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2 新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1课时学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 3章 第1节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1课时) 学案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 分子上;2.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 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生命观念:从分子水平上,利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DNA 适合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 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分析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重组实验,归纳出其在实验思路上的共同点,并概括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科学探究:分析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的实验设计思路。
基础知识梳理:(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在教材相应位置进行标注后,识记相关内容)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__蛋白质__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____的重要性,但是认为__蛋白质__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2.两种肺炎链球菌的比较细菌类型 菌体 菌落特点 有无荚膜 有无致病性S 型细菌有荚膜 R 型细菌表面 __粗糙__ 无荚膜 无3.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实验结论: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内含有 ,促使R 型活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菌。
4.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2)实验分析:去除多糖、蛋白质、RNA 、脂质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去除DNA 后细胞提取物失去转化活性。
(3)实验结论:__ 才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学习目标一: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有哪些?学习目标二: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原理、科学家、实验过程、结论是什么?学习目标三: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科学家、实验过程、结论是什么?学习目标四:如何理解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与“减法原理”?(教师)学习目标五:自学检测:1到10题为单选题,11到14题为不定项选择题,选全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3分,每小题5分,共70分1.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作为转化因子的物质分别是()A.R型细菌和蛋白质B.S型细菌和多糖荚膜C.R型细菌和DNA D.S型细菌和RNA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是()A.DNA B.蛋白质C.RNA D.糖类3.在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可能产生S型细菌,该物质是()A.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B.S型细菌的DNA完全水解产物C.S型细菌的DNA D.S型细菌的蛋白质4.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④⑤5.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4个经典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艾弗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需经过短时间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C.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D.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6.艾弗里实验证明了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A.蛋白质B.DNAC.荚膜多糖D.脂肪7.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A.RNA是遗传物质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DNA是遗传物质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8.下图表示艾弗里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探究转化因子的实验过程。
2021-2022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试验,格里菲思推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
2.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体外转化试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4.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自主学习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1.格里菲思转化试验(体内转化)。
(1)原理:S型细菌可以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2)过程:①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②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③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④注射S型死细菌+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3)结论:S型死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能使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使小鼠死亡。
2.艾弗里转化试验(体外转化)。
(1)过程:①S型细菌――→分别DNA+R型细菌→R型细菌+S型细菌;②S型细菌――→分别蛋白质+R型细菌→R型细菌;③S型细菌――→分别荚膜多糖+R型细菌→R型细菌;④S型细菌――→分别DNA+DNA酶+R型细菌→R型细菌。
(2)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1.原理: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把握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从而进行大量繁殖。
2.过程:(1)标记大肠杆菌: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育基中培育大肠杆菌,获得分别含35S和32P的大肠杆菌。
(2)标记T2噬菌体:用分别含35S和32P的大肠杆菌培育T2噬菌体,得到DNA 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
(3)对比试验:用分别含35S和32P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4)同位素检测:对两组大肠杆菌培育液进行离心检测。
3.结果:35S标记的T2噬菌体离心后,上清液中放射性高;32P标记的T2噬菌体离心后沉淀物中放射性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一课时)说课稿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我将分别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部分对本课题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我对本课题的教材进行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学生在学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相关知识后,转入难度较大的遗传学知识学习,之前知识可为本部分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本节内容又为后面相关知识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线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将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本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早期猜测;⑵结合图3-2,分析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过程及结论;⑶结合图3-3,分析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过程及结论。
