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联考逻辑基础知识:解释、评价
上海市考研逻辑学常见逻辑推理解析
上海市考研逻辑学常见逻辑推理解析逻辑学是考研政治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许多考生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的内容之一。
在上海市考研当中,逻辑学的题目经常出现,并且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的逻辑推理方法。
本文将对上海市考研逻辑学中常见的逻辑推理进行解析和讲解,并给出相应的例题。
1. 命题逻辑推理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一种逻辑,其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
命题逻辑推理一般有三种形式:假言推理、拒取推理和假言拒取推理。
1.1 假言推理假言推理是根据条件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假言推理形式有三角形推理、联言推理和归谬推理。
三角形推理如下:如果A成立,则B成立;B不成立;所以,A不成立。
联言推理如下:A成立;B成立;所以,A与B同时成立。
归谬推理如下:如果A成立,则B成立;B不成立;所以,A不成立。
1.2 拒取推理拒取推理是基于否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拒取推理形式有联言推理和病句推理。
联言推理如下:A和B都不成立;所以,A或B不成立。
病句推理如下:如果A成立,则B不成立;B成立;所以,A不成立。
1.3 假言拒取推理假言拒取推理是基于条件命题和否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假言拒取推理形式有三角形推理。
三角形推理如下:如果A成立,则B成立;所以,如果B不成立,则A不成立。
2. 谬误推理谬误推理是逻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合逻辑的论证。
常见的谬误推理有四种类型:附加条件、错误类比、因果关系混淆和无中生有。
2.1 附加条件附加条件是指在论证中引入一些无关的条件,从而改变了原有命题的真值。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如果我裁判员,球一定进了”。
2.2 错误类比错误类比是指将两个不相同的事物相提并论,产生不合理的类比关系。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冬天的葡萄是紫色的,夏天的葡萄也应该是紫色的”。
2.3 因果关系混淆因果关系混淆是指在论证中将因果关系弄混或者逆转。
MPAcc联考逻辑全面分析
MPAcc联考逻辑全面分析MPACC这两年联考都有变动,在变动过程当中,我们看到明显的现象,逻辑比重在不断的加大。
并且综合能力考试有逻辑化的倾向。
比如说数学条件充分性分析,本质上就是一个逻辑的问题,就是讲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语文认证的有效性,有效性是逻辑的概念,是一个推理的概念。
确认一个论题为真,关键是有真实的论据,而且从论据出发能够逻辑的确定这样的论题是真的,这个过程该是一个逻辑的过程,就是一个逻辑的程序。
所以,我认为逻辑的比重在加大,逻辑化倾向比较明显这是正确的。
因为所有人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工作能力、决策能力,说到底都是思维能力的表现。
而逻辑就是解决人们思维能力的。
目前表现在考试上,将来MPACC毕业了,表现在工作中的决策能力上。
这种能力我们可以把它分解一下,就是我们对各种信息的分析、比较、取舍、综合、判断进一步推理论证决策。
这种能力西方把它叫“批判性思维”,而且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大小,而不并纯粹取决于你学历的高低。
西方对于批判性思维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可以说取得了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一,人们确实先天具有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不像我们知识是后来学来的,这种能力人们先天就具有。
第二,这种能力尽管是先天就具有的,但不是一视同仁的,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这方面能力很强,有的人这方面能力相对来说就要弱一些,这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人的成就和一个人的学历不成正比。
第三,这个能力经过后天适当的培训、必要的训练,可以得到提高,但这个提高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还受到你先天的限制。
就像我们不能把任何人培养成奥运会百米比赛的冠军一样,因为你的体能先天就决定了。
第四,他们认为找到了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可以对这个人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测试,这就是西方的测试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而我们国家MPACC联考国际考试就是同这个演变过来的。
GMA T考试一旦到了中国,就不能避免带有中国的特色,因为我们把它归结为叫逻辑考试。
考研逻辑必考知识点归纳
考研逻辑必考知识点归纳考研逻辑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考查的是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是考研逻辑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基本概念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有效推理的学科。
考研逻辑的基本概念包括命题、推理、论证、逻辑形式、逻辑谬误等。
命题是表达判断的语言单位,推理是从已知命题推导出新命题的过程,论证则是用推理来支持或证明某个命题的过程。
二、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研究命题及其逻辑关系的逻辑分支。
