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孤雌生殖单倍体加倍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玉米单倍体的诱导加倍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玉米单倍体的诱导加倍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玉米单倍体的诱导加倍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作者:卢保红杜如珊张广峰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4期摘要:主要针对玉米单倍体的诱导加倍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分析,结合当下玉米单倍体的诱导加倍技术发展现状,从人工获取玉米单倍体方法、玉米单倍体的选择、单倍体加倍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玉米种植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玉米种植;单倍体;诱导加倍;应用0 引言当前我国玉米种植虽然在世界上属于领先地位,但由于人口等因素致使其还不能较好满足内增长需求,并在2010年左右成为了玉米进口国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培养全新的玉米品种。

在现代科技发展引导下,以玉米孤雌诱导为核心的单倍体技术逐渐形成,并成为玉米培育的主要技术。

1 玉米单倍体人工获取方法1.1 远缘杂交通常情况下亲缘联系较为疏远的花粉不能较好的与母体卵细胞进行受精,但可对卵细胞进行刺激,不断诱发其成为翻倍体与双倍体。

玉米在远缘杂交期间可在双方体细胞分裂时间缺乏统一性的作用下,致使其相应的DNA缺失,进一步形成单倍体。

1.2 花药培养花药培养方法主要是利用所有玉米营养细胞都具有及为完整的性能这一特征,同时花药培养方法也是获取玉米单倍体的主要方法。

其中利用这一方法进行培养具有较强的难度,其主要原因通常为玉米植物花药愈合组织分化率与诱导率相对较弱,并受到DNA的约束。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花药培养方法收获了单倍体,并在各种优化过程中逐渐获得较为完善的实验培养技术。

国外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技术,育种效率方面也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早在1993年左右,我国就已经利用这一方法培育出相应的种子并进行大面积种植。

1.3 孤雌生殖诱导体系这一培养方法有着通过杂交诱导母本雌配子体出现较高频率的单倍体功能,也是玉米单倍体诱导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中Stock6是当前首个选育形成的良好玉米单倍体系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科研人员以Stock6为杂交父本与诱导植物进行杂交,其后代中孤雌生殖单倍体出现率通常为1.5%至2.5%。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与常规选育方式相比,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传统育种技术方法。

高效利用该技术,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和育种成本,获得明显的成效。

现阶段,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相对较多,应用的鉴定方式也比较多元化。

为保证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广泛应用和推广,应该结合现状,科学地研究和运用。

本文对玉米单倍体获取方法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S513.0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2)12-0013-03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2.12.00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研究进展邵泽广(郯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郯城276100)玉米是较早发现和利用杂交优势的农作物之一。

玉米杂交种丰产性好,适应性强。

常规选育法和单倍体育种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2种自交系选育方式[1]。

常规选育法在运用期间,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进行育种,一般为4~6年,整体选择效率不高。

在应用单倍体育种技术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借助配子体,周期比较短,能被控制在2~3年,育成的纯系很稳定,应用和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1玉米单倍体获取方法1.1自然发生的单倍体所谓自然发生的单倍体,是指在玉米种植期间,因为其生殖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异常的情况,最终可能会出现孤雌或孤雄生殖。

一般情况下,自然发生的单倍体出现概率非常小。

因为这种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无论是玉米植株,还是玉米组织器官等均较二倍体弱小。

因此,在自然界中,单倍体的数量并不多。

1.2孤雌生殖一般而言,在玉米单倍体获取阶段,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方式相对较多。

在实际生殖期间,可以采取授粉方式,刺激未受精的卵细胞,让其生长和发育,最终引起孤雌生殖,从而获得单倍体。

同时,也可以使用紫外线对玉米花粉进行高效处理,处理完毕后为正常玉米植株实施授粉,使其可以形成单倍体胚。

玉米单倍体诱导选系方法研究进展

玉米单倍体诱导选系方法研究进展
四平 头和 旅大 红 骨类 群 ,热带 地方 种 质群 单倍 体 诱 导率 最 低。 吉林 省农 业 科学 院 才卓 用吉 高诱 系 3号 对 2 0个基 因型
材 料进行 单倍 体诱 导 , 也说明 母本基 因 型对单 倍体诱 导 率具
有 重要 影 响。 3 单倍体 的鉴 定
31 遗 传 标 记 鉴 定 法 .
1 高频 诱导 系 的选 育 单 倍 体 诱 导 选 系 的方 法 最 早 是 由 C ae在 14 hs 9 9年 提
差 异较 大 。 国 良等翻 用农大 高 诱 1号对 玉 米不 同 种质 类 李 利 群 诱 导 单 倍 体 的效 果 进 行 了 研 究 , 果 表 明 农大 高 诱 l 结 号 对 L natr 均单 倍 体 诱 导 率最 高 , 次 是 R i 群 、 acs 平 e 其 e d类 唐
玉米 是 中国 种植 面 积最 大 的 粮 食 作 物 , 直接 影响 到 畜 牧 、 工 、 源 及 其相 关 行业 的发 展 , 轻 能 直接 关 系 到 国家 粮 食 安 全 以及 人 民 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 育 优 良玉 米 杂 交种 的基 选 础 和 关 键 是 选 育 优 良玉 米 自交 系。 育玉 米 自交 系 的常 规 选 方 法 有 系 谱法 、 回交 法 、 回选 择 法 等 , 这 些方 法 育 种 周 轮 但 期长 、 耗 资源 多 。 用单 倍 体 育 种 , 提 高 玉米 自交 系 的 消 采 可 选 育效 率 , 过 l 2代 就 可 以得 到 纯 合 的玉 米 自交 系 。 经 ~ 诱 导产 生 单 倍体 的方 法 有很 多 , 中 利 用单 倍 体 诱 导 系诱 导 其 产 生 单倍 体 的方法 不仅成 本较 低 , 且诱 导频 率高 。 而

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状、 单双倍体鉴定 方法 , 并就单倍体 育种技 术在玉米育种 中应 用
价 值 和 发 展 前 景 提 出 见解 。
1 玉米单倍体 获得 的途径
玉米单倍体育种是利用 自然发生或人工诱导产生
单 倍 体植 株 , 加倍 获 得 纯合 的二倍 体植 株 , 再 从 中选 育 自交 系 , 主要 有 诱 导 系 品种 问杂 交 法 、 组织离体培养 、
化学诱 导 等途径 。 1 . 1 诱 导 系品 种 间杂交 途径 诱 导 系品种 问杂 交指 用
关键词 : 玉米 ; 单倍 体 ; 二倍体加倍
玉米( Z e a ma y s L . ) 是 最早 应用 杂种 优势 的作 物之