2.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的实验设计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3、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⑴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⑵通过学生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⑶树立生命的物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合作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二)说教法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所以我想从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这两方面来谈一下教法。
一、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本课的认知基础,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
二、教法设计而本节内容又主要以实验为依托,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显得尤为重要。
我准备采用“翻转课堂”新课改教学模式,录制微视频、编写相应的导学案,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自主讨论、归纳整理相关问题。
【名师金典】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C.分别用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用上
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 D.分别用35S和32P的动物血清培养T2噬菌体
解析:选C。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 35S和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但标记噬 菌体时,必须培养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中,因为噬 菌体营寄生生活。
3.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 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 壳
解析:选D。用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外 壳,35S仅存在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32P仅存在 于噬菌体的DNA中,而14C、18O在蛋白质和DNA中 都含有,无法区别是哪一种成分发挥作用;同时用 32P、35S标记蛋白质和DNA,都有放射性,也无法判 断是哪一种成分发挥作用。
②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 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放射 性很低,原因是少部分噬菌体未侵染细菌或者培养时 间较长,少量含有32P的T2噬菌体已经裂解释放。
例2 (2010·泉州模拟)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
分别标记T2噬菌体时,做法是( ) A.分别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B.分别将35S和32P注入鸡胚,再用T2噬菌体感染鸡
4.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 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 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优化方案】2012高中生物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B.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本题主要考查肺炎双球菌的
转化实验,解答本题可以从以下三点分析 转化实验,解答本题可以从以下三点分析: ①需要将S型细菌中的 型细菌中的DNA、蛋白质、多糖 需要将 型细菌中的 、蛋白质、 荚膜等成分分离开,分别与 型细菌混合培 荚膜等成分分离开,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 养。 酶能将DNA水解而使其失活。 水解而使其失活。 ②DNA酶能将 酶能将 水解而使其失活 ③分析结果时,注意实验中的对照原则。 分析结果时,注意实验中的对照原则。
32
培养 P 标记的噬菌体+细菌——→子代噬 标记的噬菌体+细菌—— ——→
有32P 。 菌体中______。 菌体中
5.实验表明 .
(1)噬菌体侵染细菌时,_____进入细菌细胞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DNA 进入细菌细胞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来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 来 遗传的。 遗传的。 6.结论: _____是遗传物质。 .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是遗传物质。 四、RNA也是遗传物质 也是遗传物质 1.组成: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_____ 组 .组成: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 RNA 成。
核心要点突破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分析 1.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实验 .体内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的实验) 格里菲思的实验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由于DNA的变性温度较蛋 由于 的变性温度较蛋
白质高,因此,加热杀死的 型细菌因蛋白 白质高,因此,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因蛋白 质变性而失活, 仍具有活性。 质变性而失活,但DNA仍具有活性。 仍具有活性 2.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的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艾弗里的实验 艾弗里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分析 实验过程及分析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
2
3
4
5
50 70 75 80 80
21 25 28 30 30
100 100 100 100 10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含有35S标记或32P标记的噬菌体的具体操作是
在__分__别__含___有__3_5_S_和__3_2_P_的___培__养__基__中___培__养__大__肠__杆___菌__,__再__用__该___大__肠__杆__菌___培__养__T_2_噬___菌_ 体 实验时,用来与被标记的噬菌体混合的大肠杆菌__不__带__有__(填“带有”或“不带有放射性。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刷基础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活菌甲是无荚膜的R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而活菌乙是有荚膜的S 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A错误;由注射②和④的结果可知,在死鼠2的血液中有 活菌乙,其最初是由活菌甲转化而来的,活的S型细菌能使小鼠死亡,但是死的S型细菌不能使 小鼠死亡,B错误,C正确;死菌乙未导致鼠3死亡,可说明死的S型菌不会导致小鼠死亡,不能 说明未处理的S型菌不会导致小鼠死亡,D错误。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刷基础
C
解析
S型活菌的菌体外面有多糖类荚膜,DNA酶不能催化该多糖类荚膜的水解,因此DNA酶与S型活 菌混合后,S型活菌仍然存在毒性,将DNA酶与S型活菌混合后注入正常小鼠体内,小鼠会患败 血症致死,A错误;S型活菌的DNA不会使小鼠患败血症,因此提取S型活菌的DNA直接注射到 正常小鼠体内,小鼠不会患败血症致死,B错误;S型菌的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悬浮培养后, 培养液中有无荚膜的R型菌,C正确;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原因是基因重组,但肺炎链球菌为原 核生物,不具有染色体,D错误。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2精美课件 第3章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99%的磷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用哪些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提示:DNA有,但多数蛋白质没有的元素是哪种?只 有蛋白质有,而DNA没有的元素又是哪种? 用35S标记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 用32P标记部分噬菌体的DNA。 怎样用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 1.用分别放有35S 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2.用噬菌体分别侵染上述细菌 3.制备分离只含35S或只含32P的噬菌体
……
艾弗里
格里菲思
赫尔希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
S型菌 菌体 有多糖类的荚膜 R型菌
无多糖类 的荚膜 表面粗糙 无毒性
菌落 毒性
表面光滑
能够使人患肺炎或使 小鼠患败血病。 有毒性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阅读课本)
讨论:格里菲思
是否确定了哪种物质
是遗传物质呢?