它包括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简单命题只包含一个判断,而复合命题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命题通过逻辑连接词(如“和”、“或”、“非”、“如果...则...”等)连接而成。
三、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研究个体和属性之间关系的逻辑分支。
它使用量词(如“所有”、“存在”等)来表达个体与属性的关系。
谓词逻辑能够表达更为复杂的逻辑关系,是数学和科学领域中常用的逻辑形式。
四、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其结论在逻辑上必然由前提得出。
演绎推理的典型形式是三段论,它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
五、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它通过观察个别事实来推断一般规律。
归纳推理的结论不是逻辑上必然的,而是基于概率。
六、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对象的相似性来推断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可能相似的推理方式。
类比推理的结论也不是逻辑上必然的,而是具有启发性。
七、逻辑谬误逻辑谬误是推理过程中的错误,常见的逻辑谬误包括偷换概念、偷梁换柱、非黑即白、滑坡谬误等。
识别和避免逻辑谬误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八、逻辑证明逻辑证明是使用逻辑推理来证明某个命题的正确性。
逻辑证明要求每一步推理都必须是有效的,从而确保结论的正确性。
结束语考研逻辑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提高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准备考研逻辑部分,最终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99逻辑知识点
199逻辑知识点逻辑知识点是指通过学习和理解逻辑原理和规则,从而能够正确地推理和思考问题的一种认知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关于逻辑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首先,逻辑的基础是命题逻辑。
命题逻辑是通过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推理和论证的方法。
一个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可以是真或假。
命题可以用符号表示,例如“p”表示命题p,而“¬p”表示p的否定。
通过使用逻辑连接词,如“∧”(与)、“∨”(或)、“→”(蕴含)和“↔”(等价),可以构建复合命题,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次,逻辑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推理。
推理是根据已知的命题,通过合理的逻辑推断得出结论的过程。
最常见的推理形式是演绎推理,也就是从一般性的命题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特殊性的命题。
例如,如果命题A蕴含命题B,且命题A为真,则可以推出命题B为真。
而诸如归纳推理和假设推理等形式也在逻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逻辑还包括了概念的分类和定义。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抽象和概括,而分类是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归类和划分的过程。
通过概念的分类和定义,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更易于理解和解决的形式。
逻辑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纠正一些常见的错误推理,如陷阱式思维、虚假推理和悖论等。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逻辑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时更加准确和有效地思考。
逻辑也是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的基石,能够确保推理的合理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总之,逻辑知识点是我们理解和应用逻辑原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和掌握逻辑知识点,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准确判断事物的真实性,并避免一些常见的逻辑误区。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名词解释单独概念:是指仅反映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
普遍概念:是指由若干个分子所组成的类的概念。
它的外延包括许多的对象。
集合概念: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不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放映的概念。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只有带否定词并使用其含义的,才是负概念。
论域:指一个正概念与其相对的负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组成的类。
定义: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方法。