而 适 应 性 强 的 白交 系 是 开 展 此项 工作 的前 提 。 目
基金 项 目 : 八 师石 河 子 市 农业 科 技 攻 关计 划 ( 2 0 1 3 N Y1 3)
・ — - 一“— +一 — - 十一 ”— 卜 “— 卜 ”- - 卜 ”- ’ 一 “- + 一 “— 卜 ”— “十 — ・ 卜 ”十 -+ + *+ 一+ 一+ 一+ 一+ 一- 4-“ + 一+ 一- 4 -一+
该 系作 亲本 , 与 选 系用 的基 础 材料 进 行 杂交 , 杂 交后 在 当代 杂交 果 穗 上 就 可 以产 生 一定 比例 的单 倍 体 子 粒 。 S t o c k 6是 最早 在 玉 米 单倍 体技 术 中应 用 的诱 导 系 , 杂 交后 代 中能够 产生 2 . 2 9 % 的孤 雌生 殖单 倍 体 】 。S t o c k
前 自交 系选 育 的主要 方 法有 常 规选 育 法 和单 倍体 育种 法。常规选 育法育种 周期长 、 选 择效率低 , 至 少 需 要 4 ~ 6年 的周 期 … 。单 倍 体 育 种 技术 直 接 利 用 配 子体 进 行 选择 , 只需 2 ~ 3年 即可 育 成稳 定 的纯 系 , 大 大缩 短 了 选 育 自交 系 的 时 间 、 减 少成 本 。本 文 通 过 对 玉 米单 倍

玉米单倍体诱导育种的研究进展

玉米单倍体诱导育种的研究进展
矮, 在 2 ~3叶期 幼 茎 和根 的长 度 显 著 细短 ; 叶 片 上扬 、 细小, 表 面积 仅为 正 常植 株 的 5 O , 单 位 面
玉米 育种 的核 心环 节是选 育 高产 、 高抗 、 高 配 合 力 的“ 三高” 优 良 自交 系 。近 年 来 , 以孤 雌 生 殖 诱 导单 倍体 为基 础 的单倍 体育 种 技术研 究 与应用
的主要 选 系方法 , 该 文对 玉 米 单 倍 体诱 导 育种 的 研究 进 展进行 综 述 , 以期 加 快 玉 米 育种 研 究 的发 展进 程 , 为玉 米单 倍体 诱 导育种 的研 究 提供参 考 。
和小 麦 等一 系列高 等植 物 中均被鉴 定 出 自发 产生
的单倍 体 。玉 米单倍 体则 是 2 0世 纪 2 O年代末 由
江 哈 尔滨 1 5 0 0 8 6 )
摘要 : 为提 高 决 选 玉 米 自交 系的 效 率 , 加 快 玉 米 单 倍 体 诱 导 育 种 的研 究 进 程 , 对 玉 米 单 倍 体 诱 导 育 种 的 发 展 历程、 研 究进 展 及 应 用现 状进 行 综 述 , 展 望 了单倍 体诱 导 系在 玉 米 育 种 中的 应 用前 景 。
体染 色 体组 一半 的 染 色 体组 数 所 构 成 的个 体 、 组
织 或细 胞称 为单 倍 体 , 由其 分 化并 生 长 出的植 株
为 单倍 体植株 。单倍体 植株 的基本 性状 虽然 和原
生 物体 相 同 , 但 明显 较小 、 较纤弱, 植 单 倍 体 籽 粒 胚 面小 , 盾 片 小, 在 田 间 生 产 中主 要 表 现 为 生 长 缓 慢 , 植 株 细
1 . 2 单 倍 体 诱 导 育 种
型, 只需一 季就 可获 得新 自交 系 , 进而 加快 选 系的 进 程 。另 外 , 单倍 体加倍形成 的双单倍体 ( DH,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宁夏农林科技,基金项目:宁夏农林科学院自主研发项目(DWHZC-2017007)。

作者简介:佘奎军(1982-),男,宁夏平罗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

E-mail:通信作者:杨国虎(1970-),男,宁夏银川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

E-mail:收稿日期:2020-04-26修回日期:2021-06-091单倍体的发现及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佘奎军1,刘艳妮2,程晋龙1,杨国虎1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2.银川能源学院,宁夏永宁750105摘要: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作物,以及医药、工业原料。

选育优质高产的玉米杂交种对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畜牧业的发展和保障工业原料的持续供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单倍体育种技术是利用诱导系诱导产生孤雌生殖单倍体,单倍体加倍后可以快速获得纯系。