为什么不能确定?
• 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和新陈代谢 (指导性)
• 结构比较稳定(稳定性)
• 具有贮存遗传信息的能力
DNA—主要的遗传物质
目前,已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资料证明,绝大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
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有些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不含有DNA, 只含有 RNA。 在这种情况下,RNA就起着遗传物质的作用。 侵染烟草 RNA 得花叶病 烟草花叶病毒 蛋白质 侵染烟草 不得花叶病
这些噬菌体在大小、 形状等方面,都保持 原来噬菌体的特点。 由此可见,噬菌体的 各种性状是通过DNA 传递给后代的。这种 情况足以证明DNA是 遗传物质。
实验过程及结果:
亲代 噬菌体
第一组 实验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同步讲义: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答案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掌握肺炎双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重、难点) 2.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方法、过程及结论。
(重、难点) 3.理解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
知识点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学生用书P41]阅读教材P43~P441.肺炎双球菌的特点种类S型细菌R型细菌项目菌落表面光滑表面粗糙菌体毒性有毒性无毒性2.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实验(1)原理:S型细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2)实验过程及现象(3)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3.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的实验(1)原理:只有加入DNA时,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
(2)过程(3)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1.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项目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培养细菌在小鼠体内体外培养基实验对照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S型细菌各组成成分的作用进行对照巧妙构思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验来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将物质提纯分离后,直接、单独地观察某种物质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实验结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联系(1)所用材料相同;(2)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体外转化实验是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3)两个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2.实验拓展分析(1)在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性。
(2)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
(3)在转化实验中,使小鼠致死的是S型细菌,不是S型细菌的DNA。
1.(2019·菏泽高一检测)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①有毒的R型活细菌②无毒的R型活细菌③有毒的S型活细菌④无毒的S型活细菌A.①④B.②③C.③D.①③[答案]B2.(2019·北京延庆高一期末)下图表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DNA酶的作用是水解S型菌的DNAB.结果1中S型肺炎双球菌占绝大多数C.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结果2中全部为R型肺炎双球菌[解析]选B。
【优化指导】高中生物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优化指导】高中生物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21.(2010江苏高考)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能蕴含大量遗传信息解析:依题意,可提取出的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遗传物质”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则可能贮存遗传信息,故A项正确;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体现了遗传物质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故B项正确;蛋白质结构不稳定,温度过高、强酸、强碱均能使蛋白质变性,故C项错误;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说明蛋白质具有贮存大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故D项正确。
答案:C2.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 )①DNA是遗传物质②RNA是遗传物质③DNA是主要遗传物质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⑤糖类不是遗传物质A.①④⑤B.②④⑤C.②③⑤ D.③④⑤解析: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和RNA是遗传物质。
答案:A3.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预测实验结果是:沉淀物中放射性强。
可是检测实验结果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上清液中放射性强。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实验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B.实验时间过短,大量的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C.搅拌力度过大,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D.搅拌力度过小,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没有和细菌分离解析:该实验中,沉淀物主要是细菌体,上清液主要含有噬菌体及其蛋白质外壳。
该小组得到上清液中放射性强的结果,原因可能是实验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3章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时精练
[基础对点]知识点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致病性的R型和加热致死的有致病性的S 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找到了下列哪些类型的细菌()①有致病性的R型②无致病性的R型③有致病性的S型④无致病性的S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 C解析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无致病性的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有致病性的S型细菌,因此在小鼠体内有无致病的R型和有致病的S型两种细菌存在。
2.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认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B.体内转化实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C.艾弗里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格里菲思实验遵循对照原则,艾弗里实验不遵循答案 A解析格里菲思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A 正确;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使小鼠死亡的是S型活菌,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B错误;艾弗里实验根据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设置各实验组,能够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都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D错误。
