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陶瓷表面不同处理对其粗糙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抛光对不同处理方法粘结金属托槽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抛光对不同处理方法粘结金属托槽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面的光 泽度 将会 受到影 响 , 可能会影响到烤瓷修复体 的美观性 。
抛 光后 的烤 瓷修复体是 否能达 到美观要 求 的光 泽度 , 还有待进

[ ] 于淑湘 , 4 陈吉华 , 周泽 渊 ; 不 同粗化 处理后 瓷表 面微 观结 构的 等.
电镜研究 [ ] C ieeJu f s ecMeiie2 0 ,6 3 : J . hns o mM o t t dcn ,0 7 1 ( ) Ae h i
抛 光
[ 中圈分类号 ] R72 [ 8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9 — 64 21)4— 7 O 05 29 (02 O 44一 2
正畸结束后去 除瓷修复 体上 的托槽后 烤瓷冠 ( 能否继 桥)
续使用 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就是瓷表面的粗糙 度。低粗糙光滑
较 , 12 4 5组 间无差异 ( > .5 , 3组与其他各组 比较 第 … P 0 0 )第
3 91
步研 究。
[ ] L o P S i s A l M, . F n E t yo h c 5 u ,i a N,l t e a A M adS M s d t e t o X l k a tL u fe  ̄ s b e h go t i n 1 S—E p s et e m c [ ] S r c Si c , cn P m r s D n l r i J . u ae c ne e2 a ca s f e
而 以氧化铝 、 氧化锆 为主要成分 的非硅酸 盐类陶瓷 , 强度 较高 ,
经抛光后其表面粗糙 度变化较小 。本实验所用的金属烤瓷试件 属于前一种 , 一般抛光常用 的磨 具为硬度 不 同的金刚 砂橡皮轮 ( 头) 小毡轮 等 , 或 、 磨料 为抛光 绿 、 氧化锡 等 , 单纯 使用 一种 一 般不能达到较好效果 J 。 本实验抛光前后各组粗糙 度均有 显著变化 , 且均 能达 到对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全瓷修复体粗糙度的影响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全瓷修复体粗糙度的影响

目前的 表面处 理方 式主 要 有磨 光( b u r n i s h i n g ) 、 抛光( p o l i s h i n g ) 、上 釉 ( g l a z i n g )  ̄个 方 法 。在各 个 =
实 验 中能表现 材料 磨 损性 能的主 要参 数是 表面粗 糙
杨 艺 大 连 市 口腔 医院 主 治 医师 辽 宁 1 1 6 0 0 1
因 素包括 :材 料形 状 、表面处 理 方法 等 。
度 的方 法有 激光反 射 测定法 、扫描 电镜 技 术 、表面 形 状测 定仪 测定法 、肉眼观 察法 及放 大镜 直接 观察 比 1 。川井善之认 为粗糙度 Ra 值在 0 . 3 -0 . 5 u n 时 r 可被I 临床 接 受【 6 ] 。多个 研 究 表 明可根 据 扫描 电镜 照
砂眼 、氧 化皮 等各种 宏观 缺 陷 ,以提高 零件 的平 整
郑 向明 大 连 市 口腔 医院 昆明街 门诊 部
辽宁 1 l 6 0 01
主任
主任 医师
刘 峰
北京大学 口腔 医学院 口腔 医院 门诊部 副主任
主 任 医师 北京 1 0 0 0 3 4

1 16・
口腔 额面修复学杂志 2 0 1 5年 3月第 1 6卷第 2期

擦 伤 与 表 面 材 料 脱 落 的 现 象 。疲 劳 磨 损 ( f a t i g u e we a r ) 是 指 摩擦 副 两对 偶 表 面作 滚 动 或 滚滑 复 合 运
动时 ,由于 交变 接触 应力 的作 用 ,使 表 面材料 疲劳
断裂 而形成 点蚀 或 剥落 的现象 ,称为 表 面疲劳 磨 损
度( Ra ) 和摩擦 系数 。评 价 抛光 瓷表 面 的光 滑度 和粗