利用该技术可加快玉米自交系选育进程,提高选育效率。

文章阐述了单倍体育种的关键技术,包括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单倍体诱导的机理、影响单倍体诱导率的因素、单倍体的鉴定方法、单倍体加倍的条件,分析了单倍体育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前景。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诱导系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 (2021)10-0025-06doi:10.3969/j.issn.1002-204x.2021.10.007Research Progress in Double Haploid Breeding Technology of MaizeAbstract Key words 2562卷10期R njABPI2产生单倍体诱导的机制qhirBqhirMATRILINEL MATLZmPLA NOTLIKE DAD NLDZmPLA MATRILINEL MATL NOT LIKE DAD NLDqhirZmDMP ZmPLA ZmDMPZmDMP3单倍体的诱导率及其影响因素佘奎军,等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264单倍体的鉴定方法R njR njR njR nj R njR njR nj6单倍体育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展望R njABPI5单倍体的二倍体化方法CRISPR CasgRNACRISPR Cas参考文献:[1]CHASE S S.Selection for parthenogenesis and monoploids[J].Agronomia,1952,44:263-267.[2]COE E H.A line of maize with high haploid frequency[J].The American Naturalist,1959,93:381-382.[3]KERMICLE J L.Androgenesis conditioned by a mutationin maize[J].Science,1969,166:1422-1424.[4]LASHERMES P,BECKERT M.Genetic control ofmaternal haploidy in maize(Zea mays L.)and selection of haploid inducing lines[J].Theoretical&Applied Genetics,1988,76:405-410.[5]CHALYK S T.Creating new haploid-inducing lines ofmaize[J].Maize Genet Coop Newslet,1999,73:53.[6]Röber F K,GORDILLO G A,GEIGER H H.Invivo haploid induction in maize-performance of new inducers and significance of doubled haploid lines in hybrid breeding[J].Maydica,2005,50:275.[7]CHEN S J,Song T M.Identification haploid withhigh oil xenia effect in maize[J].Acta Agronomica Sinica,2003,4:19.[8]CAI Z G,XU X H,LIU Y L et al.The breeding ofJAAS3-haploid inducer with high frequency partheno-genesis in maize[J].Jorunal of Maize Sciences,2007, 151:1-4.[9]LI L,LI H C,XU X W,et al.Preliminary optimiza-tion of in-vivo haploid induction in maize[J].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2,171:9-13.[10]李向永,姜龙,王薪淇,等.糯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8):90-96.[11]WEBER D F.Today’s use of haploids in cornplant breeding[J].Advances in Agronomy,2014,123:123-144.[12]HU H,SCHRAG T A,PEIS R,et al.The geneticbasis of haploid induction in maize identified with anove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method[J].Genetics,2016,202:1267-1276.[13]PRIGGE V,MELCHINGER A E.Production ofhaploids and doubled haploids in maize[M].In:Loy-ola-Vargas VM,Ochoa-Alejo N(eds)Plant cellculture protocols.Berlin:Springer,2012:161-172. [14]DONG X,XU X,MIAO J,et al.Fine mapping ofqhir1influencing in vivo haploid induction in maize[M].Theoretical&Applied Genetics,2013,126:1713-1720.[15]SCHNABLE P S,WARE D,FULTON R S,et al.The B73maize genome:complexity,diversity,anddynamics[J].Science,2009,326:1112-1115.[16]KELLIHER T,STARR D,RICHBOURG L,et al.Matrilineal,a sperm specific phospholipase,triggersmaize haploid induction[J].Nature,2017,542:105-109.[17]LIU C,LI X,MENG D,et al.A4-bp insertion atZmPLA1encoding a putative phospholipase a gener-ates haploid induction in maize[J].Molecular Plant, 2017,10(3):520-522.[18]GILLES L M,KHALED A,LAFFAIRE J,et al.Losso f pollen‐specific phospholipase NOT LIKE DAD triggers gynogenesis in maize[J].The EMBO Journal, 2017,36:707-717.[19]ZHONG Y,LIU C X,QI X L.et al.Mutation ofZmDMP enhances haploid induction in maize[J].Nature Plants,2019,5:575-580.[20]KRIZ A L,LARKINS B A.Molecular genetic approachesto maize improvement[M].Berlin:Springer-Verlag,2009.[21]CHALYK S T.Creating new haploid-inducing linesof maize[J].Maize Genet Coop Newslet,1999,73:53 [22]ROTARENCO V A,DICU G,STAGE D,et al.New inducers of maternal haploids in maize[J].Maize Genet Coop Newsl,2010,84:15.[23]GEIGER H H.Doubled haploids.In:Bennetzen JL,Hake S(eds)Handbook of maize[M].New York: Springer,2009,641-657.[24]LIU Z Z,SONG T M.The breed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haploid inducer with high frequency parthenogenesis in maize[J].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00,26:570-574.[25]LASHERMES P,BECKERT M.Genetic control ofmaternal haploidy in maize(Zea mays L.)and selection of haploid inducing lines[J].Theoretical&Applied Genetics,1988,76:405-410.[26]EDER J,CHALYK S.In vivo haploid induction inmaize[J].Theoretical&Applied Genetics,2002,104: 703-708.[27]LI L,XU X,JIN W,et al.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evidences for DNA introgression in haploid induction via a high oil inducer CAUHOI in maize[J].Planta, 2009,230:367-376.[28]PRIGGE V,SCHIPPRACK W,MAHUKU G,et al.Development of in vivo haploid inducers for tropical maize breeding programs[J].Euphytica,2012,185: 481-490.[29]CHAIKAM V,NAIR S K,MARTINEZ L,et al.Marker-assisted breeding of improved maternal hap-loid inducers in maize for the tropical/subtropical regions[J].Front Plant Science,2018,9:1527.[30]刘志增,宋同明.玉米高频率孤雌生殖单倍体诱导系(上接第19页)[8]何进尚,柳伟祥,刘阳春,等.宁夏灵武市郝家桥镇农田土壤盐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3):54-56.[9]黄绍文,金继运,杨俐苹,等.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M].金继运,白由路.精准农业与土壤养分管理.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39-50.[10]何文寿,何进勤,王菊兰,等.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特点[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3):54-59.责任编辑:达海莉的选育与鉴定[J].作物学报,2000,26(5):570-574. [31]SARKAR K R,PANKE S,SACHAN JKS.Devel-opment of maternal haploidy-inducer lines in maize (Zea mays L.)[J].Indian Journ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1972,42:781-786.[32]BELICUAS P,GUIMARAES C,PAIVA J,et al.An-drogenetic haploids and SSR markers as too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opical maize hybrids[J].Euphytica, 2007,156:95-102.[33]Preciado-Ortiz R E,García-Lara S,Ortiz-Islas S,etal.Response of recurrent selection on yield,kernel oil conten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subtropical maize populations[J].Field Crops Research,2013,142(20):27-35.[34]DONG X,XU X W,LI L,et al.Marker-assisted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high oil in vivo haploid inducers in maize[J].Molecular Breeding,2014,34: 1147-1158.[35]MELCHINGER A E,SCHIPPRACK W,Würschum T,et al.Rapid and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in vi-vo-induced haploid seeds based on oil content in maize[J].Scientific Reports,2013(3):2129.[36]YU W,BIRCHLER J A.A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ngineered haploid inducer line facilitates haploid mutant screens and doubled haploid breeding in maize [J].Molecular Breeding,2016,36:1-12.[37]MOLENAAR W S,de Oliveira Couto E G,PIEPHOH,et al.Early diagnosis of ploidy status in doubled haploid production of maize by stomata length and flow cytometry measurements[J].Plant Breeding,2019, 138(3):266-276.[38]CHOE E,CARBONERO C H,MULVANEY K,etal.Improving in vivo maize doubled haploid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rough early detection of false positives [J].Plant Breeding,2012,131:399-401.[39]BLAKESLEE A F,AVERY A G.Methods of induc-ing chromosome doubling in plants by treatment with colchicine[J].Journal of Heredity,1937,28(12): 393-411.[40]MELCHINGER A E,BRAUNER P C,Böhm J,et al.In vivo haploid induction in maize: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esting regimes for measuring haploid induction rates[J].Crop Science,2016,56:1127-1135.[41]MOLENAAR W S,SCHIPPRACK W,BRAUNET PC,et al.Haploid male fertility and spontaneous chro-mosome doubling evaluated in a diallel and recurrent selection experiment in maize[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2019,132:2273-2284.[42]魏俊杰,张晓丽,陈梅香,等.6叶期秋水仙素注射处理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果研究[J].玉米科学,2007,15(4):49-51.[43]VIJAY C,WILLEM M,ALBRECHT E,et al.Dou-bled haploid technology for line development in maize:technical advances and prospects[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2019,132:3227-3243.[44]WANG B,ZHU L,ZHAO B,et al.Developmentof a haploid-inducer mediated genome editing system for accelerating maize breeding[J].Molecular Plant, 2019,12(4):597-602.[45]KELLIHER T,STARR D,SU X,et al.One-stepgenome editing of elite crop germplasm during haploid induction[J].Nature Biotechnology,2019,37:287-292.责任编辑:达海莉。