划分: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就是将外延较大的属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若干个外延较小的概念,从而明确概念全部外延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限制: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减少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即概念的限制就是从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概括: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其外延的逻辑方法。
逻辑学不研究具体命题内容上真假,只研究命题形式真假性质和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
模态命题:就是包含“必然”等模态词的命题。
复合命题:就是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包括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
简单命题:就是没有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主要包括直言命题和关系命题。
推理:就是由一或若干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态。
直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性质命题)肯定命题:就是陈述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联项一般用“是”表示。
单称命题:就是陈述一个特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专有名词,不需量词。
全称命题:陈述一类事物的全部分子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普遍概念,量省。
特称命题:就是陈述一类事物中至少存在着一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普遍概念,量项不可省为“有的、有些”(其逻辑含义就是“有”即至少有一个,不排斥全部)周延性:是直言命题主项与谓项在量的方面的逻辑特征,是直言命题形式中对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的陈述情况。
联考逻辑知识点汇总
联考逻辑知识点汇总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联考中,命题逻辑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1.命题和逻辑联结词命题是陈述句,可以判断为真或假。
逻辑联结词包括合取、析取、蕴含和否定。
合取用符号“∧”表示,表示两个命题都为真时整个命题为真;析取用符号“∨”表示,表示两个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整个命题为真;蕴含用符号“→”表示,表示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也为真;否定用符号“¬”表示,表示命题的反命题。
2.命题公式和真值表命题公式由命题和逻辑联结词组成,可以通过真值表来验证其真假。
真值表是一种列出所有可能情况的表格,每一行都对应一种情况,列出命题公式在每种情况下的真假情况。
3.推理规则推理规则是判断一个命题是否能由另一些命题推导出来的规则。
常见的推理规则包括假言推理、析取三段论、消解法等。
通过掌握这些推理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
二、谬误与修辞学在逻辑学中,谬误是指推理过程中的错误或无效的推理。
修辞学则是研究语言的有效传达和说服力的学科。
在联考中,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谬误类型和修辞学的相关知识。
1.谬误类型常见的谬误类型包括偷换概念、以讹传讹、诉诸权威、诉诸感情等。
偷换概念是指将一个概念替换为与之相关但不同的概念进行论证;以讹传讹是指将一个错误的信息传播开来;诉诸权威是指通过引用权威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等。
了解这些谬误类型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避免在逻辑推理中犯错。
2.修辞学的相关知识修辞学涉及到语言运用的各种技巧和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比如使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了解修辞学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各种文本,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关系推理关系推理是指通过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推理的过程。
在联考中,关系推理是一个重要的能力要求。
1.具体关系推理具体关系推理是指在具体的场景中通过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推理。
199管理类联考逻辑知识点
199管理类联考逻辑知识点
逻辑是管理类联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知识点。
它帮助我们从理性的、合乎逻辑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以下是199管理类联考中常见的逻辑知识点:
1.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涉及命题的真值、逻辑联结词(如非、与、或、蕴含、等价等)、命题的合取和析取、命题的否定等。
掌握命题逻辑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推理各种命题。
2. 谬误逻辑:谬误逻辑是将逻辑错误应用于论证的过程。
在管理类联考中,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谬误类型,如偷换概念、虚假因果关系、无中生有等,以便能够准确识别并避免这些错误。
3. 排序和分类:逻辑知识还包括排序和分类的能力。
在管理类联考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进行数据排序或分类的问题。
掌握逻辑排序和分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并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组织和表达思维。