上釉和抛光后口腔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上釉和抛光后口腔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上釉和抛光后口腔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改变的研究进展张时松1ꎬ郭震威2ꎬ王桃1(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ꎬ郑州450052ꎻ2郑州市中心医院)㊀㊀摘要:口腔陶瓷修复材料在试戴过程中或粘固后需要进行调磨ꎬ导致修复体表面遭受破坏ꎬ粗糙度增加ꎬ强度降低ꎬ力学性能发生改变ꎮ重新上釉和抛光可降低修复体表面粗糙度ꎬ恢复其光滑的表面形貌ꎬ是目前通用的陶瓷修复体表面处理方法ꎮ上釉和抛光通过降低玻璃陶瓷表面粗糙度提高其力学性能(弯曲强度㊁硬度㊁断裂韧性)ꎬ并且抛光的增强效果优于上釉ꎮ上釉和抛光后氧化锆陶瓷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得以提高ꎬ学者们意见较为一致ꎻ但对硬度的改变存在争议ꎬ有学者认为硬度是氧化锆固有特性ꎬ表面处理不会改变其硬度ꎬ另有研究认为上釉和抛光通过减少表面裂纹增加氧化锆硬度ꎮ㊀㊀关键词:陶瓷修复体ꎻ玻璃陶瓷ꎻ氧化锆ꎻ上釉ꎻ抛光ꎻ弯曲强度ꎻ硬度ꎻ断裂韧性ꎻ力学性能㊀㊀doi:10.3969/j.issn.1002 ̄266X.2019.11.030㊀㊀中图分类号:R78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 ̄266X(2019)11 ̄0106 ̄03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8A320048)ꎮ通信作者:王桃(E ̄mail:fccwangt1@zzu.edu.cn)㊀㊀口腔陶瓷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㊁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和自然逼真的美学效果ꎬ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ꎮ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组成㊁结构和性质等密切相关[1ꎬ2]ꎬ其基本力学性能包括密度㊁硬度㊁泊松比㊁拉伸强度㊁剪切强度㊁压缩强度㊁弯曲强度㊁弹性模量以及断裂韧性等ꎮ陶瓷修复体在试戴过程中或粘固后需要进行调磨ꎬ如修整外形㊁调磨咬合关系和邻接关系等ꎬ调磨后的修复体表面粗糙度增加ꎬ强度降低ꎬ力学性能发生改变[3ꎬ4]ꎮ上釉和抛光可降低修复体表面粗糙度ꎬ恢复其光滑的表面形貌ꎮ上釉包括自身上釉和釉瓷上釉两种ꎬ自身上釉是把调磨后的陶瓷修复体放入烤瓷炉内ꎬ烧结后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玻璃样薄膜ꎻ釉瓷上釉是在调磨后的修复体表面均匀涂塑一层釉瓷ꎬ烧结后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玻璃样薄膜ꎮ抛光是指在一定压力条件下ꎬ通过磨粒与修复体表面的摩擦作用ꎬ使表面达到光滑一致的效果[5]ꎬ较上釉更为简单㊁易操作ꎮ然而关于上釉和抛光是否影响陶瓷修复体力学性能ꎬ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6ꎬ7]ꎮ脆性陶瓷材料具有抗压而不抗拉的特性ꎬ弯曲强度㊁硬度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可反映脆性材料的破坏和抗折机理ꎬ因此我们以弯曲强度㊁硬度和断裂韧性为切入点ꎬ对上釉和抛光后玻璃陶瓷与氧化锆陶瓷力学性能的改变综述如下ꎮ1 上釉和抛光对玻璃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㊀㊀玻璃陶瓷是由玻璃相和晶相组成的复合材料ꎬ集中了陶瓷和玻璃的优点ꎬ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㊁良好的耐磨性㊁出色的美学效果ꎮ尽管如此ꎬ脆性大㊁断裂韧性差仍然是玻璃陶瓷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ꎮ1.1㊀上釉和抛光对玻璃陶瓷弯曲强度的影响㊀弯曲强度可反映陶瓷材料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ꎬ决定了陶瓷材料临床表现的优劣ꎬ是评价陶瓷材料的重要指标ꎮ研究表明ꎬ玻璃陶瓷修复体调磨后ꎬ其表面粗糙度增加引起的应力集中是导致弯曲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8ꎬ9]ꎮ由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ꎬ裂纹不是随机出现的ꎬ而是在应力较高的位置发生发展的ꎬ应力最集中的位置即裂纹聚集处ꎬ包括玻璃陶瓷在内的许多材料的破坏都是由密集分布的裂纹系统扩展引起的ꎮ㊀㊀上釉封闭了临床调磨过程中产生的裂纹ꎬ降低了粗糙度ꎬ限制了裂纹的扩展ꎻ抛光磨除了调磨产生的裂纹ꎬ减少陶瓷表面的应力集中ꎬ还在陶瓷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ꎮDeJager等[6]对白榴石增强型玻璃陶瓷进行上釉和抛光处理ꎬ发现陶瓷表面粗糙度与弯曲强度显著相关ꎬ表面越光滑ꎬ试样的弯曲强度越高ꎻ抛光和上釉通过降低表面粗糙度增加玻璃陶瓷弯曲强度ꎬ而抛光对弯曲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ꎮFlury等[7]采用80㊁120㊁220㊁320㊁500㊁1000目的碳化硅砂纸对白榴石玻璃陶瓷进行抛光处理ꎬ发现砂纸目数越大ꎬ玻璃陶瓷修复体表面粗糙度越低ꎻ陶瓷表面粗糙度与弯曲强度具有显著相关性ꎬ抛光后表601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11期面粗糙度降低ꎬ弯曲强度增加ꎮ玻璃陶瓷应力集中不仅可由表面粗糙度引起ꎬ还可由其他因素引起ꎬ如内部应力(微观结构)㊁