国内玉米单倍体诱导及籽粒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

国内玉米单倍体诱导及籽粒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

东北农业科学 2020,45(6):28-31,85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Sciences DOI:10.16423/ki.1003-8701.2020.06.008国内玉米单倍体诱导及籽粒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王化冰、刘励蔚\朴莲玉\唐铭\冯咏琪2,修荆昌h(1.吉林省农作物新品种引育中心,长春130000;2.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长春130000)摘要: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具有缩短育种周期、改善远缘杂交不亲和等优势,在玉米育种科研单位和企业中应用十分 广泛,并与转基因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并称为现代玉米育种三大技术。

单倍体育种的核心是利用孤雌生殖 诱导系诱导产生单倍体,进而加倍形成DH系,为配制杂交组合提供材料基础。

中国在该技术应用上起步较晚,但发展 速度较快。

本文就孤雌生殖诱导系的诱导机理、诱导系的选育和单倍体籽粒鉴定方法=个方面,综述了我国在玉米单倍 体育种诱导及鉴别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方向的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877(2020)06-0028-04Research Progress on Maize Haploid Induction and Grain Identification in ChinaWANG Huabing',LIU Liwei1,PIAO Lianyu',TANG Ming1,FENG Yongqi2,XIU Jingchang'*(1.Jilin Province Crop Introduction and,Breeding Center of New Varieties,Changchun 130000; 2.Jilin Provincial Seed Management Station,Changchun 130000, China)Abstract:The technology of maize haploid breed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ening the breeding cycle and improv­ing distant hybridization incompatil)ility.It is widely used in maize breeding research units and enterprises.Maize haploid breeding technology,transgenic breeding technology and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breeding technology constitute three major technologies of modern maize breeding.The core of haploid breeding is to use parthenogenet-ic induction lines to induce haploids,and then to double to form DH lines,providing a material basis for the configu­ration of hybrid combinations.China started lat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l>u t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maize haploid breeding in China in three aspects of selection,the in­duction mechanism of parthenogenetic induction lines,selection of induction lines,and haploid identification meth­ods,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in this direction.Key words:Maize;Haploid;Research progress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以其能显著缩短育种周期,改善远缘杂交不亲和等优势被育种工作者广泛应用。

玉米单倍体的自然及化学加倍研究

玉米单倍体的自然及化学加倍研究
c h e m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u n d e r n a t u r l a c o n d i t i o n s , t h e p o l l e n s h e d d i n g r a t e a n d s e e d s e t t i n g r a t e o f s i x g e n o t y p e s
A b s t r a c t : S i x k i n d s o f c o mm o n m a i z e h a p l o i d( N D G 5 , G Y 5 5 9 8 , N D 1 0 8 , Z D 9 5 8 , G Y 1 1 5 ,1 1 4 5 x Y 3 3 1 ) w e r e s t u d i e d i n n a t u r a l a n d

要: 通过试验研究 了 6种常见单倍 体玉米( N D G 5 、 G Y 5 5 9 8 、 N D1 0 8 、 Z D 9 5 8 、 G YI 1 5 、 1 1 4 5  ̄ Y 3 3 1 ) 在 自然和化学条件下 的基 因
加倍 。结果表明 , 在 自然条件下 , 6种基因型单倍体玉米的散粉率和结实率普遍较低 , 如果在芽苗期施 以秋水仙 素溶液处理 , 可
势 的杂交种 D 6 4 0 。利 用 单 倍 体 育 种 技 术 , 只 需 要 2个 世 代 便 可 得 到 纯 度 为 1 0 0 %的 D H系 , 极 大 缩
1 . 1 单 倍 体 自 然 加 倍
NDG5、 GY55 9 8、 ND1 0 8、 ZD95 8、 GYl 1 5、 11 4 5×

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杂交诱导单倍体育种技术

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杂交诱导单倍体育种技术

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杂交诱导单倍体育种技术作者:孙佩冯留锁周联东刘经纬王文洁王蕊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5期摘要介绍了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技术,包括基础材料的选择、杂交诱导、单倍体籽粒的挑选、单倍体的加倍、DH系的筛选与鉴定,同时展望了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孤雌生殖诱导系;加倍方法;育种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046-01The Technologies of Haploid Breeding Using Maize Parthenogenetic Inducing-Lines from Cross HybridizationSUN Pei FENG Liu-suo ZHOU Lian-dong * LIU Jing-wei WANG Wen-jie WANG Rui (Xinx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Henan Province,Xinxiang Henan 453000)Abstract The technologies of inducing haploid by crossing for breeding maize inbred lines were introduced,including the choice of the basic materials,the selection and doubling of the haploids,the screening and test of the DH lines.The trend of haploid breeding technology in future development was also mentioned.Key words maize haploid;parthenogenetic inducing-line;doubling method;breeding technologies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是玉米育种的基础和关键。

玉米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玉米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18·种业导刊,2019年第2期Journal of Seed Industry Guide玉米育种技术研究进展王鹤桦,刘金海(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药生物检测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信阳 464000)玉米是我国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的饲料原料和重要的工业原料。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玉米的需求日益增加。

与此同时,我国玉米品种营养品质差,赖氨酸、色氨酸含量低等,严重影响了畜禽发育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

因此,亟需加快育种步伐,生产出更多质量更好的玉米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1 玉米育种技术1.1 单倍体育种单倍体是用天然或人工诱导方法(例如孤雌生殖)获取单倍体生物以及用单倍体生物培育后代的育种方式,主要有诱导品系、组织体外培养和化学诱导的杂交方法等。

单倍体诱导商业价值巨大,常规的杂交育种周期长,诱导单倍体加倍产生纯合的二倍体,直接利用配子体进行选择,只需2~3 a 即可育成稳定的纯系,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减少成本。

中国农业大学陈绍江团队创建了玉米单倍体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将基础研究与技术发明以及育种实践结合起来。

吴鹏昊等比较了多个不同遗传背景的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能力,探明单倍体雄穗育性恢复不受细胞质基因的控制,而受核基因控制。

有学者认为基因型在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中起主要作用,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过程与雄穗育性恢复过程相对独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已经创制出8个具有诱导率高、结实性好等优良特性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并率先利用和选育出3个单交种型诱导系,选育出系列优良玉米品种11个。