4. 推理和论证:推理和论证是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管理类联考中,我们需要具备分析和评估论证的能力,判断其是否充分、有效。
了解常见的推理错误和迷思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逻辑判断。
5. 关系图谱:关系图谱是一种用于表示和分析概念之间关系的图形工具。
在管理类联考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理解和分析复杂关系的问题。
掌握绘制和解读关系图谱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复杂问题的思路。
以上是199管理类联考中常见的逻辑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中更准确地理解和回答问题,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可以多进行逻辑推理与解析的训练,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4 经综考研逻辑
2024 经综考研逻辑
2024年的综合考研逻辑题目可能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推理与推断:考查考生对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例如,给出一组前提,要求根据前提推断出一个结论。
考生需要分析前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逻辑规则进行推理。
2. 概念与定义:考查考生对概念和定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给出一个概念,要求考生给出该概念的定义,并从一组选项中选择出符合该定义的选项。
3. 逻辑演绎:考查考生对逻辑演绎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给出一组条件和一个结论,要求考生判断结论是否能够根据条件进行逻辑演绎。
4. 逻辑关系的分析:考查考生对逻辑关系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例如,给出一段文字描述,要求考生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找出其中的错误或矛盾之处。
5. 逻辑谬误的辨析:考查考生对逻辑谬误的辨析能力。
例如,给出一组论据和结论,要求考生分析其中是否存在逻辑谬误,并指出具体的谬误类型。
以上只是对综合考研逻辑题目的一种可能性的简要描述,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多进行练习,熟悉各种类
型的题目,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
管理类联考逻辑知识点
管理类联考逻辑知识点
1. 推理和论证: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
考生需要能够分析和评估各种推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 逻辑谬误:逻辑考试中会涉及到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如错误归因、以偏概全、滑坡谬误等。
考生需要能够识别和避免这些逻辑谬误。
3. 条件推理:包括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等。
考生需要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条件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
4. 假设和前提:考生需要能够识别和分析论证中的假设和前提,并评估它们对结论的支持程度。
5. 数字推理:包括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和图表解读等。
考生需要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
6. 逻辑推理游戏:逻辑考试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逻辑推理游戏,如字谜、数独等。
考生需要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知识点是管理类联考逻辑考试的基础,考生需要通过练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考研逻辑题的基础知识
考研逻辑题的基础知识
在考研逻辑题的基础知识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逻辑常识:对逻辑思维的理解和基本概念的掌握,例如命题、推理、论证、谬误等。
2.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一种形式逻辑。
需要掌握命题的连接词、命题的运算、等价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逻辑等等。
3. 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研究个体、谓词和所有量词等逻辑关系的一种形式逻辑。
需要掌握谓词的运算、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推理规则等。
4. 命题与谓词逻辑的转换: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掌握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之间的相互转换。
5. 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则,例如假言推理、拒取式推理、消解式推理等;同时,了解一些逻辑证明的方法,例如归谬法、间接证明等。
6. 逻辑谬误:掌握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如因果关系混淆、无中生有等,以便在解题过程中避免犯错。
以上是考研逻辑题的基础知识的一些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可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考研逻辑考点干货~评价削弱加强