3.将下列混合物加入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只出现表面光滑的一种菌落的是()A.加热致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B.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C.DNA酶处理的S型菌DNA与R型活菌D.DNA酶处理的R型菌DNA与S型活菌答案 D解析加热致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部分R型活菌转化成S型活菌,既有表面光滑的菌落,也有表面粗糙的菌落,A错误;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部分R型活菌转化成S型活菌,既有表面光滑的菌落,也有表面粗糙的菌落,B错误;DNA 酶处理的S型菌DNA与R型活菌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不发生转化,只有表面粗糙的菌落,C错误;DNA酶处理的R型菌DNA与S型活菌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S型活菌繁殖,所以只有表面光滑的菌落,D正确。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学习,加深对DNA概念、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提升其生物科学素养。
二、作业内容1. 复习巩固:学生需复习课堂所学的DNA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遗传功能,并完成相关概念的填空练习和选择题练习。
2. 实验设计:学生需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DNA的某些基本特性,如DNA的稳定性、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实验设计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步骤、预期结果及安全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学生需阅读提供的关于DNA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应用的实际案例(如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分析DNA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
4. 课堂笔记整理:学生需整理和汇总课堂所学的关键知识点,形成条理清晰的课堂笔记,以加深记忆。
三、作业要求1. 复习巩固部分:要求学生准确掌握DNA的相关概念和结构,并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填空和选择题。
2. 实验设计部分:- 实验设计需有创新性,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新颖的实验思路。
- 实验步骤需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明确表达实验过程。
- 安全注意事项需全面考虑,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3. 案例分析部分:- 学生需仔细阅读案例,理解DNA在其中的应用和作用。
- 分析报告需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能够准确阐述DNA的应用和意义。
4. 课堂笔记整理部分:- 笔记需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方便日后复习。
- 可采用思维导图等形式,帮助理解和记忆。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1. 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对DNA相关概念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2. 实验设计创新性:评价学生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案例分析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4. 课堂笔记整理:评价学生笔记的条理性和重点突出程度。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分析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1928年,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所示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组: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b组: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c组: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d组:注射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物—小鼠死亡A.a组小鼠不死亡是因为R型细菌是无毒性的B.c组小鼠不死亡说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失去了毒性C.从d组死亡小鼠体内可分离出S型活细菌D.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2020河北唐山高三月考)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表面粗糙,R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表面光滑B.S型细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细菌后的小鼠仍存活C.从死亡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只有S型细菌而无R型细菌D.该实验未证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由S型细菌的DNA引起的3.(2020河北沧州一中高一月考)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中,培养基上只存在一种菌落的是()A.实验一B.实验二C.实验三D.实验一和实验三4.(2020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4个实验。
①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小鼠②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小鼠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小鼠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死亡、存活、存活、存活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死亡5.(2020河南洛阳高二上期中)某同学为研究促使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细菌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细菌菌落及S型细菌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细菌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6.(2020天津静海一中高一期中)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遗传物质之谜终于被破解,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1节内容,主要以发现遗传物质的本质的发现史为主线,首先由早期科学家关于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的争论,引出经典实验:肺炎链球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主张。
学生学习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知识,知道染色体在遗传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科学史素材,体现了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认知过程和研究方法的推进过程,而这也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对不同生物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学习与探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2.科学思维:通过梳理DNA可能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和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层层论证,锻炼学生归纳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
3.科学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几个经典实验的实验设计思路和基本环节,同时利用“减法原理”进一步完善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发展科学探究的精神及能力。
4.社会责任:体会科学发展过程中严密的逻辑推理,认同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辩证过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教学难点(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质的认识;格里菲思活体转化实验与艾弗里设计的离体实验。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1.对噬菌体的认识历程讲解:噬菌体的结构和生存方式。
噬菌体学派创始人——德尔布吕克和埃里斯的工作,分析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
德森等科学家对噬菌体失活的研究。
2.赫尔希和蔡斯的工作实验方案讨论:假说演绎的分析过程①如何“追踪”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看它们是否注入大肠杆菌?②选用何种元素对蛋白质分子和DNA 分子进行标记? 如何标记?能否同时标记?③多长时间后进行放射性检测较为适宜?④怎样使噬菌体外壳从大肠杆菌表面脱落下来,以便于检测?⑤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侵入细菌的只有噬菌体的DNA?讲述:实验结果分析(1)搅拌处理的曲线和数据分析搅拌可以把80% 左右的35 S 剥落下来;在这些硫释放的同时,只有30% 左右的噬菌体32P 释放出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试题(含答案)