有学者认为用同族单倍体诱导剂生产母体单倍体是常用的单倍体育种方法,在玉米育种中非常有效,并开发了一种从花粉粒中分离出3个核和从四分体中分离出4个小孢子的方法,观察到非整倍性在三核期高发,表明配子体减数分裂后发生的连续染色体断裂可能形成胚胎的单倍体。

1.2 远缘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指的是不同种、属间甚至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间的杂交产生的后代。

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种质创新上的应用与实践

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种质创新上的应用与实践

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种质创新上的应用与实践一、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原理单倍体育种技术是利用人工手段将杂交玉米种子中的单倍体植株通过诱导加倍处理,使其成为纯合子植株,从而提高杂交育种中的选择力和效率。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工诱导:通过化学诱导或物理因素的处理,使杂交种子中的单倍体植株出现率增加,从而提高单倍体植株的诱导效率。

2. 加倍处理:对诱导成功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增加,从而转化为纯合子植株。

3. 人工受精:利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将不同的单倍体植株进行交配,获得新的组合优势,从而开展新的玉米杂交育种。

通过以上原理,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实现对玉米种质的创新和改良,为育种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二、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应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种质创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育种选择力:单倍体育种技术通过增加单倍体植株的诱导出现率和加倍处理效率,可以提高育种过程中的选择力,对玉米的种质进行更精准的选择和筛选。

3. 拓展育种途径: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拓展玉米育种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横向组合和纯合子的方法,可以获取更多新的种质资源,为玉米的种质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1. 提高玉米产量:通过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加快对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筛选和选择,获得更高产的优质玉米品种。

1. 加快育种进程: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加快育种的进程,提高育种效率,为玉米杂交育种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 拓展种质资源: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拓展种质资源,通过对不同单倍体植株的人工受精,可以获得更多新的玉米种质资源。

通过以上发展前景的分析,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种质创新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为玉米育种工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和新进展

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和新进展

)8( 588 粒种子,经子粒标记选择和植株标记选择, 最后获得 !U, 个双单倍体纯系,现已育成 ! 个玉米
自交系,并配出优良的商业杂交种。我国的学者对
!"!"$
单亲染色体消失 在远缘杂交中,可能由于双亲体细胞分裂周期
的不同步, 导致某一亲本染色体的丢失, 从而引起单 倍体的发生。
6<:K2 F 进行了有效的改造 X 刘 志 增 等 %5,,./ 用 一 个 高油玉米改良群体 ’NT 和 6<:K2 F 杂交,经多代自 交和测交选育出农大高诱 5 号单倍体诱导系,其诱 已经应用于 导率可高达 (-.*X 比 6<:K2 F 高出 ( 倍, 育种实践。通过对 6<:K2 F 的改造, 已衍生出数个单 倍体诱导系,如 6=3<P23Q3 %5,,U/ 俄罗斯的 ?7M6G 9TYM7 0M7?B7, D=3JQ2%5,,U/ 报 道 的 摩 尔 瓦 多 的 R06, Z3P=E;[EP%5,,./报道的 6\5U。刘纪麟%!885/从 美 国 引 进 了 玉 米 诱 导 系 6<:K2 F, 并 用 它 作 父 本 对 经 \’0 、辽旅等 F 个玉米群体进行了单倍体诱导,
直观和便捷的方法。在幼苗期可以用目测选出大部 分的单倍体。单倍体在正常生长状态下常常比它的 标准类型小的多; 在幼苗生长的早期阶段$% & ’ () 主 根和牙鞘的长短区别明显;在 * & + 叶期玉米单倍 体 的 第 一 片 叶 大 约 短 , - % & , - *$./012 , 在玉 ,344); 米等子粒大而扁平的作物上,比较胚和盾片的大小 也能对单倍体做出初步的鉴定。在解剖学上观察叶 片表皮气孔、 保卫细胞的大小和数目, 也可以区分单 倍体和二倍体。

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种质创新上的应用与实践

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种质创新上的应用与实践

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种质创新上的应用与实践【摘要】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种质创新上的应用与实践是当前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探讨了玉米种质创新的重要性。

随后,详细阐述了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种质改良、杂交育种、耐逆性改良以及产量和品质提升方面的应用和实践。

未来发展方向上,本文认为单倍体育种技术将为玉米种质创新带来新的可能性,促进玉米产业的进步。

通过综合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能够为玉米产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单倍体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玉米种质创新领域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机遇。

【关键词】关键词:单倍体育种技术、玉米种质创新、应用、实践、改良、杂交育种、耐逆性、产量、品质、探索、发展、可能性、综合利用、产业进步。

1. 引言1.1 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基本概念单倍体育种技术是指利用单倍体生物材料进行育种的一种先进种质改良技术。

单倍体是指只有一套染色体的生物体,通常是由杂交后的杂种通过雄性不育剂处理或其他方法诱导形成的。

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杂种通过雄性不育或化学诱导等方式转变成为单倍体,然后再通过杂交、选择和再组合等方式进行育种。

单倍体育种技术利用单倍体的特性,可以实现加倍效应,即使得隐性基因显现出来,有利于挖掘种子中的隐藏潜力。

这使得品种的遗传变异更为多样,促进了种质的创新与进步。

单倍体育种技术还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加快新品种的育成速度。

通过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克服玉米杂种育种过程中的某些困难,提高玉米的遗传纯度和稳定性,为玉米种质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

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应用,将为玉米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

1.2 玉米种质创新的重要性玉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质创新对于提高玉米产量、抗逆性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种质创新是指通过引进、筛选、改良和利用新的种质资源,以创造新的、优质的生物品种的过程。