考研逻辑考点干货~评价削弱加强例题.1、有人认为鸡蛋黄的黄色跟鸡所吃的绿色植物性饲料有关,为了验证这个结论,下面哪种实验方法最可靠?A.选择一优良品种的蛋鸡进行实验。
B.化验比较植物性饲料和非植物性饲料的营养成分。
C.选择品种等级完全相同的蛋鸡,一半喂食植物性饲料,一半喂食非植物性饲料。
D.对同一批蛋鸡逐渐增加或减少植物性饲料的比例。
E.选出不同品种的蛋鸡,喂同样的植物性饲料。
【解析】评价削弱加强。
题干;鸡蛋黄的黄色跟鸡所吃的绿色植物性饲料有关通过求异法,建立一个时比实验即可:选择品种等级完全相同的蛋鸡,一半喂食植物,性饲料,一半喂食非植物性饲料,故C项正确。
A项,不知实验方法,无法判断是否科学。
B项,比较的是饲料间的差别,但无法确定这些差别是否会导致鸡蛋的差别。
D项,增加或减少植物性饲料的比例,能起到证明或削弱题干中结论的作用,但是不如C项。
例题. 2 、是否应当废除死刑,在一些国家一直存在争议,下面是相关的一段对话:史密斯:一个健全的社会应当允许甚至提倡对罪大恶极者执行死刑。
公开执行死刑通过其震慑作用显然可以减少恶性犯罪,这是社会自我保护的必要机制。
苏珊:您忽视了讨论这个议题的一个前提,这就是一个国家或者社会是否有权利剥夺一个人的生命。
如果事实上这样的权利不存在,那么,讨论执行死刑是否可以减少恶性犯罪这样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事实上社会有权利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则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评价了这一事实对两人所持观点的影响?A.两人的观点都得到加强。
B.两人的观点都未受到影响。
C.史密斯的观点得到加强,苏珊的观点未受影响。
D.史密斯的观点未受影响,苏珊的观点得到加强。
E.史密斯的观点得到加强,苏珊的观点受到削弱。
【解析】评价削弱加强。
史密斯:公开执行死刑可以减少恶性犯罪,因此,应该允许死刑C苏珊:如果国家或社会没有权利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则讨论通过死刑来减少恶姓犯罪这一话题没有意义・、史密斯的观点有一个隐含假设,即国家或社会有权利公开执行死刑。
江苏省考研哲学复习资料逻辑学重要概念解析
江苏省考研哲学复习资料逻辑学重要概念解析江苏省考研哲学复习资料:逻辑学重要概念解析逻辑学是哲学的重要分支,研究思维和推理的规律以及真理的规范。
在江苏省考研哲学复习中,逻辑学常常是备考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对逻辑学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解析,帮助考生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一、命题和命题逻辑命题是陈述或声明,可以被判断为真或假。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是整个推理过程的基本单位,通过组合命题与逻辑运算符(如与、或、非等)进行逻辑推理。
命题逻辑能够准确判断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
例如,命题A表示“今天是晴天”,命题B表示“我要去游泳”。
则“A 与B”表示命题A和命题B的逻辑连接,可以解读为“今天是晴天且我要去游泳”。
二、命题逻辑的连词和逻辑联结词在命题逻辑中,连词和逻辑联结词用于描述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中,连词有“与”、“或”、“非”等,逻辑联结词有“如果...则...”、“当且仅当...”等。
1. 连词- 与:表示两个命题同时为真。
例如,“A与B”表示命题A和命题B同时为真。
- 或:表示两个命题中至少一个为真。
例如,“A或B”表示命题A 和命题B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 非:表示对一个命题的否定。
例如,“非A”表示命题A的否定。
2. 逻辑联结词- 如果...则...:表示条件关系。
例如,“如果A,则B”表示在A为真的前提下,B也为真。
- 当且仅当...:表示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例如,“A当且仅当B”表示只有在A和B同时成立或同时不成立时,它们互为真。
三、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在命题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逻辑体系,用于研究命题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
在谓词逻辑中,命题中的名词通过谓语与命题联系在一起,更加精确地描述命题的含义。
例如,命题A(x)表示“人类(x)是社会动物”,命题B(y)表示“猫(y)是宠物”。
通过谓词逻辑可以表示命题C:存在一个人类x,对任意的猫y,如果y是x的宠物,则y是社会动物。
考研联考综合逻辑基础知识
考研联考综合逻辑基础知识联考大纲规定,逻辑考试的目的是考核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判断、分析、综合、推理及类比等日常逻辑思维能力,而并不考核逻辑学的专门知识。
然而,逻辑考题中,有少量逻辑应用型考题直接用到了逻辑知识,另外还有一些考题间接用到了逻辑知识。
因此,存在一个如何正确对待逻辑学知识的问题,即如何辨证地看待形式逻辑学在MBA逻辑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认为:一方面,"学好逻辑知识"是"考好逻辑"的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即学好形式逻辑学知识未必就能考好MBA逻辑考试,没有系统学逻辑学知识未必就考不好逻辑考试。
其理由是绝大部分逻辑主流题型在解题中并不需要直接用到逻辑学知识,从本质上对逻辑的备考不必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形式逻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上;另一方面,我们的体会是,"学好逻辑知识"与"考好MBA逻辑"还存在一定相关性,即如果具有一定的逻辑学知识,特别是掌握好与逻辑直接有关的几个基本逻辑知识点,还是有助于对逻辑应用型考题的迅速、准确地解答,同时也有利于对一些考题的正确理解。
鉴于以上认识,本章只是对与考试相关的基本逻辑知识作个大致介绍。