孔隙率和裂纹等ꎬ因此玻璃陶瓷表面粗糙度并不是决定弯曲强度的惟一因素ꎮ1.2㊀上釉和抛光对玻璃陶瓷硬度的影响㊀硬度是评价陶瓷材料软硬程度㊁耐磨性和延展性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ꎮ㊀㊀玻璃陶瓷表面粗糙度与硬度有极强的相关性[10]ꎬ表面粗糙度高意味着玻璃陶瓷表面有明显的划痕或裂纹ꎬ裂纹越多ꎬ硬度越低ꎮFlury等[7]采用不同目数的碳化硅砂纸对白榴石玻璃陶瓷进行抛光处理ꎬ发现抛光可以阻止尖端裂纹发展ꎬ且砂纸目数越大ꎬ表面裂纹越少ꎬ表面粗糙度低ꎬ抛光效果越好ꎬ陶瓷硬度相应提高ꎮ于海洋等[11]观察了上釉和机械打磨抛光后长石质玻璃陶瓷粗糙度与硬度的关系以及摩擦学特性ꎬ发现上釉和抛光均可降低玻璃陶瓷表面粗糙度ꎬ提高修复体硬度ꎬ并且抛光后的硬度大于上釉ꎮ临床上对玻璃陶瓷修复体进行调磨后需要进行抛光或上釉处理ꎬ不仅可以提高玻璃陶瓷修复体表面光滑度ꎬ而且能够减少修复体表面的磨损ꎮ1.3㊀上釉和抛光对玻璃陶瓷断裂韧性的影响㊀断裂韧性是指陶瓷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断裂力学参数[12]ꎬ是研究脆性陶瓷材料抗折裂机理的一项重要指标ꎮ㊀㊀上釉可以封闭玻璃陶瓷表面划痕ꎬ去除其表面缺陷和裂纹ꎻ抛光可以磨除玻璃陶瓷表面裂纹ꎬ防止裂纹扩展ꎬ进而提高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ꎻ此外ꎬ抛光还可产生微裂纹ꎬ达到微裂纹增韧的效果[13]ꎮ张志升等[14]对IPS ̄Empress2玻璃陶瓷分别进行上釉和抛光处理ꎬ扫描电镜显示ꎬ处理后陶瓷表面晶体均匀密集分布ꎮ上釉和抛光均可加强玻璃陶瓷断裂韧性ꎬ但与上釉相比ꎬ抛光不仅去除了陶瓷表面裂纹ꎬ还产生微裂纹增韧ꎬ效果更好ꎬ无需二次上釉ꎬ大大节约了患者和医生的时间ꎮ2 上釉和抛光对氧化锆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㊀㊀与玻璃陶瓷不同ꎬ氧化锆是相间转化的多晶型陶瓷材料ꎬ随着温度变化氧化锆陶瓷各相间可发生转化ꎮ氧化锆较高的弯曲强度㊁优越的抗断裂强度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AD/CAM)技术良好结合ꎬ使其在口腔领域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普遍青睐ꎮ2.1㊀上釉和抛光对氧化锆陶瓷弯曲强度的影响㊀Mohammadi ̄Bassir等[15]研究调磨㊁上釉以及两种抛光系统(Busch&Co和LusterꎬMeisinger)对氧化锆弯曲强度和相变的影响ꎬ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ꎬ上釉后氧化锆单斜相含量不变ꎬ两种系统抛光后单斜相含量均增加ꎻ抛光的机械载荷促使氧化锆发生应力诱导相变ꎬ氧化锆由四方相转变到单斜相ꎬ单斜相含量增加ꎬ此时氧化锆体积膨胀3%~4%并可阻止裂纹扩展ꎬ改善了氧化锆弯曲强度ꎻ结果显示抛光增加氧化锆弯曲强度ꎬ上釉未改变氧化锆弯曲强度ꎮ陈昶等[16]认为ꎬ上釉虽使氧化锆在200ħ左右发生单斜相急剧增加ꎬ但随着温度继续升高ꎬ单斜相含量降低最终保持不变ꎬ氧化锆弯曲强度也未改变ꎮGuazzato等[17]研究金刚石圆盘抛光和上釉对氧化锆弯曲强度的影响ꎬ发现抛光可通过增加氧化锆单斜相含量来提高弯曲强度ꎬ上釉未改变氧化锆单斜相含量ꎬ相应地弯曲强度也未发生改变ꎮ以上研究表明ꎬ抛光改善氧化锆弯曲强度的效果优于上釉ꎮ2.2㊀上釉和抛光对氧化锆陶瓷硬度的影响㊀Ghailen等[18]认为ꎬ硬度是氧化锆陶瓷的固有特性ꎬ而不依赖于硬度测试方法ꎮ邓青完[19]比较了固美套装抛光和EVE套装抛光对氧化锆陶瓷表面形貌和硬度的影响ꎬ认为抛光后虽然在氧化锆陶瓷表面遗留少量的划痕ꎬ但对氧化锆陶瓷硬度未产生影响ꎮ王辉等[20]分析上釉和金刚砂抛光对氧化锆陶瓷硬度的影响ꎬ认为抛光和上釉均可提高氧化锆陶瓷的硬度ꎮ以上研究结论不同的原因可能与上釉和抛光受多种因素影响ꎬ不同研究中的抛光压力㊁转速㊁时间㊁磨料以及保持时间㊁冷却速度等控制不一致等有关ꎮ2.3㊀上釉和抛光对氧化锆陶瓷断裂韧性的影响㊀氧化锆陶瓷可在应力诱导下发生相变增韧ꎬ其机制是:当氧化锆陶瓷受到外来应力时ꎬ受到内部基质束缚的氧化锆颗粒得到松弛ꎬ可由四方相向单斜相转变ꎬ并伴有体积膨胀和压应力的产生[21]ꎮTraini等[22]对氧化锆陶瓷分别进行绿砂石粗抛光和黄砂石精细抛光处理ꎬ发现精细抛光后诱发氧化锆相变增韧ꎬ增强氧化锆陶瓷的断裂韧性和可靠性ꎻ但粗抛光后粗糙度较高ꎬ表面仍见裂纹ꎬ应力集中导致氧化锆陶瓷断裂韧性降低ꎮYondem等[23]研究上釉和抛光处理对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 ̄TZP)断裂韧性的影响ꎬ实验证明上釉和抛光均可通过降低Y ̄TZP表面裂纹提高其断裂韧性ꎮ根据断裂力学理论分析ꎬ影响氧化锆断裂韧性的因素有裂纹㊁单斜相含量及相变转化等ꎬ对氧化锆断裂韧性进行讨论时应综合分析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ꎮ㊀㊀目前关于上釉和抛光对口腔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仍存在极大争议ꎬ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ꎮ随着加工工艺和抛光技术的迅速发展ꎬ需要进一步探701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11期索和研究上釉和抛光对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ꎬ更深入地剖析其内在的机理和机制ꎬ帮助口腔临床医生寻求一种方便㊁快捷的陶瓷修复体表面处理技术ꎮ参考文献:[1]任冬锋.酸蚀及粘接对玻璃陶瓷弯曲强度的影响[D].南京:南京大学ꎬ2013.[2]孙皎.近五年我国口腔材料的研究概况[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ꎬ2014ꎬ23(1):356 ̄370.[3]李文晶ꎬ李天舒ꎬ骆雪ꎬ等.