我国玉米孤雌生殖研究进展

我国玉米孤雌生殖研究进展

双亲体细胞 分裂周期 的不 同步 ,导 致某一亲本染 色 体丢失 ,从 而 引发单倍 体或 者纯合 二倍体 的胚 。亲 缘关 系较远 的花粉一 般很难使母本 的卵细胞受精 , 但却能刺激 卵细胞单性 发育 ,由此 可产生单倍体或 经核 内复制 形成双倍体 。朱庆麟等 用失活 花粉 、衰 老而丧失受精 能力的花粉 、无授粉能 力的幼嫩花粉
农 业 科 技
汉中科技 21f 0o 第2
我 国玉 米 孤 雌 生 殖研 究 进 展
张增 川 ,李 勤,尹素芬 ,龙德祥 ,徐 海 军 ,邓根 生
l 汉孤雌生殖的种类 、诱导方法 、鉴定7  ̄、孤雌生殖在 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诱导发生机 5, 3 制和孤雌生殖诱导系六个方面 ,对我 国玉米孤雌生殖研究进行了较全面 的综述 ,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 玉米育种研究提供借鉴 。 关键 词 :玉米 ;孤 雌生殖 ;诱导系 ;研究进展
2 孤雌 生 殖 的 诱 导 方 法 孤雌生殖 。
离体孤雌生殖 是指通过离体培 养未受粉 的子房 或胚珠 ,使未受精 的卵细胞生 成再生植株 的过程 。 黄国 中等在 离体 条 件 下 ,利 用 l 种不 同的玉 米 材 6 料 ,将 未受粉 的雌 穗进 行 整 个直 插或 切 断直 插培 养 ,成功获得结实 ,傅迎 军 以黑龙江省 l种玉米 杂 8 交种为材料 ,研究 了影 响离体孤雌 生殖诱导率的 条 件 ,发现只有用处于成熟胚 囊期 的雌 穗接种 ,才有 可能诱导孤雌生殖结实 。
16 ) S ra(9 4分别 建立 了相 当完善 的标志 系 9 6和 a r16 ) k 统 宋 建成 认为显性 基 因R j P 联 合应用 町有效 n n 和 识别玉米孤雌生 殖单倍体 。著 名1 N vj标记基 因  ̄ aa 3 o R n是 利用较成功 的 。S R -j S 技术 是 目前应用最 多且 最可靠的方法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玉米在全世界 范围 内广泛种植 , 是仅次于小麦 和水 稻的第三大粮食作物 ( A 19 )目前人们多利用 两个 自交系产 F O,94 . 生 的 F 代的杂种优势来提高玉米 的产量 和抗病性 , I 但是用常规育种方 法获得高配合力的纯合 自交 系, 常需耗费大量的人 力和时间 , 以连续 多年的人工 自交 与选择 , 加 获得一个纯系平均需要 4 6 的时间. -年 而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 的单倍体 , 一经 加倍形成的二倍体 , 就是一个标准 的 自交系. 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 , 现代植物育种 中快速 、 这可 是 高效 的育种途径之一.
第 2 卷 第 5 5 期
2 1年 9 00 月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u n l o n e n oi ie st o t n l is o r a f I n r Mo g l Un v ri f r Na i a i e a y o t
Vo .5 No5 1 2 .
Ab ta tHa l i tc n q e s a e a p o c f r r e ig c mb n d bo e h o o y n c n e t n l sr c : p od e h i u i n w p r a h o b e d n , o i e it c n l g a d o v n i a o b e d n e h oo y h s a e nr d c d h e e r h p o r s o i a li n p o u i g a p o c e , r e i g tc n l g .T i p p r i to u e te r s ac r g e s f maz h po d i r d c n p ra h s e te d ni c t n h i e t i ai meh d n t e o b i g f o to a d h d u l meh d a d n t o , n ma e s mma y o r h a p ia in au o d a u r f t e p l t v l e f c o h p od tc n q e n maz re i g a l i e h i u s i ie b e d n . Ke r s Ma z ;Ha l i ;Bre i g tc n l g y wo d : ie p od e dn e h o o y

玉米单倍体诱导选系方法研究进展

玉米单倍体诱导选系方法研究进展

玉米单倍体诱导选系方法研究进展摘要单倍体诱导选系的方法是一种快速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新方法,可以大幅提高玉米育种的效率。

该文就如何提高单倍体的诱导频率、单倍体的鉴定以及单倍体的加倍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育种玉米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直接影响到畜牧、轻工、能源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选育优良玉米杂交种的基础和关键是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

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常规方法有系谱法、回交法、轮回选择法等,但这些方法育种周期长、消耗资源多。

采用单倍体育种,可提高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效率,经过1~2代就可以得到纯合的玉米自交系。

诱导产生单倍体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利用单倍体诱导系诱导产生单倍体的方法不仅成本较低,而且诱导频率高。

1 高频诱导系的选育单倍体诱导选系的方法最早是由Chase在1949年提出的,采用人工或自然加倍的方法,将自然发生或人工培育的单倍体植株培育成纯合的二倍体植株,然后从中选育纯合自交系。

1956年Coe发现了Stock6及其衍生系,这种特殊的玉米材料能诱导玉米单倍体,使玉米单倍体诱导选系从理论上升到实际应用的层次。

张铭堂等在1992年将ACR-nj基因和ABP1基因导入Stock6,ABP1基因可控制不定根、叶鞘、茎秆色素的形成,ACR-nj基因能控制籽粒糊粉层、胚芽色素的形成,张铭堂等因此选育出了具有籽粒和植株显性双遗传标记的孤雌生殖诱导系。

导入标记基因后的Stock6存在许多缺陷,如诱导率较低、花粉量很少、结实性差等。

单倍体诱导选系方法的关键环节是单倍体的诱导。

诱导系的诱导率直接关系到单倍体发生的数量。

Krasnodar Markers(俄罗斯)、SW14(法国)、MHI(摩尔多瓦)以及后RWS和UH400(德国)均是通过杂交改良法从Stock6中衍生出的高频新诱导系。

我国利用单倍体诱导选系开展较晚,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之单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之单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之一,是世界范围内种植最广、产量最大的作物。

玉米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广泛应用于深加工、食品、饲料、植物绿色清洁能源等多种产业。

传统的育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不断选育优良自交系,大量的杂交选育等手段进行,这个过程主要依靠育种者的育种经验,存在工作繁琐,任务量大,育种周期长,用地面积大等问题,不利于规模化和商业化育种。

1929年Randolph和Stadler首次报道了玉米单倍体[1],开始了育种专家和遗传学家对于单倍体育种的探索和研究。

随着全球商业化玉米育种的竞争日益激烈,玉米单倍体育种这一革命性的技术被越来越多的遗传育种家和种业公司广泛应用[2]。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单倍体诱导,经染色体加倍后能获得基因位点完全纯合的双单倍体系(DH系)的育种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和发展迅速,与常规育种方法相比,具有加快育种进程、直接淘汰含有不利性状的隐性基因、作为纯合的遗传学和育种研究材料等多方面优势。

因此该技术已经与转基因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共称为现代三大玉米育种技术[3]。

单倍体育种主要包括单倍体产生、单倍体鉴定、单倍体加倍产生DH系、DH系育种等几个主要步骤。

本篇文章主要就单倍体的诱导和鉴定环节进行综述。

1单倍体的产生具有配子体染色体组的个体、细胞或组织,它们分化生长出的植株称作单倍体植株。

单倍体可通过自然发生和人工干预两种方法获得。

1.1自然产生单倍体玉米单倍体自然发生的频率很低,约为0.002%~ 0.02%[4],一般是因为在生殖期出现异常所形成的,且单倍体高度不育,因此在自然界存量极小,无法满足现代育种对庞大的纯系需求,所以通过人工干预方法成为主要的手段。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之单倍体的诱导与鉴定宋俊乔张盼卢道文孙海潮牛永锋董文恒李永江张莹莹张晓辉(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安阳455000)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被广泛用于饲料及工业深加工。