对其中的两个与MBA考试直接相关的知识点: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与复合命题的推理,我们要求考生要做到熟练掌握;而对于其余的大部分知识点,考生只需作为背景知识浏览一下,只要求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
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要研究逻辑,首先要从概念出发。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概念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概念的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一个个、一类类的事物。
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外延是指古今中外的、各种性质的、各种用途的、在人们之间进行交换的产品。
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规定了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外延也影响着概念的内涵。
管理类联考--逻辑知识点总结
一、逻辑考试的实质及其要求逻辑错误:包括混淆概念、转移论题、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不当类比、以偏概全、机械二分、诉诸无知、集合体误用、不当同一替代等。
诉诸无知:把缺少证据证明某种情况存在,作为充分性证据证明该种情况不存在。
集合体误用:整体具有的性质和特征部分并不具有,论述却误认为整体具有的属性个体也具有。
不当同一替代:当在一个断定中出现某个概念A,又“A=B”,则在该断定中以B替代A,则所得到的断定在一般情况下仍然成立,问题在于,这种同一替代不一定都成立。
二、逻辑基础知识——概念1.辨析“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例如“B”)集合概念是指概念是一个集合;非集合概念是指概念是个体。
A是B,B在谓项位置,并且主项A是个体,那么B就表示个体,即非集合概念;B是C,当B在主项位置时,B是否是集合概念根据谓项所表示的性质(C)是否能被每一个B所具有来决定,若能,则B表示个体,即非集合概念;否则B是集合概念。
2.前提之间或者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着概念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便属于混淆(主观无意为之)概念或者偷换(主观有意为之)概念。
3.机械二分,就是把属概念机械地分成两个看似矛盾但实际并不矛盾的种概念。
属概念或叫上位概念,种概念或叫下位概念。
三、矛盾1.矛盾关系:是两句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既不同真、也不同假的关系,即指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
反对关系: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
2.判断的种类(1)简单判断:断定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
简单判断的三个特点:性质、范围、程度性质:肯定和否定;逻辑关键词:“是”或者“不是”范围:全称、特称和单称;逻辑关键词:“所有”或者“有些”,Ⅰ“有些”表示判断的范围是特称,对于特称判断的理解是:判断的对象不涉及全部但不排除全部。
Ⅱ当主项是单独概念(主项仅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地方等),不具有范围,这种判断称为“单称判断”。
考研逻辑学知识点精讲
考研逻辑学知识点精讲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作为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对逻辑学知识的掌握是考研成功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对考研逻辑学中的知识点进行精讲,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科目。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的基础,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和推理规律。
在考研中,命题逻辑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对于考生来说,熟悉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命题的基本概念命题是陈述性语句,它要么为真,要么为假。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用字母来表示命题,比如P、Q等。
命题可以通过连接词(如与、或、非等)形成复合命题,掌握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和解题都非常有帮助。
2. 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律在命题逻辑中,有一些重要的推理规律,比如析取范式、合取范式、消解定理等。
熟悉并灵活运用这些推理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解答题目。
二、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延伸,它考察的是谓词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在考研逻辑学中,谓词逻辑的内容相对命题逻辑更加复杂,但也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1. 谓词的基本概念谓词是描述个体的性质或关系的词语,它可以接受个体作为论域,并对其进行性质的陈述。
理解谓词的概念对于后续的知识理解非常重要。
2. 谓词逻辑的表达方式在谓词逻辑中,我们使用公式来表达谓词与个体的关系。
掌握谓词逻辑的基本公式以及其表示方法是理解和解答问题的前提。
三、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关系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逻辑体系,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关联。