口腔陶瓷修复体调磨后表面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ꎬ2018ꎬ1(11):57 ̄60. [4]SilviaPꎬAmayaPꎬAndreVꎬetal.Effectoffinishingandpolis ̄hingonthesurfaceroughnessoffourceramicmaterialsafterocclu ̄saladjustment[J].JEsthetRestorDestꎬ2016ꎬ28(6):382 ̄396. [5]王桃ꎬ郭震威ꎬ郭慧晶ꎬ等.不同抛光工具对CERECBlocs陶瓷抛光效果的比较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ꎬ2017ꎬ35(2):171 ̄175.[6]DeJagerNꎬFeilzerAJꎬDavidsonCLꎬetal.Theinfluenceofsur ̄faceroughnessonporcelainstrength[J].DentMaterꎬ2000ꎬ16(6):381 ̄388.[7]FlurySꎬPeutzfeldtAꎬLussiAꎬetal.Influenceofsurfacerough ̄nessonmechanicalpropertiesoftwocomputer ̄aideddesign/com ̄puter ̄aidedmanufacturing(CAD/CAM)ceramicmaterials[J].OperativeDentistryꎬ2012ꎬ37(6):617 ̄624.[8]GriggsJAꎬThompsonJYꎬAnusaviceKJꎬetal.Effectsofflawsizeandauto ̄glazetreatmentonporcelainstrength[J].JDentResꎬ1996ꎬ75(6):1414 ̄1417.[9]任辉ꎬ蔡晓彤ꎬ唐卫峰ꎬ等.多种抛光磨头对烤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ꎬ2016ꎬ32(3):341 ̄344. [10]SteinerRꎬBeierUSꎬHeiss ̄KisielewskyIꎬetal.Adjustingdentalceramics:Aninvitroevaluationoftheabilityofvariousceramicpolishingkitstomimicglazeddentalceramicsurface[J].JPros ̄thetDentꎬ2015ꎬ113(6):616 ̄622.[11]于海洋ꎬ周仲荣ꎬ何立弘ꎬ等.表面处理工艺对长石质牙科陶瓷摩擦学特性的影响[J].摩擦学学报ꎬ2004ꎬ24(3):207 ̄221.[12]WangAZꎬHuPꎬZhangXHꎬetal.Accuratemeasurementoffrac ̄turetoughnessinstructuralceramics[J].JEurCeramSocꎬ2017ꎬ37(13):4207 ̄4212.[13]朱东彬ꎬ宋艳军ꎬ梁金生ꎬ等.齿科用氧化锆陶瓷韧性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ꎬ2018ꎬ33(4):363 ̄372.[14]张志升ꎬ苏剑生ꎬ肖云ꎬ等.IPS ̄Empress2玻璃陶瓷不同表面增韧处理的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ꎬ2008ꎬ9(2):111 ̄114. [15]Mohammadi ̄BassirMꎬBabasafariMꎬRezvaniMBꎬetal.Effectofcoarsegrindingꎬoverglazingꎬand2polishingsystemsontheflexur ̄alstrengthꎬsurfaceroughnessꎬandphasetransformationofyttrium ̄stabilizedtetragonalzirconia[J].JProsthetDentistꎬ2017ꎬ118(5):658 ̄665.[16]陈昶ꎬ陈佩芳.相变增韧氧化锆陶瓷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ꎬ1989ꎬ8(8):45 ̄55.[17]GuazzatoMꎬQuachLꎬAlbakryMꎬetal.InfluenceofsurfaceandheattreatmentsontheflexuralstrengthofY ̄TZPdentalceramic[J].JDentꎬ2005ꎬ33(1):9 ̄18.[18]GhailenBGꎬTricoteauxAꎬThuaultAꎬetal.Comparisonofcon ̄ventionalKnoopandVickershardnessofceramicmaterials[J].JEurCeramSocꎬ2017ꎬ37(6):2031 ̄2035.[19]邓青完.不同抛光工具对威兰德氧化锆抛光后表面性能的影响[D].郑州:郑州大学ꎬ2018.[20]王辉ꎬ陈吉华ꎬ熊宇ꎬ等.表面离子交换处理对热压铸造陶瓷的硬度和断裂韧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ꎬ2008ꎬ16(7):297 ̄299.[21]李翔ꎬ徐金富ꎬ张修庆ꎬ等.应力诱导相变对氧化锆陶瓷断裂韧性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ꎬ2016ꎬ37(1):40 ̄44. [22]TrainiTꎬGherloneEꎬParabitaSFꎬetal.FracturetoughnessandhardnessofaY ̄TZPdentalceramicaftermechanicalsurfacetreat ̄ments[J].ClinOralInvestigꎬ2014ꎬ18(3):707 ̄714. [23]YondemIꎬInanO.Theeffectofdifferentsurfacefinishingproce ̄duresonsurfaceroughnessandfracturetoughnessinall ̄ceramicrestorations[J].IntJApplCeramTecꎬ2011ꎬ8(2):437 ̄445.(收稿日期:2018 ̄10 ̄18)801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11期。