S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试题1.将细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A .脱氧核苷酸B .核糖核苷酸C .核糖、碱基和磷酸D .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2.1944 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了 DNA 、蛋白质和多糖 等物质,然后将他们分别加入培养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 DNA 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转化成了 S 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 转化。
这一现象说明:( )①在转化过程中, 型细菌 DNA 进入到了 R 型细菌中 ②DNA 是转化因子③蛋白质和多糖在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作用 ④DNA 是遗传物质A .①③B .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A .RNA 是遗传物质B .DNA 是遗传物质C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 .多糖是遗传物质4.如果用 31p 、32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 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 .可在外壳中找到 32SB .可在 DNA 中找到 31pC .可在外壳中找到 31pD .可在 DNA 中找到 31p 、32S5.噬菌体的各种性状能传递给后代是通过( )A .噬菌体的 DNAB .细菌的 DNAC .噬菌体的蛋白质D .细菌的核糖体6.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都是脱氧核糖核酸B .都是核糖核酸C .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 .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7.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 .细菌的核糖体B .噬菌体的核糖体C .细菌的基质D .细菌的核区8.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 .细菌的核苷酸和自己的氨基酸B .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 .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D .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9.用甲种病毒的RNA 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装成一种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 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A .甲种病毒的特征B .乙种病毒的特征C .丙种病毒的特征D .都不是10.下列生物中,既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又具有相同代谢类型的是( )A .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B .黑猩猩和香菇C .SARS 病毒和噬菌体D .硫细菌和人蛔虫11.DNA 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它分布在( )A .细胞核、细胞质基质B .细胞核、内质网C .细胞核、高尔基体D .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12.用同位素 32p 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 DNA 分子,让其侵染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释 放出 100 个后代,则后代中含有 32p 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A .2%B .1%C .0.5%D .50%13.噬菌体、SARS 病毒、变形虫及细菌都含有的是( )第 1 页A.DNAB.RNAC.染色体D.核酸14.用a表示DNA,b表示基因,c表示脱氧核苷酸,d表示碱基。
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如图表示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模拟的是艾弗里实验B.从d中死亡小鼠中提取的S型细菌可能是R型细菌自身变化而来C.从d中死亡小鼠中提取的S型细菌可能是死亡的S型细菌“死而复生”D.该实验证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该实验模拟的是格里菲思实验,A项错误;b实验否定了从死亡小鼠中提取的S型细菌是R型细菌自身变化而来的可能,B项错误;c实验否定了从死亡小鼠中提取的S型细菌是死亡S型细菌“死而复生”的可能,C项错误;该实验证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项正确。
]2.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A.3和4 B.1、3和4C.2、3和4D.1、2、3和4D[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三支试管中的R 型细菌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部分R型细菌发生转化,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
]3.(不定项)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所用的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两种肺炎链球菌B.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C.二者均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处理并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D.体外转化实验是在体内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ABD[二者所用的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两种肺炎链球菌,A正确;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B正确;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没有把DNA和蛋白质分开,C错误;体外转化实验是在体内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D正确。
]4.如图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是______________所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2学案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早期猜想。
2.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及结论。
3.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方法、过程及结论。
4.说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原因。
知识点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01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02DNA的重要性,但是认为□03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链球菌类型易漏边角2.格里菲思的实验——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问题探究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提示:肺炎链球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问题探究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从死亡小鼠中是否只分离出S型活细菌?提示:不是,分离出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且R型活细菌数量多。
(2)结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16R型活细菌转化为□17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18转化因子。
3.艾弗里的实验——体外转化实验(1)自变量:不同处理的细胞提取物因变量:培养基中活细菌的种类(2)实验过程及现象①预处理: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去除□19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
②③分析细胞提取物的□25理化特性,发现这些特性与DNA的极为相似。
(3)结论□26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三、自变量控制的原理1.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01增加某种影响因素。