在考研逻辑学中,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知识点会交叉出现,因此,对于考生来说,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1.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转换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可以互相转换,并且有相应的规则和方法。
了解这些转换规则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思路和解题策略。
2.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综合应用在考研逻辑学的试题中,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知识点往往会同时出现。
考生需要综合运用两者的知识,灵活分析和解答问题。
研究生考试 逻辑
研究生考试逻辑
研究生考试中的逻辑部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命题逻辑:主要涉及命题的真值、命题的逻辑联结词、命题的等价、否定、充分必要条件等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
2.谓词逻辑:主要涉及谓词的真值、量词、谓词的否定、等价、充分必要条件等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
3.集合论:主要涉及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关系和运算、集合的性质和应用。
4.图论:主要涉及图的基本概念、图的性质、图的遍历和最短路径等算法。
5.数理逻辑:主要涉及递归论、公理集合论、模型论等高阶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在备考逻辑部分时,需要掌握基本概念、推理方法和应用技巧,多做逻辑类题目进行练习,理解逻辑思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还需要注意逻辑语言的表达和理解,避免在理解和表述上出现偏差和误解。
396逻辑知识点总结
396逻辑知识点总结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逻辑主要研究的是思维的规律和推理的方法,是研究人类思维活动的一门学科。
逻辑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思维活动中的规律和方法,通过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等规律的研究和总结,来探讨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帮助人们进行正确的思维和推理,使人们在认识和解决问题中能够更加清晰和准确地进行思维活动。
本文将从逻辑的基本概念、逻辑的基本原理、逻辑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的应用等方面对逻辑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逻辑的基本概念1. 逻辑的含义逻辑是研究思维活动中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逻辑主要研究的是思维的规律和推理的方法,即研究逻辑思维的规律和推理方法,是为了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思维和推理,使人们在认识和解决问题中能够更加清晰和准确地进行思维活动。
2. 逻辑的特点逻辑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思维活动本身,研究方法主要是逻辑思维和推理方法。
逻辑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规范性等特点,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哲学学科。
3. 逻辑的任务逻辑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思维活动中的规律和方法,通过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等规律的研究和总结,来探讨事物之间的关系,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思维和推理,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帮助人们进行正确的思维和推理,以便更好地认识和解决问题。
二、逻辑的基本原理1.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辩证法是逻辑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指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是一种对矛盾和对立的认识和处理的方法。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对立统一和矛盾的同一性等。
2. 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归纳法是逻辑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指从个别事实到普遍规律的认识方法,是通过具体事例推理出普遍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3. 演绎法的基本原理演绎法是逻辑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指从一般规律到个别事实的认识方法,是通过普遍规律推理出具体结论,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联考逻辑基础知识:解释、评价
(一)解释
题干给出关于某些事实或现象的客观描述,通常是给出一个似乎矛盾实际上
并不矛盾的现象,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能够解释的选项。
(要找出题中表面上矛盾本质上并不矛盾的原因)
这种表面的矛盾或者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或者所探讨的是两个不同的对象。
原因可能是还有某方面的细节没有考虑到。