不同瓷表面处理方法对托槽与瓷面黏结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不同瓷表面处理方法对托槽与瓷面黏结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2w的CO:激光在超级脉冲模式对正畸托槽黏 结是有效的。黏结强度比正磷酸,喷砂都要高。研 究表明2w激光照射能用来瓷面去釉。为达到更高 的黏结强度,硅烷可与2w激光同时使用旧1。 3.4摩擦化学硅石涂层
非硅酸盐陶瓷囚其不含或含少量氧化硅而不同 于传统的长石瓷,如渗透陶瓷体积的75%以上均为 纯氧化铝,仅25%左右为玻璃相,单独使用喷砂和 氢氟酸处理渗透陶瓷表面不能获得稳固的黏结,其 表面的A1:O,与硅烷之间的结合力低且不稳定,限 制j,硅烷偶联剂发挥作用惮1。摩擦化学硅涂层法 是目前采用的解决方法之一。摩擦化学法涂层的基 本过程是:使用30;xm粒度硅酸改性的氧化铝颗粒 喷砂表面。外部包有二氧化硅的氧化钳颗粒挟着巨 大的能量撞击需要硅化的物体表面,在局部产生高 温,从而导致晶态的硅酸在物体表面发生烧结。硅 化后的表面再进行硅烷化处理,使得瓷表面与树脂 更易产生化学结合¨1。相比氧化铝喷砂和砂石打 磨,这项技术在金属冠上已经取得了更有优势的黏 结强度∞]。Petra Schmage等心副报道了使用硅石涂 层加硅烷偶联剂处理瓷表面的剪切黏结强度是 14.9 MPa,高于有效剪切强度。
2按原料组成的陶瓷分类
牙科常用陶瓷材料按其原料组成可分为硅酸盐 陶瓷和非硅酸盐陶瓷。 2.1硅酸盐陶瓷
硅酸盐陶瓷,如传统长石瓷,富含硅,能通过酸 蚀、喷砂提供具有微机械固位的表面。不同的酸蚀 条件能得到不同的表面粗化度,表面粗化度与黏接 强度有关。由于富含硅,还可以通过硅烷化提高黏 接强度¨1。 2.2非硅酸盐陶瓷
【关键词】陶瓷正畸托槽黏结强度
直接黏结正畸附件是近代口腔正畸领域中的一 项苇大突破,促进了正畸技术的发展。随着成人正畸 患者的增加,戴有瓷修复体要求做正畸治疗的患者呈 上升趋势,因此在瓷面上如何成功地黏结托槽已成为 亟待解决的问题,所谓成功,其关键不仅在于黏结效 果,而在于托槽去除后瓷修复体能否继续使用…。