如“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利用了加法原理。
2.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02去除某种影响因素。
如“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就利用了减法原理。
特别提醒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但并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哪种物质,而艾弗里的实验则证明了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体内的DNA。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练习课件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刷基础
题型1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结果中,可获得活的S型细菌的是( C ) A.加入S型细菌的DNA的培养基 B.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小鼠 C.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液的小鼠 D.添加经DNA酶处理后的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
_沉___淀__物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
(4)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最可能的原因是
_培___养__时__间__过__长___,__增__殖__形___成__的__子__代__T__2_噬__菌___体__从__细__菌__体___内__释__放__出___来_____。 (5)赫尔希和蔡斯还设计了一组实验,请简述对照实验设计:用___35_S__标__记__的__T__2_噬__菌___体__重__复__题__述___实__验__
。
上清液放射性较高,沉淀物放射性较低
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甲组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 B.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 C.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是PenrS型菌 D.丁组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
解析
甲组中能转化形成PenrS型菌,所以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不能恢复健康,A错误; 乙组中部分R型菌能转化形成PenrS型菌,因此可观察到两种菌落,但是由于R型菌不抗青霉素, 加青霉素后只有一种菌落(PenrS)继续生长,B错误;丙组中由于R型菌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 能生长,所以不能转化出PenrS型菌,C错误;丁组中因为PenrS型菌的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 所以没有PenrS型菌的生长,且丁组中加入了青霉素,R型菌也不能生长,故丁组中无菌落生长, D正确。
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经培养后不能出现S型菌菌落的是( ) 型菌加热杀死后培养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培养C.未经处理的S型菌单独培养D.加热处理过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培养【解析】选A。
S型菌加热杀死后,不存在活的S型菌,培养后不会出现S型菌菌落。
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培养、未经处理的S型菌单独培养,都存在活的S型菌,培养后会出现S型菌菌落。
加热处理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培养,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体内,整合到R型菌的基因组中,使R型菌表现出S型菌的性状,所以会出现S型菌菌落。
2.下列哪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与其他三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 )2噬菌体 B.大肠杆菌C.烟草花叶病毒D.蓝藻【解析】选C。
T2噬菌体、大肠杆菌和蓝藻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因此,与其他三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的是烟草花叶病毒。
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A.荚膜多糖B.蛋白质型细菌的DNA 型细菌的DNA【解析】选D。
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蛋白质及R型细菌的DNA不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B、C项错误;S型细菌的DNA分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项正确。
4.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能证实的是( )是遗传物质B.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荚膜多糖不是遗传物质D.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解析】选D。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能证实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荚膜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不能证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子代噬菌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过主动运输运出细菌合成的原料来自细菌C.蛋白质外壳合成的原料和酶来自细菌D.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解析】选A。
实验一段时间后,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A错误;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来自细菌细胞,DNA复制和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B、C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图3-6,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归纳实验结论。
2.阐述烟草花叶病毒的特点,归纳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阅读P44-45)1.实验者:赫尔希和蔡斯。
2.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实验材料:噬菌体(图示如下)及其寄主生物——大肠杆菌。
4.实验过程(1)标记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含32P的培养基→含32P的大肠杆菌(2)标记T2噬菌体⎩⎪⎨⎪⎧T2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含35S的T2噬菌体T2噬菌体+含32P的大肠杆菌→含32P的T2噬菌体(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项目含35S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高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低放射性高细菌裂解后放出的T2噬菌体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白质检测到32P标记的DNA(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来遗传的。
6.实验结论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阅读P46)1.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1)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只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2)实验过程(3)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是蛋白质。
2.绝大多数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判断正误:(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同时标记T2噬菌体,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 )(2)DNA和RNA都可作为遗传物质。
( )(3)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若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会造成上清液中有很高的放射性。
( )(4)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后,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来自自身携带的物质。
( )(5)用含32P的普通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标记噬菌体的DNA。
