格。
活动一:
以“我仿佛看到了宋濂 在......”写一句话
提示:1、少年时代的生活画面 2、加冠以后的生活画面 3、从师之路生活的画面
探究一种境界:
1、结合课文说说支持宋濂刻苦求学的精
神动力是什么?
2、各人有自己的苦乐观,宋濂以求学 求知为乐,有些同舍生只是以吃得好穿得 好为快乐,谈谈一个新时代中学生应具有 怎样的苦乐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