上釉和抛光后口腔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上釉和抛光后口腔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陶瓷材料的特性相比橡胶材料,更适合做密封环。

这样可以极大地延长密封的有效时间,并且,其平均费用和维修费用非常低廉。

但是,由于陶瓷密封环的制造过程比较繁琐,目前的高精度研磨和抛光设备,都是为半导体材料和光冷加工而研制的。

不能直接应用于陶瓷密封环的抛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制一种用于先进陶瓷密封环超精密加工的研磨抛光设备,从而实现陶瓷密封环的广泛使用。

(1)能更好地控制修复体与基底的界面反应;(2)能在较低水平上获得较好的机械性能;(3)不会影响到其生物相容性及力学性能。

其中抛光技术和上釉技术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两种方法。

抛光技术主要包括研磨、抛光和去色等步骤。

随着抛光设备、陶瓷磨具的发展及应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机械抛光对上釉方法和上釉技术的重要影响。

但是通过上釉或者抛光对口腔陶瓷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的研究并不多见。

上釉或表面磨削、研磨以及去色是机械抛光中常见的三种方法之一[1]。

一般将釉料与金属材料混合后均匀地覆盖在牙体表面,通过机械的摩擦作用来提升材料的表面机械性能。

机械磨削通常包括研磨、抛光以及去色。

抛光在上釉和抛光过程中使用的是特殊的抛光工具或磨具。

抛光技术的发展是机械抛光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

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抛光过程中难以控制牙体中金属元素的变化,因此对硬度值及断裂韧性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多以无机非金属的材质进行上釉和抛光,例如氧化铝、氧化锆等。

不同材料上釉时所得到的硬度值不同,一般以8~10HRC为最佳。

在机械抛光中,磨削对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基底结构的破坏。

通过对磨削的控制,可以控制陶瓷材料的整体或局部应力分布。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上釉技术和抛光技术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控制上釉过程中陶瓷材料的整体或局部应力分布。

因此,对于上釉与抛光阶段使用不同的磨削方法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机械性能。

(2)对陶瓷的化学成分影响。

例如:在粗磨削阶段,随着厚度的增加,粗糙度增加;磨去釉料表面有较大的氧化膜存在,能提高其物理性能。

牙科陶瓷表面不同处理对其粗糙度的影响

牙科陶瓷表面不同处理对其粗糙度的影响

牙科陶瓷表面不同处理对其粗糙度的影响目的比较釉瓷上釉、表面抛光、自身上釉、抛光后釉瓷上釉4种不同的方法研磨后的牙科陶瓷表面粗糙度的影響。

方法制作28个牙科陶瓷试件,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釉瓷上釉法、表面抛光法、抛光后釉瓷上釉法、自身上釉法对表面进行处理,每组各7个试件。

测量4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值,并对测量出的各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釉瓷上釉组所测粗糙度值为(0.247±0.009)μm,表面抛光组所测粗糙度值为(0.301±0.008)μm,自身上釉组所测粗糙度值为(0.303±0.007)μm,抛光后釉瓷上釉组所测粗糙度值为(0.302±0.007)μm。