解释型题目,可能解释一个事件发生的原因,也可能解释一个行为的目的。
(1)在解释的选项中,不一定就是能够解释的选项;
(2)加深矛盾的选项一定不能解释矛盾。
解释也可以理解为假设支持,为论点补充证据。
(二)评价
1、基本概念
论证是用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的命题去确定另一个命题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
论证包括: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论题是“论证什么”,论据是“用什么来论证”,论证方法“怎样用论据来论证论题”。
推理形式可分为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和类比论证。
演绎论证是用一般性原理
来论证特殊性或个别性结论,其中运用的是演绎推理;归纳论证时用个别性的前提来论证一般性的结论,其中运用的是归纳推理;类比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
2、题型:
(1)评价结构类似:三段论结构
(2)指出逻辑漏洞
常见几种逻辑错误:
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转移论题、自相矛盾、模棱两可
②*推不出、论据虚假、论据不足、诉诸人身(以人为据)、人生攻击、诉诸众人
*③诉诸无知(没有证据证明其有,就说它没有)、诉诸权威(由于某个权威说,就说明是对的)、平均数、数据不可比、数据比例问题、机械类比、集合、分解*④虚假原因、因果倒置、非黑即白(不是对就是错,没有其他情况)
(3)评价论证方法和原则
证明方法(确定一个观点真):
①直接证明
②反证法:求证:A。
如果非A,则B。
非B。
所以,A。
③选言证法:求证A。
A或者B;非B。
所以,A。
反驳方法(确定一个观点假):
①直接反驳
②归谬法:反驳A。
如果A则B。
非B。
所以,非A。
即A假。
③独立证明的反驳:反驳A。
非A真。
所以A假。
反证法与归谬法区别:反证法是确定一个观点真,而归谬法确定一个观点假。
反证法题干中论点是肯定,归谬法题干中论点是否定。
(4)评价论战焦点
论战焦点是论战双方的火力点,双方真正分歧和对抗所在。
论战焦点必须具
备,一是双方观点具有相关性,二是双方观点必须构成对抗。
所以论战双方都表示同意
的看法不是论战焦点,双方陈述观点不相关的也不是论战焦点。
论战焦点要先把论点(论题)和论据找出来,先看论点的区别,在论点一致
的情况下再去寻找论据的区别。
(5)评价有效性
思路:评价有效性就是判断一个论证是否有效,是否正确。
一般来说需要评价的推理或论证还隐含有别的前提。
如果肯定这个前提,则推理论证就是有效的;如果否定这个前提则推理论证就无效。
在一个问题中,能够评价有效性的选项也就是能够对推理或论证的结论构成判定性作用的选项。
通常情况是这样的,如果对选项的回答是肯定的,则题干论点就是真的;如果对选项的回答是否定的,则题干论点是假的。
这样,我们可以说这个问题对段落的推理是有评价作用的。
作评价有效性题型,可以借用支持削弱的思路。
寻找“论据和论题”(“原因和结果”或者“目的和措施”)的直接关系(论据与论题有没有关系,原因和结果有没有关系,目的和措施有没有关系)或者间接关系(是否有其他原因导致)
要特别注意,正确的选项一定是对问句的“是”与“否”的回答都起作用,如果仅仅对一方面回答起作用,则不是很好的评价。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
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
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应该指定的;月计划可以在每一轮复习开始之前,制定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计划。
以此类推,具体到周计划就是要在每个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学习进程。
那么,具体到每一天,可以在每周的星期一安排好周一到周五的学习内容,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
并且,要在每一天睡觉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时时刻刻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计划。
方法一:规划进度。
分别制定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学习时间表,并把它们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按计划进行。
方法二:互相监督。
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安排计划复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方法三:定期考核。
定期对自己复习情况进行考察,灵活运用笔试、背诵等多种形式。
2.分配好各门课程的复习时间。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学习,使时间得到最佳利用。
一般来说上午的头脑清醒、状态良好,有利于背诵记忆。
除去午休时间,下午的时间相对会少一些,并且下午人的精神状态会相对低落。
晚上相对安静的外部环境和较好的大脑记忆状态,将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据科学证明,晚上特别是九点左右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刻,演员们往往利用这段时间来记忆台词。
因此,只要掌握了一天当中每个时段的自然规律,再结合个人的生活学习习惯分配好时间,就能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到最佳利用。
方法一:按习惯分配。
根据个人生活学习习惯,把专业课和公共课分别安排在一天的不同时段。
比如:把英语复习安排在上午,练习听力、培养语感,做英语试题;把政治安排在下午,政治的掌握相对来说利用的时间较少;把专业课安排在晚上,利用最佳时间来理解和记忆。
方法二:按学习进度分配。
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成绩安排学习,把复习时间向比较欠缺的科目上倾斜,有计划地重点复习某一课程。
方法三:交叉分配。
在各门课程学习之间可以相互穿插别的科目的学习,因为长时间接受一种知识信息,容易使大脑产生疲劳。
另外,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