孤雌生殖诱导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

孤雌生殖诱导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

善农村教学条件,为农民接受教育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完善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各项激励措施吸引高水平高素质人才进村任教;应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通过建立科技文化书屋等方式培育新型农民,引导农民逐步改变封建守旧的传统思想,不断开拓农民的眼界,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为蔬菜种子新品种的推广夯实基础。

3.4 加大培训,提升经营人员及相关推广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种子企业经营人员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推广人员都在蔬菜种子新品种推向农民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因此,必须对这部分人员加强培训,使之具备相应的农业种子及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相应品种的特性,为农民购种、种植等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同时,要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明确利害关系,定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使之时刻警醒,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使每一个相关推广人员都能尽职尽责尽全力、保质保量保服务地完成蔬菜种子新品种的推广工作,使最新最优良的蔬菜品种尽快传播到农民手中。

3.5 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蔬菜种业创新能力 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加大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的规模和投资范围,同时可以设立研发育种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实力相对较强的种业企业和相关的科研机构自行研育新品种。

鼓励博士、硕士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组建研发团队,进入研发领域。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努力研发适合农民生产,适合不同地域气候,适合不同人们口味的新品种,加强研育管理,保证品种质量,打造名优品牌,增强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信只要品种质量好,实惠看得见,口碑做得好,蔬菜种子新品种的推广工作自然轻松。

参考文献[1]付海朋.种业新政下蔬菜新品种推广营销策略.中国蔬菜,2011(23):1-4[2]陈梅香.种子管理与农业技术推广问题探讨.种子科技,2008(2):14-16[3]武彦荣,潘秀清,高秀瑞,等.河北省蔬菜新品种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种业,2009(5):22-23 (收稿日期:2013-12-29)摘要: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有效地缩短育种进程,快速获得大量纯合系。

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的研究进展

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的研究进展

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的研究进展张培风;王长彪;赵兴华;刘江;韩斌;路贵和【摘要】Maize haploid doubling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DH breeding,which can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maize haploid breeding.How to double the efficiency of haploid technology as a key factor determines whether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breeding practice.In this paper,the methods of obtaining maize haploid,the identification of maize haploid and haploid doubling technology are reviewed mainly,and the future research on haploid doubling technology is prospected.%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作为DH育种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显著加快玉米育种进程.在单倍体加倍技术中如何高效率加倍已成为关键性因素.主要对获得玉米单倍体的方法、玉米单倍体的鉴定、单倍体加倍技术进行综述,并对今后单倍体加倍技术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02【总页数】4页(P299-302)【关键词】玉米;单倍体;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除草剂【作者】张培风;王长彪;赵兴华;刘江;韩斌;路贵和【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玉米具有遗传和基因组工程开发的悠久历史,被认为是21世纪应用较广泛的高等植物之一[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5-0906(2010)01-0012-03玉米孤雌生殖单倍体加倍技术研究进展黎亮,李浩川,徐小炜,陈绍江(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北京100193)摘要: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能显著加快育种进程。

单倍体高效率加倍是单倍体技术能否广泛应用于育种实践的关键因素。

综述了单倍体加倍的主要方法,介绍常用的秋水仙素化学加倍技术,对其他细胞分裂抑制剂也做了简要介绍,并对今后的单倍体加倍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中图分类号:S513.035.2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Progress of Haploid Doubling Technology on MaizeLI Liang,LI Hao-chuan,XU Xiao-wei,CHEN Shao-jiang(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ina National Maize Improvement Center,Beijing100193,China) Abstract:Application of haploid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 the breeding process in maize breeding. Currently,widely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depends on the haploid doubling efficiency.It was reviewed that the main methods of chromosome doubling in maize,including the commonly used colchicine,as well as other microtubule inhibitors.Perspectives on chromosome doubling were also mentioned.Key words:M aize;Haploid;Chromosome doubling;Colchicine单倍体育种能显著地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是玉米育种的重要技术之一。

目前获得单倍体的途径主要有花药培养、雌穗离体培养以及生物诱导等。

相比于花药培养以及雌穗离体培养,孤雌生殖诱导单倍体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无配子选择性等优点。

在孤雌生殖诱导系Stock6的基础上已选育了多个优良诱导系,如M HI、RWS、UH400、高诱一号、吉高诱3号等。

目前,现有诱导系已能用于单倍体的大规模诱导,但是由于单倍体植株的不育性,必须经过染色体加倍才能成为可育的双二倍体纯系(DH 系)。

因此,单倍体加倍技术成为孤雌生殖单倍体育种的关键技术。

国内外对加倍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

目前,国外已有一些单位和育种公司开发出了效率比较高的技术并进行大规模应用,但是这些技术都处于保密状态。

加倍技术的进收稿日期:2009-04-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3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6B AD01A03)作者简介:黎亮,博士,从事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

E-mail:liliang88@陈绍江为本文通讯作者。

E-mail:shaoj@ 步将是我国玉米单倍体育种实现突破的关键。

本文综述了目前单倍体加倍的一些主要方法,为探索孤雌生殖单倍体的加倍技术提供参考。

1自然加倍单倍体的体细胞发生自然加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一些重要农作物如水稻的组培再生苗中有超过50%的植株是双单倍体,而玉米中的自然加倍频率非常低。

Khokhlov等检查了17800个单倍体组织细胞,发现平均有0.42%的二倍体细胞,出现二倍体细胞的最大比例为1.23%,从而可能引起单倍体的自然加倍。

魏俊杰也观察了10株单倍体花药组织的体细胞,其二倍体体细胞的频率分布是0~0.97%。

玉米孤雌生殖诱导单倍体自然加倍的频率普遍比较低,许多材料的单倍体自然加倍率低于5%,有些材料则不发生自然加倍。

Chase报道,单倍体的自然加倍频率达10%左右。

可见,单倍体的自然加倍受材料的限制较大。

另外,单倍体的雄穗和雌穗的育性恢复程度也不一样。

Chalyk发现单倍体雌穗自动恢复二倍化的程度大大高于雄穗,单倍体能否自交结实主要取决于雄穗是否产生花粉。

但是不同单倍体基因型间雄穗育性恢复的程度存在很大差别。

玉米科学2010,18(1):12~14,19Journal of M aize SciencesShatskaya等考察了4组不同来源的单倍体材料,其雄穗育性恢复率最高的为22%,最低的为3.4%。