自身上釉组、表面抛光组、抛光后釉瓷上釉组与釉瓷上釉组的表面粗糙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面抛光组与自身上釉组、抛光后釉瓷上釉组表面粗糙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牙科陶瓷表面研磨后采用抛光后釉瓷上釉法和表面抛光法后对陶瓷表面性状无影响,牙科陶瓷表面研磨后采用釉瓷上釉法和自身上釉法对表面性状影响较大。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compare the effect of four different kinds treatments on roughness of dental ceramics:porcelain glazing,surface polishing,glazing and porcelain glazing after polishing. Methods Twenty-eight dental ceramic samples were fabrica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which were treated by surface polishing,porcelain glazing,porcelain glazing after polishing and glazing separately respectively,with 7 samples in each group. Roughness values of the sample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roughness values of porcelain glazing group was (0.247±0.009)μm,the roughness values of surface polishing group was (0.301±0.008)μm,the roughness values of glazing group was (0.303±0.007)μm and the roughness values of porcelain glazing after polishing group was (0.302±0.007)μm. The roughness values of porcelain glazing group wa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other groups,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roughness values of polishing group wa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glazing group and porcelain glazing after polishing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orcelain glazing after polishing and surface polishing on dental ceramics surface after grinding;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orcelain glazing and glazing on dental ceramics surface after grinding.[Key words] Dental ceramic;Surface polishing;Surface roughness;Porcelain glazing;Glazing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又称金瓷冠(metal-ceramic crown),经过高温烧结陶瓷粉,使其熔附在金属内冠表面,从而形成的全冠修复体。

不同的表面处理对Sirona CEREC Blocs陶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不同的表面处理对Sirona CEREC Blocs陶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h e a i m o f t h i s s t u d y w a s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d i f e r e n t s u r f a c e t r e a t me n t s
同的 表面 处 理 方 式 将试 件 分 为 7 组: 对照组 ( A) 、自 身 上釉 组 ( B ) 、釉 膏上 釉 组 ( C ) 、2组不 同松风 抛 光 方案 组 ( D、E ) ,2 组不 同 E VE抛 光 方 案 组 ( F 、G) , 测 量 试 件 表 面 处 理 后 的粗 糙 度 值 ,体 视 显 微 镜 定
( C) , p o l i s h i n g wi t h t wo p o l i s h i n g p r o g r a ms o f S h o f u( D, E ) a n d t wo p o l i s h i n g p r o g r a ms o f E V E ( F , G) . T h e s u r f a c e r o u g h n e s s o f e a c h s a mp l e wa s t e s t e d . Qu a l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wa s p e r f o r me d u s i n g s t e r e o mi c r o s c o p e . Re s u l t s
DoI :1 0 . 1 1 7 5 2 / j . k q c 1 . 2 0 1 o f d i f f e r e nt s ur f a c e t r e a t me n t s o n s ur f a c e r o u gh ne s s o f S i r o n a CEREC Bl o c s

不同粗化处理后瓷表面微观结构的电镜研究

不同粗化处理后瓷表面微观结构的电镜研究

不同粗化处理后瓷表面微观结构的电镜研究目的:观察不同瓷表面粗化处理方式对瓷微观结构改变的影响。

方法:分别对瓷片进行6种不同的表面粗化处理,喷金后扫描电镜观察瓷表面结构。

结果:磷酸处理对瓷表面形态未见有明显改变;氢氟酸及喷砂处理对瓷表面形态改变明显。

结论:氢氟酸及喷砂处理对瓷表面形态的改变较磷酸处理明显,为临床陶瓷的粘结应用提供参考。

标签:瓷表面处理;微观结构;扫描电镜陶瓷因其逼真的色泽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牙齿临床美容修复方面应用越来越广,而瓷对树脂牢固的粘结无疑是推动其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瓷表面的粗化处理可使瓷表面形成微观机械固位结构,在瓷粘结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常用的粗化处理方法有酸蚀、喷砂或两者结合使用。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粗化处理后瓷表面微观形态的改变,从微观结构上比较不同粗化处理对瓷粘结性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材料1.1.1主要材料:Vita VMK95 A2体瓷瓷粉(VitaZahnfabrik,Germany),邦多陶瓷蚀刻剂氢氟酸(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研制),可乐丽磷酸酸蚀剂K-etchant(Kuraray Medical INC.Japan)。

1.1.2主要仪器:烤瓷炉(Vita Vacumat30,Germany),空气喷砂机(KCPl000,America),离子溅射器(JFC-1100,JEOL,Japan),扫描电镜(JSM-840,Japan)。

1.2实验方法1.2.1烤瓷试件制备:将Vita VMK 95A2体瓷瓷粉与蒸馏水调拌后充填到内径5.0mm,高3.0mm的塑料活塞式模具中,压实,用吸水纸去除多余水分,推出试件并置于烤瓷炉内按标准程式烧结2次,制备直径4.0mm,高2.5mm圆柱状瓷片18片。

将瓷试件包埋于自凝塑料中制成高3.5mm,直径16.0mm试件,依次用320#、400#、600#、1000#水砂纸磨光,无水酒精超声清洗10min,流水冲洗,吹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e i j i n g 1 0 1 3 0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nd a c o m p a r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f o u r d i f f e r e n t k i n d s t r e a t m e n t s o n r o u g h n e s s o f d e n t a l c e r a m—