( )答案(1)×(2)√(3)×(4)×(5)×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思路及方法S是蛋白质特有的元素,P几乎都存在于噬菌体DNA分子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2.侵染特点及过程(1)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不起作用。
(2)噬菌体侵染细菌要经过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五个过程。
3.结果及分析分组结果结果分析对比实含32P噬菌体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验(相互对照)+细菌布在宿主细胞内含35S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质”(结论)。
1.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含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T2噬菌体?答案因为噬菌体营寄生生活,故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而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2.能否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能否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答案不能,因为DNA和蛋白质都含C和O;不能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
1.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
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
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问题导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则锥形瓶中培养液内的营养成分应无放射性标记;(2)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应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二者为相互对照类型;(3)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4)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实验时间较长,细菌裂解导致的,也可能是部分噬菌体的DNA未侵入大肠杆菌,经搅拌、离心到上清液中。
答案 B【一题多变】判断正误:(1)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2P 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 ) (2)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
( ) (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 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 (4)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 ,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 ) 答案 (1)× (2)√ (3)× (4)×二、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 生物类型 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多数病毒 少数病毒 核酸种类 DNA 和RNADNA 和RNA DNA RNA 遗传物质 DNA DNA DNA RNA 存在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质粒、拟核蛋白质的外壳内蛋白质的外壳内就整个生物界而言,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就某种生物而言,其遗传物质是DNA 或RNA 。
1.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否都是RNA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什么?答案 不一定,如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
2.如何确定某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还是RNA?答案 ⎩⎪⎨⎪⎧病毒+DNA 酶―→检测能否产生子代遗传病毒+RNA 酶―→检测能否产生子代遗传2.如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的病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 )A .寄生于细胞内,通过RNA 遗传B .寄生于细胞间,通过蛋白质遗传C .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D .寄生于细胞间,通过RNA 遗传【问题导析】从图示可看出,用RNA接种在叶片上,叶片出现了病斑;而用蛋白质外壳接种到叶片上,叶片上没有病斑;所以该病原体是通过RNA遗传的。
答案 A【一题多变】判断正误:(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2)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原因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 )(3)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 )答案(1)×(2)√(3)√1.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答案 D解析用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外壳,35S仅存在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32P仅存在于噬菌体的DNA中,而14C、18O、3H在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无法区别是哪一种成分发挥作用,同时用32P、35S标记蛋白质和DNA,沉淀物和上清液中都有放射性,也无法判断是哪一种成分发挥作用。
2.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答案 B解析A中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B中酵母菌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有;C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D中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3.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B.有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C.在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 C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DNA是遗传物质,病毒只含有DNA 或RNA一种核酸,其含有的这种核酸就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总之,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2中的________。
如果用32P 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1中的________。
(2)赫尔希和蔡斯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仅有图3的实验过程,________(能或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④①(2)噬菌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3)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4)不能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基础巩固】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 )A.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C.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D.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答案 A2.右图表示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 000个)与母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应含有的元素是( )A.31P、32P、32S B.31P、32P、35SC.31P、32P、32S、35S D.32P、32S、35S答案 B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一定是RNAB.只含有D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C.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和RNA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RNA答案 D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答案 C5.下图甲、乙表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答案 D解析图中重建的“杂种病毒丙”的核酸来自乙病毒,而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