Shatskaya等研究发现,自然加倍的特性通过选择可以提高,由DH系再诱导出来的单倍体其自然加倍频率比一般单倍体高出40%。

Shatskaya等用高频系与低频系杂交,F1代产生单倍体的自然加倍率倾向双亲平均值。

由此可推断单倍体的自然加倍特性也是一种遗传性状。

对于单倍体自然加倍的机理一直不很清楚,但几乎所有作物的单倍体细胞都有自然加倍的倾向。

Gayen等对单倍体花粉母细胞观察发现,细胞间有时会发生融合,并且染色质会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认为单倍体的育性恢复与细胞融合有关。

Testillano等研究了玉米离体培养早期小孢子胚胎形成中的染色体加倍,认为很可能是细胞核融合导致了染色体加倍。

也有学者认为,核内复制、核内有丝分裂、花粉管中精子和营养核的融合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自然加倍的发生。

2化学加倍2.1秋水仙素加倍法由于自然加倍的频率往往很低,因此通过化学手段来干扰减数分裂从而实现加倍显得尤为重要。

秋水仙素是目前最常用的化学加倍试剂,并在其溶液中添加一些辅助剂来提高加倍效率,其中DMSO、吐温、细胞分裂素等是常用的辅助剂。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浸种法、注射法、浸根法、浸芽法。

2.1.1浸种法浸种法是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将单倍体种子放置于秋水仙素溶液中进行浸泡,具体浸泡的程序、时间、浓度以及辅助处理是影响浸种法效果的关键因素。

浸种法一般采取浸泡前用清水处理,种子吸胀,以减少种子对秋水仙素的吸收,达到减少毒害的目的;在浸泡后也要进行清水处理,以减少对种子的毒害,同时避免播种时对人体的毒害。

2.1.2注射法注射法是用注射器将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注射到植株的生长点处。

Chase用0.05%的秋水仙素和10%的甘油水溶液0.5mL注射试验,发现处理比对照的结实率提高了3倍多。

Eder用0.125%的秋水仙素配以0.5%的DM SO水溶液注射3~4叶期的盾片上方3~5mm处,8.1%的植株能结实。

文科等的研究表明,0.04%的秋水仙素注射到6叶期的生长点处,结实率能达到10.11%。

这种方法不需要育苗和移栽且所需的秋水仙素比较少,难点在于处理时期以及注射部位的把握,尤其对注射部位的选择,往往具有人为因素而影响加倍的效果。

2.1.3浸根法浸根法是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单倍体根的方法。

浸根法可以在幼芽期进行,也可以在幼苗期进行。

Seaney将单倍体幼苗的根系在0.05%的秋水仙素溶液中浸泡24h,在18株单倍体中有11株部分雄花能够散粉,而11株对照中仅有3株散粉。

Bor-des等用0.15%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3叶期的单倍体幼苗3h,使3组不同来源单倍体材料的雄花可育率达到30%~60%,而3组未处理的雄花全部不育。

文科等采取幼芽期浸根法,当种子发芽到5~7cm 时采用自编的带有小孔的铁丝网将幼芽固定而将幼根浸泡于秋水仙素溶液中。

结果表明,在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为0.02%时的加倍效果最好。

浸根法的加倍效果比较好,但是需要育苗、处理、移栽等繁琐的工作环节,而且移栽后幼苗的成活率会受到影响,处理所需药剂量比较大,成本较高。

2.1.4浸芽法浸芽法指用秋水仙素浸泡幼芽的方法。

Gayen 等采取3种秋水仙素浓度(0.03%、0.06%、0.1%)、3个处理时间(6、12、24h)和在种子胚芽处切口与不切口共18个处理组合来浸泡单倍体种子,结果以胚芽切口、0.06%的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下浸泡12h效果最好,有18%的种子加倍成功。

Eder利用秋水仙素浸芽法的结实率能达到27.3%,显著高于对照自然加倍的结实率。

本实验室也成功建立起以此法为基础的高效加倍方法,一般情况下,加倍成功率可达30%以上乃至更高。

浸芽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加倍方法,加倍效率比较高,但处理程序比较复杂,而且需要的秋水仙素溶液比较多,人体接触秋水仙素的机会也较多,因此在处理时一定要做好中毒的防范工作。

2.1.5影响加倍效果的因素单倍体的加倍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

在一定范围内,秋水仙素的浓度与加倍效果成正相关,但浓度过高会造成药害。

另外,处理时间与加倍效果有很大关系,处理时间太长会加重药害,还会产生多倍体,处理时间过短则起不到加倍作用。

提高温度可以促进染色体加倍,但同时也会加深药害,一般适宜的处理温度为略高于细胞分裂的临界温度(18℃)。

曹孜义等报道采用变温处理即在低温条件下(11℃~17℃)进行秋水仙素处理,然后恢复到常温生长,能有效减13黎亮等:玉米孤雌生殖单倍体加倍技术研究进展1期轻药害,提高加倍效率。

在花药组织培养中,使用秋水仙素并辅以7d的冷激处理能显著提高加倍效率。

单倍体的加倍效果受不同因素的影响,需要把不同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满足最优的加倍条件。

2.2细胞分裂抑制剂加倍法秋水仙素不仅毒性很大,而且往往造成死苗、畸形等情况,因此筛选出一些具有类似功能的细胞分裂抑制剂。

APM(Amiprophosmethyl)、拿草特(Pron-amide)、安磺灵(Oryzalin)、氟乐灵(Trifluralin)是常用的几种细胞分裂抑制剂。

Stadler等报道,APM是一种能有效用于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并可能引起加倍的试剂,Trifluralin则效果不佳。

Wan等的研究表明,APM、Pronamide和秋水仙素一样能用于诱导花粉愈伤组织的加倍,并且不提高体细胞突变。

Beaumont等的研究也表明,Pron-amide能提高玉米花粉诱导愈伤组织的加倍效率。

但是也有其他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Martin等的研究结果认为,用秋水仙素和GA3处理花药诱导愈伤组织能提高胚状体的加倍效率,Oryzalin和Pron-amide则不能。

Wan等采用上述4种细胞分裂抑制剂对玉米花药诱导愈伤组织进行处理,均表现出不同的加倍效果,尽管Oryzalin能显著引起染色体加倍,但严重影响了愈伤组织再生,由此认为APM和Pronamide应用效果较好。

一氧化二氮(N2O)也具有染色体加倍功能。

Kato 最早报道其对玉米苗期染色体有加倍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