工作探讨 ・
中 国 医 药 导 报2 0 1 5 年 7 月 第1 2 卷 第2 O 期
牙 科陶瓷表 面不 同处理对其粗糙 度 的影响
陈 卫 卫
北京 中医 医院顺 义 医 院 口腔科 , 北京
1 0 1 3 0 0
【 摘 要】 目的 比较 釉 瓷上釉 、 表 面抛 光 、 自 身 上釉 、 抛光 后釉 瓷上釉 4 种 不 同的方 法研 磨后 的牙 科 陶瓷表 面 粗糙 度 的影响 。 方 法 制 作 2 8 个 牙科 陶瓷试 件 , 随机分 成 4组 , 分别采 用釉 瓷 上釉 法 、 表 面抛光 法 、 抛光 后釉 瓷 上釉 法 、
身 上 釉组 、 抛 光后 釉 瓷 上釉 组表 面粗 糙度 值 比较 , 差 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 P>0 . 0 5 ) 。 结论 牙 科 陶瓷表 面 研磨 后 采
用抛光后釉瓷上釉法和表面抛光法后对陶瓷表面性状无影响 , 牙科陶瓷表面研磨后采用釉瓷上釉法和 自身上釉
法对 表 面性状 影 响较 大 。
自身上釉法对表面进行处理 , 每组各 7 个试件 。 测量 4 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值 , 并对测量出的各组试件的表面粗 糙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 结果 釉瓷上釉组所测粗糙度值为 ( 0 . 2 4 7  ̄ 0 . 0 0 9 ) l  ̄ m,表 面抛光组所测粗糙度值 为 ( 0 . 3 0 1  ̄ 0 . 0 0 8 ) 0 7 )  ̄ m,抛光后釉瓷上釉组所测粗糙度值为 ( 0 . 3 0 2  ̄ 0 . 0 0 7 ) l  ̄ m。自身上釉组、 表面抛光组、 抛光后釉瓷上釉组与釉瓷上釉组的表面粗糙度值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自身上釉组与抛光后釉瓷上釉组表面粗糙度值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尸>O . 0 5 ) ; 表面抛光组与 自
CHEN We i we i
D e p a r t me n t o f S t o ma t o l o g y ,S h u n y i B r a n c h , Ho s p i t a l o f B e i j i n g H o s p i t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Ho s p i t a l ,
i c s : p o r c e l a i n g l a z i n g , s u r f a c e p o h s h i n g ,g l a z i n g nd a p o r c e l in a g l a z i n g a f t e r p o l i s h i n g . Me t h o d s T we n t y — e i g h t d e n t a l c e — r a mi e s a mp l e s we r e f a b r i c a t e d nd a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4 g r o u p s , wh i c h we r e t r e a t e d b y s u r f a c e p o l i s h i n g ,p o r c e l a i n g l zi a n g ,p o r c e l a i n g l zi a n g a f t e r p o l i s h i n g nd a g l a z i n g s e p ra a t e l y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i t h 7 s a mp l e s i n e a c h g r o u p .Ro u g h n e s s v lu a e s o f t h e s m p a l e s we r e me a s u r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Re s u l t s Th e r o u g h n e s s v lu a e s o f p o r c e l a i n g l zi a n g ro g u p wa s
( 0 . 2 4 7  ̄ 0 . 0 0 9 ) m , t h e r o u g h n e s s v l a u e s o f s u f r a c e p o l i s h i n g ro g u p w a s ( 0 . 3 0 1 i , 0 . 0 0 8 ) m , t h e r o u hn g e s s v l a u e s o f g l zi a n g g r o u p w a s( 0 . 3 0 3 + 0 . 0 0 7 ) m a n d t h e r o u g h n e s s v l a u e s o f p o r c e l a i n g l zi a n g a f t e r p o l i s h i n g g r o u p w a s( 0 . 3 0 2 + 0 . 0 0 7 ) m . he T r o u g h n e s s v a l u e s o f p o r c e l a i n g l zi a n g r g o u p w a s c o m p a r e d w i h t t h o s e o f t h e o t h e r r g o u p s , t h e d i f f e r -
【 关键词】 牙科陶瓷; 抛光 ; 表面粗糙度; 釉瓷上釉; 自身上釉
【 中图分 类号 】 R 7 8 3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 6 7 3 — 7 2 1 0 ( 2 0 1 5 ) 0 7 ( b ) - 0 1 5 6 - 0 4
Ef fe c t o f d i f f e r e n t s u r f a c e t r e a t me n t s o n r o u g h n e s s o f d e n t a l c e r a mi c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